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合集下载

煤矿职业病防治

煤矿职业病防治

四 职业多发病区别于职业病
职业多发病的特点
职业因素只是诱因和加重因素,不是唯一致病因素。其 他职业人群也会发生这种疾病。
例如从事脑力劳动和紧张作业的司机、会计、电话接线员、统计人员 等,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出租司机的胃病患病率明显高于 一般人群;高温工人高血压的检出率远远高于非高温工作者等
A.尘肺 B.苯中毒 C.噪声性耳聋
D.高原病
第二节 煤矿常见职业病
噪声聋
手臂震动病
尘肺病
尘肺病是目前我国职业病中发病率最高、死亡 危险性较大、对煤矿职工危害最严重的一类。
尘肺病
➢ 定义: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
粉尘,并在肺泡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 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 发病原因:长期 过量 吸入粉尘
煤矿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5 放射性物质 ——矿井下比地面高。 吸入体内后,氡发生衰变的阿尔 法粒子可在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 射损伤,引发肺癌。
二 职业病
1 广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 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 狭义:法定职业病
法定职业病
1、职业中毒 (56种) 铅及其化合物中毒、苯中毒等 2、尘肺病(11种) 矽肺、水泥尘肺等 3、生物因素引起感染(3种)艾滋病病毒(限医疗卫生人员及人
5 除职业性传染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
三 职业禁忌症
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 因素时可导致①原有疾病病情加重
②诱发潜在疾病 ③影响子代健康 ④较易发生某种职业病(易感) 例:血液疾病——接触苯作业的职业禁忌证 肺结核——粉尘作业禁忌症 恐高症、高血压——电力工、架子工禁忌症 妊娠和哺乳期——禁铅、汞等作业岗位

2024年某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某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某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管理制度为加强和提高职工对工作场所职业危害的防范意识和防范技能,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矿实际,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知识、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治和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的培训,特制定本制度。

一、职责和权限1、职业病防治办公室负责全矿职业健康教育、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2、各单位根据岗位特点负责实施职业健康宣传、协助职业病防治办公室组织职工实施职业健康培训,督导本单位职工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和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定期维修。

3、生产班队负责职工介绍职业健康危害和岗位安全教育,督促职工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二、工作内容1、培训时间:对职工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每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____小时。

2、培训内容:各岗位相关职业健康知识、岗位危害特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职业健康安全岗位操作规程、防护设施的保养及维护注意事项、防护用品使用要求、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等。

3、培训形式:内部培训和外出培训1)内部宣传教育培训:A、新职工入矿¬—培训中心安排课程向职工讲授职业危害因素、煤矿涉及的职业病及其防护措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在培训结业考试中列入职业卫生试题,考试合格后分配单位。

新招职工分配到工区后,工区结合岗前安全教育,介绍作业现场、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处理方案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

B、员工在岗期间—通过每年全员培训,工区组织职工学习职业健康岗位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及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有关性能、可能产生的危害及防范措施,在全员培训试卷中增加职业病防治试题对职工进行考核。

职业病防治办公室负责在宣传栏张贴公示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让职工了解工作环境检测结果。

煤矿职业卫生培训教案

煤矿职业卫生培训教案

一、教案名称:煤矿职业卫生基础知识1. 教学目标:使学员了解煤矿职业卫生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目的,掌握煤矿作业中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

2. 教学内容:a. 煤矿职业卫生的定义、原则和目的b. 煤矿作业中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c. 职业病预防的基本措施3. 教学方式: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讨论4. 教学时间:45分钟5. 教学评估:课后问卷调查、课堂讨论参与度二、教案名称:煤矿作业场所空气质量管理1. 教学目标:使学员了解煤矿作业场所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掌握空气质量监测和改善的方法。

2. 教学内容:a. 煤矿作业场所空气质量的重要性b. 煤矿作业场所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c. 空气质量监测方法d. 空气质量改善措施3. 教学方式: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讨论4. 教学时间:45分钟5. 教学评估:课后问卷调查、课堂讨论参与度三、教案名称:噪声与振动防护1. 教学目标:使学员了解噪声与振动的危害,掌握防治措施和个体防护方法。

