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海洋生态学课程教学改进探讨——以钦州学院为例
滨海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探讨——以钦州学院为例

滨海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探讨——以钦州学院为例凌连新;叶汝坤;潘小玲【期刊名称】《钦州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7)007【摘要】As the emphasis on the coastal tourism, the coastal tourism is facing a golden opportunity and broa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in Guangxi. The main factors restricted the coast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Guangxi are the sufficiently attractive of talents, the shortage of high-level talents, the irrational structure of talent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training measures for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of coastal tourism are propos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astal tourism in Guan- gxi.%随着我国对滨海旅游的重视,广西滨海旅游正面临大好机遇,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制约广西滨海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人才吸引力不足,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结构不合理等方面,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滨海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以期能促进广西滨海旅游业的发展。
【总页数】4页(P80-83)【作者】凌连新;叶汝坤;潘小玲【作者单位】钦州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广西钦州535099;钦州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广西钦州535099;旅游文化学院旅游管理系,云南丽江674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2.7【相关文献】1.基于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钦州学院为例[J], 李燕2.北部湾政校企合作发展联盟与土地规划应用型人才培养r——以钦州学院为例[J], 罗华艳3.基于"项目合作式"的土地规划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r——以钦州学院为例 [J], 罗华艳4.应用型人才培养本科教学课程结构设计的实践与思考——以钦州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为例 [J], 李红5.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海洋生态学课程教学改进探讨\r——以钦州学院为例 [J], 黄星;王薛平;王希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海洋生物学实习教学改革

【摘要】海洋生物学实习是海洋科学专业(海洋生物方向)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笔者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从调整教学大纲、优化教学计划、整合教学资源、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化实习过程管理、完善成绩评价体系等方面,多角度、多方位开展海洋生物学实习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海洋生物学实习;改革;实践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
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养成的转变,已经成为大多数普通本科高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重要途径。
2022年,广东海洋大学正式启动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专业建设工作。
一、海洋生物学实习的教学目标二、海洋生物学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内沿海高校海洋渔业、海洋科学(海洋生物方向)、海洋技术(海洋生物技术方向)、水产养殖等涉海生命科学类专业大多开设有海洋生物学实习,部分内地高校开设的动物学实习或水生生物学实习也到沿海地区完成教学内容。
目前海洋生物学实习尚未有统编教材,各高校均是根据所在地区海域实际情况和学校专业培养目标自行制定实习大纲,自编实习指导。
尽管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现行的海洋生物学实习计划存在着一些明显不足。
一是观测对象有限,实习大多以海洋浮游生物、海洋底栖动物和渔获物为主要内容,较少涉及大型海藻和红树林植物,部分高校的实习观测对象仅集中于个别水产经济动物;二是多以采集(或购买)生物样品进行物种鉴定为主要实习方式,核心知识集中于海洋生物的形态学和分类学,对采集地点生态环境与生物群落间的相关性分析较少;三是分析手段主要集中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较少甚至缺失,未能引导学生将生物统计学等专业课程学习的分析手段应用于专业实习,建立统计思维。
因此,有必要对海洋生物学实习进行改革,通过优化设计,高效地组织海洋生物学实习的每个环节与步骤,在保持现有实习方案优势的基础上,弥补上述不足和缺陷,提高实习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海洋环境生态学课程的学习收获与建议

谈一谈海洋环境生态学课程的学习收获与建议,要求:不少于500字,对该课程教学提出不少于3条建议。
收获:
海洋环境生态学这门课首先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个体、种群、群体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意识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高价值。
从课中,我全面地了解海洋生态系统受损的原因,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及社会发展所衍生出来的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使得海洋生态系统的组分、结构和功能改变和损害。
而如果要修复生态环境,则要提及生态恢复理论、景观生态学和植物修复技术等理论。
未来海洋生态的管理和保护将更倾向于海洋生态系统管理的层面,从整体上协调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分,同时也要考虑经济方面的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
