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如何制作根雕浅谈根雕制作技艺流程

如何制作根雕浅谈根雕制作技艺流程

如何制作根雕浅谈根雕制作技艺流程根雕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品,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意义深远。

它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艺术才华。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根雕制作也越来越精湛。

本篇文章将以一名建筑学专家的视角出发,阐述如何制作根雕以及根雕制作技艺流程,并对其中的流程进行展开说明,从而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根雕制作技术。

首先,根雕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品,其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良好的根雕材料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硬度适中、质地坚韧、纹理清晰、根部丰满、造型复杂。

这些特点可以保证材料在制作过程中不易断裂、易于雕刻,同时也能使作品显示出更好的纹理和造型。

目前,常用的根雕材料主要包括酸枝、黄檀、花梨等。

在材料选择后,根雕制作的第一步是将根材切割成相应的大小和形状。

这个步骤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后续雕刻的难度和效果。

根据根材的形状和尺寸,在材料的不同部位进行切割,通常应该在靠近树干的部位切割出一个大面积,然后往下渐渐变小,使其符合雕刻的要求。

此外,在切割之前也需要注意根材是否有裂缝或不规则的地方,如果有,必须先修复。

接下来,进行雕刻工艺。

雕刻是整个根雕制作过程中最核心的部分,它决定了根雕的质量和造型。

在雕刻之前,需要先设计出草图和彩稿。

草图的作用是为制作者提供更全面和细致的思路和想法,彩稿则是为了更好的表现根雕的艺术性和美感。

然后,根据彩稿进行划线,确定每一个部位的轮廓和细节。

在雕刻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锉刀、雕刀等工具,精细地处理雕刻面,使其更加光滑、细致。

在雕刻完成后,需要进行清洗和润色。

这个步骤很重要,因为它可以使整个根雕更加美观,达到最终的完美效果。

清洗的方式通常是用软刷和水进行擦拭,不能使用化学药品。

而润色则是让根雕表面有一种更加光亮和细腻的质感,通常需要使用油脂或橄榄油等天然物质进行涂刷。

最后,制作根雕的过程之一是需要在根雕上上色,这也是根雕最后完成的部分。

传统雕刻艺术之“根雕”的发展历史以及制作工艺

传统雕刻艺术之“根雕”的发展历史以及制作工艺

传统雕刻艺术之“根雕”的发展历史以及制作工艺根雕是相当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类传统艺术品种,其制作过程繁琐而又富有技巧,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作出了卓越贡献。

本文将从一个建筑学专家的视角,介绍并分析根雕的发展历史与制作工艺,并对其中的流程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读者细致全面地呈现这一文化艺术品种的独特之处。

一、根雕的发展历史自宋代之后,中国根雕艺术迅速壮大。

特别是明清时期,其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峰。

明代根雕以龙凤麒麟为代表的神话传说题材,以及各式各样的生活器物为主要内容,工艺精湛,题材丰富。

清代根雕则以山水、花鸟、人物等为主要呈现内容,实用性明显增强,工艺亦更加熟练。

近年来,根雕艺术已经走过了一个漫长的时间长河,在历史的风浪和文化的激荡中历经了许多考验和变革。

细心回顾其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它从最原始的山林挖掘到如今的现代化机械雕刻,从一个粗犷的而又原始的雕刻方式到如今已经拓展到各个领域,不断接受着新的刺激与挑战。

