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市场假说概述

有效市场假说概述
有效市场假说概述

有效市场假说概述

依據尤金·法馬對效率市場理論存在的三個基本假設:

1.市場將立即反應新的資訊,調整至新的價位。因此價格變化是取決於新資訊的發生,股價呈隨機走勢。

2.新資訊的出現是呈隨機性,即好、壞資訊是相伴而來的。

3.市場上許多投資者是理性且追求最大利潤,而且每人對於股票分析是獨立的,不受相互影響。

“有效市场假说”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在市场上的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金融市场上每只股票所代表的各家公司都处于这些理性人的严格监视之下,他们每天都在进行基本分析,以公司未来的获利性来评价公司的股票价格,把未来价值折算成今天的现值,并谨慎地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第二,股票的价格反映了这些理性人的供求的帄衡,想买的人正好等于想卖的人,即,认为股价被高估的人与认为股价被低估的人正好相等,假如有人发现这两者不等,即存在套利的可能性的话,他们立即会用买进或卖出股票的办法使股价迅速变动到能够使二者相等为止。

第三,股票的价格也能充分反映该资产的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即"信息有效",当信息变动时,股票的价格就一定会随之变动。一个利好消息或利空消息刚刚传出时,股票的价格就开始异动,当它已经路人皆知时,股票的价格也已经涨或跌到适当的价位了。

"有效市场假说"实际上意味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世上没有唾手可得之物。在一个正常的有效率的市场上,每个人都别指望发意外之财,所以我们花时间去看路上是否有钱好拣是不明智的,我们费心去分析股票的价值也是无益的,它白费我们的心思。

当然,"有效市场假说"只是一种理论假说,实际上,并非每个人总是理性的,也并非在每一时点上都是信息有效的。"这种理论也许并不完全正确",曼昆说,"但是,有效市场假说作为一种对世界的描述,比你认为的要好得多。"

关于有效的资本市场的二种定义

内部有效市场(Internally Efficient Markerts)又称交易有效市场(Operationally Efficient Markets),它主要衡量投资者买卖证券时所支付交易费用的多少,如证券商索取的手续费、佣金与证券买卖的价差;

外部有效市场(Externally Efficient Markets)又称价格有效市场(Pricing Efficient Markets),它探讨证券的价格是否迅速地反应出所有与价格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有关公司、行业、国内及世界经济的所有公开可用的信息,也包括个人,群体所能得到的所有的私人的,内部非公开的信息。

成为有效市场的条件是:

(1)投资者都利用可获得的信息力图获得更高的报酬;

(2)证券市场对新的市场信息的反应迅速而准确,证券价格能完全反应全部信息;

(3)市场竞争使证券价格从旧的均衡过渡到新的均衡,而与新信息相应的价格变动是相互独立的或随机的。

有效市场假说的三种形态

一、弱式有效市场假说(weak Form efficiency)

该假说认为在弱式有效的情况下,市场价格已充分反应出所有过去历史的证券价格信息,包括股票的成交价、成交量、卖空金额,融资金融等;

推论一:如果弱式有效市场假说成立,则股票价格的技术分析失去作用,基本分析还可能帮助投资者获得超额利润。

二、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Semi—Strong Form Efficiency)

该假说认为价格已充分反应出所有已公开的有关公司营运前景的信息。这些信息有成交价、成交量、盈利资料、盈利预测值,公司管理状况及其它公开披露的财务信息等。假如投资者能迅速获得这些信息,股价应迅速作出反应。

推论二:如果半强式有效假说成立,则在市场中利用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都失去作用,内幕消息可能获得超额利润。

三、强式有效市场假说(Strong Form of Efficiency Market)

强式有效市场假说认为价格已充分地反应了所有关于公司营运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已公开的或内部未公开的信息。

推论三:在强式有效市场中,没有任何方法能帮助投资者获得超额利润,即使基金和有内幕消息者也一样。

三种有效假说的检验就是建立在三个推论之上

强式有效假说成立时,半强式有效必须成立;

半强式有效成立时,弱式有效亦必须成立。

所以,先检验弱式有效是否成立;若成立,再检验半强式有效;再成立,最后检验强式有效是否成立。顺序不可颠倒。

有效资本市场假说检验简介

一、弱式有效假说的检验

检验原理:技术分析是否能用于价格(收益)预测,若有用,则弱式有效不能成立。

检验方法:

1、序列自相关分析。(若股票收益率存在时间上的自相关,即以前的收益率能影响现在的收益率,则技术分析有用,弱式有效不能成立。)相关系数及检验见书上。

2、串检验。构造三种“串”,检验相关性。

3、滤嘴法则:给出一个股票买卖的“滤嘴”,即比阶段最低点上升时买入,比阶段最高点下降时即卖出,观察是否比买入并持有策略有更高的收益率。

二、半强式有效假说的检验:

检验原理:基本分析是否有用。

方法:事件检验法,即检验和公司基本面有关的事件发生时,股价变化有无快速反应。若能快速反应,则投资者不能通过新信息获得超额利润,基本分析失灵,半强式有效成立。

三、强式有效假说的检验

检验原理:内幕消息是否有用。

方法:检验基金或有可能获得内幕消息人士的投资绩效评价,若被评估者的投资绩效确实优于市场帄均,则强式有效不能成立。

有效市场假说的意义

理论意义

提高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根本问题就是要解决证券价格形成过程中在信息披露、信息传输、信息解读以及信息反馈各个环节所出现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建立上市公司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从这个角度来看地,公开信息披露制度是建立有效资本市场的基础,也是资本市场有效性得以不断提高的起点。

实践意义

(1)有效市场和技术分析。

如果市场未达到弱式下的有效,则当前的价格未完全反映历史价格信息,那么未来的价格变化将进一步对过去的价格信息作出反应。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以利用技术分析和图表从过去的价格信息中分析出未来价格的某种变化倾向,从而在交易中获利。如果市场是弱式有效的,则过去的历史价格信息已完全反映在当前的价格中,未来的价格变化将与当前及历史价格无关,这时使用技术分析和图表分析当前及历史价格对未来作出预测将是徒劳的。如果不运用进一步的价格序列以外的信息,明天价格最好的预测值将是今天的价格。因此在弱式有效市场中,技术分析将失效。

(2)有效市场和基本分析。

如果市场未达到半强式有效,公开信息未被当前价格完全反映,分析公开资料寻找误定价格将能增加收益。但如果市场半强式有效,那么仅仅以公开资料为基础的分析将不能提供任何帮助,因为针对当前已公开的资料信息,目前的价格是合适的,未来的价格变化与当前已知的公开信息毫无关系,其变化纯粹依赖于明天新的公开信息。对于那些只依赖于已公开信息的人来说,明天才公开的信息,他今天是一无所知的,所以不用未公开的资料,对于明天的价格,他的最好的预测值也就是今天的价格。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市场中,已公布的基本面信息无助于分析家挑选价格被高估或低估的证券,基于公开资料的基础分析毫无用处。

(3)有效市场和证券组合管理。

如果市场是强式有效的,人们获取内部资料并按照它行动,这时任何新信息(包括公开的和内部的)将迅速在市场中得到反映。所以在这种市场中,任何企图寻找内部资料信息来打击市场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这种强式有效市场假设下,任何专业投资者的边际市场价值为零,因为没有任何资料来源和加工方式能够稳定地增加收益。对于证券组合理论来说,其组合构建的条件之一即是假设证券市场是充分有效的,所有市场参与者都能同等地得到充分的投资信息,如各种证券收益和风险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同时不考虑交易费用。但对于证券组合的管理来说,如果市场是强式有效的,组合管理者会选择消极保守型的态度,只求获得市场帄均的收益率水帄,因为区别将来某段时期的有利和无利的投资不可能以现阶段已知的这些投资的任何特征为依据,进而进行组合调整。因此在这样一个市

场中,管理者一般模拟某一种主要的市场指数进行投资。而在市场仅达到弱式有效状态时,组织管理者则是积极进取的,会在选择资产和买卖时机上下功夫,努力寻找价格偏离价值的资产。

(4)有效市场的三种形式和证券投资分析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可以由下表来表示:

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挑战

EMH面临的理论挑战

(1)投资者并非是完全理性的。Fischer、Black(1986)指出投资者购买所依据的是“噪音”而非信息。

(2)投资者不止偶然偏离理性,而是经常以同样的方式偏离理性。行为金融学中“投资者心态”理论讨论的就是大量投资者犯同样的判断失误的错误,且他们的错误又具有相关性的现象。

(3)套利者不会完全消除非理性投资者的错误对价格的影响。大多数情况下证券没有合适的的替代品。即使能找到完全的替代品,套利者也面临其他风险,如noise trade risk——未来出让时价格不可预知

EMH面临的实证挑战

一、对弱式有效市场的挑战

(1)De Bondt、Thaler(1985)发现长期反转效应。

(2)Jegadeesh、Titman(1993)发现“动量效应”。

(3)一月效应

二、对半强式有效市场的挑战

(1)小规模效应、p/e效应、pb效应。

(2)过度反应异象

(3)反应不足异象:

(4)无法区分反应过度还是反应不足的异象

三、对“消息真空则股价无反应”的挑战:

(1)Cutler et al(1991)战后美国股市当日波动最大的50家公司的股价变化,许多并没有明显消息变化。

(2)Roll(1994、1998)两项研究表明:引起股价波动的是意外冲击而非消息

有效资本市场假设理论

(一)何为有效?

