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过敏风险因素干预指导
儿童常见过敏症的识别与处理

儿童过敏症特点
01
年龄特点
儿童期是过敏症的高发期,特别是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随着年龄的增
长,部分儿童的过敏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02
症状多样性
儿童过敏症的症状表现多样,可能涉及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多个系
统。常见症状包括皮疹、瘙痒、红肿、咳嗽、喘息、呕吐、腹泻等。
03
反复发作
儿童过敏症往往呈现反复发作的特点,接触过敏原后症状迅速出现,避
环孢素、他克莫司等。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脱敏疗法
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的暴露量,提高儿童对过敏原的耐受能力。
替代疗法
使用非过敏性食物或物品替代过敏原,如使用特殊配方的奶粉替 代普通牛奶。
心理干预
对于因过敏症状导致心理问题的儿童,可进行心理干预如认知行 为疗法、家庭治疗等。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Chapter
皮肤感染问题解决方案提供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细菌滋 生和感染。
使用抗过敏药物
在医生建议下,可局部使用抗过敏药物,缓解皮肤瘙痒和红肿等症 状,预防皮肤感染。
及时就医治疗
若儿童出现皮肤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避免感染扩散和加重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心理干预在并发症中作用阐述
是否过敏。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02
通过检测血液中针对某种过敏原的特异性IgE抗体来判断是否过
敏。
斑贴试验
03
将可疑过敏原贴于皮肤,观察皮肤反应来判断是否过敏。
诊断依据及流程
全面检查患儿的皮肤、呼吸道、 消化道等,寻找过敏症状的线索 。
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 查结果,综合分析得出诊断结论 。
社区早期口服双歧杆菌对过敏性疾病患儿的干预效果

·临床研究·2012年7月第9卷第21期中国医药导报CHINA MEDICAL HERALD过敏性疾病是一种由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诱发的多因素疾病,从新生儿到老年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可能发生,往往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过敏性疾病中,以速发型过敏反应比较常见,其主要类型有皮肤过敏反应、呼吸道过敏反应、消化道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等[1]。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儿童各种过敏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目前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已达7.5%,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为1.56%。
小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与其免疫形成初始化过程有关。
一般情况下,机体肠道含有一定量的菌群,主要参与生物拮抗、营养吸收与代谢、免疫应答调节等。
肠道菌群失衡可导致启动炎症反应,机体的保护功能削弱,发生变态反应的几率上升。
目前,大量的研究结果已经表明:益生菌可降低肠道通透性,增强肠道特异性IgA 反应,还有助于提高肠道屏障功能,使在过敏人群中发生改变的肠道微生态环境恢复正常,因此,益生菌可以作为预防过敏性疾病的主要手段[2]。
基于此,本文对本社区100例有过敏史的婴幼儿口服双歧杆菌6个月,随访观察其对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社区有过敏史的100例3岁以下的新生儿,其中,男58例,女42例;早产15例,足月85例,本研究收集资料的时间为2011年1~6月。
两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57,P =0.418);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610,P =0.564),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1.2研究方法经父母知情同意后,将在社区中随机选取的符合本研究社区早期口服双歧杆菌对过敏性疾病患儿的干预效果分析岑丽君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新兴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广东深圳518000[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早期口服双歧杆菌干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疗效。
