调中颗粒结合穴位点按法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穴位注射配合中药内服治疗NERD中虚气逆证的疗效观察

穴位注射配合中药内服治疗NERD中虚气逆证的疗效观察
开郁散气 , 解郁 居多 , 为 行气 通剂 。佐 药金 不换 味苦行 寒 , 理 气 活血清热 ; 乌贼骨 味咸 涩 , 浙贝母 味苦寒 , 二者 合用制酸止痛. . 黄 连味苦寒 , 清热燥湿 , 制约吴茱 萸辛热之 性 , 二 者合用肝 胃同调 ;
使药甘草健脾益气 、 缓 急止 痛 , 调和药 性。以上药物共 用奏健脾
左 右足三里各 2 m L 药液 。隔 日 注射 1 次, 7天为 1 疗程 。
2 . 2 对 照组
温 中, 和 胃降逆 , 疏肝理气之功 。 中医穴位注射是 通过 针刺 和药 物 的双重 作用 , 激发 经络穴
莫沙必利片 , 每次 5 a r g , 每 日3 次, 餐前 3 0 m i n口服。两组治
与对 照 组 比较 , } P< 0 . 0 5 。
4 讨 论
共治疗观察 6 O例 , 均为本 院住 院 N E R D患者 , 其 中男 2 5 例, 女3 5例 ; 年龄最小者为 2 3岁 , 年龄最大者 为 6 4岁 。均有反酸 或 泛吐清水 。 胸骨后疼 痛或 不适 等症 状 。中 医证候 诊 断标 准符 合
塑型
治疗组
对照 组
塑 里鏊 查鏊’
3 O
3 0



总有效率 ( %)
8 6 . 6 7 7 0 . 0
1 1

1 5
1 8
科运用穴位注射配 合 中药 内服 治疗 N E R D取 得 了较好 的效 果 ,
现总结如下 。 1 临床 资料
表 l 两组临床疗效 比较 ( 例)
胃食管反流病 ( G E R D) 是一 种较 为常见 的 胃肠 动力 障碍 性 疾病 , 约 占消化科 门诊量 的 2 0 %, 其 中约 5 0— 7 0 %的 G E R D表现

中医辨证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46例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46例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46例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6-06-14T11:09:14.1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5期作者:单国君[导读] 中医辨证治疗非糜烂性试管反流病具有效果理想、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黑龙江省庆安县中医院黑龙江庆安 152400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46例临床观察。

方法:对照组患者以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4.78%,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非糜烂性试管反流病具有效果理想、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中医辨证;治疗;临床观察TCM treatment of non erosive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clinical observation of 46 casesShan Guojun(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Qing'an Count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Heilongjiang Qing'an 152400)[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CM treatment of non erosive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clinical observation of 46cases.Methods: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omeprazole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treated by TCM,the treatment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65%,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84.78%,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non erosive reflux disease has the advantages of ideal effect,high safety,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gastroesophageal reflux;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treatment;clinical observation胃食管反流是因十二指肠、胃内容物反流进食管,导致反食、泛酸、上腹部灼热等症状的一组综合征[1]。

中药配方颗粒辅助治疗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探讨

中药配方颗粒辅助治疗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探讨

中药配方颗粒辅助治疗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探讨作者:董廷辉来源:《中外医疗》2015年第34期[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并记录症状缓解时间。

结果观察组胃食管反流症状平均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但维持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药配方颗粒辅助治疗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不仅能明显缩短症状缓解时间,而且具有更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食管炎;兰索拉唑;多潘立酮[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12(a)-0165-03[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rticle prescription in treatment of moderate and severe reflux esophagitis. Methods Patients with moderate and severe reflux esophagitis treate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une 2012 to June 2014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short-term and long-term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and the symptom relief time was recorded. Results The average relief time of the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symptom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but 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efficienc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rticle prescription in auxiliary treatment of moderate and severe reflux esophagitis can not only obviously shorten the symptom relief time but has better short-term and long-term effects, 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in clinic.[Key words] Esophagitis; Lansoprazole; Domperidone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黏膜炎性病变,严重者常导致食管溃疡、狭窄甚至癌变。

