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案 2015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案 2015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案 2015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案

单位:计算机学院

教师:易明

时间:2015.9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

使用教材数据库原理与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

专业班级计算机学院网络专业13级

授课时数共50课时(理论:40课时,实验:10课时)

授课教师易明

授课时间2015年下学期

主要参考文献

1.严冬梅.数据库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克罗克(美).数据库原理(第5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李俊山、罗蓉.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沈钧毅、侯迪.数据库系统原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5.陈志泊.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第3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学时分配表

实验1 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

一、实验目的

熟悉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界面;掌握通过图形化向导和执行Transac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

Windows 7操作系统,SQL Server 2008软件。

三、实验课时

2课时。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SQL Server中的一个数据库必须至少包含一个数据文件和一个事务日志文件,所以创建数据库就是建立主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

在SQL Server 2008中创建数据库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窗口中使用可视化界面,通过方便的图形化向导创建,二是通过执行Transact-SQL语句创建。

(一)向导方式创建

1、从“开始”菜单选择“所有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打开“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窗口,使用Windows 或SQL Server身份验证建立连接。

2、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格中展开服务器,选择“数据库”节点右击,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数据库”命令,打开“新建数据库”窗口。

3、该窗口中有3个页,分别是“常规”、“选项”和“文件组”,完成这3个页的内容即可完成数据库的创建。这里,我们仅设置“常规”的相应内容,其他2个页的内容按照默认设置即可。

(1)“数据库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数据库的名称,如“sample_sale”,再输入该数据库的所有者,这里使用默认值即可。(也可以通过单击文本框右边的“浏览”按钮选择所有者。

(2)“数据库文件”列表中包括两行,一个是数据文件,一个是日志文件。通过单击下面相应的按钮可以添加或删除相应的数据文件。

●逻辑名称:指定该文件的文件名。

●文件类型:用于区别当前文件是数据文件还是日志文件。

●文件组:显示当前数据库文件所属的文件组。

●初始大小:指定该文件的初始容量。在SQL Server 2008中数

据文件的默认值为3MB,日志文件的默认值为1MB。

●自动增长:用于设置在文件容量不够用时,文件根据何种增长

方式自动增长。

●路径:指定存放在文件的目录。默认情况下,SQL Server 2008

将存放路径设置为其安装目录下的data子目录,单击该列中

的按钮可以在打开的“定位文件夹”对话框中更改数据库的存

储路径。

完成上述操作后,单击“确定”按钮关闭“新建数据库”窗口,即完成了数据库的创建,可以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格中看到新建的数据库。

(二)语言方式创建

SQL Server 2008使用的Transact-SQL语言是标准SQL的增强版本,使用它提供的Create Database语句同样可以完成对数据库的建

立(参考内容见附录)。

1、单击“新建查询”按钮,创建一个查询输入窗口将附录中的语句复制到该窗口。选择创建数据库的命令,单击工具栏中的“分析”按钮,可以检查语法错误;单击“执行”按钮即可执行语句,在查询窗口内的“查询”窗格中可以看到“命令已成功完成”的提示消息。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格中刷新,即可看到新建的数据库。

2、继续执行Create Database之后的语句,在“sample_sale”数据库中用Create Table命令依次建立“服装”、“顾客”和“购买记录”这三个数据表(参考内容见教材P36),利用Insert命令为各数据表添加数据。(参考内容见教材P45)。

(三)知识巩固

仿照附录内容,用SQL-DDL语言创建“产品订购”数据库,包含三个数据表服装、顾客、购买记录,表结构及内容见教材P27和P36。

实验2 数据库的简单查询

一、实验目的

掌握单表查询中各个子句(Select、From、Where、Group、Having、Order)的用法,特别要掌握比较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的使用。

二、实验环境

Windows 7操作系统,SQL Server 2008软件。

三、实验课时

2课时。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在已建立的数据库和数据表的基础上,用Select语句完成下列查询操作。

1、查询全体顾客的性别和姓名。

2、查询服装的所有信息。

3、对服装表查询所有服装的价格信息,在显示结果中为“价格”

列增加5元。

4、查询全体顾客的电话和姓名,将原来的中文列名设置英文别名。

5、显示所有购买记录的顾客编号,去掉重复结果。

6、查询数量在1件以上的购买记录。

7、查询佐丹奴所有品牌的服装信息。

8、查询价格在180~290元的服装信息。

9、查询年龄不在22~25的顾客记录。

10、查询所有姓“张”的顾客记录。

11、查询无电话(电话为空值)的顾客信息。

12、查询颜色非空值的服装信息。

13、查询男性小于40岁的顾客记录。

14、查询购买了“W001”或“W004”服装的购买记录。

15、查询顾客总人数。

16、查询购买了服装的顾客人数。

17、查询购买了“W003”服装的顾客总数量。

18、查询顾客编号为“C001”的顾客的购买总数量。

19、查询“佐丹奴”服装的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

20、查询每件服装的购买数量。

21、查询每个顾客的编号、平均购买数量。

22、查询购买数量超过1的顾客编号及其购买数量。

23、查询所有顾客信息,查询结果按年龄降序排列。(针对顾客表操作)

24、查询所有服装信息,查询结果按品牌名升序,同品牌服装按价格降序排列。

25、查询品牌型号数超过1的服装品牌及其型号数,查询结果按型号数降序排列。

实验3 数据库的多表查询

一、实验目的

继续熟练SQL-SELECT语句的使用;理解多表查询的概念;掌握多表连接查询中各个子句的用法,特别要比较内连接和外连接的结果。掌握非相关子查询、相关子查询的用法,理解它们的执行过程;学会在SQL Server中用Exists实现交运算,用Not Exists实现差运算。