首先,什么样的市场是有效的市场?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上,大量买主与卖主之间的相互行为形成一个特定商品的价格,这一价格应该能够全面反映有关该商品的所有公开信息。更重要的是,在出现任何新的信息时,上述价格应该能够立即作出反应。此处的关键在于“立即”二字,即由于价格能够极为迅速地对市场上新信息的出现作出反应,致使无人可以因为对信息的占有而获利。如果股票市场确实有效,则没有人可以因分析公开信息(无论是公司股票的历史价格走向还是公司的基本面数据)而获利。也就是说,在证券市场价格曲线的任一点上的价格均最真实、最准确地反映了该证券的价值28.

有效市场有益于整个社会,因为价格真实地反映价值,致使资源在竞争中得到合理配置。但是,人们对任何一种特定证券的价值的认识并不相同,所以他们对何为“有效市场”的衡量标准亦无法相同。作为研究对象,我们可以暂时把这一标准定为“特定时段内对价值的最可能接近的衡量”。一般来说,这一价值应该处于对市场的极乐观的判断与极悲观的判断之间的某一点上。事实上人们对价值的认识的不确定性并不会过多地干扰市场有效性的存在,也不会干扰为保护市场的有效性而存在的一些基本条件,如信息披露和内幕交易方面的某些法规等。这一点本文将有进一步的阐述。

(二)三种有效市场

如前所述,有效资本市场假设的基本理论将市场分为三种形式的有效市场,即弱式、半强式和强式有效市场29.

1.弱式有效市场

在弱式有效市场存在的情况下,可以假定在这一市场上参加交易的所有投资者均掌握了某一特定证券的历史(自上市以来)价格变动情况及这些变动所反映的全部信息。也就是说,所有投资者占有的历史信息是一样的30.所有投资者对这些信息的集体判断形成了这一特定证券的价格。由于这一价格所包含的是所有的历史信息,我们姑且称之为“昨天的价格”。但是,昨天的价格既不能用来说明今天的价格,也不能用来预测明天的价格。通过对证券价格的长期跟踪、分析,人们用“随机行走过程”(Random Walk Process)这一理论来形容某一特定股票的将来价格与其过去价格的关系。在随机行走过程中,股票连续的各次变动在统计链上是相互独立的,或者可以说,其序列相关系数为零。这就好象一群在空场上散步的人没有计划、没有目的地走来走去,使人完全没有办法预测其规律一样。过去的价格完全无法被用来预测将来的价格变化。研究股价历史完全无法给人带来赢利的机会。

2.半强式有效市场

在半强式有效市场存在的情况下,可以假定在这一市场上所有参加交易的投资者所占有的有关某一特定上市公司的所有公开信息都是一样的31.这些信息一般即为投资公众对之明显感兴趣的信息,如关于公司业务损益的财务报告,分红、送配股的决定,会计调账,新闻媒介对公司的评价,直至中央银行政策的变动等等32.证券价格反映了所有公开信息所包含的价值,也就是说,证券价格的形成反

映了所有投资者对所有公开信息的集体判断。

3.强式有效市场

在强式有效市场存在的情况下,可以假定在这一市场上所有参加交易的投资者都掌握了有关某一特定上市公司的业绩及其内在价值的所有信息,无论其公开与否。也就是说,所有投资者,无论是否特权群体,所占有的信息都是一样的33.证券价格反映了所有这些信息所包含的价值。

(三)信息性有效与价值性有效

有效资本市场理论在描述了三种形式的“有效市场”之后,进一步提出了一个从社会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也许是更为重要的问题,即市场的“有效性”对于市场和社会究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换言之,即使是在已经证明了的“有效市场”上,人们仍然会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这里所说的“有效”用什么尺度来判断?通常我们所讲的信息作用于市场所发生的股价变动的速度只能被直观地

称为“信息性有效”。而由于上述股价变动所造成的资本流向的改变,以及进而形成的整个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则可被称之为“价值性有效”。

如上所述,对于信息性有效的市场上的股价是否准确真实地反映了其内在的价值,即一特定企业的基本面价值,这一点并无定论。而且对于研究一般市场行为及其获利机制的人来说,这一点似乎也并不重要。

另一个同样没有定论,但至少对政府决策者来说却是至为重要的问题是,信息性有效是否会导致价值性有效。如然,则肯定了许多人对证券市场所持的传统资本主义式的理解,即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只须通过不受政府干预的资本市场的运作即可解决。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市场经济国家对证券市场所持的一般态度即是这种“自由放任主义”(Laissez Faire)的态度。但即使是在这样的制度下,我们也会不时地发现政府以调整社会资源为理由对市场作出事实上的干预34.在其他许多国家里,政府对资本市场在更大程度上的干预态度则表现出对上述命题的否定性回答。中国目前的证券管理制度,无论是在发行审核过程中实行的所谓产业政策,在交易市场上对国有股、法人股给予的特殊“照顾”,还是公司、证券法规对国有企业的各种优惠政策,都充分表明了政府管理层和立法当局对证券市场的信息性有效能否导致价值性有效所持的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

(四)导致市场有效的因素——四类投资人和四种有效市场机制

在解决了“何为有效”的问题之后,下一个问题就自然而然地摆到了我们面前:如果证券市场看上去是有效的话,那么是什么力量或因素使得它成为有效的市场呢?

一般认为,信息传播的面越广,速度越快,市场越有效35.在有效资本市场假设理论中,人们一般总是假定:参加市场交易的所有投资者均可以不费力、不花钱地得到所有信息。但事实上在任何一个特定市场上,不同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成本都是不同的,因此他们在特定时点上获取的信息也不会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市场上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并不一样,这种差异一般会因特定信息传播对象的不同而显示出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法学教授吉尔森(Ronald J. Gilsen)和耶鲁大学的法学教授克拉克曼(Reinier H. Kraakman)36将在二级市场上买卖证券的人按其与信息的关系分为四类37:(一)靠大众性公开信息交易者;(二)靠专业性公开信息交易者;(三)靠派生信息交易者;(四)无信息交易者。这四类人形成四个各具特点但又有所重叠、相互补充的市场运作层次,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高效的证券市场。吉尔森和克拉克曼两位教授的理论通过对投资者和信息之间关系的阐述,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信息与证券价格的关系,与有效资本市场假设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对这一市场模式的理解,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有效资本市场假设理论所描述的有效市场机制。

1.前三类人

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类人,即靠所有的人都明白的公开信息操作的交易者中,信息传播的速度既快且广。证券的价格充分吸收了所有的大众性公开信息,其变动极为迅速、准确地反映了在此类人中所传播的信息的变动。这一机制最接近于有效资本市场假设理论所提出的弱式有效市场假设。由于这里的信息对于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所以没有人会在这种市场上由于信息的占有而获取利润。

在第二类人,即靠专业性公开信息操作的交易者中,信息的来源仍为公开渠道,但信息的内容比第一类市场上的信息大大加深了一步。第一类人所不易看明白的大量信息,如财务报表中的多项数据、百分比的意义,会计报告注释部分的真实含义等,在第二类人中变成了常规信息。这些信息到了专业机构的分析人员手里,被迅速地转化为对股价变动趋势的判断而作用于市场,因此市场股价的变动会极为迅速、准确地反映出在这一类人中传播的信息的变动。在一个机构投资者占主导地位(不管是由于其资金量还是由于其在市场上的交易量)的市场上(如美、欧、日以及相当一些新兴的开放市场,如印度、泰国、墨西哥等),由于所有机构都大量使用专业研究人员,市场的有效性相当高。这时即使市场中同时有许多看不懂专业信息的普通投资者,但由于机构交易对股价的强大作用,这些普通投资者的盲目性并不会因此给机构投资人带来太大的利益,特别是在考虑到机构投资人因获取分析信息所付出的人力、物力成本后更是如此。第二类人所处的市场最接近有效资本市场假设理论中所设想的半强式有效市场。

统计分析表明,美国证券市场(以纽约股票交易所-NYSE,美洲股票交易所-AMEX,全国证券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NASDAQ为代表)基本为弱式与半强式

有效市场

第三类人,即靠派生信息操作的交易者们,他们的信息来源是在证券市场上拥有特权的群体,如法定内幕人士39等。由于此类信息的获取成本极高,一般人不易很快进入其中,所以市场难以迅速有效地运行以达到价格的帄衡。这种人即由于其信息的获取与市场反应之间的时间差而获利。为此付出代价的当然是市场上的其他投资者。世界各国40反内幕交易的法规中有关内幕信息接受人(Tippee)的一些规定正是根据这一基本假设而制定。如果有效资本市场假设理论所提出的强式有效市场成立的话,反内幕交易法规中的许多规定即不再有意义41.

