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V恒功率带LS控制、压力切断油泵的恒功率调节
中级维修电工单元题库变频器与软启动器

十、变频器及软启动器1. 用于(A )变频调速的控制装置统称为“变频器”。
A、感应电动机B、同步发电机C、交流伺服电动机D、直流电动机2. 交—交变频装置通常只适用于(A)拖动系统。
A、低速大功率B、高速大功率C、低速小功率D、高速小功率3. 交—直—交变频器主电路中的滤波电抗器的功能是(D)。
A.将充电电流限制在允许范围内B.当负载变化时使直流电压保持平稳C.滤波全波整流后的电压波纹D. 当负载变化时使直流电流保持平稳4.变频器输入端安装交流电抗器的作用有:(C)A、改善电流波形、限流B、减小干扰、限流C、保护器件、改善电流波形、减小干扰D、限流、及电源匹配5. 基本频率是变频器对电动机进行恒功率控制和恒转矩控制的分界线,应按( A)设定。
A、电动机额定电压时允许的最小频率B、上限工作频率C、电动机的允许最高频率D、电动机的额定电压时允许的最高频率6.(A )是变频器对电动机进行(恒功率控制)和(恒转矩控制)的分界线,应按电动机的额定频率设定。
A、基本频率B、最高频率C、最低频率D、上限频率7.在变频器的几种控制方式中,其动态性能比较的结论是(D)。
A.转差型矢量控制系统优于无速度检测器的矢量控制系统B.U/f控制优于转差频率控制C. 转差频率控制优于矢量控制D. 无速度检测器的矢量控制系统优于转差型矢量控制系统8.交—交变频装置输出频率受限制,最高频率不超过电网频率的(A ),所以通常只适用于低速大功率拖动系统。
A、1/2 B、3/4 C、1/5 D、2/3 9.变频器在基频以下调速时,调频时须同时调节(A ),以保持(电磁转矩)基本不变。
A、定子电源电压B、定子电源电流C、转子阻抗D、转子电流10.在变频器的输出侧切勿安装(A )。
A、移相电容B、交流电抗器C、噪声滤波器D、测试仪表11.变频器中的直流制动是克服低速爬行现象而设置的,(拖动负载惯性)越大,( A)设定值越高。
A、直流制动电压B、直流制动时间C、直流制动电流D、制动起始频率12.变频器有时出现轻载时过电流保护,原因可能是(D )。
A10VSO—DFR1系列轴向柱塞泵原理及调节

A10VSO—DFR1系列轴向柱塞泵原理及调节【摘要】德国力士乐公司的A10VSO-DFR1系列液压泵应用广泛,很多进口设备液压站都使用该液压泵。
本文介绍了该系列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和现场调节。
【关键词】斜盘轴向柱塞泵;负载敏感;恒压控制阀;恒流控制阀0 概述A10VSO-DFR/DFR1系列斜盘轴向柱塞泵是德国力士乐公司研制的新型柱塞泵,由于其结构紧凑、节能、工作稳定、寿命高等特点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都使用进口设备,进口设备中很多液压站都使用该液压泵,我公司主要使用SMS-Meer西马克-梅尔设备,其中多台液压站就是使用这种A10VSO-DFR1液压泵(X口与油箱无连接),下面就该液压泵原理、调节及负载敏感节能技术进行阐述。
该柱塞泵属于斜盘变量柱塞泵,流量正比于驱动转速和排量,并通过调节斜盘倾角实现无级变量。
除了压力控制功能外,借组于负载(如小孔)压差,可以改变泵的流量。
泵仅提供执行机构的实际流量。
