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基本概念

单元测试基本概念
单元测试基本概念

1.单元测试

1.1 什么是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是开发者编写的一小段代码,用于检验被测代码的一个很小的、很明确的功能是否正确。通常而言,一个单元测试是用于判断某个特定条件(或者场景)下某个特定函数的行为。例如,你可能把一个很大的值放入一个有序list 中去,然后确认该值出现在list 的尾部。或者,你可能会从字符串中删除匹配某种模式的字符,然后确认字符串确实不再包含这些字符了。

执行单元测试,是为了证明某段代码的行为确实和开发者所期望的一致。在开发中,对于自己开发的模块,只有在通过单元测试之后,才能提交到SVN 库。

1.2 为什么需要单元测试?

当编写项目的时刻,如果我们假设底层的代码是正确无误的,那么先是高层代码中使用了底层代码;然后这些高层代码又被更高层的代码所使用,如此往复。当基本的底层代码不再可靠时,那么必需的改动就无法只局限在底层。虽然你可以修正底层的问题,但是这些对底层代码的修改必然会影响到高层代码。于是,一个对底层代码的修正,可能会导致对几乎所有代码的一连串改动,从而使修改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从而使整个项目也以失败告终。

单元测试针对程序模块,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其目的在于发现各模块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差错。单元测试需要从程序的内部结构出发设计测试用例。多个模块可以平行地独立进行单元测试。

1.3 单元测试的内容

模块接口测试:对通过被测模块的数据流进行测试。为此,对模块接口,包括参数表、调用子模块的参数、全程数据、文件输入/输出操作都必须检查。

局部数据结构测试:设计测试用例检查数据类型说明、初始化、缺省值等方面的问题,还要查清全程数据对模块的影响。

路径测试:选择适当的测试用例,对模块中重要的执行路径进行测试。对基本执行路径和循环进行测试可以发现大量路径错误。

错误处理测试:检查模块的错误处理功能是否包含有错误或缺陷。例如,是否拒绝不合理的输入;出错的描述是否难以理解、是否对错误定位有误、是否出错原因报告有误、是否

对错误条件的处理不正确;在对错误处理之前错误条件是否已经引起系统的干预等。

边界测试:要特别注意数据流、控制流中刚好等于、大于或小于确定的比较值时出错的可能性。对这些地方要仔细地选择测试用例,认真加以测试。

此外,如果对模块运行时间有要求的话,还要专门进行关键路径测试,以确定最坏情况下和平均意义下影响模块运行时间的因素。这类信息对进行性能评价是十分有用的。

1.4 单元测试的步骤

通常单元测试在编码阶段进行。在源程序代码编制完成,经过评审和验证,确认没有语法错误之后,就开始进行单元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利用设计文档,设计可以验证程序功能、找出程序错误的多个测试用例。对于每一组输入,应有预期的正确结果。

模块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程序,在考虑测试模块时,同时要考虑它和外界的联系,用一些辅助模块去模拟与被测模块相联系的其它模块。这些辅助模块分为两种:

驱动模块:相当于被测模块的主程序。它接收测试数据,把这些数据传送给被测模块,最后输出实测结果。

桩模块:用以代替被测模块调用的子模块。桩模块可以做少量的数据操作,不需要把子模块所有功能都带进来,但不允许什么事情也不做。

被测模块、与它相关的驱动模块及桩模块共同构成了一个“测试环境”,见图1。

如果一个模块要完成多种功能,且以程序包或对象类的形式出现,例如C++中的类。这时可以将这个模块看成由几个小程序组成。对其中的每个小程序先进行单元测试要做的工作,对关键模块还要做性能测试。

2.技术要求:

1)对软件设计文档规定的软件单元的功能、性能、接口等应逐项进行测试;

2)每个软件特性应至少被一个正常测试用例和一个被认可的异常测试用例覆盖;

3)测试用例的输入应至少包括有效等价类值、无效等价类值和边界数值;

4)在对软件单元进行动态测试之前,一般应对软件单元的源代码进行静态测试;

5)语句覆盖率达到100%;

6)分支覆盖率达到100%;

7)对输出数据及格式进行测试;

正常测试用例与异常测试用例:

有效等价类值、无效等价类值和边界数值:

语句覆盖率:

分支覆盖率:

方法:被测模块、驱动模块、桩模块共同组成了测试环境

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完整版

基础护理从我做起 人、健康、环境和护理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影响和决定护理实践的四个基本概念。对这四个概念的研究和描述构成了护理学的基本要素和总体理论框架,决定着护理工作的任务和方向。在这四个概念中,人是护理实践的核心,由人的护理是实践者对这四个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直接影响着护理实践的质量。 一做为基础护理我们首先了解护理的程序及其有哪些步骤,了解护理程序的特点和历史。 熟悉每个患者的病史、治疗方法、内容及其他信息,能够正确实施护理诊断及评价。 最后能独立完成一份完整的护理病历。 以上这些我觉得使我们护理人员应该掌握的一个最基础的护理理念 二我们护士的本职工作就是护理,我们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就是了解病人。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我们应该掌握 1.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正常值及其评估。 2.体温过高和过低的护理。 3.体温计、血压计的种类与构造。 4.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时的注意事项。 5.测量和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方法。 6.缺氧程度的评估、氧气表的结构、吸氧种类、氧疗副作用的预

