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功过是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李鸿章的功过是非

摘要:李鸿章的生平事迹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史的关系

李鸿章是否可以论为一个仁人志士

关键词:李鸿章晚清马关条约梁启超伊藤博文

内容提要:评价李鸿章的功过是非

从前,有一位务实能干的宰相。少年时立志要水击三千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面对祸乱中华的匪贼,起兵靖乱。到了位极人臣地步时,他遇到了瓶颈。他面对着一个从软件到硬件都落后于世界,而且落后到无法和周遭对话的中华。顶头上司是个不无才华、御下有方,但同时悍辣固执,拒绝与世界交流的老泼皮,所以他很难用正常的方式来促进一切。只好用尽各类方式,委婉、迂回、偶尔不免卑鄙、甚至为虎作伥地,推进着宏图大业。一点点试图让中华纳入与世界其他国家对话的轨道上。他是当时中华仅有的几位,可以和世界其他国家做现代外交的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几位,可以算得上外交家的现代政治家,做了及倡导无数的实业。

这个人就是李鸿章。

国学大师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写道:“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之人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诽谤天下,未必不为伟人。”“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我认为梁启超的《李鸿章传》写得相当不错,虽然说个人角度不同,也许你看起来会有些溢美,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个是趋向历史真实的。梁启超评价李鸿章与日本的伊藤博文的时候说,李鸿章是大才,但是不幸身在清朝;而伊藤在个人才能上比不上李鸿章,但是有幸生在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很多事情可能都是命吧,个人不管怎样做,都无法力挽狂澜。

李鸿章可以说是晚清的擎天柱,独立支撑起这座将倾大厦,为中国的新式军队,工业播下了种子,为中国赢得了一段时间的和平发展。但同时他骨子里有一种对洋人的惧怕,为了苟且偷安,对洋人一退再退,那是因为他意识到和洋人的差距。他是一代权臣,手下人才济济,却对满清忠心耿耿。是深受儒家忠君思想荼毒,却又对时局有一定清醒认识的

睿智老人。用糊裱匠来评价他们是极大的不尊重,是对他们所有努力的忽视。而我想着,正是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们的努力,才让了清王朝的终点不至于太难看,也正是他们在为王朝续命,为立宪争执,后人们看到了一条属于中国的发展之路。伊藤博文对李鸿章的评价也很高:如果中堂坐在博文的位子,中堂会做的博文好;如果博文坐在中堂的位子,博文未必做的未必比中堂强。

谈到到签订条约上面,也有佩服李鸿章的地方。签条约时,日本人点名只和李鸿章谈判,其他谁都不行,只有李鸿章有这个能力,最后反而被大家当成是卖国贼。还有,《马关条约》签订之后,他发誓有生之年决不再踏上日本半步,后来他出访回国借道日本横滨港换船,宁愿冒着坠海的危险在两船之间搭上木板登上另一艘船,也不愿踏上日本的土地。这是个怎样的人物啊! 他有勇气背下这千古骂名,能和列强在极其不利的环境下一点一点地争利益,如果不是他,大清朝的损失会更加惨重。《马关条约》李鸿章为中国减少了几乎一半的赔款,到最后,伊藤说他很蛮横,根本不想再谈,要中国代表回答“允与不允”。而李鸿章却请求再减一点赔款,就算是他回去的路费。此言一出,在场的所有中国人都哭了,那几万两银子对于他个人来说,甚至都不算什么,但是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到处都要用钱,他为了这个,可以牺牲自己的尊严。拂袖而去是潇洒,但是这个后果却要整个中国来承担;屈膝求敌是耻辱,但是知耻后勇还有机会。当然历史没有给李鸿章这个机会,也没有给当时的清朝这个机会。

李鸿章曾经是军人,他说过“男儿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要说他没有血性,如何统领淮军那么多兵马打败太平天国?没有人会签条约签得不亦乐乎,特别是儒家经典浸润下的古人。这耻辱对于他们而言远不是我们能感同身受的。李鸿章当然远远称不上是完人,甚至不是“好人”,他也有贪污腐败,也有官场习气,但是在当时的中国,他的眼光、能力、胸怀超越了大多数他同时代的士大夫。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纵观李鸿章的一生,青年科举,中年戎马,壮年洋务,暮年背锅。身为汉臣,一面干活兴洋务,一面被清庭忌惮。一面为清流谤议,一面承受国难,一面向外乞和。其中任何一项都是人情之至难堪,人生之至难为。性质很像某家族企业的外来经理人比如天下第一楼里的掌柜,但职责承担却又不可同日而语。论心,李绝够的上寒门孝子;论事,李也是探索尽格局内所有手段后才郁郁而终。在李死后的领路人都深知这国家在西方现代国家的金融国防外交综合结合的驱逐舰对比下就像是一艘破船。只做一裱糊匠是绝对不够的,所以所有失败的探索也应被看做是李先人的历史功绩,他用尽了所有气力在三千年未有的变局中,在弱国无外交的情形下,勉力支撑。

为什么是他?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他?李鸿章其实可以看作是千年儒学的代表。

他在很年轻的情况下就深得他老师曾国藩所苦求的士人精髓。儒学修为之深在他命淮军不进南京而得曾国洤曾国藩一生感激厚报就可见一斑。我想他对于自己的儒学能力是知道的。这也是他敢不同于老师曾国藩固守作风的底气。他可以确定的是自己是几千年儒家士大夫的最强选手,他知道自己可以从容走完仕途,他只是不知道面对西方自己能不能赢。面对强大对手,他把中国传统儒家之术发挥到了极致,他代表着中国儒家士大夫的最后风骨。但是历史证明了儒家的局限性,输是必然的。在李鸿章死前的一百年,中国士大夫殉国者不记其数,而对李鸿章而言这种死法实在是一种奢侈。他必须要面对的是更大的考验。活着,临终前几日又签一百年遭骂的合约。临终之前两小时俄国公使仍在索要割地。临终之时弥留之际仍股腮张牙,双目眦咧,尤为不甘。在他心中从没动摇的事实是这个国就是太后,太后就是清国,毓贤负你,我没负你。这句临终悲鸣更像是终生表白。最终李输得一败涂地却还好忍辱偷生没有输的家破人亡。在其背锅之后百年之时,马上下诏赞公忠体国。极尽哀荣。

拳手死于拳台好过见辱于市井。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这是李鸿章的青年;受尽文武百官气,养就胸中一段春。这是李鸿章的壮年;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这是李鸿章的晚年。一年年花开花落,冬去春来,草木又蓬勃;一页页历史翻过,前浪远去,后浪更磅礴。曾记得在万国博览会上,中国头一次受邀出席这种现代外交场面,开幕时各国升国旗奏国歌,当黄龙旗飘起,堂堂大清国却没有国歌可奏,台下各国观众嘲笑声渐起,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愤而起身,颤巍巍走上观礼台,对着黄龙旗,对着世界,庄重走心,旁若无人的

唱了一首安徽家乡小调茉莉花。唱罢,,各国观众均为这位弱国宰相的爱国之心所染,掌

声雷动,经久不息。这首歌其实是李鸿章的一生。

《走向共和》里李鸿章的一句话:“老夫不能负百姓,负朝廷”。生不逢时,更重要的是没有明主的政治家,外交家。百科里有日本人对李鸿章的评价: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锐的手腕。。居古人之后评价古人之得失易,处古人

之时做古人之事难,历史上的李鸿章虽不说建立了多少的丰功伟绩,但是其的卓越的外交素养和爱国情怀值得我们点赞。

参考文献:《李鸿章传》,《走向共和》,《中国近代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