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电路和控制电路》课时跟踪训练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逻辑电路与自动控制 鲁科版选修3-1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逻辑电路与自动控制1.逻辑电路的信号有两种状态:一是高电位状态,用“1”表示;另一种是低电位状态,用“0”表示。
关于这里的“1”和“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表示电压为1 V,“0”表示电压为0 VB.“1”表示电压为大于或等于1 V,“0”表示电压一定为0 VC.“1”和“0”是逻辑关系的两种可能取值,不表示具体的数字D.“1”表示该点与电源正极相连,“0”表示该点与电源负极相连解析:选C 门电路是用来控制信号的“通过”或“截断”的一种开关电路。
根据指定条件,门电路对输入、输出的因果关系作出判断。
门电路的输入、输出信号都以电位的高低来表示。
若把高电位看做有信号,表示某个条件存在或信号能通过,且以符号“1”表示;把低电位看做无信号,表示某个条件不存在或信号不能通过,以符号“0”表示。
这种逻辑关系称为正逻辑,反之则称为负逻辑。
在通常情况下,不加说明的都指正逻辑,所以“1”和“0”只是两个符号,是两种变量的可能的取值。
故C选项正确。
2.关于图1所示门电路的符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A.甲为“非”门、乙为“与”门、丙为“或”门B.甲为“与”门、乙为“或”门、丙为“非”门C.甲为“非”门、乙为“或”门、丙为“与”门D.甲为“或”门、乙为“与”门、丙为“非”门解析:选C 根据“与”门、“或”门和“非”门的符号判断,可知C正确。
3.在基本逻辑电路中,何种逻辑门电路当所有输入均为0时,输出是1( )A.“与”门电路B.“或”门电路C.“非”门电路D.都不可能解析:选C 根据“与”门、“或”门、“非”门的真值表可知,C正确,A、B、D错误。
4.走廊里有一盏电灯,在走廊两端各有一个开关,我们希望不论哪一个开关接通都能使电灯点亮,那么设计的电路为( )A.“与”门电路B.“非”门电路C.“或”门电路D.上述答案都有可能解析:选C 走廊两端的开关,只要满足其中1个为“1”,则输出端就为“1”,即体现了“或”逻辑,故C正确。
高三物理第复习课时跟踪练:第八章第一讲电路电路的基本规律含解析

第八章 恒定电流第一讲 电路 电路的基本规律课时跟踪练A 组 基础巩固1.金属材料的电阻率有以下特点:一般而言,纯金属的电阻率小,合金的电阻率大;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且有的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有的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根据以上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连接电路用的导线一般用合金来制作B .电炉、电阻器的电阻丝一般用合金来制作C .白炽灯中的钨丝的电阻随亮度的增大而减小D .标准电阻一般用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的金属材料制作解析:合金的电阻率大,常用来作电阻,不作导线,选项A 错误,B 正确;钨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选项C 错误;标准电阻一般用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影响的合金来制作,选项D 错误.答案:B2. (2018·淄博模拟)用电器到发电厂的距离为l ,线路上的电流为I ,已知输电线的电阻率为ρ.为使线路上的电压降不超过U.那么,输电线的横截面积的最小值为( )A.ρl RB.2ρlI UC.UρlID.2UlIρ解析:输电线的总长为2l,由公式R=UI、R=ρlS得S=2ρlIU,故B正确.答案:B3.(2018·聊城模拟)电阻R1和R2分别标有“2 Ω 1.0 A”和“4 Ω0.5 A”,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则此电路中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A.1.5 W B.3.0 WC.5.0 W D.6.0 W解析:两电阻的额定电流不同,R2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 A,为保证电路安全,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0.5 A,所以,此电路中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为P=I2(R1+R2)=1.5 W.答案:A4.(多选)(2018·襄阳模拟)电位器是变阻器的一种.如图所示,如果把电位器与灯泡串联起来,利用它改变灯泡的亮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串接A、B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灯泡变暗B.串接A、C使滑动触头逆时针转动,灯泡变亮C.串接A、C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灯泡变暗D.串接B、C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灯泡变亮解析:根据电位器结构和连线可知:串接A、B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时回路电阻增大,回路电流减小,灯泡变暗,A正确;同理,D正确;串接A、C时,滑动触头不能改变回路电阻,灯泡亮度不变,故B、C错误.答案:AD5. (2018·临沂模拟)下图中的四个图象中,最能正确地表示家庭常用的白炽灯泡在不同电压下消耗的电功率P与电压平方U2之间函数关系的是( )解析:白炽灯泡为纯电阻,其功率表达式为P=U2R,而U越大,电阻越大,图象上对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越小,故选项C正确.答案:C6. (2018·济宁模拟)电解池内有一价的电解液,t s内通过溶液内截面S的正离子数是n1,方向是从A→B,负离子数是n2,方向是从B→A,设元电荷为e,以下解释中正确的是( )A.正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是从A→B,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是从B→AB.溶液内正负离子向相反方向移动,电流抵消C .溶液内电流方向从A →B ,电流I =(n 1+n 2)e 2tD .溶液内电流方向从A →B ,电流I =(n 1+n 2)e t解析:正离子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负离子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正、负离子向相反方向移动,电流不能抵消,故A 、B 错误;由于溶液内的电流是正、负离子共同形成的,故其大小为I =(n 1+n 2)e t,C 错误,D 正确. 答案:D7.(多选)(2018·济宁模拟)平行板电容器C 与三个可变电阻器R 1、R 2、R 3以及电源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 ,待电路稳定后,电容器C 两极板带有一定的电荷.