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飞机几大辅助系统
民用飞机液压系统技术现状及趋势研究

工 程 技 术69科技资讯 S CI EN CE & T EC HNO LO GY I NF OR MA TI ON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我国民航产业每年都以超过10%的增速快速增长,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民用航空市场。
但作为航空大国,我国在大型民用飞机液压系统的研制方面却是刚刚起步,从元件级到系统级基本由国外供应商垄断,国内市场的供给量与巨大的需求极不匹配。
研制高效可靠的大型民用飞机液压系统,不仅可以在产品层级上为飞机减轻重量,提高安全性和效率,还可带动诸如新材料、电子、能源、精密制造等一系列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航空系统集成能力的提高。
1 液压系统的定义及组成按照ATA100(航空产品技术资料编写规范)的定义,民机液压系统是指使液压油在压力下供至公共点以便再行分配到其它规定系统的部件和零件。
民用飞机液压系统按功能可分为液压能源系统和工作回路两个部分。
液压能源系统为飞机上所有使用液压驱动的活动部位提供液压能源,并保证卸荷与散热等方面的要求。
液压能源系统主要由泵源、能量转换装置、油箱、控制阀、管路及指示系统等组成。
2 典型民机液压系统技术现状波音和空客是目前世界民航市场上两大巨头,均有多款产品在市场上获得巨大成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2.1 波音飞机液压系统的特点波音公司的发展基本涵盖了整个民航发展历史,期间推出的多款机型均可代表不同时期民机液压系统的设计理念和先进技术。
表1展示了波音各机型液压系统泵源配置的变化历程。
该文选取其主流机型波音737和先进机型波音787进行详细分析。
2.1.1 波音737液压系统波音737是波音公司研制的中短程客机,是世界航空史上最成功的民航客机。
B737飞机拥有A、B和备份3套独立的液压系统,工作压力为3000psi。
其中A、B系统为常规系统,在飞行过程中总是处于工作状态,为飞控、襟/缝翼、起落架和机轮刹车等提供动力,备用系统只在必要时才启用,仅为方向舵、反推和前缘装置提供动力。
民用飞机辅助动力装置起动电气系统研究

民用飞机辅助动力装置起动电气系统研究【摘要】辅助动力装置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为飞机在地面和空中提供备用电源并为发动机起动及环控系统提供气源。
起动系统作为辅助动力装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APU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
文本对辅助动力装置起动系统几个典型构型的电气原理和电气接口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通过对各种电气设计的对比,分析得出民用飞机在辅助动力装置起动系统电气设计上的发展方向,为民用飞机辅助动力装置起动系统设计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辅助动力装置;起动系统;电气接口;起动机0 引言辅助动力装置(简称APU),是在20世纪60年代被引入飞机设计中的,其主要功能是为飞机提供备用电源并为发动机起动及环控系统提供气源。
现代化的大、中型客机上,APU是保证发动机空中停车后再启动的重要装备,它直接影响飞行安全,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双发飞机替代三发和四发飞机作洲际或越洋飞行,对双发延程飞行(ETOPS)的飞机而言,APU是飞机上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系统[1]。
APU电气控制系统包括进气、供油、防火、起动、点火、引气和告警与指示等电气分系统。
起动电气分系统作为辅助动力装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APU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
本文将详细描述辅助动力装置起动系统电气设计的通用技术及典型构型。
1 辅助动力装置起动系统电气原理研究1.1 典型构型1该构型的辅助动力装置起动系统的特点是APU起动机采用起动机,发电机合二为一的设计。
