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EMH)是由尤金·法玛(Eugene Fama)于1970年深化并提出的。
“有效市场假说”起源于20世纪初,这个假说的奠基人是一位名叫路易斯·巴舍利耶(Louis Bachelier)的法国数学家,他把统计分析的方法应用于股票收益率的分析,发现其波动的数学期望值总是为零。
中文名称有效市场假说外文名称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简称EMH提出者尤金·法玛提出时间1970年理论概况人类对于股市波动规律的认知,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世界级难题。
迄今为止,尚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和方法能够令人信服并且经得起时间检验——2000年,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席勒在《非理性繁荣》一书中指出:“我们应当牢记,股市定价并未形成一门完美的科学”;2013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授予有效市场假说权威专家尤金·法玛和行为金融学教授罗伯特·席勒等人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时指出:几乎没什么方法能准确预测未来几天或几周股市债市的走向,但也许可以通过研究对三年以上的价格进行预测。
当前,有关金融资产定价和股票市场波动逻辑的代表性理论,主要有如下几种:凯恩斯选美论、随机漫步理论(Random Walk Theory)、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PT)、有效市场假说(EMH)、行为金融学(BF)等。
凯恩斯选美论选美论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创立的关于金融市场投资的理论。
凯恩斯应用人们熟悉的选美活动的规则及现象,研究和解释股票市场波动的规律,认为金融投资如同选美,投资人买入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股票并非至关重要,只有正确地预测其他投资者的可能动向,才能在投机市场中稳操胜券,并以类似击鼓传花的游戏来形容股市投资中的风险。
市场有效性假说

市场有效性假说市场有效性假说是金融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认为市场是高度有效的,即市场价格能够充分反映一切相关信息,投资者可以依靠市场价格来做出理性的决策,从而使市场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市场有效性假说包含三个层次:弱式有效市场假说、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和强式有效市场假说。
弱式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中已公开信息被充分反映在价格中,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析历史价格数据来实现超额收益。
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上除公开信息外的任何信息对价格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投资者无法通过研究财务报表等非公开信息来实现超额收益。
强式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上包括公开信息和非公开信息在内的一切信息都被充分反映在价格中,投资者无法通过任何信息获取超额收益。
市场有效性假说的核心观点是,市场是一个信息高度透明的环境,所有投资者都能够充分获取和利用各种信息,市场价格能够反映所有信息的集体智慧。
这就意味着,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析历史数据、研究财务报表等手段来获取超额收益,市场已经对所有信息进行了充分的反应。
市场有效性假说的有效性对投资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市场有效,那么投资者就不能依靠分析预测市场价格的方法来获取超额收益,而应该选择规避风险、分散投资的策略。
此外,市场有效性也对证券分析师和基金经理的工作产生了影响,他们的工作将更多地侧重于选择标的资产和制定战略,而不是通过分析和预测市场价格来获取超额收益。
然而,市场有效性假说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一方面,有研究表明市场在某些时候可能存在流动性不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市场价格无法反映所有信息。
另一方面,一些实证研究发现,在某些时间段里,一些投资者可以通过利用超额回报率来获取超额收益,这与市场有效性假说相悖。
综上所述,市场有效性假说是金融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其核心观点是市场是高度有效的,市场价格能够充分反映一切相关信息。
然而,市场有效性假说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在实践中,投资者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投资策略,充分认识到市场有效性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有效市场假说名词解释经济学

有效市场假说名词解释经济学
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简称EMH)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认为市场是有效的,即市场价格反映了所有可获得的信息。
根据有效市场假说,市场价格是由所有可用的公开信息(包括公司公告、新闻报道、市场趋势等)和私人信息(只有某些投资者或机构持有的特定信息)决定的。
由于市场价格反映了所有可用的信息,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析信息来获得超额收益。
换句话说,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析信息来预测股票价格的变动,因为价格已经反映了所有可用的信息。
有效市场假说有三个主要假设:
1、投资者是理性的:他们能够理性地评估公司的价值和风险,并做出最佳的投资决策。
2、信息是完整的:所有的信息都已经被充分地披露和传播,没有隐藏的信息或内幕消息。
3、投资者可以自由进入市场:没有障碍或限制阻止投资者进入市场进行投资。
如果这三个假设成立,那么市场就是有效的,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析信息来获得超额收益。
然而,在实际市场中,投资者往往存在非理性行为,信息也不一定是完整的或被充分披露的,因此有效市场假说并不总是成立。
有效市场假说

1.小公司效应 1.小公司效应
1981年,Benz对所有在纽交所上市的股票收益 年 对所有在纽交所上市的股票收益 情况进行了研究,他将公司按规模分成五组, 情况进行了研究,他将公司按规模分成五组,发 现最小规模组的平均年收益率比那些最大规模组 的公司要高19.8%,而且无论是在风险调整之前 的公司要高 ,而且无论是在风险调整之前 还是调整之后, 还是调整之后,小规模组的公司股票的收益率都 系统地高。 系统地高。人们称这一现象为小公司效应 (Small-firm effect)。 。 这意味着:小公司具有可预见的相对高收益! 这意味着:小公司具有可预见的相对高收益!
