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写景要抓住特征

教学设计:写景要抓住特征
教学设计:写景要抓住特征

一丘一壑显风流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

抚州市第一中学谢允根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⑴使学生明确景物具有哪些方面的特征;

⑵指导学生写出景物特征。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写出景物特征。

三、教学难点

将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训练有机结合,使学生学有所得。

四、教学设想

⑴本课以禅宗“三境界”之第一境界“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和第二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来概括景物描写的两重境界,即真实客观地再现景物和渗透主观情意的传神绘形。

⑵本课的设计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图片、文字等感性材料让学

生感受景物之美,引导学生归纳写作手法,并当堂训练,展示成效

教学过程

一、导课设计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幻灯片投影,稍停留,让学生思考)。

涉世之初,淳朴,天真,总认为看到的就是真实的,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后来慢慢长大了,逐渐发现,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于是我们开始加入自己的思想来解读这个世界,于是乎山不再是单纯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再后来呢,大彻大悟,我们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又是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已另有一番风味了。

大家觉得是这样吗?在教学中我又发现,前两个境界跟描写景物的道理其实是类似的。接下来,我们就来上一堂关于写景的作文课,课的标题是《一丘一壑显风流——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书写板书)同时,为了方便讲述,老师把这两重境界表述为“如何抓住景物特征”和“如何表现景物特征”。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两个探究目标。

二、写作指导

㈠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抓住景物特征)

1、明确景物特征

有哲人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意思是说万事万物都是有区别的,而在众多的区别中,我觉得有两项是最主要的。一是物与物之间的差异,比如说牛与大象(投影图片);再则就是同一事物在不同情况下的差异,比如说季节差异(投影图片),地域差异(投影图片),正所谓“橘生南为橘,橘生北则为枳”。

这些其实就是景物的特征。那么怎么抓住这些特征描呢?

2、如何抓住景物特征

很简单,就是要将客观景物真实地再现出来。(幻灯片投影)

课件出示:

这段文字出自峻青的《海滨仲夏夜》,请学生思考:

文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哪些词语体现了景物的特征?作者又是如何刻画景物特征的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投影以补充完善)

明确:

◆描写的景物:夜风、大海、田禾、沙滩、人们、海风、星星、夜空等;

◆表现景物特征的词语及表现方法:

触觉:轻飘飘、柔软、余温、软绵绵,凉爽;

视觉:三三两两的人们、望着、缀满了星星、尽情地说笑;

嗅觉:相混合的香味;

听觉:愉快的笑声。

3、方法小结:由此可见,如果能调动自己的所有感官,我们就有可能把景物的特征抓住。我们把实施办法归纳为“调动感官,如实摹写”。这也符合高考作文准确、鲜明的语言要求。

4、写作实践一

㈡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表现景物特征)

过渡语:用什么方法可以写得更形象、生动一些呢?

1、妙用修辞,传神绘形

⑴出示对比文段,明确修辞的作用

出示课件:

文段一

文段二

解说:文段一似曾相识,你们想到什么?(学生齐诵《荷塘月色》选段,再投影文段二)同样是描写荷叶、荷花等景色,但总觉得文段二更形象、生动一些,那么,朱自清先生是如何做到的呢?(引导学生赏析,请一名学生举例说明) 明确:很显然,作者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对荷叶、荷花进行了形象地描绘。运用通感手法,用嗅觉来写听觉。

⑵方法小结:我们想要将景物的特点写得形象而生动,就必须“妙用修辞,传神绘形”。 这符合高考作文生动、形象的语言要求。

⑶ 写作实践二:修辞手法应用(学生自由口述)(再次投影图片)

参考例句:

①粉红粉红的花团,像片片火烧云。(比喻)

②桃树枝头的蓓蕾惊醒了,东一枝西一枝,那些嫣然微笑的花朵,喷出醉人的芳香。(拟人)

③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夸张)

④一阵风吹来,朵朵桃花就像一只只花蝴蝶,扑打着翅膀,翩翩起舞。(比喻)

⑤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一丝丝红色的花蕊顶着嫩黄色的尖尖,调皮地探出头爱,好奇地打量着这陌生的世界。(拟人)

2、融情入景,提升境界

过渡语(视情况选择下面任一种):

◆用了修辞手法,语言的确生动、形象了很多,不过老师发现,大家用的修辞手法,都表现出乐观或者喜爱的情愫?有人却不是这样的,请看大屏幕。

◆用了修辞手法,语言的确生动、形象了很多,不过老师发现,在表现出乐观或者喜爱的情愫的时候,有一个同学用的修辞手法,却有别样的情感在里面。

⑴展示文段,明确感情的重要性

(课件展示)

题都城南庄(唐〃崔护 )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也是一首描写桃花的诗,传说这里面还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大家想听吗?(过渡语)

诗歌解说:崔护考进士末中,清明节独游长安城郊南庄,走到一处桃花盛开的农家门前,一位秀美的姑娘出来热情出来接待了他,彼此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第二年清明节再来时,院门紧闭,姑娘不知在何处,只有桃花依旧迎着春风盛开。

诗人两次写到桃花,同学们觉得每次各自表现了什么?