婴幼儿过敏早期营养干预

敏 的 儿 童 , 是 1岁 以 内 的 婴 儿 约 有 但
关键词
2 0 4. 98
过 敏 性 疾 病 营养 干 预
25 . %经 历 了 不 同 程 度 的 牛 奶 过 敏 反 应 。
d i 1 . 9 9 j i n 0 7 —6 4 . 0 o: 0 3 6 / . s .10 s 1x 2 1. 1
缓 解 ,并 且 主 要 是 那 些 对 牛 奶 和 鸡 蛋 过 ,
获得 低敏 配方 的最 好 方 法 , 即对 蛋 白 结 构 进 行 修 饰 从 而 大 大 减 少 具 有 抗 原 活 性 物 质 的 量 。 目前 , 据 水 解 的程 度 , 解 蛋 根 水 白配方 分 为 适 度 水 解 蛋 白 配 方 ( ai l pray tl
crn 注 册 的研 究 中 搜 索 到 4个 孕 期 饮 hae
热、 超滤 、 水解等 特殊工 艺降 低蛋 白质成
份的抗原性 , 其 终产物 大多 为二 肽、 使 三
肽 和 少 量 的 游 离 氨 基 酸 , 敏 原 独 特 型 表 过
童哮喘 的发 病 率 0 1 % ~34 % , 他 .2 .4 其 过敏性疾病 国内尚无确切 的统计数据 , 但
1 % ~ 0 。据 调 查 我 国 <1 5 2% 4岁 城 市 儿
妊娠期 、 哺乳期母亲饮食 限制对婴儿食物
过 敏 的 影 响 20 00年 以前 较 多研 究 建 议 妊 娠 后 期
的 母 亲 回避 鸡 蛋 、 奶 、 果 等 主 要 过 敏 牛 坚 食 物 。然 而 20 0 3年 K a edr 从 C — rm re 等 o
婴 幼 儿 过 敏 早 期 营 养 干 预
人 食 物 过敏 发 病 率 ( % ~2 ) 1 % 。虽 然 约
婴幼儿食物过敏

其制品2~4周; 明显改善逐渐恢复原饮食;如再现继续
回避; 必要时(回避无效/断母乳后)给予深度
水解蛋白配方或氨基酸配方奶粉替代。
《中华儿科杂志》,2013,3:183-186
配方奶喂养发生牛奶蛋白过敏婴儿
≤2岁患儿应完全回避含有牛奶蛋白食物 及配方,并以低过敏原性配方替代;
大多食物过敏性胃肠疾病属于非IgE型或 混合型食物过敏,因此,皮肤试验或特 异性IgE测定对食物过敏性胃肠疾病诊断 价值非常有限。
4.食物回避试验
食物回避试验:一般每次严格回避一种 食物2周(IgE介导)~4周(非IgE介导), 若过敏症状改善或消失,提示该食物即 为变应原,否则说明过敏物仍未排除。 此法仅用于其他方法失败但高度怀疑为 食物过敏时。
过敏性鼻结膜炎
支气管哮喘 特应性皮炎
二、常见食物过敏原与高危因素
婴幼儿时期,90%的 食物过敏与牛奶、鸡 蛋、大豆、小麦、花 生、鱼、虾、坚果类 等8种食物有关。
花生、坚果类过敏可 持续数年,甚至成年 后。
容易引起食物过敏的食物
牛奶
鸡蛋
花生
坚果
Wheat
Soya bean
Shellfish
Fish
严重过敏反应:症状进展迅速、累及两个以上 器官系统,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出现如血压下 降及心律失常等表现,甚至过敏性休克。
四、诊断注意事宜
诊断流程 病史及体检 皮肤点刺试验(SPT) 食物特异性IgE检测(sIgE) 食物激发试验 其他
1. 诊断流程
2.病史及体检
某些症状出现是否与某种食物摄入有关; 可疑食物的摄入量; 摄入可疑食物到出现症状的时间; 其他时间进食相同食物是否出现相同症状; 最近一次出现症状的时间; 症状出现的频率; 有无其他因素影响,如运动; 诊治情况,如曾诊断为何疾病,治疗效果如何; 有无食物污染的可能性等。
南京市秦淮区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实验研究·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6月第21卷第18期*基金项目:江苏省“双创计划”-双创博士项目作者简介:牟静怡(1990.02-),女,博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儿童营养南京市秦淮区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牟静怡 于欣 侯润馨 田巍巍 杨炜(南京市秦淮区妇幼保健所儿童保健科,江苏 南京 210000)【摘要】目的:探讨南京市秦淮区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过敏性疾病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南京市秦淮区妇幼保健所儿童保健门诊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接诊的现患或曾患过敏性疾病的0~36个月婴幼儿190例(过敏组)及同期未曾发生过敏性疾病的婴幼儿19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婴幼儿发生过敏性疾病的影响因素。
结果:过敏组婴幼儿所患过敏性疾病以湿疹和食物过敏为主,湿疹163例(85.79%),食物过敏45例(23.68%),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等其他过敏性疾病17例(8.95%),其中32例(16.84%)发生过2种及以上过敏性疾病;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父亲过敏史、父亲吸烟史、母亲过敏史、母亲孕期或哺乳期偶尔摄入易过敏饮食、>6个月添加辅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示,父亲过敏史、母亲过敏史、>6个月添加辅食、辅食未添加鸡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父亲过敏史、母亲过敏史和辅食未添加鸡蛋是婴幼儿发生过敏性疾病的危险因素,>6个月添加辅食是婴幼儿发生过敏性疾病的保护因素。