中药改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80例疗效观察

中药改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80例疗效观察

中药改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80例疗效观察刘玉梅【期刊名称】《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4【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改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的效果.方法选取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疏肝和胃方水煎剂,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证型分布情况和反流类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积分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反胃、泛酸、胸痛积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胃灼热症状积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反胃、泛酸、胸痛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疏肝和胃方可有效改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主要症状,效果优于奥美拉唑.%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improving non-erosive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Method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the two groups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Shugan Hewei decoction,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omeprazole.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fter 4 weeks treatment.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differences in the syndrome type distribution and the reflux typ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 05). Before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in clinical symptom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 05). The scores of nausea,reflux and chest pa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 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 of heartburn (P>0. 05). After 1 course of treatment,the symptoms of nausea,reflux and chest pa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 01). There <br>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ymptom improve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 05). Conclusi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ugan Hewei decoc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ain symptoms of non-erosive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Its effect is better than omeprazole.【总页数】4页(P508-511)【作者】刘玉梅【作者单位】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新疆博乐 833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相关文献】1.中西医改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活质量概况∗ [J], 张秀莲;程艳梅;朱生樑2.莫沙比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疗效观察 [J], 吴明浩;周会新3.针刺督脉背段联合中药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疗效观察 [J], 李华岳;马昕宇4.加味四逆散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J], 张贞鲁; 李静5.临床上非糜烂性和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应用雷贝拉唑的按需治疗:治疗效果、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患者的满意程度[J], Ponce J.;Arg¨uello L.;Bastida G.;杨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一、概述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特征是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

中医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和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本共识意见旨在总结中医在胃食管反流病诊疗方面的经验和研究成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复杂,中医认为其发生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等因素有关。

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手段丰富,包括中药内服、针灸、推拿、食疗等方法,旨在调和脾胃、疏肝解郁、清热解毒、润燥止酸等。

1. 胃食管反流病概述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简称GERD)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属于“吐酸”、“嘈杂”、“胸痞”等范畴,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该病主要由于脾胃升降失调,肝气犯胃,或脾虚湿困等多种病因病机综合作用所致。

表现为患者经常出现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甚至口腔,伴随烧心、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食管黏膜损伤及咽喉、呼吸道并发症。

从中医角度分析,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当降而食管则依赖于胃气之和降以保持正常的输送功能。

若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等因素导致脾胃功能受损,尤其是胃气上逆,则易发此病。

肝木乘脾土,横逆犯胃,或久病体虚,中气下陷,亦可致胃失和降,引发胃食管反流。

治疗上,中医强调辨证论治,针对不同证型如肝胃不和、脾胃虚弱、痰湿阻滞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调理脾胃升降,配合针灸、推拿以及生活方式调整等综合措施,旨在恢复脾胃功能,减轻反流症状,防止病情进展及复发。

同时,也注重预防与调摄,提倡规律饮食、合理膳食结构,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刺激,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定义与分类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患者有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症状,如胸骨后烧灼感、胸痛、咽部不适等,但内镜检查未发现食管黏膜糜烂或溃疡。

调中颗粒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调中颗粒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g , 太子参 l 5 g , 甘草 6 g , 大枣 1 O g , 杏仁 1 O g , 厚朴 1 0 g 。由武汉
第 三批 5 0 0 名名 中医师带徒 中医专家 、 湖 北省知名 中医张介 眉教
授 根据 当前研究成果 及其 多年 临床 经验 总 结 , 在 半夏 泻心 汤基
1 . 3 治 疗 方 法
激素分泌异常、 精神心理 因素、 幽 门螺杆菌感染等多种 因素有
关 。西药主要用吗丁啉 、 莫 沙必利 等促 胃动力 药及对 症治 疗 , 效 果 并不十分满意 , 且有一定 副作 用。大量 临床研 究显 示 , 祖 国医
学 治疗 F D有疗效确切 、 副反应小 的优 势 。调 中颗粒是 我 院国家
础上加减组成临床治疗功能性 消化 不 良的效验 方 。我们 应用 调 中颗粒结合穴位注射 治疗 功能性 消 化不 良取得 较好 疗 效 , 现报
道如下 :
市第一 医院药剂科 提供 , 批号: 2 0 0 3 0 5 2 3 ) , 1 包/ 次, I : 1 服, 日3 次
( 早、 中、 晚餐前 3 O分钟服用 ) 。 对 照组 : 给予多潘立酮 ( 西 安杨森公司生产 l O m g / 片 ) , l Q 叫r / 次, 日3次 ( 早、 中、 晚餐前 3 0分钟服用 ) 。疗程 2 8 d 。
临床综合征 。欧美 国家人 群 消化 不 良发 病率 2 1 %一 4 0 %, 其中 功能性 消化不 良占 4 o %一 7 0 %, l a 本 功能 性消 化不 良的发病 率 与之相仿 … 。一项对 2 5 7 例美 国 5 岁一 l 8岁消化不 良患者 的调
查 发现 , 功能性消化不 良占6 2 %[ 2 】 。我 国健康体检者 F D的检出