图1 A10VSO-DFR1原理图1 工作原理负载敏感DFR的原理,DFR分两个部分,一个是压力控制DR,一个是流量控制FR。
DR恒压控制,即通过阀控变量油缸来保证出口压力基本不变,就是压力控制阀(原理图下面的三通阀)控制变量油缸,出口压力在稳态时与压力控制阀右端的可调弹簧力相平衡,变量泵的变量压力PP通过调节压力阀的弹簧设定,当系统压力没有达到调定的恒压压力时,泵排出最大流量,相当于一个定量泵。
当系统压力达到所调的恒压压力时,泵进入恒压工况,负载的速度进入可调阶段。
速度进入可调阶段,流量即发生变化,该变化是系统要求泵输出的流量要有所变化的。
例如开始阶段油缸是快速动作,泵提供最大流量例如150L/min,下一个阶段系统只要求50L/min的流量就够了,这个时候,泵输出流量相当于负载的速度要求要大,如果泵不改变输出的150L/min流量,就会出现供(150)过于求(50),根据压力流量基本公式,系统压力就会升高,在节流阀上的压力损失将增加,压力阀的弹簧被压缩,阀芯右移,泵主动变量缸推动斜盘使角度减小,输出流量相对减小,直到泵打出去的流量正好是50L/min,系统压力恢复到设定值,下面这个恒压控制阀就回到中位初始位置,泵稳定在输出50L/min的斜盘位置上。
力士乐主油泵压力及恒功率调节方法力士乐主油泵压力及恒功率调节方法word精品

力士乐主油泵压力及恒功率调节方法
一:主系统压力调整
1. 把主阀块上的主溢流阀调节杆全部往外调松
2. 如图一,把油泵上的主系统压力调节杆上的锁紧螺母松开,把
调节螺杆往里调到底。
3. 调节主阀块上的溢流阀当压力到34MPA时锁紧溢流阀调节杆上
的锁紧螺母
4. 调松主油泵上油泵压力调节螺杆当压力在31.5MPA时锁紧调节
杆上的锁紧螺母
二:恒功率阀调整
1.前提:换向压力调整到16MPA;
2.主油泵上的M1 口装上测压接头,测压管与6MPA量程的测压
表;
3.将主油泵上的恒功率螺钉拧紧到底
4 .拔掉DT1插头,满排量打正泵;
5. 观察测压表并慢慢调松恒功率螺钉,直到压力表指针在2- 4MPA时锁紧恒功率螺钉锁紧螺母。
A10VSO变量泵机构讲解

• kleine Schwenkwinkel => hohe Drücke große Schwenkwinkel => niedr. Drücke
北京办事处 服务部 郭振会
最低精度等级:NAS1638 : 9 级 SAE : 6级
北京办事处 服务部
A10VSO泵及其变量机构概述
郭振会
Bosch Rexroth The Drive & Control Company
2001 Bosch Rexroth Mobile Hydraulic Seminar
ISO/DIS : 18/15
Bosch Rexroth The Drive & Control Company
北京办事处 服务部
A10VSO泵及其变量机构概述
郭振会
2001 Bosch Rexroth Mobile Hydraulic Seminar
Bosch Rexroth The Drive & Control Company
控制形式:
2001 Bosch Rexroth Mobile Hydraulic Seminar
压力切断+负荷敏感
DR泵的调试顺序:
先将系统的高压溢流阀 调低,将泵的恒压阀调 高。
将闲置的恒流量阀调高 (至死点)。
启动系统,利用溢流阀 将系统压力逐步调高至 溢流阀调定压力,并固 定。
Bosch Rexroth The Drive & Control Company
2001 Bosch Rexroth Mobile Hydraulic Seminar