7.给氧的注意事项并能正确实施鼻导管及鼻塞吸氧法。 8.吸痰法及注意事项。 这些是做为护理人员我们应该了解的基础护理知识 三另外护理病人的同时还应注意病人的清洁卫生 熟悉皮肤的评估内容,熟悉盆浴和淋浴的注意事项,掌握床上擦浴。这些都能够很好的促进病人的康复 掌握好对起褥疮的高危人群、好发部位及临床表现使我们能够及时预防褥疮的发生 对卧床不起的病人我们还应该掌握床上洗头方法。 四护理治疗的最基本操作是静脉输液 我们应该熟悉静脉输液的目的和适应症。熟悉常用液体的种类。掌握临床补液的原则。及静脉输液的用物准备、常用部位及操作步骤、输液速度的调节及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以及掌握输液反应及其防治。 五最后我们应该完成一份合格的护理病历按照医嘱单、特别护理记录单和病室报告的记录方法。以标准护理病历的书写要求及顺序完成一份合格的护理病历。 基础护理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粒度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 粒度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1.什么是颗粒? 颗粒是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的微小的物体,是组成粉体的基本单元。它宏观很小,但微观却包含大量的分子、原子。2.什么叫粒度?颗粒的大小称为颗粒的粒度。3.什么叫粒度分布?不同粒径的颗粒分别占粉体总量的百分比叫做粒度分布。 常见的粒度分布的表示方法?4.表格法:用列表的方式表示粒径所对应的百分比含量。通常有区间分?布和累计分布。图形法:用直方图和曲线等图形方式表示粒度分布的方法。?什么是粒径?5. 颗粒的直径叫做粒径,一般以微米或纳米为单位来表示粒径大小。什么是等效粒径?6.文档Word . 同质球形颗粒相同或相近时,我们就当一个颗粒的某一物理特性与 用该球形颗粒的直径来代表这个实际颗粒的直径。根据不同的测量方法,等效粒径可具体分为下列几种:等效体积径:即与所测颗粒具有相同体积的同质球形颗粒的直径。激?光法所测粒径一般认为是等

效体积径。等效沉速粒径:即与所测颗粒具有相同沉降速度的同质球形颗粒的直?Stokes离心沉降法所测的粒径为等效沉速粒径,也叫径。重力沉降法、径。等效电阻径:即在一定条件下与所测颗粒具有相同电阻的同质球形颗?粒的直径。库尔特法所测的粒径就是等效电阻粒径。即与所测颗粒具有相同的投影面积的球形颗粒的直等效投影面积径:?径。图像法所测的粒径即为等效投影面积直径。为什么要用等效粒径概念?7. 由于实际颗粒的形状通常为非球形的,因此难以直接用粒径这个值来表示其大小,而直径又是描述一个几何体大小的最简单的一个量,于是采用等效粒径的概念。简单地说,粒径就是颗粒的直径。从几何学常识我们知道,只有圆球形的几何体才有直径,其他形状的几何体并没有直径,如多角形、多棱形、棒形、片形等不规则形状的颗粒是不存在真实直径的。但是,由于粒径是描述颗粒大小的所有概念中最简单、直观、容易量化的是用粒径来描述颗一个量,所以在实际的粒度分布测量过程中,人们还都 粒大小的。一方面不规则形状并不存在真实的直径,另一方面又用粒径这个概念来表示它的大小,这似乎是矛盾的。其实,在粒度分布测量过程中文档Word . 。等效直径是当被等效直径所说的粒径并非颗粒的真实直径,而是虚拟的“”测颗粒的某一物理特性与某一直径的同质球体最相近时,就

第1章-电路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一、填空题: 1. 下图所示电路中,元件消耗功率200W P ,U=20V,则电流I 为 10 A 。 + U 2. 如果把一个24伏的电源正极作为零参考电位点,负极的电位是_-24___V 。 3.下图电路中,U = 2 V ,I = 1A 3 A ,P 2V = 2W 3 W , P 1A = 2 W ,P 3Ω = 4 W 3 W ,其中 电流源 (填电流源或电压源)在发出功率, 电压源 (填电流源或电压源)在吸收功率。 U 4. 下图所示中,电流源两端的电压U= -6 V ,电压源是在 发出功率 5.下图所示电路中,电流I = 5 A ,电阻R = 10 Ω。 B C

6.下图所示电路U=___-35 ________V。 7.下图所示电路,I=__2 __A,电流源发出功率为_ 78 ___ W,电压源吸收功率20 W。 8. 20.下图所示电路中,根据KVL、KCL可得U=2 V,I1=1 A,I2=4 A ;电流源的功率为6 W;是吸收还是发出功率发出。2V电压源的功率为 8 W,是吸收还是发出功率吸收。 V 4 9.下图所示的电路中,I2= 3 A,U AB= 13 V。 10.电路某元件上U = -11 V,I = -2 A,且U 、I取非关联参考方向,则其吸收的功率是22 W。 11. 下图所示的电路中,I1= 3 A,I2= 3 A,U AB= 4 V。

12.下图所示的电路中,I= 1 A ;电压源和电流源中,属于负载的是 电压源 。 8V 13. 下图所示的电路中,I= -3A ;电压源和电流源中,属于电源的是电流源 。 8V 14.下图所示的电路,a 图中U AB 与I 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为 155AB U I =+ ;b 图中U AB 与I 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为 510 AB U I =- 。 5Ω Ω I I A B B A 10V a 图 b 图 15. 下图所示的电路中,1、2、3分别表示三个元件,则U = 4V ;1、2、3这三个元件中,属于电源的是 2 ,其输出功率为 24W 。

第3章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护理理论(1)

教案首页

第3章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护理理论 第1节护理学的性质和范畴 护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其独特的知识体系作为指导实践的基础,这些知识体系就是护理概念、护理理论和护理模式。在卫生保健事业中,护理学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一、护理学的性质 1、护理学是生命科学中综合自然,社会及人文科学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护理学包含的内容: (1)自然科学:如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 (2)社会及人文科学:如心理学、伦理学、美学、社会学等知识。 二、护理学的范畴 (一)护理学的理论范畴 (1)护理的基本概念 (2)护理模式 (3)护理学发展中引用的其他学科的理论 (二)护理学的实践范畴 1、临床护理 护理的对象:病人 包括的内容: (1)基础护理:研究并应用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践技能和基本态度方法来满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心理需要,治疗需要。 (2)专科护理:以护理学及相关学科理论为基础,结合临床各专科病人的特点及诊疗要求,为病人进行身心整体护理。 2、社区护理: 护理对象:是一定范围的居民和社会群体。 目的:最大限度的发挥机体的潜能,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3、护理教育: 分类:学校教育:中专教育,大专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 毕业后继续教育:是为在职护理人员提供的,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为目标的终身性教育。 4、护理管理 目的: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5、护理科研: 目的:促进人的健康,减轻病人痛苦,挽救危重者生命。 第2节护理的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一)护理的定义: 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护理研究的对象是人。 护理工作任务是:促进和保持健康,预防疾病,协助康复,减轻痛苦。 (二)护理的几个基本概念

