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在建筑艺术设计中的情感表达

合集下载

论述艺术设计中情感的特点和作用

论述艺术设计中情感的特点和作用

论述艺术设计中情感的特点和作用
艺术设计中的情感特点和作用,是在艺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在艺术设计中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一种情绪影响,以及更为深刻的思
想洞察。

在艺术设计中,情感的特点主要是它有助于表达艺术家对事物的心理
感受,以及他们对展示对象拥有的感情,强调表达方式,并暗含着事
物间的联系或情感。

艺术设计中情感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它可以增加观众的沉浸感,
使得观众在现实与艺术之间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响,并能够深刻的影响
观众的心理体验。

总之,在艺术设计中情感的特点和作用都是不可小觑的,恰到好处的
情感恰恰可以为艺术设计带来独特的气质和美感,奠定一个更为优秀
的艺术作品。

浅析建筑的“五感”设计

浅析建筑的“五感”设计

浅析建筑的“五感”设计论文摘要:目前建筑设计以视觉设计为主导,忽视了其他感觉对于建筑的体验和感受。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已不满足于视觉的感受,而是更加关注多感官的感觉和体验。

本文通过分析“五感”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与作用,系统阐释了建筑空间“五感”的设计手法与运用。

作为建筑设计师应该积极将“五感”设计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探寻更加人性化多元化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五感;建筑设计;感官体验1引言日本著名设计师原研哉曾说过,人不仅仅是一个感官主义的接受器官组合,同时也是一个敏感的记忆再生装置, 能够根据记忆在脑海中再现出各种形象。

在人体中出现的各种形象,是同时由几种感觉刺激和人的再生记忆相互交织而成的一幅宏大图景。

这正是设计师所在的领域。

人们从出生开始,就通过视觉、听力、嗅觉、味觉、触觉这"五感",全方位感知周围的世界。

我们需要看见外部事物,听见外界的声音,闻到外面的气味,品尝食物的味道,触摸真实的世界。

我们认识事物并且做出判断,都是通过“五感”进行综合判断并做出决定。

如果缺失了一种感官,对外界的感知就不全面,就难以做出全面正确的判断。

当今,建筑设计往往只关注人的视觉感受,而忽略了其他感觉对于建筑的感知和体验。

由此导致建筑空间设计过于单一化,仅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而忽略了人们的感官、心理和精神感受,使建筑成为一座冰冷的驱壳。

但事实上,在经济社会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已不仅满足于视觉的感受,而是更加希望能从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个层面感受到建筑带给自己的愉悦和感受。

正如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所说,人的感官是对世界大胆开放的,他们不是被动的“接收器”,而是积极主动的器官,观察人如何感觉物体将给予设计新的方向。

因此,从人的“五感”体验出发进行建筑设计,将“五感”设计理念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应该成为建筑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2 “五感”的涵义及作用关系2.1 “五感”及“五感”设计“五感”是人发挥眼、耳、鼻、舌、身五种生理感官功能,自发形成的对事物和环境的视觉感、听觉感、嗅觉感、味觉感、触觉感,这五种感觉是人感知世界的普遍方式。

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情感意义

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情感意义

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情感意义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在建筑中融入艺术元素,使建筑环境更具有情感表达和审美价值的设计手法。

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情感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提升情感体验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可以提升人们在建筑环境中的情感体验。

通过设计师对建筑材料、色彩、光影等元素的运用,可以打造出具有温馨、舒适、愉悦感的建筑环境,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愉悦。

在餐厅的设计中,可以使用温暖的色彩和柔和的灯光,营造出舒适的就餐氛围,让人们在享用美食的同时也能享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二、传递情感信息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可以通过建筑作品所传递的形式语言和艺术表达,传递出设计师对于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建筑作品所具有的形式、结构、造型等,会影响到人们的情感体验。

一座建筑的外观设计采用了流畅、柔和的线条和曲面,给人以柔和、温暖的感觉;而另一座建筑的设计则是角锐、凌厉的线条和形态,使人感到紧张、压抑。

这些设计都是通过形式语言来传递情感信息,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

三、营造情感氛围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可以通过对空间氛围的营造,给人以不同的情感体验。

一座建筑的室内设计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宽敞的空间布局,使人感到自由、开阔;而另一座建筑的室内设计则采用了低矮的天花板和狭窄的通道,给人以局促、压抑的感觉。

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可以通过对空间氛围的营造,影响人们的情感体验,使人在建筑环境中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

