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蛋白与鱼类消化能力和肠道免疫的关系
第三章 鱼类营养学原理蛋白质营养影响蛋白质消化率因素

第三章鱼类营养学原理第一节蛋白质的营养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
那么在鱼类营养中,是不是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越高就越好呢?为什么,在众多饲料蛋白源,一般鱼类对鱼粉的消化利用率比其它蛋白源饲料高呢?(一):蛋白质营养1.蛋白质的组成含C、H、O、N,部分蛋白质含少量Fe、P、S,蛋白质的平均元素含量:C 53%,H 7%,O 23%,N 16%,S+P <1%N平均含量为16%,这是概略养分分析法CP含量计算的理论依据。
CP=蛋白质含N量÷16%=蛋白质含N量×6.25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主要由20种氨基酸组成。
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各异,但都是由20种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组成的,并在体内不断代谢与更新。
①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不可替代的,是除水外,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占干物质的50%,占无脂固形物的80%。
②组织生长、更新、修补的物质来源。
动物体蛋白质每天约 0.25-0.3%更新,约6-12月全部更新。
③参与构成酶、激素和部分维生素。
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含氮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胰岛素、促肠液激素;含氮维生素:尼克酸④蛋白质是水生动物主要的能量来源,为鱼类提供能量,转化为脂肪和糖类:蛋白质的燃烧热值为5.654卡/克,生理热价4.4卡/克左右⑤参与机体免疫:抗体的成份绝大部分均为蛋白质⑥参与遗传信息的控制:DNA、RNA⑦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渗透压⑧运输功能:血红素⑨参与血凝和维持血液酸碱平衡。
3.鱼类对饲料蛋白质的利用①消化部位:主要在胃和小肠上部, 20%在胃,60-70%在小肠,其余在大肠。
②吸收:部位在小肠上部,主动吸收吸收的顺序: L-AA > D-AACys>Met>Try>Leu>Phe>Lys≈Ala>Ser>Asp>Glu图1. 蛋白质、氨基酸的消化代谢过程A. 糜蛋白酶原的激活:胰腺细胞合成的糜蛋白酶原为24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一肽链,分子内部有5对二硫键相连,该酶原的激活过程:首先由胰蛋白酶水解15位精氨酸和16位异亮氨酸残基间的肽键,激活成有完全催化活性的糜蛋白酶,但此时酶分子尚未稳定,经糜蛋白酶自身催化,去除二分子二肽成为有催化活性并具稳定结构的α—糜蛋白酶。
蛋白质在鱼虾免疫能力中的作用

蛋白质在鱼虾免疫能力中的作用蛋白质是鱼虾必需的核心营养物质,直接地影响其生长、繁育、生理、代谢和抗病力,但同时也是鱼虾氮排泄及养殖水环境自污染的主要因素。
因此,有关蛋白质营养与鱼虾免疫能力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对近10 年来蛋白质营养对鱼虾免疫能力的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鱼虾蛋白质营养与免疫能力关系的深层次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1 蛋白质对鱼虾免疫能力作用的研究进展1.1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鱼虾机体免疫能力的影响蛋白质是水产动物生存的重要物质,它不仅是构成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物质基础,也是动物合成各种酶类和抗体所必需的原料,因此蛋白质和机体免疫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前人研究表明,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水平对鱼类免疫能力具有明显的增强效应,当饲料中蛋白质缺乏时,鱼的溶菌酶( LZM) 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C -反应蛋白含量、抗体水平以及抗病菌感染力显著下降,饲料蛋白质含量过高时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免疫抑制。