总之,“干扰、修复、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课程核心从知识层面、观念层面都让我受益匪浅。
建议:
1、建议老师简化前4章对基础生态学的讲解,基础生态学在生态学课上都有讲解过,因为缺乏新的知识所以听起来觉得索然无味或不重视这部分基础内容。
但是我的意思是简化这部分内容而不是直接删除,因为再次加深一些生态学理论印象对后面的学习是有较大好处的。
2、建议老师在每一章节讲解的时候,略讲前面那部分不重要的或司空见惯的内容,或者删减部分,重点讲解课程重点和难点、以及一些新颖的知识如第10章的环境荷尔蒙。
3、建议老师继续在讲课时配上有趣的案例和观点,或者讲讲老师您对生活、对学习、对科研的理解。
既能增进同学们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也能发散思维和拓宽眼界,对日后科学研究有帮助。
民族地区高校应用型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探析——以琼州学院新建生态学本科专业为例

进行分工协作。通过这样的实习方式 , 学生能体会到生态学 的博大精深 , 锻炼了解决 实际问题 的能力 。
第 2期
曲江勇 : 民族地 区高校应 用型生态学专 业人才培养探析
两 年任 教 生态学 专业 的动 物生 态学 课 程 的过程 中 , 依据 课程 的 主要教 授 内容 与特 点 , 进行 了部 分 时间 教 学 尝试并 取 得 了 良好 的效 果 , 体 的实 践过 程 如 图 1 示 。 具 所
以琼 州 学院 新建 生态 学本 科 专 业 为例
曲江勇
( 州学 院生物科 学与技 术 学院 , 南 三 亚 5 22 ) 琼 海 702
摘 要: 通过 对琼州学 院新建 生态 学本科专 业师 生状 况分析 , 应用 型生态 学专业 的理论 教学 改革 、 从 实
践教学改革 、 创新人才 的培养 以及 师资队伍 建设 的加强 四个方 面进 行探讨 , 力争 通过应用 型生态学专 业 的教 学改革 , 使生态学本科专业 的建设 能够符合学校建设 “ 应用 型、 放式 、 色鲜 明” 开 特 大学 的要求 , “ 为 海南 国际 旅游 岛” 的建设 输送大量高素 质的生态学专业人才 。 关键 词 : 应用型 ; 生态学 ; 人才培养
没计综合性 、 研究性的实验 , 留给学生一定 的拓展空间 , 同时让学生全程参 与实验 , 包括实验方案 的具体设 计、 实验材料的准备工作 , 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团队精神。
此外 , 习之前 , 实 教师要 根 据所 要开 展 的实 习地 点 提 出一 些生 态 学 的科 学 问题 来 让 学 生 寻 找答 案 , 而不
中 图 分 类 号 : 5 . G78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0 8— 7 2 2 1 ) 2 0 9一 4 10 6 2 ( 02 o —07 o
高校转型背景下海洋科学人才培养定位与发展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004-02
一、“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背景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迫切需要高等教育适 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结构调整,大力培养应用技术型、技 能型人才。教育部规划司于 2013 年 1 月启动“中国应用科技大 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在此基础上,全国有 13 个省(市、 自治区)的 37 所地方本科院校入选该项目研究工作。该项目旨 在学习借鉴欧洲应用技术大学的成功办学经验,建立中国的应用 技术大学,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动中国高等教 育分 类改革,促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改善中国的教育结构。这 也是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人才培养定位 “中国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明确提出应 用技术大学是与传统本科高等院校、职业技术院校有本质区别, 其是集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培养、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 育于一体的新型大学。应用技术大学在保持必要的理论性和学术 性的同时,以知识的运用为重点培养具有一定技能型和创新型的 人才,以适应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和对高技能创新人才的需求。因此,注重应用和创新是应用型技 术大学对人才培养的定位。应用技术大学着力于培养理论扎实、 技术精干的本科层次人才,同时兼顾以培养如船舶与海洋工程、 渔业资源、工商管理硕士等专业研究生人才,以促进更高层次应 用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在发展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科学 探索的精神,进而使学生具备一定开拓进取的意识和研究发展的 潜力 [1]。应用创新性人才不仅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理论知 识和技能,而且也掌握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其他知识,具有高层次、 高能力、高素质的特点。 三、“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背景下海洋科学人才培 养定位与发展 1. 项目背景下海洋科学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 项目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定位应以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 要求、地方高校办学特色以及学科特色为指导原则 [2]。海洋科学 是一门以观测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践性是它的一个基本而显著 的特点。因此,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海洋科学类本科生培养的全 过程。实践教学是学生理解海洋科学知识、培养自主创新意识、 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驾驭海洋能力的重要手段。这样的学科 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 2014 年 10 月 20 日,由教育部高等 学校海洋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并公布的《海洋科学类 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导并规范了海 洋科学专业的发展。《标准》明确了海洋科学专业类人才培养的 目标: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 具有国际视野和正确的海洋观,具备坚实的数学、物理、化学、 生物学、地质学以及海洋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系统掌握海洋调查等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能在相关领域从
“课程思政”背景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思索——以海洋生态学课程为例