要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加,以下方法中可行的是( )A .只增大R 1,其他不变B .只增大R 2,其他不变C .只增大R 3,其他不变D .只减小a 、b 两极板间的距离,其他不变解析:R 1和R 2串联,电容器两端电压跟R 2两端电压相同.根据C =Q U可知如果不改变电容,则只需增大R 2两端电压,根据串联分压关系(电阻越大分压越大)可知只增大R 2或者只减小R 1均可,选项B 正确,选项A 、C 错误;只减小a 、b 两极板间的距离会使电容增大,由Q =CU 可知,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加,选项D正确.答案:BD8. (2018·西安模拟)有一种“电测井”技术,用钻头在地上钻孔,通过在钻孔中进行电特性测量,可以反映地下的有关情况,如图所示为一钻孔,其形状为圆柱体,半径为10 cm,设里面充满浓度均匀的盐水,其电阻率ρ=0.314 Ω·m,现在钻孔的上表面和底部加上电压,测得U=100 V,I=100 mA(π取3.14).(1)求该钻孔的深度;(2)若截取一段含盐水的圆柱体与电动势为200 V、内阻为100 Ω的电源相连,通电10 min,当截取的圆柱体长度为多少时,盐水产生的热量最多,最多为多少?解析:(1)盐水电阻R=UI=1 000 Ω.由电阻定律R=ρhS,S=πr2=3.14×10-2m2,解得h=100 m.(2)当圆柱体电阻等于电源内阻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盐水产生热量最多.电源内阻r=100 Ω,则截取的圆柱体内阻也应该等于R′=100 Ω,圆柱体长度L=R′Sρ=10 m.圆柱体与电源组成闭合电路,电流I ′=E r +R ′=1 A , 热量最多为Q =I ′2R ′t =6×104 J.答案:(1)100 m (2)10 m 6×104 JB 组 能力提升9.(多选)(2018·黄冈模拟)如图所示是某导体的I-U 图线,图中α=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 .此导体的电阻R =2 ΩC .I-U 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所以R =cot 45°=1.0 ΩD .在该导体两端加6.0 V 电压时,每秒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是3.0 C 解析:由题图可知,通过该导体的电流I 与其两端电压U 成正比,选项A正确;导体电阻R =U I=2 Ω,对应I-U 图线斜率的倒数,但R ≠cot 45°,选项B 正确,C 错误;当U =6.0 V 时,I =U R=3.0 A ,故每秒通过该导体截面的电荷量为q =It =3.0 C ,选项D 正确.答案:ABD10. (2018·邢台模拟)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 3.0 V ,内阻不计,灯L1、L2、L3为三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当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泡L1的电流为灯泡L2电流的2倍B.灯泡L1的电阻为7.5 ΩC.灯泡L2消耗的电功率为0.75 WD.灯泡L3消耗的电功率为0.30 W解析:由于小灯泡L2、L3串联后与L1并联,所以L1两端电压是L2或L3两端电压的2倍,L2或L3两端电压是1.5 V,由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知灯泡L2中的电流是0.20 A,灯泡L1两端的电压是3 V,灯泡L1中的电流是0.25 A,A错误;由欧姆定律可得灯泡L1的电阻为R=U1I1=12 Ω,B错误;由P=UI得灯泡L2(或L3)消耗的电功率P2=U2I2=1.5×0.20 W=0.30 W,C错误,D正确.答案:D11. (2018·临汾模拟)如图所示是某款理发用的电吹风的电路图,它主要由电动机M和电热丝R构成.当闭合开关S1、S2后,电动机驱动风叶旋转,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经电热丝加热,形成热风后从出风口吹出.已知电吹风的额定电压为220 V,吹冷风时的功率为120 W,吹热风时的功率为1 000 W.关于该电吹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热丝的电阻为55 ΩB .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 1 2103Ω C .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热丝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 000 JD .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动机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 000 J解析:电吹风吹热风时电热丝消耗的功率为P =1 000 W -120 W =880 W ,对电热丝,由P =U 2R 可得电热丝的电阻为R =U 2P =2202880Ω=55 Ω,选项A 正确;由于不知道电动机线圈的发热功率,所以电动机线圈的电阻无法计算,选项B 错误;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热丝每秒消耗的电能为880 J ,选项C 错误;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动机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20 J ,选项D 错误.答案:A12. (2018·安阳模拟)一台小型电动机在3 V 电压下工作,用此电动机提升所受重力为4 N 的物体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2 A .在30 s 内可使该物体被匀速提升3 m .若不计除电动机线圈生热之外的能量损失,求:(1)电动机的输入功率;(2)在提升重物的30 s 内,电动机线圈所产生的热量;(3)线圈的电阻.解析:(1)电动机的输入功率P 入=UI =3×0.2 W =0.6 W.(2)电动机提升重物的机械功率P 机=Fv =4×330W =0.4 W.根据能量关系P入=P机+P Q,得热功率P Q=P入-P机=(0.6-0.4) W=0.2 W. 所产生的热量Q=P Q t=0.2×30 J=6 J.(3)根据焦耳定律Q=I2Rt,得线圈的电阻R=QI2t=60.22×30Ω=5 Ω.答案:(1)0.6 W (2)6 J (3)5 Ω复习课六(6.1-6.4)例1 如图,已知平面上有四个点A,B,C,D.请按下列要求作图:(1)连结AB,作射线AD,作直线BC与射线AD交于点E;(2)根据(1)所作图形,说出共有几条直线?几条线段?几条射线?用图中的字母表示经过点C的线段、射线和直线.反思:画线段、射线、直线时应体现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而直线没有端点.数线段和直线时,主要看端点个数,根据相应结论可以算出.但数射线除了要看端点,还应注意方向,注意不要遗漏.