2. 教学内容:a. 噪声与振动的危害b. 噪声与振动的监测方法c. 防治措施d. 个体防护方法3. 教学方式: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讨论4. 教学时间:45分钟5. 教学评估:课后问卷调查、课堂讨论参与度四、教案名称:化学有害因素及其预防1. 教学目标:使学员了解煤矿作业中化学有害因素的种类、危害及预防措施。

2. 教学内容:a. 化学有害因素的种类b. 化学有害因素的危害c. 预防措施3. 教学方式: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讨论4. 教学时间:45分钟5. 教学评估:课后问卷调查、课堂讨论参与度五、教案名称:职业病诊断与康复1. 教学目标:使学员了解职业病的诊断程序和康复方法,掌握职业病患者的权益保护。

2. 教学内容:a. 职业病的诊断程序b. 康复方法c. 职业病患者的权益保护3. 教学方式: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讨论4. 教学时间:45分钟5. 教学评估:课后问卷调查、课堂讨论参与度六、教案名称: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与管理1. 教学目标:使学员掌握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了解其维护和管理的重要性。

煤矿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煤矿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估
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 疗措施。
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
提高矿工的职业卫生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使矿工了解职业病 的危害、防治措施及自我保护方法。
VS
加强管理人员培训
提高煤矿企业管理人员的职业病防治意识 和能力,确保职业病防治措施得到有效执 行。
优化劳动组织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轮班制度,减轻矿工的劳动强度,减少长时间高强度作业对 身体的损害。
提供个人防护用品
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
包括防尘口罩、手套、耳塞等,确保矿工在作业过程中得到充分保护。
培训矿工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提供培训课程,确保矿工了解如何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提高防护效 果。
04
常见煤矿职业病及其防治
尘肺病
尘肺病
由于长期吸入煤矿粉尘,肺部组织发 生纤维化病变,导致肺部功能受损。
防治措施
加强粉尘治理,使用防尘口罩、防尘 服等个人防护用品;定期进行职业健 康检查,早期发现并治疗。
噪声聋
噪声聋
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导致听力下降甚至丧失。
防治措施
降低工作场所噪声强度,使用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
掘过程中的噪声。
培训内容
针对矿工进行噪声聋防治知识 培训,提高矿工对噪声危害的
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案例效果
经过降噪措施和培训,该煤矿 的噪声聋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 ,矿工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某煤矿振动病防治案例
案例概述
某煤矿在采掘过程中,使用大 量振动设备,导致部分矿工出
现振动病症状。
防治措施
采取减振措施,如改进设备结 构、增加减震装置等,以减少 采掘过程中的振动。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基础知识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基础知识
3、干扰交谈与思考:
55分贝15%人;50分贝6%; 45分贝以下感到安静。
2、干扰睡眠:
连续噪声:40分贝使10%人受 影响,70分贝为50%;突发噪 声:40分贝使10%人惊醒,60 分贝为70%。
5、对人的心理影响
激动、易怒、失去理智。

4、对人的生理影响:
心脏病、消化系统、神经系统。
6、对儿童和胎儿的影响: 胎儿畸形、听觉器官受损、智力发展缓慢。
7、对视力的损害: 视觉疲劳、眼痛、眼花、色觉和视野发生异常。 8、对生物的影响: 鸟类羽毛脱落、鸡不下蛋、鸟儿不产卵、内出血死亡。 9、对物质结构的影响: 墙震裂、瓦震落、门窗破坏、钢产生“声疲劳”、仪表失灵。
01
04
02
03
03
职业性中暑
职业性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 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 急性疾病。
1
2
3
早诊断、早处理,脱离接触,及早应用有关特 效解毒剂,及时进行合理对症治疗,适当营养 和休息,促进患者康复等。
05
手臂振动病
煤矿主要是风镐作业
凿岩工
风镐作业
1.手麻、手痛等手部感觉障碍
手麻、手痛、手胀、手僵、手多汗等局部 症状是本病早期和比较普遍的,也是振动 性神经病的主要症状,特别是间歇性或 持续性是本病最早出现的症状,具有重要 的亚临床意义据调查其出现率在36%-83%。 这种手麻、手痛往往影响整个上肢,下 下班后特别夜间更为明显,往往影响睡眠, 活动后可暂时缓解。
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超过 机电设备硐室空气温度超过
26° 30° 34°
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工作 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