【关键词】过敏性疾病;婴幼儿;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729 R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3)18-0035-05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呈日益升高的趋势,已成为21世纪全球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过敏风险预防专项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过敏性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普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之一。
过敏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过敏性疾病,特制定本过敏风险预防专项方案。
二、方案目标1. 提高公众对过敏性疾病危害的认识,增强预防意识。
2. 降低过敏性疾病发病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 建立健全过敏性疾病预防体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预防格局。
三、预防措施1. 早期筛查与干预(1)对新生儿、婴幼儿进行过敏性疾病筛查,重点关注湿疹、食物过敏等早期症状。
(2)对过敏高风险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包括母乳喂养、合理膳食、避免接触过敏原等。
2. 健康生活方式(1)提倡母乳喂养,减少配方奶粉的使用。
(2)调整膳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减少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3)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3. 避免接触过敏原(1)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定期通风换气。
(2)使用空气净化器,降低室内过敏原浓度。
(3)避免接触宠物毛发、花粉、尘螨等过敏原。
4. 医疗保健(1)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过敏性疾病防治能力建设,提高诊疗水平。
(2)推广过敏性疾病规范化诊疗流程,提高治疗效果。
(3)加强过敏性疾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5. 社会宣传与培训(1)开展过敏性疾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公众认知度。
(2)组织专业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防治能力。
(3)开展过敏性疾病防治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氛围。
四、实施步骤1. 制定过敏风险预防专项方案,明确责任分工。
2. 开展过敏性疾病筛查,对高风险人群进行早期干预。
3. 加强健康生活方式宣传,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4. 完善医疗保健体系,提高过敏性疾病诊疗水平。
5. 深入开展社会宣传与培训,提高公众认知度和防治能力。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过敏风险预防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2. 加大经费投入,保障过敏风险预防工作顺利开展。
3. 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过敏风险预防工作。
儿童过敏进程的早期干预

哮喘相关事件发生密度比(IDR)
AR治疗可降低AS相关事件的风险
1.2
1
P=0.001
IDR代表两个发生密度的比率:(a/N1)/(b/N2),a
0.8
和b代表事件发生数,N1和N2分别代表暴露和非 暴露组累计时间
0.6 1
0.4
0.2
0.49
0 未治疗AR人群
AR治疗人群
• 美国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覆盖1年内4944例哮喘合并鼻炎患者 • 结果:治疗AR人群IDR=0.49,表明该人群发生哮喘相关事件的风险仅为未治疗AR人群
赵京, 柏娟, 申昆玲,等. 北京、重庆、广州三城市中心城区0~14岁儿童过敏性疾病问卷调查[J]. 中华儿科杂志, 2011, 49(10):740-744.
世界过敏日提出 “关爱儿童过敏” “关注过敏进程”
7月8日世界过敏日 2012年世界过敏日主题
“关爱儿童过敏” 2013年世界过敏日主题 “关注过敏进程,重视食物过敏”
Lj H, Dm F, Ft S. Social and familial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childhood asthma[J]. Pediatrics, 1985, 75(5):859-68.