全新设计的起动发电机(SG),在APU起动时,作为起动机,采用三相交流起动机的工作原理,通过起动发电机内部的位置传感器,提供转子的位置反馈信号给起动控制器(SCU),使SCU计算瞬时的三相交流电供给SG,从而保证APU稳定均匀地加速起动;发电时,作为发电机,采用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该设计的好处是起动机,发电机二者合一,减轻重量的同时也使得航线拆装简便易行(毋须吊下APU)。
起动电气控制系统由起动电源装置(SPU)、电子控制单元(ECU)、起动转换单元(SCU)、起动发电机(SG)和发电机控制单元(GCU)等组成,如图1所示。
我国空中管制现状及国际先进空管体系的应用

我国空中管制现状及国际先进空管体系的应用随着我国民航运输的不断发展和民用航空产业的逐步提升,空中管制作为保障飞行安全与运输效率的重要环节,也愈发受到关注和重视。
目前,我国空中管制技术和设备已经进入了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时代,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介绍我国空中管制现状及国际先进空管体系的应用情况。
一、我国空中管制现状1. 空管技术与设备目前,我国空管技术的主要设备有全球定位系统(GPS)、雷达、自动化通信、着陆辅助系统(ILS)、气象雷达等。
其中,GPS可以提供准确的飞行导航和位置信息;雷达可以提供飞机位置与飞行高度的实时监测;自动化通信可以实现空中交流和地面通信;ILS可以为机组提供精确的降落指引;气象雷达可以提供气象信息。
此外,我国还开发了新一代空中交通管制系统(ATM)和自动导航控制系统(ANCS),使空管技术进一步向数字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2. 空管人员和管理我国空管人员主要包括空中交通管制员(ATCO)、气象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等。
他们需要接受专业培训和认证才能上岗。
此外,我国还建立了完备的空管管理体系,包括空管监管机构、航空公司和机场等。
3. 空管发展趋势未来,我国将致力于推进空管技术和设备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建设新一代中国空管系统(CANS)和空域管理系统(AMC),提升空管效率和运输安全。
除了我国空管技术的发展,国际先进空管体系的应用也在不断推进,下面将介绍几个典型的国际先进空管体系。
1. 欧洲范围内航空管制系统(EUROCONTROL)欧洲范围内航空管制系统(EUROCONTROL)是由欧洲国家联合建设的大型数字化航空管制系统。
该系统利用先进的通信、导航、监控和航空数据系统,实现空中交通流的高效管理。
该系统还采用了高级着陆系统(ALS)、燃油效率管理(FEM)、航站楼交通流量管理系统、气候修改、移动自动化空域边界、人元数据集等技术,大大提高了空管效率和运营能力。
2. 全球空中导航计划系统(GNSS)全球空中导航计划系统(GNSS)是建立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上的一种先进的导航技术。
民用飞机辅助动力装置进气系统设计概述

工程技术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72辅助动力装置(A PS)在现代民用客机上的应用非常普遍,其本身为一台小型燃气涡轮机,主要在飞机主发动机启动前向飞机提供电源和气源。
地面时,电源可向飞机系统供电,提供正常勤务等用电,气源可用于发动机的起动、空调系统等;空中时,A PS可提供备用的电源和气源,可以向飞机供电和供气,包括保证环控系统的运转、对主发动机冷却和发动机叶片附面层吹除等功能。
A PS也可以作为一种紧急情况下的动力装置[1]。
A P S 作为吸气式动力系统,其位于系统循环最前端的进气系统部分主要将气流从飞机外导入A P S压气机中,为其提供正常运转所需的空气压力和空气流量。
由于A P S进气系统的一部分通常处于飞机外表面,当APS工作时开启的进气风门将会改变飞机的气动外形,可能会给飞机带来额外的气动阻力,降低飞机的经济性,因此进气系统的设计还与飞机气动布局紧密相关。
目前国外对A P S 进气系统的研究较为深入,该文就典型民用飞机A P S进气系统设计方法展开研究,为将来的A P S 进气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1 APS进气典型流路分析A PS正常工作时,带动与其同轴连接的负载压气机和附件齿轮箱(内含交流发电机),为飞机提供气源和电源,外界空气首先经飞机表面进气口进入A P S进气道,然后再进入燃气涡轮发动机和负载压气机共用的进气通道,通常称为主进气口。