例2 (1)如图,从学校A到书店B最近的路线是①号路线,其道理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已知A,B是数轴上的两点,AB=2,点B表示-1,则点A表示________;(3)在同一平面内不同的两点最多可以确定一条直线,不同的三点最多可以确定三条直线.若在同一平面内不同的n个点最多可以确定15条直线,则n的值为________.反思:解决有关数轴上的点和线段长度这类问题时,可以先画出图形,然后借助直观图形,弄清线段长度与两端点所表示的数之间的关系,一般有以下规律:设数轴上A ,B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x 1,x 2,那么AB =|x 1-x 2|(或AB =|x 2-x 1|),注意加绝对值符号;在同一平面内有n 个点,且任意三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则一共可画n (n -1)2条直线(n ≥3且为整数). 例3 如图,点A 、B 、C 在数轴上,点O 为原点.线段AB 的长为12,BO=12AB ,CA =13AB.(1)求线段BC 的长;(2)求数轴上点C 表示的数;(3)若点D 在数轴上,且使DA =23AB ,求点D 表示的数. 反思:解题时要看清题意,当题目中的条件不能确切判断是哪一种位置关系时,要灵活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对所有可能的位置关系进行考虑.1.下列几何图形中为圆柱体的是( )2.下列语句准确规范的是( )A .直线a 、b 相交于一点mB .延长直线ABC .反向延长射线AO(O 是端点)D .延长线段AB 到C ,使BC =AB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A.0个B.1个C.2个D.3个4.如果线段AB=6,点C在直线AB上,BC=4,D是AC的中点,那么A、D两点间的距离是( )A.只有5 B.只有2.5 C.5或2.5 D.5或15.如图,点M,N都在线段AB上,且点M分AB为2∶3两部分,点N 分AB为3∶4两部分,若MN=2cm,则AB的长为( )第5题图A.60cm B.70cm C.75cm D.80cm 6.如图,为抄近路践踏草坪是一种不文明的现象,请你用数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第6题图7.(1)已知线段AB,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使AC=3AB,则AC与BC的长度之比为____________.(2)已知A,B,C,D是同一条直线上从左到右的四个点,且AB∶BC∶CD =1∶2∶3,若BD=15cm,则AC=____________cm,____________是线段AD的中点.(3)已知a>b,线段AB=a,在线段AB上截取AC=b,M是线段BC的中点,则线段CM用a,b来表示是____________.8.已知线段AB,延长AB到C,使BC=14AB,D为AC的中点,若BD=6cm,求AB的长.第8题图9.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它们所表示的数分别是2,-4,x.(1)求线段AB的长度;(2)若AC=5,求x的值.10.如图,已知A,B,C在同一直线上,M,N分别是AC,BC的中点.(1)若AB=20,BC=8,求MN的长;(2)若AB=a,BC=7,求MN的长;(3)若AB=a,BC=b,求MN的长;(4)从(1)(2)(3)的结果中能得到什么结论?第10题图11.如图,A,B,C是数轴上的三点,O是原点,BO=3,AB=2BO,5AO =3CO.(1)写出数轴上点A,C表示的数;(2)点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点P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Q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M为线段AP 的中点,点N 在线段CQ 上,且CN =23CQ.设运动的时间为t(t >0)秒. ①数轴上点M 、N 表示的数分别是________(用含t 的式子表示);②t 为何值时,M 、N 两点到原点O 的距离相等?第11题图参考答案复习课六(6.1—6.4)【例题选讲】例1 (1)画图略 (2)1条直线,7条线段,9条射线,经过点C 的线段有:线段CE ,CB ,BE ;经过点C 的射线有:射线CE ,CB ,EC ,BC ;经过点C的直线有:直线BE.例2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由于线段AB 的长度是一个正数,而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是一个数(它既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故在解题时需考虑把“数”与“形”结合起来,画出数轴.如图,设点A 表示的数为x.∵AB =2,∴|x -(-1)|=2,即x +1=2或x +1=-2,∴x =1或x =-3;(3)易知平面内不同的n 个点最多可以确定n (n -1)2条直线,从而可知n (n -1)2=15,则n(n -1)=30.由n 为正整数,可知两个相邻的正整数的积为30,由6×5=30,可知n =6.例3 (1)∵AB =12,CA =13AB ,∴CA =4,∴BC =AB -CA =8. (2)∵AB =12,BO =12AB ,CA =13AB ,∴BO =AO =6,CA =4.∴CO =AO -CA =2.∴数轴上点C 表示的数为-2. (3)∵AB =12,DA =23AB ,∴DA =8.∴DO =DA +AO =8+6=14或DO =DA -AO =8-6=2,∴数轴上点D 表示的数为-14或2.【课后练习】1.C 2.D 3.C 4.D 5.B 6.两点之间线段最短7.(1)3∶4 (2)9 点C (3)12(a -b) 8.16cm 9.(1)AB =2-(-4)=6;(2)2-x =5,x =-3或x -2=5,x =7. 10.(1)10 (2)12a (3)12a (4)MN =12AB 11.(1)点A 、C 表示的数分别是-9,15;(2)①点M 、N 表示的数分别是t-9,15-4t ;②当点M 在原点左侧,点N 在原点右侧时,由题意可知9-t =15-4t.解这个方程,得t =2.当点M 、N 都在原点左侧时,由题意可知t -9=15-4t.解这个方程,得t =245.根据题意可知,点M 、N 不能同时在原点右侧.所以当t =2秒或t =245秒时,M 、N 两点到原点O 的距离相等. 第10课时 做个加法表1.算一算。
高三物理第复习课时跟踪练:第八章第一讲电路电路的基本规律 版含解析