三、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基础
EMH成立的理论基础依赖于以下三个逐次渐 成立的理论基础依赖于以下三个逐次渐 弱的假设: 弱的假设:
(1)投资者都是“理性”的,并且理性地估价和 )投资者都是“理性” 交易证券。 交易证券。 (2)如果投资者并不都是那么理性,则非理性的 )如果投资者并不都是那么理性, 投资者之间的交易行为是随机的、彼此无关的,从 投资者之间的交易行为是随机的、彼此无关的, 而可以相互抵消各自的作用, 而可以相互抵消各自的作用,使价格不发生非理性 变化。 变化。 (3)即使有些投资者之间的非理性行为具有某种 ) 相关性, 相关性,市场中理性套利者的行为也将消除他们对 价格的影响。 价格的影响。
2. 半强式有效性假设
假设证券价格完全反映所有公开的可用信 息。 半强式有效性假设任何新的信息都会迅速 而充分反映在价格中。 而充分反映在价格中。这里所说的新信息 是指无法预测出来的与证券价格相关的有 用信息。 用信息。 半强式效性假设成立, 半强式效性假设成立,意味着投资者既不 能依靠技术分析也不能依靠基础分析来赚 取超额利润。 取超额利润。
有效市场假说的内容

有效市场假说的内容有效市场假说是指市场上的所有信息都已被充分反映在股票价格中,即市场处于完全透明的状态,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析信息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
因此,有效市场假说认为,投资者不能通过分析信息来获得超额利润,只能获得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
有效市场假说的核心观点是市场是高度有效的,股票价格已充分反映了所有可用信息。
这种假说的出现是因为市场上有很多信息,投资者需要知道所有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如果市场不是有效的,那么投资者通过分析信息可以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
有效市场假说有三种形式:弱式有效市场假说、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和强式有效市场假说。
弱式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已经反映了所有公开信息,投资者不能通过分析历史价格来获得超额利润。
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已经反映了所有公开信息和公司内部信息,投资者不能通过分析公司内部信息来获得超额利润。
强式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已经反映了所有公开信息、公司内部信息和非公开信息,投资者无法通过任何方式获得超额利润。
有效市场假说的出现对投资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果投资者相信市场是高度有效的,那么他们将不会浪费时间和金钱去分析信息,而是会选择购买指数基金等被动投资方式。
此外,有效市场假说也对基金经理的工作产生了影响,基金经理在选择证券时不会再依赖分析技巧,而是更加注重资产配置和风险控制。
然而,有效市场假说并不是没有缺陷的。
首先,有效市场假说忽略了投资者的行为可能影响市场价格,比如投资者可能会因为心理因素而犯错。
其次,有效市场假说并不适用于新兴市场,因为这些市场缺乏透明度和信息披露。
最后,有效市场假说也被认为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假说,它假设市场所有信息都是正确的,不存在信息误差。
尽管有效市场假说存在缺陷,但它仍然是现代投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引导着投资者更加注重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而非试图预测市场未来的走势。
同时,有效市场假说也促进了信息披露和透明度的提高,这对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市场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有效市场假说述评

有效市场假说述评引言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简称EMH)是现代金融学中的一种理论框架,它对于理解资本市场的运作和投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有效市场假说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探讨,并对其进行述评。
什么是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假说是由尤金·法玛(Eugene Fama)于1960年代提出的,它认为资本市场是高度有效的,即市场上的股票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可得到的全部信息。
根据有效市场假说,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析过去的价格和交易量等信息来预测未来的股票价格走势,因为这些信息已经被市场充分反映。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只有通过获取新的、未被市场充分反映的信息,才有可能获得超额利润。
有效市场假说的三种形式有效市场假说有三种形式,分别是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
弱式有效市场弱式有效市场认为,市场上的股票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过去的价格和交易量等公开信息。