四、凸显文化情感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在传达建筑所处文化环境的情感意义方面也非常重要。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可以通过对建筑的空间、形式、结构等元素的运用,体现出所处文化背景的情感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斗拱、檐瓦、雕梁画栋等元素,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通过对这些元素的运用,可以在建筑环境中凸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特征。

在当代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师们也在不断尝试将当代的文化元素融入建筑设计中,通过对当代文化符号和情感意义的运用,营造出具有当代文化情感特征的建筑环境。

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语言与表达

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语言与表达

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语言与表达在现代社会中,建筑作为一种文化表达和社会发展的象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现代建筑设计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功能性需求,而是更加强调建筑语言的独特表达和创意性设计。

本文将探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语言与表达,并讨论其与人们的生活与情感的关系。

1. 异形建筑:空间的突破与情感的激发现代建筑设计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形状独特、造型奇特的建筑。

这些异形建筑突破了传统建筑的限制,给人一种视觉冲击力。

例如,迪拜的“帆船酒店”和中国的“鸟巢”体育馆,都是现代建筑中的瑰宝。

这些建筑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语言,通过形状和结构的创新来表达建筑师的设计思想。

这些异形建筑不仅在视觉上给人带来惊喜,更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想象力。

2. 玻璃幕墙:透明与开放的表达玻璃幕墙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设计元素之一。

通过使用大量的玻璃材料,玻璃幕墙为建筑带来了透明、明亮的外观。

这种设计语言强调了开放、包容的精神,并且能够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

例如,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和巴黎的卢浮宫都采用了玻璃幕墙设计。

这些建筑不仅使人们可以欣赏到室外景色,更能够将室内与室外空间无缝连接,为人们提供了舒适而开放的环境。

3. 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的表达与实践在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重要的关注点。

建筑业也在积极响应这一趋势,并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

绿色建筑通过使用环保材料、节能技术以及自然通风等手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种建筑语言不仅关注建筑本身的外观,更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融合。

例如,丹麦的奥胡斯音乐厅和美国的底特律儿童博物馆都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杰作,它们通过独特的设计和技术手段,将环境保护与建筑美学结合,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体验。

4. 文化表达与地域特色现代建筑设计也注重将文化元素融入建筑中,通过建筑语言来表达地域特色和文化意义。

例如,中国的京剧大剧院以及巴西的圣保罗美术馆都体现了本土文化的表达。

这些建筑通过形状、材料、装饰等方式,将当地的文化特色与现代建筑形式相结合,既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又彰显了现代建筑的创意与前卫。

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情感意义

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情感意义

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情感意义魏乐(大连市城市设计研究院,辽宁大连1160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城市中的建筑数量不断增加,人们主要注重建 筑的质量和建筑环境Q本文对建筑环境艺术设计进行分析,并且深入了解建筑环境艺术与情感之间的关系Q [关键词]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感情意义 文章编号:2095 -4085(2018)08 -0066 -021建筑环境的情感意义的作用建筑环境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是物质 形态和精神形态共同形成的环境,良好的建筑环境 设计可以有效的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促进人与 自然的和谐共处,在建筑环境设计的时候,应注意建 筑结构与自然环境的衔接,注重建筑环境的人文氛 围的营造,建筑环境设计的时候应考虑建筑结构设 计和人心理活动的影响,还应注意患者环境中各种 因素的影响,使得建筑环境的情感表现的更加丰富,以便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建筑环境中情感语言表达2.1色彩色彩i建筑环境中表达情感最为直观的,很多 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都会充分的利用色彩对人们心 理影响进行设计,有效的增加建筑环境的整体艺术 感及情感意义。

在建筑环境当中,色彩主要应用在 内部环境中,内部环境中色彩应用在具有艺术感的 设计当中,在设计的时候对整体色彩运用严格要求,色彩不能太强烈,使得人们的心理有烦躁的情况,同时也不可以过于单调,所以设计时应基于美学与心 理学的基础进行。

2.2图像图像是建筑环境情感语言表达直观的表现形 式,在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时候,图像可以更直观的 体现设计的主题,对于过去的建筑环境进行图像设 计,可以有效的增力卩设计环境的意蕴。

图像合理使用 能有效的提高建筑环境的空间氛围,建筑环境周边的 色彩和图像相互融合,选择更好的图像,以保证图像 可以明确的反应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情感意义。