第八章 恒定电流第一讲 电路 电路的基本规律课时跟踪练A 组 基础巩固1.金属材料的电阻率有以下特点:一般而言,纯金属的电阻率小,合金的电阻率大;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且有的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有的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根据以上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连接电路用的导线一般用合金来制作B .电炉、电阻器的电阻丝一般用合金来制作C .白炽灯中的钨丝的电阻随亮度的增大而减小D .标准电阻一般用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的金属材料制作解析:合金的电阻率大,常用来作电阻,不作导线,选项A 错误,B 正确;钨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选项C 错误;标准电阻一般用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影响的合金来制作,选项D 错误.答案:B2. (2018·淄博模拟)用电器到发电厂的距离为l ,线路上的电流为I ,已知输电线的电阻率为ρ.为使线路上的电压降不超过U.那么,输电线的横截面积的最小值为( )A.ρl RB.2ρlI UC.UρlID.2UlIρ解析:输电线的总长为2l,由公式R=UI、R=ρlS得S=2ρlIU,故B正确.答案:B3.(2018·聊城模拟)电阻R1和R2分别标有“2 Ω 1.0 A”和“4 Ω0.5 A”,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则此电路中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A.1.5 W B.3.0 WC.5.0 W D.6.0 W解析:两电阻的额定电流不同,R2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 A,为保证电路安全,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0.5 A,所以,此电路中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为P=I2(R1+R2)=1.5 W.答案:A4.(多选)(2018·襄阳模拟)电位器是变阻器的一种.如图所示,如果把电位器与灯泡串联起来,利用它改变灯泡的亮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串接A、B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灯泡变暗B.串接A、C使滑动触头逆时针转动,灯泡变亮C.串接A、C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灯泡变暗D.串接B、C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灯泡变亮解析:根据电位器结构和连线可知:串接A、B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时回路电阻增大,回路电流减小,灯泡变暗,A正确;同理,D正确;串接A、C时,滑动触头不能改变回路电阻,灯泡亮度不变,故B、C错误.答案:AD5. (2018·临沂模拟)下图中的四个图象中,最能正确地表示家庭常用的白炽灯泡在不同电压下消耗的电功率P与电压平方U2之间函数关系的是( )解析:白炽灯泡为纯电阻,其功率表达式为P=U2R,而U越大,电阻越大,图象上对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越小,故选项C正确.答案:C6. (2018·济宁模拟)电解池内有一价的电解液,t s内通过溶液内截面S的正离子数是n1,方向是从A→B,负离子数是n2,方向是从B→A,设元电荷为e,以下解释中正确的是( )A.正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是从A→B,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是从B→AB.溶液内正负离子向相反方向移动,电流抵消C .溶液内电流方向从A →B ,电流I =(n 1+n 2)e 2tD .溶液内电流方向从A →B ,电流I =(n 1+n 2)e t解析:正离子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负离子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正、负离子向相反方向移动,电流不能抵消,故A 、B 错误;由于溶液内的电流是正、负离子共同形成的,故其大小为I =(n 1+n 2)e t,C 错误,D 正确. 答案:D7.(多选)(2018·济宁模拟)平行板电容器C 与三个可变电阻器R 1、R 2、R 3以及电源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 ,待电路稳定后,电容器C 两极板带有一定的电荷.要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加,以下方法中可行的是( )A .只增大R 1,其他不变B .只增大R 2,其他不变C .只增大R 3,其他不变D .只减小a 、b 两极板间的距离,其他不变解析:R 1和R 2串联,电容器两端电压跟R 2两端电压相同.根据C =Q U可知如果不改变电容,则只需增大R 2两端电压,根据串联分压关系(电阻越大分压越大)可知只增大R 2或者只减小R 1均可,选项B 正确,选项A 、C 错误;只减小a 、b 两极板间的距离会使电容增大,由Q =CU 可知,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加,选项D正确.答案:BD8. (2018·西安模拟)有一种“电测井”技术,用钻头在地上钻孔,通过在钻孔中进行电特性测量,可以反映地下的有关情况,如图所示为一钻孔,其形状为圆柱体,半径为10 cm,设里面充满浓度均匀的盐水,其电阻率ρ=0.314 Ω·m,现在钻孔的上表面和底部加上电压,测得U=100 V,I=100 mA(π取3.14).(1)求该钻孔的深度;(2)若截取一段含盐水的圆柱体与电动势为200 V、内阻为100 Ω的电源相连,通电10 min,当截取的圆柱体长度为多少时,盐水产生的热量最多,最多为多少?解析:(1)盐水电阻R=UI=1 000 Ω.由电阻定律R=ρhS,S=πr2=3.14×10-2m2,解得h=100 m.(2)当圆柱体电阻等于电源内阻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盐水产生热量最多.电源内阻r=100 Ω,则截取的圆柱体内阻也应该等于R′=100 Ω,圆柱体长度L=R′Sρ=10 m.圆柱体与电源组成闭合电路,电流I ′=E r +R ′=1 A , 热量最多为Q =I ′2R ′t =6×104 J.答案:(1)100 m (2)10 m 6×104 JB 组 能力提升9.(多选)(2018·黄冈模拟)如图所示是某导体的I-U 图线,图中α=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 .此导体的电阻R =2 ΩC .I-U 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所以R =cot 45°=1.0 ΩD .在该导体两端加6.0 V 电压时,每秒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是3.0 C 解析:由题图可知,通过该导体的电流I 与其两端电压U 成正比,选项A正确;导体电阻R =U I=2 Ω,对应I-U 图线斜率的倒数,但R ≠cot 45°,选项B 正确,C 错误;当U =6.0 V 时,I =U R=3.0 A ,故每秒通过该导体截面的电荷量为q =It =3.0 C ,选项D 正确.答案:ABD10. (2018·邢台模拟)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 3.0 V ,内阻不计,灯L1、L2、L3为三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当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泡L1的电流为灯泡L2电流的2倍B.