经主进气口进入A P S 的气体,一部分进入燃气涡轮发动机,先后流经燃气涡轮发动机的进气道、压气机,进入燃烧室点火燃烧,保证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正常工作,以带动负载压气机及交流发电机工作。
经主进气口进入A P S 的另一部分气体进入负载压气机,经过压缩后通过管道输送给飞机,可作为主发动机起动、主发动机流道及飞机表面流动控制(如压气机叶片附面层吹除、机身附面层吹除等)和主发动机冷却等的气源。
专科新版民航概论教学大纲说课讲解

《民用航空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001第一部分课程教育目标一、教学对象:高职高专空乘与旅游专业学生。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民用航空概论》课程是在总结我国民用航空运输历史发展,体制改革,内部经营管理及相关知识科技应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空乘专业的基础课程。
该课程具有民航知识覆盖面大、前瞻性强等特点,不仅是空乘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空乘专业主干课程。
三、学生能力要求:1、基础知识要求:基本飞行原理认识,民航系统组成,机场设施和基础建设对航班正常运营的必要性认识,民航国内、国际旅客运价构成的基础知识的应用,航空运输生产组织的运营与管理,航行导航系统的现状和发展的分析,航空气象基本知识等专业理论知识。
2、素质要求: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民用航空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民航各单位构成和各部门的工作程序,深入了解民航运输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3、实践操作要求:旅客订座的常用指令的运用,CRS(计算机订座系统)的操作能力,正确选择运价并进行相应运价计算的能力,正确使用和处理国内、国际客票的能力,不同类型旅客服务的能力。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一个适用于航空运输各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也是一门进入民航行业的基础课,它可以使学生全方位地感受民航的各个方面的基本知识,从感性上认识民航,为今后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基础。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对于空乘专业学生大二上一些民航专业课(《民航英语》、《民航乘务服务》、《机场运营管理》等课程)起到了一个引路作用。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基本要求第一章民用航空的形成与发展教学目的:掌握民用航空基本概念,世界民用航空的发展历史及中国民航的历史和发展概况,了解民用航空器的分类和发展及民用航空器的分类应用概况。
教学重点:民用航空基本概念,世界航空技术的兴起与进步,中国民航的历史和发展概况,民用航空器的分类应用。
教学难点:中国民航的历史及其发展,民用航空器的分类应用。
第一节航空技术进步与民航业兴起一、飞机开辟人类航空新时代二、民用航空的兴起三、民用航空的大发展时期四、全球化、大众化的发展时期第二节中国民航的发展概况一、中国早期的航空活动二、国民革命时期的航空业三、中国民用航空业的兴起四、抗日战争中的民用航空五、新中国民用航空初创期六、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第三节民用航空器的分类与应用一、民用航空器的分类二、民用飞机的分类三、民用航空器的使用概况和使用要求第二章民用航空组织管理机构教学目的:了解国际上重要的民用航空相关官方机构和民间组织,并重点学习ICAO、IATA、ACI、start alliance、sky team alliance和one world组织,结合多媒体案例了解各组织的不同性质、职能及机构设置。
民航—飞机结构与系统-----复习资料

基本名词:1、飞机过载:就是飞机在某飞行状态的升力与重力的比值。
4、飞机结构强度试验包括哪些内容?飞机结构强度试验包括静力试验、动力试验和飞行试验。
5、简述结构安全系数确定的基本原则。