力士乐主油泵压力及恒功率调节方法力士乐主油泵压力及恒功率调节方法

力士乐主油泵压力及恒功率调节方法
一:主系统压力调整
1.把主阀块上的主溢流阀调节杆全部往外调松
2.如图一,把油泵上的主系统压力调节杆上的锁紧螺母松开,把调节螺杆往里调到底;
3.调节主阀块上的溢流阀当压力到34MPA时锁紧溢流阀调节杆上的锁紧螺母
4.调松主油泵上油泵压力调节螺杆当压力在时锁紧调节杆上的锁紧螺母
二:恒功率阀调整
1.前提:换向压力调整到16MPA;
2.主油泵上的M1口装上测压接头,测压管与6MPA量程的测压表;
3.将主油泵上的恒功率螺钉拧紧到底
4.拔掉DT1插头,满排量打正泵;
5.观察测压表并慢慢调松恒功率螺钉,直到压力表指针在2-4MPA时锁紧恒功率螺钉锁紧螺母。
三一泵车系统调试

HAMMER
2.2 观察换向压力表,缓慢拧紧辅阀块上换向叠 加溢流阀调节螺杆,普通泵车将换向压力调定 16Mpa后锁定调节杆。
使用4个的内六角扳 手将此调节杆按顺 时针方向拧紧至换 向压力为16Mpa
使用13的 开口扳手 将锁紧螺 母锁死
操作该拨动 开关,拨至 主缸退
HAMMER
此图为拍摄、演示方便 将DT1线圈拔除,调试 时请勿拆除
使用8个大的开口扳手 将调节杆渐渐向里拧, 拧至主系统压力表示数 为34±0.5Mpa时,使 用22的开口扳手将锁紧 螺母拧紧锁死
主系统压 力表 34±0.5M pa
HAMMER
6.4对于单主油泵泵车,观察主系统压力表,缓慢拧松单 主油泵上压力调节杆D,将主系统压力调定在32±0.5Mpa 后锁定调节杆; 使用13的梅花扳手将压力切断(D)锁紧
螺母拧松,用4个的内六角扳手将压力切 断调节杆调至主系统压力表示数为 32±0.5Mpa时,使用13的梅花扳手将压 力切断(D)锁紧螺母拧紧
HAMMER
三一泵车调试工艺
HAMMER
泵车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HAMMER
1、加注AW46液压油,应用滤油机进行加油。
液压油加注 口
臂架处于收 缩状态时至 少加注至此 位置
应使用滤油机进行 加油
HAMMER
搅 拌 溢 流 阀 搅 拌 反 转 电 磁 阀
搅拌反转压力继 电器
HAMMER
使用4个的内六角扳 手将此调节杆按顺 时针方向拧紧至右 图中压力表示数为 11Mpa
使用13的 开口扳手锁 紧
HAMMER
将该压力继电器缓 慢调节至右图所示 电磁阀得电或搅拌 正好反转时
力士乐A10VSO-DFLR变量泵的控制原理档

力士乐A10VSO-DFLR(恒压/流量/功率控制)变量泵的控制原理
我的问题已经提出好几天了.无人回帖.可能是我对问题的叙述不很清楚.最近几天我琢磨了一下,对于功率阀的调节原理,我先试着分析如下.是我个人的理解,请诸位指正.
功率阀相当于一个压力无级可调的(比例)溢流阀,它可无级地改变着进入流量调节器弹簧腔的压力P H.压力的无级可调是通过泵斜盘改变功率阀调压弹簧的压缩量X来实现的(泵斜盘带动拨杆改变功率阀套的位置,进而改变功率阀调压弹簧的压缩量X), 压缩量X与泵斜盘倾角β成反比.
在泵进入恒功率控制期间,流量调节器控制阀芯的位置也有3个.
压力P H作用在控制阀芯的右端(见图1),以形成一个对抗反力,与作用在控制阀芯左端的泵出口压力P P相平衡,使控制阀芯保持在中位(平衡位置),在此状态下,泵的斜盘倾角不变.
功率阀所决定的压力P H与泵压力P P应该是同比例变化(升降)的.并且P H的变化要比P P 的变化滞后一点时间.
