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装饰材料中应用的新型化学纤维

合集下载

聚丙烯纤维的特点及应用

聚丙烯纤维的特点及应用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聚丙烯纤维的特点及应用变宝网9月7日讯聚丙烯纤维是一种合成纤维,由丙烯聚合得到的等规聚丙烯为原料纺制而成,也叫丙纶,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去了解聚丙烯纤维的相关特性。

一、聚丙烯纤维的性能特点(1)质轻聚丙烯纤维的密度为0.90-0.92 g/cm3,在所有化学纤维中是最轻的,比锦纶轻20%,比涤纶轻30%,比粘胶纤维轻40%,因此很适合做冬季服装的絮填料或滑雪服、登山服等的面料。

(2)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腐蚀丙纶强度高(干态、湿态下相同),是制造渔网、缆绳的理想材料;耐磨性和回弹性好,强度与涤纶和锦纶相似,回弹率可与锦纶、羊毛相媲美,比涤伦、粘胶纤维大得多;丙纶的尺寸稳定性差,易起球和变形,抗微生物,不蛀;耐化学药品性优于一般纤维。

(3)具有电绝缘性和保暖性聚丙烯纤维电阻率很高(7×1019Ω.cm),导热系数小,与其他化学纤维相比,丙纶的电绝缘性和保暖性最好,但加工时易产生静电。

(4)耐热及耐老化性能差聚丙烯纤维的熔点低(165~173℃),对光和热的稳定性差,所以,丙纶的耐热性、耐老化性差,不耐熨烫。

但可以通过在纺丝时加入防老化剂来提高其抗老化性能。

(5)吸湿性及染色性差聚丙烯纤维的吸湿性和染色性在化学纤维中是最差的,几乎不吸湿,其回潮率小于0.03%。

细旦丙纶具有较强的芯吸作用,水汽可以通过纤维中的毛细管来排除。

制成服装后,服装的舒适性较好,尤其是超细丙纶纤维,由于表面积增大,能更快地传递汗水,使皮肤保持舒适感。

由于纤维不吸湿且缩水率小,丙纶织物具有易洗快干的特点。

丙纶的染色性较差,颜色淡,染色牢度差。

普通燃料均不能使其染色,有色丙纶多数是采用纺前着色生产的。

可采用原液着色、纤维改性,在熔融纺丝前掺混燃料络合剂。

二、聚丙烯纤维的分类聚丙烯纤维可分为长纤维、短纤维、纺黏无纺布、熔喷无纺布等。

聚丙烯长纤维可分为普通长纤维和细旦长纤维(单丝纤度≤2.2 dtex,可用于生产服装与装饰和部分产业用长丝制品。

汽车用非织造布内饰材料

汽车用非织造布内饰材料
21 年纪代饧识校 第 3 00 期
综合 评述 — —
汽 车用 非织 造布 内饰材 料
郝秀 阳 , 高杰 云
(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 院, 天津 摘 30 6 ) 0 1 0
要: 非织造布成本低 、 能优越 , 性 能满足汽车制造领域不 同用途 的需要 。重点介 绍了非织造布在衬垫
材料、 覆盖材料 和过滤材料上的应用和典 型的生产工艺 。 关键 词 : 汽车 ; 非织造布 ; 应用 ; 生产工艺
收稿 日期 :。9 9 7 20一o ~o 作者 简 介 : 阳(97 , , 唐山人 , 郝秀 18 一)女 河北 硕士研 究生 , 主
要从事功能非织造布 的研究。

