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及主题分析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及主题分析
一、李白的艺术特点
1.奔放豪放:李白的诗歌充满了豪情壮志和激情澎湃的意境,表现出他浪漫
而不受拘束的个性。
2.自然写景:他善于描绘山水之美,以独特的笔触展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字里行间仿佛能闻到花香和听到鸟鸣。
3.借物抒怀:通过对山川河流、花草树木以及历史人物等事物的描写,李白
能够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4.想象与夸张:他不拘泥于现实,常常运用夸张手法和幻想元素来创作,使
诗歌充满了畅怀与幻想。
二、李白诗歌的主题分析
1.壮志豪情:李白将个人理想和宏伟抱负融入了他的诗歌中。
比如《将进酒》
中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期许和对英雄气概的赞美。
2.爱国思想:李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登金陵
凤凰台》中寄托了他对唐朝繁荣昌盛的希冀。
3.人生哲理:通过对人生、世事和命运的思考,李白在他的诗中探索了人生
的意义和价值。
如《静夜思》以简洁而深刻的文字展现了他对时间流逝和
人生短暂性质的感悟。
4.抒怀与自嘲:李白常常以幽默、轻松的口吻和自嘲式的写作风格,表达个
人心境和情绪。
比如《月下独酌》中自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凸显出豪放不羁的个性。
综上所述,李白诗歌具有奔放豪放、自然写景、借物抒怀、想象与夸张等艺术特点,并涵盖了壮志豪情、爱国思想、人生哲理和抒怀与自嘲等多个主题。
李白的诗歌不仅展示了他个人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这些特点和主题使得李白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独具风格的伟大诗人之一。
李白诗歌艺术的风格特点与创作思想

李白诗歌艺术的风格特点与创作思想李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歌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明快豁达,抒情淋漓,情感热烈,风格独具。
本文将从李白诗歌的风格特点和创作思想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李白诗歌的风格特点一、艳丽豪放的词藻李白的词藻丰富多彩,不拘泥于常规,善于用活泼、生动、直白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的诗歌中常出现风、月、山水等自然景色,如《将进酒》中“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将相如赋中的“脉脉”转化成了诗歌中的情绪,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夜泊牛渚怀古》描述了雄浑的自然风光,其中“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豪迈的情感表达李白的诗歌情感奔放,尤其是对人生、自然、爱情等方面的表达,常常显得豪迈而不拘束。
如《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将作者的壮志豪情尽收其中,表达了对自由与追求的坚定支持。
《将进酒》中“众美仍想像,美人如此多。
何时得至诗人,万象为我开。
”则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三、主体意识的凸显李白的诗歌常常突出作者自我感受和阐述,明确表达对个体、自由、人性等主题的思考。
《将进酒》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明显表现了作者个人的生命体验和感受。
在《将进酒》中,他以个人自述的形式,表现了自己的独立精神和反叛精神。
四、超然自逸的情感风格李白的诗歌常常具有超然自逸的情感风格,用以传达自己的个性和独立思想。
比如《庐山谣》中的“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山胜景空悠然。
”表达了作者的超然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李白诗歌的创作思想一、自然主义思想李白崇尚自然,崇尚自然之美,表现了自然主义思想。
他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崇尚人的本性和自然的恩赐,追求自由自在的生存状态。
例如在《将进酒》中,他用诗歌表达了“万象为我开”的人文主义思想,表现了个体的独立,张扬自由、无拘束的人格。
唐代诗人李白的诗风与思想特点

唐代诗人李白的诗风与思想特点引言唐代是中国文化史上辉煌的时代,而李白被誉为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充满了豪放洒脱的情怀和丰富多样的意象。
本文将探讨李白的诗风以及他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特点。
李白的诗风1. 狂放豪迈李白的诗作常常流露出一种狂放豪迈的气息。
他倾向于以宏观、广阔、壮丽的视角来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表达对生命和自由的热爱。
例如,在《静夜思》中,他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深夜中孤独思念故乡之人的场景。
2. 形象鲜明李白善于运用富有想象力和感官直觉描述事物,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他描绘出来的画面。