当泵压升高时,P P先将控制阀芯向右推离中位(平衡被破坏),并进入泵变量缸的无杆腔使泵的斜盘倾角β变小(流量减小), 随着倾角β的变小,功率阀调压弹簧的压缩量X则变大,阀的开启压力P H随之升高,升高了的P H又将控制阀芯推回中位恢复平衡状态.如此循环下去,
控制阀芯连续的经历由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过程(用一位网友的话讲,就是控制阀芯在“中位振荡”),便实现了恒功率控制.
当泵压降低时,则会出现相反的过程.
恒功率控制始于起点的调整压力,终于切断点的限位柱(即死档铁).
不知我分析的对不对,请各位点拨.。
A10V恒功率带LS控制、压力切断油泵的恒功率调节

请假大家一个问题:以力士乐A10V泵为例,同时具有LS,PC和恒功率阀,我的问题是如何在试验台上调定恒功率阀的起调压力呢?恒功率阀的第二级弹簧需不需要调节?如何调节?游勇这个比较复杂。
A10V..DFLR的恒功率控制是用双弹簧来实现,一般在出厂时己调好,功率曲线不能改变。
所需工具较多:1. 手动溢流阀安装在油泵出口作负载;2. 流量计及压力表。
步骤如下:1. 把X口及P口连接;2. 手动溢流阀全开;3. 油泵起动;4. 手动溢流阀加压直至恒功率控制的起点压力;5. 调整泵体上的恒功率阀,直至流量计显示流量开始发生变化;6. 完成。
需要检测泵出口流量的变化来判断恒功率阀的调定压力是吧,但是另外一个问题是:流量变化多少才能认定恒功率阀的压力已经调定到指定值了呢?谢谢补充一下第五步恒功率阀的调节方法。
1、将一级弹簧顺时针向里调节(感觉调到起调压力以上即可)。
2、将溢流阀调至起调压力向上一点。
3、回调一级弹簧至起调压力。
至此一级弹簧调节完毕(在此过程中流量应保持在最大流量)4、将溢流阀压力向上调节,取出不同的几组P、Q数据(P应大于起调压力)做出P-Q曲线,调节二级弹簧使其尽量接近恒功率曲线。
调节过程较为繁琐,出厂时基本已调节好,若非出现故障一般不要调节。
需要检测泵出口流量的变化来判断恒功率阀的调定压力是吧,但是另外一个问题是:流量变化多少才能认定恒功率 ...当压力上升到一级弹簧控制的起调压力后流量才会发生变化的。
也就是说自下而上调节溢流阀当流量开始减小时的压力即为一级弹簧控制的起调压力!|补充一下第五步恒功率阀的调节方法。
1、将一级弹簧顺时针向里调节(感觉调到起调压力以上即可)。
2、将 ...通过观测流量的方式可以设定一级弹簧的调定值;那么对于二级弹簧的调节,如果在试验台上取几点的话,这样耗费的时间是不是会很长?如何根据测的几组PQ数据来调节二级弹簧呢?魏兄能不能在详细描述一下呢?谢谢lcg750 发表于 2012-8-4 11:20通过观测流量的方式可以设定一级弹簧的调定值;那么对于二级弹簧的调节,如果在试验台上取几点的话,这 ...您选用泵的说明书上应该有该泵的P-Q曲线(如若没有可以根据起调压力及最大排量自己绘制),选用一个点(起调点之后的)调节就可以,调定后另外再选择一个远一点的点验证一下,偏差不要太大就可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假大家一个问题:以力士乐A10V泵为例,同时具有LS,PC和恒功率阀,我的问题是如何在试验台上调定恒功率阀的起调压力呢?恒功率阀的第二级弹簧需不需要调节?如何调节?游勇这个比较复杂。
A10V..DFLR的恒功率控制是用双弹簧来实现,一般在出厂时己调好,功率曲线不能改变。