5年后患病相对风险
婴幼儿期湿疹是之后五年内 鼻炎和哮喘发病最强危险因素之一
既往过敏性疾病报告率
5.36% 2.09%
既往哮喘
报告率最小值 报告率最大与最小值差
12.59% 7.83%
既往过敏性鼻炎
13.42%
7.22%
既往湿疹
2008年10月~2009年3月,采用多阶抽样的方法,从北京、重庆、广州的中 心城区分别抽取0~14岁儿童10372名、9874名及4072名,通过问卷对儿童 哮喘、过敏性鼻炎及湿疹既往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北京、重庆、广州三城市 既往哮喘、既往过敏性鼻炎和既往湿疹的报告率分别为2.09%~7.45%, 7.83%~20.42%和7.22%~20.64%
《医学检验专业开题报告:不同年龄儿童过敏原特点的筛查与分析2200字》

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儿童过敏原检验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过敏原检验从理论到实践上的大量推广和创新,儿童哮喘患病率在我国逐年升高,这是国内过敏原检验受到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1990、2000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儿童哮喘患病率为0.91%、1.54%,2009年的全国地区性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儿童哮喘的患病率有了进一步上升,例如北京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为3.15%4,因此,儿童哮喘的预防和治疗仍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尘螨为居室主要吸入性过敏原,会导致过敏性哮喘、鼻炎和其他疾病的出现及症状的恶化,故儿童过敏原检验迫在眉睫。
开题报告
教学点名称
姓 名
专 业
医学检验
学 号
指导教师姓名
专 业
职 称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不同年龄儿童过敏原特点的筛查与分析
(一)选题的意义
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工业化进程加快,植被分布变化及人们饮食和生活习惯改变,过敏性疾病在儿童群体中的发生比例逐渐增加,使得其生活学习工作受到较大的影响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作为世界范围内常见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但又因为其复杂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使得其缺少可根治的方法。过敏原作为过敏性疾病中已明确的主要病因,对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起直接刺激作用,因而增加有关过敏原的检测对于降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我国地域范围宽广,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在不同地区都有一定差异,过敏原的种类也有部分存在季节性和地域性特征,因而检测不同种类过敏原对于制定合适的过敏谱、针对性的预防过敏性疾病十分关键。
指导意见:
是否同意开题:
指导教师签名:
年rhorst等指出指出螨体和代谢物都可引起人体致敏并建议室尘、尘螨和过敏疾病的概念。尘螨在蛛形纲中属螂螨亚纲为主,以尘螨属)种最为常见,主要由户尘螨组成。尘螨多分布在大陆性气候地区,在美国8个不同地区的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居室内户尘螨和粉尘螨共存阿,澳大利亚和英国居室内螨种则以户尘螨为主,多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观点。1990年 Sporik 等对英国67名儿童进行的一项出生队列研究首先提出,婴幼儿期暴露于Der pl水平高于10 ug/g时可导致11岁哮喘风险增加4.8倍。