Kiron 等在不同蛋白质水平( 10%、35% 和50% ) 对虹鳟免疫能力影响的研究中发现: 添加35% 蛋白质虹鳟感染病毒后未出现死亡,其死亡率分别极显著低于高蛋白质组和低蛋白质组的15% 和20% ; 血清中LZM 活性[( 63.88±7.01 ) %]和C-反应蛋白的含量[( 11.0 ± 3.3) μg /ml]比低蛋白质组[( 29.96 ±4.59) %、( 7.2±2.2) μg /ml]分别有显著提高,但相对于高蛋白质组[( 59.63±6.70 ) %、( 10.8 ± 2.6 )μg /ml]却无显著差异。
王美琴等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条件下研究了5 种不同饲料蛋白质水平( 43%、46%、49%、52% 和56% )对半滑舌鳎免疫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49% 蛋白质组的死亡率最低,比其他组降低50% ~ 75% ,且该组LZM 和SOD 活性最高,分别比其他组极显著提高4. 61% ~18.07% 和4.20% ~ 34.79% ; 补体3(C3) 、补体4( C4) 活性随蛋白质水平的提高缓慢升高,但差异不显著。
大豆抗原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消化酶活性及血液指标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大豆抗原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消化酶活性及血液指标的影响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大豆抗原蛋白在人类食品中广泛存在,是一种主要的蛋白质成分。
然而,大豆抗原蛋白在某些鱼类的消化系统中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影响其生长和发育,这对于养殖业和市场销售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了解大豆抗原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的消化酶活性及血液指标的影响,可以为养殖业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以确保鱼类生长和营养价值的最大化,并减少可能的消费者健康风险。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大豆抗原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消化酶活性及血液指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与鱼类生长、免疫系统和肠道菌群的关系,为养殖业提供指导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检测大豆抗原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的脂肪酶、淀粉酶、蛋白酶等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测定大豆抗原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的血液指标的影响,如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等。
(3)检测大豆抗原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生长、肠道菌群及免疫系统的影响。
2.研究方法:(1)实验动物:选用具有代表性的不同食性鱼类,如鲤鱼、鲑鱼、鳕鱼等,进行实验。
(2)实验设计: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喂养常规饲料,实验组喂养添加大豆抗原蛋白的饲料。
(3)实验周期:实验周期根据不同的鱼类进行调整,一般为4-8周。
(4)数据统计:测定各组实验动物消化酶活性、血液指标,统计分析实验数据,计算出各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等。
四、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结果将展示大豆抗原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的消化酶活性、血液指标、生长、免疫系统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这些结果将有助于养殖业提高鱼类生长和营养价值,减少可能的消费者健康风险,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同时,本研究结果还将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
饲料中补充适宜的大豆纤维改善建鲤的生长性能、生化指标和肠道健康

1.5
合计 total
100.0
营养成分(实测值) nutritional levels(measured value)
8.0 20.0 14.0 6.0 8.0 22.3 5.0 3.5 10.5 0.2 1.0 1.5 100.0