通过生动形象、极具感染力和某种神秘性的描绘,李白的诗作常常让人产生强烈的视觉和感官体验。
3. 善用夸张与比喻李白善于使用夸张和比喻手法来增强诗句的表现力。
通过夸张手法,他能够将一些抽象概念以具体、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示出来,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感受到其所要表达的思想。
李白的思想特点1. 自由不羁李白是一个追求自由的艺术家,在他的诗作中常常表达对束缚和约束的厌倦。
他崇尚自然、崇尚自由,主张随心所欲地展现自己的个性与情感,不拘泥于传统规范和权威。
2. 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在李白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生意义和存在状态进行深刻思考。
他对世俗荣华富贵持有怀疑态度,认为真正重要的是追求内心小我与大我之间的联系,并度过简单而纯粹的生活。
3. 思想远大宏伟李白的诗作中常常表现出一种宏伟的思想,他放眼于全人类、大自然和宇宙的广袤,超越个人的局限性,通过对历史、神话和哲学等多元文化的汲取和运用,展示了他对世界本源以及人类存在的深邃思考。
结论李白作为唐代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独特的诗风以及与众不同的思想特点使其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永远不朽的名字。
通过他骚动不羁的情怀和深邃绵长的思考,李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而独特的艺术遗产。
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

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李白(701年-762年),唐代杰出的诗人,被称为“诗仙”。
他广泛游历于中国各地,所创作的诗歌以其豪放、奔放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详细介绍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并通过以下章节进行细化:1、豪放的情感表达李白的诗歌情感充沛,勇于表达内心的狂热与豪情。
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生的热爱以及对理想与追求的追逐。
李白的情感表达充满激情和冲动,常将自己与天地、山水、诗酒等进行联想,以突显他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博大。
2、想象与意境的尽情展示李白在诗中常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意境表达,创造出广阔的诗境。
他善于以意象的比拟、对偶和寓意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使诗歌充满了奇特、离奇的色彩。
他的诗作常常具有浪漫主义的特点,营造出神秘、幻想的诗境,给人以无限遐想与思考的空间。
3、锋芒毕露的对抗精神李白的诗歌中常常表达出对现实不满的情感,借诗言志,抒发自己的愤怒与不平。
他尖锐而直接地批判社会的黑暗和人们的劣根性,呼吁人们勇于对抗不公与困境。
他的诗作中常显示出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励人们追求真理与自由。
4、留白与境界的追求李白的诗歌常常以留白、省略的手法展示出超凡脱俗的境界。
他擅长运用“顿逗”,使字句之间产生跳跃与冲突的效果,给人以想象空间。
李白追求的是一种遒劲有力的境界,通过构建场景和塑造形象,将读者带入诗歌情境中,从而引发读者内心的共鸣与思考。
附件:(在此处添加相关附件,如李白的部分诗歌篇目或研究资料等)法律名词及注释:1、著作权:指作者享有作品的独占权益,包括演绎权、复制权等。
2、知识产权:指由人们智力创造的科技成果、文化产品等所享有的权益。
3、侵权:指他人未经许可使用他人享有的著作权或其他知识产权的行为。
附件:- 李白《月下独酌》- 李白《静夜思》- 李白《望庐山瀑布》法律名词及注释:1、著作权:指作者享有作品的独占权益,包括演绎权、复制权等。
2、知识产权:指由人们智力创造的科技成果、文化产品等所享有的权益。
李白及其诗歌艺术特色

李白及其诗歌艺术特色
李白是中国唐代文学的代表性诗人之一,他以其豪放奔放的个性和独特的诗歌风格成为文坛上的璀璨之星。
他的诗歌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由奔放的个性特色:李白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不拘形式,深受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
他以饮酒作乐、吟诗赋词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世界,具有放浪不羁的风格。
2. 奇词异句的创作风格:李白善于运用富有音乐感的词句,用奇特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的诗歌常常以壮丽的场景、夸张的形象和直观的感受来吸引读者。
3. 艺术追求的广度和深度:李白的作品涉及广泛的题材和内容,从山水田园到宫廷政治,从个人感情到社会变革,他有着独特的眼光和思考方式。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美感,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宏大的艺术境界。
4. 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李白在诗歌创作中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紧密结合,他的作品既追求诗意的表达和感人之处,又追求艺术形式的完美和独特性。