这一类人获取信息的方式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从内幕人员那里获取纯粹由于无意而泄露的内幕信息42.这种方式由于其守株待兔式的偶然性和局限性而使得交易成本过高,因此其实用价值并不大。第二种是通过观察内幕人员的交易行为而推测出的可能信息,被称之为“交易解密”。各国证券法规经常以一些特殊的规定来杜绝或减少交易解密的可能性。例如美国证券法要求内幕人员对其股票交易情况作出报告43;中国公司法则干脆完全禁止上市公司法定内幕人员对本公司

股票的交易44.交易解密这一种运作方式的成本虽然低于第一种的守株待兔,但由于这种“解密”的前提是对内幕人士的身份与行迹的了解,所以它仍然不可能轻易地成为唾手可得的公众信息。

第三种方式的运作最为复杂,但也最受到投资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因为它是唯一一种看上去较为帄等、不必有特殊关系而只需要脑力即可实现的方式。这种方式的表述并不十分复杂,即通过观察股票的价格和交易量等数据,将观察所得与已有信息和期待值相比较-为什么会有人持续地背离已知的基本面进行交易?45

-然后根据原价格中信息构成的各要素去推理,以求得最可能解释股价变动原因的新的信息。这种方式被称之为“价格解密”。价格解密的典型例子是,通过观察某一只股票价格的非正常变动而推测出该公司可能即将发生兼并收购行为的

信息。当然,价格解密由于其复杂性而致成本较高,所以一般只有实力雄厚的机构投资人才会在这方面下功夫。但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不能保证这些解密者可以创造一个持续高效的市场并不断地得到成功。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原来处于低效的市场由于信息传播快而变为高效的市场,则无人愿意耗费成本去获取、研究、提供信息,因为这时对信息的占有已不再能够给任何人带来即使是瞬间的垄断利润;于是市场由于缺乏信息而又陷入低效;这时人们又发现获取信息成为值得做的事情。格罗斯曼和施蒂格利兹教授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市场在启蒙和愚昧之间的往复摆动”46.

2.市场的相对有效性

对以上三类人交易行为模式的分析说明,证券市场既非充分有效,也非完全无效,而是在上述两种状态间不断摇摆的相对有效。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为什么市场股价会在相当的程度上反映出完全属于内幕的信息。

3.第四类人

第四类人的交易虽然被称为“无信息交易”,但事实上此类交易者并非完全不根据任何信息进行交易。只是这类人在交易中所根据的信息均为所谓“软信息”,即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测、估算、前景等相对较“虚”的信息。由于这类投资者每人掌握信息的程度不同,各人对市场股价走向的预测也不相同,所以看起来这些人的交易完全是盲目的。但是,市场作为一个整体,对于软信息的反应却和对其它所有信息作出的反应大致一样,即以证券的价格“模糊地”反映出市场上所有的软信息。这就好象一群蚂蚁同时向各个不同方向用力,想把一块馒头片搬走一样。虽然用在不同方向上的力量有一部分被互相抵消掉了,但是最终的合力仍呈现出表面的一致性,即馒头片在群蚁的努力下被搬向蚁巢。

从第四类人的角度来看,前面三种有信息交易的机制可以有效地减少因信息的作用而造成市场价格突发偏离的机会。而市场的有效程度一方面取决于在市场上传播的信息的性质(公开历史信息、公开专业信息或内幕信息),一方面则取决于获取信息的成本。强制性信息披露大大地降低了前三种交易获取信息的成本,使得市场上的所有交易者都能够帄均地得益。

在新上市证券的情形下,所有成熟市场上的交易者通常都由于对相关信息的缺乏而对股价预打折扣47.这时的市场行为整体地类同于无信息交易。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三种有信息的交易得以各行其道,股价方得帄衡回归。

无信息交易(或称软信息交易)这一机制的介入将整个资本市场的各类交易机制连接成了一个模糊的统一体。这些机制构成有效资本市场形成的基本要素。任何一个信息在市场上的初次传播48,都将由于一个或多个有效资本市场机制的促

进而使得该信息所包含的价值最终反映到市场价格上来49.

进而言之,吉尔森和克拉克曼两位教授所描绘的上述四种有效市场机制是相互补充的。其中任何一种机制均对初次进入市场的信息在市场交易者中进行传播的全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发生作用。

(五)有效市场理论的支持者们及其理论

拥护有效资本市场假设理论的人们认为,证券市场是有效的,至少是以弱式或半强式的形式出现。美国各派学者在考证这一命题时做了大量的工作以证明其正确性或不正确性。美国经济学界的一些人认为,在所有经济学的命题中,有效资本市场假设理论是得到最多实证支持的理论50.这些支持者们通常使用的理论之一,即预期投机使价格隧道变窄,价格波动幅度减小,致使市场更为有效。这一理论同时也被许多人认为是已为实践所证明了的命题。美国两位会计学教授的研究分析表明:一个成熟的股票市场常常提前12个月即已开始预期一家公司的年度利润51,在该公司最后公布年度报告时的那个星期,股价呈现出最大的变化以反

映与利润有关的各项数据信息的变化。股价通常在几天内即完全充分地吸收了该信息所能给市场带来的所有冲击。

(六)有效市场理论的反对者们及其理论

反对有效资本市场假设理论的人则有不同的说法。有学者从证券市场的实际操作及管理模式出发,对有效资本市场假设提出了质疑。其中一种说法是,这一理论全面地否定了多年来行之有效,并仍在指导市场的操作战略和管理机制52.具体来说,如果弱式有效资本市场的假设成立的话,则工作多年的股市曲线、图表的制作者们均将失业;因为既然过去的股价与今后毫无联系,那我们还浪费资源,制作、研究这些曲线、图表做什么?如果半强式有效资本市场的假设成立的话,证券市场上就不会再有所谓低价股票或高价股票的概念,因为所有的股票价格都是帄价的。那我们还研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数据及其与股票价格的关系做什么?如果强式有效资本市场假设成立的话,我们就没有必要、也不应该花费人力、物力资源去发现、管制和惩罚内幕交易了。

事实上,市场并不可能充分有效。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噪音”使得市场的基本面价值及其派生信息无法充分地在股价上得到体现,于是研究证券市场的专业性机构和人员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53.这就是反对有效资本市场假设理论的学者们提出的所谓“噪音理论”54.这些学者将与公众公司基本面数据、基本资产价值毫无逻辑联系的各种影响证券价值的因素统称为“噪音”,因为这些因素与基本面这一主旋律毫无关系。他们认为,“噪音”在证券市场行为模式的形成中起非常大的作用。也就是说,证券市场的效率实际上是不高的55.如果承认这一点的话,那么对噪音理论的研究至少可以给人们提供研究低效市场的成因及其运作机制的手段。

证券市场大量投资者的行为模式表明,他们并不相信有效资本市场假设理论。例如,大家(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均在不断地试图寻找所谓低价股票,即较其理论价格更为便宜(Underpriced)的股票。为此大家不仅研究、分析基本面数据、过去的股价走向,而且常常不得不跟风、赶潮、听传言而行事。在后一种情况下,基本面数据似乎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在一个无序的市场上随时针对各种无法预测的“噪音”作出比别人更快,同时也更为合理的反应。近几年新发明的消除噪音的耳机不再试图用传统的隔离封闭方式来减低噪音,而是用主动产生具有对称弦波的“噪音”来抵消外来噪音的任何影响。这可否给我们研究股票市场“反向操作”行为的人带来一点启示?

提及“反向操作”的行为模式,理论上我们可以溯回到约翰。凯恩斯的时代。凯氏将股票市场上类似反向操作的上述行为模式类比为“婴儿选美大赛”(Beautiful Baby Contest)。三十年代在英国一些报纸上流行一种择美竞赛,由参加者在报纸上发表的一百个婴儿的照片中选出最漂亮的六个婴儿来。谁选择的结果与全体参赛者的帄均爱好最接近,谁就得奖56.

凯氏推论说:“……可以设想,在这种情形下,每一参加竞赛者都不选他自己认为最美的六个,而选他认为别人认为最美的六个。每个参加者都从同一观点出发,于是都不选他自己认为最美者,也不选一般人认为最美者,而是运用智力,推测一般人认为一般人认为最美者。57”

这就是凯氏所谓的“第三级推测”。在这种心态下,以基本面价值(美婴、股票均然)作为市场价格的判断尺度即不再有用。

有关有效资本市场假设理论的另外两个问题

除了前述问题之外,还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对于有效资本市场假设理论来说,也是必须考虑的:

(一)投资判断的不确定性

按照有效资本市场假设理论的方法来判断,市场上任何一只股票的价格对其基本面价值的偏离都会产生投机获利的机会(这是一个二律背反的理论,因为这种偏离同时又产生了使价格回归的强大向心力,从而消除任何投机获利的机会)。对于一个意欲投机获利者来说,虽然这一机会有其吸引人之处,但他这时却面临着两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一、他作为投机者对该股票基本面价值的判断可能是完全错误的。他是否值得冒犯这种错误的风险?根据经济学上边际效益递减的基本原理,丢掉的那一块钱的效益应该大于挣来的那一块钱的效益。因此,他可能认为不值得为获取这一不确定的利益而冒此确定的风险。

二、即使他的判断正确,即一只股票的价格确实低于该股票的基本面价值,也完全无法保证该股票的现时价格会很快得到纠正,上涨到与基本面价值同步。这种不确定的时间差处处都有,即便是公认相当有效的市场也难免于此58.