2.3线条建筑环境线条变化也是建筑环境艺术中情感意 义的一种形式,在设计的时候,通过改变线条的种类 可以更好的表现建筑环境中的情感意义。

论建筑审美活动中的情感作用

论建筑审美活动中的情感作用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第 l 2卷 第 4期 2 0年 8月 01
J u n lof S t o r a ou h Chi na Uni e st f Te h o o y v ri o c n lg y
vO1 1 .2 N O. 4
( o ilS in e E io ) S ca ce c dt n i
A u us 2 0 g t 01

建筑美学 ・
论 建 筑 审美 活 动 中的情 感 作 用
詹孝 祥
( 南 理 工 大学 建 筑 学 院 ,广 东 广 州 5 04 ) 华 16 0
摘 要 : 筑 审 美 活 动 是 自由 、自主 、能动 的情 感 价 值 活 动 。情 感 选 择 、情 感 加 工 、情 感 建 构 是 审 美 主 体 展 开 建 建 筑 审美 活 动 并 获 得具 体 的 个 性 化 审 美 对 象 的 三 个 主要 阶 段 , 映 了情 感 在 建 筑 审 美 活 动 中 的 重 大 作 用 , 现 了 建 反 体 筑 审 美 活 动 的历 时 性 特 征 。 关 键 词 : 筑 美 学 ;建 筑 审 美 ;情 感作 用 建 中 图分 类号 : u一8 T 0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0 5 2 1 )4— 0 1 0 0 9— 5 X(0 0 0 0 4 — 4
主体心 理 因素 之 一 ,发挥 了显著 的作用 。对 此 ,建 筑学界 和美 学界 给予 充分 关 注和高 度重 视 。建 筑学
美注 意为标 志 的。在 建筑 审 美 活动 中 ,审美 主 体对 建筑 物 的选 择实 质上是 一 种情 感选 择 。
家吴 良镛 院士在 其 《 广义建 筑 学》 中曾指 出 ,建筑 是 “ 人为且 为人 ”的。 “ 为 ” 人 ,表 明建 筑 是 人 的 情 感

建筑学中的人性化设计原则探讨

建筑学中的人性化设计原则探讨

建筑学中的人性化设计原则探讨建筑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现代的学科,探寻着人与空间的关系,追求着人们在建筑环境中的舒适与满足感。

因此,人性化设计成为建筑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本文将探讨建筑学中的人性化设计原则,旨在深入剖析这一原则在建筑设计中的实践和应用。

人性化设计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需求和感受,力求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和愉悦的建筑环境。

在建筑学中,人性化设计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建筑空间的布局应以人的活动为基础。

关注人的活动习惯和需求,合理划分空间功能,并精确安排空间布局,使得人们在建筑环境中能够自然地展开各类活动。

例如,一个居住空间应该包含起居室、卧室、厨房等功能区域,并且这些功能区域之间的距离和关系需要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方便使用和流动。

其次,建筑设计应考虑人的视觉需求。

建筑外观和室内装饰应该注重美感,以创造一个愉悦的视觉环境。

色彩的运用、材料的选择、光线的打造等方面都影响着人们的感官体验。

如何通过建筑的形式和元素设计,同时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使用功能,是人性化设计中的重要课题。

此外,人性化设计还包括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

建筑应该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建造过程中,应考虑可持续发展原则,使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另外一大方面是建筑的无障碍设计。

建筑应该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无论其年龄、性别、身体能力等。

考虑到残疾或行动不便的人群,建筑需要提供无障碍通道、升降设施等便利设施,让每个人都能自由进入和使用建筑物。

最后,人性化设计还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考虑。

建筑环境可以引发人们的情感体验和情绪变化,因此,建筑设计师应该注重情感和心理需求对建筑空间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材料选择和照明设计等手段,创造一个温馨、安静和愉悦的空间氛围,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总体而言,建筑学中的人性化设计原则紧密关注人的需求和感受,以人为中心,追求舒适、安全和愉悦的建筑环境。

空间思维设计中的情感表达

空间思维设计中的情感表达

空间思维设计中的情感表达人们在使用空间的同时还进行着情感交流,从而获得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感,能产生这样的交流,是因为空间是有情的,不能产生情感交流的空间是失落的空间,从人对空间的真实感受出发进行设计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因此情感在空间设计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设计者对空间研究的深入,情感化、人性化的空间正在慢慢回归到我们生活的主题,也说明情感空间一直是室内设计乃至是建筑设计之中永不改变的追求之一。