二、实验环境

Windows 7操作系统,SQL Server 2008软件。

三、实验课时

2课时。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在已建立的数据库和数据表的基础上,用Select语句的连接查询完成下列操作。

1、查询每个顾客的基本信息及其购买情况。

2、查询购买“W001”服装的顾客编号、姓名和购买数量。

3、查询性别为“男”的顾客购买记录。

4、查询与“王武”年龄相同的顾客记录。

5、查询购买服装品牌为“李宁”的购买记录。

6、查询购买服装型号为“YH287”的购买记录。

7、查询购买“W003”服装且数量≥1的顾客编号、姓名和数量。

8、查询“张珊”的所有购买记录。

9、查询女顾客购买的服装编号,要求结果中去掉重复记录。

10、查询女顾客购买数量≥1的编号、姓名及平均购买数量,查询结果按平均购买数量降序。

11、查询每个顾客的编号、购买服装号、服装品牌及数量。

12、查询所有顾客的购买情况(包括购买和未购买的顾客),要求显示顾客编号、姓名、服装编号和购买数量。

(二)、在已建立的数据库和数据表的基础上,用Select语句的嵌套查询完成下列操作。

1、查询购买“W003”服装且数量≥1的顾客编号、姓名。

2、查询“张珊”的所有购买记录。

3、查询与“张珊”同性别的顾客记录。

4、查询年龄大于“张珊”的顾客记录。

5、查询购买服装品牌为“佐丹奴”的购买记录,输出结果包括顾

客编号和购买数量。

6、查询购买服装型号为“YH287”的购买记录,输出结果包括顾

客编号、姓名和性别。

7、查询顾客编号为“C001”的购买品牌名称和服装编号。

8、查询没有购买“W001”服装的顾客编号和姓名。

9、查询购买“W001”服装或“W002”服装的顾客姓名。

10、查询购买“W001”服装和“W002”服装的顾客姓名。

11、查询购买“W001”服装但没有购买“W002”服装的顾客姓名。

12、查询没有购买任何服装的顾客记录,输出结果包括顾客编号、

姓名和电话。

13、查询男性顾客购买的服装编号,要求结果中去掉重复记录。

14、查询购买服装至少包含“W003”服装的顾客编号。

实验4 数据库更新、视图定义及使用

一、实验目的

掌握Insert、Update、Delete语句的使用;对于Insert语句,要求理解默认值约束、空值约束在插入记录时所起的作用。理解视图的概念,掌握Create View、Drop View语句的使用;掌握基于视图的查询语句的使用。

二、实验环境

Windows 7操作系统,SQL Server 2008软件。

三、实验课时

2课时。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在已建立的数据库和数据表的基础上,向数据库中添加一个临时表ST,其结构比服装表结构多一个库存数量字段。用Insert语句向临时表输入数据,输入有误时用Update语句进行修改。再用三个更新语句完成下列操作。

1、向服装表添加若干新记录,内容自定。(观察已定义的表的约束情况)

2、向购买记录表添加新记录,内容自定,不低于5条(注意不能违反参照完整性)。

3、为临时表ST添加记录。

4、把服装表的所有行一次性地加到临时表ST中。

5、在ST表中把所有服装的库存数量加20。

6、在ST表中把所有服装的价格增加10。

7、在ST表中把“李宁”的颜色改为“白”。

8、在ST表中将服装型号为“YH287”的库存数量加20。

9、在购买记录表中删除所有购买日期为2010年3月之前的记录。

10、删除男顾客购买数量为1的购买记录。

(二)、在已建立的数据库和数据表的基础上,完成下列操作。

1、建立男性顾客的视图MAST。

2、建立男性顾客购买品牌名为“佐丹奴”的顾客视图,视图名:

CSTVIEW,该视图中应包括属性列:顾客编号、姓名、购买数量。

3、创建一个名为STSUMVIEW的视图,包括所有顾客的编号和总购

买数量。

4、建立顾客购买视图SCVIEW,包括所有顾客的编号、姓名、服装

编号、服装品牌和购买总数量。

5、通过MAST视图查询顾客基本信息。

6、通过SCVIEW查询购买数量大于10的顾客的编号和购买数量。

7、查询男性顾客购买品牌名为“李宁”并且数量大于2的顾客的

编号和购买数量。

8、通过MAST视图将编号为“C002”的顾客年龄修改为21岁。

9、通过MAST视图将编号为“C003”顾客性别改为“女”,是否能

成功执行?若不能成功请说明理由;若修改成功,请再次通过MAST 视图查询顾客基本信息,是否能查询到该顾客?若不能查询请说明理由。

10、通过SCVIEW视图将编号为“C001”顾客的购买总数量修改为

100,是否能成功执行?若不能成功请说明理由。

实验5 存储过程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熟悉使用存储过程进行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

Windows 7操作系统,SQL Server 2008软件。

三、实验课时

2课时。

四、实验内容

对sample_sale数据库,编写存储过程,完成下面功能

1、统计任意一个品牌的销售总数量

2、统计所有品牌的销售总数量

3、统计任意一个品牌的销售数量分布情况,即按照数量段统计购买记录数(即<10、10-29、30-39、40-49、50以上)。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 实验报告册 学年第学期 学院: 专业: 年级: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MySQL+Navicat安装步骤与下载地址百度地址: 配置与简单使用百度地址: 本文档所书写的代码,为本人纯手工敲打,并且通过软件测试成功,欢迎大家进行学习,如有错误,可联系本人