所需工具较多:1. 手动溢流阀安装在油泵出口作负载;2. 流量计及压力表。
步骤如下:1. 把X口及P口连接;2. 手动溢流阀全开;3. 油泵起动;4. 手动溢流阀加压直至恒功率控制的起点压力;5. 调整泵体上的恒功率阀,直至流量计显示流量开始发生变化;6. 完成。
需要检测泵出口流量的变化来判断恒功率阀的调定压力是吧,但是另外一个问题是:流量变化多少才能认定恒功率阀的压力已经调定到指定值了呢?谢谢补充一下第五步恒功率阀的调节方法。
1、将一级弹簧顺时针向里调节(感觉调到起调压力以上即可)。
2、将溢流阀调至起调压力向上一点。
3、回调一级弹簧至起调压力。
至此一级弹簧调节完毕(在此过程中流量应保持在最大流量)4、将溢流阀压力向上调节,取出不同的几组P、Q数据(P应大于起调压力)做出P-Q曲线,调节二级弹簧使其尽量接近恒功率曲线。
调节过程较为繁琐,出厂时基本已调节好,若非出现故障一般不要调节。
需要检测泵出口流量的变化来判断恒功率阀的调定压力是吧,但是另外一个问题是:流量变化多少才能认定恒功率 ...当压力上升到一级弹簧控制的起调压力后流量才会发生变化的。
也就是说自下而上调节溢流阀当流量开始减小时的压力即为一级弹簧控制的起调压力!|补充一下第五步恒功率阀的调节方法。
1、将一级弹簧顺时针向里调节(感觉调到起调压力以上即可)。
2、将 ...通过观测流量的方式可以设定一级弹簧的调定值;那么对于二级弹簧的调节,如果在试验台上取几点的话,这样耗费的时间是不是会很长?如何根据测的几组PQ数据来调节二级弹簧呢?魏兄能不能在详细描述一下呢?谢谢lcg750 发表于 2012-8-4 11:20通过观测流量的方式可以设定一级弹簧的调定值;那么对于二级弹簧的调节,如果在试验台上取几点的话,这 ...您选用泵的说明书上应该有该泵的P-Q曲线(如若没有可以根据起调压力及最大排量自己绘制),选用一个点(起调点之后的)调节就可以,调定后另外再选择一个远一点的点验证一下,偏差不要太大就可以。
我接触的泵基本无法完全实现恒功率,只是尽量接近。
游勇发表于 2012-8-4 09:20这个比较复杂。
A10V..DFLR的恒功率控制是用双弹簧来实现,一般在出厂时己调好,功率曲线不能改变。
所需工 ...这里面我有一个问题不是很明白,X口都接P口了,也就是LS被屏蔽了,恒功率阀实际上是通过LS阀芯的开关来调节泵的排量的,但是现在LS被屏蔽,那么第5步中的流量如何会变化呢?游勇楼主有油泵的原理图吗?魏强发表于 2012-8-4 11:59您选用泵的说明书上应该有该泵的P-Q曲线(如若没有可以根据起调压力及最大排量自己绘制),选用一个点(起 ...因为双弹簧结构形式从结构原理上已经决定不可能真正实现恒功率,这点我是理解的。
根据样本曲线我们是可以自己设置,然后如你描述的那样,选择一个点在验证,这个是基于在已经有P-Q曲线的基础上。
但是如果我没有P-Q曲线我们应该如何决定呢?实际情况是我现在在设计这个恒功率阀,现在还没有任何的试验数据,即还没有那个P-Q曲线。
对于这样的情况,你是如何考虑的呢?谢谢lcg750 发表于 2012-8-4 12:11这里面我有一个问题不是很明白,X口都接P口了,也就是LS被屏蔽了,恒功率阀实际上是通过LS阀芯的开关来调 ...这个就是液压原理图楼主的泵不是A10V的吧!欠了节流子,找原图看吧!容易明白这个是萨澳的S45泵的液压原理图,和力士乐的A10V不太一样,但是基本上差不多的。
但是我分析了一下,A10V中有的节流阻尼,其实在这个原理图中也有的想知道A10V的原理便拿A10V的图,胡乱拿又说差不多,这是销售的手法。
