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常见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课件
化学中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化学中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 什么是吸热反应?1.1. 吸热反应,简单来说,就是化学反应过程中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的反应。
就像你吃一碗热汤时需要吸入热气,而这时热量会从碗里转移到你的嘴里。
化学反应中也是如此,吸热反应“吞噬”了周围的热量,导致反应体系变得冷冷的。
比如说,水的蒸发就是一个典型的吸热反应。
你想想,夏天的蒸发汗水让你感觉凉爽,就是因为这些汗水在蒸发过程中从你身体里吸收了热量。
1.2. 另一个例子就是冰袋的使用。
那些冷却你扭伤的冰袋,里面其实是化学反应在默默进行。
在你挤破袋子之后,袋子里的化学物质反应开始吸热,从而让冰袋变冷,帮助你缓解疼痛。
说到这里,有没有觉得化学反应其实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呢?2. 放热反应:热量的“疯狂释放”2.1. 反过来,放热反应就是在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热量的反应。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火锅上的锅底一边炖着美食,一边释放出香喷喷的热气。
在放热反应中,化学物质们忙着把热量“甩”给周围,结果让周围的环境变得越来越热。
举个简单的例子,燃烧木材就是放热反应。
你在篝火旁边取暖,就是因为那些木材在燃烧过程中释放了大量的热量。
2.2. 还有就是我们冬天用的暖宝宝。
你打开暖宝宝后,它开始产生热量来让你的手暖和起来,这也是一种放热反应。
暖宝宝里的化学反应不断释放热量,就像是给你一个小小的暖炉,帮助你对抗寒冷。
说白了,放热反应就是把热量“撒”出来,给我们带来温暖和舒适。
3. 吸热与放热反应的“互补”3.1.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就像是化学世界里的好朋友,一个吸热,一个放热,彼此配合得天衣无缝。
比如,溶解盐类物质的过程中,一部分吸热,另一部分释放热量。
就像你在做饭时,先得加点热水,然后再加盐,两者的化学反应让你的饭菜更加美味。
这种反应的变化不仅仅发生在实验室里,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3.2. 这些反应的“互动”让我们的世界充满了惊喜和奇妙。
你有没有发现,当化学反应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时,它们不仅让我们获得便利,还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体验。
新教材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专题6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 精品教学课件

(1)1 mol N 和 3 mol H 生成 1 mol NH3(g)是________(填“吸收” 或“释放”)能量的过程。
(2)
由
1 2
mol
N2(g)
和
3 2
mol
H2(g) 生 成
1
mol
NH3(g)
的过程
________(填“吸收”或“释放”)__________ kJ 能量。
[解析] 如果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整 个反应就放出能量,反之就吸收能量。
[解析] (1)电解水需要消耗大量电能。 (2)H2作为“绿色能源”优点有三:来源丰富;热值高;无污 染。
[答案] (1)需大量电能 (2)来源丰富(H2O),燃烧放出的热量 多,产物无污染
探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素养养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材料1:利用化学键的能量变化可粗略计算化学反应过程中的 能量变化。以反应 H2+Cl2===2HCl为例:
[问题 3] ②和③相比较,ΔH 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生成 H2O 的状态不同,ΔH 不同。
[问题 4] ③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 在一定条件下,1 mol 氢气与12 mol 氧气完全反应,生 成 1 mol 气态水,放出 241.8 kJ 的热量。
b.用手摸烧杯底部有冰凉 Ba(OH)2·8H2O +
感觉
2NH4Cl===BaCl2
c.用手拿起烧杯,玻璃片 + 2NH3↑ +
黏结到烧杯的底部
10H2O,该反应
d.烧杯内反应物成糊状 吸收热量
由上述实验可知,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有的 放出 能量, 有的 吸收 能量。
3.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 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 应中的 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PPT教学课件

②2NH4Cl(s)+Ba(OH)2·8H2O (s)=BaCl2+2NH3
↑+10H2O
高温
③C(s)+H高2O温 (g) CO+H2
④CO2+C 2CO
为了更准确的描述反应,我们引入了反应热的定义。
一、反应热的涵义 1、化学上规定,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 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为该反应在此温度 下的热效应。 2、符号:用Q表示
• 3.联合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国际性公约
是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第十课 谁为我们护航 第一节 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
学习目标: 1.了解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的含义. 2. 了解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基本内容.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学.科.网 正确分析发生在
自己生活周围的各种权益侵害问题.
我们为什么需要家?
