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夫之的生态美学思想

合集下载

王夫之美育思想初探

王夫之美育思想初探
收稿日期 : 2007 05 23
[ 4]
。宇宙 万物的 具体 规定 性和 客观 规律 性是
理 ; 势 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 ∃势% 字 精微 , ∃理% 字广大 , 合而名之曰∃天% 。 [ 9] 天 就不但
作者简介 : 刘翠红 ( 1978 ) , 女 , 山东宁津人 , 助教 , 硕士 , 主要从事中国古典美学研究。
身 , 他说 : 天 唯其大 , 是以 一阴 一阳皆 道, 而 无不 善。( ∀船山全书# 第六册第 959 页) 天之道, 惟其气 善 , 是以理之善。[ 5] 宇宙本 原的气本息 、 运化生人 , 则 人所分得的一份理气也必是善的 , 王夫之说: 性者, 气顺理而生人, 自未有形而有形 , 成乎其人 , 则固无 恶而一于善, 阴阳健顺之德本善也。[ 6] 就是说, 初生 时人秉天理而 成之性必然是善的品性 , 这 天命之 性 也成 为人 后 天不 断 向善、 与 天 合一 的 先天 依据。 王夫之的 天 是人格化了的 天 , 有 元亨利 贞 之德 , 而且能氤氲二气、 运化五行、 资生万物, 这 样的 天 就是尽善尽美的境界。因为在儒家看来, 尽善就已经是最高的美 , 是理想人格追求的极至境 界。人继天理而亦有人道 , 在人生过程中要使人道 无限合于天道, 使人性无限趋合于天之至善、 至美的 品性。这样 , 王夫之把尽善的人格与人生境界神圣 化、 审美化了 , 在赋予 天 以极至人格的同时也将人 格天道化, 在这种泛道德化的天人交泰中要实现天 人交融合一的审美境界。 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集大成者 , 王夫之的 天 还具有至真内涵。他说 : 万物皆有固然之用 , 万物 皆有当然之则, 所谓理也。[ 7] 理当然而然, 则成乎 势
80
德州学院学报
第 24 卷

“心之元声”——略论王夫之诗歌美学思想的本质论

“心之元声”——略论王夫之诗歌美学思想的本质论

o he i ta r l tons p e we n ft niil e a i hi b t e hu a beng nd he m n i s a t wo l rd. I i t v r or f oe r t s he e y c e o p t y.
Be ie sd s, he a e f r he il s r to on he ha a t rs i s m d a u t r lu t a in t c r c e i tc of “t p i ii e ou d he rm tv s n of he t he r ” H e be ive ha hum a m oton” w a “t rm ii oun he he r ” W a g Fuz at. l e d t t“ ne i s he p i tve s d oft a t . n hi m a e agr a o rbu i n t d e tc nt i to O Chi s r dii a oe r he r ne e t a ton lp ty t o y. K e r s:W a z i y wo d ng Fu h ;T h i ii und oft e H e r e Prm tve So h a t; H um a n Em o i ton
理 论 , 对 中 国传 统 诗 歌 美 学理 论 的 一 个 重要 贡 献 。 是
[ 键 词 ]王 夫 之 ; 关 心之 元 声 ; 之 情 性
[ 图 分 类 号 ] 0 . 中 I 72 2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8—4
XI Ja —u A in j n
( c o lo ma iis a d S ca i n e ,Ch n s u I s i t fTe h o o y S h o f Hu n t n o il e Sce c s a g h n tt e o c n l g ,Ch n s 1 5 0,Ch n ) u a g hu 2 5 0 ia

论道家的生态美学思想

论道家的生态美学思想

论道家的生态美学思想道家生态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思想核心在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立起一种自然的哲学关系。

这一思想究竟为何如此深入人心?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道家生态美学思想的来源道家生态美学思想始于道家哲学思想的崇尚天人合一,强调“天地之大,大也不容器,故能大而不外”,尊重自然规律,推崇天道自然的智慧。

认为万物皆有生命,任何行为都会影响到自然环境,因此应该与万物和睦相处。

人作为自然的一份子,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遵守自然法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演化进程。

二、道家生态美学思想的内涵1. 与自然共生道家生态美学思想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自然界中,所有生命形态都有其特定的生存功能和地位,都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状态。

人类作为自然生命的一部分,不能够盲目侵入自然环境,而应当尊重生态体系的和谐组成,才能使生态环境能够保持动态平衡。

2. 尊重自然道家生态美学思想强调对自然的尊重。

自然是万物之源,自然有自己的规律和智慧,无论是地球、植物还是动物都是具有自己生态价值的独立个体,要尊重生命、尊重自然,才能真正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

3. 兼顾生态与经济道家生态美学思想认为,在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协调发展中,生态领域应该是经济领域的基础,因为生态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经济和生态上的突破和创新必须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4. 绿色发展理念道家生态美学思想提倡绿色发展理念。