工程师想知道某一原理,不能说"差不多","大概"等等名词,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工程师的养成是从认真开始。
难道楼主以为我没看过A10V..DFRL的油路图吗?-我想大虾可能误解我的意思了,我上传的液压原理图是S45泵的原理图,不是A10V的原理图,我绝对肯定大虾对A10V的原理图熟之又熟,我上传S45泵原理图的原因就是为了和A10V 泵进行对比。
如何大虾仔细看一下两个原理图,可能就会明白我为什么说差不多了。
A10V图中两个damping orifice反应在S45泵原理图中就是两个阀中的节流口,只是位置不同而已。
非常感谢大虾的教训,以后请多多指教-有问题急切请教老兄:这里说的起调压力是指在泵全排量下的起调压力吗?1.对于恒功率阀的某个设定,是不是泵口节流阀的开度不同,使泵进入功率控制的负载压力也不同?节流阀开度较大时,使泵进入功率控制的负载压力较小?2.假设在泵口节流阀(比例换向阀)的某个开度下泵进入恒功率控制,从特性曲线来看,当负载压力不变,加大节流阀的开度,泵的排量不会变大;在一定范围内减小节流阀的开度对排量也没影响(流量控制线未下降到压力所对应的流量以下);减小节流阀的开度到一定程度可以使泵的排量进一步减小(流量控制线下降到压力所对应的流量以下),这时应该已经退出了恒功率控制。
这个从原理图上实在想不通,因为改变节流阀的开度,应该会影响FR阀两端的压差,进而使泵改变排量,为什么:加大节流阀的开度对泵排量没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减小节流阀的开度对排量也没影响因为有恒功率阀的存在,在恒功率线之下,改变节流阀的开口度也会引致压差改变-. 我也是这样理解的;排量小,斜盘青椒小,恒功率阀需要更大的压力才能够打开2. 我的理解是这样:首先我非常同意你上面的描述。
不好意思用一个非常简单的图来描述我的想法如果节流阀在某种开度下,泵进入恒功率,加入恒功率点在A点,那么当节流阀开度增大时,第一段横线会向上移,那么泵依旧是保持在A点的恒功率点;若节流阀开度减小一点点,第一段横线会向下移,但是还未超过A点时,此时泵依旧还是恒功率状态,若节流阀的开度减小到横线可以下移超过A点时,那么此时泵会处于LS控制状态,而非恒功率控制状态。
以上是我的理解,欢迎大家多多指教-"菜鸟喝水" 同志看到恒功率阀吧,它的功能实际上是通过改变节流阀的压差来调节流量。
想做系统液压分析,不要用变大、变小等等的形容词,要量化。
恒功率变量泵的工作过程如下:1. 让恒功率阀的起始变量压力为5Mpa,LS阀设定为1.5Mpa;2. 在负载为4Mpa时,节流阀的压差为1.5Mpa,P口的压力为5.5Mpa;3. 当负载高于5Mpa,如5.5Mpa时,P口压力为7Mpa,LS阀的先导压力为5.5Mpa,恒功率阀开始泄压,回到5Mpa;4. 在这瞬间,P口压力为7Mpa,LS的先导压力为5Mpa,加上LS弹簧的1.5Mpa,只有6.5Mpa,LS阀开始移位,先导油进入变量活塞,油泵往小排量变化;5. 由于油泵排量变少,加上变量活塞开始压在恒功率阀的弹簧上,恒功率阀的溢流压力回开,(假设为5.2Mpa);6. 同时由于油泵排量下降,P口的压力下降为6.7;7. LS阀的两端压力为6.7Mpa,及5.2Mpa+1.5Mpa,LS阀重新回到平衡点,油泵的流量不再变小;8. 这时负载是5.5Mpa,P口压力从7Mpa下降到6.7Mpa;9. 节流口的压差下降为1.2Mpa,相同节流口,压差下降了,流量也下降了。