家庭保护的基本内容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八条、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 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岐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禁止溺婴、弃婴。
第九条、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 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3.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并 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 .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 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
. 因为本实验的关键是测反应的反应热,若动作迟缓,将会使热 量损失而使误差增大。
4.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 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注意不要洒到外 面)。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 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下表。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化学反应放出能量,反应放热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化学反应吸收能量,反应吸热一、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关系(一)、化合反应中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绝大多数的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少数化合反应是吸热反应。
1、化合反应中常见的放热反应:(1)氢化物的生成反应是放热反应的实例①氢气与氟气黑暗处就爆炸放热:H2 +F2 =2HF②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放热:H2 + Cl2点燃2HCl③氢气和氯气的混合光照爆炸放热:H2 + Cl2光照2HCl④氢气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放热:2H2 +O2点燃2H2O⑤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是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N2 +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2)氧化物的生成是放热反应的实例①木炭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放热:C+O2点燃CO2②一氧化碳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放热:2CO+O2点燃2CO2③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放热:4NH3 +5O2催化剂加热4NO+6H2O④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放热:S+O2点燃SO2⑤二氧化硫与氧气催化氧化反应放热2SO2 +O2催化剂加热2SO3(3)含氧酸的生成反应是放热的实例①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是放热反应:SO3 +H2O=H2SO4(4)强碱的生成反应是放热反应的实例①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放热:Na2O+H2O=2NaOH②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放热:2Na2O2+2H2O=4NaOH+O2↑③生石灰氧化钙和水放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CaO+H2O=Ca(OH)2(5)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的生成是放热反应的实例①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放热:Na2O+CO2=Na2CO3②生石灰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放热:CaO+CO2=CaCO32、化合反应中常见的少数吸热反应(1)氢化物的生成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实例①氢气与碘持续加热生成碘化氢吸热:H2 +I2加热2HI②氢气和硫蒸气加热反应生成硫化氢吸热:2H2 +S 点燃2H2S(2)氧化物的生成是放热反应的实例①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吸热:2Cu+O2点燃2CuO②二氧化碳与碳加热生成一氧化碳吸热:CO2+C 加热2CO(二)、分解反应中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分解反应少数是放热反应,大多数是放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以及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以及吸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⑴常见的放热反应①燃烧反应。
如C、CO、C2H5OH等到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
如2KOH+H2SO4=K2SO4+2H2O③活泼⾦属与⽔或酸的反应。
如2Al+6HCl=2AlCl3+3H2↑④多数化合反应。
如Na2O+H2O =2NaOH,SO3+H2O=H2SO4⑵常见的吸热反应①多数分解反应,如CaCO3CaO+CO2↑②铵盐与碱的反应,如:2NH4Cl(s)+Ba(OH)2·8H2O (s)=BaCl2+2NH3↑+10H2O③C(s)+H2O(g) CO+H2④CO2+C 2CO测定反应热Q= - C(T2 -T1)=- C0m(T2-T1)中和反应的反应热:酸碱中和反应所放出的热量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中和反应⽣成1mol⽔时的放出的热量中和热数值⼤⼩与反应物量多少⽆关焓:物质本⾝所具有的能量⽤焓来表⽰符号:H焓变△H=H ⽣成物-H反应物H<0时,为放热反应H>0时,为吸热反应影响焓及焓变⼤⼩的因素1、不同物质,H不同,△H也不同2、同⼀物质,物质的量越⼤,H也越⼤,△H也越⼤3、同⼀物质,H(⽓)> H(液)>H(固)焓变与反应热的不同:△H⼤⼩要看符号,Q的⼤⼩不看符号书写热化学⽅程式,注意以下⼏点:(1)热化学⽅程式要标明物质的状态:固体—s,液体—l,⽓体—g;⽔溶液中的溶质⽤aq表⽰(2) △H后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对于298K时进⾏的反应可以不注明温度;(3) △H单位是J·mol-1或KJ ·mol-1(4)若⽅程式中各物质系数加倍,则△H数值也加倍,若反应逆向进⾏,则符号也要变电解池与原电池有哪些异同(续)装置原电池电解池电⼦离⼦流向电⼦流向:负极→导线→正极离⼦流向:电⼦流向: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盖斯定律对于⼀个化学反应,⽆论是⼀步完成还是分⼏步完成,其反应焓变都是⼀样的,这⼀规律称为盖斯定律。
化学反应与热能-高一化学备课精选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1. 镁条的燃烧。
放热反应
2. 高温下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吸热反应
3. 氧化钙与水的反应。 放热反应
4. 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制生石灰(CaO)。 吸热反应 5. 炸药爆炸 放热反应
6. 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 吸热反应 7.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 放热反应
课时一 化学反应与热能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镁条溶解,看到有气泡产生
②用手触摸反应后的试管, 手感到发烫 .
