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 郝大海 著 第二章 基本抽

合集下载

社会研究方法 第1章

社会研究方法 第1章
• 人文主义——实地研究
四、社会研究方法体系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研究方式直接影响着研究具体方法和技术的选择。
• 调查研究——抽样技术、问卷设计、统计分析;
• 实地研究——参与观察、无结构访谈、定性资 料分析技术;
• 实验研究——随机指派、量表测验、实验刺激、 • 实验控制
第三节、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一、方法论背景
的答案的过程。
人类社会 自然世界
社会研究是由社会科 学家、社会学家以及 其他一些探究有关社 会世界里各种问题答 案的人们所从事的一 种研究类型。
社会研究的定义
社会研究: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 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社会 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社会研究的意义
学习和掌握社会研究方法,既有助于我们理解 各门社会科学的基本内容,也有助于我们理解 社会科学家在探索社会世界时所做的一切。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 新编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
社会研究方法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第六版 数字教材版
风笑天 著
教学参考书
1、风笑天:《社会调查中的问卷设计》(第三版) 2、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五版) 、风笑天:《社会研究:设计与写作》 4、风笑天:《社会研究:科学与艺术》 5、李沛良:《社会研究中的统计分析》
第一编 社会研究的基础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理论与研究 第三章 选题与文献回顾 第四章 研究设计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 第三节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第四节 研究的过程
第一节 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

第十五章-社会调查研究方法ppt课件

第十五章-社会调查研究方法ppt课件

方法:实验法、 调查法、内容 分析法…
总体与抽样:要针对 什么人做出结论?要 观察哪些人来获得结 论?
观察:为分 析和解释搜 集资料
资料处理:将资 料转化为可供分 析的形式。
分析:分析 资料,获得 结论
二、实地调查前的准备阶段

1、选题:
选题的意义—制约因素—确定题目


2、研究假设
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
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
1、实验法 2、访谈法 3、观察法 来自4、文献法 5、问卷法
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实验法
实验法:通过控制相关因素,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
假设:在考试之前,学生花8个小时读这本教材,将会提高考试成绩。 设计实验:在考试前一晚,部分学生读8小时课本(实验组) 另外一部分学生则看电视(对照组)
社会调查的基本方式
1、全面调查 2、抽样调查

简单随机抽样 等距抽样 分层抽样
整群抽样
3、典型调查 4、个案调查

抽样调查对象包括130个县(市、区、旗),260 个乡(镇、街道),520个村(居)委会,约3536 名村民。
县/市/区
130! 260! 520! 3536!
社 会 调 查 研 究 方 法 体 系
问卷法
观察法 文献法
实验法
统计分析方法 比较分析方法
主要内容



一、社会调查研究概述 二、实地调查前的准备 工作 三、调查资料的收集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
1. 2.
3. 4.
选题 准备阶段:前期研究回顾——提出研究假 设—拟定调查提纲-设计调查问卷-组织 准备调查 实施调查:收集资料,整理资料 分析总结: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第一章 导论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第一章   导论
按进行调查的时间维度,量化调查研究可以 分为两大类:单一时点的横剖调查(cross sectional study)和多重时点的纵贯调查 (longitudinal study)。
精品文档
五、按应用领域分类
除了人口调查,抽样调查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还经常被应用于以下 一些领域:
第一,民意调查(poll或public opinion poll)。 第二,市场调查(marketing research)。 第三,社会问题调查。 第四,居民家计调查。 第五,学术性专业调查。
精品文档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分类
调查研究是社会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适合 调查研究的课题五花八门,与此相对应, 调查研究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精品文档
一、按调查对象的范围分类 按调查对象涉及的范围分类,可以将量化调
查研究分为普查和抽样调查两种形式。
精品文档
二、按研究目的分类 如果按研究目的分类,大部分教材都将研究
精品文档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抽样方法在现代调查研究方法 形成中的关键作用?
2.调查研究方法主要存在哪些局限? 3.纵贯调查包括哪几种具体形式? 4.怎样完成实地抽样工作? 5.实地访问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一般过程
一、调查设计 调查设计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调查工作的
总体规划、抽样设计、资料搜集和处理方 案。
精品文档
二、实地抽样 实地抽样是指根据抽样方案,实地抽取调查
对象的过程。能否成功地完成实地抽样, 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地执行抽样程序。
精品文档
三、资料搜集 (一)调查访问 (二)自填问卷
分成探索、描述和解释三类。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参考书目1、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2、埃尔金·亨特、戴维·科兰德:《社会科学:社会研究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斯梅尔塞:《社会科学的比较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4、朱迪思·贝尔:《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则》,马经标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5、伊·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6、陈波等编著:《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7、唐盛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新解》,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8、蒋逸民:《社会科学方法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9、朱红文:《社会科学方法》,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10、林聚任,刘玉安主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11、李英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新论:模型、实践与故事》,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12、罗清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何做好量化研究》,台北:威仕曼文化,2008年版13、陈锐:《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14、陈向明, 朱晓阳, 赵旭东主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评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5、欧阳康主编:《人文社会科学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6、欧阳康、张明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7、黄建国主编:《社会科学与文明发展》,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18、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1992年19、朱成全:《经济学方法论(第2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20、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