明确:第一次是“人面桃花相映红”

,用桃花来表现女子之美(白里透红,与

众不同)和害羞,以及诗人的喜爱之情;第二次是“桃花依旧笑春风”,来表现诗人的失落与惆怅。

景物相同,表达的感情却大相径庭,这就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都充分说明了景物描写中感情的重要性。

⑵方法小结:可见,描写景物时一旦融入了人的感情,境界就会得到提升,这就好比只有房子里面住了人了,我们才会称之为家。这符合高考作文情真、意切的情感要求。

⑶写作实践三:(再次投影图片)

要求:重新组织前两次写作实践活动的文字,形成一篇短文,并融入一定的情感。(100字以内)

◆学生朗读习作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一丘一壑,一草一木,都是大自然最美丽的精灵,我们只要用心去去观察他们,用心去感受他们,它们都能显示出无以伦比的风流来,这风流可以是酸甜苦辣,这风流可以是喜怒哀乐,这风流还可以是自己灿烂的人生。

四、布置作业

把课堂上的习作扩充为200字左右的短文。

附:板书设计

一丘一壑显风流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

准确鲜明

生动形象

情真意切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目标导航】 1.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合理安排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 3.培养细心观察事物特征的习惯,学会修改习作,锤炼语言,使表达准确、简明、严密。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了解作文文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 1.生活中,你会接触到很多的事物。选择你感兴趣的一种,以《 的自白》为题,写一段说明文字。300~500字。 2.你所在地方的建筑特色是什么?或者,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建筑?围绕家乡的建筑特色或者你印象深刻的特色建筑,自拟题目,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500字。 3.中国是个美食的国度。北京的烤鸭、陕西的羊肉泡馍、云南的过桥米线、南京的鸭血粉丝汤……你的家乡,有哪些特色美食?选择一种你最感兴趣的,仔细观察它的制作过程,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推荐。不少于500字。 【新课导入】 要想清楚地说明一个事物,就必须准确把握它的特征。比如,《中国石拱桥》重点抓住了我国石拱桥的两个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苏州园林》则突出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

画”的整体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而达到了写作目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 【写作要求】 1.说明事物,除了仔细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还要对它的结构、功能等有进一步的了解。 2.说明建筑,除了介绍该建筑的外在特征,还可以说说它的历史背景、建筑的过程、设计师、设计原理等。 3.介绍美食,美食的制作过程、需要用到的原材料等,都是写作的好素材。 4.题目自拟,语言要准确、简明、周密,能体现一定的文化底蕴。 【技法点拨】 不同事物的特征各不相同,在写作说明文时,我们就要根据说明的对象,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1.同中求异法运用这种方法,要求我们善于利用事物的形式相同,实质略有区别这一特点,准确地发现事物相同之中的不同点,并加以说明。例如,同样是笔,硬笔和软笔是不同的;即使同是硬笔,钢笔和圆珠笔的构造、特点、使用方法也有不同。如果能抓住这些进行说明,事物的特征就能表现得比较清楚了。茅以升在《中国石拱桥》中是这样来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赵州桥)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卢沟桥)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同是对桥拱的说明:前者是独拱,后者是联拱;同是对桥面的说明:前者是没有陡坡,后者是几乎与河面平行;同样是拱,前者是“像一张弓”,后者则是“半圆形”。正是由于作者抓住了这些同中之异、具有特征性的东西,两座桥的特点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多面展示法对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事物,要将事物的特征说清楚,应该从多方面加以阐说,使其不同的特点全方位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一文中,说明了苏州园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特征。这个特征比较复杂,也比较抽象,因此作者从苏州园林的布局、假山堆叠的艺术性和池沼与其他景物配合的灵活性、园林中栽种和修剪树木、花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写作《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亲近自然,感受生活,表达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 2.指导学生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 3.指导学生在景物描写中突出自己的情感,做到情景交融。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三种方法,即定点观察法、移步换景法、定景换点法。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做到情景交融。 写作指导: 一、景物描写首先要抓住景物本身的特征 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景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换言之,它是一处景物所特有的,它处景物不会有或不会与它全然相似的。描写景物之前,首先应该对所描写的景物特征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把握,是要表现它的广阔苍茫呢,还是表现它的秀丽清幽,还是表现它的富有野趣……只有自己心中有景物特征,才能在你的笔下表现出景物的某种特征。 而要抓住景物特征,就要对景物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景物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同学描写的景物,之所以大同小异,甚至雷同,主要的原因是作者对所写的景物没有认真细致的观察,不善于通过比较的方法去发现和抓住事物的特点。而成功的有特点的景物描写,则都是作者对所写景物进行了艰苦细致的观察和反复比较的结果。 二、景物描写还要突出感情特点 说到底,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达意。“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点明了情与景的关系。大自然的景物本身是没有喜怒哀乐、爱憎褒贬的,但作者带着情感(如欢乐、悲伤、苦闷、烦恼等)去观察。描写时,便赋予