原则是既保证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又使重量最轻,目前飞机的受力结构主要使用铝合金材料,其强度极限约为比例极限的1.5倍。
6、薄壁结构:骨架加蒙皮,以骨架为基础的一种结构形式,强度、刚度大,重量轻,广泛应用在飞行器上。
7、机翼激振力:机翼扭转产生加剧弯扭振动的附加升力。
8、主操纵系统:是实施对副翼、升降舵和方向舵的操纵,供飞行员操纵飞机绕纵轴、横轴和立轴转动,改变或保持飞机的飞行状态。
10、增升装置:提高飞机起降(低速)时的升力特性的装置,主要有前缘襟翼和后缘襟翼11、操纵力感觉装置:操纵力感觉装置也叫载荷感觉器或加载机构,是为操纵杆提供定中力和模拟感力的装置。
12、座舱热载荷:维持座舱内温度恒定时,单位时间内传入或传出座舱的净热量为座舱热载荷。
13、气动除冰——气动除冰是机械式除冰的一种,气动法是给结冰翼面前缘的除冰带充以一定压力的空气,使胶带膨胀管鼓起而破碎冰层。
14、气热防冰——将加热的空气充入防冰管道,加热翼面,从而防止结冰的一种方法。
15、液体防冰——将冰点很低的液体喷洒在防冰部位,使其与过冷水滴混合后冰点低于表面温度而防止结冰16、国际防火协会将着火分为三类:A类指的是:纸、木材、纤维、橡胶及某些塑料等易燃物品。
B类指的是:——汽油、煤油、滑油、液压油、油脂油漆、溶剂等易燃液体着火着火;C类指的是:——供电与用电设备断路、漏电、超温、跳火等引发的着火;基本概念:4、飞机过载包括设计结构强度时规定的设计过载、飞行时允许的使用过载和随飞行状态变化实际过载。
5、为检查飞机结构在设计的使用条件下能否达到设计的承载能力,必须进行强度刚度试验,刚度试验包括静力试验、动力试验和飞行试验。
6、飞机载荷按其产生及作用特点可分为飞行载荷、地面载荷和座舱增压载荷。
Y12E型飞机总体介绍

第一章总体1.1 概述Y12E型飞机是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设计制造的通勤类、多用途、全金属半硬壳结构的轻型运输机。
它可用于短途客货运输、地质勘探、农林牧渔等民用航空,也可用于空投空降、通讯联络、医疗救护、航空摄影等专业航空。
(图1-1)Y12E型机采用双发、上单翼、单垂尾、固定式前三点起落架的总体布局。
两台加拿大生产的PT6A-135A型发动机安装在左、右发动机舱内。
单台发动机功率为750SHP,在Y12E型飞机上限制使用到620SHP(扭矩1717lb·ft)。
图1-1 Y12E型机1.2 飞机结构机身(图1-2)机身由机头、客舱、机身后段及子翼四部分组成。
沿纵向布置有34个框,即1-34框。
8框之前为机头;8-20框为客舱;20-34框为机身后段;子翼在机身14-15框处。
3框上装有前起落架接头。
4框底部装有千斤顶支座。
子翼为非对称流线翼型,双梁式结构,左右子翼各布置有6个肋,即1-6肋。
在5-6肋的前梁前装有接头,其上固定横轴以安装主起落架。
前梁6肋处上翼面装有连接机翼撑杆的接头,后梁5肋处下翼面装有千斤顶支座。
图1-2 机身图1. 机头罩2. 前行李舱3. 驾驶舱4. 客舱5.尾梁(包括后行李舱)6. 机尾罩7. 子翼机翼(图1-3)机翼为双梁带机翼撑杆式结构。
机翼通过前后梁接头与机身13、15框接头铰接,并通过10肋接头与机翼撑杆铰接。
采用了共面剪切式翼尖。
机翼平面形状为带后掠式翼尖的矩形,其翼尖的前缘后掠角为65°,翼尖与机翼之间由150mm的过渡段连接。
机翼的翼型为LS(1)-0417,翼尖的翼型为低阻薄翼型。
机翼后段内侧为后退富勒式襟翼,外侧为副翼。
机翼沿展向布置了25根肋,即0-24肋。
机翼前后梁间的6-17肋翼箱为整体结构油箱,左右两个机翼的油箱共可装油1630升。
机翼蒙皮与长桁的连接采用胶接形式,肋与蒙皮及长桁的连接采用铆接形式。
在机翼的4~6肋间固定有发动机舱。
几类民航信息系统的简单介绍

强制信息报告系统强制信息包括民用航空器事故、民用航空器事故征候以及其他与民用航空器运行有关的不安全事件信息。
基本报告流程如下图所示,事故信息依次由事发单位报事发地区监管局,再由事发死去监管局报当地政府及民航地区管理局,由民航地区管理局报民航局安全信息主管部门;严重事故征候信息报告流程与事故信息报告流程相同,但不必报当地政府;一般事故征候只报到民航地区管理局,不报民航局安全信息主管部门。
图1 事故信息报告流程图2 严重事故征候报告流程图3 一般事故征候报告流程此外涉及到初始报表、补充报告、事故调查等具体要求。
相关法规为CCAR-396-R2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
自愿报告系统国内图3 网站:自愿报告系统主页中,共分有SCASS的简介、动态以及相关的信息、网上报告的查看与下载和讨论区几个模块。
通过它们可以实现了解自愿报告的相关动态、查看往期报告以及参与讨论等目的。