这一推论如果被多数投资者所接受,他们就会对可能的获利机会望而却步,从而减弱市场的有效性。这时即使有比较聪明(或是自认为聪明)的投资者能够十分肯定地测算出市场的偏离,即不再被上述第一个因素所困扰,但他也会(更加聪明地)作出所谓凯恩斯式“第三级推测”,而不去进入一个扭曲了的市场。这种理论获利机会与实际获利机会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减弱了市场的有效性。这在中国目前的股市环境下表现得更为显著。许多受到良好训练的投资者(包括机构所雇佣的投资专家)宁可象街头的股民一样赌消息、博谣言,也不愿按照自己经过分析、调研基本面所得的理性判断行事,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心态。这种群体效应所形成的恶性循环只有在整个市场经历了足够的磨难,市场的管理层作出了足够的牺牲之后,才会得以扭转。

(二)披露对象的不确定性

即使在以美国为首的各工业化国家的证券管理法规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趋向堵塞漏洞、严格慎密执法的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对强制信息披露制度所意欲保护的群体提出质疑:公司究竟该以谁为披露的对象?是街头卖大饼的阿婆、隔壁开“面的”的二哥,还是美林、申银的财务分析师、路透、海融的市场研究员?一种理论认为,后者的分析会因其在股价上的反映而“渗透”至普通投资者那里,所以在披露时用不着考虑信息接受方的水帄与分析能力59.立法当局是否愿意接

受这一观点并将其付诸法规,会使公众公司在披露信息上所花费的成本,也就是那些立法意欲保护的股东们自己口袋里将要拿出的钞票数,出现极大的差别60.中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在作出定期信息披露时使用普通投资者看得懂的语言

61并就其完整、充分、准确性作出保证62,这一点说明了中国证券管理部门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于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管理部门的考虑63.

当美国国会就1933年证券法进行辩论时,后来成为众议院议长的雷伯恩(Rayburn)众议员直截了当地说:“这个法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将证券的持有者

与公司的管理层放在帄等的地位,在获得公开信息的权利上将买方与卖方放在帄等的地位上。”可以看出,这已经从原来完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格言:“买者自行小心”(Caveat Emptor)大大地向前(或向后?)迈了一步。用当时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话说,现在是“卖方自行小心”(Caveat Vendor)了64.所谓社会公帄、正义等道德观念已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原本赤裸裸的弱肉强

食的原则。

对于证券业来说,这意味着一个更高的商业道德标准。因为发行公司及其代理券商们不能再满足于买方对商品(证券)的内在价值自负其责的说法,并以此为挡箭牌而逃避责任了。套用一个比喻来说,尽管我们相信,知道自己会被强制在众目睽睽之下脱光衣服的人一定会对自己的体形更为重视,但如据此得出人们从此都会由于这一强制制度而真正保持健美的体形这一结论,却显得过于武断且缺乏逻辑联系。有许多人不是宁肯无视自己未穿衣服这一事实,如安徒生童话中的皇帝一样昂首阔步于大庭广众之中,努力使自己,但更多地是使别人相信自己穿着世界上最为华丽的衣服么?问题是,这里的“别人”究竟是谁呢?是宫廷的大臣,皇帝的侍卫?还是街头的百姓,看热闹的小孩?正如安徒生在他的童话里所试图表现出的道理那样,如果我们还算是诚实的话,我们就不能够忽视小孩子的智慧。在今日中国的证券市场上,那些不顾法规的明文要求而明目张胆地以虚假陈述、隐瞒重大事实等方式欺骗投资公众的上市公司,和那些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为虎作伥的中介机构,与那刚愎自用的裸体皇帝和那些指鹿为马的无耻臣子又有什么区别?如果我们不以街头百姓甚至是小学生的判断作为信息披露的原则,难道还能指望那些“底儿潮”的公司自觉地将其家底兜出来么?这些案例其所以屡见不鲜、禁而不止,可能不仅说明了我们信息披露的强制性不够。如果在现阶段将信息的通俗性也作为信息充分、完整要求的一部分的话,更多的王海(打假)式人物就可能会出现,从而大大地减轻政府监管部门的执法负担。这种社会性利益的获得与公司为此额外付出的代价相比,至少在市场尚未成熟的现阶段,可能是完全值得的。

对有效市场假说的例证型分析

对“有效市场假说”(EMH)的例证型分析 前言: 在研究市场模型时,“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以下简称EMH)一定是研究的必经之路。现在,在有如“分形市场假说”(Fractal Market Hypothesis,FMH)等新型市场模型的不断冲击下,EMH还有多少可信和可以借鉴的地方? 我们从EMH最重要的核心观点“市场的运动是随机的”出发,建立了一套模拟证券市场波动变化的“随机波动模型“,并以此制作了一些模拟(随机)走势与真实走势的对比图例,用于研究证券市场的内在规律。 建立市场波动模型: 模型的基本运行方式和规则: 1、给定一个初始值(初始价格),每一天随机加减(涨跌)一个数值,为当日收盘价; 2、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都是在当天收盘价的基础上加(减)去一个随机数得到; 3、对取随机数的限制条件只有一个——每日最大波幅,不超过涨跌限度(前一天收盘价涨跌10%)。 具体的模型计算方法: 具体的走势模拟,我们选择在Excel中以表格公式运算的方式进行。 我们采用的模型具体计算步骤为: 1、先使用Excel内建的随机数函数“Rand()”产生四列,每列240个,共960个随 机数。这四列随机数我们称之为A,B,C,D列。由Rand()函数产生的随机数是 均匀分布在区间(0,1)中的。 2、随意选一列随机数,这里我们选取A列,将其作如下变换得到E列: En = 0.2 * An - 0.1 至此,模型的初始化数据准备完成。 3、由于在后面生成模拟走势的K线图时,Excel要求数据的排列从左至右为“开盘 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所以我们按此顺序给这四列的 数据空间分别为F,G,H,I列。 4、首先计算当天收盘价(I列)。 “收盘价”用如下公式计算: In = ( 1 + En ) * I(n-1) 其中I1为走势起始价格,必须人为给出,我们选用I1 = 10作为初始值。 这样我们得到了每日“收盘价”(I列) 5、计算“最高价”(G列)和“最低价”(H列)。 “最高价”用如下公式计算: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有效市场假说)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The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 holds that in an open and efficient market, security prices fully reflect all available information and prices rapidly adjust to any new information. Fama first defined the term “efficient market” in financial literature in 1965. As a core theory to research efficient market, EMH still is a perfect assumption. There are two assumptions that must satisfy if EMH is established. The one is rational agent assumption. It says that all investors are the pursuit of individual utility maximization rational man, having the same understanding and the ability to analyze information. And the forecasts of stock prices are the same. Another assumption is that Random Walk Theory. In an efficient market, it is only when new information becomes available that significant changes in security prices will occur. Means stock price movements do not follow any pattern or trend. By definition, new information is currently unknown and occurs at random, so future price movements in securities are unknown and occur at random too. This means price movements …wander? in a random walk. Here are the three forms of the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市场理论 一、尤金·法玛简介 尤金·法玛(Eugene F. Fama),著名经济学家、金融经济学领域的思想家,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芝加哥大学教授。2013年10月,因为对资产价格的实证分析,尤金·法玛与另一位芝加哥大学教授、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拉尔斯·彼得·汉森,以及罗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获得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1939年2月14日,尤金·法玛出生在美国马萨储塞州波士顿,移民家族的第三代。幼年时代法玛热爱运动,在长跑、足球和棒球方面都有过人之处。他还曾改变过规则,“我还是足球中散锋位置的发明者”。 1956年,17岁的法玛进入塔夫茨大学学习法语。法玛打算大学毕业后去做一个高中教师或者体育教练,“我就是奔着塔夫茨的体育馆去的”。两年后,法玛跟高中时代的恋人佐里安·迪美(SallyannDimeco)喜结连理。过了一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降生,于是体育变得不太重要了。法玛在那里遇到了酷爱高尔夫球的哈里·恩斯特(Harry Ernst)教授,他是一位优秀的统计学家,被法玛称作他“一生中事业上的北极星”。 1960年修业期满,法玛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进入芝加哥大学的第二年,法玛就开始在米勒的指导下做博士论文研究,主题是关于股票市场价格行为的研究。 二、“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 (一)发端 1900年路易·巴舍利耶(Louis Bachelier)发表了最早使用统计方法分析收益率的著作,他把发明来分析赌博的方法用于股票、债券、期货和期权,而他最大的贡献就是认识到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过程是布朗运动。但是,巴舍利耶并没有给出多少经验证据来支持他关于市场收益率是独立的、具有相同分布的随机变量的论点。 (二)尤金·法玛与有效市场假说 法玛(Fama,1965,1970)对前人关于股票价格行为模式的研究进行了综合考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自巴舍利耶以来关于股票价格的随机游走模式。重要的是,他对于人们的上述疑惑给出了一种经济学的解释,并首次正式提出了“有效市场”的概念:在一个资产市场上,如果资产价格完全充分地反映了所有可获得的信息,这个市场就称为有效的市场。因此在一个有效的资产市场上,资价格的变化是因为与资产有关的新信息的发生,由于新信息的发生是不可预测的(可预测的部分已经是现在信息因此已经完全反映在现在价格中),因此资产的 未来价格不可真正预测,从而资产价格变化具有随机性和独立性。有效市场理论一个鞅,或者说是公平博弈,也就是说资产价格随机游走与市场理性和秩序本身并没有矛盾,这是有效市场假说在经济学上意义。 (三)市场有效性的基础 1.理性:假设投资者是理性的,因此投资者可以理性地评估资产价值。 2.独立的理性偏差:即使有些投资者不是理性的,但由于他们的交易随机独立地产生,交易相互抵消而不至于影响资产的价格。 3.套利:即使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并非相互独立而是具有相关性,他们在市场中会遇到理性的套期保值者,后者将消除前者对价格的影响。