情感是设计之本。

在所有的空间中,情感空间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也最能给人以内心的启发,空间因为有了情感的融合而生气盎然,富有灵气。

一、情感的概念人的情感是模糊的、无色调的、没有意味的。

但经过体验的情感是丰富的、有色彩的、有意味的。

恒定的情感是现实、理性、有形式的,然而超体验的情感是非现实的、非理性的。

情感的真实来自事物对于人的内在需求的真实性。

思维着的情感是浅显、短暂的,而历史情感则是深邃的,现代设计对于情感的关注是设计者的责任,只有通过情感的设计才能唤醒人类的原本真实的情感。

在正常的发展过程中,情感来源于感觉,他们同样具有一个单一的目标——认识外部世界。

我们从来没有注意过这样的一种心理,可以在理解事物时不带有欢乐或悲伤,并且以绝对无所谓的心情去沉思各种事物。

在认识事物时,会让人们感到自己被事物所吸引或排斥,或者被激励去按照事物的性质采取某种行动。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并不包含在观念形成过程中而是在“情感”和“意识”两个词之下的所有现象。

情感的意动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感觉和观念,它们决定我们的活动,而且,主要由于情感和意识,使我们的心理生活接受了它的偏见,并带上了强烈上了个性的印记。

情感是指情感主体的一种状况,自我的感情或活动。

情感通常主观的,甚至当观念问题成为我们意识过程的某个问题时,它也被认为是客观的。

因此,我们将“情感的感觉”这个词用于这样一种意义,即它们的印象十分明显地与愉快和不愉快的主观状态相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建筑在建筑艺术设计中的情感表达
发表时间:2018-01-22T10:34:06.75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4期作者:孟繁茹
[导读] 如果把一个有体积的东西放在你面前,你继而想把它做成镂空效果之后放大一亿倍。

鲁迅美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004
摘要:建筑的定义在于本身就存在着符合人们情感的一项要求:即具有实用功能的意义并且符合人类情感的活动空间场所。

现如今设计建筑时越来越注意用“情感”二字来表达,是审美情趣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时代进步的力量所导致。

从建筑设计史来看,一件优秀的建筑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独有的感觉和情绪是与整体的建筑形象之中融为一体的,呈现比象征表达的情感的感受更具感染力,更有强烈的感同身受的效果。

各式各样的情感是建筑师赋予建筑的核心,在建筑艺术设计中情感是与各种各样的物质形态和感觉相互联系的,是与人的日常生活及活动相互联系的。

关键词:建筑;情感;审美;语言
1引言
如果把一个有体积的东西放在你面前,你继而想把它做成镂空效果之后放大一亿倍,然后给它一个合理的洞口,也许就是充满情感的建筑。

这过程其实就是情感在建筑设计中表达意识的雏形。

建筑不是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物质,仅存在着冷冰冰的物理性能。

建筑设计中的情感意义的追求对建筑设计师而言,是永远的诱惑。

在设计中须领会到各种人类情感的变化规律,找到它们的具体活动式样,并将它们体现于建筑的形象中,这就是建筑设计的情感语言的表现。

建筑要获得高度的情感意义,它必然就会具有表现的性质,建筑形象也就必然会带有创造、发现、组织或探索人类情感奥妙的审美想象特征。

2情感
对于情感的定义,《心理学大辞典》中指出:“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进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人类漫长的文明发展史表明,当原始人开始为他营造的建筑进行一系列情感活动并以此自豪时,真正意义上的建筑便由此产生了。

进而在这个意义上,建筑就不是通常所说的空间本身了,而是富含人类情感表达意义的空间。

可以说是正是基于表达情感的需要,建筑才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建筑,才能获得更高层次的存在意义与发展,从而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

另外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也提出:“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感情”。

他认为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想象生活中所体会到的各种各样的情感,都可以通过艺术创作在画布上和大理石上体现出来并感染人,即艺术。

情感是艺术精神的灵魂,始终贯穿在艺术创作过程的一切活动中。

而建筑本身可以作为一种使用工具,在其被使用的过程中,随着历史的消逝慢慢地承载起人们对它的情感,也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3建筑设计的情感表达与运用
情感的内容可以在声音、形状、线条、色彩和图像等形式之中得到艺术的体现。