正因为如此,其在社会文化领域的发展、成长及其存在中所起到的地位,也越来越显现出来。

二、根雕的制作工艺1. 选材根雕艺术的精髓在于根,因此选材是至关重要的。

材料的选用直接影响到制作过程与最终效果的好坏。

为了保证根雕的艺术价值与品质,材料必须经过统一采购及入库,进行初步鉴定选较为久远年份的成熟板根。

2. 设计根据根雕的形态、尺寸以及题材等,根据意境、手法、结构等要素进行设计方案的制定,然后将设计图纸比例放大或缩小为根雕所需要的尺寸。

3. 实物测量与处理在实际制作中,设计图纸仅仅是一份计划,根据它们也仅能获得根雕的面容。

然而,作为真正的制作开始之前,要用实物来对设计原图进行调整、校正或修改,制定出下一步的制作计划。

4. 切割根雕在制作时,素材大多不规则。

而精细的雕刻需要先将根材切割成一个平整的初始状态,在切割过程中应尽可能保持根材原有的形态。

5. 设计划分将主体的雕刻要素依照设计图的结构轨迹拆解成一个个的单元,进行分类、定位、交织组合,处理出下一步的制作计划。

根雕艺术ppt课件

根雕艺术ppt课件
应手、运用自如,做到物尽其用。 2、要认清材质的特性,选择坚韧细腻、纹理清楚、色泽明显的根材,以
适应深浅刀的雕琢,并要遵循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的创作原则。 3、要掌握工具,除要用木雕工具外,还要进一步创造和使用适合根艺制
作的工具。
18
八、根雕制作的步骤
选材
构思
剪裁

打磨抛光
擦磨,漆溶液渗到木质内)
22
九、制作根雕的常用工具 1、用来整形的刀具:钩刀、
月牙刀、剑刀、平刮刀、圆刮 刀、平凿锯齿刀、长颈圆刀 2、用来雕琢的刀具:斜刀、 平刀、圆口刀
23
3、常用的锯类:手锯、框锯、弓子锯、电动锯 4、常用的锉类和打磨机: 锉类:扁木锉、圆木锉、 三角木锉、钢皮锉、油 石锉; 打磨机:大小粗细俱全,多种型号 5、辅助材料:砂纸、钻类、锤类、胶类
一切人为艺术的再创造的痕迹需藏于不露之中。构思中应对根材作多角 度的全面观察,反复揣摩,依形度势,深思熟虑后方能定型。
21
(三)剪裁与造型 在剪裁时,要本着“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的原则,围绕构思,
巧用心计,合理而慎重的取舍。 根雕艺术造型的自然美,是属于人为因子融化在根材中作体现的
完美的自然属性的天赋的结晶,它有别于人为艺术的自然美。
5
战国根雕“辟邪”,长69.5㎝,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根雕实 物,于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
6
2汉朝。 从孔氏家族的天然拐杖到汉哀帝时,乡下发现树根如人形及汉桓帝 出游,遇河中漂浮着似如青牛般的阴沉木,可看出汉代先人对根木自然美的 发现。
7
3、南北朝。 南齐书中有齐高祖赠予隐士僧绍竹根“如意”记 载
12四根艺的美学原则2选择有形象的根材要有审美的眼光和天真的心3巧施技艺131从诗情画意中获得意趣隽永深邃的诗情画意2从表现美中获得意趣粗犷的美精细的美1在立体雕塑作品中通常采用三角形构图构图中的基本部分用直线连起来是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可能不止一个但有一个是主要的2采用的其他图形

根雕设计与制作方法

根雕设计与制作方法

根雕设计与制作方法
根雕是一种利用天然树根进行艺术雕刻的技艺,其设计与制作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挑选合适的原料:选择适合雕刻的树根作为原料,通常选择形状完整、质地坚硬、不易腐烂的树根作为雕刻材料。

2. 初步设计:根据树根的形状和特点,进行初步的设计规划,确定雕刻的主题和风格。

3. 清理树根:清理树根表面的泥土、树皮和杂草,使表面光滑干净。

4. 雕刻处理:用雕刻刀具进行对树根进行雕刻处理,塑造出所需的形状和纹理。

5. 精细加工:对雕刻出来的作品进行细致的加工,修饰细节和处理表面。

6. 上色涂饰: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上色或涂饰,使作品更加生动和美观。

7. 完成定型:对已雕刻好的根雕作品进行定型处理,确保作品稳固耐久。

根雕的设计与制作需要雕刻师具备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技艺,对树木的特性有深入的了解,同时需要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和手工技巧。