换句话说,弱式有效市场认为,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析过去的价格和交易量等信息来预测未来的股票价格走势。
因此,技术分析等基于过去价格和交易量的方法在弱式有效市场中是无效的。
半强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认为,市场上的股票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所有公开信息,包括过去的价格和交易量等信息,以及公司公告、财务报表等信息。
换句话说,半强式有效市场认为,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析公开信息来预测未来的股票价格走势。
因此,基本面分析等基于公开信息的方法在半强式有效市场中是无效的。
强式有效市场强式有效市场认为,市场上的股票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所有公开信息和私人信息。
换句话说,强式有效市场认为,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析任何信息来预测未来的股票价格走势。
因此,内幕交易等基于私人信息的方法在强式有效市场中是无效的。
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基础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理性投资者假设:有效市场假说基于理性投资者的假设,即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会充分利用所有可得到的信息,且会优化自己的投资组合。
名词解释有效市场假说

名词解释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EMH)是一种金融市场的理论,它认为市场在证券价格形成中是有效的。
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中,证券价格能够快速且准确地反映所有可获得的信息,这包括公开信息以及非公开信息。
因此,根据有效市场假说,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来获得超额收益。
有效市场假说的三种形式包括:
1. 弱有效市场假说:该假说认为市场价格已经反映了所有过去的信息,因此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析过去的价格或其它相关信息来预测未来的价格变化。
2. 半强有效市场假说:该假说认为市场价格已经反映了所有公开可获得的信息,包括公司的财务报表、新闻报道以及投资者的预期等。
因此,基于公开信息的任何投资策略都无法带来超额收益。
3. 强有效市场假说:该假说认为市场价格已经反映了所有信息,包括公开信息和内幕信息。
因此,即使拥有内幕信息的投资者也无法预测未来的价格变化。
然而,有效市场假说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批评,例如市场是否总是有效的,以及投资者是否总是理性的等。
尽管如此,这一理论仍然在金融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影响。
有效市场假说的现实理解

有效市场假说的现实理解
有效市场假说是指市场中所有可获得的信息都是公开的,投资者都是理性的,并且能够迅速对信息做出反应,从而使市场价格总能够准确地反映该资产的价值。
这意味着在有效市场中,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析可获得的信息来获得超额收益,因为该信息已经被市场充分反映在价格中。
在现实中,有效市场假说并不完全成立。
以下是对有效市场假说的现实理解:
1. 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在获取信息方面并不完全平等,有些投资者可能能够获得更多、更准确的信息,而其他投资者则可能无法获知这些信息。
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部分投资者能够获得超额收益。
2. 心理偏差:投资者不总是理性的,他们的决策可能会受到情绪和心理偏差的影响,从而导致市场出现过度反应或低估某些资产的情况。
这意味着价格可能不总是准确地反映资产的价值。
3. 市场操纵:一些投资者或者机构可能试图通过操纵市场来获得利益。
他们可能散布虚假信息或者集中交易,以此来影响市场价格。
这种市场操纵会导致价格偏离真实价值。
4. 信息传递的时间延迟:虽然市场上的信息是公开的,但不同的投资者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获得这些信息。
这导致信息的传递存在一定的时间延迟,投资者可能无法及时做出反应,使得价格不能立即反映新的信息。
综上所述,有效市场假说在现实中并不能完全成立,投资者仍有机会通过分析信息来获得超额收益。
然而,有效市场理论的核心思想仍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投资者来说,了解和适应市场的信息环境和动态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接受400人死亡,从这些人提取抗体拯 救剩下的人
D:提供一种疫苗疫苗有效的概率为1/3, 如果生效则所有600人均获救,如果失效则 所有600都会死去
(一)非理性 非理性的表现1:非贝叶斯信念 2、框架效应(Framing ):对同一问题的
例子二:3com/Palm
在IPO之后第一天交易中,Palm的价格报收 于95美元,按照1.5倍的比率为3Com设下 142美元的下限。事实上,3Com的实际价格 是81美元。这暗示着,3Com除Palm之外的 子公司的市场价值为每股-60美元!
