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胶质瘤治疗方法进展

合集下载

神经胶质瘤生物学及治疗现状研究进展

神经胶质瘤生物学及治疗现状研究进展

神经胶质瘤生物学及治疗现状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7-08-08T16:26:27.97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5期作者:刘佳鑫1 周帅1 钱希颖1 陈立1 赵建华1(通讯作[导读] 会研究出各种方法针对各位肿瘤治疗,这些研究上的进步必将会对神经胶质瘤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1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昆明 650500)(2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 650500) 【摘要】神经胶质瘤是一种恶性的颅内肿瘤,其来源于神经上皮细胞的癌变所致,也是最常见和病死率最高的颅内原发性恶性肿瘤,其发生、转移与肿瘤血管的新生有着密切关系。

目前关于神经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但是关于病人的预后依然是治疗中的关键问题所在,研究者一直尝试从分子角度对胶质瘤的病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为临床提供胶质瘤的诊断标志物和特异治疗靶点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方向,但是成效并不显著。

在此,本文将针对神经胶质瘤的临床治疗及其预后进行总结性的归纳和综述,为神经胶质瘤的术后辅助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神经上皮;辅助治疗;基因治疗【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004-02 神经胶质瘤亦称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也是中枢神经系统内最常见、危害性最大的原发性恶性脑肿瘤。

目前,脑胶质瘤的发病率在我国颅内肿瘤的发病率中占据首位[1],根据胶质瘤细胞的分化情况可分为少突胶质细胞瘤、星形胶质细胞瘤、多形性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以及髓母细胞瘤等,其中以多形性胶质细胞瘤最为常见,发病部位多见于大脑半球[2]。

神经胶质瘤特点为增殖迅速、分化能力差、侵袭性较强,目前手术方法不能完全切除肿瘤,术后进行放疗、化疗的治疗方法,但目前临床上统计肿瘤细胞对放疗辐射的耐受性可能会造成残余病灶的再次一次复发,这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又一大难题。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
22
髓母细胞瘤——主要推荐
方式和方法:
– 建议术后24~72 h做脑增强MRI;术后2~3周做脊髓增强MRI;脑积液细胞学检
查应在术后2周以后

全脑全脊髓照射CS+后颅凹加量照射PF;照射分割剂量1 8 Gy/

• 一般风险组:CS 36 Gy;PF加量至54~56 Gy;或CS 23 4 Gy; PF 加量
MRI增强
无强化
通常无强化或轻微强化
囊实性节细胞胶质瘤表现为囊性病灶内见实性壁结节;囊性成分呈 T1WI低信号 T2WI高信号;水抑制T2WI多为低信号;实性节细胞胶质 瘤表现为T1WI稍低信号 T2WI稍高信号
实性部分呈T1WI等信号 T2WI稍高信号;囊变呈T1WI低信号 T2WI高 信号;钙化呈T2WI低信号;梯度回波序列T2WI呈明显低信号
替莫唑胺TMZ75 mg/m2同步放化疗;并随后行6个周期的
TMZ蛋氨酸 18F乙基酪氨酸的PET有助于鉴别假性进
展和肿瘤进展;动态观察MRI的变化;是目前最好的建议
处理:TMZ联合放疗后出现早期无体征和临床症状的影像学进展性病变;原则上
应继续替莫唑胺辅助化疗 如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或增强病灶短期快速增大;则应对
至54~56 Gy;联合化疗
• 高风险组:CS 36 Gy;PF 加量至54~56 Gy;联合化疗

应用三维适形或调强放射治疗技术照射
靶区的确定:
– 全脑照射野+全脊髓照射野; – 后颅窝区肿瘤应整个后颅窝加量照射;或推荐一般风险患者仅瘤床加量照射
联合化疗
放/化疗联合:高风险患者:联合放化疗;一般风险患者:减量放疗应联合化疗
>65岁 术前神经功能状况较差者KPS<70 脑内深部或脑干部位的恶性 脑胶质瘤和脑胶质瘤病

