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800字

合集下载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2篇)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2篇)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最近读了一本心理学家弗兰克尔写的《追寻生命的意义》,感触颇深。

他以自身在集中营里的悲惨经历,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关押在集中营里的囚徒对待生命的表现。

也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在集中营这样环境中能生存下来,而有些人为什么又放弃生命!集中营里毫无人性可言,生活在里面的人,时刻都在死亡的边缘,生病或者受伤,只要失去了劳动能力就会面临死亡。

这样一个生与死只在一念之间,并且饱受各种折磨的让人痛不欲生的集中营里,选择放弃生命的不占少数,但是也有人一直坚持活着!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总结为以下三方面。

活着,只为过去美好的回忆。

佛兰克尔在进入集中营以前是一名医生,每当他回忆起那些治病救人的情景,他就感觉特别好。

他想活着,哪怕集中营里的生活再痛苦,当回忆起那片刻的美好,便会整个人都兴奋起来,多想一直这样沉浸在里边,更不舍的离开这个世界。

活着,只为现在的爱与被爱。

弗兰克尔在集中营里的时候,他并不知道妻子的死活,但是每当他想起妻子,他就仿佛在和妻子对话,他爱着他的妻子,他也知道如果妻子活着也一样在牵挂着他。

是牵挂,是爱,让他一次又一次的坚持,直到活着离开集中营。

活着,还有对未来的希望。

有的时候,我们总会想明天会怎么样?在集中营的他们一样,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念头,支撑着他们活下去。

因为谁都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但对于一个乐观的人来说,未来一定是充满希望的,是希望和乐观让他们坚持活着。

而如今生活在这个浮躁世界的我们,就真的明白我们为什么活着吗?就真的去思考过生命的意义吗?或许,当你静下心来、闭上眼睛,想起儿时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情景,是不是会觉得特别美好;想起每次离家时爸爸妈妈的叮嘱,回家时他们高兴的样子,心里总是特别的温暖;想起和朋友一起谈理想时候的情景,对未来总是有那么多期待。

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或许就是我们生命的意义。

或许生命的意义就是这么简单,或许人本来就是这么简单,或许这个世界也不复杂!思考生命的意义,才会懂得珍惜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才会去做最真最善最好的自己;而追寻生命的意义,就存在于生活过程本身!《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2)《追寻生命的意义》是一本触动心灵的哲学巨著,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以自己亲身经历为基础,深刻阐述了人生的意义及其追求的真正价值。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感触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感触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感触《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感触1尼采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在维克多《追寻生命的意义》的这本集中营自传小书中,叙述了奥斯维辛俘虏的苦难生活,以及表达“意义治疗法”的积极态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个普通人的一生将要追寻其独特的理想,普通人自有他所存在的意义。

那假如是换成一个每天生活在集中营里的俘虏,失去了人身自由,经历了各种磨难,那他的人生还要追寻所谓的生命意义吗?而维克多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那些集中营的俘虏们的心理历程与人生故事。

初到集中营的俘虏,从受一段时间集中营磨难后的挣扎到冷漠,最后是麻木不仁的绝望心境。

人性不能简单地分为善与恶,尤其在极端恶劣的环境最深处的人性极其容易暴露出来,善与恶的边界变得如此模糊不清。

恶劣的生存环境往往扼杀生存的希望,人在绝望之中走向死亡。

“每当看到狱友吸烟时,我们就知道他已经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

勇气一旦失去,几乎不可能再挽回。

”为什么人要活着?什么是人生的意义所在?维克多没有直接给我们答案,也因每个生命体的独特性而存在意义有所不同,但他阐述了三种方法:创造或从事能体现生命价值的工作,体验爱与被爱,忍受并超越痛苦的积极态度。

前两者人们容易理解并接受,但忍受并超越痛苦,也是生命存在的意义吗?我们为什么要活着?活着就是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采取积极态度。

