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比较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件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件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 多数分解反应、盐类的水解反应、金属的冶炼(铝热除 外)、分子拆成原子等。 C+CO2 C+H2O(g) N2+O2
高温
2CO CO+H2 2NO BaCl2+2NH3↑+10H2O
高温 放电
Ba(OH)2· 8H2O+2NH4Cl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反应热与焓变 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观察下列示意图:
从键能上看:ΔH=E(反应物)总键能-E(生成物)总键能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问题解决1
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N2(g)+3H2(g)
收的能量分别为:
2NH3(g) ,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
N≡N akJ· mol-1 、H-H bkJ· mol-1 、N-H ckJ· mol-1 根据有关数据估算上述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 C )
在H2SO4溶液中Cu与H2O2反应生成Cu2+和H2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u(s) + 2H (aq) +H2O2(l)==Cu2 (aq) +2 H2O(l)△H=−319.68kJ/mol
+
+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知识点——吸热反应和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
燃烧、酸碱中和、活泼金属与水或酸反应、铝热反应、
多数化合反应、原子结合为分子等
2NO2
2SO2+O2
N2O4
催化剂
△H <0
△H <0

2SO3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课件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课件
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物质变化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常以热能、电能。放热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以热形式释放;吸热反应则相反。焓是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焓变表示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用于判断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热是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恒压条件下等于焓变。通过热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其中包含了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两部分信息。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反应条件、各物质状态及化学计量数,其中计量数可为整数或分数。从键能角度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旧键断裂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释放能量,二者差值即为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新教材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专题6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 精品教学课件

新教材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专题6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 精品教学课件

(1)1 mol N 和 3 mol H 生成 1 mol NH3(g)是________(填“吸收” 或“释放”)能量的过程。
(2)

1 2
mol
N2(g)

3 2
mol
H2(g) 生 成
1
mol
NH3(g)
的过程
________(填“吸收”或“释放”)__________ kJ 能量。
[解析] 如果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整 个反应就放出能量,反之就吸收能量。
[解析] (1)电解水需要消耗大量电能。 (2)H2作为“绿色能源”优点有三:来源丰富;热值高;无污 染。
[答案] (1)需大量电能 (2)来源丰富(H2O),燃烧放出的热量 多,产物无污染
探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素养养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材料1:利用化学键的能量变化可粗略计算化学反应过程中的 能量变化。以反应 H2+Cl2===2HCl为例:
[问题 3] ②和③相比较,ΔH 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生成 H2O 的状态不同,ΔH 不同。
[问题 4] ③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 在一定条件下,1 mol 氢气与12 mol 氧气完全反应,生 成 1 mol 气态水,放出 241.8 kJ 的热量。
b.用手摸烧杯底部有冰凉 Ba(OH)2·8H2O +
感觉
2NH4Cl===BaCl2
c.用手拿起烧杯,玻璃片 + 2NH3↑ +
黏结到烧杯的底部
10H2O,该反应
d.烧杯内反应物成糊状 吸收热量
由上述实验可知,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有的 放出 能量, 有的 吸收 能量。
3.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 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 应中的 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化学反应放出能量,反应放热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化学反应吸收能量,反应吸热一、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关系(一)、化合反应中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绝大多数的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少数化合反应是吸热反应。

1、化合反应中常见的放热反应:(1)氢化物的生成反应是放热反应的实例①氢气与氟气黑暗处就爆炸放热:H2 +F2 =2HF②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放热:H2 + Cl2点燃2HCl③氢气和氯气的混合光照爆炸放热:H2 + Cl2光照2HCl④氢气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放热:2H2 +O2点燃2H2O⑤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是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N2 +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2)氧化物的生成是放热反应的实例①木炭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放热:C+O2点燃CO2②一氧化碳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放热:2CO+O2点燃2CO2③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放热:4NH3 +5O2催化剂加热4NO+6H2O④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放热:S+O2点燃SO2⑤二氧化硫与氧气催化氧化反应放热2SO2 +O2催化剂加热2SO3(3)含氧酸的生成反应是放热的实例①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是放热反应:SO3 +H2O=H2SO4(4)强碱的生成反应是放热反应的实例①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放热:Na2O+H2O=2NaOH②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放热:2Na2O2+2H2O=4NaOH+O2↑③生石灰氧化钙和水放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CaO+H2O=Ca(OH)2(5)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的生成是放热反应的实例①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放热:Na2O+CO2=Na2CO3②生石灰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放热:CaO+CO2=CaCO32、化合反应中常见的少数吸热反应(1)氢化物的生成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实例①氢气与碘持续加热生成碘化氢吸热:H2 +I2加热2HI②氢气和硫蒸气加热反应生成硫化氢吸热:2H2 +S 点燃2H2S(2)氧化物的生成是放热反应的实例①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吸热:2Cu+O2点燃2CuO②二氧化碳与碳加热生成一氧化碳吸热:CO2+C 加热2CO(二)、分解反应中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分解反应少数是放热反应,大多数是放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以及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以及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以及吸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⑴常见的放热反应①燃烧反应。