每一件根雕作品都是独一无
二的艺术品,展现着雕刻师对自然的理解和想象力。

根雕的制作方法

根雕的制作方法

根雕的制作方法根雕是一种古老而精美的工艺,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于世。

根雕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其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需要雕刻师傅对原木材料有着深厚的认识和丰富的经验。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根雕的制作方法。

首先,选择原木材料。

根雕的制作最重要的就是原木材料的选择,因为根雕的美丽和神韵都来自于原木的天然纹理和形态。

好的原木材料应该是干燥、坚硬、纹理清晰、色泽自然。

通常来说,樟子松、楠木、黄杨木等都是根雕的常用材料。

其次,设计构思。

在选择好原木材料之后,雕刻师傅需要对根雕的设计构思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规划。

他们需要根据原木的形态和纹理,结合自己的创意和审美观念,设计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图案。

设计构思是根雕制作的灵魂所在,它直接影响着后续的雕刻和加工工序。

然后,粗雕成型。

在设计构思确定之后,雕刻师傅需要利用雕刻刀、凿子等工具,将原木材料进行粗雕成型。

这个过程需要雕刻师傅对原木的纹理和结构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需要根据设计构思,将原木雕刻成基本的形态和轮廓。

接着,精雕细琢。

粗雕成型之后,雕刻师傅需要对根雕进行精雕细琢。

这个过程需要雕刻师傅有着极高的雕刻技艺和耐心,他们需要利用细小的雕刻刀、砂纸等工具,将根雕的细节和纹理进行精细的雕刻和打磨,使其更加栩栩如生,栩栩如生。

最后,上色封边。

根雕的制作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上色和封边处理。

上色需要根据根雕的主题和形态进行精心的搭配和涂抹,以突出根雕的艺术魅力。

封边则是为了保护根雕的表面免受风化和损坏,使其更加持久和美观。

以上就是根雕的制作方法,从原木材料的选择到设计构思、粗雕成型、精雕细琢,再到上色封边,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雕刻师傅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

希望通过这篇文档,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根雕这门古老而精美的工艺,也希望能够传承和发扬根雕这一传统手工艺品。

孔雀根雕知识点总结

孔雀根雕知识点总结

孔雀根雕知识点总结一、孔雀根雕的介绍孔雀根雕,又称为孔雀木雕,是一种以孔雀根为原料,经过雕刻、打磨等工艺制作而成的艺术品。

孔雀根是孔雀梨树的根部,由于孔雀梨树在生长过程中根部会扭曲生长,形成了独特的纹理和花纹,因此可作为雕刻的原料。

孔雀根雕的制作工艺繁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原料选取、设计构思、雕刻、打磨等,最后呈现出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二、孔雀根雕的历史渊源孔雀根雕起源于中国南方地区,据史料记载,孔雀根雕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唐代。

唐代是中国古代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孔雀根雕就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工艺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孔雀根雕逐渐发展并传承至今,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

在中国南方,孔雀梨树生长茂盛,因此孔雀根雕在这一地区尤为盛行。

江西、福建、广东等地都有着悠久的孔雀根雕传统,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形成了多样化的孔雀根雕艺术。

三、孔雀根雕的工艺技术1. 原料选取:优质的孔雀根是制作孔雀根雕的关键。

通常情况下,根部纹理清晰、纹路美观、根部扭曲程度适中的孔雀根更适合用来雕刻制作。

2. 设计构思:在进行孔雀根雕之前,雕刻师会根据孔雀根的形状和纹理构思设计出雕刻图案,确定雕刻的方向和内容。

3. 雕刻加工:雕刻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雕刻师需要根据设计图案,运用雕刻刀具逐步雕刻出精美细腻的图案和纹理。

4. 打磨润色:经过雕刻后的孔雀根需要进行粗糙和光滑打磨,使其表面更加光洁细腻,随后进行涂色和装饰处理,最终展现出孔雀根雕的艺术魅力。

四、孔雀根雕的文化内涵孔雀根雕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孔雀本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象征着美丽、吉祥和幸福,孔雀根雕正是以孔雀为形象进行雕刻,传达着美好的寓意。