21、伊曼纽埃尔·勒鲁瓦·拉迪里《历史学家的思想和方法》,杨豫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22、孙隆基《历史学家的经线:历史心理文集》,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23、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三联,2001年。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第一章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在奔向理想生活的道路上 试探与挑战无处不在
要柔软的外在,坚强内心 更要用汗水和付出见证荣耀与骄傲!
(五)撰写报告

➢ 一 种形式的调查报告是对调查数据的说明 ,包括对调 查抽样 、问 卷 、资料搜集过程 、数据编码的说明,以及对数据信度和效度的 分析结果 、调查局限性分析 。
➢ 另一种形式的报告是向调查委托方提交的有关调查问题的分析报 告 ,包括对研究问题的界定 、对相关文献的讨论 、对概念和变 量的定义说明,以及对数据分析结果的讨论等内容 ,通常是以论 文的形式 ,发表在学术期刊上 。

纵贯调查分为
趋势调查(trend study)是指研究者通过搜集总体在不同 时期同一种类型的资料,来比较分析总体特性在一个较长 时间段内的变化趋势。
同期群调查(cohortanalysis)是指研究者在不同时点, 对某个特定时段内共享相似生活经验的那些人的调查。
追踪调查(panel study)是指研究者在不同时点,调查 完全相同的一群人、一个团体或一个组织。
抽样方法的完善;
问卷与多变量分析技术的提高
(三)调查研究的局限性

首先,缺少弹性。 其次,无法了解被访者具体的生活情境。 最后,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三)调查研究的局限性

总的看来,作为一种测量过程,标准化测量和概率抽样使调查研究具有较 高的信度,但标准化测量、情境缺失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却使其效度较低。
采用调查研究方法,始终要对它固有的或可能的局限性有清醒的认识, 注意在每一个具体的研究项目中努力克服它们。
而克服调查研究局限性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将它与其他研究方法结合 使用,特别是与实地观察研究结合,这样就能取长补短,大大提升研究结果的 效度。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大纲《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912100603课程名称: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学时/学分:48/3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统计学》适用专业:社会工作开课教研室:社会工作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的性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理论与应用性课程,这门课程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问题、管理学等方面都有紧密的联系。

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具备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方法进行社会问题研究的实践能力,从而使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达到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也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理解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运作程序和实施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对社会领域的宏观及微观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从而使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对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达到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也为其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社会研究的概念和特征,了解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区别。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了解知识的来源,科学的特征;什么是社会研究,社会研究的定义;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理解社会研究的理论及要素,怎样进行理论构建与理论检验;掌握社会研究的程序。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社会研究的定义;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社会研究的程序。

难点社会研究的理论及要素,怎样进行理论构建与理论检验。

4.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1.社会研究及其意义2.社会研究的特征3.社会研究的困难第二节方法体系1.方法论2.研究方式3.具体方法与技术4.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第三节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1.方法论背景2.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比较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哲学基础实证主义人文主义研究范式科学范式自然范式逻辑过程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理论模式理论检验理论建构主要目标确定相关关系和因果联系深入理解社会现象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文字描述研究方式实验、调查实地研究资料收集技术量表、问卷、结构观察等参与观察、深度访问等研究特征客观主观第二章理论与研究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理论及其层次、理论的构成要素、理论与研究的关系。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和任务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能力。

具体任务包括:1.介绍社会调查研究的定义、目的、特点和分类;2.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流程;3.学会设计和执行社会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4.掌握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5.学会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1.社会调查研究的概述1.1调查研究的定义和目的1.2调查研究的特点和分类1.3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2.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1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2.2调查研究的流程和步骤2.3问题设计和问卷编制原则3.调查研究的实施与数据收集3.1抽样方法和样本选择3.2调查方式的选择与操作3.3调查数据的录入与整理4.数据分析与解读4.1数据的概述统计和描述统计4.2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和工具4.3数据解读和分析结果的报告撰写5.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5.1定量研究方法的特点和应用5.2定性研究方法的特点和应用5.3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的比较和综合应用6.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6.1调查报告的结构和要素6.2调查报告的写作规范和要求6.3调查报告的撰写实践和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介绍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理论分析和思考。