例子三:中国权证泡沫
1、波动率之谜
2、股权溢价之谜
4、过度乐观
5、过度保守
(一)非理性
非理性的表现2:非期望形式效用
1、展望理论(Prospect Theory)
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选择,取决于 结果与展望(预期、设想)的差距而非单 单结果本身。
人在决策时会在心里预设一个参考标准, 然后衡量每个决定的结果,与这个参考标 准的差别是多大。
B U(100) Y U(100) R U(0) R U(100) Y U(100) B U(0)
意味着 B R
两种选择相互矛盾
(二)系统性偏差
人们并不是偶尔偏离理性,而是经常以同 样的方式偏离理性
(三)套利限制 (1)基础资产风险:找不到完美的对冲套
利产品;
(2)噪声交易者风险
EMH的三个不同层次:
(1)、弱式有效:当前证券价格已经充分 反映了全部能从市场交易数据中获得的信 息。
弱式有效的推论:技术分析无法击败市场, 根据历史交易资料进行交易是无法获取经 济利润。
EMH的三个不同层次: (2)半强式有效:所有的公开信息都已经
反映在当前证券价格中。
半强式有效的推论:基本面分析无法击败 市场。
一、EMH的定义与层次划分 二、理论基础 三、EMH真的成立吗(一)? 四、理论挑战 五、EMH真的成立吗(二)? 六、结论与展望
(1)掌握有效市场假说的定义及其背后的经 济逻辑;
(2)熟悉三种不同层次的有效市场区分;
(3)了解有效市场假说的实证检验方式与主 要结论。
什么叫做“有效”?
通过对公司内幕人员交易、股票交易所专 家证券商、证券分析师、专业基金经理这 些信息最灵通、最全面的专业人士能否获 得超额利润进行实证验证。
缺少足够的证据支持市场强式有效。
(一)非理性 理性的内涵: (1)贝叶斯更新
(2)期望形式效用(V.N.M效用函数)
(一)非理性 例子:Linda是一位31岁的单身女士,思维
假设某人估计抽到红球、黄球和黑球的机 会率分别是R、Y和B。若选A而非B,根据期 望效用理论,这是因为A的效用较高,以数 式表达如下:
R U(100) (1 R) U(0) B U(100) (1 B) U(0)
多数人在A、B之间选择A而非B;在C、D之 间选择D而非C,但这样的选择违背了期望 效用形式。
3、泡沫
4、小公司、P/E、P/B效应
5、投资者情绪相关异象 (1)反转效应 (2)动量效应
5、EMH的辩护
(1)、波动率和股权溢价之谜之谜依赖于 模型设定,对不同的模型设定异常会小很 多;
(2)小公司、P/E、P/B效应可能表明这些 变量代表了市场回报未能包含的系统性风 险(Fama-French);
(二)半强式有效市场的证据
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市场在信息成为 公开信息之后会迅速恢复到其基础价格, 根据公开信息不能够获得超额收益(风险 调整以后)。
(二)半强式有效市场的证据
1、事件研究法(Fama 1969):列举股票 市场上的重要事件,观测股票价格对这些 重要事件的反映从而来验证股票市场的有 效。
非常敏捷而且表达相当出色。她所学的专 业是法律,而且非常专注于刑事犯罪、社 会公义和司法改革。 A、Linda是一位律师。
B、Linda是一位刑事律师。
(一)非理性
非理性的表现1:非贝叶斯信念
(1)启发式(heuristics)思维
现实表现:小样本效应,人们通常不考虑 样本规模,理所当然认为小样本和大样本 一样可以代表总体,因而基于小样本过快 推出一种模式,并判断未来趋势。
格、成交量、未平仓数量等变量以及组合。
技术分析:研究过去金融市场的资讯(主 要是经由使用图表)来预测价格的趋势与 决定投资的策略。常见的技术分析指标包 括支撑位、阻力位等
EMH的层次划分依据:不同类型的信息集 (2)、公开信息:所有与公司前景有关的
全部公开发布的信息,包括历史价格信息、 财务前景、行业与宏观信息等。
当新信息出现的时候,投资者会立刻根据 新的信息更新自己的信念。
EMH的三个理论基石
(2)非理性投资者不会形成系统性偏差
即使存在非理性投资者,他们之间非理性 行为互相抵消,不会形成系统性的偏离。
EMH的三个理论基石
(3)套利
即使存在非理性投资者,他们的非理性行 为构成了系统性偏离,套利行为会让这些 非理性的投资者付出代价,让市场价格回 复理性价格
(3)大部分“异象”在后续的样本中消失 了,存在数据挖掘的可能性;
(4)这些“异象”不能构造出盈利组合。
对有效市场假说的实证验证还远没有形成一致 的结论。
行为金融学目前为止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框架, 而且诸多结论存在非常大的争议。