字典里能查得到的词汇,在建筑表情上都能体现出来。

这就是建筑的灵魂所在。

建筑师赋予建筑的核心是复杂多样的情感,在设计过程中情感是与各种各样的物质形态和感觉相互联系的,是与人的日常生活及活动相互联系的。

建筑设计的情感表达一般从三大方面来表现出来:
3.1空间的情感表达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和高度表现出来。

”老子在《道德经》有句名言,“凿户牅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即人们建房、立围墙、盖屋顶,而真正实用的却是空的部分;围墙、屋顶为“有”,而真正有价值的却是“无”的空间。

空间既然作为模糊的概念,就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创造,是一种把历史、文化、美术、人性,融于里,形于外的造物哲学。

理解建筑的空间关键在于要投入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大多来自于感知客观世界的态度与体验。

建筑表现出情感倾向是因为建筑内部有不同的空间表达方式和处理方式使得建筑语言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

不同的空间表达不同的象征意义,建筑把抽象的图形转化为具象的实体,通过情感语言的运用使人产生复杂多样的感受与体验。

从艺术角度来看,建筑空间的实质是情感空间,这也就是建筑设计中有情感倾向的原因。

当建筑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既受到周围环境的包容和制约,也受到来自于人们的情感诉求的影响。

3.2色彩的情感表达
色彩是一种视觉上的感官享受,人的视觉器官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在脑海里形成各种各样的信息,使人们对色彩产生直观感受体验和认识。

比如看灰暗的天空或金色的太阳,随之而感到的是一种低沉抑郁的或热烈愉快的情绪,这种阴郁沉闷性和热烈愉快性的体验与感受,与灰暗是的天空和金色的太阳是不相同的,因为客观世界总是带着自身的色彩,是本来就存在的,但我们却可以从中体会出各种各样的体验与感受。

建筑作为有意识的艺术,在色彩上面的运用也引“以色传神,以色写意,以色抒情”来表达其情感作用。

比如迪士尼乐园充满着五光十色的建筑,营造出了一种热烈与狂欢的建筑氛围,给人们带来了快乐的、愉快的和热烈的直观感受。

这就说明人们会在指定的建筑环境下产生一系列心理上的情感活动,进而迸发最终的体验与感受。

建筑在某些时候能够从成为建筑师的情感的代言人,在建筑上表达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尤其对色彩的认识与感受而抒发某些情感。

3.3材料的情感表达
材料是物质产品,是可触的。

人们面对材料时会产生粗细、冷热、轻重等不同的物理感觉。

建筑材料的表现是利用材料的特性通过制造的技艺产生的特点来表达建筑的情感。

比如光滑材质的材料能使人产生一种精致细腻流畅的感觉;天然石材有一种浑厚自然之美能使人产生一种眷恋的情怀。

建筑材料并不是孤立单一存在的,它总是与人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被人所制造和使用的。

我们无可否认的是,材料的表现的确能够影响人的情绪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情感活动,最后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了最直观的体验与感受。

材料也被建筑师用作表达各种各样的情感的集合,这种情感更为直接有效地传达人们的体验与感受。

材料在被不断利用的同时也在被改进并创新,人们有意识地延续发展着材料的深层情感。

建筑材料及构造工艺发展日新月异,但还是传统的砖、木、石材及毛毯织物等材料更让人有亲切温馨感。

如果善于使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不同组合形成的建筑语言,就会制造出各式各样的视觉盛宴和表达复杂多样的情感,不同的材料制作工艺方法可以让建筑体现出不同的表情和性格。

拿混凝土举例来说,混凝土作为
现代建筑材料之一,透露出冷漠感、刚硬感的同时又带有柔软感、温暖感这样的将浑厚与清雅完美结合起来的独特气质,这样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对人情感上的感受与体验产生影响。

看似单纯简单,却可以感受出这是一种高贵的朴素,也更具备情感的宣泄的艺术效果。

4结语
建筑作为几门最早的艺术之一,首先是被肯定的,说明建筑首先是一种技艺,很显然,是“巨大的工艺”,是在观察客观世界之后形成一定的审美意识故而有意识地在建筑物上进行审美想象。

叶朗在其著作《现代美学体系》提出:“审美想象是在对客观世界形成的审美感受基础上,思维以心象为形式进行创造的想象过程”。

建筑是区别于狭义的文学的广义艺术的,不是最自由的艺术,它受到既沉重又庞大的材料所限制。

除了材料限制外,建筑的实用功能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建筑形象的审美意象,但人们却可以巧妙从空间、色彩还有材料等多角度来表达情感,使建筑充满强烈的情感气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