2.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调查问卷设计和编制、数据收集、数据分析以及调查报告撰写等实际操作。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并分享实践经验。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社会调查研究案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网络资源利用:借助网络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相关的案例分析、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等活动。

四、教学评价与考核1.平时成绩: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参与度等方面综合评价。

2.考试成绩:中期考试和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社会调查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并能够运用于实际问题。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完整版PPT课件讲义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完整版PPT课件讲义

年龄→ 经济状况→上网 年龄→ 文化水平→上网
Eg2.住房拥挤→家庭冲突
第3章 调查设计
3.3 时间框架
二、纵向调查(Longitudinal Survey)
1、含义
2、适用
探索性调查? 描述性调查? 解释性调查?
3、分类
•趋势研究:Trend Study 不同时间点上测量内容和方法的可比性
•同期群研究:Cohort Study 人口特征组研究 •同组研究:Panel Study 跟踪研究
Eg.1家庭代际关系研究
Eg.2 顾客对彩电的购买倾向
Eg.3 哈南社区文化建设现状 Eg.4 哈市下岗工人家庭生活状况
第3章 调查设计
3.2 分析单位(Units of Analysis)
二、分析单位的类别
1、个人 2、群体
➢初级群体,次级群体 ➢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 ➢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网缘群体
错误写法:第9组 对本科阶段学科的分类:A、自然科学 B、工程技术科学 C、人文 社会科学
国内的社会调查教程一般只注重社会调查的技术问题,社会调查 的伦理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实际上,由于社会调查的对象是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而这些现 象和问题涉及到的对象都是有思想的社会单位(个人、群体和组 织),所以,在社会调查的各个阶段,都应该考虑伦理问题。 这部分内容可以参见E Babbie的论述。《社会研究方法》(下), 2000:106-132。
探求因果关系 研究假设→→收集资料→ 检验假设→ 解释社会
3、与描述性调 查的区别
研究内容: 数据处理方法:
第3章 调查设计
3.2 分析单位(Units of Analysis)
一、分析单位的内涵 社会调查中的研究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1/30
9

理论上,按调查目标变量进行分层是最好 的,但在调查之前目标变量的值是不知道 的,因此只能是根据与目标变量最相关的 辅助变量进行分层,常用的辅助变量包括 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收入、地 域、民族和宗教等。
2019/1/30
10
在分层抽样中,有两种常见的样本抽取方法。 一种方法是先将所有总体元素按分层变量 进行分层,并计算各层在总体中的比例。 接着如果采用等比例分层抽样,则直接将 总体比例视为样本比例;如果采用不等比 例分层抽样,则需要对样本比例做一定的 调整。最后,再按确定的样本比例,用简 单随机或系统抽样方法,抽出适量的样本 元素。
7
三、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也称类型抽 N 个单位,按某种特征 划分成若干个子总体,称为层,然后在每 个层中分别独立地进行抽样,最后,将抽
2019/1/30
8

最常见的样本量分配方式是按比例分配 (proportional allocation),即各层的子样本 单位在总样本中所占的比例,与各层单位 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完全相同。
36
2019/1/30
37
2019/1/30
38
2019/1/30
39
2019/1/30
40
2019/1/30
41
2019/1/30
42
PPT研究院
POWERPOINT A C A D E M Y
2019/1/30 43
2019/1/30
44
2019/1/30
45
22
2019/1/30
(一)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


首先,抽样精度是指抽样中希望达到的精 确度,其实就是能够容忍的抽样误差e 。 其次,总体标准差α是反映总体元素间异质 性程度的指标,一般说来,在给定抽样精 度后,总体异质性程度越小,所需样本规 模也越小,反之亦然。
2019/1/30
23
更多课程配套课件资源请访问在线教务辅导网 在线教务辅导网:
16
2019/1/30
二、PPS

在PPS抽样中,第一阶段抽样即抽取PSU的 阶段,要先放弃等概率抽样条件,采用 “概率与规模成比例”(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PPS)的方法,即赋予 规模不等的群与其规模(或辅助变量)成 比例的入样概率。
2019/1/30
2019/1/30 19
第四节