了景物鲜明的感情色彩。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所以说,真正优秀的景物描写必然会笼上作者的主管色彩,渗透作者的情感特点。 那么,如何在景物描写中突出自己的感情特点呢? 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巧妙运用比喻、比拟、排比等修辞手法。例如我们读《荷塘月色》“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的”两句,一个“袅娜”,一个“羞涩”,写出了白荷的柔美状态,也将作者那种淡淡的喜悦之情渗透其中,这里就是拟人修辞手法妙用。 三、写景要注意观察角度的选取 描写景物要选准观察角度。对于同一个景物,同一景点,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获得的对景物的印象也会不同。观察角度的选择有两种:一是定点观察,一是移步换景。 1、定点观察法:是指观察者选定一个处于相对固定的观察点有次序地进行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即在观察景物时,观察者的立足点(观察点)不变的写景方法。所谓立足点,是指人们观察事物时所站的位置。这样,我们到一个景点去,固定立足点,视线随身体而旋转可以上下前后左右移动,写景状物也就有了多个角度,合理而有序地选取具体的角度展开景物描写,才可以将景物写得层次清楚,鲜明逼真,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在定点观察下,常见的写景角度有:(1)前后左右、远近高低的空间角度 如台湾作家李乐薇散文《我的空中楼阁》是从不同方位把“小屋”及其周围的环境展示给我们的,远观小屋,呈现的景色是: “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堞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第五单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作文教学,使学生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够围绕事物特征,合理安排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并运用合理的说明 方法对事物进行说明。 第一课时 一、话题导入 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都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要想清楚地说明一个事物,就必须准确把握它的特征。比如,《中国石拱桥》重点抓住了我国石拱桥的两个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苏州园林》则突出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整体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而达到了写作目的。 二、写法指导 1、要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1抓住事物的特征,离不开仔细观察。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即使十分相似的事物,他们在外在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一定也有差异。可以与其他事物进行对比观察,比如,叶圣陶拿图案画与美术画进行比较,从而突出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征。可以通过实地测量、计算,进行精细观察,比如,一些说明文中常用到数字,这往往就是精细观察的结果。 ○2.有些事物的特征不是单靠眼睛观察就可以抓住,还需要借助相关的资料,比如,要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的特征,就需要借助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事物的特征是有层次的,比如主要特征、次要特征,一般特征、本质特征,外在特征、内在特征,局部特征、整体特征。 2、说明时要讲究一定的顺序,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由原因到结果等,这样会介绍得更清楚。语言也要求准确、严密。比如"……'旅人桥'……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若说成"……'旅人桥'……是最早的石拱桥",就不符合事实了。 3、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说明的方法很多,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根据写作的需要恰当地选用。如,《中国石拱桥》中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的特点,引用了《水经注》里的资料,用的是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再如《苏州园林》里为了说明苏州园林不讲求对称,将苏州园林里的亭台轩榭与其他地方建筑进行比较,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4、语言要准确,更可以进行生动的描写。 《蝉》中为了突出蝉脱壳的特征,作者对蝉脱壳的过程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样生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蝉脱壳的特点,而且也避免了文章的枯燥乏味。 在说明中合理使用限定词语。比如:1、限定时间:目前、迄今为止、不久的将来、已经、一向、早已、一直、渐渐等。2、限定程度:最、比较、几乎、相当、稍微、更加、很、尤其等。3、表示估计或推测:大约、可能、左右等。4、限定数量:之一、多、有余、很少等5、限定范围:全、都、大部分、大面积、总共、少数等。6、表频率的词语:一般、往往、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屡次"等。7、表质地的词语:软、硬、光滑等。

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

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 掌握描写景物的几种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一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优美的文章。比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赤壁赋》,这些文章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写景) 第一单元我们学习的是写景状物散文,第三单元我们学习的是山水游记类散文,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些文章不只是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而且在景物的描写中倾注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志趣。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大家对写景一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感受,那么怎样把你的感受体现在实际的写作中,写出好的写景文章来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讨论的内容“写景要抓住特征”(板书) (二)课题讲解 哪位同学能说说“写景要抓住特征”这个命题的重点在哪? 对了,抓住特征,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景物特征,怎样抓住景物特征,要怎么写出景物的特征,这些都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讨论的问题。 下面,我们先看下面的两段文字,大家找出里面所描写的景物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着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朱自清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故都的秋》郁达夫这两段景物描写,分别写了哪些景物呢? 这些景物,大家都不陌生,它们有什么特点呢?(板书) 那么,除了作者所写的这些特点以外,生活中的这些景物还有哪些特点呢? 看来呢,每个人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一样的特点,那么,作者为什么单单从众多特点中选择了一些来写呢? 这种独特之处,即我们所说的“景物的特征”,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某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换言之,他是一处景物所独有的,他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和他全然相似的,就是说,在你的笔下的景物,要能够留给别人新鲜的、不同于一般景物的印象。 在知道什么是景物特征之后,我们就要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了,“怎样抓住特征”,同学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大家呢都有买过水果,那怎么挑水果呢? 同学们说得很好,这个“看”换个词说就是“观察”。同样的抓住景物本身的特