追问自己的活着的意义,便是一种自我精神上的升华了。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感触2生活中,我是个容易迷茫的人,亦可是想得太多。

记得在我们小时候,常喜欢看一些动作片,那时我们叫武打片,当然大部分结局都是正义战胜邪恶,以坏人死为结局,这也是大家喜欢的圆满结局。

但也不知道为什么,看完这些我不是在为正义的圆满而庆幸,而是在为死了的人难过,为他们见不到明天太阳而怜惜,让我认识到死亡是人生的终结,突然害怕一天我也要死,害怕明天的太阳与我无关。

岁月如梭,人已中年,但是关于人生依然有诸多不释,萦绕左右。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800字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800字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800字《追寻生命的意义》是奥地利作家维克多·弗兰克尔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讲述了他在纳粹集中营中的经历以及对生命的意义的思考。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震撼,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书中,弗兰克尔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人的内心是可以摧毁的,但一种东西是无法被夺走的,那就是自由意志。

他曾被囚禁在纳粹集中营中,目睹了死亡和苦难的种种景象,但他没有放弃对生命的追寻,相反他抓住了唯一的东西,那就是选择。

他认为,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人总是有选择的权利,虽然他们无法选择他们所处的环境,但他们可以选择如何应对。

弗兰克尔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没有任何环境可以剥夺我们的尊严和自由,只有我们自己可以剥夺自己的尊严和自由。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被弗兰克尔对生命的热爱所感动。

他曾经在集中营中目睹了无数人的死亡,但他从不对生命感到绝望。

相反,他把自己的经历当作一种机会,来更加深入地思考生命的意义。

他认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功名利禄,而在于找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人的生命不应该只为了追求个人的欲望而存在,而应该为了对社会的贡献而存在。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使命,只有发现并履行这种使命,我们才能找到生命的真正意义。

弗兰克尔还强调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的重要性。

他在集中营中看到了最残忍的一面,但他仍然相信人性的善良。

他认为,人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他们的个人成就和财富,而在于他们的人性和对他人的关怀。

只有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帮助,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许多启示和反思。

我们生活在一个追求物质和功名利禄的社会,很容易迷失自己,忽略生命的真正意义。

通过读《追寻生命的意义》,我意识到生活不仅仅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利益和快乐,更要为他人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并为之努力奋斗。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心和尊重他人,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性和品德。

总的来说,读《追寻生命的意义》使我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800字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800字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800字《追寻生命的意义》是维克多·弗兰克尔的经典之作,也是一本富有哲理和深度思考的书籍。

该书以作者本人在纳粹集中营中的亲身经历为背景,探讨了人们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

作为读者,我深受《追寻生命的意义》的触动和感受。

当我翻开书页,跟随着弗兰克尔的文字,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黑暗绝望的纳粹集中营,亲身经历了痛苦和折磨。

每一个振奋人心的瞬间都让我为之动容,每一个心灵的碎裂都令我痛感无比。

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可贵。

《追寻生命的意义》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追求权力、财富或享乐,而是在于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苦难与挫折,如何在苦难中塑造自己的人生。

作者通过亲身经历告诫人们,即使身处绝境,我们依然可以通过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战胜内部的困难和外部的压迫。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只要我们能够积极面对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

阅读《追寻生命的意义》不仅仅是一次精神上的独立修炼,更是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考。

这本书给予了我很多启示和反思。

它让我明白了在困境中如何保持勇气和信念,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和追寻。

《追寻生命的意义》意义重大,它为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了一次深刻的震撼和触动。

在当代社会,人们常常迷失在功利和物质的追求中,忽略了内心真正的需求。

而这本书则提醒了人们要重视精神追求,找到自己的意义和价值,重新思考生活的真谛。

创新的思考和观点是读完《追寻生命的意义》所带给我的最珍贵的财富。

这本书引发了我对于生命的思考,激发了我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

我开始反思自己追求目标的动机是什么,我要如何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去塑造自己的人生。