2007年 Celed6n等对美国波士顿440名致敏高危儿童的出生队列研究表明,早期生活环境中尘螨过敏原暴露水平处于高浓度范围(即≥10 ug/g时,7岁时哮喘风险增加2倍(OR=3.0,95%CI : 1.1~7.9) ,迟发的喘息风险增加4倍(OR=5.0,95%CI : 1.5~16.4)。2008年澳大利亚一项针对516名致敏高危儿童为期5年的出生队列研究表明,生活环境中 Der pl暴露水平位于中高级浓度范围(13.51~23.40 ug/的儿童相对于生活环境中具有极高浓度Der pl (即>23.40 ug/g的儿童,其哮喘患病率反而更高(OR=3.99,95%%CI : 1.89~8.40),显示过敏性哮喘发病和尘螨暴露水平相关,但并非呈线性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添加辅食,降低过敏风险
宝宝出生后6个月,要按时添加辅食,添加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父母过敏的食物,建议在婴儿期后再尝试给宝宝添加。 首先添加不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如强化铁米粉,之后逐渐添加蔬菜、
适度水解蛋白配方,降低过敏风险
普通牛奶蛋白——已被证实的过敏风险因素:
普通牛奶代表含有大量异种蛋白,容易导致过敏。 普通牛奶蛋白均为大分子蛋白质,其过敏原性与其分子大小有一定关系。 研究显示,婴儿出生3天内喂养完整牛奶蛋白配方奶粉,患过敏性疾病风险增加40%。 适度水解蛋白配方,有效降低过敏风险: 适度水解蛋白配方:是将牛奶蛋白通过加热和特殊酶等技术水解成小分子牛奶蛋白、
研究证实,孕期使用抗生素或解热镇痛药,会增加婴儿 出生后患过敏性疾病的风险
风险因素解读:
母亲孕期服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会通过胎盘循环进入到胎儿体内, 影响胎儿健康肠道菌群的早期建立,进而妨碍胎儿肠道屏障的建立和免 疫系统的成熟,增加婴儿过敏风险。
指导建议:
孕期应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或解热镇痛药,如抗生素(青霉素、甲硝唑 等),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适度水解配方蛋白分子为普通配方的十分之一,且有效切断过敏原,阻断过敏历程的源头,帮 助降低宝宝过敏风险。
过早喂养普通蛋白配方增加宝宝过敏风险!
大分子蛋白来袭!
过早喂养普通蛋白配方使宝宝过敏风险增加40%! 普通配方奶粉含有大分子蛋白,且不含益生菌,人员引起宝宝过敏。
因此,建议您采用纯母乳喂养。如果没有母乳或母乳不足,建议您选择 含有益生菌的适度水解蛋白配方,帮助降低宝宝过敏风险。
剖宫产婴儿过敏风险相比顺畅婴儿增加30%
指导建议:
自然分娩: 自然分娩的婴儿可充分接触母亲的产道菌群,有利于婴儿建立自身肠道菌群,从而促进肠道屏障的发 育和免疫系统建立,减少过敏风险。
纯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减少了接触异种大分子蛋白质的机会,降低了致敏的可能性; 母乳含有益生菌,有助于婴儿健康肠道菌群建立和免疫系统发育,减少过敏风险。
纯母乳喂养,降低过敏风险
母乳喂养的正确方式:
一般于产后半小时内开始哺乳,出生后24小时约喂8~12次,此时乳房内乳量 虽少,但新生儿吸吮动作次哺乳后,应将新生儿抱起轻拍背部1-2分钟,排出胃内空气,以防吐奶
帮助增加奶水的方法:
尝试更换哺乳姿势-最有效的催奶办法勤吸吮-如吸吮不给力可用好的吸乳器 增加吸吮频率-选择适当的催奶食物-妈妈多休息补充水分
过敏具有家族遗传性
风险因素解读
研究证实,父母双方均有过敏史的宝宝过敏风险高达父母均无过敏史宝宝的3.6倍, 父母其中一方有过敏史的宝宝过敏风险也达2.3倍;
另外,如果您的宝宝不是头胎,那么宝宝的哥哥或姐姐如果有过敏史,也会增加宝宝 的过敏风险。这些亲人中发生过敏的人数越多,宝宝的过敏风险也越高。
因此,建议您尽量远离吸烟环境,有助降低宝宝过敏风险。
孕期常接触消毒剂、杀虫驱蚊剂,增加宝宝过敏风险
风险因素解读:
孕期如果经常接触消毒剂,过度清洁,影响胎儿获取益生菌,进而妨碍 健康肠道菌群的建立和免疫系统的发育,增加过敏风险;
孕期母亲接触杀虫驱蚊剂。杀虫驱蚊剂 有一定毒性,可通过皮肤及呼 吸进入母体,影响胎儿的免疫系统的发育,增加过敏风险。
研究证实含有益生菌的适度水解配方可以有效降低婴儿湿疹风险达25%,降低婴儿过敏性鼻炎风险达 37%。 适度水解配方蛋白质分子为普通配方的十分之一,且有效切断过敏原,阻断过敏历程的源头,帮助降 低宝宝过敏风险。 益生菌可促进婴儿肠道屏障的发育和免疫系统建立,增强机体免疫。
剖宫产增加宝宝过敏风险!