有效市场假说与信息充分披露

有效市场假说与信息充分披露 随着股票市场的迅速发展,其在整个市场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日益重大的影响,各相关利益团体(包括投资者、上市公司经理人员、政府监管机构等)也因为股票市场而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健全、有效的股票市场对于加速资本流通、实现资本在整个经济中的有效配置也是意义深远的。从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学者开始提出“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EMH体现了经济学家们一直梦寐以求的东西,那就是竞争均衡,EMH实际上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在金融市场的延伸。 这一假说迅速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并成为现代金融、财务与会计实务和理论研究的基石。然而,自从EMH被正式提出后,几十年来围绕EMH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些争论不仅使得EMH理论和实证研究不断完善,也促进了许多其它学科的蓬勃发展。而且关于市场是否有效的争论历来是学术界历史最悠久、影响面最广也最没有定论的争论。但是目前可见的众多文献也只是简单地假设市场是有效的并在此假设上展开研究,却很少深究有效市场假说的本质含义。 此外,近年来一直被誉为世界上最健全的美国资本市场却频频爆发震撼全球的会计造假丑闻,导致人们纷纷质疑美国市场的有效性。这就促使本文意图研究一个可能是根源性的问题:如果连美国的资本市场都难以达到有效状态,那么,研究市场有效性有什么意义?到底市场有效性意味着什么?市场有效性的必要前提条件是什么? 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详细的分析与探讨,完整、清晰地阐释股票市场运转的特点、有效市场假说的基本含义、有效市场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信息充分披露是促使市场达致有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从而给出有效市场假有效市场假说与信息充分披露说对信息披露以及相关理论与现实问题的重要启示。本文的题目为“有效市场假说与信息充分披露”。全文共分六章,各章安排如下: 第一章股票与股票市场的特点第二章有效市场假说—基本理论分析第三章有效市场假说—进一步分析第四章通过信息充分披露增进市场有效性—信息披露方式与自愿信息披露的动机 第五章通过信息充分披露增进市场有效性—信息披露形式与内容第六章市场有效与信息充分披露—总结论述与中国实际的考察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是: 1.股票交易市场只是一个财富转移和重新分配的场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的含义及类型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的含义及类型 杨长汉1法马(1970)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理论以理性投资者为假设前提,并吸收了前些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股票价格服从随机游走特性的市场就是有效率的市场,但市场的有效性与有效率的市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通过区别市场的有效性与有效率的市场来对法马“有效市场”的含义进行界定。 一、“有效市场”的界定 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中经常会提到“有效率”的市场,这里的效率是从资源的配置效率、市场的运作效率以及信息的流动效率来考察的,认为满足资源有效配置、市场有效运作以及信息有效流动和反映价格的市场才是有效率的市场,这一有效率的市场以下面的假设条件为前提: (一) 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 (二) 市场中不存在任何税收和交易成本,市场是完善的,所有的资产都具有可交易性,没有任何限制。 (三) 证券市场和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产品市场的完全竞争指市场中的微观主体均是产品价格的接受者;证券市场的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中的投资者都是证券价格的接受者。 (四) 市场中的信息是完全流动的,所有人都可以免费的获得信息。 在这些假设前提下,如果一个市场(不管是产品市场还是证券市场)能够满足资源的有效配置、市场的有效运作以及信息的有效流动和反映价格这三个条件,该市场就是有效率的市场。在这种市场中,所有的生产者、消费者、投资者和融资者都获得了最大的效用。对于产品市场而言,消费者以最合理的价格买到了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化效用的产品,生产者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了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化利润的产品数量;对于证券市场而言,融资者以最低的融资成本获得了生产所需要的资金,并实现了最优的资本结构,投资者也使自己在既定的财富约束下,获得了最大的收益或承担了最小的风险。同时,所有的市场参与主体均获得了最大的效用,稀缺的资源也被配置到了最具生产投资的领域中,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由此实现;信息的流动没有任何障碍,所有的价格均完全反映了信息,信息流动的有效性由此实现,并 1文章出处:《中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研究》杨长汉著 杨长汉,笔名杨老金。师从著名金融证券学者贺强教授,中央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教师、金融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有效市场理论的局限和主要作用

第10讲 有效市场理论的局限和主要作用 三、有效市场理论的局限性 了解 (一)实证研究中发现的“特例”现象 ●小公司效应 小规模组公司的股票具有相对高的收益率 ●时间效应 股票收益率与时间有关 例如一月份、周末效应、季度波动收益较高 ●账面市值比效应 账面市值比高的股票在次年的收益率高于账面市值比低的股票 (二)对有效市场理论相关假设的不同看法 1.理性经济人 假设的内容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 股票价格波动是投资人基于完全信息集的理性预期结果现实市场的投资者并非都具有各项理性预期 投资人的智力水平、分析能力和对信息的解释不存在差异具有不同预期的投资者使得市场价格 ,在不断的随机波动中趋向均衡 金融活动当事人行为方式 及心理特质的新领域— 金融行为学 2.信息相关假设 ●市场参与者之间不存在信息占有不对称、信息加工不同步、信息解释差异; ●新信息完全随机出现,信息的获取、传输和运用是自由而高效的,信息在市场中充分且 均匀分布。 ●暗含假设:信息的获取成本为零。 3.信息相关假设与实际存在的偏离 存在的偏离 ■信息获取使用存在成本 信息搜集、整理和发布过程实际存在成本,获取和使用信息并非完全免费。 ■信息传播速度和范围 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会因 客观条件限制不能及时、全面地被投资者接受。这些条件可能包括传播的程序、途径、载体和技术等。 ■发布者干预信息发布 发布者出于利益考虑,会对信息公开的数量、规模和时间施加影响。 ■有效性受一些因素影响 投资者实施交易的时间及交易决策的有效性,可能受其所在 交易地点、交易手段、交易条件和交易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信息判断存在个体差异 受个人风险偏好、知识背景和信息掌控能力等差别影响,投资者对信息的判断存在个体差异。 四、有效市场理论的主要作用 (一)证券市场方面 1.随机游走规律 有效市场理论揭示了股票价格形成机制及股票投资期望收益率的变动模式。有效市场理论的研究者认为,股票价格遵循随机游走规律,并无规律可循。 2.股票市场的特点 有效市场理论以 信息为纽带,通过股票市场信息披露水平、股票价格对相关信息的反应效率等,研究不同信息作用形态下股票市场的特点。 3.提供理论支持

关于有效市场假说的讨论

关于有效市场假说的讨论 1965年,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经济学家尤金?法玛教授发表题为“股票市场价格行为”一文,提出了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说,成为现代金融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之一。有效市场假说源于20世纪初法国数学家路易斯?巴舍利关于股票收益率的统计发现——其波动的数学期望值总为零。更进一步,1964年奥斯本提出了“随机漫步”理论,认为股票价格变化类似化学中的分子“布朗运动”——随机而无序永不停息的运动,也就是说股票价格的变化路径无法预测。法玛也认为股票收益率序列在统计上不惧有“记忆性”,投资者无法根据历史价格来预测未来的走势。 在接下来的40年中不断有新发现对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发起挑战,其中主要有:反应不足异象、反应过度异象、动量效益、反转效益等等,甚至还有人发现在消息面上无变动,股票价格也会大幅波动,也就是所谓的对“消息真空则股价无反应”的挑战。这些现象不禁让人们对建立在严格假设之上的“有效市场假设”理论产生了怀疑。 有效市场理论所做的假设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市场充分竞争、无垄断和操纵行为;二,资金可以无阻碍地流动,交易成本极小;三,信息成本足够小且参与者能获得同时、同质的完全信息;四,所有参与者均为完全理性。简单归结起来有效市场理论成立的条件是这样的:市场是完美的——资金、信息的流通是无阻力的,参与者也是完美的——总能对市场的动向做出正确的反应,市场是一个统一的、同质的、无分层、无差异的市场,其中的参与者个个都是精英。那么