他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鲜明的表现形式来展现诗歌的艺术魅力。
5. 动静结合的写作技巧:李白以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来突出作品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使诗歌具有流动的美感。
他善于运用运动描写的手法,通过丰富的动态描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总的来说,李白的诗歌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他个性的自由奔放、形象的奇特与直观、思想的广度与深度以及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等方面,这些特点使得他的作品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白诗歌艺术风格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艺术风格独特,具有豪放、奔放、飘逸、清新、自然等特点,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的“诗仙”。
李白的诗歌风格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豪放、洒脱,他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手法,展现出恢宏的气势和独特的个性。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象生动,常常以自然景物为依托,表达出对生命、自由、爱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同时,李白在诗歌中也表现出强烈的个性,不拘泥于传统的诗歌规范和形式,敢于创新和突破,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除了豪放、奔放的特点之外,李白的诗歌还具有清新、飘逸、自然的一面。
他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意象清新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同时,李白也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等,使得他的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总之,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是多面的,他不仅在诗歌的内容和主题上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感悟,也在诗歌的形式和技巧上不断创新和突破,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后人所景仰和传承。
李白的诗词风格

李白的诗词风格
李白诗词的风格特点有:豪迈奔放,想象丰富,语言奇妙,清新飘逸,意境奇妙,浪漫。
李白诗词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他以天才的艺术创造,在更广大的范围内运用多种手法,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
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
李白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的诗词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发出的时代强音。
李白诗歌绝大部分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是冷静细致地表现生活,而是侧重于抒发个人炽热的内心情感,他以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表现出自己鲜明的独创性。
2、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来抒发情感。
李白诗词的浪漫主义特色还体现在善于运用丰富而又奇特的想象,来描写形象和抒发感情。
他有时借助梦境仙界捕捉超现实的意象,创造出美丽的理想世界,抒发自己鄙弃黑暗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3、巧妙地运用修辞抒发炽热情感。
运用大胆的夸张、新奇的比喻、以及拟人的手法,也是李白抒写浪漫主义情怀常用的艺术手法。
4、语言通俗直白,直抒胸臆。
李白的诗词语言直率、语言清新、豪放还体现在其不拘于格律,不雕琢子句,一切统一于自然。
李白的诗歌艺术特色

李白的诗歌艺术特色
李白写的诗歌的风格特色是:
1、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2、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3、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
4、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
因此,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李白写的诗歌的风格特点概括为: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李白的成就有哪些?