实验一创建和维护数据库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在Windows 平台下安装与配置MySQL 的方法。(2)掌握启动服务并登录MySQL 数据库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MySQL 数据库的相关概念。 (4)掌握使用Navicat 工具和SQL 语句创建数据库的方法。 (5)掌握使用Navicat 工具和SQL 语句删除数据库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 (1)学生提前准备好实验报告,预习并熟悉实验步骤;(2)遵守实验室纪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求的内容;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在Windows 平台下安装与配置MySQL 版。 (2)在服务对话框中,手动启动或者关闭MySQL 服务。(3)使用Net 命令启动或关闭MySQL 服务。 (4)分别用Navicat 工具和命令行方式登录MySQL。 (5)在文件中将数据库的存储位置改为D:\MYSQL\DATA。 (6)创建数据库。 ①使用Navicat 创建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库gradem。 ②使用SQL 语句创建数据库MyDB。 (7)删除数据库。 ①使用Navicat 图形工具删除gradem 数据库。 ②使用SQL 语句删除MyDB 数据库。

常见的数据库产品有哪些 五、实验总结 1、收获 2、存在的问题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指导书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学科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计算机学科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软件设计中常用的数据结构以及相应的存储结构与实现算法,并做了相应的性能分析和比较,课程内容丰富,理论系统。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软件设计水平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以下原因,使得掌握这门课程具有较大的难度: 1)理论艰深,方法灵活,给学习带来困难; 2)内容丰富,涉及的知识较多,学习有一定的难度; 3)侧重于知识的实际应用,要求学生有较好的思维以及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加大了学习的难度; 根据《数据结构》课程本身的特性,通过实验实践内容的训练,突出构造性思维训练的特征,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组织数据及设计大型软件的能力。 课程上机实验的目的,不仅仅是验证教材和讲课的内容,检查自己所编的程序是否正确,课程安排的上机实验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 实验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综合训练。是与课堂听讲、自学和练习相辅相成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通常,实验题中的问题比平时的习题复杂得多,也更接近实际。实验着眼于原理与应用的结合点,使学生学会如何把书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软件工作所需要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能使书上的知识变" 活" ,起到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 不少学生在解答习题尤其是算法设计时,觉得无从下手。实验中的内容和教科书的内容是密切相关的,解决题目要求所需的各种技术大多可从教科书中找到,只不过其出

现的形式呈多样化,因此需要仔细体会,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掌握。 (2) 培养学生软件设计的综合能力 平时的练习较偏重于如何编写功能单一的" 小" 算法,而实验题是软件设计的综合训练,包括问题分析、总体结构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程序设计基本技能和技巧,多人合作,以至一整套软件工作规范的训练和科学作风的培养。 通过实验使学生不仅能够深化理解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灵活运用数据结构、算法和程序设计技术的能力,而且可以在需求分析、总体结构设计、算法设计、程序设计、上机操作及程序调试等基本技能方面受到综合训练。实验着眼于原理与应用的结合点,使学生学会如何把书本上和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计算机软件工作所需要的动手能力。 (3) 熟悉程序开发环境,学习上机调试程序一个程序从编辑,编译,连接到运行,都要在一定的外部操作环境下才能进行。所谓" 环境" 就是所用的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条件,只有学会使用这些环境,才能进行 程序开发工作。通过上机实验,熟练地掌握程序的开发环境,为以后真正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同时,在今后遇到其它开发环境时就会触类旁通,很快掌握新系统的使用。 完成程序的编写,决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你认为万无一失的程序,实际上机运行时可能不断出现麻烦。如编译程序检测出一大堆语法错误。有时程序本身不存在语法错误,也能够顺利运行,但是运行结果显然是错误的。开发环境所提供的编译系统无法发现这种程序逻辑错误,只能靠自己的上机经验分析判断错误所在。程序的调试是一个技巧性很强的工作,尽快掌握程序调试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分析问题,选择算法,编好程序,只能说完成一半工作,另一半工作就是调试程序,运行程序并得到正确结果。 二、实验要求 常用的软件开发方法,是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分析、设计、实现和维护四个阶段。虽然数据结构课程中的实验题目的远不如从实际问题中的复杂程度度高,但为了培养一个软件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科学工作的方法和作风,也应遵循以下五个步骤来完成实验题目: 1) 问题分析和任务定义 在进行设计之前,首先应该充分地分析和理解问题,明确问题要求做什么?限制条件是什么。本步骤强调的是做什么?而不是怎么做。对问题的描述应避开算法和所涉及的数据类型,而是对所需完成的任务作出明确的回答。例如:输入数据的类型、值的范围以及输入的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案新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第1章数据库技术概论 ●教学目的:本章概述了数据库管理的进展、数据模型和数据库系统构成的 一般概念,说明什么是数据库设计以及为什么要发展数据库技术,使学生对数据库系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重点:1、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及特点。 2、三种主要模型的概念。 3、 E-R图。 4、 DBS体系结构。 ●教学难点:E-R图 1.1 数据库系统概论 ●教学目的:从已有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启发,认识到DB的重要性以及本课程 的任务和目的。 ●教学重点:1、数据管理种计算机化的三个阶段。 2、三个阶段的特点。 ●教学难点:数据库系统阶段的特点。 ●教学内容: 1.1.1 引言 1.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数值计算 数据处理 80%以上 实时控制 人工智能 辅助设计 2. 数据处理 指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和传播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目的:是从大量、原始的数据中抽取、推导出对人们有价值的信息作为行为决策的依据。 方式:借助于计算机科学的保存和管理复杂的大量数据,以便能方便地利用信息资源。