汽车 内饰覆 盖材 料 中最 多 的还 是各 类 模压 件 。
近年来 , 们 日益 关 注再 生纤 维 在 汽 车制 造业 中的 人
1 2 覆盖 材料 .
l , 7 是具 有减 振 、 隔音 、 隔热 、 密封 、 强 、 隙等作 增 填
用 的一 类 材 料 , 如前 挡 板 、 纵 板 、 表板 、 操 仪 车顶 衬
覆盖 材 料 主要是 用 于 汽车 顶棚 、 椅 等正 面和 座
背 面 的装 饰 的非 织造 布 。由于非织 造布具有 优 良的
垫、 行李厢 盖板 、 行李厢 衬板 、 车门 内衬板等 。 吸音 、 隔音 、 防震材 料主要 有海绵 、 玻璃纤 维棉 、 沥 青板 、 酸铝 棉 、 硅 铅箔 复合材 料 、 吸音 涂料 、 聚氨酯 泡沫 塑料等 , 随着 非织造 材料优 势逐渐鲜 明 , 织造 非
吸音 隔音毡 的用 量逐 年增 大 , 产 品 所用 的原料 主 该
延 伸性 , 合 车 顶 棚 等 构 件 的模 压 成 型 , 外 观 颇 适 且

汽车内饰常用织物材料

汽车内饰常用织物材料

汽车内饰常用织物材料汽车内饰织物主要指用于车体和车内装饰的织物。

按照使用阶段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汽车制造时用的车体内织物,如座椅面料、背衬、地毯、顶棚等;二是汽车配饰用纺织面料,用于驾乘人员根据使用需求或爱好而选配的车体以外的汽车配饰纺织产品,如座椅套、枕套、头枕、纸中盒套、转向盘套、后视镜套、驻车制动器操纵杆套、变速杆套等。

汽车内饰织物属于功能性、技术性织品,对纤维材料有吸水吸湿、轻量保温、抗菌除臭、防污、抗静电、抗起球、阻燃、隔热、隔声、绝缘等特殊要求,汽车内饰织物所用的纤维材料几乎涉及所有天然、化学和高技术纤维,涉及多品种、多功能和特殊化纤维。

常用的汽车内饰织物材料及其特性有:(1)涤纶:耐磨性好、抗强度高、抗紫外线能力好、抗折性好、耐霉变、易清洗、价格较便宜,但是吸湿性、热舒适性和压缩弹性性能较差,适用于座套、车内饰、地毯等。

(2)棉纶:弹性好、耐磨性好、热吸湿性优于涤纶,但是抗紫外线性能差,适用于座椅、簇绒地毯等。

(3)腈纶:抗紫外线性能好、手感柔软、颜色鲜艳、但耐磨性不是特别好。

适用于汽车的顶篷。

(4)丙纶:质量轻、价格便宜、但色泽受限、熔点低、耐磨性有限,吸湿性比涤纶更低,适用于内饰面料、针刺地毯等。

(5)羊毛:舒适、弹性好,但价格较高、抗紫外线差。

适用于冬季豪华车座椅套、靠垫、抱枕等。

(6)棉:柔软、触感舒适、吸湿性和透气性好、抗紫外线能力较好、抗光老化性能优,但强度较低、耐磨性较差、易起皱且折痕不易恢复,与化学纤维肪可改善织物的抗皱性,适用于春秋用座椅套、靠垫、抱枕等。

(7)亚麻:质地坚固耐用、凉爽、吸湿透湿、抗菌防菌、不粘皮肤、不产生静电、防虫防霉,但价格较高,适用于夏季座椅套。

然而聚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的用量为最大,这与它们优良的应用性能有关。

在汽车内饰织物使用的纤维中,聚酯纤维用量上升最快,因其高强力、高模量、回潮低、易燃性差、防腐蚀等优点而备受青睐,而且聚酯织物尺寸稳定、耐磨,经特殊处理后具有优良的抗紫外线特性。