自愿报告系统工作流程:报告人提交报告,初步审查,审查不紧急或不适用退回,审查合格后进行编码与保密处理,送交专家组分析,得出结果及建议,最后是信息存档以及交流。
图4 自愿报告系统工作流程国际1、美国ASRS美国FAA于1975年5月首先推出了对报告人身份保密的Aviation Safety Reporting Porgram (ASRP),FAA作为执行机构,ASRP没有获得成功。
1976年4月FAA与NASA鉴定了备忘录,由NASA当作FAA与航空业的中间人主持报告系统的工作。
此后ASRP更名为Aviation Safety Reporting System(ASRS)。
ASRS获得了很大成功,为改善美国以至世界的航空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自2001年末,ASRS建立了保安信息子系统。
2、英国CHIRP英国于1982年开始发展其保密报告系统CHIRP(Confidential Human factors lncident Reporting),CHIRP平均每年收到200份报告,是一个相对小的系统,处理方式上比ASRS 深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箱布局和用油顺序
作特技飞行时,燃油可能完全离 开油箱底部,必须在油箱内装设 倒飞活门,保证正常供油。
燃油泵 控制面板
飞行管理计算机系统(FMCS)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AFCS)
导航系统 电子飞行仪表系统 (EFIS)
飞行管理系统的作用
作用: • 储存导航数据库和性能数据库 地图、飞机性能手册、航图、各种图表和计算器 飞机全过程的导航、飞行计划和各种性能数据在控制显示组件上显示 • 自动飞行 • 优化飞行 功能: 输入飞行计划和性能数据 实施导航 计算最省油的速度和推力指令 以最经济速度巡航 在电子飞行仪表上显示飞行信息 沿计划航路连续制导 评价和预报燃油消耗 自动遵守速度和高度限制 ……
飞机电气设备应具有如下工作特点:可靠性高,外廓尺寸小,重 量轻,工作的稳定性不受周围环境(如大气压力、温度、湿度、盐 雾、电磁干扰等)变化的影响和不受空间位置(机动飞行)、振动 和大加速度的影响。
液压系统基于帕斯卡定理
• 帕斯卡定理: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 够大小不变地由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
• 压强等于作用压力除以受力面积。根据帕斯卡定 律,在水力系统中的一个活塞上施加一定的压强, 必将在另一个活塞上产生相同的压强增量。如果 第二个活塞的面积是第一个活塞的面积的10倍, 那么作用于第二个活塞上的力将增大至第一个活 塞的10倍,而两个活塞上的压强仍然相等。
飞机电气系统
• 飞机电气系统是飞机的供电系统和各种用电设备的总称。 • 供电系统包括飞机电源系统和飞机配电系统。 • 飞机供电系统的作用在于保证可靠地向用电设备,尤其是与安全飞行 直接有关的重要用电设备提供符合要求的电能。飞机供电系统的可靠 性要求比一般地面供电系统高得多,因此常采用多种措施来满足这些 要求,如采用余度技术、故障状态下的负载管理和应急电源等。
液压系统优缺点
• 液压系统具有以下优点:单位功率重量小、 系统传输效率高、安装简便灵活、惯性小、 动态响应快、控制速度范围宽、油液本身 有润滑作用、运动机件不易磨损。 • 它的缺点是油液容易渗漏、不耐燃烧、操 纵信号不易综合。它的缺点是油液容易渗 漏、不耐燃烧、操纵信号不易综合。
飞机座舱环境控制系统
舱内压力高于环境气压 保证飞机座舱和设备舱内具有乘员和设备正常工作所需的适当环境条件的整套装置。 并按高度自动调节的乘 员舱,保证乘员在高空 飞行时具有舒适、安全 座舱供气系统是座舱 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增压和空气调节的气 增压座舱 源,主要功用是使舱 内气压高于大气环境 座舱供气和空气分配 使调温空气流入并分 气压并保持舱内空气 对空气进行增湿或减湿 布于舱内,在舱内造 清洁。 空气分配系统 温度控制系统合理地控制热 以保持座舱空气具有适 成合适的温度和速度 宜的湿度。舱内空气太 分布,以保证舱内的 座舱压力控制 空气和冷空气,对座舱的热 干燥会使乘员感到不适; 舒适环境条件。 载荷进行平衡,以达到控制 舱内空气湿度过大会使 座舱温度的目的。热空气通 温度控制 空调系统结冰,舱内出 常可直接从发动机压气机引 现滴水和雾气,座舱玻 出,冷空气由飞机制冷系统 湿度控制 璃结雾并影响电子设备。 提供。
燃油系统