3. 出现(存在)的问题: (1)大量的数据如何存放。(存储) (2)大量的数据如何组织。(结构) (3)大量的数据如何分类、查找、统计。(处理) (4)大量的数据如何有效使用。(共享、保护) (5)大量的数据如何维护。(维护) 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迫使人们去形成一套数据处理的理论、方法、技术。-----数据库技术。 4. 基本概念 (1) 数据库技术-----是研究数据库结构、存储、设计、管理和使用的一门软件学科。 (2) 数据库(Data Base)-----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大量的、共享的数据集合,具有最小的冗余和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并为各种用户共享。 (3)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位于用户和OS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 (4) 数据库系统(Data Base System)-----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 1.1.2 数据管理的进展 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是数据管理 数据的分类 数据的组织 数据的编码 数据管理包括数据的存储 数据的检索 数据的维护 依据其使用:技术的不同、设备的不同, 数据管理(处理)可分为: 人工式:人工处理数据阶段1800年以前,算盘,笔记 手工数据处理机械辅助式:机械辅助阶段1800—1890 手摇电动计算机 机械数据处理机电阶段 1890—1946年穿空机、验空机、分类机、卡片机、 制表机 电子数据处理电子阶段 1946年后 本书所讲的是电子数据处理发展经过的三个阶段: 人工管理 电子数据处理文件系统 DBS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一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实验编号 实验一SQL Server基本操作系别计科系 及实验名称 姓名学号班级 实验地点实验日期2011年4月5日实验时数8 指导教师同组其他成员无成绩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SQL Server2000系统的数据库创建方式。 2、掌握SQL Server2000系统的数据表的创建方式。 3、掌握SQL Server2000系统的数据编辑的基本方式。 二、实验环境及相关情况(包含使用软件、实验设备、主要仪器及材料等) 1、计算机操作系统要求在windows XP以上。 2、并要求SQL Server软件2000以后版本。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数据库创建 使用对象管理器创建一个数据库Student,具体要求如下: (1)数据库文件: a)逻辑名:学生信息;b)操作系统名称:d:\学生数据\Student_data.mdf; c)起始大小:10MB;d)最大文件大小:50MB;e)每次递增大小:5MB (2)日志文件: a)逻辑名:学生信息日志;b)操作系统名称:d:\学生数据\Student_log.ldf;c)起始大小:5MB; d)最大文件大小:20MB;)每次递增大小:2MB 2、表的创建 假设有如下一个教学信息关系模型 stu(SNo,SName,Sex,Age,Nation,Native) course(CNo,CName,Pubcompany,TName,Period) grade(SNo,CNo,Grade) 请根据下面的表中字段类型(即域)的定义,在student数据库中使用对象管理器来创建各个表。 stu表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包含简要的实验步骤流程(分步书写各步的SQL语句)、结论陈述) 1、关系图 2、分步书写各步的SQL语句 数据库的创建: create database student on ( name=student_data, filename='d:\学生数据\Student_data.mdf', size=10mb, maxsize=50mb, filegrowth=5mb) log on ( name=student_log, filename='d:\学生数据\Student_log.ldf', size=5mb, maxsize=20mb, filegrowth=2mb) 表的创建: create table stu ( SNo char(8)not null constraint SNo_key primary key(SNo), SName char(24)not null, Sex char(1)not null, Age int, Nation char(20), Native char(20), ) create table course ( CNo char(3)not null constraint CNo_key primary key(CNo), CName char(20)not null, Pubcompany char(20), TName char(24)not null,

2015数据结构实验手册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s Laboratory Projects 王金荣 2014-09-11

目录 1《数据结构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1 2 实验准备: 如何使用VC 6.0? ----------------------------------------------3 3 Projects---------------------------------------------------------------------------8 3.1 Project 1: 算法性能测量-------------------------------------------------8 3.2 Project 2: 有序表归并实验---------------------------------------------10 3.3 Project 3: 数据转换------------------------------------------------------11 3. 4 Project 4: 二叉树遍历实验---------------------------------------------12 3. 5 Project 5-1: 堆排序算法实现------------------------------------------13 3. 6 Project 5-2: 归并排序算法实现---------------------------------------14 3. 7 Project 5-3: 快速排序算法实现---------------------------------------15 3. 8 Project 6-1: 图的深度优先搜索---------------------------------------16 3. 9 Project 6-2 : 图的广度优先搜索---------------------------------------17 3.10 Project 7: 散列实验---------------------------------------------------18 4.1 ACM题目-------------------------------------------------------------------19 4.1 ACM 1: ACboy needs your help again!-------------------------------19 4.2 ACM 2: Jumping the Queue--------------------------------------------21 4.3 ACM 3: Median ----------------------------------------------------------23 4.4 ACM 4: Ignatius and the Princess I------------------------------------25 5 实验报告格式-----------------------------------------------------------------28 6实验报告上交说明-----------------------------------------------------------29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2版)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数据概述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C A.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操作系统有关,操作系统的类型决定了能够运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类型 B.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文件的访问必须经过操作系统实现才能实现 C.数据库应用程序可以不经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而直接读取数据库文件 D.数据库管理系统对用户隐藏了数据库文件的存放位置和文件名 2.下列关于用文件管理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D A.用文件管理数据,难以提供应用程序对数据的独立性 B.当存储数据的文件名发生变化时,必须修改访问数据文件的应用程序 C.用文件存储数据的方式难以实现数据访问的安全控制 D.将相关的数据存储在一个文件中,有利于用户对数据进行分类,因此也可以加快用户操作数据的效率 3.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特征的是C A.提供了应用程序和数据的独立性 B.所有的数据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因此是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 C.用户访问数据时,需要知道存储数据的文件的物理信息 D.能够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可靠性,即使在存储数据的硬盘出现故障时,也能防止数据丢失 5.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操作系统之间的关系是D A.相互调用 B.数据库管理系统调用操作系统 C.操作系统调用数据库管理系统 D.并发运行 6.数据库系统的物理独立性是指D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B.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数据的存储结构 D.不会因为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7.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有效地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它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属于A A.系统软件B.工具软件 C.应用软件D.数据软件 8.数据库系统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下列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组成部分的是B A.数据库B.操作系统 C.应用程序D.数据库管理系统 9.下列关于客户/服务器结构和文件服务器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D A.客户/服务器结构将数据库存储在服务器端,文件服务器结构将数据存储在客户端 B.客户/服务器结构返回给客户端的是处理后的结果数据,文件服务器结构返回给客户端的是包含客户所需数据的文件 C.客户/服务器结构比文件服务器结构的网络开销小 D.客户/服务器结构可以提供数据共享功能,而用文件服务器结构存储的数据不能共享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案(北京联合大学优秀教案)