神经干细胞治疗胶质瘤的实验研究进展

神经干细胞治疗胶质瘤的实验研究进展
通过将 N S C s 植入带有胶质瘤 的成年 鼠颅 内, 后发 现 N S C s 能 够快速分布 于肿瘤病 灶周 围, 同时可追踪转移 的肿瘤 细胞并 列迁移 。 目前研 究表 明, N S C s 能 穿过 正常 脑组 织从 远距 离
征, 依其病理学分类 四级 , 其中I 、 I I 级为低分 级胶质 瘤 , 恶性 程度相对 较低 , I I I 、 I V级 为高分级 胶质瘤 , 恶 性程度 高 , 生存 期短 , 目前 以手术治 疗 为主 的综合 治疗 方案 , 并 未 能有效 改 善胶质瘤 患者的预后 。随着分子生 物学 的发展 , 从基 因水平 寻求该 肿瘤 治 疗 突 破 点 目前 成 为 一 个 研 究 热 点。1 9 8 9年 A n d e r s o n等 …首先发现 N S C s 存在并通过 后来 学者研究 证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 0 1 3年 5月第 7卷第 1 O期
C h i n J Mo d D g p 卫 a y 2 0 _ V : ! .

1 7 7・
。 综 兰 述 ‘ ・

神 经 干 细胞 治 疗 胶 质 瘤 的 实验 研 究 进 展
邢 亮 蒋正 方
于神经 系统多种疾病 的治疗 , N S C s 的出现也为神经胶质瘤 带来 了新 的希望 , 本文 就 N S C s 在神经胶 质瘤
治疗 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 关键词 】 神经 干细胞 ; 胶质瘤 ; 基 因治疗 ; 转染
Th e e x p e r i me n t a l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f t h e t r e a t me n t f o g l i o ma s b y n e u r a l s t e m c e l l XI NG L i a n g, J I A NG

胶质瘤治疗及术后护理的研究进展

胶质瘤治疗及术后护理的研究进展

胶质瘤治疗及术后护理的研究进展摘要: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一半。

脑胶质瘤的临床症状包括颅内压升高,如头痛、呕吐、视力下降等;肿瘤压迫、浸润和脑组织破坏引起的局灶性症状,早期表现为刺激性症状,如局限性胶质瘤癫痫,晚期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瘫痪。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体征和肿瘤易发部位分析胶质瘤的诊断。

关键词:胶质瘤;治疗;护理;研究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占所有颅内肿瘤的45%~55%[1]。

具有高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且治愈率低。

在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母细胞瘤的病人中,平均生存时间不到1年。

此外,此类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常侵犯多个脑叶和深部结构,与正常脑组织无明显边界。

因此,单靠传统的手术很难治愈。

随着医学的发展、治疗方法的改进和护理技术的进步,局部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免疫治疗和高质量的术后护理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帮助[2]。

本文就胶质瘤治疗及术后护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详情如下所示:1胶质瘤的治疗1.1 外科手术治疗目前,随着神经外科显微外科技术和神经导航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不增加脑功能损害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减少术后复发,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已成为胶质瘤手术的首要原则。

尽管手术方案不断改进,肿瘤得到最大程度的切除,但术后周围正常脑组织仍有肿瘤细胞浸润,病人的预后无法得到更好的改善。

1.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利用电离辐射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以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被广泛应用。

其原则是让肿瘤得到更高的剂量,而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得到更低的剂量[3]。

增加对肿瘤的辐射剂量,可以降低肿瘤扩散和远处转移的可能性。

研究表明,脑胶质瘤术后放射治疗可以提高病人的局部肿瘤控制率和生存率。

1.3 化学治疗胶质瘤是中枢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手术不能完全清除,术后很容易复发。

