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及其特点
现代中国美术发展特点

现代中国美术发展特点现代中国美术的发展特点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这两个运动对中国社会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现代中国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下是现代中国美术发展的一些主要特点。
一、西方艺术影响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自20世纪初,随着中国与西方的交流日益频繁,西方艺术对中国美术的影响开始显现。
中国艺术家开始学习和借鉴西方绘画技巧和艺术理论,如透视、光影绘画、色彩运用等。
同时,他们也积极探索如何将西方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创作出既有现代气息又富于中国特色的作品。
这种融合体现在艺术形式、题材内容和艺术表达方式等方面。
二、探索现代性与国族性之间的关系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艺术家面临如何在追求现代性的同时保持自身的国族特色的问题。
一些艺术家试图建立起中国现代艺术的独特语言体系,以表达民族精神和文化自觉。
例如,中国画家张大千致力于将中国传统绘画风格与西方现代艺术相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千风格”。
三、艺术家的个人表达与社会现实主题的关注现代中国美术的发展也反映了艺术家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
他们通过艺术作品表达对社会、政治、经济等问题的思考和态度。
在中国的大时代背景下,一些艺术家通过艺术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例如,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艺术家通过艺术表达对批判文化大革命的态度。
四、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随着现代中国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也变得多元化。
中国艺术家开始探索抽象艺术、超现实主义、装置艺术等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这些不同的表现形式带来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创作,并且促进了中国美术的发展。
五、市场经济的崛起与商业化的压力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艺术市场逐渐兴起,商业化的压力也对现代中国美术发展产生了影响。
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崛起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推动了中国美术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商业化的风潮也使得一些艺术家面临商业利益和个人艺术追求之间的冲突。
总结中国史前到五代美术的发展脉络。

总结中国史前到五代美术的发展脉络。
一、史前时代(1)特点:用稚拙的线条和简单的色彩组合成图案,自然、质朴、粗狂,又不失浪漫。
(2)成因: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多是劳动场景的描述。
(3)代表:彩陶画《鹳鱼石斧图》,彩陶舞蹈纹盆。
二、夏商周(1)特点:以线条勾画物象,构图简洁有序,造型准确,以人物肖像画为主。
春秋战国时期,绘画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2)成因:神权政治在生活中的写照。
(3)代表: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三、秦汉:线条造型技法趋于成熟。
(1)特点:工笔重彩,线条流畅;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等;绘画流行浪漫与幻想主题。
(2)成因:儒学神学化和神仙巫鬼盛行。
(3)代表:东汉壁画《夫妇宴饮图》、马王堆汉墓帛画。
四、魏晋南北朝: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
(1)特点:中国绘画艺术脱离了质朴简略阶段,进入精妙发展时期;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绘画理论出现,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传神写照”,画人物要注意人物的精神气质等绘画理论);以人物肖像画为主要创作主题。
(2)成因: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佛教、道教的发展,人们重新反省儒学,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舞台上碰壁,又不愿同流合污,社会上逐渐形成了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由于他们文化修养较高,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
(3)代表: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杨子华《北齐校书图》。
五、隋唐:中国绘画的高峰。
(1)特点:重情趣求意境,追求“画中有诗”;带有外来文化的风格;画家辈出,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各有千秋,人物画占主导地位;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2)原因: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对外开放,唐诗兴盛,继承前代基础并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3)代表:隋朝展子虔《游春图》(现存最早的山水画)。