北京联合大学优秀教案评选 参赛教案 申报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参赛教师XXX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授课章节第3讲第3节 参赛类别理工类 授课对象本科生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授课时间2学时 北京联合大学教务处

、课程简介 在先修课“离散数学”、“数据结构”、“VB程序设计”,为本课程提供数学、算法、程序设计基础、程序设计语言和 Windows 应用程序开发工具的基础上,本课程主要讲授两大部分内容:一为“数据库系统概论” ,二为“ 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本课程为后续课程“网络编程课程设计”、“软件系统基础”、“信息系统开发实习”提供数据库的概念、方法和技术基础。 本课程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专业基础必修课。要求学生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和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查询和操作方法;掌握数据库保护的基本技术;掌握关系数据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掌握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数据的方法,并结合Visual Basic设计开发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二、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标准SQL的查询语句结构,掌握简单查询、连表查询和嵌套查询的方法,并在 SQL Server 环境下应用各类查询语句,完成实际查询任务。 1、知识层面 (1)掌握标准 SQL 的查询语句结构; (2)掌握简单查询,连表查询,嵌套查询的方法。 2、能力层面 (1)分析查询需求,选择应用合适的查询语句,解决实际查询问题; (2)在 SQL Server 环境下,实现各类查询,分析查询结果,分析查询执行错误的原因并找出和实践解决办法。 3、思维层面进一步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三、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介绍标准SQL及SQL Serve环境下SQL的数据查询功能(DQL)。 1、认识数据库查询;( 5分钟) 2、示例数据库的结构;(2分钟) 3、标准 SQL 的查询语句结构,包括: FROM、 WHERE 、 SELECT、 GROUP BY、HAVING 、 ORDER BY 子句;(5分钟) 4、简单查询,包括:浏览查询,投影查询,选取查询(带IN、BETWEEN 、LIKE、IS NULL运算符及一般比较运算符的查询),SELECT子句带表达式的查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书修改版(1)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实验报告书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班级: 学号: 姓名: 教师:郑先容 医药信息工程学院·数据决策 2012年2月

目录 实验一利用ACCESS创建数据库及熟悉SQL Server开发环境 (2) 实验三数据库、表的创建 (6) 实验五连接查询和嵌套查询 (12) 实验七数据的插入、修改、删除 (18) 实验九SQL Server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 (21) 实验十一熟悉Power Designer数据库设计软件 (24) 实验十三Transact-SQL编程 (27) 实验十五存储过程的使用 (30) 第十章数据库的恢复技术作业 (33)

实验一利用ACCESS创建数据库及熟悉SQL Server开发环境 一、实验目的 1、熟知机房用机安全规则和实验报告的书写。 2、掌握SQL Server 2005的安装,卸载以及相关服务的启动、退出。 3、熟悉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环境。 4、掌握创建服务器组合注册服务器。 5、初步了解数据库的概念; 6、初步了解SQL Server联机丛书的使用。 7、用ACCESS创建数据库,体会数据库的功能。 注意:每次实验的指导视频,上课所需要的软件、数据库还有ppt。都可以在ftp://10.81.40.222的“数 据决策”->“数据库”->“2011-2012(2)”文件夹下找到,以后每次实验相关的文件和数据库,老师上课的课 件,sql2005安装环境,都可以在这个ftp上寻找。 二、实验内容 1、上网搜索能够正常安装的SQL Server2005的软件。或者在ftp上下载,有条件的同学,课后可在个人电脑上安装SQL Server2005,建议XP操作系统安装个人版,Server操作系统安装企业版。SQL Server2005的安装说明见《SQL Server 2005精简版的安装》或上网搜索相应电子教程。安装过程请参看实验指导或者相关视频。 2、观看视频“数据库概念.swf”,了解数据库的相关概念。 3、参看实验指导或者视频“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swf”,通过实践初步了解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的使用。 4、观看视频“SQL Server联机丛书.swf”,了解如何通过系统本身来学习使用SQL Server。 请根据联机丛书查询如何“创建数据库”,查询内容包括创建数据库前的准备工作,创建数据库的命令,以及数据库文件的组成。请把你的结果写在下面。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2015级)及答案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2015级)及答案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专业__信息管理学院______ 年级__2015级___________ 学号___ _______ 学生姓名___ _ 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编