飞机燃油系统的功用是储存燃油,并且在允许的飞行状态和飞行高度下,按 需要的压力和流量,安全可靠地将燃油供给发动机。飞机燃油系统又称外燃 油系统,因为发动机上还有一套系统将燃油输送到燃烧室内去,后者称为内 燃油系统。 放出油泵没抽尽的 剩余燃油。 防火开关 软油箱 硬油箱 整体油箱
放油开关 油箱 输油管路 倒飞装置
液气压系统
液压系统:公用液压系统和助力(操纵)液压系统。
公用液压系统用于起落架、襟翼和减速板的收放,前轮转弯操纵,驱动风挡雨刷和 燃油泵的液压马达等;同时还用于驱动部分副翼、升降舵(或全动平尾)和方向舵的 助力器。 助力液压系统仅用于驱动上述飞行操纵系统的助力器和阻尼舵机等,助力液压系统 本身也可包含两套独立的液压系统。为进一步提高液压系统的可靠性,系统中还并联 有应急电动油泵和风动泵,当飞机发动机发生故障使液压系统失去能源时,可由应急 电动油泵或伸出应急风动泵使液压系统继续工作 气压系统(俗称冷气系统) 在一些飞机上曾用来收放起落架、襟翼以及完成其他传动动作。
按所测定的导航参数分为5类 : 利用飞机上简单仪表所提供的数据 测角系统、测距系统、测距差系 通过人工计算得出各种导航参数。 统、测距测角系统、测速系统 VOR, NDB-ADF, ILS-DME 无线电高度表,无线电罗盘
飞行管理系统 ——电子飞行仪表系统 (EFIS)
电子飞行仪表系统,英文缩写为EFIS,严格说来应该称为飞行信 息显示系统,主要负责显示飞行信息。其中包括来自飞行管理计算机 的实时信息,如姿态、速度、航向、位置和预定飞行路径及航迹等等。 它由电子姿态指示器(EADI)及电子水平状态指示器(EHSI)构成, 或者在某些航空器上是由主显示器(PFD)和导航显示器(ND) (有时是多功能显示器MFD)组成。它们都可以显示水平或垂直飞行 信息。
在现代飞机上,主要用于机轮刹车、着陆减速伞投放、航炮装弹、炸弹舱门开启等, 并在液压系统失效时,作为放下起落架、襟翼的应急能源。机载气瓶的压缩空气由地 面气瓶预先充给,有些飞机上装有气压泵,提供压缩空气。系统中执行、控制、 辅助 元件的组成、 工作大体上和液压系统相仿。
液压系统通常组成部分
• 液压系统通常由以下部分组成:①供压部分:包 括主油泵、应急油泵和蓄能器等,主油泵装在飞 机发动机的传动机匣上,由发动机带动。蓄能器 用于保持整个系统工作平稳。②执行部分:包括 作动筒、液压马达和助力器等。通过它们将油液 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③控制部分:用于控制 系统中的油液流量、压力和执行元件的运动方向, 包括压力阀、流量阀、方向阀和伺服阀等。④辅 助部分: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环境条件,指示工 作状态所需的元件,包括油箱、导管、油滤、压 力表和散热器等。B737-800.doc
ILS
自动驾驶
飞行管理系统 ——导航系统
飞机导航系统可以确定飞机的位置并引导飞机按预定航线飞行的整套设 备(包括飞机上的和地面上的设备)。
导航方法:目视定位、航位推算和几何定位。
仪表导航系统
导 航 系 统
无线电导航系统 惯性导航系统 天文导航系统 组合导航系统
以某导航点为基准确定飞机相对于 导航点的位置,从而定出飞机的位 根据已知的前一时刻飞机位置和测得 置线。再确定飞机相对于另一导航 的导航参数推算当时飞机的位置。 点的位置,定出另一条位置线。两 条位置线的交点就是飞机所在的位 航位推算 置。
飞行管理计算机(FMC) 控制显示组件(CDU)
飞行管理计算机
飞行管理系统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AFCS)
机上各种功能的飞行自动控制分系统的组合。
这些分系统是:
阻尼、增稳或控制增稳系统 自动驾驶仪 高度与速度控制系统 侧向航迹控制系统 自动着陆系统 迎角与侧滑角边界控制系统 地形跟随系统 阵风减缓控制系统 机动载荷控制系统 乘坐品质控制系统 颤振抑制系统 直接力控制系统 瞄准控制系统 编队控制系统
飞行管理系统 —— 飞行管理计算机(FMC)
• 通过显示飞行员预先编制的飞行路线,以及数据库中的 其他相关信息,给出实时的水平导航信息。这些信息和飞 机当前的位置信息组合在一起,形成移动式地图显示。 • 计算性能数据,预测垂直飞行轨迹。
比如以飞机重量、成本指数和巡航高度为基础,辅以预
测风速,飞行管理计算机可以计算பைடு நூலகம்一条最省油的垂直飞 行路径。
飞机的飞行控制
• 飞行管理系统
• 飞机电气系统
• 液气压系统
• 飞机座舱环境控制系统 • 燃油系统
飞行管理系统(Flight Management System)
定义:现代航空器上采用的以计算机为核心,集导引、导航、显
示、动力和气动力控制等技术于一体,实现整个飞行过程的自动
管理和控制的成套装置。
飞行管理系统主要由以下四方面的部件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