神经胶质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神经胶质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 2 ] 中华 医学会 心血管 病学 分 会, 中华 心血 管病 杂 志 编辑 委员会 . 急 性心力衰 竭诊 断 和治 疗 指南 [ J ] . 中华 心血 管病 杂 志, 2 0 1 0 , 3 8 ( 3 ) :
1 9 8 - 2 00 .
[ 1 8 ] 曹 玉书, 刘伟, 童皖 宁 急性 左心衰 竭忠者 无创正 压通 气中吗啡 的 作用[ J 】 . 临床肺 科杂 志, 2 0 0 6 , 1 1 ( 5 ) : 5 6 7 .
【 1 1 ] 林 强, 陈洪. B i P AP 呼 吸机 联合 硝酸 甘 油治疗 高血 压急性 1 衰 竭2 O 例 临床观察 [ J ] . 福 建 医药杂志, 2 0 0 9 , 3 1 ( 6 ) : 3 9 — 4 O .
于稳定 ,收缩及舒 张功能改 善 ,虽然 有3 例患者 用药过程 中出现 头晕
与复苏分 册, 2 0 0 3 , 2 4( 6 ) : 1 2 5 . 1 2 8 .
【 1 6 】 郭 轶男. 观察 机械 通气联 合丙 泊酚治疗 左心衰 的疗 效 【 J ] . 中国现 代医药杂 志, 2 0 1 0 , 1 2 ( 1 ) : 9 1 — 9 2 .
[ 1 7 】 孙 纪荣 . B i — P AP 呼吸机在 怠 陛左 心衰 竭治疗 中的应用体会 [ J 】 . 海 南 医学 院学报 , 2 0 1 1 , 1 7 ( 1 2 ) : 1 6 6 8 ・ 1 6 6 9 .
[ 8 ] 王静 . 无 创通 气联 合硝 普 钠 治疗 高 血压 急性 左心 衰竭 护理 观 察
[ J ] . 山西医药杂 志, 2 0 0 9 , 3 8 ( 5 ) : 4 7 1 — 4 7 2 . [ 9 ] 叶显智 , 刘炳烦 , 李燕 屏 . 机械 通气 在急性 左心 衰竭 的临床应 用研 究[ J 】 . 广州医药杂 志, 2 0 0 5 , 3 6 ( 2 ) : 2 0 . [ 1 0 】 张峰 , 贾 雪玲 乌 拉地 尔 治疗 急性 左心衰2 0 例 临 床观 察 [ J ] . 社 区 医学杂 志, 2 0 0 8 , 6 ( 8 ) : 4 6 .

胶质瘤临床诊疗研究进展

胶质瘤临床诊疗研究进展

胶质瘤又 叫胶质细胞瘤或神 经胶质瘤 , 其发 病率 高 , 恶 性 程度高 , 治疗 复杂且预后差 , 是对 人类健康 造成 巨大 威胁 的一 类疾 病 j , 其 中成 年 人 多 形 性 胶 质 母 细 胞 瘤 ( g l i o b l a s t o ma m u h i f o r m e , G B M) 中位发病 年龄 约为 6 5岁 , 中位 生存 期仅 为 l 4个 多月 ] , 5年病死 率在 全身肿瘤 中仅 次于胰 腺癌和肺 癌 , 位列第 3位 ] 。在 神 经 系统 肿 瘤 中 , 原 发 性 中枢 神经 系统 ( c e n t r a l n e r v o u s s y s t e m,C N S ) 肿瘤 的发生率约为 5 : 1 0 0 0 0 0~ 1 0: 1 0 0 0 0 0, 其 中胶质瘤就 占 4 0 %, 而恶性 胶质瘤约 占胶质瘤 的5 0 %E 4 ] 。恶性胶质瘤 给患者 带 了巨大痛苦 , 给社 会造 成 巨 大经济负担 , 一 直 以来 都是 肿瘤 研究 的热 点。本文 就胶 质 瘤 临床诊疗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似 的胶质瘤 可以具有不同的分子遗传学背景 , 导致 WHO分级
相 同的个体间预后 仍有 着较 大差 异。近年来 , 随着 关 于分子
肿 瘤遗传学的发展 , 出现了按照分子遗 传学将 G B M分 为原 发
胶质瘤和继发 G B M( 从原有低级别 胶质瘤进 展演变 而来 ) 。 同时 , 研究证 实在 G B M中I D H 1突变主要发生在继发性 G B M, 而原发性 G B M的I D H1几 乎 都 是 野生 型 的 。V i g n e s w a r a n 等¨ 。 。 回顾 分析了近十年来胶质瘤 的分子 遗传 分型进 展 , 认为 在 WHO临床病理分型 的基 础上增 加新 的分子 遗传 和基 因分 型能更加有效 的判 断预后 , 促进 个体 化治疗 和 临床试 验 的开 展 。B u r k i _ 1 认为 了解胶 质瘤 的分 子遗传 分 型 比组织 病理 分 型更重要 , 有 些低级别 的胶质瘤分子分型却是 G B M, 这对 患者 的治疗 意义重大 。E c k e l — P a s s o w等 根据 3个 肿瘤标 志物包 括 l p / 1 9 q 、 I D H和 T E R T启 动子 突变将 Ⅱ级和 Ⅲ级 胶质 瘤基 本上能 区分 为五 大类 预后 生 存 独立 存 在 的分 子分 组 。伴 有 I D H突变 的低 级 别 胶 质 瘤 往 往 伴 有 1 p / 1 9 q共 丢 失 或 伴 有 T P 5 3和 A T R X突变 , 大部分不 伴 I D H突变 的低级别 胶质瘤往