其次,孔雀根雕常常以吉祥图案和传统文化元素为题材,如龙凤、文房四宝等,通过雕刻将这些文化元素传承并展现出来,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

此外,孔雀根雕的艺术价值和工艺精湛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体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卓越之处。

根雕的相关知识

根雕的相关知识

根雕的相关知识
根雕,是一种雕刻方法,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之一,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

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根雕工艺讲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意为在根雕创作中,应主要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辅助性进行人工处理修饰,因此,根雕又被称为“根的艺术”或“根艺”。

根雕艺术早在元、明时期、女真人就有用树跟做台、架摆放什物的先例。

后来一些人便把那奇形怪状的树根,随形就意雕琢成独具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并逐渐形成了根雕艺术,一直流传至今。

根艺创作劳动耗时长,从选材、造型、构思和制作,直到命名,需历时一年半载,甚至更长时间方可完成。

根艺创作的构思,必须着眼于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之形,自然之美,而一切人为艺术的再创造的痕迹应该隐藏于自然之美中。

构思中应对根材作多角度的全面观察,反复揣摩后方能定型根雕的制作一般可分脱脂处理、去皮清洗、脱水干燥、定型、精加工、配淬、着色上漆、命名等八个步骤。

根雕制作技法

根雕制作技法

根雕制作技法
根雕制作技法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技术,主要利用天然的树根或树干
进行雕刻,创造出各种形态的艺术品。

下面将从材料准备、雕刻工具、雕刻技巧等方面详细介绍根雕制作技法。

一、材料准备
1.选择合适的原材料:选择直径较大且形状规则的树根或树干作为原材料,颜色均匀、质地坚硬、纹理清晰的木材更适合制作。

2.处理原材料:将原材料清洗干净,去除表面泥沙和附着物,并削平底部以便于固定在工作台上。

二、雕刻工具
1.锉:用于打磨和修整表面。

2.刨子:用于去除木屑和粗糙部分。

3.锯子:用于切割木块或修整较大部分。

4.小锤和凿子:用于精细雕刻和打磨细节部分。

三、雕刻技巧
1.确定设计方案:在开始雕刻前应先确定设计方案,包括形状、大小、细节等。

2.粗加工:使用刨子和锯子将木块切割成大致形状,然后用小锤和凿子
进行粗加工,去除多余的木屑和粗糙部分。

3.细加工:使用锉进行打磨和修整表面,注意保持整体平衡和比例协调。

4.雕刻细节:使用小锤和凿子进行精细雕刻,注意力度控制和手法技巧。

5.打磨抛光:最后使用细砂纸进行打磨,再涂上透明的漆或蜡进行保护。

总之,根雕制作技法需要耐心、细心、技巧和艺术感。

只有不断地实
践和尝试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雕基本知识
根据考古发现,古人不仅采用木、玉、骨、石以及贝壳等物制作装饰品,同时也采用树根或竹根制作装饰品。

1982年,从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了战国时代的根雕作品辟邪,作为镇墓兽的这件
根雕作品,虎头龙身,四足雕有蛇、雀、蛙、蝉等纹样,富有动势,显示出2300多年前我国古代根雕艺术品已达到了自然形态和人
工雕琢巧妙结合的水平。