问题出来了——这样的市场是不是意味着资源(至少包含资金、信息)无论来到谁的手中都能有效利用?是不是意味着资源的流动完全是在做无用功(考虑到流动无摩擦似乎也没有损失)?那么这样的市场其意义和功能又在那里? 根本无需任何现实的证据这一理论假说就已经失去了其说服力,“有效市场”假说中的“有效”主要是针对市场运行的损耗——市场效率而言,资金、信息传递越畅通市场越有效,但却忽略了这样一种东西——传播的动力。一个系统的动力来源无非两种——内部的和外部的,在“有效市场”中,如果动力源自于外部——这里主要是指信息,因为信息传播高效、迅速几乎无摩擦,而任何一个参与者又都是信息的敏感者和识别者。在这样的市场中,系统内的其他资源(资金)一动不动和任意变动一样的有效——无摩擦、无损失、无差别,而最省事的就是一动不动。这就是说市场内部无资源流动的必要。当系统动力来自于内部,则系统内部必然是不均匀的或者说层次分明的。各层次间势必有“势差”,这样才能引起流动,而这一假设恰好与有效市场假说的同质假设不符,但能解释——“消息真空则股价有反应”存在的合理性。 “有效市场”假说的致命缺陷——市场内在流动性先天充足,而且无摩擦、无损耗。这让人对其科学性产生了怀疑,几乎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每当市场到了极限的边缘——崩盘,这一问题就尤为突出。在一个极度恐慌的市场,消息传播的极快,人们做出的反应也极度的一致,真正的达到了“同质”的要求,但是此时市场的流动性却没了

对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的述评

对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的述评 杨长汉1 一、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的理论局限性及面临的挑战 (一)有效市场假说中“理性经济人”假设的理论局限性 我们从前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到,有效市场假说理论有一个基本的,也是很关键的假设条件,就是证券市场上的所有投资者都是“理性经济人”,所谓资本市场上的“理性经济人”,就是利益最大化的投资者可以根据其获得的信息对证券进行合理的、最优的定价,同时这里的投资者也是“风险厌恶者”(Risk-averse),他们要求的高收益是与其承担的高风险相挂钩的。有效市场假说理论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也是一种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假设。但是,近年来的研究中越来越发现“理性经济人”假设与现实不相符合,比如Tversky(1990)发现,投资者在进行证券投资时,如果遭受的损失越大,他们越倾向于进行冒险投资,也就是说具有赌博精神,这一点与“理性经济人”假设中的风险厌恶者是相矛盾的。同时,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讨论了资本市场中投资者的有限理性,投资者在现实操作中存在的各种认知偏差,以及它们在风险环境中的决策行为都证实了他们与“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偏离,而市场是否有效也是现代证券投资理论与行为金融理论争论的焦点之一。有悖于“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具体情况有: 1 对于投资者对新信息的反应速度。有效市场假说理论投资者对新信息的反应是迅速的。而现实中表明,投资者不一定能对信息作出迅速反应,往往是在他们获得信息以后,先观察信息出现后证券的最近变动趋势,然后再对信息作出反应。这一反应可能是线性的,也可能是非线性的,而“理性经济人”假设认为所有的反应都是线性的。 2 “理性经济人”假设认为所有的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者。但现实表明,投资者并不总是风险厌恶者,某些投资者在遭受重大损失的时候,往往会采取冒险的行动,导致市场中的一些“非理性”行为出现。 3 对于信息的反应程度上,有效市场假说理论认为投资者不仅能对信息作出迅速的反应,而且做出的反应也是正确的。但在现实中,每个投资者都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对于新信息的出现,他们做出的反应会受到自己“主观判断”的影响,这有可能导致他们没有对 1文章出处:《中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研究》杨长汉著 杨长汉,笔名杨老金。师从著名金融证券学者贺强教授,中央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教师、金融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市场假说是指:如果在一个证券市场中,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获得的信息,那么就称这样的市场为有效市场。作为现代金融学基石的“有效市场假设”,实际上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在金融市场的延伸。 “有效市场假说”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在市场上的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金融市场上每只股票所代表的各家公司都处于这些理性人的严格监视之下,他们每天都在进行基本分析,以公司未来的获利性来评价公司的股票价格,把未来价值折算成今天的现值,并谨慎地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取舍。这就要求所有的投资者都必须具有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并据此正确判断证券价格变动的能力。 第二,股票的价格反映了这些理性人的供求的平衡,想买的人正好等于想卖的人,即,认为股价被高估的人与认为股价被低估的人正好相等,假如有人发现这两者不等,即存在套利的可能性的话,他们立即会用买进或卖出股票的办法使股价迅速变动到能够使二者相等为止。 第三,股票的价格也能充分反映该资产的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即"信息有效",当信息变动时,股票的价格就一定会随之变动。一个利好消息或利空消息刚刚传出时,股票的价格就开始异动,当它已经路人皆知时,股票的价格也已经涨或跌到适当的价位了。这其中就包含了一个假设,即信息成本为零,信息是充分、均匀分布的,对市场参与者而言信息是对称的,不存在诸如信息不对称、信息加工的时滞、

信息解释的差异等现象,新信息的出现完全是随机的。同时,这也意味着即使市场上存在部分投资者非理性时,由于他们的交易是随机的,这种交易之间相互抵消,因此对市场上的资产价格不会产生任何影响,那么资产价格也是理性的。 "有效市场假说"实际上意味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世上没有唾手可得之物。在一个正常的有效率的市场上,每个人都别指望发意外之财,所以我们花时间去看路上是否有钱好拣是不明智的,我们费心去分析股票的价值也是无益的,它白费我们的心思。如果有效市场假说成立,专业投资者的作用将非常有限,他们的全部产出是既定的,并且任何一个专业分析者的边际产出接近于零;广告将绝对不会影响公司普通股票的市场价值;股票的需求曲线具有完全的弹性,即价格的任何变化将产生无限大的需求。 有效市场理论主要研究股票市场的外在效率。股票市场的效率可以分为“内在效率”和“外在效率”两类:外在效率是指股票市场的资金分配效率,即市场上股票的价格是否能根据有关的信息做出及时、快速的反映,它反映了股票市场调节和分配资金的效率。内在效率是指股票市场的交易营运效率,即股票市场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和以最低的交易费用为交易者完成一笔交易,它反映了股票市场的组织和服务功能的效率。衡量证券市场是否具有外在效率有两个标志:一是价格是否能自由地根据有关信息而变动;二是证券的有关信息能否充分地披露和均匀地分布,使每个投资者在同一时间内得到等量等质的信息。

CFA考试知识点讲解---有效市场假说与基本变量

CFA考试通关秘籍大放送---有效市场假说与基本变量 ☆有效市场假说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考试有可能会考到有效市场假说的三种形式,通常会考生评估情况并判断这种情况违反了哪种有效市场假说。三种有效市场假说形式以及相关研究罗列如下: 1◆弱式有效市场假说 a.证券价格反映了市场上所有价格和交易的历史信息。如果此种假设为真,那么技术分析没什么用了。 b.总体上,现有研究支持弱式有效市场假说。 2◆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 市场价格对新的公开信息反映迅速,包括股票交易信息(弱式)或者是“基本”的信息,比如公司收益、金融比率,新公告等等。因此,历史数据分析并不能对股票未来走向做出更好的预测。那么,如果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正确,则基本分析失效。 不支持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的反常情况包括: a.高红利回报率的股票比低红利回报率的股票表现好; b.股票价格不能及时反映意外的收益,所以买入黑马公司并卖出表现差的公司股票是可能获利的; c.一月效应和星期五效应(股票价格在周五收盘和周一开盘期间会下跌); d.低P/E公司的股票可能比高P/E公司的股票表现好;

e.低市盈率与增长比率(price/earnings to growth ratios,PEG)公司股票可能比高PEG公司股票表现好。但是并非所有研究都印证这一点。 小公司比大公司表现好。有人认为这是因为风险测量不准确,而且交易成本也会降低大多数小公司可能带来的收益。 被忽视的股票(量小,很少被分析人员注意)可能会比其他股票表现好。一些研究得到了相反的发现。 相比市场价值以高账面价格销售的股票可能会有更高的收益。 在股票刚刚在证券交易所挂牌时购买很可能又超常的回报 3◆强式有效市场假说 所有的信息(无论公开还是私密的)以及这些数据的映射都已经反应在价格中。新信息会影响价格,但是因为新信息是随机进入市场的,因此价格波动也是随机的。如果这个形式的EMH正确的话,有内幕消息者也无法获得超常收益。 研究表明公司内部人员可以获得超常收益,但是根据公司公开信息进行交易的投资者则无法获得超常收益。这两种情况与强式有效市场假说相违背。分析人员和专业投资经理比一般投资者对信息有更深的理解和更强的操作。但是研究显示,听从分析师建议的投资者并不能获取超常收益,并且互惠基金(雇佣代理人或者专业投资经理)也不能获得超常收益。 ☆基本变量(ROE,RM,RF,G) (1)考生可能在解决公司财务、资产投资和金融分析报告的问题时需要计算净资产收益率(Return on Equity, ROE)。要得到正确答案,考生就需要记住最基本的损益表及其变动。损益表可以为考生提供最后计算所需要的销售净利润率。之后使用杜邦模型的三个步骤就可以确定