我开始重视内心的感受和情感,意识到生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外部的成功和成就,更在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通过阅读《追寻生命的意义》,我深刻认识到了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所在。

它不仅是一本思想性和哲学性的作品,更是一本教会我们如何正视生活、面对困境的指南。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范文5篇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范文5篇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范文5篇《追寻生命的意义》一书的作者弗兰克尔用自己的亲身经受给出了他的答案,特别值得一看。

那么下面给大家带来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范文1读完了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思绪有些乱,或许是让我触动处太多,无从一一思索。

但总感觉有东西要冒出来,虽然不成熟,但还是写了下来。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以物质来衡量胜利的社会里,但对这种胜利的追求与获得并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满意,反而使人们心底的空虚感日益加强。

经常脑海中会冒出这样的问题“我这样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生活能够赐予我什么?……”,若像这样不能找到生活的意义,不知道目标,人就会渐渐地迷失在生活中,又因为目前社会人们生存压力加大,竞争日益增加,人们会渐渐产生消极的观念,抑郁的心情。

或许应当像弗兰克尔提到的,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转变,我们要这样问自己“我们能够赐予生活什么”,明白生活对我们的期盼,然后仔细生活下去,让生活来渐渐揭示答案。

这让我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留给瑞德的信,“盼望是件好事情,或许是世间最好的事情,好的事情从不会逝去”。

正是安迪对生活的盼望,对自由的追求,才让他在监狱里能够悄悄承受冤屈而生活了二十年。

另一点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弗兰克尔提出的“人的存在的自我超越”的观点,人越是投身于所爱的事业或人,对自己越是遗忘得多,他就越能实现自我。

这可以从《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书的胜利看出来,本是预备匿名发表的这本书比作者其它以真名出版的著作取得了更大的胜利。

越是执着于对胜利的追求,反而离胜利越远;越是看重自我,追求自我的实现,那么就永久实现不了自我,只有超越自我后,才可能做到实现自我。

这与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中提出的合作精神相像,在生活中的三个主要问题,职业、社会和性上,人只有对其布满爱好,乐于合作,而不是把中心都放在自己身上,把自己看得高于一切,那么最终就会取得胜利。

看《追寻生命的意义》观后感800字

看《追寻生命的意义》观后感800字

看《追寻生命的意义》观后感800字《追寻生命的意义》是一部由美国导演史蒂夫·艾波特执导的纪录片,影片通过讲述用荒漠之旅寻找人生意义的人物和图画故事,探索了人类作为活动的物种在当前世界状态下,如何在意义和目标上寻求意义和幸福,并对观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影片采用了独特的剪辑手法,以荒野和图画的组合呈现了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存在状态,同时突出了寻求人生意义的人物逐渐理解幸福和意义的过程。

整部纪录片因此成为一部视觉和心灵上的震撼之作。

影片最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探究人类意义主题的深刻性。

影片以荒漠中的生存王国为舞台,以人物的故事为主导,通过探索人类在自身行为和环境之间所处的混淆状态,提出了许多困扰人类已久的问题和抉择。

影片的节奏感很强,用良好的画面和音乐配合,引起了观众无法抗拒的情感共鸣。

电影中有许多有力的画面,比如人物在荒野中的旅行和不同季节的变换,这些画面与音乐相互融合,加深了人物遭遇和成长道路的呈现。

电影以“恢复自由,重塑生命的意义”作为主基调,起初的人物却在穿越荒野时变得茫然,不知道如何面对人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历的积累,他们发现经验和战斗力成为了他们在生命中的珍贵财富,甚至对生命及其意义的信仰都重新审视和定义。