煤矿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

煤矿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
影响
煤矿职业病不仅影响矿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还对其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 经济负担和社会压力。同时,煤矿职业病也影响了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 济效益。
防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重要性
煤矿职业病的防治是保障矿工健康和生命 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煤矿企业可持 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防治可以减少或 消除煤矿职业病的发生,降低对社会和家 庭造成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压力。
诊断标准
排除其他类似疾病,明确煤矿职业病的诊断 。
按照国家或行业制定的煤矿职业病诊断标准 进行诊断。
治疗原则与方法
治疗原则
根据不同的煤矿职业病类型,制定相应的 治疗原则。
并发症治疗
针对煤矿职业病引起的并发症,采取相应 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 法。
康复治疗
在康复阶段,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措施,包 括功能训练、心理支持等。
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 行查处。
劳动者权益保障
煤矿劳动者有获得职业健康检查的权利,对职业病诊断有知情权和申请鉴定的权利,对违 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投诉和举报的权利。
03
煤矿职业病防治技术与方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估
国内职业病防治法规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先后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 治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职业病防治法的主要内容
职业病定义和分类
明确职业病的定义、分类、诊断标 准、鉴定程序等。
用人单位的责任
规定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 义务和责任,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 的监测、报告、健康监护等。

煤矿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ppt课件

煤矿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ppt课件
4、煤矿工人常见的职业病有
尘肺、煤矿工人滑囊炎、手臂振动病、噪声 聋、氮氧化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和中暑等。
(1)、煤矿工人滑囊炎主要是由于长期暴露 于温度骤变,高湿,阴暗潮湿和不良工作体 位造成的。煤矿工人滑囊炎以井下工人为主, 在井下工人中又以辅助工人居多,如电工, 水泵工,运输工等。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职业病防治法
第一章、总则 第1条--第13条 第二章、前期预防 第14条--第19条 第三章、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20条--第42条 第四章、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 第43条--第 61条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62条--第68条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69条--第84条 第七章、附则 第85条--第88条
目 前 的 法 律 体 系

高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 相关标准
标准 低
规范性文件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1、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2、根据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 业病防治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3、根据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 能源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煤矿常见职业病及防范

煤矿常见职业病及防范

煤矿常见职业病及防范我国煤矿职业病主要是尘肺病,此外职业中毒、噪声性耳聋、局部振动病、取业中毒及滑囊炎等也是我国煤矿工人的多发病。

1、尘肺病(1)定义尖肺病是由于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肺纤维化就是患者的肺部发生进行性、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破坏正常肺组织,使肺的弹性降低逐渐影响呼吸功能及其他系统功能,是一种较严重的职业病。

煤炭系统常见的尘肺有硅肺、燥肺和煤硅肺。

掘进工种易患硅肺。

采煤工种、煤仓、煤厂、烧煤锅炉、码头煤房装卸等接触煤的工种多患煤肺。

由于煤矿职工工种不固定,调动频繁,既可接触岩石粉尘,又可接触煤尘,易患煤硅肺。

(2)尘肺病表现尘肺病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其临床表现多与合并症有关。

尘肺病早期没有明显自觉症状,或者只有很轻微的自觉症状,往往是通过职业健康检查时才会发现。

但随着疾病的进展,特别是晚期的尘麻病人,就会出现或轻或重以呼吸系统为主的自觉症状。

病人常见的首发症状是气短,病情较轻的,往往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或爬山时感到气短,稍微休息一会儿,就能好转。

再严重一点的,做一些轻体力劳动,走上坡路或上楼梯时有明显气短。

病情严重或有并发症时,由于呼吸和循环功能受到明显损害,会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还可以有咯血、无力、消瘦、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