目前,在成熟资本市场国家,一般认同的观点 是市场已经基本达到了弱式有效,而半强式有 效、强式有效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一)非理性
例子1:假设埃博拉病毒正在蔓延,政府预 测会有600人会死于该疾病,希望开发出一 种疫苗采取一些措施来阻止疾病传播,现 在有两种可供选择的可能结果:
A:该疫苗可以救治200人
B:该疫苗有效的概率为1/3,如果生效则 所有600人均获救,如果失效则所有600都 会死去
(一)非理性
2、厌恶模糊:意指在所有伴随风险的不确 定性中下注的话,人们倾向于下注已知的 不确定类型,而不是未知类型。
(一)非理性
非理性的表现2:非期望形式效用
2、厌恶模糊:意指在所有伴随风险的不确 定性中下注的话,人们倾向于下注已知的 不确定类型,而不是未知类型。
例子:埃尔斯Leabharlann 格悖论(Ellsberg paradox), 一个罐中有90个球,已知其中有30个红球,其 余的60个要么是黑球,要么是黄球。现从中随 机抽取一个,并设计如下游戏:
基本面分析:利用公司的盈利、股利前景、 未来利率的预期以及公司的风险评估等来 评估股票价格。
EMH的层次划分依据:不同类型的信息集 (3)、私有信息:尚未公开的内部信息。
内幕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在证券的 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 或者卖出该证券以获取利润的行为。
三类信息的关系
事件研究法可以表述为:
AR R Rm
AR为异常收益率,R为实际收益率,Rm是根 据理论调整的收益率
(二)半强式有效市场的证据
2、专业投资者的表现:如果市场是半强式 有效,依靠基本分析的专业投资者也不能 获得超额收益。
(二)半强式有效市场的证据
(二)半强式有效市场的证据
(三)强式有效市场的证据
“没有一个经济理论能够像有效市场假说 一样拥有如此坚实的支持证据”
——Michael Jensen 1978
EMH的两个可验证预测: (1)、价格能够对相应的信息集做出迅速
而正确的反应;
(2)、如果新的信息不影响未来前景,则 价格不会因为这些新信息出现而发生改变;
(一)弱式有效市场的证据
如果一个资本市场在确定证券价格时充分、 快速、正确地反映了所有的相关信息,这 个资本市场就是有效的。
更进一步说,如果市场对某个信息集有效, 则根据该信息集进行交易不可能赚取经济 利润。
区别:信息有效与资源配置有效
“信息”有效:如果将某信息披露给所有 参与者时证券价格不受影响的话,则称市 场对该信息是有效的。
EMH的三个不同层次: (3)强式有效:当前证券价格已经充分反
映了全部与市场相关的信息,甚至包括内 幕信息。
强式有效的推论:内幕交易无法打败市场。
EMH的三个理论基石
(1)投资者理性:投资者会根据当前所有 可得的信息对未来前景进行理性推测(贝 叶斯理性),估测资产的“基础价值”, 做出投资策略。
资源配置有效(帕累托有效):无法在不 损伤某些参与者效用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资 源配置让至少一个参与者效用提升的资源 配置。
EMH定义: 市场是有效的,市场价格正确反映了所有
的相关信息。
推论:积极投资策略不能获得持续超过市 场的回报(风险调整后);
EMH的层次划分依据:不同类型的信息集 (1)、历史价格信息:包括了历史交易价
过去的价格信息是否有助于预测未来的表 现?
如果有助于预测,则当前回报率与过去回 报率有相关性,正相关则说明有趋势增强 特性,负相关则说明有反转特性,相关性 为0则可以认为弱式有效市场假说成立。
(一)弱式有效市场的证据
主要结论:
股票回报率时间序列之间不显著区别于0, 股票价格大体上遵循随机游走,没有证据 显示技术分析能够获得超过市场的回报。
不同陈述方式做出不同的选择。
(一)非理性
非理性的表现1:非贝叶斯信念
3、参照点效应
例子:联合国所有国家中非洲国家占比多 少?
应用: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人 们总是喜欢卖掉表现好的股票,而在套牢 的时候选择继续持有。
(一)非理性 非理性的表现1:非贝叶斯信念 3、过度自信
(3)执行成本
例子一:孪生股票(Twin share) Royal Dutch/S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