③用温度计测得反应后温度__升__高___
该反应 放出 热量
离子方程式: Mg+2H+=Mg2++H2↑
课时一 化学反应与热能
如何通过实验说明反应中有热量变化?
【实验6-2】 将20gBa(OH)2•8H2O晶体研细后与10gNH4Cl在烧杯中混合,
8.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放热反应
课时一 化学反应与热能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例2】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D )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成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A.只有①④
B.②③ C.①④⑤ D.②④
课时一 化学反应与热能 【思考】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
6.1.1
第一课时:化学反应与热能
课时一 化学反应与热能 化学反应伴随着放热或者吸热现象。
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升温 利用吸收能量来降温
课时一 化学反应与热能
如何通过实验说明反应中有热量变化?
【实验6-1】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mL 2mol/L盐酸,并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 再向试管中放入用砂纸打磨光亮的镁条, 观察现象,并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PPT(新高考人教版)第33讲 反应热

化学键 键能/ (kJ·mol-1)
N≡O 630
Cl—Cl 243
Cl—N a
N==O 607
则反应2NO(g)+Cl2(g) 2ClNO(g)的ΔH= 289-2akJ·mol-1(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根据Δ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知,ΔH=2×630 kJ·mol-1+243 kJ·mol-1 -2×(a kJ·mol-1+607 kJ·mol-1)=(289-2a) kJ·mol-1。
(2)CO2电化学还原制取HCOOH的反应ΔH < 0。
(3)使用Bi催化剂时,最大能垒是 0.38 eV , 使用Bi2O3催化剂时,最大能垒是_0_.3_2__e_V_。
使用 Bi 催化剂时,*CO2―→*CO- 2 过程中的活化能为-0.51 eV-(-0.89 eV)=0.38 eV, 使用 Bi2O3 催化剂时,*CO- 2 ―→*CO23-+*HCOO-过程的活化能为-2.54 eV- (-2.86 eV)=0.32 eV。
P4 P—P 6NA
CO2 C==O 2NA
CH4 C—H 4NA
返回
<
>
热化学方程式
夯实必备知识
1.热化学方程式既表示化学反应的 物质 变化,也表示化学反应的 能量变化。 如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表示在25 ℃、101 kPa条件 下, 2 mol H2(g)与1 mol O2(g)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71.6 kJ 。 2.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固体( s )、液体( l )、气体( g)、 水溶液( aq ),若为同素异形体,还要注明名称。
第2节 化学平衡 -1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放热反应;若反应物的总能量 低于 生成物的总能量,表
现为吸热反应. 3.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当ΔH为“ - ”或ΔH < 0时,为放热反应; (2)当ΔH为“ + ”或ΔH > 0时,为吸热反应。
注:单位中的每mol是与整个反应对应的, 即反应热表示每mol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返回
从物质能量角度分析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 生成物的总能量高
放 出 放 能 热 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吸 收吸 能热 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
一个化学反应吸 收能量还是放出 能量
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角度看:
能 量 能 量
ΔH<0 或 ΔH为
2、可燃物的燃烧 3、酸碱中和反应 4、金属与酸或水反应 5、缓慢氧化
吸热反应
1、大部分的分解反应
(如CaCO3高温分解) 2、需要持续加热的反应, 如NH4Cl与Ca(OH)2制NH3、 H2还原CuO 、二氧化锰与
6、铝热反应
浓盐酸反应制Cl2等
3、Ba(OH)2· 8H2O + 2 NH4Cl == BaCl2 + 2 NH3 ↑ + 10 H2O
旧知识巩固
化学反应的本质
从物质的角度: 有新物质生成
从微粒的角度: 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从化学键的角度: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
从能量的角度:
释放或贮存能量的过程
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 有能量的变化?即:为什么有
的反应会放出热量,有的反应 要吸收能量?