如C、CO、C2H5OH等到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

如2KOH+H2SO4=K2SO4+2H2O③活泼⾦属与⽔或酸的反应。

如2Al+6HCl=2AlCl3+3H2↑④多数化合反应。

如Na2O+H2O =2NaOH,SO3+H2O=H2SO4⑵常见的吸热反应①多数分解反应,如CaCO3CaO+CO2↑②铵盐与碱的反应,如:2NH4Cl(s)+Ba(OH)2·8H2O (s)=BaCl2+2NH3↑+10H2O③C(s)+H2O(g) CO+H2④CO2+C 2CO测定反应热Q= - C(T2 -T1)=- C0m(T2-T1)中和反应的反应热:酸碱中和反应所放出的热量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中和反应⽣成1mol⽔时的放出的热量中和热数值⼤⼩与反应物量多少⽆关焓:物质本⾝所具有的能量⽤焓来表⽰符号:H焓变△H=H ⽣成物-H反应物H<0时,为放热反应H>0时,为吸热反应影响焓及焓变⼤⼩的因素1、不同物质,H不同,△H也不同2、同⼀物质,物质的量越⼤,H也越⼤,△H也越⼤3、同⼀物质,H(⽓)> H(液)>H(固)焓变与反应热的不同:△H⼤⼩要看符号,Q的⼤⼩不看符号书写热化学⽅程式,注意以下⼏点:(1)热化学⽅程式要标明物质的状态:固体—s,液体—l,⽓体—g;⽔溶液中的溶质⽤aq表⽰(2) △H后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对于298K时进⾏的反应可以不注明温度;(3) △H单位是J·mol-1或KJ ·mol-1(4)若⽅程式中各物质系数加倍,则△H数值也加倍,若反应逆向进⾏,则符号也要变电解池与原电池有哪些异同(续)装置原电池电解池电⼦离⼦流向电⼦流向:负极→导线→正极离⼦流向:电⼦流向: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盖斯定律对于⼀个化学反应,⽆论是⼀步完成还是分⼏步完成,其反应焓变都是⼀样的,这⼀规律称为盖斯定律。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反应热的相关专题一、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关系(一)、化合反应中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绝大多数的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少数化合反应是吸热反应。

1、化合反应中常见的放热反应:(1)氢化物的生成反应是放热反应的实例①氢气与氟气黑暗处就爆炸放热:H2 +F2 =2HF ②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放热:H2 + Cl2== 2HCl ③氢气和氯气的混合光照爆炸放热:H2 + Cl2== 2HCl ④氢气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放热:2H2+O2 ==2H2O ⑤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是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N2 +3H2== 2NH3(2)氧化物的生成是放热反应的实例①木炭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放热:C+O2 ==CO2②一氧化碳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放热:2CO+O2 ==2CO2③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放热:4NH3+5O2==4NO+6H2O ④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放热:S+O2 ==SO2⑤二氧化硫与氧气催化氧化反应放热2SO2 +O2== 2SO3(3)含氧酸的生成反应是放热的实例①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是放热反应:SO3 +H2O=H2SO4 (4)强碱的生成反应是放热反应的实例①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放热:Na2O+H2O=2NaOH ②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放热:2Na2O2+2H2O=4NaOH+O2↑ ③生石灰氧化钙和水放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CaO+H2O=Ca(OH)2二、碘与氢气的反应热问题:这个可以通过标准键能数据计算:键能是指气态时拆开1mol共价键形成气态原子所需吸收的能量。