电针推拿结合药物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

电针推拿结合药物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
0 . 0 5 , 见表 2 。
表 2 2组 各 疗 程 疗 效 比较
1 . 2 诊断标 准 : 西 医诊 断标准 : 参照 2 0 0 6年 《 中 国 食 管 反 流病共识意 见 》 中非 糜烂 性 胃食 管反 流病 的诊 断 标准_ 2 ] 。 中 医证 型 诊 断 标 准 参 照《 中 医 内科 学 》 [ 3 中相 关 疾 病 进 行 中 医证型诊断 , 选 择肝 胃郁热证 , 临床表 现 : 反酸, 胃脘 灼 痛 , 嗳气频繁 , 口苦 , 烦躁易怒 , 舌红苔黄 , 脉炫或数 。 1 . 3 纳入标 准 : 凡 符 合 上 述 西 医 诊 断 标 准 和 中 医肝 胃郁 热
2 结 果
病呈逐年上升趋势 , 高 患 病 率 促 使 人 们 探 寻 更 好 的 治 疗 方
法, 以解 除 患 者 的痛 苦 。笔 者 在 临 床 中采 用 电针 推 拿 结 合 药物治疗本病 1 0 0例 , 并设 对 照 组 进 行 对 比 观 察 , 取 得 了 满
意 的疗 效 , 现报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I 临床 资 料 : 全部 病 例均 来 源 于我 院 2 0 0 9年 1 O月 至
2 0 1 2年 5月针 灸 科 门 诊 及 消 化 科 门 诊 患 者 , 均 有烧 心 , 反 酸, 胸痛 , 嗳气 , 口苦 等 的 典 型 表 现 , 治 疗 前 胃镜 检 查 无 食 管
0 . 0 5 ) , 具有 可 比 性 。
两组 的治 愈率 和 总 有 效 率 比较 , 检 验 差 异 均 具 有 统
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 , 说 明 对 非 糜 烂 性 胃 食 管 反 流 病 的 治

药穴指针疗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药穴指针疗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药穴指针疗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张志杰;谢胜;张越;张云波;邓剑飞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
【年(卷),期】2011(024)002
【摘要】目的:观察药穴指针疗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给予药穴指针疗法治疗,对照组33例,给予口服铝碳酸镁、莫沙必利片治疗,疗程均为2周.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从症状积分变化、胃镜下胃黏膜表现变化、胃镜下胃黏膜病理积分变化比较,治疗组疗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药穴指针疗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总页数】3页(P294-296)
【作者】张志杰;谢胜;张越;张云波;邓剑飞
【作者单位】柳州市中医院,广西,柳州,545001;柳州市中医院,广西,柳州,545001;柳州市中医院,广西,柳州,545001;柳州市中医院,广西,柳州,545001;浦北县中医院,广西,钦州,535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
【相关文献】
1.药穴指针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J], 谢胜;梁健;颜春艳;蒋应玲;朱初良;梁宜深;宁庆云;张志杰;杨文革
2.药穴指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疗效观察 [J], 唐福
宇;梁柱;王继;梁冬波;唐汉武
3.药穴指针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J], 谢胜;颜春艳;梁健;蒋应玲;朱初良;梁宜深;宁庆云;张志杰;杨文革
4.药穴指针疗法治疗60例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J], 蒋守忠
5.药穴指针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 [J], 郭明明;王海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中颗粒结合穴位点按法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3-18T16:11:47.810Z 来源:《河南中医》2013年4月第1期供稿作者:舒磊时昭红杨家耀石拓[导读] 调中颗粒是由我院在半夏泻心汤基础上加减而制成的中药制剂,运用辛开苦降之法调节胃肠功能的中医理念。

舒磊时昭红杨家耀石拓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武汉430022)
【摘要】目的:探求调中颗粒结合穴位点按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选择符合NERD诊断标准的70例患者按照GERDQ评分标准进行症状评分,在服用调中颗粒基础上应用穴位点按法,随诊6个月后,再次进行评分评估治疗前后症状缓解程度。

结果:7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与治疗前相比,临床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显效率达到65%。

结论:调中颗粒结合穴位点按法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NERD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调中颗粒;穴位点按法;非糜烂性反流病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05-0165-01
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一种表现。