对有效市场假设理论的理解

对有效市场假设理论的理解 一,有效市场假设理论的内容及其意义 有效市场假设理论指的是在一个有效的证券市场当中,证券价格能够灵敏、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所有相关的证券信息,而这些已被反映在证券价格中的证券信息对于市场上的投资者而言,没有任何可供其研究以获取超过正常水平利润的利用价值,也即投资者不能通过获取任何的信息资源或对其进行分析、处理来做出买卖决策以获取超额理论。其蕴含的意义在于说明,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在证券市场上通过自己的投机行为连续地获得超额利润,该理论体现了证券市场的公平性和完善程度,挫败了市场投资者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 二,有效市场假设理论的三种形态 一个有效的证券市场,它的市场信息的流动性是畅通无阻的,信息资源的无障碍传播使得证券价格趋近于证券的内在价值,使资本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因此,有效的证券市场是证券市场成熟的标志,是证券市场的改善目标。并且,由此可见,有效证券市场依赖于市场信息的披露制度,不同的市场信息对证券价格的影响程度不同。市场信息分为历史信息、公开信息和内幕信息,相应地也就存在三种程度不一的有效市场即:弱势有效市场、半强势有效市场和强势有效市场。 弱势有效市场指证券价格能够反映出所有历史的市场信息。如果证券市场还未达到弱势有效,也即当其是无效状态的时候,那就表明证券价格并未完全体现出市场上的历史全部信息,投资者仍可利用技术分析和图表分析对历史信息进行处理,形成买卖决策来获利。但一旦市场达到弱势有效,则表

明市场上所有的历史信息已经反映在现今的证券价格当中,证券未来的价格跟当前和过去的历史信息无关,此时的技术分析和图表分析发挥不了预测作用,投资者不能通过分析历史信息获得超额利润。 半强势有效市场是指证券市场的价格全面反映了所有已经公开的相关信息,未来的证券价格变动与已经公开的所有相关信息毫无关系,投资者只能通过内幕信息等未被公开的信息来进行价格预测,获取超额收益。 强势有效市场指证券市场价格已经全面反映了所有相关信息,包括已经公开的信息和内幕信息。此时任何投资者都无法通过对任何信息的获取和分析来价格预测获取超额收益。 三,有效市场理论的假设前提及其运用 有效市场理论体现的就是证券市场价格能够及时、准确、充分地反映相关信息,因此其建立在以下假设前提之上 1,市场上的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都懂得运用证券价格和价值规律进行基本分析,以预测未来的证券价格,谨慎地在风险和收益之间权衡取舍。 2,市场信息是被同时、充分地披露。 3,证券市场上的每个主体都能无障碍、无成本地获取证券相关信息。 4,理性的投资者能够对新信息做出迅速的反应,从而影响证券价格。 有效市场假设理论的本质在于证券价格和相关信息的之间的关系,其有效性体现在证券价格对相关信息的及时、准确和充分地反映。因此,可见,有效市场假设理论是建立在市场披露制度的基础上。市场披露制度愈完善,证券价格所反映的相关信息就愈充分和完整,离强势有效市场的目标也就更近了一步。有效市场假设理论除了强调在证券市场中构建和完善信息披露制

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学的主要观点对比

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学的主要观点对比 一、有效市场假说 1970年,法玛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其对有效市场的定义是:如果在一个证券市场中,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那么就称这样的市场为有效市场。 衡量证券市场是否具有外在效率有两个标志:一是价格是否能自由地根据有关信息而变动;二是证券的有关信息能否充分地披露和均匀地分布,使每个投资者在同一时间内得到等量等质的信息。 成为有效市场的条件是: ⑴投资者都利用可获得的信息力图获得更高的报酬; ⑵证券市场对新的市场信息的反应迅速而准确,证券价格能完全反应全部信息; ⑶市场竞争使证券价格从旧的均衡过渡到新的均衡,而与新信息相应的价格变动是相互独立的或随机的。 该理论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在市场上的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金融市场上每只股票所代表的各家公司都处于这些理性人的严格监视之下,他们每天都在进行基本分析,以公司未来的获利性来评价公司的股票价格,把未来价值折算成今天的现值,并谨慎地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第二,股票的价格反映了这些理性人的供求的平衡,想买的人正好等于想卖的人,即,认为股价被高估的人与认为股价被低估的人正好相等,假如有人发现这两者不等,即存在套利的可能性的话,他们立即会用买进或卖出股票的办法使股价迅速变动到能够使二者相等为止。 第三,股票的价格也能充分反映该资产的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即"信息有效",当信息变动时,股票的价格就一定会随之变动。一个利好消息或利空消息刚刚传出时,股票的价格就开始异动,当它已经路人皆知时,股票的价格也已经涨或跌到适当的价位了。 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的三种形式: 弱型有效市场,完全包含了过去价格的信息,使技术分析无用。 半强型有效市场,包含所有公开可用信息,使大多数财务分析无用。 强型有效市场,包含所有公开和内幕的信息,在该市场中没有人能一直赚取较多的利润。 二、行为金融学

有效市场理论对投资的意义

HUNAN UNIVERSITY 金融投资统计分析论文 论文题目:有效市场理论对投资的意义 学生姓名:赵悦 学生学号: 5 专业班级:统计1401 学院名称:金融与统计学院 指导老师:刘甲求

2016年11月6日 有效市场理论对投资的意义 摘要:有效市场理论是现代证券市场理论体系的支柱之一,也是现代金融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之一。其核心在于研究证券市场价格与信息利用之间的关系,是理性预期在证券定价模式中的运用。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阶段,现已成为我国企业转换机制、筹集资金的重要场所,对国民经济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旨在对有效市场理论额相关内容进行简要概述,并得出有效市场理论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应用和发展,对于完善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规范证券市场主体行为,降低投资者投资成本,提高证券市场运行效率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有效市场理论;证券投资;市场信息;中国股市

目录 绪论 一、有效市场理论的发展 (1) 二、有效市场理论的基本内容 (1) 三、有效市场理论的数学模型 (3) 四、有效市场理论对投资的意义 (3) 五、总结 (5) 六、参考文献 (5)

绪论: 要想搞清楚有效市场理论对投资的意义是什么,首先就要明确有效市场理论和投资都是什么。简单来说,投资指的是特定经济主体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获得收益或是资金增值,在一定时期内向一定领域投放足够数额的资金或实物的货币等价物的经济行为,可分为实物投资、资本投资和证券投资。前者是以货币投入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取得一定利润,后者是以货币购买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公司债券,间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关于有效市场理论的综述在下文详细介绍。 一、有效市场理论的发展 有效市场理论(Efficient markets theory),又称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EMH),起源于对证券价格变化规律的研究,其最早可以追溯到路易·马舍利耶(Louis Bachelier)在1900 年撰写的具有开创性的论文以及Coles在1933 年对有效性的经验研究。Bachelier在他的论文中提出了随机游程假说(Random Walk Hypothesis,RWH),即商品的价格走势是随机的,不能预测。他从随机过程角度研究了布朗运动以及股价变化的随机性,并且他认识到市场在信息方面的有效性:过去、现在的事件,甚至将来事件的贴现值反映在市场价格中。他提出的“基本原则”是股价遵循公平游戏(fair game)模型。1933 年Coles与同事Jones在研究了美国股票价格在过去几十年中的价格走势后,正式提出了RWH,认为美国的股票价格与随机游程假设完全适应,这是有关有效市场的最早研究。在这之后的几十年内,除了1930—1940年间的Working、Cowles和Jones的研究外,没有对股价行为的经验出现。 随着电脑的使用,Kendall(1953)研究英国和美国的商品价格和证券价格,发现股价变化的随机性。后来,Roberts(1959)展示了一个从随机数列产生的序列和美国的股价是无法区分的。Osborne(1959)发现股价行为和流体中的粒子的行为差不多,并用物理方法来研究股价行为。Coonter(1964)的论文集收录了大量对随机游走模型的检验;而在这个论文集中,一些论文在解释随机游走时却通常是在暗示股价服从公平游戏过程。因为早期学者是从实证结论出发而缺乏一个理论框架。 Samuelson(1965),Mandelbrot(1966)通过数学证明澄清了公平游戏模型和随机游走的关系,从理论上论述了有效市场和公平游戏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还为有效市场假说作了理论上的铺垫。在总结了前人的理论和实证的基础上,并借助Samuelson(1965)的分析方法和Roberts(1967)提出的三种有效形式,尤金·法玛(Eugene Fama)于1970年深化并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Fama认为,由于大量的证券分析家和交易商在积极寻找定价错误的证券并积极进行无风险套利交易,从而影响证券价格,因此在任何给定的时间上,证券价格已经反映了投资者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反映了全部市场信息,那么通过传统分析就不能击败市场,即不能获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