灯泡L1的电阻为7.5 ΩC.灯泡L2消耗的电功率为0.75 WD.灯泡L3消耗的电功率为0.30 W解析:由于小灯泡L2、L3串联后与L1并联,所以L1两端电压是L2或L3两端电压的2倍,L2或L3两端电压是1.5 V,由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知灯泡L2中的电流是0.20 A,灯泡L1两端的电压是3 V,灯泡L1中的电流是0.25 A,A错误;由欧姆定律可得灯泡L1的电阻为R=U1I1=12 Ω,B错误;由P=UI得灯泡L2(或L3)消耗的电功率P2=U2I2=1.5×0.20 W=0.30 W,C错误,D正确.答案:D11. (2018·临汾模拟)如图所示是某款理发用的电吹风的电路图,它主要由电动机M和电热丝R构成.当闭合开关S1、S2后,电动机驱动风叶旋转,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经电热丝加热,形成热风后从出风口吹出.已知电吹风的额定电压为220 V,吹冷风时的功率为120 W,吹热风时的功率为1 000 W.关于该电吹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热丝的电阻为55 ΩB .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 1 2103Ω C .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热丝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 000 JD .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动机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 000 J解析:电吹风吹热风时电热丝消耗的功率为P =1 000 W -120 W =880 W ,对电热丝,由P =U 2R 可得电热丝的电阻为R =U 2P =2202880Ω=55 Ω,选项A 正确;由于不知道电动机线圈的发热功率,所以电动机线圈的电阻无法计算,选项B 错误;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热丝每秒消耗的电能为880 J ,选项C 错误;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动机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20 J ,选项D 错误.答案:A12. (2018·安阳模拟)一台小型电动机在3 V 电压下工作,用此电动机提升所受重力为4 N 的物体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2 A .在30 s 内可使该物体被匀速提升3 m .若不计除电动机线圈生热之外的能量损失,求:(1)电动机的输入功率;(2)在提升重物的30 s 内,电动机线圈所产生的热量;(3)线圈的电阻.解析:(1)电动机的输入功率P 入=UI =3×0.2 W =0.6 W.(2)电动机提升重物的机械功率P 机=Fv =4×330W =0.4 W.根据能量关系P入=P机+P Q,得热功率P Q=P入-P机=(0.6-0.4) W=0.2 W. 所产生的热量Q=P Q t=0.2×30 J=6 J.(3)根据焦耳定律Q=I2Rt,得线圈的电阻R=QI2t=60.22×30Ω=5 Ω.答案:(1)0.6 W (2)6 J (3)5 Ω复习课六(6.1-6.4)例1 如图,已知平面上有四个点A,B,C,D.请按下列要求作图:(1)连结AB,作射线AD,作直线BC与射线AD交于点E;(2)根据(1)所作图形,说出共有几条直线?几条线段?几条射线?用图中的字母表示经过点C的线段、射线和直线.反思:画线段、射线、直线时应体现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而直线没有端点.数线段和直线时,主要看端点个数,根据相应结论可以算出.但数射线除了要看端点,还应注意方向,注意不要遗漏.例2 (1)如图,从学校A到书店B最近的路线是①号路线,其道理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已知A,B是数轴上的两点,AB=2,点B表示-1,则点A表示________;(3)在同一平面内不同的两点最多可以确定一条直线,不同的三点最多可以确定三条直线.若在同一平面内不同的n个点最多可以确定15条直线,则n的值为________.反思:解决有关数轴上的点和线段长度这类问题时,可以先画出图形,然后借助直观图形,弄清线段长度与两端点所表示的数之间的关系,一般有以下规律:设数轴上A ,B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x 1,x 2,那么AB =|x 1-x 2|(或AB =|x 2-x 1|),注意加绝对值符号;在同一平面内有n 个点,且任意三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则一共可画n (n -1)2条直线(n ≥3且为整数). 例3 如图,点A 、B 、C 在数轴上,点O 为原点.线段AB 的长为12,BO=12AB ,CA =13AB.(1)求线段BC 的长;(2)求数轴上点C 表示的数;(3)若点D 在数轴上,且使DA =23AB ,求点D 表示的数. 反思:解题时要看清题意,当题目中的条件不能确切判断是哪一种位置关系时,要灵活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对所有可能的位置关系进行考虑.1.下列几何图形中为圆柱体的是( )2.下列语句准确规范的是( )A .直线a 、b 相交于一点mB .延长直线ABC .反向延长射线AO(O 是端点)D .延长线段AB 到C ,使BC =AB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A.0个B.1个C.2个D.3个4.如果线段AB=6,点C在直线AB上,BC=4,D是AC的中点,那么A、D两点间的距离是( )A.只有5 B.只有2.5 C.5或2.5 D.5或15.如图,点M,N都在线段AB上,且点M分AB为2∶3两部分,点N 分AB为3∶4两部分,若MN=2cm,则AB的长为( )第5题图A.60cm B.70cm C.75cm D.80cm 6.如图,为抄近路践踏草坪是一种不文明的现象,请你用数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第6题图7.(1)已知线段AB,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使AC=3AB,则AC与BC的长度之比为____________.(2)已知A,B,C,D是同一条直线上从左到右的四个点,且AB∶BC∶CD =1∶2∶3,若BD=15cm,则AC=____________cm,____________是线段AD的中点.(3)已知a>b,线段AB=a,在线段AB上截取AC=b,M是线段BC的中点,则线段CM用a,b来表示是____________.8.已知线段AB,延长AB到C,使BC=14AB,D为AC的中点,若BD=6cm,求AB的长.第8题图9.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它们所表示的数分别是2,-4,x.(1)求线段AB的长度;(2)若AC=5,求x的值.10.如图,已知A,B,C在同一直线上,M,N分别是AC,BC的中点.(1)若AB=20,BC=8,求MN的长;(2)若AB=a,BC=7,求MN的长;(3)若AB=a,BC=b,求MN的长;(4)从(1)(2)(3)的结果中能得到什么结论?