这个过程也引发了许多关于人生意义、内在幸福感、亲人、信仰和自我定义的哲学和道德问题的探讨。

整个影片氛围沉稳,富有感情色彩。

在观影过程中,我产生了很多共鸣,也更加理解通过自我成长,探索幸福和意义的价值,这让我意识到生命的真正意义。

影片的视觉特效和音乐很出色,音乐的整体感很强,旋律动人,把观众的情感很好地引导了到主题上。

同时,毫不夸张地说,电影的原始画面和与之呼应的音乐与对心灵的撞击同样令人难忘。

在总结和自我思考方面,这篇观后感让我意识到人生意义追寻和幸福感的重要性。

通过寻找生命意义,我们将了解自己,找到出路,更是展开一段心灵之旅。

这部电影激发了我对于未来的热情,唤醒了我的内心并改变了我的看法与思考方式。

读追寻生命的意义心得左右800字(12篇)

读追寻生命的意义心得左右800字(12篇)

读追寻生命的意义心得左右800字(12篇) 关于读追寻生命的意义心得左右,精选6篇范文,字数为800字。

在我看来,生命不是一种物质享受,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生命就是一种生命的享受。

在我看来,生命就如同一个精神家,一个生命,一个心灵的寄托。

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个生命,那就是我们的身边,他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读追寻生命的意义心得左右(范文):1在我看来,生命不是一种物质享受,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生命就是一种生命的享受。

在我看来,生命就如同一个精神家,一个生命,一个心灵的寄托。

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个生命,那就是我们的身边,他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生命的意义很重要,那就是要珍惜生命,珍惜生命。

生命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生命是一种生命的愉悦,生命是一种心灵上的满足,生命就是一种美。

生命不是一种生命的满足,而是一种美好的人生。

在我看来,生命是一种人生的享受,而人活着又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人活着要有一份美好的心灵,不能为了金钱、名利而生活。

要把人生的快乐和痛苦抛在脑后。

生命对于我们来说,不只是生命的享受,而是人生的乐观主义精神的满足。

这次读《追寻生命的意义》,我的心里涌出了许许多多感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个世界是充满爱与温情的世界,而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我们要做有爱的幸福的人,这样才会更加的珍惜自己,更加的幸福生活。

读追寻生命的意义心得左右(范文):2生命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旅行,是一次旅行而来。

这个旅行的过程中,你是否能够在回首时发现自己是如此的渺茫与失落。

我们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改变生命的深度;我们不能预知将来,但可以把握今日!生命的长度决定着生命的深度。

生命是无数条生命线在我们的周围都是由我们的手牵引的生命之树,它不断地向我们延伸。

而我们的生命正是在这无数条生命线中茁壮成长着。

生命有时只有自己的生命,有的时才是我们的生命!人生来,只有自己才活的有意义。

生命有时才是脆弱的,有时也是痛苦的。

在人生的旅行中我们不能预见将来的路有多么漫长,我们不能把握今日,但是我们能把握今日!我们不能再把握那么短暂的一生,我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生命,只有一次旅行,不是一个机会,是一个地方,是一个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驿站。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800字5篇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800字5篇
3
《活着》的结局是福贵孤身一人牵着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过往,《追寻生命的意义》的结尾时弗兰克尔博士从集中营 走出来,同样是全家去世独自一人。
我一直对生活很乐观,即使是悲剧我也觉得悲剧之后终 会等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不幸的是《活着》没有,而《追寻 生命的意义》做到了。
二战期间因弗兰克尔犹太人身份,遭纳粹逮捕,在奥斯 维辛、达豪等集中营度过了三年艰难的岁月。除了妹妹,父 母、兄弟、妻子都集中营死亡,不仅如此他每天还要经受着 饥饿、寒冷和拷打的折磨,生命已经被集中营摧残地破败不 堪,但是,他仍旧坚持活着,直到最后从集中营走出来,而 且还写下《追寻生命的意义》。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800 字 5 篇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800 字 1 生活中,我是个容易迷茫的人,亦可是想得太多。记得
在我们小时候,常喜欢看一些动作片,那时我们叫武打片, 当然大部分结局都是正义战胜邪恶,以坏人死为结局,这也 是大家喜欢的圆满结局。但也不知道为什么,看完这些我不 是在为正义的圆满而庆幸,而是在为死了的人难过,为他们 见不到明天太阳而怜惜,让我认识到死亡是人生的终结,突 然害怕一天我也要死,害怕明天的太阳与我无关。
岁月如梭,人已中年,但是关于人生依然有诸多不释, 萦绕左右。在空间看到《北大清华推荐的经典书籍,有时间 多看看书吧!》时,特别是推荐第一本书便是《追寻生命的 意义》,即便是书名已把我征服。
准备买书时才知道此已绝版,只能买复印版,虽然书的 质量不太好但也不影响阅读。但是作为翻译读物,总难免存 在翻译的硬伤,加上书本身的逻辑性与理论性,有些地方让 人读起来还是存在涩感,只可惜我外文太差,无法阅读原汁 原味的文字。此书是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创始人弗兰克 尔所著,作者以在二战集中营经历为例阐述意义疗法,以及 其心理医学与精神学的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800字追寻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我们自己必须回答生活向我们提出的那些问题,而要回答那些问题,我们就必须担负起生活的责任。