8.0
8.0
20.0
20.0
14.0
14.0
6.0
6.0
8.0
8.0
项目 items
饲料纤维水平/% dietary fiber levels
1.8
5.2
8.8
12.2
原料/% ingredients
鱼粉 fish meal
8.0
去皮豆粕 dehulled soybean meal
20.0
棉籽蛋白 cottonseed protein
14.0
大豆分离蛋白 isolated soy protein 6.0
小麦蛋白 wheat gluten
8.0
高筋面粉 wheat flour
22.3
豆油 soybean oil
5.0
大豆纤维 soybean fiber
0.0
膨润土 bentonite
14.0
氯化胆碱 choline chloride
0.2
磷酸二氢钙 Ca(H2PO4)2
1.0
复合预混料 composite premix
10 期
况文明,等:饲料中补充适宜的大豆纤维改善建鲤的生长性能、生化指标和肠道健康
2231
和小麦蛋白为蛋白源,以豆油为脂肪源配制基 础饲料,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 3.5%、7.0%、10.5%和14%大豆纤维配制成5种纤 维水平(1.8%、5.2%、8.8%、12.2%和15.8%)的等
植物蛋白质对海水养殖鱼类肠道健康的研究进展

肠道黏膜屏障包括肠道 机 械 屏 障[肠 上 皮 细 胞及其 紧 密 连 接 ( tight junction,TJ) 等]和 免 疫 屏 障( 肠相关淋巴组织、弥散免疫细胞以及细胞因子 等) 。结构完整、功能健全的肠道机械屏障能够有
收稿日期:2018 - 08 - 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576137,31202006)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 计划) ( 2014CB138601) 作者简介:郑 晶( 1995—) ,女,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E-mail: zhengjing@ stu.ouc.edu.cn * 通信作者:张彦娇,副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 yanjiaozhang@ ouc.edu.cn
我国是 世 界 最 大 的 海 水 养 殖 生 产 国 家,具 有 养殖规模 大、密 度 大、产 量 高、品 种 全 的 特 点。随 着养殖产量 的 逐 年 上 升,海 水 养 殖 的 诸 多 问 题 也 愈发凸显: 一方面,养殖鱼类排泄的粪便会污染水 质; 另一方面,目前在海水养殖中冰鲜鱼的使用仍 十 分 普 遍 ,而 冰 鲜 鱼 的 利 用 率 低 ,大 部 分 未 被 利 用 的冰鲜鱼沉 入 水 底 加 剧 了 水 体 的 恶 化,这 不 仅 污 染 环 境 、浪 费 资 源 ,而 且 也 不 利 于 绿 色 健 康 海 水 养 殖的发展 和 持 续。所 以,水 产 人 工 配 合 饲 料 的 推 广和普及是海水养殖业中势在必行的关键保障。 同 样 ,近 年 来 受 鱼 粉 资 源 和 价 格 的 限 制 ,植 物 蛋 白 质替代鱼粉蛋白质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已经十分 广泛,在海水 养 殖 鱼 类 中 植 物 蛋 白 质 的 使 用 比 例 也有较大提高,如 1993 年大西洋鲑( Salmo salar ) 中植物蛋白质的添加量为 0,近年来大部分大西洋 鲑中植物蛋白质的添加量可以达到 30. 00%[1],最 多可以 达 到 36. 50%[2]。但 因 为 绝 大 部 分 的 海 水 养殖鱼类为 肉 食 性 鱼 类,所 以 其 对 饲 料 中 植 物 蛋 白质的添加 较 为 敏 感,通 常 会 发 生 植 物 蛋 白 质 诱 导 型 肠 炎 ,进 而 威 胁 养 殖 鱼 类 的 健 康 和 生 长 ,可 见 我国的海水 鱼 类 养 殖 虽 然 取 得 了 一 定 的 成 就,但
动植物蛋白比对鲤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008,No.7 饲料及饲养试验37 收稿日期:2008-01-09;修回日期:2008-07-04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资助项目(KJ050211)作者简介:向 枭(1973-),男,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的教学研究工作。
动植物蛋白比对鲤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向 枭,周兴华,陈 建,段 彪,黄 辉(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水产系,重庆荣昌 402460)摘 要:研究鲤鱼饲料中适宜的动植物蛋白比例。
以鱼粉和豆粕作为蛋白源,以豆粕分别替代0%、、28%、42%、56%、71%、86%和100%的鱼粉,设计出动植物蛋白比分别为1.83∶1,1.45∶1,1.11∶1,0.84∶1,0.58∶1,0.37∶1,0.18∶1,0∶1的8种等蛋白(30%左右)等能(15.77kJ /g 左右)的饲料。