纤维新材料及应用-4高性能纤维

纤维新材料及应用-4高性能纤维

腹壁修补、胸隔膜修补、疝修 补作为暂时支撑材料。
器官修复(脾脏、肝脏、肾脏) 的包复物
体内定位材料。
3、人工假肢
和其他纤维一起混合制作人工骨的 强化纤维。
4、人工皮肤
创面敷布,不仅保证创面纤维芽 细胞很好生长。而且与生体亲和性好, 能被创面吸收,愈后皮肤光滑。
此外还开发了许多止血纤维,其 他载体性纤维。
美国杜邦的聚酯Aquasorb是一种羧 甲基纤维素钠。
卫生用品材料—尿布、卫生巾、高效 吸血纱布、绷带,快速吸收体液,不 沾伤口。
农业、林业、园艺——与其他纤 维混用制成的膜,作为土壤保水剂, 透水透气性好,所吸收的水份95%可 被植物利用,用它制成的“水合土” 可在沙漠中种植庄稼。
五、生体吸收性纤维
性能指标:
砂岩色(粗品种)和金色(细品种)
密度:1.3 回潮率:0.1 介电强度:190 电阻率:5*1016 热容量:1.34
应用:
工艺传送带:使用寿命长 压滤材料:与金属网媲美 防护编带:电缆包覆 工业用鬃丝:热清洗
防护服装:缝纫线,搭扣带 运动弦线:弹性好。 音乐弦线:音调品质独特。 热塑性复合材料:航空原件,医疗 工具和骨骼代用品。
(一)生体吸收性纤维的分类
天然材料——羊肠线、纤维素、 甲壳素、胶原质、海藻酸盐。
合成材料——聚乙交酯酸酯共聚物、琥珀酸共聚物、聚酰 胺酯、玻璃质。
混合材料——明胶+聚乙烯醇
(二)应用
1、缝合线 最大的应用领域。30~80天后,吸收 作用完成。
2、内脏修补织物及固定材料
(四)高吸水纤维的开发应用
日本的Exlan公司的“兰西尔-F”, 能吸收120ml/g-150ml/g的纯水, 40ml/g-50ml/g的0.9%盐溶液。

新型纤维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

新型纤维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

新型纤维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一、引言纤维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类别,具有轻质、高强度、高模量、优良的耐腐蚀性能以及良好的透气性、吸湿性和柔软性等特性,广泛应用于纺织、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纤维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新型纤维材料的研究迅速展开。

二、新型纤维材料的研究(一)碳纤维碳纤维是一种具有极高强度和极低重量的纤维材料,是一种以石油、煤炭等有机物为原料,经过炭化、石墨化等工艺制成的纤维。

碳纤维具有优秀的高温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耐腐蚀性,可用于制作航空航天器件、运动器材、汽车零部件等。

(二)石墨烯纤维石墨烯纤维是一种由石墨烯片层纳米材料构成的纤维材料。

石墨烯具有极高的导热性、导电性和机械强度,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纤维材料。

石墨烯纤维可应用于柔性可穿戴设备、导热材料、光电器件等领域。

(三)生物可降解纤维材料生物可降解纤维材料是一种环保型纤维材料,采用可再生资源如玉米淀粉、蔗糖等制备而成。

生物可降解纤维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能,在医疗、环境保护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三、新型纤维材料的应用(一)纺织业新型纤维材料在纺织业的应用是最广泛的。

碳纤维、石墨烯纤维等高强度纤维材料可以用于制作高强度织物,如航空航天领域的防护服、高强度运动服装等。

生物可降解纤维材料可用于制作环保型纺织品,如可降解服装、可降解装饰品等。

(二)建筑业(三)汽车工业四、新型纤维材料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型纤维材料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其应用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新型纤维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例如利用石墨烯纤维制作高效能电池材料,或者利用生物可降解纤维材料制作生物能源装置。

此外,新型纤维材料的绿色制备技术也将受到重视,以提高纤维材料的制备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五、结论新型纤维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推动科技进步、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碳纤维、石墨烯纤维和生物可降解纤维材料等新型纤维材料的出现,为纺织、建筑、汽车等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碳纤维材料的应用领域

碳纤维材料的应用领域

碳纤维材料的应用领域1.引言1.1 概述概述碳纤维材料是一种具有高强度、低密度、耐腐蚀和优异导电性能的先进材料。

它由碳纤维纤维束制成,通过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来增强其力学性能。

这种材料不仅具备金属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还具备纤维材料的轻量化和耐腐蚀性能。