胃食管反流病主要包括糜烂性食管炎(EE)、非糜烂性反流病及Barrett食管(BE)[1]。

其中非糜烂性反流病占到胃食管反流病约50%~70%,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

由于对NERD病因病机的认识不足制约了相关药物的开发[2]。

调中颗粒是由我院在半夏泻心汤基础上加减而制成的中药制剂,运用辛开苦降之法调节胃肠功能的中医理念。

在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烧心、反酸临床症状以及食管黏膜炎症、减少复发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3]。

同时运用传统医学中的穴位点按法在该病中所取的肯定疗效[4]。

结合两种治疗方法相同的中医治则,同时运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

1临床资料
筛选2009年5月~2010年5月确诊的70例NERD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25例;平均年龄(40±10)岁;诊断符合非糜烂性反流病诊断标准,内镜下食管粘膜未见明显的炎症表现,但不包括以下情况:(1)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衰竭和造血系统疾病患者。

(2)已接受相关药物治疗可能会影响结果的检测者。

(3)由腹部手术、妊娠及精神病病史者。

2治疗方案
入选患者予以武汉市第一医院自制药调中颗粒口服,每日3次,每次6g,服药时间为3月,辅以治疗主要以双侧足太阳膀胱经肝俞、胆俞、胃俞及脾俞穴位上,先后按揉法、扪法及捏法进行操作;每次操作10min,每日2次,上下午各1次。

连续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

治疗期间注意事项:注意治疗期间的饮食习惯,忌食用甜食、巧克力、浓茶、烟酒等一系列可能导致腹部体征加重的相关饮食,注意休息,避免剧烈劳动。

在治疗过程中做到按时服用药物,外治治疗时间规律。

3疗效标准
对入选的70例患者在治疗前依据GERDQ的相关症状评分标准,进行症状评分,对治疗前相关数据进行整理。

在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再次按照表一进行临床症状评估,对治疗后的积分收集归纳。

治疗前后的数据评分进行总结归纳,见表一。

表一GERDQ评分标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 01
4 2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评价见表三
表三治疗后临床疗效评价[n(%)]
注:与治疗前比较,△P<0 01。

5讨论
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西医对于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诊治往往根据症状,选用抑酸药物、胃黏膜保护剂,以及改善胃肠动力药物联合治疗,治疗过程中往往出现患者临床症状反复,停药后胃肠道症状复发的情况。

中医认为,胃食管反流病对应“吐酸病”,其病机多与情志、睡眠及饮食相关。

病因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胃气上逆、酸水泛溢而发病,治疗的关键在于调和升降功能为主。

调中颗粒是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总结了临症用药的相关特点,并结合临床实际,以姜半夏为君药,其具有降逆之功,以炮姜、黄芩、黄连为臣,有辛开苦降之效,并且佐以太子参、大枣起到甘温益气的作用,从而恢复气机升降,达到机体抗邪能力[5],同时加入杏仁、厚朴苦温下气,助肺气肃降以利胃气和降。

在前期的临床应用中发现调中颗粒在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中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特点[6]。

脾胃外治法在胃肠功能障碍相关疾病临床中的运用,越来越引起广泛重视。

治疗方案中所选的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位的穴位,其皮部对外界的变异具有调节和适应的功能,从而起到了保护机体、调节整体、以抵御外邪的作用。

因此,运用穴位按压法对背俞穴刺激,可以起到调整脏腑虚实、调理气血、通经活络、平衡阴阳的作用。

其机理在于通经活络,调整脾胃的升降失衡,减少食管内酸反流,提高食管下括约肌压力[7]。

调中颗粒注重脾胃升降功能的协调,脾胃外治法侧重整体脏腑功能的调节,通过临床观察及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改善的客观疗效评价,发现本治疗方案选用内服及外治法相结合的诊疗方法,在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的诊治过程中的疗效显著,尤其是在反酸,咽喉部异物感等临床症状的改善上尤为突出。

由于该病具有复发率高的特点,故在远期疗效及其复发率上,还应追踪观察。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849-1852
[2]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03年)[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 21(4)221-222 [3]时昭红,张介眉,郝建军,等.调中颗粒对混合反流性食管炎大鼠的疗效[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07).
[4]颜春艳,谢胜,税典奎,等,药穴指针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变化[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9,17(2):122-125
[5]陈洲,时昭红,张介眉,等.调中颗粒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食管黏膜PCNA和P53表达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2008,30(2):8-9
[6]冯云霞,时昭红,张介眉,等. 调中颗粒对混合反流性食管炎大鼠食管黏膜3种胃肠激素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7,15(6):369-372
[7]陈姗,马廷恳,林寿宁,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研究现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 11(2):38-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