初唐阎立本《步辇图》,盛唐吴道子《送子天王图》,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更是盛极一时。
中国画的起源发展演变

中国画的起源、演变及特点中国古代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其绘画形式、艺术风格、表现技法都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本目教材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的七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特征、代表人物和作品。
(1)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
早在六七千年以前,黄河流域的祖先就在陶器上绘制图案。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除彩陶画外,远古人类还在岩石上刻画或描绘了史前人类的生产方式、民族、战争、宗教等内容,称为岩画。
此外,还有壁画、地画等。
(2)夏商周三代的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画在墙壁上、丝帛上。
《人物御龙图》和《人物龙凤图》是出土的战国楚国帛画,以线条勾画物象,构图简洁而有序,平面感和装饰性极强,生动的气韵,简洁的笔墨,流畅的线条,表达出完美的意境,反映出画家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它们虽然不能叫卷轴画,但可以窥见当时的绘画水平,这时确立了中国绘画艺术以线条造型的民族风格形式,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
(3)秦汉时期,绘画艺术有进一步发展。
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等。
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彩绘帛画,构图诡奇,充分反映出当时人对生、死两极,阴、阳两界,天、地、人三才,过去、现在、未来三时的看法。
在每个物象的描绘上具有一定的写实倾向,虽然造型的基本手段是线条,但大量的色彩敷染,使整个画面瑰丽夺目。
河南洛阳东汉墓出土的《夫妇宴饮图》,是工笔重彩的杰作。
(4)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了。
这一时期士族兴起,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
他们文化修养很高,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有力地推动绘画艺术的提高。
此时人物肖像画是主要的创作主题。
顾恺之“传神写照”理论提出,要求绘画作品应重表现人物的风貌、气质。
这和后来的绘画理论家谢赫“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对当时绘画风格有很大的影响,也为中国画重气韵的特点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发展到晋、南北朝,中国画逐渐演变成单幅的卷轴画,成为独立的艺术欣赏品,题材亦日益扩大。
中国传统绘画的特色与艺术风格

中国传统绘画的特色与艺术风格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源远流长,有着独特的特色和艺术风格。
这种绘画形式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观念和技巧。
中国传统绘画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细致的笔墨表达,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
中国传统绘画的特色之一是“意境超绝”。
意境是指绘画作品所展现出来的情感和境界。
中国传统绘画强调内涵和意境的表达,追求情感的抒发和心灵的升华。
绘画家通过用心描绘作品中的景物、人物和动物,注入他们的情感和生活体验,使观者能够感受到作品背后的深意。
另一个重要的特色是“写实与写意的结合”。
中国传统绘画注重形象的真实再现,对细节的精密描绘,追求物象的相似性。
但与此同时,绘画家也善于运用笔墨的技巧,通过简洁的线条和意境化的表现手法,使画面更具有艺术韵味和审美感。
这种融合了写实与写意的绘画风格,使中国传统绘画显得独具艺术特色。
另外,中国传统绘画注重“形神兼备”。
形神是指画面中所表现事物的外形,而兼备则是指作品中除了形象的再现之外,还要通过艺术手法来表达作品所传达的精神、意义和情感。
中国传统绘画将形神融为一体,绘画家通过刻画物象的同时,传达其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和哲理,使作品更具深度和内涵。
中国传统绘画还注重“空灵静谧”的表现。
中国画善于运用水墨和水彩等材料,以清淡的色调和流畅的线条勾勒出氛围幽远的山水、宁静的人物以及富有禅意的花鸟。
这种表现手法使画面散发出一种宁静、静谧的氛围,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观者在欣赏中国传统绘画时,往往能够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此外,中国传统绘画还注重“从内到外”的表达。
中国绘画强调“神韵”,即艺术家通过自身的修养和感悟,以及与自然和社会的交融,将自己的内心情感与作品相融合,以表达作品所要传达的意境和情感。
因此,观众在欣赏中国传统绘画时,往往能够感受到画家的思想和灵感的质朴流露。
总结起来,中国传统绘画的特色与艺术风格包括意境超绝、写实与写意的结合、形神兼备、空灵静谧和从内到外的表达。
宣讲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宣讲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宣讲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国历代绘画自古至今,源远流长,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世界绘画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绘画以其独特的审美观念、艺术表现手法和文化内涵,展现出不同历史时期的风貌和特点,形成了多元、丰富的绘画大系。