西汉时期,孔子的后裔曾利用楷木自然
弯曲的形态制作拐杖。

南北朝时期,已出现了不少利用树根制作
的杖头、笔筒、佛柄、抓背、烟斗等实用品和家具。

隋、唐以后,根雕不仅在民间普遍流传,同时也得到皇室贵族的青睐。

据《新唐书·李泌传》记载:泌尝取松樛枝以隐背,名曰‘养和& rsquo;,后得如龙形者,因以献帝,四方争效之。

说的是唐时邺官
李泌采用天然树根,制作龙形抓背献给皇帝一事。

韩愈在《题木居士》中有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

偶然题作木居士,便
有无穷求福人的诗句。

诗中的木居士,就是一件被视作神佛形象的根艺作品。

宋、元时期,根的艺术不仅在宫廷和民间流行发展,同时还出现在石窟、庙宇之中。

在中国的一些石窟和庙宇内,仍然保存着根雕的佛像,这些树根雕刻的佛像,可与泥塑、石雕的媲美。

明清两代,根雕技艺已趋成熟。

明代有以竹根雕著称的濮仲谦为代表的金陵派和以朱鹤为代表的嘉定派。

根艺家们不仅利用木、
竹根创作出供人欣赏的摆设,而且还雕刻具有实用价值的家具及
其他实用品。

从明代苏州画家仇英绘制的《金古图》、《桃李园图》、《赚兰亭》等画中,可观赏到画家细致描绘的树根太师椅、树根拐
杖等多种根雕艺术品。

明代谢肇淛著的《五杂俎》中记载:吴中以
枯木根作禅椅,盖本于此。

这证明吴地当时根艺制作的水平已达
到了相当的高度。

苏州博物馆内藏有清代早期的黄杨花几、笔筒,是巧妙利用天然
树根形态创造的根雕作品。

二十世纪50年代初,苏州文管会曾收
集到数堂树根家具,其中一堂树根椅是明末四公子冒辟疆的遗物。

苏州昆曲专家顾笃璜先生家藏有一件郎榆花瓶,也是明代遗存的根雕精品。

由此可见,根雕艺术在苏州历来受到人们的珍爱。

民国时期,根艺制作和生产日渐衰落,许多艺人改行或转业,根雕技艺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

二十世纪70年代末,根艺在中国复苏并蓬勃发展,从事根艺创作的人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

1980年后,随着苏派盆景的发展繁荣
带动了苏州的根艺热,出现了一批从事根艺创作的专家和能手,并相应建立了根艺研究和创作的学术团体——苏州
市根雕艺术研究会和苏州市职工根艺研究会,积极开展各项根艺研究的学术、创作和展览活动。

近几年,在根艺创作上发扬吴文化的优秀传统,不断推陈出新,艺术构思不落俗套,造型简洁明快,传神寓意,作品注重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和谐结合,产生了一批具
有精、细、雅、奇为特色的优秀根雕艺术作品。

二十一世纪初,根雕艺术界百花齐放,2011年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根雕艺术展览——中华圣根艺术展在北京故宫端门
举办,展览展出了根雕名家洪建宁先生近30年创作的部分根雕艺术精品30余件及大型根雕作品展示图片20余幅。

盛世出宝物,被中国林科院命名为古木一号的《中华圣根》在根雕艺术界引起极大轰动。

这件作品从艺术风格上讲,它所追求的不是像、静、细、雅,而是粗犷、质朴、苍劲;从艺术创作上讲,它反映的既不是纯个人化的思想情感或艺术探索,也不是对自然万物具象的摹写,是人与自然沟通的精神与情感活动,是顺自然大法的心性表达&h ellip;…
随着艺术品的市场化,根雕这个曾经仅被当做礼品的民间艺术品
,逐渐走进了普通收藏爱好者的眼中。

然而并非所有的根雕都具有投资价值,应该如何选择适合投资收藏的根雕作品呢?本期,根雕收藏家庞国星就为大家支上一招,讲述如何鉴别根雕。

选材是根雕制作的第一步。

用材必须选择材质坚硬、木质细腻、木性稳定、不易龟裂变形、不蛀不朽能长久保存的树种,如黄杨、檀木、榉木等都是根艺造型的上好材质品种。

被淤泥淹没或深埋土中的死根,经数百年炭化形成的古老阴沉根木,其质坚几乎接近化石,更是根艺的佳材。

庞国星介绍说,由于根雕比较注重浑然天
成的感觉,因此在根雕作品造型的选择上,可以寻找一些稀有、奇特的作品,总的说来,选择标准可概括为稀、奇、古、怪四种。

一般生长在平原的树根,因养分充足,生长快,木质纤维也较松,难以形成奇特形态。

只有生长在恶劣环境中的根材,如背阳生长
或悬崖峭壁石缝中,并经雷劈、火烧、蚁蚀、石压、人踩、刀砍而顽强生存下来的树根,由于光照不足缺土少水乏养分,久长不大渐
渐变形,年愈久,质愈坚,造型也愈奇崛遒劲,是根艺的理想用材。