第10题图11.如图,A,B,C是数轴上的三点,O是原点,BO=3,AB=2BO,5AO =3CO.(1)写出数轴上点A,C表示的数;(2)点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点P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Q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M为线段AP 的中点,点N 在线段CQ 上,且CN =23CQ.设运动的时间为t(t >0)秒. ①数轴上点M 、N 表示的数分别是________(用含t 的式子表示);②t 为何值时,M 、N 两点到原点O 的距离相等?第11题图参考答案复习课六(6.1—6.4)【例题选讲】例1 (1)画图略 (2)1条直线,7条线段,9条射线,经过点C 的线段有:线段CE ,CB ,BE ;经过点C 的射线有:射线CE ,CB ,EC ,BC ;经过点C的直线有:直线BE.例2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由于线段AB 的长度是一个正数,而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是一个数(它既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故在解题时需考虑把“数”与“形”结合起来,画出数轴.如图,设点A 表示的数为x.∵AB =2,∴|x -(-1)|=2,即x +1=2或x +1=-2,∴x =1或x =-3;(3)易知平面内不同的n 个点最多可以确定n (n -1)2条直线,从而可知n (n -1)2=15,则n(n -1)=30.由n 为正整数,可知两个相邻的正整数的积为30,由6×5=30,可知n =6.例3 (1)∵AB =12,CA =13AB ,∴CA =4,∴BC =AB -CA =8. (2)∵AB =12,BO =12AB ,CA =13AB ,∴BO =AO =6,CA =4.∴CO =AO -CA =2.∴数轴上点C 表示的数为-2. (3)∵AB =12,DA =23AB ,∴DA =8.∴DO =DA +AO =8+6=14或DO =DA -AO =8-6=2,∴数轴上点D 表示的数为-14或2.【课后练习】1.C 2.D 3.C 4.D 5.B 6.两点之间线段最短7.(1)3∶4 (2)9 点C (3)12(a -b) 8.16cm 9.(1)AB =2-(-4)=6;(2)2-x =5,x =-3或x -2=5,x =7. 10.(1)10 (2)12a (3)12a (4)MN =12AB 11.(1)点A 、C 表示的数分别是-9,15;(2)①点M 、N 表示的数分别是t-9,15-4t ;②当点M 在原点左侧,点N 在原点右侧时,由题意可知9-t =15-4t.解这个方程,得t =2.当点M 、N 都在原点左侧时,由题意可知t -9=15-4t.解这个方程,得t =245.根据题意可知,点M 、N 不能同时在原点右侧.所以当t =2秒或t =245秒时,M 、N 两点到原点O 的距离相等. 第10课时 做个加法表1.算一算。
物理教科版选修3-1课时跟踪检测:(12) 逻辑电路和控制电路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逻辑电路和控制电路1.联合国安理会每个常任理事国都拥有否决权,假设设计一个表决器,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时输入“0”,投赞成或弃权时输入“1”,提案通过为“1”,通不过为“0”,则这个表决器应具有哪种逻辑关系()A.“与”门B.“非”门C.“或”门D.“与非”门解析:选A联合国规定,只要常任理事国有一个反对,提案就不能通过。
这和“与”门的逻辑关系一致。
2.两只晶体二极管组成如图1所示电路,A、B为输入端,Y为输出端,分析该电路属于()图1A.“与”门电路B.“或”门电路C.“非”门电路D.都不可能解析:选B根据二极管的特点,只要在二极管上加上正向电压,则二极管即可导通。
由题图中电路结构可知,D1、D2两个二极管只要有一个导通,或者两个都导通,则整个电路就会导通,因此该电路是符合“或”逻辑关系的门电路。
3.有一逻辑开关电路的真值表如下,试判断这是一个什么类型的逻辑电路()A.开关“与”电路C.开关“或”电路D.以上都不是解析:选B由该逻辑电路的真值表可以看出输出端与输入端是相反的关系,故选B。
4.下表是某逻辑电路的真值表,该电路是()解析:选D根据三种门电路的特点可知选项D正确。
5.如图2所示是由“与”门、“或”门和“非”门三个基本逻辑电路组成的一个组合逻辑电路,A、B、C为输入端,Z为输出端,在完成真值表时,输出端Z空格中从上到下依次填写都正确的是()图2A.0001010 1B.00000010C.00101010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解析:选C假设“或”门的输出记为Y1,“非”门的输出记为Y2,由“或”门电路的特点及表中值可知Y1分别为0 0 1 1 1 1 1 1;由“非”门电路的特点及表中值可知Y2分别为1 0 1 0 1 0 1 0,由“与”门电路的特点知Z分别为0 0 1 0 1 0 1 0,故C正确。
6. (多选)如图3所示,为温度报警器的示意图,R0为一热敏电阻,下列对此电路的分析正确的是()图3A.当R0的温度升高时,R0减小,A端电势降低,Y端的电势升高,蜂鸣器就会发出报警声B.当R0的温度升高时,R0减小,A端电势升高,Y端的电势降低,蜂鸣器就会发出报警声C.当增大R1时,A端电势升高,Y端的电势降低,蜂鸣器就会发出报警声D.当增大R1时,A端的电势降低,Y端的电势升高,蜂鸣器就会发出报警声解析:选BC当R0的温度升高时其电阻会减小,A端电势升高,Y端电势降低,蜂鸣器会报警;当R1增大时,R0上消耗的电压减小,A端电势升高,Y端电势降低,蜂鸣器报警。
2018年秋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第八章第一讲电路电路的基本规律 含解析

第八章 恒定电流第一讲 电路 电路的基本规律课时跟踪练A 组 基础巩固1.金属材料的电阻率有以下特点:一般而言,纯金属的电阻率小,合金的电阻率大;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且有的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有的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根据以上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连接电路用的导线一般用合金来制作B .电炉、电阻器的电阻丝一般用合金来制作C .白炽灯中的钨丝的电阻随亮度的增大而减小D .标准电阻一般用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的金属材料制作解析:合金的电阻率大,常用来作电阻,不作导线,选项A 错误,B 正确;钨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选项C 错误;标准电阻一般用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影响的合金来制作,选项D 错误. 答案:B2. (2018·淄博模拟)用电器到发电厂的距离为l ,线路上的电流为I ,已知输电线的电阻率为ρ.为使线路上的电压降不超过U .那么,输电线的横截面积的最小值为( )A.ρl RB.2ρlI UC.UρlI D.2Ul Iρ解析:输电线的总长为2l,由公式R=UI、R=ρlS得S=2ρlIU,故B正确.