本文将从不同历代的绘画风格、代表作品和艺术特点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为读者呈现中国绘画的辉煌历史。
1. 先秦绘画中国绘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的绘画主要表现为岩画和陶瓷彩绘。
先秦绘画以“敷漆画、点石画、雕木画”为主要形式,受周代礼乐制度的影响较大。
先秦绘画注重线条的简洁流畅和色彩的对比鲜明,常以人物、动植物和神灵为题材,表现出一种淳朴、神秘的艺术风格。
代表作品有《鸟兽面纹陶瓷盘》、《人物走兽纹陶壶》等。
2. 汉唐绘画汉代是中国绘画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主要体现在壁画和绘画器物上。
汉代绘画受到东汉永兴宫壁画和西汉马王堆帛书的影响,形成了一种传统的绘画风格。
汉代绘画以人物、山水、花鸟等为主要题材,注重表现对象的形态和神韵,同时注重线条的运用和色彩的搭配。
代表作品有《永兴宫壁画》、《二虎戏珠》等。
唐代是中国绘画的黄金时期,唐代绘画家以李思训、吴道子、张萱等为代表,开创了中国绘画的新格局。
唐代绘画以山水、人物、花鸟为主要题材,注重环境氛围的表现和情感的抒发,同时注重线条和色彩的运用。
代表作品有《蛮石图》、《九马图》等。
3. 宋元绘画宋元时期是中国绘画的又一个高峰期,宋元绘画以北宋的“文人画”和南宋的“工笔画”为主要代表。
宋代文人画强调意境与诗情,注重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合理性,主张“画以诗意”、“诗以画意”,同时注重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代表作品有黄公望的《巨山雉栖图》、米芾的《脱口秀画》等。
元代工笔画以写实精细见长,注重细节描绘和色彩的细腻处理,作品形象逼真,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代表作品有赵孟頫的《郁金香图》、董源的《溪山行旅图》等。
中国美术的发展脉络以及重要的艺术家及其作品

一、我国美术的发展脉络我国美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从古至今,我国美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我国美术的发展脉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古代我国美术古代我国美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彩绘器皿,经过商、周、秦、汉等朝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印章、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
著名的艺术作品有甘肃武周永年县出土的彩绘陶器、陕西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等。
2.唐宋时期的我国美术唐宋时期是我国美术发展的鼎盛时期,绘画艺术、书法艺术、雕塑艺术等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著名的艺术家如王羲之、顾恺之、李思恭等,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后人传颂。
3.明清时期的我国美术明清时期是我国美术的又一重要时期,此时我国面临了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的局面,文化艺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著名的画家有文征明、唐寅、仇英等,他们的作品为后人所推崇。
4.现代我国美术近现代以来,我国美术在不断吸收西方绘画艺术的也摒弃了传统的束缚,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艺术发展之路。
著名的画家如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等,他们的作品影响深远,为我国美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重要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我国美术史上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有着重要的艺术地位,至今仍然被后人所推崇。
1.王羲之王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大家,其行草书法风格独特,被誉为“书圣”。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尤为著名,被誉为千古第一帖,至今仍然被后人视为书法艺术的典范。
2.文征明文征明是明代著名的画家,他的花鸟画作品在我国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文征明的作品《鹊叫梅花》、《百花图》等都是我国绘画艺术的经典之作,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艺术功底。
3.张大千张大千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画家,他擅长山水、人物、花鸟等各种绘画题材。
其作品《千里江山图》、《六出奇兵图》等均为后人所传颂,张大千的作品风格独特,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齐白石是20世纪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他的“齐白石画家”风格深受人民裙众喜爱。
中国画的历史演变及其风格特点

中国画的历史演变及其风格特点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磨砺,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风格特点。
本文将从历史演变和风格特点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演变1.起源与发展中国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岩画和印章,但真正的中国画的最早形式,则出现在西汉时期。
这时,人们发现了画在绸缎、丝绸或绢上的艺术,这种被称为“丝绢画”的形式,它的风格与东方的神秘性和神话有关。