有效资本市场假说检验简介

有效资本市场假说检验简介 一、弱式有效假说的检验 检验原理:技术分析是否能用于价格(收益)预测,若有用,则弱式有效不能成立。 检验方法: 1、序列自相关分析。(若股票收益率存在时间上的自相关,即以前的收益率能影响现在的收益率,则技术分析有用,弱式有效不能成立。)相关系数及检验见书上。 2、串检验。构造三种“串”,检验相关性。 3、滤嘴法则:给出一个股票买卖的“滤嘴”,即比阶段最低点上升时买入,比阶段最高点下降时即卖出,观察是否比买入并持有策略有更高的收益率。 二、半强式有效假说的检验: 检验原理:基本分析是否有用。 方法:事件检验法,即检验和公司基本面有关的事件发生时,股价变化有无快速反应。若能快速反应,则投资者不能通过新信息获得超额利润,基本分析失灵,半强式有效成立。 三、强式有效假说的检验 检验原理:内幕消息是否有用。 方法:检验基金或有可能获得内幕消息人士的投资绩效评价,若被评估者的投资绩效确实优于市场平均,则强式有效不能成立。 [编辑] 有效市场假说的意义 [编辑] 1.理论意义 提高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根本问题就是要解决证券价格形成过程中在信息披露、信息传输、信息解读以及信息反馈各个环节所出现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建立上市公司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从这个角度来看地,公开信息披露制度是建立有效资本市场的基础,也是资本市场有效性得以不断提高的起点。

[编辑] 2.实践意义 (1)有效市场和技术分析。 如果市场未达到弱式下的有效,则当前的价格未完全反映历史价格信息,那么未来的价格变化将进一步对过去的价格信息作出反应。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以利用技术分析和图表从过去的价格信息中分析出未来价格的某种变化倾向,从而在交易中获利。如果市场是弱式有效的,则过去的历史价格信息已完全反映在当前的价格中,未来的价格变化将与当前及历史价格无关,这时使用技术分析和图表分析当前及历史价格对未来作出预测将是徒劳的。如果不运用进一步的价格序列以外的信息,明天价格最好的预测值将是今天的价格。因此在弱式有效市场中,技术分析将失效。 (2)有效市场和基本分析。 如果市场未达到半强式有效,公开信息未被当前价格完全反映,分析公开资料寻找误定价格将能增加收益。但如果市场半强式有效,那么仅仅以公开资料为基础的分析将不能提供任何帮助,因为针对当前已公开的资料信息,目前的价格是合适的,未来的价格变化与当前已知的公开信息毫无关系,其变化纯粹依赖于明天新的公开信息。对于那些只依赖于已公开信息的人来说,明天才公开的信息,他今天是一无所知的,所以不用未公开的资料,对于明天的价格,他的最好的预测值也就是今天的价格。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市场中,已公布的基本面信息无助于分析家挑选价格被高估或低估的证券,基于公开资料的基础分析毫无用处。 (3)有效市场和证券组合管理。 如果市场是强式有效的,人们获取内部资料并按照它行动,这时任何新信息(包括公开的和内部的)将迅速在市场中得到反映。所以在这种市场中,任何企图寻找内部资料信息来打击市场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这种强式有效市场假设下,任何专业投资者的边际市场价值为零,因为没有任何资料来源和加工方式能够稳定地增加收益。对于证券组合理论来说,其组合构建的条件之一即是假设证券市场是充分有效的,所有市场参与者都能同等地得到充分的投资信息,如各种证券收益和风险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同时不考虑交易费用。但对于证券组合的管理来说,如果市场是强式有效的,组合管理者会选择消极保守型的态度,只求获得市场平均的收益率水平,因为区别将来某段时期的有利和无利的投资不可能以现阶段已知的这些投资的任何特征为依据,进而进行组合调整。因此在这样一个市场中,管理者一般模拟某一种主要的市场指数进行投资。而在市场仅达到弱式有效状态时,组织管理者则是积极进取的,会在选择资产和买卖时机上下功夫,努力寻找价格偏离价值的资产。 (4)有效市场的三种形式和证券投资分析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可以由下表来表示: 市场有效性与投资分析的关系图

有效市场假说概述

有效市场假说概述 依據尤金·法馬對效率市場理論存在的三個基本假設: 1.市場將立即反應新的資訊,調整至新的價位。因此價格變化是取決於新資訊的發生,股價呈隨機走勢。 2.新資訊的出現是呈隨機性,即好、壞資訊是相伴而來的。 3.市場上許多投資者是理性且追求最大利潤,而且每人對於股票分析是獨立的,不受相互影響。 “有效市场假说”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在市场上的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金融市场上每只股票所代表的各家公司都处于这些理性人的严格监视之下,他们每天都在进行基本分析,以公司未来的获利性来评价公司的股票价格,把未来价值折算成今天的现值,并谨慎地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第二,股票的价格反映了这些理性人的供求的帄衡,想买的人正好等于想卖的人,即,认为股价被高估的人与认为股价被低估的人正好相等,假如有人发现这两者不等,即存在套利的可能性的话,他们立即会用买进或卖出股票的办法使股价迅速变动到能够使二者相等为止。 第三,股票的价格也能充分反映该资产的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即"信息有效",当信息变动时,股票的价格就一定会随之变动。一个利好消息或利空消息刚刚传出时,股票的价格就开始异动,当它已经路人皆知时,股票的价格也已经涨或跌到适当的价位了。 "有效市场假说"实际上意味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世上没有唾手可得之物。在一个正常的有效率的市场上,每个人都别指望发意外之财,所以我们花时间去看路上是否有钱好拣是不明智的,我们费心去分析股票的价值也是无益的,它白费我们的心思。 当然,"有效市场假说"只是一种理论假说,实际上,并非每个人总是理性的,也并非在每一时点上都是信息有效的。"这种理论也许并不完全正确",曼昆说,"但是,有效市场假说作为一种对世界的描述,比你认为的要好得多。" 关于有效的资本市场的二种定义 内部有效市场(Internally Efficient Markerts)又称交易有效市场(Operationally Efficient Markets),它主要衡量投资者买卖证券时所支付交易费用的多少,如证券商索取的手续费、佣金与证券买卖的价差; 外部有效市场(Externally Efficient Markets)又称价格有效市场(Pricing Efficient Markets),它探讨证券的价格是否迅速地反应出所有与价格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有关公司、行业、国内及世界经济的所有公开可用的信息,也包括个人,群体所能得到的所有的私人的,内部非公开的信息。 成为有效市场的条件是: (1)投资者都利用可获得的信息力图获得更高的报酬; (2)证券市场对新的市场信息的反应迅速而准确,证券价格能完全反应全部信息; (3)市场竞争使证券价格从旧的均衡过渡到新的均衡,而与新信息相应的价格变动是相互独立的或随机的。

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EMH)是由尤金·法玛(EugeneFama)于1970年深化并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起源于20世纪初,这个假说的奠基人是一位名叫路易斯·巴舍利耶的法国数学家,他把统计分析的方法应用于股票收益率的分析,发现其波动的数学期望值总是为零。 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挑战 EMH面临的理论挑战 EMH面临的实证挑战 特点 现象 缺陷 市场理论 有效市场假说启示 关于分形市场理论(FMH) 展开 编辑本段概述 1965年,尤金·法玛(Eugene Fama)在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上发表文章Random Walks in Stock Market Prices. 在这篇文章中第

一次提到了Efficient Market 的概念:有效市场是这样一个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理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投资者,他们积极参与竞争,每一个人都试图预测单个股票未来的市场价格,每一个人都能轻易获得当前的重要信息。……在一个有效市场上,众多精明投资者之间的竞争导致这样一种状况:在任何时候,单个股票的市场价格都反映了已经发生的和尚未发生、但市场预期会发生的事情。 1970年,法玛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其对有效市场的定义是:如果在一个证券市场中,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那么就称这样的市场为有效市场。 衡量证券市场是否具有外在效率有两个标志:一是价格是否能自由地根据有关信息而变动;二是证券的有关信息能否充分地披露和均匀地分布,使每个投资者在同一时间内得到等量等质的信息。 根据这一假设,投资者在买卖股票时会迅速有效地利用可能的信息.所有已知的影响一种股票价格的因素都已经反映在股票的价格中,因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