护理学基本概念测试题

第三章护理学基本概念测试题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护理的四个基本概念的核心是() A.人 B.环境 C.护理 D.健康 E.环境与人的关系 2、在护理学中有“人”这样概念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A.人是一个闭合系统 B.人是护理实践的核心 C.人应对他人的健康负责 D.人是 由生理和心理两部分组成的 E.在不同发展阶段,人都有相同的基本需要 3、护理理论的四个基本概念是() A.病人、治疗、健康、预防 B.健康、环境、人、预防 C.治疗、护理、预防、人 D. 人、健康、环境、护理 E.预防、人、健康、护理 4.下列哪些不符合“以疾病护理为中心”护理阶段的特点() A.开始成为一门专业 B.护理人员需要经过特殊的培训 C.护理人员运用护理程序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 D.形成了一套较规范的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 E.重视疾病护理,轻视对人的全面照顾 5、在护理学中有关“人”的概念错误的描述是() A.人是护理服务对象 B.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C.人是一个闭合系统 D.护理服务 的人包括病人和健康人 E.人是自然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 1、健康的概念 2、护理的概念

3、疾病的概念 4、环境的概念 三、简答题(每题15分) 1、影响健康的因素有那些? 2、成长与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四、填空题(每题8分) 1、人作为一个生物系统,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个系统组成 的,各子系统之间不断的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交换。 2、人的基本需求,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________方面________方面_________方面 ___________方面_____________方面 3、生理环境包括哪些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环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护理内涵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粒度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问答

粒度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问答 1. 什么是颗粒 颗粒是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的微小的物体,是组成粉体的基本单元。它宏观很小,但微观却包含大量的分子、原子。 2. 什么叫粒度 颗粒的大小称为颗粒的粒度。 3. 什么叫粒度分布 用一定方法反映出一系列不同粒径颗粒分别占粉体总量的百分比叫做粒度分布。 4. 粒度分布的表示方法 1) 表格法:用列表的方式给出某些粒径所对应的百分比的表示方法。通常有区间分布和累计分布。 2) 图形法:用直方图和曲线等图形方式表示粒度分布的方法。 3) 函数法:用函数表示粒度分布的方法。常见有R-R分布,正态分布等。 5. 什么是粒径 粒径就是颗粒的直径,一般以微米(μm)为单位。 6. 什么是等效粒径 等效粒径是指当一个颗粒的某一物理特性与同质球形颗粒相同或相近时,我们就用该球形颗粒的直径来代表这个实际颗粒的直径。根据不同的测量方法,等效粒径可具体分为下列几种:

1) 等效体积径:即与所测颗粒具有相同体积的同质球形颗粒的直径。激光法所测粒径一般认为是等效体积径。 2) 等效沉速粒径:即与所测颗粒具有相同沉降速度的同质球形颗粒的直径。重力沉降法、离心沉降法所测的粒径为等效沉速粒径,也叫Stokes径。 3) 等效电阻径:即在一定条件下与所测颗粒具有相同电阻的同质球形颗粒的直径。库尔特法所测的粒径就是等效电阻粒径。 4) 等效投影面积径:即与所测颗粒具有相同的投影面积的球形颗粒的直径。图像法所测的粒径即为等效投影面积直径。 7. 为什么要用等效粒径概念 由于实际颗粒的形状通常为非球形的,因此难以直接用粒径这个值来表示其大小,而直径又是描述一个几何体大小的最简单的一个量,于是采用等效粒径的概念。 8. 什么叫D50 D50是指累计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粒径值。它是反映粉体粒度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D50又称中位径或中值粒径。如果一个样品的D50=5μm,说明在组成该样品的所有粒径的颗粒中,大于5μm的颗粒占 50%,小于5μm的颗粒也占50%。 9. 什么叫平均径 平均径是通过对粒度分布加权平均得到的一个反映粉体平均粒度的一个量。具体有重量平均径、体积平均径、面积平均径、个数平均径等。 10. 什么叫D97它的作用是什么 D97是指累计分布百分数达到97%时对应的粒径值。它通常被用来反映粉体粗端粒度指标,是粉体生产和应用中一个重要的粒度指标。 11. 常用的粒度测试方法有那些

软件测试基本概念整理

软件测试基本概念整理 根据《软件测试基础》期中练习文档整理,供概念学习 1.在需求分析(编制产品说明书)阶段,软件缺陷修复费用最低。 2.单元测试中用来模拟被测模块调用者的模块是驱动模块 3.选择发现错误可能性大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可以提高软件测试的效率 4.关于几种类型软件测试的特点概念 压力测试:侧重于观察资源耗尽情况下的软件表现的系统测试 验收测试:必须要求用户参与 健壮性测试:健壮性等价类测试的测试用例要求在有效等价类中取值 用户界面测试:不属于单元测试内容 配置测试:是指使用各种硬件来测试软件操作的过程 软件测试有多种分类方式: 按测试方式分为:1.静态测试2.动态测试 按测试方法划分为:1.白盒测试2.黑盒测试 ◆区分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依据是:是否能看到被测源程序 ◆在白盒测试中: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时,确定测试数据的依据是指定的覆 盖标准和程序的内部逻辑 静态白盒测试:在不执行代码的条件下有条理地仔细审查软件设计、体系结构和代码,从而找出软件缺陷的测试方法 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主要包括: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 推测法、因果图法等。等价类划分法分为两步:一是划分等价类表,二 是设计相应测试用例 动态黑盒测试:在测试够工作中进行输入、接受输出、检验结果,不深入代码细节的测试方法 黑盒测试又称为功能测试 按测试目的划分: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压力测试、用户界面测试、接口性测试、健壮性测试、兼容性测试等