一、焓与焓变
返回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原因:
活化分子Biblioteka E1E2E0
反应物
反应热
又称作为“焓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放热反应:中和反应 与酸反应
燃烧反应 活泼金属
大多数化
②吸热反应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H 为“+”或△H >0 常见的吸热反应: 大多数分解反应 某些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反应 C+CO2 C+H2O Ba(OH)2·8H2O+NH4Cl
已知拆开1mol H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36 kJ的 能量,拆开1mol O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96 kJ的 能量,形成水分子中的1mol H—O键要放出463 kJ的能量,试说明 2H2+ O2 = 2H2O中的能量变化。
2H2(g)+O2(g)=2H2O(g) △H1=-Q1kJ/mol 2H2(g)+O2(g)=2H2O(l) △H2=-Q2kJ/mol
③右端标注热量数值和符号, △H:吸热用“+”,放热用:“-
④”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而不是分子个数。 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可以是分数。
⑤化学计量数与△H成正比,当化学计量数不 同时,其△H不同
,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30.7KJ/m。ol
二、热化学方程式
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 化学方程式。
H2 (g)+ I2 (g) 10210K0℃Pa2HI (g) △H= -14.9kJ/mol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要点
①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 如在25℃、101KPa下进行的反应,可不注 明温度和压强 ②应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
2SO3(g)
2SO2(g) +O2(g) △H=+197kJ/mol
注意:对于可逆反应,
①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 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②其反应热是指反应物完全转变成生成物 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6、已知:C(s)+O2(g)==CO2(g) △H=-393.5 kJ/mol 要获得1000kg热量,需燃烧多少克碳?
3、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①从物质所具有的能量角度 放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H<0
吸热反应: 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H>0
ΔH= -183 kJ/mol(理论值) ΔH= -184.6 kJ/mol(实验值)√
②从化学键的角度
化学键断裂——吸热 化学键形成——放热
4、常见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S(g)+O2(g)==SO2(g) △H1=- Q1 kJ/mol S(s)+O2(g)==SO2(g) △H2=- Q2 kJ/mol
Q1>Q2
△H1 <△H2
5、已知某温度下的热化学方程式:
2SO2(g) +O2(g)
2SO3(g) △H=-197kJ/mol
试写出SO3分解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2、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①原理:Q=mc△t ②仪器及药品 ③实验步骤
2H2(g)+O2(g)=2H2O(l),△H=-571.6kJ/mol
H2(g)+1/2O2(g)=H2O(l), △H=-285.8kJ/mol
1、烧已生知成在二2氧5℃化,碳1和01液kp态a下水,时1放gC8出H148(8辛.4烷0kJ)燃热 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8H18(1)+25/2O2(g)=8CO2(g)+9H2O(g) ΔH=-48.40 kJ·mol-1
2、1克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恢复常温下测得 放出热量55.625KJ,试写出热化学方式。
CH4(g)+2O2(g)=CO2(g)+2H2O(l) △H=- 890 kJ/mol
3、常温下14克CO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 放出141.3KJ热量,写出该热化学方程式。
CO(g) + 1/2O2(g)=CO2(g) △H=- 282.6 kJ/mol
4、比较Q1和Q2的大小、 △H1和△H2的大小
2H2(g)+O2(g)=2H2O(l),△H1=-Q1kJ/mol H2(g)+1/2O2(g)=H2O(l),△H2=-Q2kJ/mol
Q1﹥Q2
△H1 <△H2
注意:热量比较比数值, △H比较带符号
练:⑴比较Q1<Q2的大小、△H1 >△H2的大小
B.C8H18(1)+25/2O2(g)=8CO2(g)+9H2O(1) ΔH=-5518 kJ·mol-1
C.C8H18(1)+25/2O2(g)=8CO2(g)+9H2O(1) ΔH=+5518 kJ·mol-1
D.C8H18(1)+25/2O2(g)=8CO2(g)+9H2O(1) ΔH=-48.40 kJ·mol-1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的本质 从物质的角度: 有新物质生成 从微粒的角度: 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从化学键的角度: 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 从能量的角度: 释放或贮存能量的过程
一、焓变 反应热
1恒(等)压过程:反应前后压强不变,体积改变 敞口、针筒、活塞
恒(等)容过程: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压强改变 密闭容器、体积不变容器
2、焓变
焓:热力学状态函数。
焓变:在一定条件下(恒压)的反应热 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
①焓变符号:△H ②焓变单位:kJ/mol
③测量条件:恒压下,一般为敞口容器中 ④“+”:吸热,环境对体系做功自身能量增加
“-”:放热,体系对环境做功自身能量减少
△H=-484kJ/mol
练习
1、1molC与1molH2O(g)反应生成lmol CO(g)和 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 应的反应热为△H= +131.5 kJ/mol。
2、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 l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 946kJ,则1mol 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92KJ/mol
30.5g
备用: 已知:S(s)+O2(g)=SO2(g) △H=- 290.6 kJ/mol 求1.6g硫燃烧成为SO2气体,放出多少热量?
14.53kJ
三、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中和热
酸与碱反应生成1mol H2O时释放的热量 称中和热。
数值: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中和时 △H= -57.3kJ/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