答案:B3.(2018·聊城模拟)电阻R1和R2分别标有“2 Ω 1.0 A”和“4 Ω0.5 A”,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则此电路中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为()A.1.5 W B.3.0 WC.5.0 W D.6.0 W解析:两电阻的额定电流不同,R2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 A,为保证电路安全,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0.5 A,所以,此电路中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为P=I2(R1+R2)=1.5 W.答案:A4.(多选)(2018·襄阳模拟)电位器是变阻器的一种.如图所示,如果把电位器与灯泡串联起来,利用它改变灯泡的亮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串接A、B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灯泡变暗B.串接A、C使滑动触头逆时针转动,灯泡变亮C.串接A、C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灯泡变暗D.串接B、C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灯泡变亮解析:根据电位器结构和连线可知:串接A、B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时回路电阻增大,回路电流减小,灯泡变暗,A正确;同理,D正确;串接A、C时,滑动触头不能改变回路电阻,灯泡亮度不变,故B、C错误.答案:AD5. (2018·临沂模拟)下图中的四个图象中,最能正确地表示家庭常用的白炽灯泡在不同电压下消耗的电功率P与电压平方U2之间函数关系的是()解析:白炽灯泡为纯电阻,其功率表达式为P=U2R,而U越大,电阻越大,图象上对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越小,故选项C正确.答案:C6. (2018·济宁模拟)电解池内有一价的电解液,t s内通过溶液内截面S的正离子数是n1,方向是从A→B,负离子数是n2,方向是从B→A,设元电荷为e,以下解释中正确的是()A.正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是从A→B,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是从B→AB.溶液内正负离子向相反方向移动,电流抵消C.溶液内电流方向从A→B,电流I=(n1+n2)e2tD .溶液内电流方向从A →B ,电流I =(n 1+n 2)e t解析:正离子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负离子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正、负离子向相反方向移动,电流不能抵消,故A 、B 错误;由于溶液内的电流是正、负离子共同形成的,故其大小为I =(n 1+n 2)e t,C 错误,D 正确. 答案:D7.(多选)(2018·济宁模拟)平行板电容器C 与三个可变电阻器R 1、R 2、R 3以及电源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 ,待电路稳定后,电容器C 两极板带有一定的电荷.要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加,以下方法中可行的是( )A .只增大R 1,其他不变B .只增大R 2,其他不变C .只增大R 3,其他不变D .只减小a 、b 两极板间的距离,其他不变解析:R 1和R 2串联,电容器两端电压跟R 2两端电压相同.根据C =Q U可知如果不改变电容,则只需增大R 2两端电压,根据串联分压关系(电阻越大分压越大)可知只增大R 2或者只减小R 1均可,选项B 正确,选项A 、C 错误;只减小a 、b 两极板间的距离会使电容增大,由Q =CU 可知,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加,选项D 正确.答案:BD8. (2018·西安模拟)有一种“电测井”技术,用钻头在地上钻孔,通过在钻孔中进行电特性测量,可以反映地下的有关情况,如图所示为一钻孔,其形状为圆柱体,半径为10 cm,设里面充满浓度均匀的盐水,其电阻率ρ=0.314 Ω·m,现在钻孔的上表面和底部加上电压,测得U=100 V,I=100 mA(π取3.14).(1)求该钻孔的深度;(2)若截取一段含盐水的圆柱体与电动势为200 V、内阻为100 Ω的电源相连,通电10 min,当截取的圆柱体长度为多少时,盐水产生的热量最多,最多为多少?解析:(1)盐水电阻R=UI=1 000 Ω.由电阻定律R=ρhS,S=πr2=3.14×10-2m2,解得h=100 m.(2)当圆柱体电阻等于电源内阻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盐水产生热量最多.电源内阻r=100 Ω,则截取的圆柱体内阻也应该等于R′=100 Ω,圆柱体长度L=R′Sρ=10 m.圆柱体与电源组成闭合电路,电流I′=Er+R′=1 A,热量最多为Q=I′2R′t=6×104 J.答案:(1)100 m(2)10 m6×104 JB组能力提升9.(多选)(2018·黄冈模拟)如图所示是某导体的I-U图线,图中α=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此导体的电阻R=2 ΩC.I-U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所以R=cot 45°=1.0 ΩD.在该导体两端加6.0 V电压时,每秒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是3.0 C解析:由题图可知,通过该导体的电流I与其两端电压U成正比,选项A正确;导体电阻R=UI=2 Ω,对应I-U图线斜率的倒数,但R≠cot 45°,选项B正确,C错误;当U=6.0 V时,I=UR=3.0 A,故每秒通过该导体截面的电荷量为q=It=3.0 C,选项D正确.答案:ABD10.(2018·邢台模拟)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3.0 V,内阻不计,灯L1、L2、L3为三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当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L1的电流为灯泡L2电流的2倍B.灯泡L1的电阻为7.5 ΩC.灯泡L2消耗的电功率为0.75 WD.灯泡L3消耗的电功率为0.30 W解析:由于小灯泡L2、L3串联后与L1并联,所以L1两端电压是L2或L3两端电压的2倍,L2或L3两端电压是1.5 V,由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知灯泡L2中的电流是0.20 A,灯泡L1两端的电压是3 V,灯泡L1中的电流是0.25 A,A错误;由欧姆定律可得灯泡L1的电阻为R=U1I1=12 Ω,B错误;由P=UI得灯泡L2(或L3)消耗的电功率P2=U2I2=1.5×0.20 W=0.30 W,C错误,D正确.答案:D11. (2018·临汾模拟)如图所示是某款理发用的电吹风的电路图,它主要由电动机M和电热丝R构成.