游勇发表于2012-8-7 22:45"菜鸟喝水" 同志看到恒功率阀吧,它的功能实际上是通过改变节流阀的压差来调节流量。
想做系统液压分析,不要...谢谢你的详细分析,不过这里面有几点还不是很明白,望不吝赐教:1. 第5点中,“变量活塞开始压在恒功率的弹簧上”,但是我看到A10V泵的结构,是斜盘上安装的一个反馈销推动恒功率阀的阀套,而不是直接推动弹簧。
不知道我这样理解的对不对呢?;2. 第6点中,“P口的压力下降为6.7“,这里的6.7数值是假设的一个值吗?3. 第8点中,这里提到负载是5.5MPa,为什么突然变为5.5MPa呢?4. 第9点中,提到压差下降为1.2MPa,是不是我可以这样理解:恒功率阀的压力越高,压差越低呢?望大虾不吝赐教,谢谢例子中的数值是假设在某一工作环境下;2. 第3点巳说明是负载是从5Mpa增加到5.5Mpa,第4至8点是解释变量的原理;3. 流量变少的主因是连接到LS阀的先导压力有部分从恒功率阀泄走,负裁载愈高泄得愈多***恒功率优先于ls,在功率未满走设定功率之前,ls起作用,当功率达到后ls才不起作用认真拜读了游勇老兄的分析,感觉自己已经有些明白了,下面仿照老兄的方式对自己在16楼的疑问做一下分析,请老兄务必指正。
接老兄分析的状态,泵处在恒功率控制状态,LS阀调定压力为1.5MPa,负载为5.5MPa,P口压力为6.7MPa,恒功率阀溢流压力为5.2MPa。
一:增大节流口开度1.P口压力下降,假设降为6.5Mpa,这时LS阀右端压力为5.2+1.5=6.7MPa,LS阀动作,变量缸压力减小,油泵排量增大;2.油泵输出流量增大的同时,P口压力上升为6.8MPa,恒功率阀的溢流压力下降为5.1MPa,这时LS阀右端压力为5.1+1.5=6.6MPa,LS阀动作,变量缸压力增大,油泵排量减小3.油泵输出流量减小的同时,P口压力下降为6.7MPa,恒功率阀溢流压力回调为5.2MPa.4.油泵的排量即斜盘倾角回到初始状态。
好像问题又出来了,这个分析符合特性曲线,但是有矛盾之处,如果油泵的排量即斜盘倾角回到了初始位置,那么恒功率阀的溢流压力应该是初始的5.2MPa,LS阀平衡,P口压力也应为初始的6.7MPa。
可是节流阀的开度增大了,如果排量回到了初始状态的话,那P口压力应该小于6.7MPa啊。
还请游勇老兄帮忙指点一下。
拜谢拜谢压力的数值是为了说明而假设,而实际数值和恒功率的弹簧相关。
同时变化也是连续性的。
多谢游勇老兄的指点。
“压力的数值是为了说明而假设,而实际数值和恒功率的弹簧相关。
同时变化也是连续性的。
”这一点我能理解,动态的过程应该是很难简单讲清楚的,我对泵内部的具体结构了解的不细致,所以只能凭原理图和静态曲线来理解,常有想不太明白的地方。
我觉得甚至有些问题恐怕理论也很难解释得通透,只能靠实验来解决你好请教一个问题拿LRGF型就是恒压恒流量恒功率复合型来举例如果我只把恒压阀上调那么系统的恒压阶段的水平线是不是在总的特性曲线中垂直向上平移而不影响恒功率阶段的曲线的移动呢?如果我只把恒功率阀上调那么恒功率阶段的曲线是不是向斜上方移动?也就是说在恒功率阶段的压力和流量都增大了?恒压阶段的水平线会不会受到影响?请问你说的第4步里面的手动溢流阀指的是恒功率阀还是恒压阀?是指试验台上用作负载的手动溢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