◆兼容性测试向前兼容是指可以使用软件的以前版本;向后兼容是指可 以使用软件的未来版本 5.测试文档包括内容有:软件测试文档、测试计划、测试设计规格说明书、测 试用例说明、测试规程规格说明、测试日志、软件缺陷报告、测试总结报告等。 ◆测试计划中包括:测试资源、进度安排;测试策略;测试范围。 ◆产品说明书(需求文档)的变更应当受到控制 6.软件开发模式包括:大棒模式、流水模式、瀑布模式、编写边改模式、螺旋 模式 软件开发模式特点:边写边改模式:几乎没有产品计划、进度安排和正规的开发过程的软件开发模式 7.关于测试和测试员: ?软件测试员的目的是发现软件缺陷,尽可能早一些,并确保其得以修复 ?测试不能证明软件的正确性 ?测试员需要良好的沟通技巧 ?QA与testing属于一个层次的概念 ?在进行单元测试中,采用白盒测试,辅之以黑盒测试 ?软件自动化测试的优点是:准确度和精确度高、速度快、效率高、能提 高测试的质量 ?软件测试是有效的排除软件缺陷的手段 ?测试过程中,测试计划描述用于描述测试的整体方案,缺陷报告描述依 据测试案例找出的问题。 ?动态测试的两个基本要素是:被测试程序,被测试数据(测试用例) 8.软件缺陷:软件缺陷是存在于软件(文档、数据、程序)之中的那些不希 望或者不可接受的偏差,会导致软件产生质量问题. 不需要修复的软件缺陷原因包括:没有时间,风险太大,不能算是软件缺陷,不值得修复等。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一、电路基本概述 1.电流流经的路径叫电路,它是为了某种需要由某些电工设备或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它的作用是A:实现电能的传输和转换;B:传递和处理信号(如扩音机、收音机、电视机)。一般电路由电源、负载和连接导线(中间环节)组成。 (1)电源是一种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或电信号的装置,如:发电机、电池和各种信号源。 (2)负载是将电能或电信号转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或信号的用电装置。如电灯、电动机、电炉等都是负载,是取用电能的设备,它们分别将电能转换为光能、机械能、热能。 (3)变压器和输电线是中间环节,是连接电源和负载的部分,它起传输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2. 电路分为外电路和内电路。从电源一端经过负载再回到电源另一端的电路,称为外电路;电源内部的通路称为内电路。 3.电路有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 (1)通路是连接负载的正常状态; (2)开路是R→∝或电路中某处的连接导线断线,电路中的电流I=0,电源的开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电源不输出电能。例如生产现场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开路电压很高,将对工作人员和设备造成很大威胁; (3)短路是相线与相线之间或相线与大地之间的非正常连接,短路时,外电路的电阻可视为零,电流有捷径可通,不再流过负载。因为在电流的回路中仅有很小的电源内阻,所以这时的电流很大,此电流称为短路电流。 短路也可发生在负载端或线路的任何处。 产生短路的原因往往是由于绝缘损坏或接线不慎,因此经常检查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情况是一项很重要的安全措施。为了防止短路事故所引起的后果,通常在电路中接入熔断器或自动断路器,以便发生短路时,能迅速将故障电路自动切除。 4、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条件:(1)电路中有电源供电;(2)电路必须是闭合回路; 5、电路的功能:(1)传递和分配电能。如电力系统,它是由发电机,升压变压器,输电线、降压变压器、供配电线路和各种高、低压电器组成。(2)传递和处理信号。如电视机,它接收到

软件测试基本概念

软件测试基本概念 1、测试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软件测试技术分成不同种类:(4个维度) 1.1从是否需要执行被测软件的角度分类: 1.1.1静态测试(代码评审、文档会审) 指以人工的、非形式化的方法对软件进行分析和测试。如文档评审、代码会审。 1.1.2动态测试(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1.2按测试方法分类 1.2.1黑盒测试 不考虑程序的内部逻辑结构与特性,只根据程序功能或程序的外部特性进行测试,注重于测试软件的功能性需求。 1.2.2白盒测试 分析程序的内部逻辑结构,选择适当的覆盖标准,对主要路径进行尽可能多的测试。 1.2.3灰盒测试 不需要懂代码,只需懂接口、集成。 1.3按测试阶段分类 1.3.1单元测试(一般是开发人员进行) 指对源程序中每一个程序单元进行测试,检查各个模块是否正确实现规定的功能。 1.3.2集成测试 是在单元测试基础上,将模块和模块结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测试,重视的是接口测试。 1.3.3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是将经过集成测试的软件,作为计算机系统的一个部分,与系统中其他部分结合起来,在运行环境下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的一系列严格有效的测试。包含的测试类型: 1) 功能测试,测试软件系统的功能是否正确。 2) 性能测试,测试系统的负载。 3) 健壮性测试,测试软件系统在异常情况下能否正常运行的能力。健壮性有两 层含义:一是容错能力,二是恢复能力。 1.3.4确认测试(依据需求规格说明书) 又称有效性测试,检查软件的功能与性能是否与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确定的指标相符。主要做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1) Alpha 测试:在开发环境中,模拟各类用户对即将发布的产品进行测试。 2) Beta 测试:在真实运行环境下实施的测试。 1.3.5验收测试 是指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方法论的一个阶段,这时相关的用户或独立测试人员根据测试计划和结果对系统进行测试和接收。它让系统用户决定是否接收系统。它是一项确定产品是否能够满足合同或用户所规定需求的测试。 一般包含五类: 1) 功能确认测试:用户手册中提及的所有功能测试 2) 安全性测试:用户权限限制测试;系统备份与恢复测试;异常情况及网络故 障对系统的影响测试。 3) 兼容性测试:软件在规定的不同操作系统、数据库、浏览器运行是否正常。 4) 性能测试:系统性能指标和资源占有率测试。 5) 用户文档测试:各类文档描述清晰,包括软件安装、卸载测试。 1.4测试种类 1.4.1数据库设计测试(开发和设计阶段) 1.4.2需求测试(需求阶段) 1.4.3功能测试 1.4.4性能测试 1.4.5其他测试类型:安全性测试、兼容性测试、用户文档测试、单元测试、接口测试、冒烟测试 2、常用名词解释 1) 软件测试:在规定的条件下对程序进行操作,以发现错误,对软件质量进行 评估的一个过程,它是保障软件质量的重要方法。 2) 边界值:边界值就是软件操作界限所在的边缘条件。 3) 因果图法: 因果图方法是一种利用图解法分析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从