”最重要的是,他意识到,不论发生什么,他仍有自由去选择如何应对苦难。

自由和责任为一枚硬币的两面。

要实现个人的意义就必须超越主观的快乐,办法是去做某件“为了某事或者他人的事,或者献身于某种事业或所爱的人”即使在充满沮丧和悲伤时,弗兰克尔的乐观主义及其对生活一贯的执着使他坚信:希望和积极的能量能够化挑战为胜利。

“苦难不一定是追寻意义所必须的,但尽管有苦难,生命仍然可能有意义。

”“滋养内心的自由,拥抱自然、艺术、诗歌和文学之美,感受对家庭和朋友的爱,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其他个人选择、行动、关系、爱好甚至简单的快乐也能赋予生命以意义。

那么,为什么一些人觉得自己如此空虚?积极的态度既可使人备感欢乐与满足,也能使人经受苦难和挫折。

消极的态度会加剧痛苦,消弱快乐、幸福和满足感,甚至导致抑郁或疾病。

”“世界的状况不妙,但是除非我们每个人都竭尽所能,否则一切会变得越糟”“您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他人找到他们生命的意义”“生活并非弗洛伊德所宣扬的那样,只是简单地祈求快乐,也并非阿德勒所教导的那样,只是为了争权夺利。

人们活着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们一生中被赋予的最艰巨的使命。

弗兰克尔发现可能找到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苦难本身毫无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

”“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很多东西,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

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与行动。

”不要只想着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败。

成功就像幸福一样,可遇而不可求。

它是(说明)一种自然而然的产物,是一个人无意识地投身于某一伟大的事业时产生的衍生品,或者是为他人奉献时的副产品。

幸福总会降临的,成功也同样:常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希望你们的一切行为服从良心,并用知识去实现它。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当然是相当长的时间之后——注意,我说的是很长一段时间后!——正是由于这种不关注,成功将降临于你。

我们不喜欢谈论我们的过去。

对于经历过这场噩梦的人来说,所有的解释都是多余的,而对于没有这种经历的人来说,他们不会理解我们过去的感受,也不会理解我们现在的感觉。

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且比较敏感的人在这里会承受更多的痛苦(他们身体也会更弱),但对内心的伤害相应也会少许多。

爱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

我理解了诗歌、思想和信仰所传达的伟大秘密的真正含义:拯救人类要通过爱与被爱。

我知道世界上一无所有的人只要有片刻的时间思念爱人,那么他就可以领悟幸福的真谛。

在荒凉的环境中,人们不能畅所欲言,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忍受痛苦,以一种令人尊敬的方式去忍受,在这种处境中的人们也可以通过回忆爱人的形象获得满足。