视神经胶质瘤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视神经胶质瘤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视神经胶质瘤的病因治疗与预防视神经胶质瘤是一种发生在视神经胶质细胞中的良性肿瘤。

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节的支撑细胞。

胶质细胞分为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

几乎所有发生在视神经中的胶质细胞瘤都是星形胶质细胞瘤。

它们也被称为儿童纤维星形胶质细胞瘤,因为它们主要发生在儿童期。

视神经胶质瘤是家族遗传性星形胶质细胞的良性增生还是新生物仍存在争议。

该病可发生在同一家庭和新生儿,进展缓慢,常伴有先天性小眼球和神经纤维瘤。

神经纤维瘤是一种明显的遗传性疾病,伴有视神经胶质瘤15%~50%。

在过去的10年里,许多学者研究了胶质瘤的染色体,发现了支持遗传理论的异常变化。

然而,家庭遗传在临床上并不少见,遗传物质证据仍然不足。

1、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女性受累较多。

2.眼球突出:是早期必然的症状,一般中度突出,不能复位。

3.视力下降:它通常发生在突眼前,因为视神经纤维被肿瘤组织压迫。

4.眼底变化:眼底的迹象取决于肿瘤部位。

如果距离眼球稍远,就会出现原发性视神经萎缩。

例如,在靠近眼球的视神经中,视乳头水肿可由压迫视网膜中央静脉引起,并伴有明显的渗出、出血和静脉愤怒。

5.视觉变化:视神经干受累会导致各种形式的视野缩小,如视交叉受累会出现偏盲。

6、斜视:视神经受压导致视力丧失或眼肌受压。

7、CT:由于肿瘤起源于眶内段或颅内段,可以互相延伸,扩大视神经,所以经络CT扫描或X一般认为视神经孔大6.5-7mm或较对侧大1mm可视为神经孔扩张。

一、病理学检查正常的星形胶质细胞分为纤维和原浆。

这两种细胞都可以产生肿瘤。

儿童视神经胶质瘤几乎属于纤维星形胶质细胞瘤。

根据细胞分化程度,纤维星形胶质细胞瘤分为四级:Ⅰ,Ⅰ级为良性,Ⅰ,Ⅰ儿童视神经纤维星形胶质细胞瘤多为恶性Ⅰ成人视神经星形胶质细胞瘤Ⅰ均为良性肿瘤。

可见视神经呈梭形肿大,最大横径可达2.5cm,表面光滑,硬脑膜完全膨胀,浅白色,新鲜,类似于半透明,肿瘤沿视神经纵轴扩散,通常在视神经管内部变薄,或简单的视神经和视束增厚,视交叉增宽,少数病例视交叉和视束增宽限于受影响侧,肿瘤横截面可见增厚脑膜,灰白色细腻脆软肿瘤本质,刮勺容易切割,吸引器吸收,由于肿瘤细胞增生,小血管阻塞,影响神经纤维营养,约1/3标本可见囊样变化,囊充满透明浆液和粘液,Alcian蓝呈阳性反应,囊样严重变性者,可表现为囊性肿物,只有少量肿瘤组织残留在囊壁。

光动力疗法治疗神经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光动力疗法治疗神经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光动力疗法治疗神经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杨田田;常婧;胡美纯
【期刊名称】《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24(38)1
【摘要】神经胶质瘤因其恶性程度及复发率较高,已逐渐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目前针对神经胶质瘤的手术、化、放疗等治疗手段都存在局限性。

近年来,光动力疗法(PDT)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受到极大关注并已取得显著进步。