写景要抓住特征

写景要抓住特征 山,千姿百态;水,千娇百媚 ——写景要抓住特征 学情:写景,无论是对小学生,还是对初中生来说,都是不陌生的,老师们常常会教导我们的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写出景物的形、声、色、态、味,但是有些同学仍然写景不具体,不动人,其中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就是观察不细致,没能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写景写出特征,这是个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在比较观摩中写出景物这一个这一处。 定位:这是高二写作单元第一课,这一课与高一写作单元第三课写人要凸显个性在内容要求上是一致的,都要求写出特点,不过写景与写人又有所不同。这一课集中讲亲近自然,仔细观察景特,生动自然地写出景物的特征。本课学习,一要掌握抓景物特征的方法;(重点),二要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特的特征(难点)。 目标:1、学会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捕捉景物特征, 2、学习用多种技法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的特征。 教法:品读法、仿写法、知识方法化法、练习法等。 进程: 第一课时 一、导思 谚语曾这样描述: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没有两粒完全相同的沙子;哲学家则这样概括: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这些不同的说法告诉我们:自然界的事物是千差万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我们亲近自然,观察自然,就是需要注意研究事物各自的特点,写景状物要抓住特征,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显著特点。 更具体点说,景物特征就是某处景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换言之,它是一处景物所独有的,他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跟他完全相似。就是说,在你的笔下的景物,要能够留给别人鲜明的不同于一般景物的印象。 二、导法 (一)如何捕捉景物特征 1、细致地观察 准确地抓住景物特征前提是细致的观察,只有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才能把握景物的特征。观察,不仅靠眼睛,还需要调动诸如耳朵、鼻子、嘴巴、手等感觉器官全方位感受,这样才能让景物具有立体感。具体简述如下: 眼(视觉):颜色、形貌、状态 耳(听觉):声音、声息 鼻(嗅觉):气味、气息 嘴(味觉):酸、甜、苦、辣 手(触觉):软硬、干湿、冷热、光滑、粗糙等。 景物的细致观察,说到底,一是观察景物构成的某个部分的特点,二要观察景物变化中各个阶段的特点,三要掌握景物细节。具体简述如下: 景物的各个部位:上下、前后、内外 景物的变化:早晚、春夏秋冬、明暗、南北东西等 景物周围的附属物。 我们来看朱自清先生对荷塘的观察: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都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例如《苏州园林》的特征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这就告诉我们在说明事物时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二、学习目标 1、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能够在观察和比较的基础上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2、围绕事物的特征,灵活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合理安排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 3、养成仔细观察、善于辨别、勤于思考的习惯,努力提高写作说明文的水平。 三、理解什么是事物的特征 回顾一下《蝉》这篇课文,看看作者写“蝉的卵”,分别抓住什么特征来写。 明确:①选择枯枝产卵,防御危险;②寻觅藏身的地方,避免死亡;③钻进地里,四年的黑暗苦工。(或:①蝉从产卵到成虫的过程很艰难;②在这个过程中,它会遇到重重危险;③经过四年地下苦工,最后才能换来短短一个月的阳光生活。) 以“兔子”为例,让同学们先描绘自己见过的兔子的模样(如:长耳朵、红眼睛、三瓣嘴),进而告诉学生,事物的特征就是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有的标志。 四、说明事物抓住事物特征的方法 1、要认真观察和比较。 通过细致、反复、深刻的观察,用眼、耳、口、鼻等感觉器官,对事物进行看、听、尝、嗅,来准确全面地把握事物的特征。另外要深入思考,将说明对象和类似的事物进行多方面比较,对掌握的有关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出异同。 2、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说明的方法很多,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根据写作的需要恰当地选用。如,《中国石拱桥》中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的特点,引用了《水经注》里的资料,用的是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再如《苏州园林》里为了说明苏州园林不讲求对称,将苏州园林里的亭台轩榭与其他地方建筑进行比较,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3、语言要准确,更可以进行生动的描写。 《蝉》中为了突出蝉脱壳的特征,作者对蝉脱壳的过程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样生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蝉脱壳的特点,而且也避免了文章的枯燥乏味。 五、课本文题写作指导 第一题 1、仔细阅读材料,归纳坎儿井有哪些不同方面的特征; 2、材料中坎儿井的各个特征既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又有联系,写作时要注意这一点; 3、利用材料整理文章不等于节录、照抄,要根据自己的思路,整合、组织材料,还要对材料的表达方式做一定程度的调整。 例1:何为坎儿井? 亚洲大陆腹地为亚非荒漠区组成部分,多山地、盆地;气候十分干旱,但山地承接了较多的降水,成为干旱大地上的一座座“湿岛”,为盆地绿洲提供了生命之水。这些水源,因干旱区的高温蒸发而大量丧失。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水源,在古代水利工程不发达又缺乏能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表达交流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3).docx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 新宁一中杨华当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景物; (2)学习写景状物的技巧,学会用多种手法写景; (3)学习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写景状物的技巧,训练语言表达,学会用多种手法写景;学习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教学策略:以引导、启发为主,以讨论为主。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阅读过许多写景的名篇,读过之后,那令人心驰神往的景色仿佛历历在目,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需要我们来认真学习和借鉴的方面,就是能够抓住景物的特征。 二、景物的特征 首先,对于景物的特征,给大家—个标准的说法: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景物在形态、布 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换言之,它是一处景物所独有的,他处景物 不会有或者不会跟他全然相似的。就是说,在你的笔下的景物,要能够留给别人鲜明的不同于 一般景物的印象。 三、鉴赏与训练——写景 (一)赏析 为了弄清什么是景物的特征以及如何来体现景物的特征,我们先看几个例子,请同学们赏析一下,分析这些景物描写美在何处?写的好,好在哪里? [ 例 1] “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 指包头和呼和浩特)的北边,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 翦伯赞《内蒙访古》比喻、拟人) 点评:例 1 是用大手笔来勾勒景物的特征。这是一幅鸟瞰图,缩千里于咫尺。作者用“青铜的屏风”比喻阴山主脉的形状和色调,用“拖”字写山坡的态势,这些都是秋天的阴山所 独具的;加上黄河、阳光的烘托和城市的点缀,整个画面洋溢着和平、宁静的气氛。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优秀教学设计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教学目标】 1.懂得说明事物抓住事物特征的重要性。 2.知道什么叫“特征”,懂得说明事物的特征不仅要对事物表象进行说明,还必须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 3.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写说明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抓住事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铅笔、钢笔、毛笔、圆珠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这就告诉我们在描述一个事物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 二、文题展示。 1.利用课文里“写作实践”第一题的材料,抓住坎儿井的一两个特征,整理出一篇说明文。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它们或外观独特,或历史悠久,或有重要的意义,或有特殊的功能。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介绍某座建筑。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3.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少物品,比如毛巾、炒锅、电视机、手机、自行车等。选取你最熟悉的一种物品作为写作对象,查阅相关资料,以《我的生活少不了它》为题,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500字。 三、写作指导。 (一)选题一: 1.仔细阅读材料,归纳坎儿井有哪些不同方面的特征。 2.材料中坎儿井的各个特征既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又有联系,写作时要注意这一点。