我生平第一次理解这句话“天使存在于无比美丽的永恒思念中”幽默是灵魂保存自我的另一件武器。

大家都知道,幽默比人性中的其他任何成分更能够使人漠视困苦,从任何境遇中超脱出来,哪怕只是几秒钟。

一个人的苦难就好比毒气。

如果向空荡荡的毒气室灌入一定量的毒气,气体将完全而均匀地弥漫开来,不管房间有多大。

人的苦难也是这样,它完全占据了你的灵魂和意识,不管苦难是大还是小。

因此,人苦难的“量”完全是相对的。

这也意味着一件非常琐屑的事情也能够带给人生极大的快乐。

有一样东西你是不能从人的手中夺去的,那就是最宝贵的自由,人们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

突然失去希望和勇气会导致死亡。

想恢复内在的力量,必须首先让他看到未来的某个目标。

尼采说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你所经历的,世人夺不去”不光我们的经历,还有我们的行动和所有的想法、所有的苦难都不会消失。

尽管它们已经成为过去,但我们可以使它们存留在世上。

“曾经是”也是一种“是”,甚至更为确定。

只要还活着,就有希望。

健康、家庭、幸福、职业能力、财富、社会地位——所有这一切都有可能重新获得或者恢复原状。

无论如何,我们的骨头架子都还没散掉。

不管我们经受过多大的苦难,将来那都是一笔财富。

我引用了尼采的话:“那没能杀死我的,会让我更强壮”一个人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一旦得到解放,反倒面临着某种危险,尤其是在巨大的心理压力突然消失的情况下。

这种危险(在心理的意义上)就是心理的减压病。

对于回家的犯人来说,最重要的体验是在他经受了那么多苦难之后,除了上帝,他不再畏惧任何东西,那种体验有着无与伦比的美妙感觉。

除了由于集中营生活的压力突然消失带来的道德出轨外,还有两大因素可能损害被解放囚犯的人格:回到原来正常生活后的心酸和理想情景的幻灭。

追寻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我们自己必须回答生活向我们提出的那些问题,而要回答那些问题,我们就必须担负起生活的责任。

”最重要的是,他意识到,不论发生什么,他仍有自由去选择如何应对苦难。

自由和责任为一枚硬币的两面。

要实现个人的意义就必须超越主观的快乐,办法是去做某件“为了某事或者他人的事,或者献身于某种事业或所爱的人”即使在充满沮丧和悲伤时,弗兰克尔的乐观主义及其对生活一贯的执着使他坚信:希望和积极的能量能够化挑战为胜利。

“苦难不一定是追寻意义所必须的,但尽管有苦难,生命仍然可能有意义。

”“滋养内心的自由,拥抱自然、艺术、诗歌和文学之美,感受对家庭和朋友的爱,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其他个人选择、行动、关系、爱好甚至简单的快乐也能赋予生命以意义。

那么,为什么一些人觉得自己如此空虚?积极的态度既可使人备感欢乐与满足,也能使人经受苦难和挫折。

消极的态度会加剧痛苦,消弱快乐、幸福和满足感,甚至导致抑郁或疾病。

”“世界的状况不妙,但是除非我们每个人都竭尽所能,否则一切会变得越糟”“您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他人找到他们生命的意义”“生活并非弗洛伊德所宣扬的那样,只是简单地祈求快乐,也并非阿德勒所教导的那样,只是为了争权夺利。

人们活着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们一生中被赋予的最艰巨的使命。

弗兰克尔发现可能找到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苦难本身毫无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

”“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很多东西,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

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与行动。

”不要只想着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败。

成功就像幸福一样,可遇而不可求。

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产物,是一个人无意识地投身于某一伟大的事业时产生的衍生品,或者是为他人奉献时的副产品。

幸福总会降临的,成功也同样:常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希望你们的一切行为服从良心,并用知识去实现它。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当然是相当长的时间之后——注意,我说的是很长一段时间后!——正是由于这种不关注,成功将降临于你。