I 实验要求 1.每次实验中有若干习题,每个学生至少应该完成其中的两道习题。 2.上机之前应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预先编好程序,经过人工检查无误后,才能上机,以提高上机效率。 3.独立上机输入和调试自己所编的程序,切忌抄袭、拷贝他人程序。 4.上机结束后,应整理出实验报告。书写实验报告时,重点放在调试过程和小节部分,总结出本次实验中的得与失,以达到巩固课堂学习、提高动手能力的目的。 II 实验内容 实验一线性表 【实验目的】 1.熟悉VC环境,学习如何使用C语言实现线性表的两种存储结构。 2.通过编程、上机调试,进一步理解线性表的基本概念,熟练运用C语言实现线性表基本操作。 3.熟练掌握线性表的综合应用问题。 【实验内容】 1.一个线性表有n个元素(n

的顺序不变。设计程序实现。要求:采用顺序存储表示实现;采用链式存储表示方法实现;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 2. 从单链表中删除指定的元素x,若x在单链表中不存在,给出提示信息。 要求: ①指定的值x由键盘输入; ②程序能处理空链表的情况。 3.设有头结点的单链表,编程对表中的任意值只保留一个结点,删除其余值相同的结点。 要求: ①该算法用函数(非主函数)实现; ②在主函数中调用创建链表的函数创建一个单链表, 并调用该函数,验证算法的正确性。 LinkedList Exchange(LinkedList HEAD,p)∥HEAD是单链表头结点的指针,p是链表中的一个结点。本算法将p所指结点与其后 继结点交换。 {q=head->next;∥q是工作指针,指向链表中当前待处理结点。 pre=head;∥pre是前驱结点指针,指向q的前驱。 while(q!=null && q!=p){pre=q;q=q->next;}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后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课后答案 第一章 选择题 1、A。 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角度看,数据库系统的结构通常分为三级模式的总体结构,在这种模式下,形成了二级映像,实现了数据的独立性。其中三级模式结构指的是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二级映像指的是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对于外模式/模式映像,当模式改变时,相应的外模式/模式映像作相应的改变,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而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来编写的,外模式不变,应用程序就没必要修改,这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对于模式/内模式映像,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变了,模式/内模式映像会作相应的改变,以使模式保持不变,而模式不变,与模式没有直接联系的应用程序也不会改变,这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 数据逻辑独立性指的就是当模式改变时,外模式和应用程序不需要改变,所以选项A正确。C选项的内模式改变,模式不变指的是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所以C选项不正确,B选项中前后两句与C选项相比顺序不符,所以B选项不正确。D选项中,应为“模式和应用程序不变”,不应为“外模式”,所以D选项不正确。 2、B。 DB指的是数据库(DataBase),DBMS指的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S指的是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A指的是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Data指的是数据。

由书中概念易得DBS(数据库系统)包括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管理和控制DB(数据库),而DB载入、存储、重组与恢复Data(数据)。所以B选项正确。 3、C。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有:⑴、实现数据共享;⑵、减少数据冗余度;⑶、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⑷、数据的独立性;⑸、安全保密性;⑹、并发控制;⑺、故障恢复 由以上可得C选项错误,应改为数据冗余度“低”。 4、C。 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DBMS 是把用户对数据的操作转化为对系统存储文件的操作,有效地实现数据库三级(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之间的转化;MIS指的是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由以上概念可知,位于用户和数据库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是DBMS。所以C选项正确。 5、C。 书中图1.6明确指出模式/内模式映像把概念数据库与物理数据库联系起来,所以C选项正确。 6、C。 数据库有这样三层关系,第一层和第三层不能直接发生关系,所以D选项不正确,内模式与外模式没有直接关系,应改为“模式与应用程序不变”。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A实验1报告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A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查询 实验类型:设计实验 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2019 年9 月26 日 实验报告日期:2019 年10 月30 日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熟悉oracle环境; 2.熟练掌握和使用PL-SQL建立数据库基本表。 3.使用PL/SQL developer操作数据库。 4.熟练掌握SQL 建立关系,及增删改数据 二、实验环境 Oracle 11g 三、实验内容 1.了解SQL PLUS的使用 2.使用PL/SQL developer的图形界面,建立图书管理数据库orcl中的各个关 系 3.在建立的关系中输入有效数据 4.删除以上各关系 5.在PL/SQL developer用SQL代码建立orcl数据库中各关系 6.用SQL 代码完成数据增、删、改 四、实验步骤 1.以SYSTEM登录数据库 2.注册用户 3.重新以新用户登录数据库

4.立数据库表 打开tables文件夹。建立以下各关系: 图书分类(图书分类号,类名) 书目(ISBN, 书名,作者,出版单位,单价,图书分类号) 图书(图书编号,ISBN,是否借出,备注) 读者(借书证号,姓名,单位,性别,地址,联系电话,身份证编号) 借阅(借阅流水号,借书证号,图书编号,借书日期,归还日期,罚款分类号,备注) 罚款分类(罚款分类号,罚款名称,罚金) 预约(预约流水号,借书证号,ISBN,预约时间) 5.使用SQL语句练习表的创建、删除、修改操作。 6.使用SQL语句练习表中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操作。 7.试根据下面的完整性约束要求,用SQL对上面已经建立好的数据库表进行 完整性约束定义。 读者关系中属性联系电话取值为11位数字 身份证编号取值为18位,并且满足身份证编号规则图书关系中属性是否借出取值为:‘是’或‘否’ 借阅关系中属性借书日期取值不为空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手册(2015版)