护理学导论 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护理学 2.独立性护理功能 3.专业性护理工作 二、填空题 1.按照护理专业的划分,护士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能力分析及解决护理问题,称为护理工作。 2.南丁格尔两本最著名的护理经典著作为及。 三、判断题 1.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护理界最黑暗的时期。 2.西方学者卡渤认为,护理学的知识中应包含个人知识。 3.护理专业的自主性体现为护士能自行决定所有的护理措施及护理行为。 4.南丁格尔的办学宗旨是将护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职业,采用新的教育体制及方法来培养护士。 5.解放以前,中国没有高等护理专业教育。 6.中国现代护理的发展在最初阶段主要受西方护理界的影响。 四、选择题 【A型题】 1.护理艺术、技能及行为方面的知识称为 A.个人知识 B.美学知识 C.行为知识 D.伦理学知识 E.科学知识 2.护理人员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决定护理措施及护理服务,属于 A独立性护理功能 B.合作性护理功能 C.技术性护理功能 D.依赖性护理功能 E.艺术性护理功能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护理专业特征 A.为人类服务为目的 B.有完善的教育体制 C.有系统而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D.有良好的科研体系 E.有专业自主性 4.自1964年以来,中国护理界群众性团体称为 A.中国护士会 B.中华护士学会 C.中华护理学会 D.中国护理学会 E.中华护士会 5.5月12日国际护士节命名根据是 A.南丁格尔的生日 B.南丁格尔所建立的第一所护士学校的日期 C.南丁格尔逝世的日期 D.南丁格尔受国际护士会奖励的日期 E.南丁格尔受英国政府奖励的日期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以健康为中心阶段的护理特点: A.护理模式转变 B.护理理论指导护理实践 C.服务场所从医院扩展到了社区、家庭及各种机构 D.护理的服务对象为所有年龄段的健康人及病人 E.护理从属于医疗 【B型题】 (1~5题共用备选答案) A.护理学是研究帮助健康人或患病的人保持或恢复健康,预防疾病或者平静死亡的科学。 B.护理学是研究如何判断和处理人类对已经存在或潜在健康问题反应的科学。 C.护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独立科学,其理论逐渐形成体系,有其独立的学说及理论,有明确的为人民服务思想。

测试技术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1.传感器的定义:工程中通常把直接作用于被测量,能按一定规律将其转换成同种或别种量值输出的器件称作传感器。 2.传感器的分类。 (1)物性型传感器:依靠敏感元件材料本身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来实现信号变换的传感器。属于物性型传感器有:光电式和压电式,如:电阻应变片,压电式加速度计,光电管等。 (2)结构型传感器:依靠传感器结构参量的变化实现信号转换。属于结构型传感器的有:电感式,电容式,光栅式。如:电容传感器,涡流传感器,差动变压器式等。 (3)按照工作原理分类,固体图象式传感器属于(光电式传感器) 3.静态指标:线性度,灵敏度,重复性等。 (1)线性度:指测量装置输出、输入之间保持常值比例关系的程度。 (2)灵敏度:输出的变换量与输入的变换量之比。 (3)重复性:指测量系统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做全量程连续多次测试时所得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不重合程度。 4.动态指标:属于传感器动态性能的有:固有频率, 5.灵敏度: (1)测试系统的灵敏度越高,则其测量范围:越窄 (2)对于理想的定常线性系统,灵敏度是(常数) (3)传感器灵敏度的选用原则。①尽量选用灵敏度高的传感器②尽量选用信噪比大的传感器③当被测量是向量时要考虑交叉灵敏度的影响④过高的灵敏度会缩小其适用的测量范围 6.线性度:非线性度是表示校准曲线( 偏离拟合直线)的程度。 7.稳定性:测试装置在规定条件下保持其测量特性恒定不变的能力称( 稳定度 ) 8.精确度: (1)精度:也称为精确度,是反映测量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误差指标,即准确度和精密度的综合偏差程度。 (2)传感器精确度的选用原则。①尽量选用精确度高的传感器,同时考虑经济性②对于定性试验,要求传感器的精密度高③对于定量试验,要求传感器的精确度高④传感器的精确度越高,价格越昂贵。 9.可靠性:是指在使用环境和运行指标不超过极限的情况下,系统特性保持不变的能力。 10.在静态测量中,根据绘制的定度曲线,可以确定测量系统的三个静态特性: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

[模拟]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 选择题 第1题: 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维持规定的性能水平的能力。这是指软件外部质量的______。 A.效率 B.易用性 C.功能性 D.可靠性 参考答案:D 软件的效率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相对于所用的资源的数量,软件产品可提供适当性能的能力。软件的易用性是指:在指定条件下使用,软件产品被理解、学习、使用和吸引用户的能力。软件的功能性是指:当软件在指定条件下使用,软件产品提供明确的和隐含的要求的功能的能力。软件的可靠性是指:在指定的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维持规定的性能水平的能力。 第2题: CMU SEI的watts Humphrey指出:软件产品必须首先提供用户所需要的 ______。 A.性能 B.人机界面 C.可靠性 D.功能 参考答案:D 软件质量是产品、组织和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反映它们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面要求的程度。如CMU SEI的watts Humphrey指出:“软件产品必须首先提供用户所需的功能,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什么产品都没有意义。其次,这个产品能够正常工作。如果产品中有很多缺陷,不能正常工作,那么不管这种产品性能如何,用户也不会使用它。” 第3题: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ISO软件质量模型的是______。 A.外部质量模型 B.使用质量模型 C.维护质量模型 D.内部质量模型