在近年来,碳纤维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逐渐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碳纤维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汽车制造领域、体育器材领域、建筑领域、医疗器械领域以及能源领域的应用。

通过对这些领域的案例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碳纤维材料在不同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和优势。

本文旨在总结和回顾碳纤维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同时展望碳纤维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碳纤维材料的应用领域进行探讨,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碳纤维材料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重要性和潜力。

希望本文对读者们对碳纤维材料的应用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碳纤维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探讨了碳纤维材料在多个领域的应用。

具体来说,文章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其中包括概述、文章结构以及目的。

概述部分介绍了碳纤维材料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的背景。

文章结构部分说明了本文的组织结构。

目的部分概括了本文的写作目标,即详细阐述碳纤维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分为数个小节。

首先在2.1节中,我们将定义碳纤维材料并介绍其特性。

然后在2.2节中,探讨碳纤维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包括飞机结构材料和卫星构件等方面。

其次,在2.3节中,我们将聚焦于碳纤维材料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广泛应用,包括车身材料、零部件和电池等方面。

接着,在2.4节中,我们将介绍碳纤维材料在体育器材领域的应用,例如高性能运动装备和体育器材的制造。

在2.5节中,我们将讨论碳纤维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包括建筑结构材料和装饰材料等方面。

接下来,在2.6节中,我们将探讨碳纤维材料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例如手术器械和医疗设备的制造。

碳纤维 Carbon Fiber

碳纤维 Carbon Fiber

目录1.碳纤维概述 (2)1.1碳纤维性质 (2)1.2.碳纤维主要用途 (3)2.国际碳纤维产业分析 (6)2.1.全球产能状况 (6)2.2.全球需求 (7)3.碳纤维生产工艺技术 (9)3.1.PAN基碳纤维 (9)3.2.沥青基碳纤维 (10)3.3.碳纤维生产工艺特点 (10)3.4.碳纤维生产技术 (11)4.中国碳纤维发展状况 (14)4.1.PAN基碳纤维 (14)4.2.沥青基碳纤维 (15)5.国产碳纤维存在的问题 (16)6.结语 (16)参考文献 (17)碳纤维1.碳纤维概述碳纤维(carbon fiber,简称CF),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新型纤维材料。

它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强纤维。

作为高性能纤维的一种,碳纤维碳材料已在军事及民用工业的各个领域取得广泛应用,从航天、航空、汽车、电子、机械、化工、轻纺等民用工业到运动器材和休闲用品等。

因此,碳纤维被认为是高科技领域中新型工业材料的典型代表,为世人所瞩目[1]。

1.1碳纤维性质[2,3,4,5,6]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

他的比重不到钢的1/4,比铝还要轻,比强度是铁的20倍。

同钛、钢、铝等金属材料相比,碳纤维在物理性能上具有强度大、模量高、密度低、线膨胀系数小等特点,可以称为新材料之王。

因此,可以应用于飞机制造等军工领域、风力发电叶片等工业领域、GOLF球棒等体育休闲领域。

由于使用碳纤维材料可以大幅降低结构重量,因而可显著提高燃料效率。

采用碳纤维与塑料制成的复合材料制造的飞机以及卫星、火箭等宇宙飞行器,噪音小,而且因质量小而动力消耗少,可节约大量燃料。

据报道,航天飞行器的质量每减少1kg,就可使运载火箭减轻500kg。

碳纤维除了具有一般碳素材料的特性:耐高温, 耐磨擦, 导电, 导热及耐腐蚀等, 其外形有显著的各向异性, 柔软, 可加工成各种织物, 又由于比重小, 沿纤维轴方向表现出很高的强度,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其比强度、比模量综合指标, 在现有结构材料中是最高的。

聚丙烯复合材料在车用内饰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聚丙烯复合材料在车用内饰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综述CHINA SYNTHETIC RESIN AND PLASTICS合 成 树 脂 及 塑 料 , 2024, 41(1): 75聚丙烯复合材料在车用内饰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云 宁(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摘 要: 综述了PP复合材料在车用内饰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使用添加铯钨纳米氧化物粉体改性的PP复合材料用于汽车内饰材料可以降低制件的表面温度。