五邑大学计算机学院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手册 2015年3月

目录 实验一线性表 (1) 1.实验目的 (1) 2.实验内容 (1) 3.解题思路 (1) 实验二栈 (4) 1.实验目的 (4) 2.实验内容 (4) 3.解题思路 (4) 实验三队列 (8) 1.实验目的 (8) 2.实验内容 (8) 3.解题思路 (8) 实验四二叉树 (12) 1.实验目的 (12) 2.实验内容 (12) 3.解题思路 (12) 实验五哈夫曼树 (18) 1.实验目的 (18) 2.实验内容 (18) 3.解题思路 (18) 实验六图的基本存储 (21) 1.实验目的 (21) 2.实验内容 (21) 3.解题思路 (21) 实验七图的应用 (26) 1.实验目的 (26) 2.实验内容 (26) 3.解题思路 (26)

实验八查找 (30) 1.实验目的 (30) 2.实验内容 (30) 3.解题思路 (30) 实验九排序 (32) 1.实验目的 (32) 2.实验内容 (32) 3.解题思路 (32) 说明 (36) 附录实验报告模板 (37)

实验一线性表 1.实验目的 (1)了解线性表的逻辑结构特性是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在计算机中表示这种关系有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2)掌握这两种存储结构的描述方法; (3)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查找、插入、删除); (4)考虑时间和空间复杂度设计算法。 2.实验内容 (1)创建一个顺序表,存放在数组A[N]中,元素的类型为整型,设计算法调整A,使其左边的所有元素小于0,右边的所有元素大于0(要求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均为O(n))。 (2)建立一个循环单链表,其节点有prior,data和next三个域,其中data为数据域,存放元素的有效信息,next域为指针域,指向后继节点,prior为指针域,它的值为NULL。编写一个算法将此表改为循环双链表。 3.解题思路 (1)如图1-1所示,设立两个工作指针i和j,i由数组的左端向右移动,查找大于等于0的数,j由数组的右端向左端移动,查找小于0的数,然后交换,如图1-2所示,直到i>=j,调整结束。 图1-1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数据库技术简介 数据库技术产生于六十年代末,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应用向各行各业的渗透。 数据库的建设规模、数据库信息量的大小和使用频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第一章绪论 1.1 数据库系统概述 1.1.1 四个基本概念 数据(Data) 数据库(Data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库系统(DBS) 一、数据 数据(Data)的定义 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的表现形式——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 各类数据必须数字化后才能加工处理。 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例如:93是一个数据 语义1:学生某门课的成绩 语义2:某人的体重 语义3:计算机系2007级学生人数 例如:学生档案中的一条记录:(李明男1982 江苏计算机系2000) 二、数据库(续) 数据库的定义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三、数据库管理系统 什么是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DBMS的用途 组织和存储好大量的数据,并提供方便、高效地检索数据和维护数据的手段。 DBMS的主要功能: 数据定义功能 数据组织 存储和管理 数据操纵功能 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其它功能 四、数据库系统 什么是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数据库管理员(DBA) 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的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查询和维护等活动,是数据处理的中心环节。 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组织、存储、加工、抽取和传播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其目的是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抽取、推导出对人们有价值的信息。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动力:应用需求的推动、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人工管理阶段(40年代中--50年代中) 文件系统阶段(50年代末--60年代中) 数据库系统阶段(60年代末--现在) 一、人工管理 时期 40年代中--50年代中 产生的背景 应用需求科学计算 硬件水平纸带、卡片、磁带 软件水平没有操作系统 处理方式批处理 特点:数据不保存、数据由程序各自管理(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存取方法、输入方式等) 数据不共享:一组数据只能对应一个程序 数据不具独立性:数据的结构发生变化后(物理或逻辑上),应用程序必须做相应的修改。 应用程序与数据的对应关系(人工管理阶段) .. 二、文件系统 时期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Database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 3.5 总学时:64 理论学时:48 实验学时:16 开课对象: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科) 开课分院、系:电子信息分院,计算机系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数据库是当前计算机领域中应用最广泛、发展最迅速的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数据库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本课程主要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SQL语言,关系数据库及关系数据库理论、数据库设计方法,数据库保护以及SQL Server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数据库的应用技术,为后续课程学习以及今后从事数据库系统的开发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先修课程及预备知识 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语言 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1.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4学时) [1]基本概念 [2]数据库技术及发展 [3]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基本要求: ①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情况,理解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②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数据模型与概念模型(4学时) [1]信息的三种世界 [2]概念模型 [3]数据模型 基本要求: ①了解信息的三种世界,深刻理解概念模型和数据模型。 ②掌握概念模型和数据模型的表示方法。 3.关系数据库(4学时) [1]关系模型及其定义 [2]关系代数 基本要求: ①了解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关系模型的完整性约束。 ②掌握关系代数的运算方法。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实验4_SQL语言——SELECT查询操作[1]