3.利用材料整理文章不等于节录、照抄,要根据自己的思路,整合、组织材料,还要对材料的表述方式做一定程度的调整。 (二)选题二: 仔细阅读题目提示可知,本次所要写作的这座建筑,可以是单体建筑,比如一栋楼、一座桥,也可以是群体建筑,比如一条街巷、一片塔林。但要符合“独特的位置”“标志性的外观”“悠久的历史”等选材要求。 题目要求写一篇说明文。因此,写作时要抓住建筑的突出特点,要将建筑的位置、外观、用途等交代清楚,给人以完整的印象。除了外在的特征,还可以了解与这一建筑相关的知识,比如修建的历史背景、建造的过程、设计师及设计原理等,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另外,还要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可以先总说建筑的特征,然后再加以具体说明;要运用合理的说明,恰当选择多种说明方法,还要注意说明文准确、严谨的语言特点。 (三)选题三: 1.首先审清题目的重点——“题眼”,即文题中的关键词。在“我的生活少不了它”这个题目中,“它”就是“题眼”,它直接点明了本次写作的对象。 2.其次审清题目中的限制成分——“我的”“生活”。“我的”表明是自己身边的,“生活”表明是与生活有关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 3.最后要特别注意其他重要信息。如“最熟悉”“一种物品”“说明文”“不少于500字”等关键性词语。 4.抓住物品的特征说明事物。对你所熟悉的事物,我们可以用各种说明方法,来对它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成因、关系、功用、原理等进行生动、准确的说明,让人们清楚地了解事物。 四、范文评析。 家乡的桥 我是北方人,对西湖的断桥、上海朱家角的放生桥等只闻其名,未见其形。可我并不因此而感到遗憾,因为我觉得家乡的桥也自有其韵味。 在我们农村,最普遍的要数两种桥了。一种是土桥,另一种就是钢筋混凝土桥。 土桥是早有的,也是最常见的。土桥,顾名思义,就是以土为主要材料建成的桥。一条又浅又窄的小河,两岸及河面上垒起几堆石头,在上面搭几块石板,再铺上些土,压平,这样一座土桥就建成了。 土桥造型古朴、简单,建构平庸是它最大的特点。桥面上还会有几处坑坑洼洼,几乎与

部编版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要抓住特征教案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1.懂得说明事物抓住事物特征的重要性。 2.知道什么叫“特征”,懂得说明事物的特征不仅要对事物表象进行说明,还必须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 3.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写说明文。 教学重点 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抓住事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铅笔、钢笔、毛笔、圆珠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这就告诉我们在描述一个事物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 二、文题展示 1.利用下面的材料,抓住坎儿井的一两个特征,整理出一篇说明文。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材料见教材P117)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它们或外观独特,或历史悠久,或有重要的意义,或有特殊的功能。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介绍某座建筑。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3.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少物品,比如毛巾、炒锅、电视机、手机、自行车等。选取你最熟悉的一种物品作为写作对象,查阅相关资料,以《我的生活少不了它》为题,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500字。

三、写作指导 选题一 1.仔细阅读材料,归纳坎儿井有哪些不同方面的特征。 2.材料中坎儿井的各个特征既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又有联系,写作时要注意这一点。 3.利用材料整理文章不等于节录、照抄,要根据自己的思路,整合、组织材料,还要对材料的表述方式做一定程度的调整。 选题二 仔细阅读题目提示可知,本次所要写作的这座建筑,可以是单体建筑,比如一栋楼、一座桥,也可以是群体建筑,比如一条街巷、一片塔林。但要符合“独特的位置”“标志性的外观”“悠久的历史”等选材要求。 题目要求写一篇说明文。因此,写作时要抓住建筑的突出特点,要将建筑的位置、外观、用途等交代清楚,给人以完整的印象。除了外在的特征,还可以了解与这一建筑相关的知识,比如修建的历史背景、建造的过程、设计师及设计原理等,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另外,还要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可以先总说建筑的特征,然后再加以具体说明;要运用合理的说明,恰当选择多种说明方法,还要注意说明文准确、严谨的语言特点。 选题三 1.首先审清题目的重点——“题眼”,即文题中的关键词。在“我的生活少不了它”这个题目中,“它”就是“题眼”,它直接点明了本次写作的对象。 2.其次审清题目中的限制成分——“我的”“生活”。“我的”表明是自己身边的,“生活”表明是与生活有关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 3.最后要特别注意其他重要信息。如“最熟悉”“一种物品”“说明文”“不少于500字”等关键性词语。 4.抓住物品的特征说明事物。对你所熟悉的事物,我们可以用各种说明方法,对它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成因、关系、功用、原理等进行生动、准确的说明,让人们清楚地了解事物。 四、范文评析 家乡的桥 我是北方人,对西湖的断桥、上海朱家角的放生桥等只闻其名,未见其形。可我并