1、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
在盛唐诗人中,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2、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
3、李白在词坛上处于开山祖地位,这是词学家的共识。
4、其书法也是有极高的成就,《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行草诗,也是其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
5、李白的的反抗性格和叛逆精神具有深刻的爱国内涵,并富于社会意义和时代特征
李白介绍
李白是我国唐代时期的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在我们的学生时期,会陆陆续续学习许多李白的诗歌,因此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李白这个历史人物是相当熟悉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李白诗歌特色李白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出现的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就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文学天才。
作为盛唐诗人中艺术个性最鲜明的一位,她的诗歌创作,既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与神奇想象,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就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说自己的诗就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洲”。
杜甫称赞她的诗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她的诗歌,不仅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内容与形式得到高度的统一。
1、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与娴熟的浪漫主义手法。
(一)强烈的主观抒情性,就是李白诗歌的重要特色。
在唐代诗人中,李白就是一个阅历丰富的诗人,隐居读书、漫游山水、追求功名、求仙学道,伴随了她的一生。
尽管没有一种生活能永远使她满足,但她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都在她的诗篇中都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她让我们感觉每一首诗都有她的形象在其中,“我”字的频频出现,更使她的诗歌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她用大鹏一飞冲天的形象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洋溢着强烈的自信,充满着浪漫主义的情调。
李白诗歌的强烈主观抒情性,不仅仅表现在那些直抒胸臆的作品中,在那些描写祖国山川的篇章中,同样跃动着胸襟远大、性格傲岸的诗人自我。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中,给人以豪迈俊爽、气势飞动的感觉,灌注着诗人遇赦的喜悦与重履康庄的快感。
再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的诗句,更鲜明地表现出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
李白的浪漫主义就是有其丰富生活为基础的。
她的诗歌往往呈现感情充沛,瞬息万变的特色。
我们前面讲过的《行路难》第一首之外。
这首《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在诗里,她正在劝人开怀痛饮:“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好象她很安于颓废享乐的生活,但就是,接着她的感情就在瞬间发生了变化,她突然又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强烈的信心转眼又代替了消极的悲叹。
我们可以瞧出她的诗歌感情的变化莫测。
(二)丰富奇特的想象,就是李白诗歌的又一重要特色。
与强烈的主观抒情性相关联,丰富奇特的想象,也就是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的主要体现。
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
她善于借助梦境仙界,描绘一个瑰丽的理想世界,从而形成与现实的对比,揭露现实的黑暗与残酷。
如《古风》第十九首: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这就是一首游仙体古诗,前半就是畅游仙境,后半就是俯视人间;她就是浪漫手法与现实手发现结合的。
就是的前半部分写自己在漫游仙境就是的场景,接下来写安史之乱造成的人民生灵涂炭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黑暗的抨击。
(三)大胆的夸张与新奇的比喻,使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更加突出。
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就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2、气魄宏大的壮美意象与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并存,就是李白诗歌的又一特色。
李白对体积巨大的事物格外倾心,大江、大河、沧海、高山、天空,以及大鹏、巨鱼、长鲸等无不就是其描写的对象,并且常常将它们置身于异常广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了雄奇壮美的诗歌意象。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在这首写景诗中,作者立足于舟中,将山、江、孤帆、红日捕捉入诗,写出了冲决一切的奔腾的水势与阻隔江流的奇险山势,创造了一个非常壮美的意境。
除了壮美的意象外,李白的诗歌还有,自然明快、清新俊逸的诗歌意象。
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瞧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就是一首写诗人对山独坐时候的超然意趣佳作。
她一人独坐时的寂寞心情与寂静的山景灵性相通,浑然一体。
李白将这种心领神会的感受信口说出,塑造了一种明快清丽的意境,使人感到韵味无穷。
3、清新飘逸的语言风格。
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用她自己的诗句来说,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中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说明了李白的诗歌具有清新、飘逸的风格。