(3)预防尘肺病尘肺病的预防关键在于最大限度防止有害粉尘的吸入,可以从技术措施和卫生保健措施两方面加以预防。

1)技术措施:用工程技术措施消除或降低粉尘危害,是预防尘肺病最根本的措施,具体见粉尘控制部分。

2)卫生保健措施:接尘工人健康监护,包括上岗前体检、岗中的定期健康检查和离岗时体检,对于接尘工龄较长的工人还要按规定做离岗后的随访检查;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佩戴防尘护具,如防尘安全帽、防尘口罩、送风头盔、送风口罩等,讲究个人卫生,勤换工作服,勤洗澡。

2、职业中毒(1)定义及分类职业中毒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2016年5月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
▪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国家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总局73号令)自2015年4月1日起施行。
▪ 第一章 总 则
▪ 第一条 为加强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的防治工 作,强化煤矿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主体责任,预防 、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煤矿劳动者健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 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制人,下同)是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 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全 面负责。
▪ 第六条 煤矿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防治领导 机构,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划,明确职责分 工和落实工作经费,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 。
2020/3/30
4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
▪ 第七条 煤矿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病危害防治的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职业 卫生管理人员,负责职业病危害防治日常管理工作。业病危害防治规定》
▪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各类煤矿及 其所属为煤矿服务的矿井建设施工、洗煤厂、选煤厂等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治理活动 。
▪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以下简称 职业病危害),是指由粉尘、噪声、热害、有毒有害物 质等因素导致煤矿劳动者职业病的危害。
▪ 第八条 煤矿应当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建立健全下 列制度:
▪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 (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 (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 (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和培训制度; ▪ (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制度; ▪ (六)职业病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 (七)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 ▪ (八)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
2020/3/30
5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
▪ 第九条 煤矿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 测人员,装备相应的监测仪器设备。监测人员应当经培 训合格;未经培训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
▪ 第十条 煤矿应当以矿井为单位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日 常监测,并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 年进行一次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进行 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根据监测、检测、评价结果 ,落实整改措施,同时将日常监测、检测、评价、落实 整改情况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检测、评价结果向 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 煤矿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的定 期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培训,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 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操作规程,指导 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 上岗前培训时间不少于4学时,在岗期间的定期培 训时间每年不少于2学时。
2020/3/30
9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
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制度; ▪ (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 (十)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报告制度; ▪ (十一)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 ▪ (十二)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 (十三)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管理制度; ▪ (十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
▪ 第十三条 煤矿应当按照《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 防护用品配备标准》(AQ1051)规定,为接触 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提供符合标准的个体防护用 品,并指导和督促其正确使用。
2020/3/30
7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
▪ 第十四条 煤矿应当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与 劳动者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应当将作业过 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防护措施 和相关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 载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 第四条 煤矿是本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责任主体。 ▪ 职业病危害防治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
方针,按照源头治理、科学防治、严格管理、依法监督 的要求开展工作。
2020/3/30
3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
▪ 第二章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 ▪ 第五条 煤矿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
2020/3/30
6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
▪ 第十一条 煤矿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限 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 设备和材料。
▪ 第十二条 煤矿应当优化生产布局和工艺流程,使 有害作业和无害作业分开,减少接触职业病危害 的人数和接触时间。
▪ 第十七条 煤矿应当建立健全企业职业卫生档案。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应当包括下 列内容:
▪ (一)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文件; ▪ (二)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
▪ (三)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岗位分布以及作业人员接触情况等 资料;
▪ (四)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基本信息及其配置、使用、维护、检修 与更换等记录;
▪ 第十五条 煤矿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 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作 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 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 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2020/3/30
8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
▪ 第十六条 煤矿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 当具备煤矿职业卫生知识和管理能力,接受职业病 危害防治培训。培训内容应当包括职业卫生相关法 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控制的 基本知识,职业卫生管理相关知识等内容。
▪ (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与记录;
▪ (六)职业病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发放、维护与更换等记录;(七)煤矿企业 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培训资料;
▪ (八)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与应急处置记录;
▪ (九)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资料,存在职业禁忌证、职业健康损害或 者职业病的劳动者处理和安置情况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