在医生的指导下再尝试添加这类食物。
合理添加辅食,降低过敏风险
婴儿食物转换方法
6月龄
7-9月龄
10-12月龄
食物形状
泥状食物
末状食物
碎状、丁块状、指状食物
餐次
尝试,主机增加至1餐
4~5次奶,1~2餐其他食物
2~3次奶,2~3餐其他食物
乳类
谷类 蔬菜水果类
纯母乳、部分母乳或配方奶逐渐减少夜间 哺乳 定时(3-4小时)哺乳,5-6次/日,奶量 800-1000ml/日 逐渐减少夜间哺乳
剖宫产婴儿过敏风险增加30%! 剖宫产婴儿肠道菌群建立较晚,免疫系统不能得到及时的训练; 剖宫产婴儿不能及时获得母乳喂养,头几天可能接触到普通牛奶蛋白奶
粉,增加过敏风险。
因此,建议您自然分娩,有助降低宝宝过敏风险。
研究证实,宝宝出生3天内喂养完整牛奶蛋白配方奶粉, 患过敏性疾病的风险增加40%
过敏具有家族遗传性!
基因魔大揭秘!
父母均有过敏史的宝宝过敏风险高达3.6倍! 宝宝过敏风险:
父母均有过敏风险史3.6倍风险>父母单方有过敏史2.3倍风险>父母均无过敏史
虽然遗传因素是无法改变的,但可通过在孕期、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等 多方面加强预防,最大限度降低宝宝过敏风险,如孕期补充乳双歧杆菌 和鼠李糖乳杆菌、自然分娩、纯母乳喂养等。
研究证实,宝宝出生3天内喂养完整牛奶蛋白配方奶粉, 患过敏性疾病的风险增加40%
指导建议:
纯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减少了接触异种大分子蛋白质的机会,降低了致敏的可能性。; 母乳含有益生菌,有助于婴儿健康肠道菌群建立和免疫系统发育,减少过敏风 险。
GINI研究比较了4种蛋白配方对婴儿过敏预防的效果,结果显示:适度水解乳清 蛋白配方pHF-W可有效降低婴儿湿疹风险达25%,降低婴儿过敏性鼻炎风险达37%。
婴幼儿过敏风险因素干预指导
婴儿过敏的总患病情况
有40.9%的0-24月龄婴幼儿家长自报孩子曾发生或正在发生过敏性 疾病症状(皮肤瘙痒、眼鼻症状、喘息、胃肠道症状、口唇症状)。
常见 • 特应性皮炎、瘙痒、皮疹、水肿、干燥等 过敏 • 吐奶、腹泻、便秘、腹痛等 症状 • 喘息、哮喘、咳嗽、鼻炎等
王硕.等.城市0-24月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症状流行 病学调查、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24(2):119-122
指导建议:
尽量不要让宝宝经常接触毛绒玩具,或者杀虫驱蚊剂,避免使用抗生素, 解热镇痛药,如果必须使用,请遵医嘱。
尽量纯母乳喂养,若不能母乳喂养则推荐选用含有益生菌的适度水解配 方,帮助减少过敏风险。
宝宝常接触毛绒玩具、杀虫驱蚊剂,或使用抗生素、解 热镇痛药,增加过敏风险!