本文介绍了PDT单独疗法、PDT联合其他疗法应用于神经胶质瘤的治疗现状,提出将PDT 开发成为神经胶质瘤患者的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

【总页数】5页(P83-87)
【作者】杨田田;常婧;胡美纯
【作者单位】湖北科技学院医学部药学院;湖北科技学院医学部基础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05
【相关文献】
1.光动力疗法治疗脑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2.神经导航显微手术辅以光动力疗法治疗脑胶质瘤
3.TET酶家族在神经胶质瘤干细胞中的分化调控机制及其潜在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4.肿瘤电场治疗在神经胶质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5.自然杀伤细胞在神经胶质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 出 了更 高 的 要 求 ,同 时 外 科 医生 在 高强 磁 场 强 度 下 长 时 间 工 作 是 否 安 全 也 值 得 探 讨 。此 外 ,随 着 近 年来 超声 技 术 的 发
1 20 0 9级 硕 士 研 究 生 ;2 福 建 医科 大 学 省 立 临 床 医 学 院
福建医药杂志 21 0 1年 8月 第 3 3卷 第 4期
上 仍 然 处 于 研 究 阶 段 ,术 中 荧 光 显 影 与 肿 瘤 的 恶 性 程 度 相
界 ,难 以 完 全 切 除 肿 瘤 ,术 中评 估 肿 瘤 残 留 是 一 个 公 认 的难
题 。MRI 影 像 学 提 示 的 实 体 部 分 多 数 在 显 微 镜 下 可 以 做 等 到全 切 除 ,但 水 肿 带 、浸 润 带 以 及 边 缘 正 常 脑 组 织 难 以 界 定 ,组 织 学 、免 疫 组 化 的 结 果 与 术 中判 断 存 在 较 大 的差 距 , 即使 采 用 扩 大 切 除 的方 法 也 难 以 达 到 真 实 意 义 上 的 全 切 除 , 特 别 是 涉 及 功 能 区 的胶 质 瘤 。 1 2 神 经 导 航 手 术 治 疗 :神 经 导 航 系 统 为 手 术 过 程 提 供 了 . 实 时 精 确 定 位 ,可 以最 大 限度 的切 除 肿 瘤 ,而 不 损 伤 正 常 脑 组 织 ,从 而 可 以减 少 手 术 损 伤 ,减 轻 术 后 并 发 症 。 据 Ni m— s y 等 _ 报 道 ,术 中 利 用 神 经 系 统 导 航 , 可 以 做 到 对 胶 质 kc 4 瘤 的全 切 而并 发 症 发 生 率 极 低 。但 神 经 导 航 也 存 在 局 限 性 :
和 3 ̄4 0 0岁 ,大 多 数 呈 膨 胀 性 和 浸 润 性 生 长 ,预 后 相 对 较
差 。Derh等 _ 报 道 ,在 所 有 胶 质 细 胞 瘤 中 占半 数 的 胶 质 oa 2 母 细 胞 瘤 患 者 1年 生 存 率 约 为 3 ,5年 生 存 率 不 足 5 。 O 目前 ,主 张 采 用 综 合 治 疗 ( 术 、 放 疗 、 化 疗 ) 手 ,疗 效 有 所 提 高 但 仍 难 令 人 满 意 。胶 质 瘤 的 治疗 仍 是 神 经 外 科 医生 面 临 的最 大 难 题 之 一 。本 文 对 目前胶 质 瘤 的 治 疗 进 展 作 一 综 述 。
过 手 术 中 重新 注 册 和 术 中 MR 实 时更 新 导 航 系 统 , 能 有 效 I 地 克 服 术 中 脑 移 位 对 导 航 系 统 的影 响 ,从 而 可 以 减 少 术 后 的 肿 瘤 残 余 ,提 高 肿 瘤 全 切 率 ,并 且 可及 时 发 现 术 中出 现 的 脑