制作根雕更不是简单的事,分为脱脂处理、去皮清洗、脱水干燥、定型、精加工、配淬、着色上漆、命名共八个步骤。

此外,庞国星总结了其多年的收藏经验。

他表示,收藏根雕的花费一般都比较高,因此收藏者最好根据自己的家庭环境和经济条件量力而行。

根雕与雕刻之间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但是雕刻的技术会直接影响到根雕的价值,所以价值的总取向在于它的本身,如材质、自然
的形状等。

其中在根雕中自然形状有着很大的影响,否则和雕刻就纠缠不清了。

应注重自然形成。

荔枝木
荔枝木,常绿乔木,属无患子科植物。

是一种硬木,是上乘木材,它的抗酸性很强。

材质硬重,坚韧耐用,不怕水的浸泡,是木雕、家具良材。

凡百年以上的老荔枝木,其树根盘缠树结造型好,比一般红木更具观赏价值。

鸡翅木
即鸂鶒木,又写作杞梓木,是木材心材的弦切面上有鸡翅(V字形)花纹的一类红木。

鸡翅木以显著、独特的纹理著称,历来深受文人雅士和广大消费者喜爱。

福禄源的鸡翅木作品注重呈现鸡翅的纹理及自然色泽,既名贵又情真意切,不失为送礼、收藏之佳品。

樟木
别名香樟木,全株具香气。

产于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广大地区,处处山谷有之。

树皮黄褐色略暗灰,心材红褐色。

质重而硬,木大者数抱,肌理细而错综有纹。

切面光滑有泽,油漆后色泽美丽,干燥后不易变形,耐久性强,易于雕刻。

福禄源香樟木雕,均选用百年以上整块良材,无任何拼接,作品干净美观,大方动人、栩栩如生。

并散发出淡淡香樟气味,具有驱虫杀菌,净化空气的效果,是家居摆设,馈赠亲友的上乘之选。

黄杨木
千年难长黄杨木,黄杨木生长缓慢,一般要40年至50年才能长到3 -
5料高,直径不足10厘料,因其难长固无大料,所以只适合雕刻小型人物。

但它质地坚韧,纹理细腻,硬度适中,色由艳丽,有的呈蛋黄色,经精雕刻细磨光之后能与象牙媲美。

随着年代久远,其颜色由浅入深,古朴美观。

在中国民间黄杨木一直被奉为百毒不侵,镇恶辟邪,平安吉祥上品。

榧木
又称香榧木,乃千年成材之名木,豆杉科。

产于日韩及中国云南四川横断山脉海拔3000米至4000米的高山之颠,材质坚实牢固,纹理细密通直,色泽金黄悦目,气味芳香怡人,实为制造根雕工艺品珍稀良材。

花梨木
其木纹有若虎皮纹,亦类狸斑,又名花狸,霸气十足。

老者纹拳曲,嫩者纹直。

木结花纹圆晕如钱,色彩鲜艳,纹理清晰美丽,可做家具及文房诸器。

缅甸黄金樟
缅甸三大国宝:黄金樟、玉石、柚木。

缅甸黄金樟从生长到成材最少经50年,生长缓慢,硬度高,不易磨损。

同时,它还含有极重的油质和铁质,这种油质和铁质使之保持不变型、防酸碱,防潮耐腐,更为神奇的是它打磨抛光后的颜色经过光合作用而氧化成金黄色,且颜色随时间流长而越加高贵,是极品雕刻材料。

也正因缅甸
红豆杉
黄金樟具有如此优良特性,而成为高档木材中的首选极品。

又称紫杉、赤柏松,是第四纪冰期孑遗的古老树种。

红豆杉中含有的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制和较高的抗癌活性,能阻止癌细胞的繁殖、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被公认是当今天然药物领域中最重要的抗癌活性物质。

红豆杉一般成树要生长100年至250年,
本文由yysm编辑,来自:现代艺术品
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珍贵植物,我国已将其列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