课程教育研究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2021年第5期“课程思政”背景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思索———以海洋生态学课程为例赵业冯俊荣唐永政柳莹(烟台大学海洋学院山东烟台264003)【摘要】随着党的十八大提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国家和社会对海洋专业科技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海洋生态学是高校涉海专业的核心基础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有机统一的必要措施。
本文以该课程为例,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考核多维度进行了专业课思政教学改革相关问题的探讨,为新形势下高校专业课思政教育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海洋生态学生态文明建设【基金项目】烟台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专项《“海洋生态学”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5-0146-02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后备军。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网络信息化带来的社会多元价值渗透复杂背景下,大学生群体中依然存在理想信念不明确、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缺失,甚至崇尚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问题。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
因此,对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是新形势下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育人全过程的重要途径。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深入挖掘专业课程德育内涵,积极推进教书育人的协同统一,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海洋生态学”是烟台大学海洋学院海洋科学专业本科三年级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该课程是研究海洋生物及其与海洋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通过研究海洋生物在海洋环境中的繁殖、生长、分布和数量变化,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阐明生物海洋学的规律,为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增养殖,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平衡提供科学依据。
《海洋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Abta t MaieBo g ni p r n ai a dma r O ref ega u t s d ns ao n - src: r i oyi a ot t s n j U r h rd ae t e t m jr gi ma n l s m a b c o C s ot u i n
新技术 已成为世界新技术革命 的重要内容。海洋科技的进步已经成为衡量一个 国家科技总体水平和海洋强 国地位的重要指标 。0 年 7月 , 山群 岛新 区成 为 国务 院批准 的中国首个 以海洋经济 为主题 的 国家战略层 21 1 舟 面新 区 , 它将成为我 国海洋经济发展 的先 导区 、 海洋经 合开发试验 区和长江三 角洲地 区经 济发展 的重 要增长
第 1 期
张建设等:研究生《 海洋生态学》 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9 5
1 . 3将科研 项 目融入 课程教学 , 注重科 研能力培 养
研究生教育的根本 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生的课程教学 、 教学实践等活动, 都需 围绕科研能力培养展开, 是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准备和必备基础翻 采取课程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 , 。 将科研项 目 融人到课程学习中, 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 , 我校主持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 目 《 东海区重要渔业资源调查及名优水产增养殖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 浅海典型 渔业生态系统功能恢复与重建关键技术》 国家公益性行业( 、 农业) 科研专项《 长江口、 珠江 口及其邻近海域典 型( 重要 ) 生物栖息地与资源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 自 、 然基金《 海水养殖生态系统的能值评估》 以及承担 的浙江省科技厅重大项 目《 浙江沿海曼氏无针乌贼资源养护技术研究与示范》 等的研究内容都与海洋生态学 的研 究重点 密切 相关 , 现了我校鲜 明的科研 地域特 色 , 体 也在一定 程度上 代表 了我 国东海海 洋生态学研 究 的 热点和趋势。 这些项 目涉及了海洋生态学研究的种群 、 群落、 生态系统以及应用生态学研究的等多个层面。 课 程结合 生态学 基本理论 , 剖析每个 项 目的研 究 内容和研究 方法 , 项 目立项 背景和 意义 的介绍使 学生 深入 通过 能够 更好地把握 当前生态学研 究 的重 点和方 向。 通过 科研项 目与课 程教学 的结 合 , 使学生初步 了解 我校生态 学领 域研究 的方 向 , 能有效激 发学生参 与相关科 学研究 的兴趣 , 能使学生 认识科研 项 目申请 书的体 不但 而且 系结构 , 培养学生使用科研语言的能力 , 有助于学生科研素养的提高。
地方高校海洋科学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以钦州学院为例

地方高校海洋科学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以钦州学院为例作者:梁燕茹来源:《科技视界》 2014年第2期梁燕茹(钦州学院海洋学院,广西钦州 535000)【摘要】地方人才培养的宗旨是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
因此,在保持地方高校海洋科学本科专业特色的基础上,要调整专业结构,提高学生层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论文质量,寻求地方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与海洋科学本科专业建设的和谐共存,达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海洋科学;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ocal University of Marine Science Talents Training-Taking Qin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LIANG Yan-ru(Qinzhou University Marine Institute, Qinzhou Guangxi 535000, China)【Abstract】the local talent cultivation aim is to better serve the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e