采用石墨烯-金属有机骨架吸附材料对PP改性,用于汽车内饰材料可以解决气味和挥发性有机物的难题。

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低有害气体释放量的再生PP复合材料、再生PP组合物可用于制备汽车内饰件。

关键词: 聚丙烯 内饰件 透光性 再生中图分类号: TQ 325.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1396(2024)01-0075-04Application of PP composite materials in automotive interior decorationYun Ning(Guangxi Technological College of Machinery and Electricity ,Nanning 530007,China )Abstract :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application of polypropylene (PP ) composite materials in automotive interiors. PP composite materials modified with cesium tungsten nanooxide powder can be used to reduce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automotive interior materials. The use of graphene-metal organic skeleton adsorbent material for PP modification can solve the problems of odor an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in automotive interior materials. Recycled PP composites with low content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nd noxious gas release along with recycled PP compounds can be used for automotive interior parts.Keywords : polypropylene; interior part; translucency; recycling收稿日期: 2023-08-27;修回日期: 2023-10-2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 型 的涤纶 弹性 纤维 作 为尼 龙 的替代 品在 汽 车 内饰 上也 得 到 了广 泛 的应 用 , 随着 P T( 苯二 甲酸丙 B 对
二酯 )、T 对 苯 二 甲酸 丁二酯 ) PT( 的生产 技 术 的成 热 , 龙 纤 维 已渐 渐 淡 出 了 汽车 内饰 领 域 。高 强 涤 纶纤 尼 维作 为安 全性 优 先考 虑 的原 因 , 安 全 气囊 及 安 全 带 上 已经 广 泛 使 用 。近 期 推 出 的超 细涤 纶 纤 维 制作 的 在 纺革 织物 由于使 用 了相变 材料 ( C , 夏 季汽 车 内的温 度至 少 降低 2~  ̄ 它在 欧美 市场非 常热 销 。 P M)使 4C, 丙纶 纤维 材料 在轿 车 中使 用 日渐 广泛 , 特别 是 在 地 毯 材料 和 内饰 件 塑性 骨 架 材料 ( 玻璃 纤 维 、 然 如 天 纤 维 增强 塑性 毡 材 ) , 上 由于其 较轻 的 比重 ( .1/m。 , 0 9 ge ) 同样 的单 位 面 积 重 量产 品绒 面 比涤 纶 、 龙均 较 尼 丰满 : 良好 的 回收利用 性 能满 足 了欧洲 日益 严格 的汽车 回收法 规 要 求 。但 是 普 通丙 纶 由于耐 老化 、 紫 外 抗 线 性 能较 差 , 能 达到 轿 车 内饰 严格 的物 理 指标 要 求 , 不 因此 阻 燃 、 色 牢 度 和抗 老化 的丙 纶 纤 维得 到 了大 高 力 发 展 , 欧洲 生 产 的轿 车地毯 用抗 老 化 、 紫 外 线 、 在 抗 阻燃 的簇 绒 地 毯 丙 纶 长 丝 的用 量 已经 超过 尼龙 长 丝 的用 量 。尼龙 纤维 在 中高档 轿 车地 毯 中的应 用 也 比较 广 泛 , 龙 6纺前 染 色 B F长 丝 在 中高 档 轿 车 中 的 尼 C
芯 层 和常规 纤 维 ( P T或 P T或 P P ) 合纺 丝 , 3点 式 、 式 、 芯 式 或 “ 明治 ” 的抗静 电纤 如 E B A、P 复 制 4点 皮 三 式