写景作文指导课教案教案

作文指导课教案教案--写景的方法与技巧 中江县实验小学刘芸 一、学习目标 (一)在听说读写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参与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写景能力 教学重点:归纳写景的技巧与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创设情境 引入:同学们,有位诗人说过:“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其实,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美丽的花园。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怎样才能表现我们世界的美呢?那就需要我们大家用生花的妙笔来描绘。今天我们就回忆一下写景作文的写法。 [板书]:写景的技巧与方法 二、合作探究 人类生活在五光十色的自然之中。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等气候现象;春种秋收、日出日落等节令时序;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动物植物,还有那数不胜数的名山大川,富饶的沃野、草原,浩瀚的沙漠、海洋,构成了这个丰富的大千世界。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

中,必须要接触它,并了解、观察、感受它,以至加以描绘。把这些再现于字里行间,就是景物描写。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这样的作文呢? 1、立足于观察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尤其对于写景作文,离开了细致准确的观察,是绝对写不好的。 观察必须确立好立足点。立足点可以是固定的( 空间方位) ,也可以是变换的( 移步换景) 。但无论怎样必须层次清楚,文章的思路也就清楚了. 2、抓住特征 写景物,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里的景物颜色、形态、声响、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不能生搬硬套,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秋天就是秋高气爽。这样,你笔下的景象就会生动起来。3、要层次分明 层次就是文章的内容顺序,也即表达顺序。一般来说,写景文章有如下几种顺序。 1 .空间方位顺序。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等。 2 .时间顺序。可按季节时令和一日的时间变化( 春夏秋冬早午晚) 。 3 .地点转换顺序。也称移步换景,或参观、游览顺序。 4、要动静结合

写景要抓住特征

写景要抓住特征 自然是人类之友,我们也常常为许多作家笔下描绘大自然的美景而陶醉——其景致描写之形象,之逼真,之活灵活现,令人赞不绝口。虽然各自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也许不同,观察景物的角度和切入点迥异,甚至作者笔下的自然风光和融入的思想感情也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来描写,来临摹大自然。那么,怎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表现自然风物呢? 一、学会观察,多感官并用,感受事物特征。要走进自然,留心观察大山河川、花草虫鱼、城乡各地的风土人情等。但观察不是单纯地去看、去寻找,而要把自己融到观察对象里去,在生活中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品尝,把自己的认知和情感融进去,获得新鲜的感受和印象,从而获得对景物的深入理解。有了这样的观察,写作时就可以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加以描写。如朱自清的美文《荷塘月色》就是充分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和味觉等多种感官去感受事物的特征,绘声绘色,描形摹状,让荷塘月色和月下荷塘具有立体感,构成了宁静、朦胧、淡雅的意境,具有令人陶醉的美感。 二、巧取主体,全方位辐射,选择描写重点。瞄准绘画框,选好主体,调好聚焦,找准切入点。如一同学描写江南:“江南的最美,便是绵绵不断的雨水之间的悠然。柔情似的雨,点开清澈的流水,一圈圈地荡开,升腾起似有似无的水雾,如烟似梦。一株株的垂柳,沐着雨水,倚着轻柔的风,斜着身儿立在河道旁,在碎了的明镜中寻找自己的倩影。长长的柳枝还时不时地抚过行船的蓬顶,似调皮,又似怨恼,只为打扰了她的梳妆。”(《小桥流水人家》)写江南的美,小作者巧妙选取“江南的雨”作为描写的主体,再辐射开去,写流水,写涟漪、写水雾,写垂柳,写柔风,还写乌篷船,于是就写出江南富有独特神韵的美来,让人很是神往。 三、展开联想,多角度描摹,构建美妙境界。好的写景状物,往往由眼前之景联想,延伸开去,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增强文章的美感,还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3、让学生学会细致观察事物,热爱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事物。 教学重点:怎样抓住特征进行说明 教学难点:对“特征”的理解 教法学法: 分析引导法,谈话法,比较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铅笔、钢笔、毛笔、圆珠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写说明文,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 二、明确学习目标: 1.使学生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3.让学生学会细致观察事物,热爱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事物 三、理解“特征” 猜一猜:

1、出示投影片1: “全身盖着一层雪白的毛,它像别的哺乳动物一样,有嘴,有鼻子,有眼睛,长着四条腿,一条尾巴。” 请你根据说明内容,猜猜写的是哪种动物。(生猜一阵后) 师小结:上述文字正因为没能说清这种事物自身独有的标志,所以不好猜。(板书:独有标志)现在我们把一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独有标志换上另外一个名称,即事物的特征。(板书:事物的特征) 今天,我们学习如何说明事物的特征。(板书课题: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过渡语:事物的特征即这一事物的独有标志。究竟什么是独有标志呢? 指导学生理解“特征”。 2、出示投影片2: “长着一身柔软的雪白的毛,嘴巴是三瓣的,一双眼睛又红又亮,两只耳朵很长。”问:你能看出写的是哪种动物吗? 比较投影片2,问:为什么投影片2能更清楚的看出是写兔? 小结:写出了兔的毛、耳朵、眼睛处的独有标志。 3、出示投影片3: (小白兔)指导学生继续观察,分析其形态,问:它还有哪些标志? “嘴巴尖尖的,耳朵有时直竖,前腿短,后腿长。” 小结:比较投影片3写出了兔的形态特点,当然事物的特点不仅仅只限于形态,特征还可以包括哪些方面?(动态) 4、请大家归纳整理一下,还“兔子”一个原来的模样。