premise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economy is sustainable training. Therefore, based on maintaining the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rine science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to adjust the specialized structure, improve the level of students, improve the practice ability of students, enhance student paper quality, harmonious coexistence for local enterprises personnel demand and ocean scienc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achieve the go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ocal talent training in university.Key words】Ocean Sciences; Personnel train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钦州学院海洋学院是广西目前唯一的一所海洋本科地方院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教学Curriculum Teaching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海洋生态学课程教学改进探讨—以钦州学院为例黄星王薛平王希龙(钦州学院广西北部湾海洋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钦州535011)摘要海洋生态学是海洋科学等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优化该课程的教学对提高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海洋生态学教学的特点,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的改进以及考评制度的变更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应以有利于应用型高校海洋科学特色专业课程的完善为指导,教学内容上应具有地域特色,教学方式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并对此进行重点考核,使之达到促进海洋科学人才专业能力全面发展的要求.关键词应用型海洋生态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评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D01:10.16400/ki.kjdkx.2019.03.059Discussions on the Teaching of Marine EcologyCourse Base on the Training of Applied Talents------Take Qin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HUANG Xing,WANG Xueping,WANG Xilong(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Disaster in the Beibu Gulf,Qinzhou University,Qinzhou,Guangxi535011) Abstract Marine Ecology is one of the main courses for marine science and marine-related disciplines.I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students'professional quality to optimize the courses teaching of Marine Ecology.Therefore,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t he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three aspects were discussed from the selection of teaching content,the reform of teachi n g method and the improving of examination mechanism,respectively.Base on that,some advice was regarded as urgent i n cluding choosing the regional specialized teachi n g content,interactive classroom performance and customized examination mecha n ism,which would help to improv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applied students majoring in marine science.Keywords applied students;Marine Ecology;teaching contents;teaching method;examination mechanism海洋科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关乎我国海洋高新技术发展的未来。
为满足国家对海洋科学人才数量与质量的需求,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等近30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先后设立独立的海洋学院,并开设了海洋科学等相关专业。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沿海省份之一,分布有我国重点建设战略经济区一一北部湾海洋经济区。
随着北部湾海洋经济区的快速发展及其对相关人才需求的提高,自治区内各大高校纷纷加强了对海洋科学人才培养力度。
目前开设有海洋科学的高校已有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钦州学院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
海洋生态学是海洋科学及其相关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目前在各个高校的海洋科学专业均有设置。
由于海洋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特性,涵盖生态学、海洋地理学、海洋环境学及海洋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部分内容。
海洋生态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因各高校在人培养方案上存在差异,该课程的教学必然存在一定的偏差,并各有侧重。
钦州学院是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共建高校、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设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项目单位,其培养的毕业生综合素质均指向为“应用型”。
因此,钦州学院与一般的综合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对海洋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应体现出一定的差别,在海洋生态学等专业必修课程的教学上应具有更明确的针对性,并突出应用性的特点。