实际抽样中,影响样本代表性的有两类误差: 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其中抽样误差是 一种随机误差。 抽样中的随机误差并非都是抽样误差,有 些可能是由于调查人员的失误引起的非抽 样误差。它是由于样本范围与总体范围的 差异而引起的误差,无论抽样设计多么精 致,都会产生抽样误差。不过在概率抽样 中,抽样误差是可以估算出来的。
2019/1/30 11

另一种方法适用于等比例分层抽样。先将 所有总体元素按分层变量进行分层,然后 将各层的总体元素一层一层连续排列,最 后对连续排列的总体元素进行等距抽样。
2019/1/30
12
四、整群抽样 整群抽样(c1uster sampling)是先将总体划 分成若干个群(视为初级单位),每个群 包含若干个次级单位,然后以一定方式从 总体中抽取一部分群,并由中选群中的所 有次级单位构成总体的样本。
17


这样一来,规模大的群以大概率入样,规模小的 群以小概率入样。由于抽取PSU的过程是不等概 率抽样,因此如果要保证总抽样比不变,就需要 以一个固定的样本规模从抽中的PSU内抽取样本 单位。 因为如果抽取的单位规模对每个PSU都一样,那 单位入样的概率就会与群的规模成反比。这样大 概率抽取群,小概率抽取样本单位,一大一小相 互抵消,就保证了总体单位抽取的等概率性。与 此同时,由于不论PSU大小,都抽取固定规模的 样本单位,于是也控制了样本规模的变动。
第二章 基本抽样方法

基本抽样技术是指调查研究中,设计抽样 方案所依赖的一些基本设计要素。具体说 来,这些基本抽样技术包括抽样框的制定、 一阶段抽样、多阶段抽样、估计抽样误差 和确定样本规模。
2019/1/30
1
第一节
抽样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总体(population) 抽样框(sampling frame) 制定抽样方案 实际抽取样本 评估样本质量。
2
2019/1/30
第二节

在抽样中,如果样本是一次直接从抽样框 中抽出的,则称之为一阶段抽样。它是最 基本的抽样方法,其他形式的抽样方法都 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2019/1/30
3

简单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也 称纯随机抽样,是严格按照随机原则从含 N个单位的总体中抽取n个单位组成样 本(N>n 位都有同等的机会入选样本,而且每个单 位的抽取都是相互独立的。
18
2019/1/30
三、规模测量值 进行PPS抽样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要在具体抽 样前,知道各级抽样单位的规模。可是在 抽样前一般无法确切知道抽样单位的实际 规模,为了能使用PPS方法,只能代之以各 M ,称为规模 测量值(measure of size)。估计值可以从 离调查时点最近的一次普查资料或其他统 计资料中查找到。
20
2019/1/30


2019/1/30
21

样本规模又称样本容量,是指样本中所包 含元素的数量。样本规模一方面会影响到 样本的代表性,另一方面,则直接影响到 调查成本的大小。太小的样本其代表性可 能较差,但太大的样本又会增加不必要的 成本。因此,在实际抽样中,选择合适的 样本规模是非常重要的。
2019/1/30
13

群的划分可以遵循以下原则:群内方差尽 可能大,群间方差尽可能小,即群内各单 位的差异尽可能大,群与群之间的差异尽 可能小。这个原则与分层原则恰好相反,
2019/1/30
14
(二)规模不等的群

为了保证样本单位满足等概率原则,可以 采取相应措施来控制样本规模的变动。一 方面可以按群的大小进行分层,然后对各
2019/1/30
15
第三节
一、按规模分层抽样

在多阶段抽样中,最初从总体中抽出的群 被称为初级抽样单位(primary sampling unit, PSU),如果PSU的规模相等,用简单随机 抽样或等距抽样方法,直接进行第二阶段 的抽样,这时第二级单位是等概率入样的, 而且样本规模是常数。这个原则也适用于 更多阶段的抽样。
2019/1/30
24
2019/1/30
25
2019/1/30
26
2019/1/30
27
2019/1/30
28
2019/1/30
29
2019/1/30
馋 死
30
2019/1/30
31
2019/1/30
3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19/1/30
33
2019/1/30
34
2019/1/30
35
2019/1/30
2019/1/30
4
主要方法:

2019/1/30
5

实际抽样中经常采用的是系统抽样 (systematic sampling),又称机械抽样,即 N 个总体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然后 先随机抽取一个单位作为起始单位,再按 n-1 个样本单 位。
2019/1/30
6

2019/1/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