例如I—I键的键能为151kJ/mol的含义是:I2(气)=2I(气)-151kJ ①计算I2与H2化合时的反应热还需用到以下数据:H2(气)=2H(气)-436kJ ②HI(气)=H(气)+I(气)-299kJ ③I2(固)=I2(气)-62.44kJ ④①+②-③×2得:I2(气)+H2(气)=2HI(气)+11kJ ⑤⑤+④得:I2(固)+H2(气)=2HI(气)-51.44kJ⑥(该反应的实测反应热为-52.96kJ)由上可见,碘蒸气与氢气化合确实为放热反应,但固态碘与氢气化合却是吸热反应。

热化学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能量变化

热化学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能量变化

热化学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能量变化热化学反应是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变化的一类反应,其中包括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本文将对热化学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能量变化进行详细介绍。

一、热化学放热反应热化学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释放出能量的反应。

放热反应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在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化学键被打破,并形成新的化学键。

在反应物变成产物的过程中,能量的释放导致系统的温度上升。

放热反应通常被用于取暖、燃烧等能量利用过程中。

常见的放热反应包括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例如,燃烧反应中的燃料与氧气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放热反应的能量变化由化学反应的焓变(ΔH)来描述。

焓变是指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能量差异,可以为正(放热反应)或负(吸热反应)。

当焓变为负值时,表示反应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即放热反应。

二、热化学吸热反应热化学吸热反应是指吸收外界热能的反应过程。

在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化学键被打破,并形成新的化学键。

与放热反应不同的是,在吸热反应中,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能量差异导致系统的温度下降。

吸热反应常见于化学过程中的冷却、蒸发等能量转化过程中。

例如,溶解某些盐类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以满足盐类离解所需的能量。

吸热反应的能量变化同样由焓变(ΔH)来描述。

当焓变为正值时,表示反应物需要吸收外界的热量才能进行反应,即吸热反应。

三、热化学反应的能量计算热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可以使用热量平衡原理进行计算。

根据热量平衡原理,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能量差异等于该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对于放热反应,其焓变值(ΔH)为负,表示能量从系统中向周围环境释放。

而对于吸热反应,其焓变值(ΔH)为正,表示能量从周围环境吸收到系统中。

根据热量平衡原理,可以得到下述公式来计算反应过程中的焓变值(ΔH):ΔH = ∑H(产物) - ∑H(反应物)其中,H(产物)为产物的焓值,H(反应物)为反应物的焓值。

通过对反应物和产物的焓值进行实验测定,可以计算出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焓:物质本身所具有的能量用焓来表示符号:H焓变△H=H 生成物-H反应物∆H<0时,为放热反应∆H>0时,为吸热反应影响焓及焓变大小的因素1、不同物质,H不同,△H也不同2、同一物质,物质的量越大,H也越大,△H也越大3、同一物质,H(气)> H(液)>H(固)焓变与反应热的不同:△H大小要看符号,Q的大小不看符号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以下几点:(1)热化学方程式要标明物质的状态:固体—s,液体—l,气体—g;水溶液中的溶质用aq表示(2) △H后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对于298K时进行的反应可以不注明温度;(3) △H单位是J·mol-1或KJ ·mol-1(4)若方程式中各物质系数加倍,则△H数值也加倍,若反应逆向进行,则符号也要变电解池与原电池有哪些异同(续)装置 原电池 电解池 电子离子 流向电子流向: 负极 →导线→正极 离子流向: 阳离子→正极电子流向: 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 离子流向:盖斯定律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都是一样的,这一规律称为盖斯定律。

电解池与原电池①两电极接直流电源 ②电解质溶液 ③形成闭合回路①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 ②电解质溶液③形成闭合回路形成条件 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定义装置 实例电解池原电池装置阴离子→负极阴离子→阳极阳离子→阴极电解池与原电池有哪些异同(续)装置原电池电解池电极名称负极:较活泼金属正极:较不活泼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负极:较活泼金属正极:较不活泼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电极反应负失氧,正得还负极:金属失电子,氧化反应(负失氧)正极: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还原反应(正得还)阳氧阴还阳极:①用惰性电极,溶液中阴离子失电子。

放电顺序:S 2->I ->Br ->Cl ->OH -> 含氧酸根离子②金属(除铂、金等外)作电极时:阳极金属失电子阴极:电极本身不参与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