参考答案:C 按照ISO/IEC 9126—1:2001,软件质量模型可以分为内部质量模型、外部质量模型和使用质量模型3种,故该题不属于ISO软件质量模型的是C。 第4题: 下列关于软件质量模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外部质量是表征软件产品在规定条件下使用时,决定其满足规定的和隐含的要求的能力 B.容错性、通用性、结构性和通信性不全属于软件的质量特性 C.内部质量是表征软件产品在规定条件下使用时,满足规定的和隐含的要求的程度 D.使用质量是软件产品在规定的使用环境中规定的用户能实现规定目标的要求 参考答案:D 外部质量是针对要求的满足程度而言的,是表征软件产品在规定条件下使用时,满足规定的和隐含的要求的程度;而内部质量则主要是根据软件产品的情况给出的,是表征软件产品在规定条件下使用时,决定其满足规定的和隐含的要求的能力的产品属性的全体,故选项A和C叙述刚好颠倒,另外软件的质量特性有很多种,选项B中所述皆属于软件的质量特性,选项D中关于使用质量的叙述是完全正确的。 第5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使用质量的属性的是______。 A.有效性 B.安全性 C.稳定性 D.满意度 参考答案:C 软件的使用质量属性分为4种:有效性、生产率、安全性和满意度。 第6题: 下列软件属性中,软件产品首要满足的应该是______。 A.功能需求 B.性能需求 C.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D.容错、纠错能力 参考答案:A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规律

考点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规律 考点1.1 电流的概念及表达式1.形成电流的条件 (1)导体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2)导体两端存在电压.2.电流 (1)定义式:I =. q t 其中q 是某段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a.若是金属导体导电,则q 为自由电子通过某截面的电荷量的总和. b.若是电解质导电,则异种电荷反向通过某截面,q =|q 1|+|q 2|. (2)带电粒子的运动可形成等效电流,如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此时I =,q 为带电粒子的电荷量,T 为周期. q T (3)方向:电流是标量,为研究问题方便,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在外电路中电流由电源正极到负极,在内电路中电流由电源负极到正极. (4)微观表达式:假设导体单位体积内有n 个可自由移动的电荷,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 ,电荷量为q ,导体横截面积为S ,则I =nqSv . 3. 如图所示,一根截面积为S 的均匀长直橡胶棒上均匀带有负电荷,每米电荷量为q ,当此棒沿轴线方向做速度为v 的匀速直线运动时,由于棒运动而形成的等效电流大小为( A ) A .vq B. C .qvS D .qv /S q v 6. (多选)半径为R 的橡胶圆环均匀带正电,总电荷量为Q ,现使圆环绕垂直环所在平面且通过圆心的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则由环产生的等效电流应有( AB )

A .若ω不变而使电荷量Q 变为原来的2倍,则电流也将变为原来的2倍 B .若电荷量不变而使ω变为原来的2倍,则电流也将变为原来的2倍 C .若使ω、Q 不变,将橡胶环拉伸,使环半径增大,电流将变大 D .若使ω、Q 不变,将橡胶环拉伸,使环半径增大,电流将变小 9. 一根长为L ,横截面积为S 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 ,电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 ,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C ) A. B. C .ρne v D.m v 22eL m v 2Sn e ρe v SL 考点1.2 描述电源的物理量1. 电动势 (1)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正功,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在电源外部,静电力做功,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2)电动势: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把正电荷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W 与被移送电荷q 的比值.定义式:E =. W q (3)物理意义:反映电源非静电力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2.内阻:电源内部导体的电阻. 3.容量:电池放电时能输出的总电荷量,其单位是:A·h 或mA·h. 1.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在外电路和电源内部,正电荷都受静电力作用,所以能不断地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测试相关基本概念

1.软件测试的基本任务? 软件测试是按照特定的规则,发现软件错误的过程;好的测试方案是尽可能发现迄今尚未发现错误的测试;成功的测试方案是发现迄今尚未发现错误的测试; 2.测试与调试的主要区别? (1)(1)测试从一个侧面证明程序员的失败;调试证明程序员的正确; (2)(2)测试从已知条件开始,使用预先定义的程序,且有预知的结果,不可预见的仅是程序是否 通过测试;调试从不可知内部条件开始,除统计性调试外,结果是不可预见的; (3)(3)测试有计划并且要进行测试设计;调试不受时间约束; (4)(4)测试是发现错误、改正错误、重新测试的过程;调试是一个推理的过程; (5)(5)测试执行是有规程的;调试执行要求程序员进行必要的推理; (6)(6)测试由独立的测试组在不了解软件设计的件下完成;调试由了解详细设计的程序员完成; (7)(7)大多数测试的执行和设计可由工具支持;调试用的工具主要是调试器。 3.人工复审的方式和作用? 人工复审的方式:代码会审、走查和排练和办公桌检查; 人工复审的作用:检查程序的静态错误。 4.什么是黑盒测试?黑盒测试主要采用的技术有哪些? 黑盒测试也称为功能测试,它着眼于程序的外部特征,而不考虑程序的内部逻辑结构。测试者把被测程序看成一个黑盒,不用关心程序的内部结构。黑盒测试是在程序接口处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能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并且保持外部信息(如数据库或文件)的完整性。 黑盒测试主要采用的技术有:等价分类法、边沿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和因果图等技术。 5.什么是白盒测试?白盒测试主要采用的技术有哪些? 测试者了解被测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对程序的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在不同点检查程序状态,确定实际状态与预期状态是否一致。 白盒测试主要采用的技术有:路径测试技术和事务处理流程技术,对包含有大量逻辑判断或条件组合的程序采用基于逻辑的测试技术。 6.路径测试技术中几种主要覆盖的含义?举例说明? 语句覆盖:至少执行程序中所有语句一次。 判定覆盖:使被测程序中的每一个分支至少执行一次。故也称为分支覆盖。 条件覆盖:执行所有可能的穿过程序的控制路流程。 条件组合测试: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每个判定中的所有可能条件取值组合至少执行一次。 (例略) 7.等价分类法的测试技术采用的一般方法?举例说明? (1)(1)为每个等价类编号; (2)(2)设计一个新的测试方案,以尽可能多的覆盖尚未被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骤,直到 所有有效等价类被覆盖为止。 (3)(3)设计一个新的测试方案,使它覆盖一个尚未被覆盖的无效等价类, 重复这一步骤,直到所有 无效等价类被覆盖为止。 (例略) 8.软件测试的一般步骤? 单元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平行测试。 9.比较集成试的两种方式的优劣?