第五单元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教案

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1.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课时计划】 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写作指导,第二课时完成学生写作,集体评议。 精彩导入激发兴趣 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铅笔、钢笔、毛笔、圆珠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这就告诉我们在描述一个事物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 例文引路把握特点 香烟的自白 朋友,你一定认识我。不信?请睁大眼睛瞧一瞧——瘦长而圆滑的身材,雪白的皮肤,戴一顶海绵帽子。你说我是香烟?对了,在下正是。(开头运用“外貌描写”写出了香烟的外部特征,语言幽默诙谐。) 我的“作用”确实不小。人们参加社交活动少不了我,我成了男子汉“气派”的体现;平常办事少不了我,据说不管多难办的事,只要我出面准能成;提神醒脑开通思路也少不了我。甚至只要一打开电视,就可以看到我的身影:屏幕上的那位作家,在昏暗的灯光下苦苦思索着,桌角的那只烟灰缸里满满堆积着我的残骸——一顶顶海绵帽子。(第2自然段重点写香烟的作用。)

实际上,我是由烟草加工而成的,我的体内含有一种叫尼古丁的有毒物质。可别小看它,我们兄弟20个所含的尼古丁量,足以毒死一头强壮的大公牛!人体一旦吸进50至70毫克尼古丁就会死亡。虽然人们吸一支香烟吸收的尼古丁并不会达到使人立即死亡的地步,但长期吸取,就好像慢性自杀一样。不但如此,我的体内还含有多种致癌物质。据现代科学家分析,这些物质会促使人患肺癌、喉癌、食道癌等。有调查数据表明,近年来我的主人们得肺癌的概率比普通人高10倍,得喉癌的概率比普通人高5.4倍,得食道癌的概率比普通人高3.4倍。这些数字,也常常使我胆战心惊。(第3自然段主要写香烟的内部成分,以及香烟的危害。) 现在,我的外衣越来越精美,身价也越来越高了。我的足迹踏遍每一个角落。我也时常为自己能够风靡世界,在人类市场上能长盛不衰而骄傲。但是有时我也想,我们明明是在破坏人类的健康,为什么还受到他们如此的青睐呢?亲爱的朋友,你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第4自然段写了香烟的发展现状。) 【总评】文章先说明香烟的外形特征,再说明其“作用”和内部成分,最后说明香烟的发展的现状。文章抓住事物的特征,说得清清楚楚,生动活泼。 文题展示 1.你所在地方的建筑特色是什么?或者,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建筑?围绕家乡的建筑特色或者你印象深刻的特色建筑,自拟题目,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500字。 2.中国是个美食的国度。北京的烤鸭、陕西的羊肉泡馍、云南的过桥米线、南京的鸭血粉丝汤……你的家乡,有哪些特色美食?选择一种你最感兴趣的,仔细观察它的制作过程,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推荐。不少于500字。 【写法指导】 1.要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因此,要介绍清楚这一事物,必须把握住它的特征,才有准确性可言;不单写作说明文如此,阅读说明文也同样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抓住事物特征,是写好说明文的关键问题。

如何鉴赏写景诗(教案)

如何鉴赏写景诗歌?(教案) 类型一: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1.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绘景)忠于原诗,抓住主要景物,联想想象,用自 己优美的语言再现画面。 2.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总景)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3.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 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小结:意象---图景--意境--情感 答题步骤 ①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时间+地点+特征)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幽静深寂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常用术语: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 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③分析作者表现的思想感情。 类型二: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在写景方面有何特色?简要分析这首诗歌描写景物的方法。 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看写景的顺序:高低、远近、内外、整体局部;俯视、仰望、远眺、近观等词语。 2、看描景的角度:或形、声、色兼俱,或视觉、听觉、嗅觉综合运用,使画面富有层次感、立体感和谐感,体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3、看手法:修辞(比喻、比拟、夸张……),表现手法(衬托、对比、动静结合、情景结合、虚实相生、点面结合、侧面描写……) 4、看色彩: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 第三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描写的景物(或景物的特点) 有何作用?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写景的目的是什么? 描写某一景物有何好处? 1.渲染气氛、烘托心情 2.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环境 3.衬托人物的气节、品质、性格 4.奠定感情基调 5.为下文做铺垫 6.借景抒情、以景衬情。