宝宝经常接触毛绒玩具,杀虫驱蚊剂,或吃解热镇痛药,会增加宝宝过 敏风险。
剖宫产婴儿过敏风险相比顺畅婴儿增加30%
风险因素解读:
剖宫产影响婴儿过敏防御系统建立:剖宫产婴儿没有机会接触母亲产道菌群,使得肠 道菌群建立较顺产儿延迟达180天,影响婴儿肠道屏障的发育和免疫系统的成熟,增 加过敏风险;
剖宫产婴儿不能及时获得母乳喂养:剖宫产妇术后需平卧6个小时,麻醉、止痛药物 会进一步延迟泌乳时间,此间不能母乳喂养婴儿,而不当喂养会增加过敏风险(详见 喂养方式)。
指导建议:
孕期应尽量避免经常性地接触消毒剂和杀虫、驱蚊剂。 另外有研究证实,孕期母亲补充乳双歧杆菌何鼠李糖乳杆菌有助于降低
宝宝对牛奶蛋白的敏感性达50%,孕期补充鼠李糖乳杆菌能够降低婴儿 特应性皮炎发生风险达50%。
孕期常接触消毒剂、杀虫驱蚊剂,增加宝宝过敏风险!
消毒王驾到!
建议您尽量避免接触消毒剂、杀虫驱蚊剂,有助降低宝宝过敏风险。
指导建议:
虽然遗传因素是无法改变的,但可通过在孕期、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等多方面加强预 防,最大限度降低宝宝的过敏风险。 孕期:研究证实,孕期母亲补充乳双歧杆菌何鼠李糖乳杆菌有助于降低宝宝对牛奶蛋 白的敏感性达50%,孕期补充鼠李糖乳杆菌能够降低婴儿特应性皮炎发生风险达50%; 分娩方式:自然分娩的婴儿可充分接触母亲产道菌群,促进肠道屏障的发育和免疫系 统建立,减少过敏风险; 喂养方式:纯母乳喂养,若不能母乳喂养则推荐选用含有益生菌的适度水解配方。
风险因素解读:
普通牛奶蛋白含有大量异种大分子蛋白,是宝宝生命早期最易接触到的 食物过敏原;
食物过敏通常是婴儿过敏历程的第一步; “过敏历程”指在特定的年龄阶段依次出现食物过敏、特应性皮炎、过
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等不同类型的过敏性疾病,过敏历程一旦开术, 难以治愈,而且会影响宝宝的一生; 婴儿早期过敏预防可减少未来过敏性疾病发生风险。
另外有研究证实,孕期母亲补充乳双歧杆菌何鼠李糖乳杆菌有助于降低 宝宝对牛奶蛋白的敏感性达50%,孕期补充鼠李糖乳杆菌能够降低婴儿 特应性皮炎发生风险达50%。
孕妇心理压力大增加宝宝过敏风险!
孕妇心理压力达,增加宝宝过敏风险! 因此,建议您减轻心理压力。有助于降低宝宝的过敏风险。
孕妇接触吸烟环境增加宝宝过敏风险
宝宝常接触毛绒玩具、杀虫驱蚊剂,或使用抗生素,解 热镇痛药,增加过敏风险!
风险因素解读:
宝宝接触接触毛绒玩具,因毛绒玩具含有大量微小的螨虫,影响婴儿的 呼吸系统,增加过敏风险;
宝宝接触杀虫驱蚊剂,因杀虫驱蚊剂刺激婴儿的呼吸道及肺部,增加过 敏风险;
宝宝使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影响健康倡导菌群的早期建立,进而妨 碍肠道屏障的建立和免疫系统的成熟,增加过敏风险。
建议您尽量避免宝宝接触毛绒玩具、杀虫驱蚊剂; 尽量避免随意给宝宝服用解热镇痛药,如确需使用,请遵医嘱。
纯母乳喂养,降低过敏风险
纯母乳喂养的好处
纯母乳喂养是最佳过敏预防措施,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是预防婴儿过敏的最 好方法
有利于婴儿感觉和认知的发育 防止婴儿患传染病和慢性疾病 增强婴儿免疫力 易于消化、吸收 有益母亲健康
另外有研究证实,孕期母亲补充乳双歧杆菌何鼠李糖乳杆菌有助于降低 宝宝对牛奶蛋白的敏感性达50%,孕期补充鼠李糖乳杆菌能够降低婴儿 特应性皮炎发生风险达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