2.唐代唐代是中国画发展的黄金时期,唐朝的文化是特别繁荣的,画家们在唐朝的文化环境中,发扬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样就创造出了一些精美的中国画。
在唐朝后期,莫高窟的壁画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代表着唐代中国画的巅峰。
3.宋代宋代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艺术时期,中国画家们在这个时期创作出了很多惊人的艺术作品。
在宋代晚期,南宋的花鸟画体现出了中国画的精神内涵,并形成了一种新的风格。
而山水画也开始变得越来越精致、工巧,画家们不仅把绘画看成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开始认为它是一种人生哲学。
4.元代元代中国画经历了一个转变,传统花鸟画和山水画同时流行。
在蒙古人的统治下,中国画家走上了一条以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为基础的创新道路,真正的形成了元代中国画的风格。
二、风格特点1.笔墨气韵中国画的笔墨气韵是其独特之处。
据说,“气韵”是指画的神韵和墨的气势,一个好的中国画需要画家的笔力和筆墨骨骼。
而“笔墨”则代表印记,每一笔都承载着画家的灵魂和创造力。
2.意境中国画的意境是其独特之处,每一个画家的创意和技巧都代表着一种独特的咏叹。
中国画家的每一个创意和画作都能将传统文化和生活场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他们不仅能够精准的捕捉到自然界的色彩和形状,还能够把自然的美妙和人生的感悟呈现出来。
3.题材和类型中国画的题材和类型非常广泛,包括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动物画、儿童画等。
每一种题材和类型代表着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独特表达。
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历史的变迁,逐渐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点。
本文将从古代的壁画绘画开始,一路追溯到现代的中国画,探究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一、古代壁画绘画中国画起源于古代的壁画绘画,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秦、赵等国。
那时的壁画画面常常是一些装饰性的图案或是一些祈祷、祭祀之类的图像。
从秦汉时期开始,壁画的画面逐渐丰富和多样化,并受到了佛教艺术的影响。
二、中古时期的山水画隋唐时期,山水画成为了中国画的代表作品。
这种画面通常以自然界中的山水景物为主题,注重表现物象的形象和色彩。
中国山水画强调意境和诗意,不仅是一种气象万千的艺术形式,更是一种追求心灵净化和解放的象征。
三、宋元时期的人物画宋元时期,人物画逐渐成为了中国画的重要形式之一。
这种画风注重生动的人物刻画和精致的丹青技法,深受文人士子们的青睐。
这些画面通常以书法、诗文为配合手法,呈现出了一种传承中华文化和美学的画风。
四、明清时期的花鸟画明清时期,花鸟画逐渐成为了中国画的代表作之一。
这种画风注重传神的花鸟刻画,强调意境和笔墨的相互辅助,达到了细腻生动的艺术效果。
这些画面还常常深受书法、诗词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凝华清新、雅致不凡的风格。
五、现代中国画现代中国画不再限制于传统画风,与西方绘画技法相结合,融汇了更多元化的创新手段。
在这些现代作品中,表现出了一种新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思潮,摆脱了传统的束缚和拘泥,展现出了更为开放和自由的创作面貌。
六、中国画的艺术特点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可以概括为:笔墨节奏、用墨法度、再生时间。
笔墨节奏是指画家自然的情绪、感官体验所产生的浑然天成的生命力和节奏感。
用墨法度是指中国画家的用墨技法必须尊守一定的法则和原则。
再生时间是指画家熟练掌握用笔和遣色的同时,还能在画外透过心灵的神游,把时间的无限延展融入到画面之中,形成了永不消逝的艺术价值。
总之,中国画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传承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及其特点
摘要:中国绘画的历史源远流长,从黄河流域发现的原始岩画算起已经有了超过5000年的历史。
中国绘画的发展阶段可以粗略的概括为一下的几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的帛画,秦汉时期蓬勃发展的宫殿壁画、墓室壁画、地上建筑壁画及与其相关的画像砖和画像石,东汉末年到隋朝初年中国绘画得到了重大的发展,在这个时期肖像画得到了重大的发展,花鸟画和山水画开始萌芽,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一个最高峰,以人物画为其最杰出的代表,在这个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画家,到了两宋时期,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绘画的题材达到了很大的扩展,从明朝时期以后中国的绘画只要以山水鸟语话和肖像画为主。
中国绘画艺术的特点与西洋绘画明显不同,它不注重色彩的调和和视觉的冲击,它最主要的特点是讲究留白的艺术和天人合一的调和。
这些特点使得不同的人看相同的画会得到不同的感觉和领悟。
中国绘画的特点表现了东方人的内涵和休养,决定了它在世界绘画的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字:中国绘画历史发展艺术特点
一、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成就极其重要代表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的绘画艺术成就在世界绘画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中国文明发源地的黄河流域发现的原始岩画只要以日月星辰、飞禽走兽为题材来表现出自己的信仰和愿望,虽然这些图案极其的简单但是它标志着绘画历史的起源值得人们去纪念。
在中国的夏商周事情,青铜器的出现让绘画艺术得到了重大的发展。