实验4 SQL 语言——SELECT 查询操作 1 实实验验44 S S Q Q L L 语语言言————S S E E L L E E C C T T 查查询询操操作作 实验示例 实验示例中要使用包括如下三个表的“教学管理”数据库JXGL : (1)学生表Student ,由学号(Sno)、姓名(Sname)、性别(Ssex)、年龄(Sage)、所在系(Sdept)五个属性组成,记作:Student(Sno,Sname,Ssex,Sage,Sdept),其中主码为Sno 。 (2)课程表Course ,由课程号(Cno)、课程名(Cname)、先修课号(Cpno)、学分(Ccredit)四个属性组成,记作:Course(Cno,Cname,Cpno,Ccredit),其中主码为Cno 。 (3)学生选课SC ,由学号(Sno)、课程号(Cno)、成绩(Grade)三个属性组成,记作:SC(Sno,Cno,Grade),其中主码为(SNO,CNO)。 1、在SQL SERVER 查询分析器或企业管理器(以具有相应操作权限的某用户登录)的SQL 操作窗口中执行如下命令创建数据库。需要说明的是不同数据库系统其创建数据库的命令或方式有所不同。 CREATE DATABASE JXGL 2、刷新数据库目录后,选择新出现的JXGL 数据库,在SQL 操作窗口中,创建Student 、SC 、Course 三表及表记录插入命令如下: Create Table Student ( Sno CHAR(5) NOT NULL PRIMARY KEY(Sno), Sname VARCHAR(20), Sage SMALLINT CHECK(Sage>=15 AND Sage<=45), Ssex CHAR(2) DEFAULT '男' CHECK (Ssex='男' OR Ssex='女'), Sdept CHAR(2)); Create Table Course ( Cno CHAR(2) NOT NULL PRIMARY KEY(Cno), Cname VARCHAR(20), Cpno CHAR(2), Ccredit SMALLINT); Create Table SC ( Sno CHAR(5) NOT NULL CONSTRAINT S_F FOREIGN KEY REFERENCES Student(Sno), Cno CHAR(2) NOT NULL, Grade SMALLINT CHECK ((Grade IS NULL) OR (Grade BETWEEN 0 AND 100)), PRIMARY KEY(Sno,Cno),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3]

云南大学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第三次实验 学号: 姓名: 一、实验目的 1、复习结构体、指针; 2、掌握链表的创建、遍历等操作; 3、了解函数指针。 二、实验内容 1、(必做题)每个学生的成绩信息包括:学号、语文、数学、英语、总分、加权平均分;采用链表存储若干学生的成绩信息;输入学生的学号、语文、数学、英语成绩;计算学生的总分和加权平均分(语文占30%,数学占50%,英语占20%);输出学生的成绩信息。 三、算法描述 (采用自然语言描述) 首先创建链表存储n个学生的成绩信息,再通过键盘输入学生的信息,创建指针p所指结点存储学生的成绩信息,从键盘读入学生人数,求出学生的总分和加权平均分,输出结果。 四、详细设计 (画出程序流程图)

五、程序代码 (给出必要注释)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score {int number; int chinese; int math; int english; int total; float average; struct score *next; } student; //创建链表存储n个学生的信息,通过键盘输入信息student*input_score(int n) {int i; student*stu,*p; for(i=0,stu=NULL;inumber);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详细说明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Access、VFP、SQL SERVER) 1.Access部分:(4课时) 实验一Access创建数据库 实验二Access数据库高级操作 2.VFP部分:(12课时) 实验三VFP建立数据库与简单查询 实验四VFP数据库基本操作 实验五VFPSQL基本操作 实验六VFPSQL高级操作 实验七VFP结构化数据库应用编程 实验八VFP可视化面向对象应用编程 实验九VFP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 3.SQL SERVER数据库部分:(课后自学) 实验十SQL SERVER数据库基本操作 实验十一SQL SERVER数据库高级操作

实验一Access创建数据库 一、实验目的 1.理解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掌握Access数据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 3.在Access中建立学生管理数据库SM,建立student数据表,掌握建数据库和数据表的一般过程。 4.对student数据表完成简单的查询操作。 二、实验内容 1.在硬盘的用户盘上建立一个用户目录(如D:\JYY),用于保存本门课程的所有实验文件。每次实验后,应将文件其备份到软盘,下次上机时再将其复制到硬盘上。所有操作在硬盘上完成。 2.启动ACCESS,先建立数据库SM,再在数据库中建立基本表STUDENT。 其中:“学号”数据类型为字符型, 长度12位;姓名数据类型为字符型, 长度10位;性别数据类型为字符型, 长度2位;出生日期数据类型为日期型, 长度8位。 4.在ACCESS建立数据表窗口中建立STUDENT表结构,并将“学号”设置为主码。 5.保存STUDENT表结构,输入三条学生数据。 6.显示STUDENT表学生数据,利用SQL语句完成简单的查询操作。 7.对STUDENT表数据操作后,再建立课程表COURSE和学生选修表SCG,表结构如下:COURSE(课程号,课程名,学分);SCG(学号,课程号,成绩)。 8.创建数据表“成绩”,包含“学号、课程号、成绩”等字段(注意该表中的“学号”数据类型与“学生”表中的“学号”数据类型一致,“课程号”的要求同理),并填写10个左右的记录,每记录的学号和课程号应该是另外两表中实际存在的。 三、实验要求及检查 1.能利用ACCESS建立表结构并输入实验数据。 2.每个表中录入不少于3个记录。 3.学生表的有一个记录为本人的真实信息。 4.各表中的学号和课程号应该一致。 四、上交(不要求) 1.与该数据库相关的所有文件。 2.但不能包含非相关文件。 3.将要上交的所有文件压缩打包成一个压缩文件。 4.将压缩文件以邮件的附件形式上交。 5.在邮件主题中包含“实验一”及姓名、学号等内容,严格如“数据库实验一某某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