写景作文教案

暑 期 课 程 讲 义 2014年7-8月 作文指导课教案教案--写景的方法与技巧 一、学习目标 (一)在听说读写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参与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写景能力 教学重点:归纳写景的技巧与方法 引入:同学们,有位诗人说过:“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其实,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美丽的花园。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怎样才能表现我们世界的美呢?那就需要我们大家用生花的妙笔来描绘。今天我们就回忆一下写景作文的写法。 二、合作探究 人类生活在五光十色的自然之中。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等气候现象;春种秋收、日出日落等节令时序;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动物植物,还有那数不胜数的名山大川,富饶的沃野、草原,浩瀚的沙漠、海洋,构成了这个丰富的大千世界。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必须要接触它,并了解、观察、感受它,以至加以描绘。把这些再现于字里行间,就是景物描写。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这样的作文呢? 1、立足于观察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尤其对于写景作文,离开了细致准确的观察,是绝对写不好的。 观察必须确立好立足点。立足点可以是固定的 ( 空间方位 ) ,也可以是变换的 ( 移步换景 ) 。但无论怎样必须层次清楚,文章的思路也就清楚了. 2、抓住特征 写景物,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里的景物颜色、形态、声响、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不能生搬硬套,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秋天就是秋高气爽。这样,你笔下的景象就会生动起来。 一、抓景物特点的描写的几种方法 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我们要仔细观察景物,抓住特点写具体,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一)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声响这些方面进行描写。请看以下片断,想想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写的。 1. “夏日的中午,万里碧空上飘着朵朵白云。这些白云,有的几片连在一起,像海洋里翻滚着银色的浪花,像层峦叠嶂的远山,有时在一片银灰色的大云层上,又飘浮着一朵朵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云朵儿,就像岛屿礁石上怒放的海石花。”这个片断作者是抓住了白云的形状、大小进行描写的。

《说明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

说明要抓住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次写作学习,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学会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3.积累说明文写作经验,提高说明文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以讲授为主,方法与实例相结合。猜谜激趣,引入课题——温故知新,突出写作对象——指导阅读教材,明确写作方法——例文示范,启发引导——牛刀小试,课堂实践——擂台写作,学生完成文章。 教学重点:学会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教学难点:知道什么叫“特征”,懂得说明事物的特征不仅要对事物表象进行说明,还应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学生作文片段,猜测说明对象,巧妙导入: 幻灯片出示学生写的描写动物的片段,让大家猜一猜,介绍的是什么动物。可以预测学生的答案是众说纷纭,又各有道理。水到渠成后,教师公布答案:这其实是写了一只青蛙。在学生抗议后,教师引导:“为什么大家觉得不像青蛙,因为作者没有抓住青蛙的特征。”从而引出本节学习内容及课题:《说明要抓住特征》,并出示本节学习的预测目标,从而进入本节写作指导课的学习。 (这一环节是想通过学生因不注意把握事物特征而介绍模糊的例子,启发学生:要想介绍清楚事物,必须要抓住它的特征。采用猜谜的形式,是想加深印象,让学生在后面自己的写作中不犯类似错误。) 二、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在本环节,引导学生复习以下知识,并以幻灯的形式出示问题,让学生讨论,然后教师归纳得出结论。 1.什么是说明文? 讨论归纳: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章体裁,用来客观地介绍事物或阐明事理的文章。 2.怎样清楚地说明事物呢? 讨论归纳:要想清楚地说明事物,就必须准确把握事物的特征。比如,《中国石拱桥》重点抓住了我国石拱桥的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苏州园林》则突出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整体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而达到了写作目的。

写景教学设计

写景教学设计

写景要抓住特征 一、教材分析 《写景要抓住特征》是人教版必修2《表达与交流》部分第一篇《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该课主要是介绍写作中景物描写需要具备的两个要素,再结合该书第一单元三篇散文中描写景物的部分分析除具备这两个要素外,还要点拨学生学习名家的一些写作技巧。 二、学情分析 学生阅读时一般忽略景物描写的文字,不能从中体悟到除景物特点以外的东西,感受不到作者的特殊情感或者寓于其中的特殊意图,因此对其视而不见。因此,本节课立足课文让学生从中总结出景物描写的特点,并通过随堂实践,有意识地将景物描写融入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研读课文总结,并结合实例验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的情怀并有意识用景物来传情达意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学会将感情渗入到景物描写之中,并运用各种写作技巧 五、教学教法 自主探究学习、实例分析法、实践演练法 六、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从第一单元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的句子作为实

例让学生自己分析总结,并搜集图片设置情景让学生实践操练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2010年11月20日,郑州一名12岁初一女生的作文被瑞士收藏家乌里·希克以10万元购得,这篇作文题目是《我爸爸是一只熊猫》。文中这位女生说爸爸就像一只熊猫,有着黑白两面。既有慈爱的一面,也有脾气暴躁,喝酒发泄让女儿不喜欢的一面,与众不同。 中央党校的一位博士回忆在北大读书时,美籍教师让他们用英语写《我的母亲》,结果大家写得都差不多,老师气愤地指责他们说:“难道你们长着同样的脑袋吗?难道你们的母亲没有虐待过你们?难道你们的母亲没有好吃懒做的吗?难道你们对你们的妈妈没有一点遗憾吗?” 综合这两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写作时我们总是善于写出具有共性的作文,很难写出具有个性的文章,而要想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必须写出具有个性色彩的文章。这节课,我们来学学如何写出具有个性的景物! 二、基础探究,课文研读 1明确景物描写的意义 景物描写指对景色及周围陈设的描写。包括两种形式: 全篇景物描写和在写人、记事、议论中插入景物描写。 举出学过的含有写景文字的例子: 很多好作品都会借景物描写来达到特殊的效果,《边城》中凤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