在具体实践中,应当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推动可持续的绿色发展。

5. 推崇自然韵律道家生态美学思想中,自然是艺术的灵感源泉,是文学艺术创造的核心。

因此,道家生态美学思想中提倡对自然的观察、细心体味与反思,推崇自然的韵律,使人们具有敏锐的感知和与自然和谐共交流的能力。

三、道家生态美学思想的实践案例1.吉林延边野生动物园作为中国最大的生态动物园之一,吉林延边野生动物园综合了雨林、草原、湿地等不同类型的自然环境,力求为动物创造最接近自然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

王夫之的观点

王夫之的观点

王夫之的观点
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张如下:
一、反禁欲主义,提倡不能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

二、均天下、反专制、爱国理想。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与《宋论》中指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观点。

三、气一元论,王夫之认为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

王夫之还指出,天地间存在着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实物,一般原理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决不可说具体事物依存于一般原理。

王夫之认为“形而上”与“形而下”虽有上下之名,但不意味着上下之间有界限可以分割开来。

四、心物(知行)之辩——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

凭借感官心知,进入世界万物声色之中,去探寻知晓事物的规律,这才是认识世界的途径。

也就是说,知识是后天获得的,非生而知之也。

五、揭示“名”、“辞”、推的辩证性质。

王夫之提出“克念”,就是说人能够进行正确的思维。

王夫之把概念看作一个过程,既不可执着概念而使之僵化,也不可把概念的运动看作是刹那生灭,不留痕迹。

六、理势合一的历史观。

王夫之提出“理势合一”,并在其著作《读通鉴论》对前人所提出的“复古论历史观”、“循环论历史观”等历史形式进行全面的批判和反思。

七、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论。

王夫之在其《四书训义》一书中提出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人性的形成不全是被动的,人可以主动地权衡和取舍。

浅析“两山”理论中的生态美学思想

浅析“两山”理论中的生态美学思想

浅析“两山”理论中的生态美学思想“两山”理论是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即通过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来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生态美学作为“两山”理论中的核心思想之一,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以及通过保护自然环境来实现人类精神和美学追求的意义。

生态美学思想强调传统文化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生态美学关注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传统文化蕴含着对自然的崇敬和尊重,可以为当代生态问题提供启示和解决方案。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鼓励人们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美学思想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激发人们对自然的关注和热爱,并支持人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保护生态环境的智慧和力量。

生态美学思想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

生态美学认为,人类与自然不应该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互补和协同的关系。

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规律,理解自然的生态系统,并通过调适自己的生活方式,通过节约能源、减少废物、合理使用水资源等方式,减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美学强调了社会生活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统一,主张人们在追求生活质量的也要关心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生态美学思想追求自然景观的美感和审美价值。

生态美学认为自然的美是无与伦比的,自然景观哺育着人类的精神和灵魂。

生态美学主张人类应该欣赏自然美,体验自然景观给予人们的情感和审美愉悦。

生态美学也强调保护自然景观的重要性,不仅是为了让后代子孙也能欣赏到美丽的自然景色,也是为了给自己的心灵找到慰藉和滋养。

生态美学思想倡导多元文化的生态美学观。

生态美学强调不同地域和民族的美学观念和审美特色,认为各地区和民族在认识和表现自然美方面有着不同的传统和特色。

生态美学主张尊重并保护各种自然文化景观,并推崇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

通过多元文化的生态美学观,可以促进不同地域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人类对自然美的多样性和包容性的认识。

生态美学思想是“两山”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关注传统文化、倡导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追求自然景观的美感和审美价值,以及推崇多元文化的生态美学观等方式,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种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途径和思路。

浅析“两山”理论中的生态美学思想

浅析“两山”理论中的生态美学思想

浅析“两山”理论中的生态美学思想【摘要】本文旨在对“两山”理论中的生态美学思想进行浅析。

在我们将了解“两山”理论的背景,并介绍生态美学思想的概念。

接着,在正文中,我们将探讨“两山”理论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分析生态美学思想在该理论中的体现,评述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并解读其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在我们将总结生态美学思想在“两山”理论中的实践意义,强调它作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意义,并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揭示生态美学思想在“两山”理论中的价值和意义,为生态环境保护和人类行为提供启示。

【关键词】"两山"理论、生态美学思想、背景、概念、重要性、环境、体现、启示、当代社会、人类行为、实践意义、结论、深远意义、生态文明建设、促进。

1. 引言1.1 了解“两山”理论的背景“两山”理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5月访问江苏调研时提出的重要理论。

该理论强调山山不同、山水相连、山水相依、山水相融,主张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

这一理论的提出,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但也伴随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与环保的统一。

“两山”理论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进一步深入了解“两山”理论的背景和内涵,可以更好地理解并贯彻这一理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大进展。

1.2 介绍生态美学思想的概念生态美学是一种关于生态环境和人类情感、审美、审美活动的学科,它通过探讨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强调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

生态美学思想倡导人们重视自然环境的美感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生态美学中,美的概念不再局限于艺术作品或自然景观的外在表现,而是体现在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中。

生态美学思想认为,人类的美感体验不仅来源于对自然景观的赏析,更应该包含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尊重和保护。