对(6.50±0.22)g/尾的试验鲤鱼进行65d 的养殖,结果表明:动植物蛋白比为0.37∶1时,试验鲤鱼肠蛋白酶和肝胰蛋白酶活性均达最大,分别为1961.83U 和1991.81U;动植物蛋白比为0.18∶1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达到最大,肠、肝胰淀粉酶活性分别为149.18U 和152.85U,肠、肝胰脂肪酶活性则分别为1893.33U 和1733.33U 。
本试验动植物蛋白比为0.37∶1~0.18∶1时,能显著提高鲤鱼消化酶活性,促进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关键词:动植物蛋白比;营养需求;消化酶活性;鲤鱼中图分类号:S816.46;S81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202(2008)07-0037-03Effects of An i m a l and Veget able Prote i n Ra ti o on Acti v ity of D i gesti ve Enzy m es i n Co mm on CarpABSTRACT:Pr oper rati o of ani m al and vegetable p r otein in feeds f or co mmon car p s was studied .Taking fish meal and s oybean meal as p r otein s ource,and substituting s oybean meal for 0%,14%,28%,42%,56%,71%,86%and 100%fish meal res pectively,8p r o 2tein feedswith rati o of ani m al and vegetable p r otein 1.83∶1,1.45∶1;1.11∶1,0.84∶1,0.58∶1,0.37∶1,0.18∶1and 0∶1(about 30%)and equal energy (about 15.77kJ /g )were designed .Ex peri m ental car p s of (6.50±0.22)g/car p were fed for 65d .the results sho wed that when the rati o of ani m al and vegetable p r otein was 0.37∶1,the activity of erep tase and liver -try p sase in the ex peri m ental car p swas up t o the maxi m u m,i .e .1961.83U and 1991.81U res pectively;when the rati o of ani m al and vegetable p r otein was 0.18∶1,the activity of a mylase and li pase in the ex peri m ental car p s was up t o the maxi m u m.And in this case the activity of a mylase in intestine,liver and pan 2creas was 149.18U and 152.85U res pectively,and the activity of li pase in intestine,liver and pancreas was 1893.33U and 1733.33U res pectively .W hen the rati o of ani m al and vegetable p r otein was 0.37∶1~0.18∶1in this ex peri m ent,the activity of digestive enzy me in co mmon car p s could be significantly i m p r oved,and the feed digesti on and utilizati on could be p r o moted .KE YWO R D S:rati o of ani m al and vegetable p r otein;demand of nutrients;activity of digestive enzy me;common car p 蛋白质是水产动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又是影响饲料成本的重要因子。
草鱼肠道对4种饲料蛋白质氨基酸消化和吸收率的比较分析_邝雪梅

《淡水渔业》2004年第34卷第3期收稿日期:2003-08-17作者简介:邝雪梅(1964-),女,重庆人,湛江海洋大学讲师,从事鱼类养殖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草鱼肠道对4种饲料蛋白质氨基酸消化和吸收率的比较分析邝雪梅 杨 文 潘欢欢 封承辉(湛江海洋大学,广东湛江 524088) 摘 要 采用离体消化方法,利用草鱼肠道消化酶作为酶源,在水解7h 后,用茚三酮方法测定水解液中生成的氨基酸总量,以生成的氨基酸量占消化前饲料蛋白质量的百分比表示氨基酸离体消化率。