为此,本文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的改进以及教学评价的优化等三个方面对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海洋生态学课程教学改进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该课程的教学优化提供参考。
1具有地域特色的教学内容选择目前,钦州学院海洋生态学课程教材釆用的是由厦门大学沈国英、施并章编写,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海洋生态学”(第三版)。
回该教材体系庞大,内容繁多,分为三大部分共十四章内容,涵盖基础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及应用生态学等知识模块。
在厦门大学“海洋生态学”精品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其教学课时多达136学时(讲授1302019年/第9期/3力(T)课程教学Curriculum Teaching82学时、实验54学时),跨越整个学年。
⑶由于钦州学院海洋科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设置与厦门大学间存在差异,如此跨度的课程安排显然不适合钦州学院。
故此,着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钦州学院在海洋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上应有所取舍和侧重。
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1减少交叉学科知识点的讲授除海洋生态学外,钦州学院海洋科学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还有海洋科学导论、海洋气象学、物理海洋学、生物海洋学、化学海洋学、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海洋地质学、海洋要素计算及预报、环境海洋学及环境监测与评价等。
这些学科的知识内容多与海洋生态学存在重合交叉,如海洋生态学中第二章(海洋环境与海洋生物生态类群)、第八章(海洋生态系统的能流及次级生产力)、第九章(海洋生态系统的分解作用与生物地化循环)、第十章(海洋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及第十二章(海洋污染和赤潮现象)等与海洋科学导论、⑷环境海洋学⑸中部分知识点重合度很高。
对于这些交叉重合知识点的讲授,可视课程的讲授次序对课时量的安排予以恰当的调整,减少知识点的重复讲授,避免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
1.2加强可结合地域特色的教学内容的讲授对于海洋生态学课程,在部分教学内容讲授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结合区域海洋特色。
以北部湾为例,钦州学院的海洋生态学课程中可结合地域特色的主要内容有:近40年来北部湾海洋环境及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海草床生态系统等)的变迁、广西珍稀海洋生物(中华蛍、中华白海豚、儒艮等)种群变化及其保护策略、养殖海洋生物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海洋生态灾害(赤潮、绿潮、白潮、溢油污染等)等』对于这些内容的讲授,在传授基础知识点的同时应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形成特色教学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调动其积极性。
[7]2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方式改进对于应用型人才而言,对其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海洋生态学教学过程中,可结合互动式、问题式、案例式(含实验)和双语式等教学方法的应用,对海洋生态学教学方式进行相应改进,⑻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学生野外调查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并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⑺以案例式教学方法为例,该方法一方面需授课教师对相应专业知识点具有较高的理解度并对相关的科研动态具有较全较新的把握,另一方面对案例的选择需尽可能为师生共知或教师参与的研究项目成果。
如在第十章(海洋主要生态系统类型)中,课程讲授与实验设计均可釆用案例教学。
其中,课程讲授可由教师拟定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由学生课前自主查阅相关资料、事件,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分组互动讨论。
实验设计可针对钦州湾典型的红树林生态系统,由教师申请并带队,选择野外风险较小的区域,对红树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进行测定。
3突出学生参与的教学评价优化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模式下,结合海洋生态学的课程特点及教学计划,其教学考核体系应具有一定的更新。
新的教学考核体系既要考核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情况,也要考核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何目前,对于大学生的课程成绩的考评由平时成绩(30%)和期末考试(70%)组成。
对于海洋生态学,有学者提出可以将考评比例调整为平时成绩(课堂和实践表现)、实践和专题汇报、期末成绩的比例各占40%、20%和40%o⑶这一方法虽然增加了学生课堂表现及实践能力的考评权重,但相应的其评价结果主管因素较多,对于部分表现不积极但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科研素养较高的学生的评价往往会有失偏颇。
考虑到海洋生态学既有大量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很多的实践案例分析,笔者建议可从以下两方面加以全面考核。
首先,确定期末考试否决制,即期末考试不通过则认为课程总体评价不通过,但前提是期末考试内容需在日常教学中出现,以此体现考试的严肃性。
其次,改革期末考试试卷的题型,分为基础知识篇与应用篇两大类题型。
其中,基础知识篇题量不宜过多,分值控制在30〜50分为宜,着重考核学生对重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尽可能避免学生突击背诵得高分的情况。
而应用篇题目应选择日常教学中学生参与、讨论过的案例,且尽可能涵盖所有组别(每班分组不宜过多,每组以4-6人为宜),以考核每位同学对自己案例或课题的参与度、熟悉度以及对其他组课题的关注度,避免部分案例或课题的报告出现“一人完成、多人共享”的局面。
最后,期末考试通过(及格)后的最终的课程考核总评成绩比例仍可按平时成绩(30%)和期末考试(70%)组成。
4结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别于综合型人才培养,体现在海洋生态学课程教学上,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的侧重、筛选和评价体系的差异。
因此,如何选择具有地域特色,能广泛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教学内容,优化综合考评学生课堂表现、专业理解能力与专业实践拓展能力的考核方式是未来培养应用型海洋科学人才的高校教师所应加以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