电路的基本概念完整版

电路的基本概念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电路一、电路的基本组成 1.什么是电路

图1-2 手电筒的电路原 理图 电路是由各种元器件(或电工设备)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的总体,为电流的流通提供了路径。 2.电路的基本组成 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电源(供能元件):为电路提供电能的设备和器件(如电池、发电机等)。 (2)负载(耗能元件):使用(消耗)电能的设备和器件(如灯泡等用电器)。 (3)(3) 控制器件:控制电路工作状态的器件或设备(如开关等)。 (4) 联接导线:将电器设备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如各种铜、铝电缆线等)。 3.电路的状态 (1) 通路(闭路):电源与负载接通,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气设备或元器件获得一定的电压和电功率,进行能量转换。 (2) 开路(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又称为空载状态。 (3) 短路(捷路):电源两端的导线直接相连接,输出电流过大对电源来说属于严重过载,如没有保护措施,电源或电器会被烧毁或发生火灾,所以通常要在电路或电气设备中安装熔断器、保险丝等保险装置,以避免发生短路时出现不良后果。 二、电路模型(电路图) 由理想元件构成的电路叫做实际电路的电路 模型,也叫做实际电路的电路原理图,简称为电路图。例如,图 图1-1 简单的直流 电路

1-2所示的手电筒电路。 理想元件:电路是由电特性相当复杂的元器件组成的,为了便于使用数学方法对电路进行分析,可将电路实体中的各种电器设备和元器件用一些能够表征它们主要电磁特性的理想元件(模型)来代替,而对它的实际上的结构、材料、形状等非电磁特性不予考虑。 表1-1常用理想元件及符号 第二节电流和电压 一、电流的基本概念 电路中电荷沿着导体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其方向规定为正电荷流动的方向(或负电荷流动的反方向),其大小等于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用符号I或i(t)表示,讨论一般电流时可用符号i。 设在t = t2-t1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 = q2-q1,则在t时间内的电流强度可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式中,t为很小的时间间隔,时间的国际单位制为秒(s),电量q的国际单位制为库仑(C)。电流i(t)的国际单位制为安培(A)。 常用的电流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A、千安kA等,它们与安培的换算关系为 1 mA = 10-3A; 1 A = 10-6 A; 1 kA = 103 A 二、直流电流 如果电流的大小及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即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相

电路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 1. 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和额定电压、 2 .掌握电流、电压、电功率、电能等基本概念。 3 .掌握电阻定律、欧姆定律、焦尔定律,了解电阻与 温度的关系。 1?了解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特点。 2. 理解理想元件与电路模型、 线性电阻与非线性电阻的 概念。 第一节电路 、电路的基本组成 1 ?什么是电路 电路是由各种元器件(或电工设备)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的总体,为电流的流通提供 图1-1简单的直流电路 序号 内 容 学时 1 绪论 0.5 2 第一节电路 1 3 第二节电流和电压 4 第三节电阻 1 5 第四节部分欧姆定理 6 第五节电能和电功率 1.5 7 本章小结与习题 8 本章总学时 4 电流、功率等概念。 了路径。

2 .电路的基本组成 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电源(供能元件):为电路提供电能的设备和器件 负载 (耗能兀件):使用(消耗)电能的设备和器件 (3)控制器件:控制电路工作状态的器件或设备 电路的状态 (1)通路(闭路):电源与负载接通,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气设备或元器件获得一定 的电压和电功 率,进行能量转换。 (2) 开路(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又称为空载状态。 (3) 短路(捷路):电源两端的导线直接相连接, 输出电流过大对电源来说属于严重过 载,如没有保护措施,电源或电器会被烧毁或发生火灾,所以通常要在电路或电气设备 中安装熔断器、保险丝等保险装置,以避免发生短路时出现不良后果。 二、电路模型(电路图) 由理想元件 构成的电路叫做实际电路的 电路模型,也 叫做实际电路的 电路原理图,简称为电路图。例如,图1-2 所示的手电筒电路。 理想元件:电路是由电特性相当复杂的元器件组成的, 为了便于使用数学方法对电路进行分析,可将电路实体中 的各种电器设备和元器件用一些能够表征它们主要电磁特 性的理想元件(模型)来代替,而对它的实际上的结构、材 料、形状等非电磁特性不予考虑。 ⑴ ⑵ ⑶ ⑷ (如电池、发电机等)。 (如灯泡等用电器)。 (如开关等)。 (如各种铜、铝电缆线等)。 联接导线:将电器设备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 r n R 图1-2手电筒的电路原理图