总之,李白对后世的的巨大影响,她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那“戏万乘若僚友,视同列如草芥”的凜然风骨,那与自然合为冥一的潇洒风神,曾经吸引过无数士人。
她诗歌的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化莫测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对后来的诗人有很大的吸引力。
苏轼、陆游等都深受她的影响。
由于她以才力写诗,凭气质写诗,她的诗风事实上就是无法学习的。
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有不可更替的不朽的地位。
二、李白的思想李白的思想就是非常多元与复杂的。
龚自珍在《最录李白诗》说“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使;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
”说的就就是庄子的放达避世与屈原的忠君爱国;儒家的积极入世与道家的无为长生与游侠尚义都奇妙地统一于李白的一生。
李白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盛唐时期,此期由于经济繁荣,政策开明,各种思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李白的思想也不再就是单一的儒家思想,而就是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在她人生不同阶段,分别受到了道家,纵横家与侠客思想的影响,而总体说来,李白有三种思想表现的非常突出那就就是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与任侠色彩。
1、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自从汉代开始就已经成为一种正统思想,孔子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唐代也就是如此。
李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面对悠久的传统,在她的诗文中也会有某种程度的接受。
李白早年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说自己的政治理想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可以瞧成就是李白服膺儒家思想的证明。
她在《书怀赠南陵常赞府》说“君瞧我才能,何似鲁仲尼?大圣犹不遇,小儒安足悲。
”在诗中李白对孔子的不为世用表示惋惜,也比喻了自己沦落不遇。
她把孔子称为“大圣”,而自己则为“小儒”。
可以想见她对于孔子的尊重。
但就是李白的思想就是极为复杂的,她有对儒家尊崇的方面,也有对儒家贬低的一方面,比如她曾经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一方面表现了她的狂放不羁,同时也表示了对于孔子的蔑视。
然而李白就是一个功名心很强,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思想的。
我们瞧李白的一生虽然又就是漫游,又就是隐居,但就是她漫游隐居的目的都就是为了出仕,所以从这一点上瞧李白一方面瞧不起儒生,另外一方面却在实践着一个儒生执着的求仕之路。
2、道家思想李白成长在蜀中,那一个道教氛围浓厚的地方,她的少年时代就深受道教的影响。
李白家附近的紫云山,就是一个道教圣地,就是道教的十大洞天之一。
环境对她的神仙道教信仰影响很大。
她说“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她说她“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
”(《感兴》八首)。
道教的影响几乎伴随李白一生。
她不仅与唐朝当时有名的道士比如:司马承祯、元丹丘、张筠、胡紫阳等交往,她还接受道箓(也就就是接受了道家颁发给她的一种学历证书)正式成为一名道士。
而李白学道的目的就是为了成仙。
所以李白与“仙”字特别有缘。
比如她在天宝初年,李白第二次进入长安,便受到贺知章“谪仙”的美誉。
杜甫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说“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此外李白一生喜欢饮酒。
她在《襄阳歌》中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
”可见李白就是以豪饮著称的。
而嗜酒的人,处在半睡半醒之时,常常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似乎飘飘欲仙,这也与李白服膺道教,追求神仙的愿望相一致。
因此李白也被称为酒仙。
她经常在酒醉但就是还没有烂醉如泥的状态下,诗兴大发即所谓“李白斗酒诗百篇”,为她赢得了“诗仙”的美誉。
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飘逸洒脱的气质,都来源于她对道教的崇尚,这也使她的诗歌增加了飘逸神奇的浪漫色彩3、任侠色彩李白还充满任侠色彩。
我们讲李白生平的时候说她在26岁的时候曾经“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剑的佩戴就是她任侠之风的标志之一。
李白明确宣扬“儒生不及游侠人”(《行行且游猎》),此外李白的任侠之风,在当时人的记载中,在她自己的诗文中都有所记述。
李白《留别广陵诸公》中说“金羁络骏马,锦带横龙泉。
”说明她平时的装束,就访照侠士。
她的粉丝之一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说她“少任侠,手刃数人”。
说明她曾经杀过人。
她自己也对自己少年时的任侠行为做过自我介绍,《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中说:“风流少年时,京洛市游遨。
腰间延陵剑,玉带明珠袍。
我昔斗鸡徒,连延五陵豪。
邀遮相组织,呵吓来煎熬。
君开万丛人,鞍马皆辟易。
告急清宪台,脱余北门厄。
”说明她与城中的流氓集团发生过冲突,险些发生不测。
李白对游侠的豪纵、复仇、重然诺、轻生死,十分倾慕,做了一首诗歌叫《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 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 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 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 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纵贯李白的思想虽然很繁杂,但“功成身退”四字可成为各种思想的契合点。
儒家思想促其建功,游侠、纵横思想更促其要建大功;道家思想又促其激流勇退。
这样以儒为进,以道为退的人生观就在她的身上得到了统一。
由于她的人生经历、她的思想加上她本人的那种独立不羁、无拘无束的性格特点,造就了她诗歌不同以往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