论_诗经_的生态美学思想

论_诗经_的生态美学思想

论_诗经_的生态美学思想第9卷第3期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SocialSciences)Vol.9Sep.No.320102010年9月论《诗经》的生态美学思想罗美云(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摘要:生态美学研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这种和谐关系包括自然本身的和谐、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3个层面。

这3个层面之间相互作用而构成整个宇宙生生不息的和谐整体。

《诗经》中含有非常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

《诗经》的生态美学思想可以为我们当今的生态美学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为我们尊重自然自身的和谐,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提供重要的借鉴。

;生态美学;启示关键词:《诗经》中图分类号:I207.2文献标志码:A6116(2010)-03-0042-06文章编号:1671-EcologicalAestheticsThoughtsoftheBookofSongsLUOMei-yun(School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100083,P.R.China)Abstract:Ecologicalaestheticsstudiesharmoniousrelationshipbetweenmanandnatu re.Thisrelationshipcanbedividedintothreedifferentlevels,i.e.harmonyofthenatureitself,harmonybetweenmanandallthingsinnature,harmonybetweenmanandsociety.Thethreelevelsinteracteachotherandev entuallymaketheuniverseinaneverlivingharmoniousstate.Thereareabund antecologicalaestheticthoughtsintheBookofSongs.Thethoughtscangiveus enlightenmentonecologicalaestheticsresearchatpresent,andprovidereferencesforusinrespectingharmonyofthenatureitself,preservingharmoniousrelationshipbetweenmanandnature,andbetweenmanandsociety.Keywords:theBookofSongs;ecologicalaesthetics;enlightenment本原上、事实上来说,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整本体上、体的、圆融的、不可分割、不可分离,甚至是不可分析的和谐,是属于整个宇宙生生不息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王夫之美育思想初探

王夫之美育思想初探
王夫之的美育思想博大精深,以“天人合一”为终极追求,旨在使人实现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他认为美育应与人生过程相始终,是面向理想境界对自己当下人生的无限超越的过程。在培养完美和谐人格的美育过程中,王夫之特别重视诗乐所起的作用,同时探讨了教学过程中美育原则的应用。他的美育思想不仅凸显了中国式美育的独使之走向历史终结。王夫之将尽善的人格与人生境界神圣化、审美化,赋予“天”以极致人格的同时,也将人生境界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王夫之的生态美学思想
(从生态美学的角度看王夫之的美学思想)
受,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又以美的事物反馈于自然,从而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音。

“和谐”一直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最高境界,它源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所达到的生态平衡,描绘了一幅生态美学的图景。

何为生态美学?所谓生态美学就是以生态为本体的美学。

生态美学以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

生态美学作为一种绿色的、健康的世界观、伦理观、价值观,它强调人与自然的生态关联与整体性存在;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生共荣为最高的生存智慧与理想境界;主张建立人与世界的“亲和”关系,重建对自然的“亲和”态度,强调热爱自然、亲近自然、走向自然、尊重自然进而顺应自然;强调生态关爱与人文关怀;主张尊重生态规律,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最终走向生态观、人文观、审美观的结合,实现人“诗意的栖居”。

因为它既是精神的又是情感的,因而它能对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产生巨大影响,能够塑造精神与情感都完满健康的具有生态理性与生态精神的新人。

生态美学体现了人类的生态关爱与终极关怀,是当今时代所迫切需要的美学观,用这样一种生态美学观去塑造和培养人,可以把生态意识、生态审美观念内化为人的情感与信念,从而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与生活方式,最终实现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的平衡,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矛盾与冲突。

所以生态美学本身就是人类生存智慧的现代性体现,它有利于人类走出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所带来的困境,同时它也是审美观念的根本变革,有利于推动美学的发展与深化。

王夫之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的美学思想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形态。

他强调人与自然
他认为审美的对象源于客观世界,离开客观世界,就不能称之为美。

因此,他强调“天人合一”“”“”
从古至今谈论美学思想,大多的角度都从诗词格律中入手,却很少从生态美学的角
王夫之
所谓生态美学就是以生态为本体的美学。

生态美学以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

生态美学作为一种绿色的、健康的世界观、伦理观、价值观,它强调人与自然的生态关联与整体性存在;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生共荣为最高的生存智慧与理
想境界;主张建立人与世界的“亲和”关系,重建对自然的“亲和”态度,强调热爱自然、亲近自然、走向自然、尊重自然进而顺应自然;强调生态关爱与人文关怀;主张尊重生态规律,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最终走向生态观、人文观、审美观的结合,实现人“诗意的栖居”。

因为它既是精神的又是情感的,因而它能对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产生巨大影响,能够塑造精神与情感都完满健康的具有生态理性与生态精神的新人。

生态美学体现了人类的生态关爱与终极关怀,是当今时代所迫切需要的美学观,用这样一种生态美学观去塑造和培养人,可以把生态意识、生态审美观念内化为人的情感与信念,从而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与生活方式,最终实现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的平衡,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矛盾与冲突。

所以生态美学本身就是人类生存智慧的现代性体现,它有利于人类走出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所带来的困境,同时它也是审美观念的根本变革,有利于推动美学的发展与深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