4种饲料的氨基酸消化率分别为鱼粉64.56%、豆粕88.73%、菜粕75.03%、棉粕81.00%,显示出草鱼对3种植物饲料蛋白质的氨基酸消化率高于鱼粉的结果。
关键词 氨基酸,消化,吸收,草鱼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离体酶解反应得到草鱼肠道在相同的条件下对不同饲料原料的氨基酸消化率,建立以氨基酸消化率的作为饲料蛋白质可消化性的离体消化率试验方法。
同时按照离体酶解方法制备饲料原料的酶解溶液作为灌注液,再通过肠道的离体灌注试验,定量地比较分析草鱼对不同饲料蛋白质酶解液中的氨基酸整体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率,在相同条件下比较分析草鱼对不同饲料蛋白质原料的氨基酸消化率和肠道对酶解液中氨基酸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率差异,并对试验方法进行探讨。
1 实验材料和方法1.1 饲料原料选择进口鱼粉、豆粕、菜粕、棉粕共4种常规蛋白质饲料原料,原料经过植物粉碎机粉碎后全部通过80目标准筛。
1.2 氨基酸离体消化率测定方法1.2.1 用于离体消化的消化酶制备取在水族箱中经过配合饲料养殖2周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15尾,平均体重190克左右,常规解剖得到肠道,滤纸吸干后称重。
按照肠道重量10倍加入pH 7.4、0.2mol /L 的磷酸缓冲液,玻璃匀浆器匀浆,冷冻离心机在-4~2℃、10000r /min 离心20min ,取上清液冰箱冷冻保存备用。
大豆抗原蛋白Glycinin对鱼类生长、免疫及肠道组织的影响

2吉林市昌邑区金源水产良种场,吉林长春 132001)
摘 要:大豆抗原蛋白 Glycinin是大豆主要的抗营养因子,是限制大豆蛋白源在水产饲料中广泛应用的主 要瓶颈。鱼类配合饲料中大豆抗原蛋白 Glycinin含量过高会导致鱼类生长缓慢、消化酶活力下降、肠道受 损甚至死亡。文章概述了大豆抗原蛋白 Glycinin对鱼类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肠道 组织的影响,可为进一步研究大豆抗原蛋白的致敏机理提供参考,为合理开发利用大豆蛋白源、节约鱼粉 蛋白、优化鱼类饲料配方、降低饲料成本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大豆抗原蛋白;大豆球蛋白;生长性能;消化性能;肠道组织
水产科技情报 2019,46(2)
81
doi:10.16446/j.cnki.1001-1994.2019.02.004
大豆抗原蛋白 Glycinin对鱼类生长、免疫及 肠道组织的影响
李民1 王婧瑶1 段晶1 吴莉芳1 翟子惠1 周锴1 杨兰1 金昌洙2 (1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 130118;
大豆抗原蛋白(soybeanantigen)是指大豆及 其制品中可引起人和动物产生过敏反应的一些大 分子蛋白质或糖蛋白。目前为止已发现的大豆抗 原蛋白有 32种,其中大豆球蛋白(Glycinin)和 β -伴大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是大豆抗原蛋 白中免疫原 性 最 强 的 两 种[1]。这 两 种 蛋 白 因 结 构不同,其功能也不尽相同。大豆抗原蛋白 β- Conglycinin具有较 好 的 稳 定 性、溶 解 性 和 乳 化 能 力,而大豆抗原蛋白 Glycinin则具有良好的黏结 性和凝胶保水性[2]。大豆抗原蛋白 Glycinin是胚 胎时期在种子中合成的储藏蛋白质,约占种子总 球蛋白的 40%,占大豆实体总蛋白的 19.5% ~ 23.1%[3],其分子结构是由 6个亚基对在非共价 键的连接下组成的稳定六聚体结构,每一亚基对 都是由 1个酸性多肽链(1条 N末端酸性 A链) 和 1个碱性多肽链(1条 C末端碱性 B链)构成, 它们之间通过 1个二硫键(S-S)相连[4]。大豆 抗原蛋白 Glycinin的单聚体亚基结构可以表示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25 50
75
87.5
2.6a 2.21b 2.08b 1.69c 1.35d Y2=-1.32SBM+2.6121 r=-0.9794**
艾庆辉 等 (2002)
Eric等 (2000)
表4 大豆源蛋白代替鱼粉蛋白后引起生长下 降效应值
品种
幼建鲤 幼建鲤 鲤鱼 大口鲶 四须鲃 鲑鱼 大菱鲆 平均
(DSBM FI(g/尾) 蛋白)
FI与DSBM蛋 白相关
32.8a 32.2a 32.6a 29.0b 26.8c
Y2=-6.02DSBM+33.698 R2=0.807 p<0.05
r=-0.8983*
资料来源:张锦秀和周小秋(2003)
表6 豆粕对大口鲶和四须鲃采 食量(FI)的影响
SBM蛋
相关
Y=-0.311X+81.05 r=-0.985* 等(2000)
表3 豆粕对大口鲶和大菱鲆生 长的影响
SBM蛋
大口鲶 白(%)
增重(g)
(SBM)
相关分 析
SBM蛋