21 年 01
第3 2卷
维, 高吸 湿性 涤纶纤 维或 制成 偏心 型复合 纤 维 。通 过两 种不 同性质 的树 脂 制成 的偏 心型 复合 纤 维 , 还具 有 三维 永 久卷 曲性 能 , 以增 加纤 维 的弹性 和 耐用 性 能 。它 在 提 高汽 车 舒 适性 、 能 耐久 性 方 面 比较 好 , 是 功 但
应用成为一种趋势 。由于对车内雾翳特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 使得不加或少加各种助剂 ( 一种化学石蜡类的 物质) 而能 易 于进行 加工 成 型 的纤 维 如细 旦纤 维 、 高膨 松及 异 型纤 维 被 广泛 应 用 于新 的 车型 的 内饰 面料 的
开 发之 中。
2 复 合 纤 维
复合纤维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如作为取代粘合剂使用的 P / E P T P P T C P T P P ,E / A,E / O— E 组份 的复合纤维在轿车装饰用非织造布材料内作 为骨架纤维和热粘合功能使用越来越广泛 , 现在粘合增 强作用的双组份纤维在非织造布车顶内饰 ( 与涤纶纤维混合使用 )、 轿车地毯 ( 与涤纶纤维混合使用或制 成基布作为簇绒地毯底布 )、 非织造布声学件( 与涤纶 、 、 棉 丙纶纤维混合使用 ) 应用 日益广泛 。其他功能 性 复合 纤维 如 采用 添加 有其 他功 能性 成 分 ( 如碳 黑或 碳纳 米管 ) 的高聚 物或 其 他本 身 具有 吸 湿性 共 聚酯 为
受 汽车工 业 作为 当今 世界 主要 支 柱产业 的影 响 , 关 的汽 车用 化 学纤 维 工 业技 术也 得 到 了较 大 发 展 。 相 统计 数据 显示 :06年 中 国汽 车 销量 达 到 7 2万 辆 ,0 7年 达 到 89万 辆 , 比增 长 2 . % 。预计 中 国汽 20 2 20 7 同 18 车产 量将 超过 日本和美 国成为 世界 第一 。化 学纤 维作 为 汽 车装 饰 用 纺织 及非 织 造 布 的主要 原 材料 也 将 获
1 功 能 性 纤 维
汽 车装 饰纺 织 品对新 型的功 能纤 维 原 料 有很 高 的要 求 , 加 工 及 后 整 理 工 艺也 十 分 复 杂 。这 些 纺织 其
品除 了满 足纺织 品的常 规要 求之 外 , 还具 有特 殊 的 、 材 质 的 阻燃 、 水 、 静 电 、 污 、 对 拒 抗 防 色牢 度 、 光 照 、 耐 耐 清洗 性 、 菌 防霉等 特性 的 要 求 ; 防水 、 清 洗 、 抗 而 可 阻燃 已成 为 汽 车 内饰 面料 的普 遍 标 准 要 求 ; 外 , 另 细旦 化、 高膨 松 、 高收 缩 、 高强 力 、 各类 异 型截 面 、 湿 、 温 等 常用 功能 化 和差 别 化 性能 可 以使 轿 车提 供 给 乘客 导 保 舒适 的驾乘 感受 。
得 较好 的发展 机 遇 。
汽车 装饰 材料 包括 座 椅面料 、 车顶篷 、 门护壁 材料 、 毯 、 音 隔热 垫 、 车 地 隔 安全 带 、 全 气囊 等 。 随着 科 安 学 技术 的进步 、 民生 活水 平 的提高 , 人 汽车 内装 饰 用 的纤 维 材 料 和纺 织 面 料 将 从 经 济 实用 型 向功 能性 、 时 尚化 、 轻量 化 和绿 色环保 型 的方 向发 展 。在 汽车 内装饰 材 料 中常用 的新 型化 学纤 维有 以下一 些 。
第3 2卷
第 2期






Vo J No. l32 2 Mf 2 1 d y, 01
21 0 1年 5月
பைடு நூலகம்
S E E AND TE HNO OGY O1 T XT L & G CI NC C L 7 E IE ARME NT
汽 车 内装 饰 材 料 中应 用 的新 型 化 学 纤 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