在这个事情绘画的目的主要是用来作为装饰,在这个时期绘画的风格是神秘庄严,很多绘画的作品都是用做祭司的时候使用。
这种绘画的风格是由于奴隶社会的性质决定的。
绘画的图案代表着持有者的身份地位。
因此从纯艺术的角度来说在这个事情的作品没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但是它为后面绘画艺术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秦朝一扫六国,归一四海,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秦朝初年国立强盛,府库充盈。
它吸收了战国各列国的绘画成就,中国绘画在这个事情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它毕竟还是从奴隶社会过渡过来的第一个封建王国,残留着奴隶社会的文明。
在这个时期的绘画特点上可以明显的得到表达。
封建统治者为了表达出自己的身份地位,召集了各地的能工巧匠为他们绘制宫殿壁画、墓地壁画地上建筑壁画及与其相关的画像石和画像砖。
从西汉开始一直到东汉末年,这种绘画风格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变只是在其基础上得到了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绘画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
在这个中国最动荡的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确犹如雨后的春笋。
它不但继承了壁画的成就,而且在壁画的基础上引入了佛教文化,其中重要的代表有新疆克孜尔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和敦煌莫高窟。
以文学为题材的绘画逐渐开始引入,人物肖像画成为了这个事情最杰出的代表作,这其中的代表有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木雁图》和卫协的《诗.北风图》。
山水画和鸟语画开始萌芽。
中国的绘画史和绘画理论著作从这个才真正的开始。
隋唐结束了南北时期混乱的局面,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这为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背景。
如果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那么隋唐就是绘画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
在隋唐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画家如阎立本、吴道子、李思训和王维等等。
人物画在这个时期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人物画像中有很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作品如《步辇图》、《凌烟阁功臣图》、《西域图》、《玄宗试马图》、《醉学士图》等等。
山水画逐渐成熟,鸟语画开始兴起。
这些画作的共同点就是灿烂而恢弘,表达出了隋唐时期昂扬磅礴的社会面貌和时代精神。
从两宋时期一直到清朝晚期,中国绘画明显形成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绘画体型。
工笔和写意的技巧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作品的装裱形制主要以卷、轴、册、屏等得到了
完善。
两宋时期的经济繁华和对外的开放,画作开始作为了商品可以出卖,这极大的促进了绘画艺术的发展和增强了绘画艺术和与社会的联系。
两宋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画家如张择端、李成、范宽、米芾父子等等。
这个时期的作画题材极大的得到了扩广。
其中最具代表的有表现生活的风俗画如《清明上河图》、《耕织图》、《货郎图》;描绘文人韵事的如《西园雅景图》;借描绘历史故事表示人们对现实生活态度的故事图如《文姬归汉图》、《采薇图》;与节日名俗活动相关的节日图如《观灯图》、《大傩图》、《冬至婴戏图》。
在明朝涌现出唐寅、孙克弘、孙隆等一群出类拨萃的作家。
唐寅的《秋凤纨扇图》、孙克弘的《百花图》和宋旭的《城南高隐图》把写意的技巧到达了一个最高的境界。
在清代也出现了京东八家、金陵八家、扬州八怪和四僧等一群优秀的画家。
其中郑板桥的竹在中国的画作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特点
谈到中国的绘画,每个人的心里就会有这样的感触,寥寥数笔勾勒出来的作品让人浮想联翩,韵味无穷。
中国的作品不同于西洋的画作靠需要用色彩来冲击人的视觉,中国绘画的作品给人留下足够多的想象空间,这种留白写意的技巧充分表达出了我们东方人的智慧。
在这里首先谈到中国绘画最主要的两种技巧工笔和写意。
所谓的工笔指的是指的是用公整、严谨的技法来描绘对象。
工笔分为重彩和白描。
白描就是用墨线类似于现代的速写。
它和重彩的区别既是无设色。
写意实相对于工笔来说得。
写意注重用笔,在笔墨中表达作者得情感,意也就是以形写神。
工笔画比写意画更加注重经营位置,工笔画做工精美,用笔工整,工笔画作画步骤清晰。
写意画比较注重用笔,在笔法的运用上,较丰富一些。
比较注重“写”的痕迹。
更注重意境。
作为中国绘画最主要的两个技巧。
这两种绘画一般都应用在绘画不同的领域。
工笔画多以仕女,花鸟为主。
例如周昉的《步撵图》是工笔画的代表。
写意画的特点比较大气,注重一气呵成。
例如齐白石的《虾》是写意画的代表。
工笔画是比较客观的再现物体。
而写意画是作者对事物的一种主观的表达。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写意画比工笔画更注重留白。
但是工笔画比写意画更加精美。
两者各有千秋,构成了中国绘画的重大的成就。
中国绘画的另外一个艺术特点就是追求自然和天人合一。
强调“意境”和“大象无形”,注重个人的感觉意识。
所谓的这种自然和意境就是欣赏一幅作品时,作品描绘出来的深远的能够让人神清气爽,神游画内。
这是任何的西洋画作都很难达到的。
中国绘画艺术的这个特点可以说是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但也可以说它的这种艺术特点也一直的在影响着中国的文化。
参考文献:《中国绘画》任德山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