大菱鲆 白(%)
增重(g)
(SBM)
相关分 析
13 26 39
52 65
82.7a 73.5b 67.4c 50.4d 40.5e Y1=-82.7SBM+95.2 r=-0.9844**
6.49b
Y2=-1.49SBM+7.983 R2=0.7157* r=-0.8401* p<0.05
艾庆辉 等 (2002)
Eric等 (2000)
表8 大豆蛋白代替鱼粉蛋白引起采食 量下降的效应值
品种
幼建鲤 幼建鲤 鲤鱼 大口鲶 四须鲃 鲑鱼 平均
大豆蛋 每代鱼粉蛋白10 %, 资料来源 白源 采食量变化(%)
0
40 60 80
1.62a 1.76a 2.04b 2.30c
Y2=0.96SPI+1.52 R2=0.9317* r=+0.9652*
25.57a 24.5a 18.5b 11.3c
100 2.56d
14.1c
PRR与SPI蛋白替代鱼 Y1=-14.51SPI+26.92
粉蛋白水平相关
r=-0.8907*
SPI DSBM
-4.57 -1.81
张锦秀,周小秋(2003) 张锦秀,周小秋(2003)
DSBM
-2.15
Kim等(1995)
SBM SBM
-3.27 -2.17
艾庆辉等(2002) Adrian(2000)
DSBM
-6.81
Carter(2000)
-3.46
表7 大豆蛋白使用后鱼类增重鱼采食量的 关系
试验一
(SPI蛋 白)
SPI蛋白(%)
FI(g/尾)
FI与SPI蛋白 相关
0
40 60 80 100
39.78a 28.96b 26.2c 24.7c 21.6d
Y1=-17.66SPI+38.97 r=-0.9715**
R2=0.9438 p<0.01
试验二 DSBM蛋白(%) 0
25
50
75 100
R2=0.7934*
资料来源:张锦秀和周小秋(2003)
表10 DSBM对幼建鲤饲料系数和净蛋白 沉积率(PRR)的Βιβλιοθήκη 响DSBM蛋白(%)0
25 50 75 100
饲料系数
1.48a 1.52a 1.66b 2.05c 2.74d
Carter(2000) Eric等(2000)
-6.98
小结
• 大豆蛋白等量蛋白替代鱼粉蛋白 后引起鱼类生长速度下降。
• 代替越多生长受阻越严重。 • 代替后引起的效应值为:每代替
10%,生长速度下降4.0514.28%(平均6.98%)
二、大豆蛋白引起鱼类生长下 降与采食量下降有关
表5 大豆蛋白引起鲤鱼采食量(FI)下降
R2=0.9647 p<0.01
试验二 DSBM蛋白(%) 0
25
50
75 100
(DSBM 蛋白)
增重(g/尾)
增重与DSBM
蛋白相关
22.8a 21.2ab 19.7b 14.2c 9.8d
Y2=-0.127DSBM+23.77 R2=0.9108 p<0.01
r=-0.9544**
资料来源:张锦秀和周小秋(2003)
大豆蛋白与鱼类消化能力和肠道免疫的关系
一、大豆蛋白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表1 大豆蛋白降低鲤鱼的生长
试验一
(SPI蛋 白)
SPI蛋白(%)
增重(g/尾)
增重与SPI蛋 白相关
0
40 60 80 100
24.6a 16.6b 12.8c 10.7cd 8.45d
Y1=-0.163SPI+23.75 r=-0.9892**
实 水 生 大豆蛋 相 关 系 数 验 动 物 白源
1
大口
豆粕
鲶
2
四须鲃 SPI
3
幼建
SPI
鲤
4
幼 建 去皮豆
鲤
粕
资料来源
增重与 采食量
+0.922 3**
+0.991 1**
+0.975 0**
+0.972 0**
艾庆辉等 (2002)
Adrian(20 00)
周小秋等 (2003)
周小秋等 (2003)
大豆蛋 白源
SPI DSBM DSBM SBM SBM DSBM SBM
每代鱼粉蛋白10 %, 资料来源 增重变化(%)
-4.60
张锦秀,周小秋(2003)
-5.58
张锦秀,周小秋(2003)
-5.57
Kim等(1995)
-9.82
艾庆辉等(2002)
-5.00
Adrian(2000)
-4.05 -14.28
结果说明:大豆蛋白引起鱼类生长下降,采食量下降是 重要原因。
大豆蛋白代替鱼粉蛋白后引起 采食量下降的可能原因
大豆蛋白中不含有鱼粉中某些诱食物质,
引起采食量下降(可能是)
除以上原因外,是否还有其它重要原因
?
表9 SPI对幼建鲤饲料系数和净蛋白沉 积率(PRR)的影响
SPI蛋白(%) 饲料系数
饲料系数与SPI蛋白替 代鱼粉蛋白水平相关 PRR(%)
表2 去皮豆粕蛋白代替鱼粉蛋白对大 西洋鲑鱼和虹鳟生长的影响
0%DSBM 37%DSBM 变化(%)
大西洋鲑鱼 278a
193b
虹鳟
142a
139a
-44.3 -2.15
Refstie 等(2000)
SBM蛋 0 白(%)
25 37
大西洋鲑鱼 增重(g) 80.8a 74.3b 70.0c Carter
大口鲶 白(%)
FI(g)
(SBM)
相关分 析
SBM蛋
四须鲃 白(%)
FI(g)
(SBM)
相关分 析
13 26 39
52 65
63.7a 61.1ab 60.8b 59.4b 53.1c
Y1=-18.4SBM+66.99 R2=0.8440** r=-0.9187** p<0.01
0
25
50
75
7.75a 7.52a 7.5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