内血 肿 ,减 少 手 术 的并 发 症 _ 。 术 中 MR 技 术 还 可 以 和 激 5 ] I 光 、 内窥 镜 、聚 焦 超 声 、冷 冻 、射 频 消融 以及 术 中 脑 功 能 评
而 且 脑 胶 质 瘤 缺 乏 特 异 性 的抗 原 ;用肿 瘤 全 抗 原 制 备 的 疫 苗
有 引发 自身 免 疫 疾 病 的危 险 。 所 以 ,胶 质 瘤 免 疫 治 疗 足 可 望 达 到治 愈 目的手 段 ,但 在 临 床 是 否 能 实 现 还 有 待 验 证 。
福 建 医药 杂 志 2 1 年 8月第 3 第 4期 01 3卷
F j nMe , g s 0 1 Vo. 3 No 4 ui dJ Au u t 1 , 13 , . a 2
・综 述Biblioteka ・ 神 经胶 质 瘤 治 疗 方 法 进展
福 建 中 医 药 大 学 研 究 生 部 ( 州 3 0 0 ) 熊 学 辉 综 述 福 5 1 8
1 1 显 微 外 科 手 术 治 疗 :近 十 几 年 以来 ,随 着 显 微 外 科 设 .
备 、 医 学 影 像 学 、神 经 内窥 镜 的 广 泛 应 用 和 改 进 ,使 显 微 外
科 在 神 经 外 科 中起 到 举 足 轻 重 的 作 用 ,极 大 地 促 进 了神 经 外 科 的 发展 。据 张 伟 等 _ 报 道 ,利 用 锁 孔 手 术 人 路 治 疗 扣 带 回 3 胶 质 瘤 ,手 术 全 切 除 2 5例 , 近 全 切 除 6例 ,全 部 病 例 术 后 癫 痫 症 状 缓 解 , 术 后 一 过 性 对 侧 肢 体 偏 瘫 3例 , 无 手 术 死 亡 ,平 均 随访 2 个 月 ,无 术 后 复 发 。 但 手 术 切 除 有 明 显 的 6 局 限 性 :在 传 统 手 术 显 微 镜 下 很 难 快 速 准 确 判 断 肿 瘤 的 边
【 键 词 】 胶 质 瘤 ;治 疗 方 法 ;治 疗 进 展 关 【 图分 类 号】 R 3 . 1 【 献 标 识码 】 A 【 章 编 号】 1 0 — 6 0 2 1 ) 40 4 — 3 中 7 9 4 文 文 0 2 2 0 ( 0 1 0 — 1 50
袁 苏 涛 审 校
胶 质 瘤 是 颅 内 常见 的原 发 性 肿 瘤 , 占颅 内肿 瘤 的 3 ~ 5
坏 血 脑 屏 障 ,荧 光 素 漏 出不 健 康 的 血管 壁 ,应 用 激光 激 活 荧
光 素 ,通 过 特 殊 的光 栅 ,可 以判 断 出肿 瘤 边 界 ;另 一 种 是 非
荧 光 素 钠 途 径 即 5AL 方 法 ,这 一 过 程 需 要 亚 铁 血 红 素 酶 一 A 生 物 合 成 途 径 酶 的 参 与 。 根 据 R diuz等 _ 研 究 ,5AL or e g 7 ] 一 A 是 一 种 体 内血 红 素 合 成 的前 体 物 质 , 它 本 身 不 产 生 光 敏 性 , 在 5AL 脱 水 酶 等 一 系 列 酶 促 作 用 下 生 成 具 有 强 光 敏 作 用 一 A 的 原 卟 啉 。赵 世 光 等 l 应 用 荧 光 引导 手 术 切 除脑 肿 瘤 ,术 后 _ 8 ] 行 病 理 检 测 示 肿 瘤 全 切 率 达 1 0 。但 该 项 技 术 目前 在 临 床 0
脑 胶 质 瘤 的化 疗 一 直 是 颇 受 争 议 。传 统 的观 点认 为 , 由 于 血脑 屏 障 及 肿 瘤 的 异 质 性 和 内在 耐 药 性 的存 在 ,化 疗 很 难
奏 效 且 副 作 用 大 。近 年 来 , 由于 化 疗 药 物 的 进 展 ,脑 胶 质 瘤
的 化 疗 地 位 逐 渐 提 高 ,尤 其 对 于 高 度 恶 性 胶 质 瘤 患 者 的 治