模态测试与分析报告基本概念

模态测试与分析基本概念 1.模态假设:线性假设、时不变假设、互易性假设、可观测性假设 线性假设:结构的动态特性是线性的,就是说任何输入组合引起的输出等于各自输出的组合,其动力学特性可以用一组线性二阶微分方程来描述。 时不变性假设:结构的动态特性不随时间变化,因而微分方程的系数是与时间无关的常数。 可观测性假设:这意味着用以确定我们所关心的系统动态特性所需要的全部数据都是可以测量的。 互易性假设:结构应该遵从Maxwell互易性原理,即在q点输入所引起的p点响应,等于在p点的相同输入所引起的q点响应。 2.EMA、OMA、ODS 试验模态分析(Experimental Modal Analysis, EMA) 力锤激励EMA技术 激振器激励EMA技术 工作模态分析(Operational Modal Analysis, OMA) 工作变形模态(Operational Deflection Shape, ODS) 3.SISO、SIMO、MIMO SISO:设置1个响应测点,力锤激励遍历所有测点,也称为SRIT SIMO:设置若干响应测点,力锤激励遍历所有测点,也称为MRIT;用一个激振器固定在某测点处激励结构,测量所有测量自由度的响应,经FFT快速测量计算FRF MIMO:用多个激振器激励结构,测量所有测量自由度的响应,经FFT快速测量计算MIMO-FRFs,输入能量均匀,数据一致性好,能分离密集和重根模态,在大型复杂或轴对称结构模态试验尤为重要 4.模态分析基本步骤 建立模型:确定测量自由度、生成几何、确定各类参数:BW,参考点、触发等 测量:FRF,(时域数据可选) 参数估计:曲线拟合、参数提取 验证:MAC、MOV、MP等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人是统一的整体 (二)人的基本需要 (三)人的成长与发展 (四)人的自我概念 (一)人是统一的整体 1.人是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和文化的统一整体,它们之间相互影响。 2.人是一个开放系统。 3.护理服务对象从单纯的病人扩大到健康人群。 (二)人的基本需要: 生理性需要:指维持人正常生理功能的所有需要,如呼吸、食物、排泄、睡眠、休息等。 社会性需要:指个人与社会中其他人或集体互动的需要,如沟通交流、朋友交往等。 情感性需要:指人有表达自身所体验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的需要。 知识性需要:指个体在认知、思想与理性方面的需要,如学习、探究事物真相、思考问题等。 精神性需要:指有关人在精神信仰、精神依托与精神支持方面的需要,如祈祷、宗教信仰、佩戴吉祥物等。 特征:共通、个体差异、相互联系和影响。 (三)人的成长与发展 1.概念: 成长:指个体在生理方面的量性增长。常用的人体可测量性生长指标有身高、体重及年龄等。 发展:是生命过程中一种有顺序的、可预测的功能和技巧的演变过程。发展包括情感、认知、心智、道德、能力等多方面的变化,是一个人学习的结果和成熟的标志。 成熟:狭义的成熟指人体生理上的改变过程,一般受个体遗传因素的影响。广义的成熟指一个人在能力上的增进或老化过程,是成长和发展的综合结果,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改变。成熟是一种相对的概念,是相对某一生命阶段中是否完成相应的成长与发展任务的衡量指标。 2.内容: 生理方面:指身体的发育和各部分功能的发展。 认知方面:指智能、知识和理解能力,包括感知、判断、推理、记忆、思考与想象能力的发展。 社会方面:指个体与他人的互动和相互影响方面的发展。 情感方面:个人的感觉和主观经验的发展,如喜、怒、哀、乐的内心体验与表现。 精神方面:个人对生命的意义、生存价值认识方面的发展。 道德方面:个体在信仰及是非观念方面的发展。 3.基本原则: (1)按持续的、有顺序的、有规律的和可预测的。 第1页

软件测试基本理论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软件测试基本概念 1、软件=程序+文档,软件测试=程序测试+文档测试。 “程序”是指能够实现某种功能的指令的集合,“文档”是指软件在开发、使用和维护过程中产生的图文集合。; 2、软件的分类 按功能分: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按技术架构分:单机版软件、C/S结构软件(C是指客户端,S指服务器端)、B/S 结构软件(B是指浏览器) 按照用户划分:产品软件、项目软件 按开发规模划分:小型、中型、大型 3、BUG的定义:软件的BUG指的是软件中(包括程序和文档)不符合用户需求的问题。常见的软件BUG分三种类型:完全没有实现的功能;基本实现了用户需求的功能;实现了用户不需要的功能。 4、测试环境=软件+网络+硬件。搭建环境:真实、干净、无毒、独立 5、软件环境的分类:软件开发环境软件生产运行环境 6、测试用例:指在测试执行之前设计的一套详细的测试方案,包括测试环境、测试步骤、测试数据和与其结果!测试用例=输入+输出+测试环境。测试用例有两个模板,word 和excel,前者适合性能测试,后者适合功能测试。 软件测试分类

1、黑盒测试:指的是把被测的软件看作是一个黑盒子,我们不去关心盒子里面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只关心软件的输入数据和输出结果 白盒测试:指的是把盒子盖打开,去研究里面的源代码和程序结构。 2、静态测试:是指不实际运行被测软件,而只是静态的检查程序代码、界面或文档中可能存在的错误的过程。 动态测试:是指实际运行被测程序,输入相应的测试数据,检查实际输出结果和预期结果是否相符的过程,所以我们判断一个测试属于动态测试还是静态测试,唯一的标准就是看是否运行程序。 注:同一个测试,既有可能属于黑盒测试,也有可能属于动态测试;既有可能属于静态测试,也有可能属于白盒测试。他们之间也有可能交叉。 3、单元测试:编译运行程序——静态测试——动态测试 集成测试:是单元测试的下一个阶段,是指将通过测试的单元模块组装成系统或子系统,再进行测试,重点测试不同模块的接口部分。 4、系统测试:指的是将整个软件系统看作1个整体进行测试,包括对功能、性能,以及软件所运行的软硬件环境进行测试。 5、验收测试:指的是在系统测试的后期,以用户测试为主,或有测试人员等质量保障人员 共同参与的测试,它也是软件正式交给用户使用的最后一道工序. 验收测试又分为α测试和β测试,其实α测试指的是由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等共同参与的内部测试,而β测试指的是内侧后的公测,即完全交给最终用户测试。 功能测试:是黑盒测试的一方面,它检查实际软件的功能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功能测试又可以细分为很多种:逻辑功能测试、界面测试、易用性测试、安装测试、兼容性测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