我们不喜欢谈论我们的过去。

对于经历过这场噩梦的人来说,所有的解释都是多余的,而对于没有这种经历的人来说,他们不会理解我们过去的感受,也不会理解我们现在的感觉。

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且比较敏感的人在这里会承受更多的痛苦(他们身体也会更弱),但对内心的伤害相应也会少许多。

爱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

我理解了诗歌、思想和信仰所传达的伟大秘密的真正含义:拯救人类要通过爱与被爱。

我知道世界上一无所有的人只要有片刻的时间思念爱人,那么他就可以领悟幸福的真谛。

在荒凉的环境中,人们不能畅所欲言,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忍受痛苦,以一种令人尊敬的方式去忍受,在这种处境中的人们也可以通过回忆爱人的形象获得满足。

我生平第一次理解这句话“天使存在于无比美丽的永恒思念中”幽默是灵魂保存自我的另一件武器。

大家都知道,幽默比人性中的其他任何成分更能够使人漠视困苦,从任何境遇中超脱出来,哪怕只是几秒钟。

一个人的苦难就好比毒气。

如果向空荡荡的毒气室灌入一定量的毒气,气体将完全而均匀地弥漫开来,不管房间有多大。

人的苦难也是这样,它完全占据了你的灵魂和意识,不管苦难是大还是小。

因此,人苦难的“量”完全是相对的。

这也意味着一件非常琐屑的事情也能够带给人生极大的快乐。

有一样东西你是不能从人的手中夺去的,那就是最宝贵的自由,人们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

突然失去希望和勇气会导致死亡。

想恢复内在的力量,必须首先让他看到未来的某个目标。

尼采说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你所经历的,世人夺不去”不光我们的经历,还有我们的行动和所有的想法、所有的苦难都不会消失。

尽管它们已经成为过去,但我们可以使它们存留在世上。

“曾经是”也是一种“是”,甚至更为确定。

只要还活着,就有希望。

健康、家庭、幸福、职业能力、财富、社会地位——所有这一切都有可能重新获得或者恢复原状。

无论如何,我们的骨头架子都还没散掉。

不管我们经受过多大的苦难,将来那都是一笔财富。

我引用了尼采的话:“那没能杀死我的,会让我更强壮”一个人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一旦得到解放,反倒面临着某种危险,尤其是在巨大的心理压力突然消失的情况下。

这种危险(在心理的意义上)就是心理的减压病。

对于回家的犯人来说,最重要的体验是在他经受了那么多苦难之后,除了上帝,他不再畏惧任何东西,那种体验有着无与伦比的美妙感觉。

除了由于集中营生活的压力突然消失带来的道德出轨外,还有两大因素可能损害被解放囚犯的人格:回到原来正常生活后的心酸和理想情景的幻灭。

计划中第一本书,终于看完了,呵呵,加油吧,自己!读书笔记--(奥)弗兰克尔是一部令人鼓舞的杰作,本书作者奥兰克尔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人,我深信信任何读过此书的人,都能从他无比痛苦的经历中,获得拯救自己的经验。

他因犹太人的身份,被德意志纳碎关进了臭名昭著的集中营,漫长的牢狱生涯,使得他除了一息尚存之外别无余物。

他毕生视为生命的手稿,被挺进队员撕毁。

他的双亲,兄弟姐妹、新婚不久的妻子,不是死在牢营里,就是被送进煤气间。

像这样一个丧尽一切,饱受饥寒凌辱,随时都可能死亡的人,凭借着超人的精神意志追寻着生命的真谛,不断的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因此,他的话必然值得我们洗耳恭听。

书中处处流露着他真实的自我,有大多的感悟,值得我们去学习:1、意志和精神是任何抉择的根本。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有待抉择的事情,随时随地都会有的,人无时不刻不在做出抉择。

而你的抉择,恰恰决定了你究竟会不会屈从于强权,任其剥夺你的真我及内在的自由。

从这个角度上说,一个人之所以变成怎样的人,其实是他内心抉择的结果,而非纯是环境因素使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