疗 ,化 疗 常 是 重 要 的 治 疗 手 段 之 一 。Se a_ 实 验 发 现 ,手 tw t g 术 及 放 疗 后 化 疗 ,能 够 延 长 脑 胶 质 瘤 患 者 的生 存 期 。常 用 的 系 统 化 疗 方 案 有 P V 方 案 、B C VM 方 案 等 [ 】 由 于 药 物 受 , 血 脑屏 障 因 素 的 影 响 ,化 疗 药 物 需 要 剂 量 较 大 ,而 肿 瘤 局 部 药 物浓 度 较 低 ,疗 效 差 、毒 副 反 应 明 显 ,患 者 往 往 难 以 耐 受 。新 药 替 莫 唑 胺 ( e zlmie Mz 的化 疗 效 果 较 其 T mooo d ,T ) 他 药 物 要 好 ,不 良反 应 轻 微 r 。替 莫 唑 胺 的 脑 脊 液 / 浆 药 1 血 物 浓 度 比为 3 ~ 4 口 。该 药 已 获 美 国 和 欧 洲 批 准 用 于 O O 新 诊 断 的 G M ( 形 性 胶 质 母 细 胞 瘤 ) 治 疗 。 有 报 道 比 较 B 多 了T Mz 甲基 苄 肼 对 复 发 性 G M 患 者 生 存 的 影 响 ,结 果 和 B 显 示 ,TMz 患 者 6个 月 时 无 进 展 期 生 存 率 ( 1 0 V 组 2 . S 8 0 ,P 一 0 0 8 、 总 生 存 率 ( 0 0 V 4 0 ,P 一 .% .0 ) 6 . % S4 . 0 0 9 及 总 缓 解 率 (5 6 V 2 7 ,P O 0 ) 均 显 著 .1) 4 . S3 . < .5 高 于 甲基 苄 肼 组 l 。耐 药 是 化 疗. 败 的 主 要 原 因 ,研 究 表 _ 1 失
胞 与 5 氨 基 酮 戊 酸 ( - mioe uii a i ,5AL 一 5a n lv l e c n d - A) 共 同 培 育 ,利 用 荧 光 强 度 的不 同 ,可 以将 肿 瘤 细胞 与神 经 细胞 区 分 开 。 目前 有 两 种 显 色 技 术 ,一 种 是 荧 光 素 钠 法 ,利 用 肿 瘤 破
手 术 过 程 中 脑 组 织 的漂 移 可 能导 致 肿 瘤 边 界 的 移 位 ,难 以达 到 真 实 意 义 上 的 全 切 除 。术 中 M R 可 以 弥 补 这 一 缺 点 ,通 I
关 ,炎 症 反 应 也 可 能 影 像 造 成 假 阳性 , 而且 远 期 效 果 有 待 于
进 一步随访 。 2 化 学 治 疗
F j nMe , g s 2 1 , 13 , . ui dJ Au u t 0 1 Vo. 3 No 4 a
明 ,O 一 6甲基 鸟 嘌 呤一 A ( MT) 可 使 DN 烷 基 化 损 伤 DN MG A 得 到修 复 ,是 恶性 胶 质 瘤 细 胞对 化 疗 常 用 的 亚 硝 脲 类 及 新 药 T Mz 生 耐 药 的 主 要 原 因 。 张 俊 平 等 [ 报 道 ,6 . ~ 产 1 72 7 . 的 胶 质 瘤 MG 60 MT 表 达 阳性 , 提 示 至 少 半 数 以 上 胶 质 瘤 对 常 用 烷 化 剂 药 物 亚 硝 脲 类 及 TMz 药 。 所 以 ,探 讨 胶 耐 质 瘤 耐 药 的 分 子 机 制 有 可 能 有 望 在 化 疗 上 有 所 突 破 。另 外 , 最 新 的 研 究 方 向 是 超 选 择 性 介 入 化 疗 和 瘤 腔 内化 疗 ,优 点 是 局 部 药 物 浓 度 高 ,全 身 反 应 少 ,这 类 方 法 的缺 点 是 药 物 也 能 对 血 管 支 配 的 正 常 脑 组 织 产 生 较 严 重 损 害 , 而 且 技 术 较 复 杂 、费 用 偏 高 。总 之 ,化 疗 也 存 在 不 足 ,化 疗 的 副 作 用 、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