当闭合开关S1、S2后,电动机驱动风叶旋转,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经电热丝加热,形成热风后从出风口吹出.已知电吹风的额定电压为220 V,吹冷风时的功率为120 W,吹热风时的功率为1 000 W.关于该电吹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热丝的电阻为55 ΩB.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1 2103ΩC.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热丝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 000 J D.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动机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 000 J解析:电吹风吹热风时电热丝消耗的功率为P=1 000 W-120 W=880 W,对电热丝,由P=U2R可得电热丝的电阻为R=U2P=2202880Ω=55 Ω,选项A正确;由于不知道电动机线圈的发热功率,所以电动机线圈的电阻无法计算,选项B错误;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热丝每秒消耗的电能为880 J,选项C错误;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动机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20 J,选项D错误.答案:A12. (2018·安阳模拟)一台小型电动机在3 V电压下工作,用此电动机提升所受重力为4 N的物体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2 A.在30 s 内可使该物体被匀速提升3 m.若不计除电动机线圈生热之外的能量损失,求:(1)电动机的输入功率;(2)在提升重物的30 s内,电动机线圈所产生的热量;(3)线圈的电阻.解析:(1)电动机的输入功率P入=UI=3×0.2 W=0.6 W.(2)电动机提升重物的机械功率P机=F v=4×330W=0.4 W.根据能量关系P入=P机+P Q,得热功率P Q=P入-P机=(0.6-0.4) W=0.2 W.所产生的热量Q=P Q t=0.2×30 J=6 J.(3)根据焦耳定律Q=I2Rt,得线圈的电阻R=QI2t=60.22×30Ω=5 Ω.答案:(1)0.6 W(2)6 J(3)5 Ω。
2018年高中物理第二章直流电路《逻辑电路和控制电路》课时跟踪训练教科版选修31

2.8 逻辑电路和控制电路[课时跟踪训练](满分60分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6分,选不全得3分,错选不得分,共42分)1.在登录你的电子邮箱(或“QQ”)的过程中,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用户名,一个是与用户名对应的密码,要完成这个事件(登录成功),它们体现的逻辑电路为()A.“与”电路B.“或”电路C.“非”电路D.不存在逻辑电路解析: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才能完成登录,则它们体现了“与”电路,A正确。
答案:A2.有一逻辑开关电路的真值表如下,试判断这是一个什么类型的逻辑电路()M 0 1N 10A.开关“与”电路C.开关“或”电路D.以上都不是解析:由该逻辑电路的真值表可以看出输出端与输入端是相反的关系,故选B。
答案:B3.(2012·琼海高二检测)一个逻辑电路的两个输入端A、B与输出端Y的波形如图1所示,则可知该逻辑电路是()图1A.开关“与”电路B.开关“或”电路C.开关“与非”电路D.开关“或非”电路解析:由图像可知,当A、B均有输入时,输出与其相反,当有一端有输入时,有输出,故为“与非”电路,C正确。
答案:C4.逻辑电路的信号有两种状态:一是高电势状态,用“1”表示;另一种是低电势状态,用“0”表示,关于这里的“1”和“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表示电压为1 V,“0”表示电压为0B.“1”表示电压为大于或等于1 V,“0”表示电压一定为0C.“1”和“0”是逻辑关系的两种可能的取值,不表示具体的数字D.“1”表示该点与电源正极相连,“0”表示该点与电源负极相连解析:逻辑电路是用来控制信号的“通过”或“截断”的一种开关电路。
根据指定条件,逻辑电路对输入、输出的因果关系作出判断。
逻辑电路的输入、输出信号都以电位高低来表示。
若把高电势看作有信号,表示某个条件存在或信号能通过,且用符号“1”表示;把低电势看作无信号,表示某个条件不存在或信号不能通过,用符号“0”表示,这种逻辑关系称为正逻辑。
高中物理 第二章 第8节 逻辑电路和控制电路课时作业 教科版选修31

第8节逻辑电路和控制电路1.在开关“与”电路中,当开关A、B都断开或空它们仅有一个接通时灯泡都不会接通,只有当A、B2.3.状态总与输入状态呈________) A.0 0 B.0 1 C.1 0 D.1 1【概念规律练】知识点逻辑电路1.在逻辑电路中,若输入信号中至少有一个为“1”,则输出为“1”的逻辑电路是( )A.与电路 B.或电路 C.非电路 D.都不可能2.为了保障行驶安全,一种新型双门电动公交车安装了如下控制装置:只要有一扇门没有关紧,汽车就不能启动.如果规定:车门关紧时为“1”,未关紧时为“0”;当输出信号为“1”时,汽车可以正常启动行驶,当输出信号为“0”时,汽车不能启动.能正确表示该控制装置工作原理的逻辑电路是( )A.与电路 B.或电路C.非电路 D.与电路和非电路的组合【方法技巧练】一、真值的确定方法3.如图1所示为两个非电路和一个或电路组成的复合逻辑电路,请在下表中填写该逻辑电路的真值表.4.如图2所示,试判断这是什么样的逻辑电路.A、B、C闭合时记为“1”,断开时记为“0”;P灯亮记为“1”,不亮记为“0”,试完成真值表.二、逻辑电路在实际中的应用5.如图3所示是由基本逻辑电路构成的一个公路路灯自动控制电路,图中虚线框内M 是一只感应元件,已知光敏电阻随光强增大而电阻减小,热敏电阻随温度增大而电阻减小,虚线框N中使用的是逻辑电路.则( )图3A.M为光敏电阻,N为“与”电路B.M为光敏电阻,N为“非”电路C.M为热敏电阻,N为“非”电路D.M为热敏电阻,N为“或”电路1.下列关于逻辑电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一个事件的几个条件都满足后,该事件才能发生,这种关系叫“与”逻辑关系B.如果几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得到满足,某事件就会发生,这种关系叫“与”逻辑关系C.一个门上有三把钥匙,每把钥匙都能单独开门,它体现了“或”逻辑关系D.输出状态和输入状态相反的逻辑关系,叫做“或”逻辑关系2.联合国安理会每个常任理事国都拥有否决权,假设设计一个表决器,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时输入“0”,投赞成或弃权时输入“1”,提案通过为“1”,通不过为“0”,则这个表决器应具有哪种逻辑关系( )A.“与”逻辑关系 B.“非”逻辑关系C.“或”逻辑关系 D.都不对3.如图4所示是一个三输入端复合逻辑电路,当C端输入“1”时,A、B端输入为何时输出端P输出“1”()图4A.0 0 B.0 1 C.1 0 D.1 14.逻辑电路的信号有两种状态:一是高电位状态,用“1”表示;一是低电位状态,用“0”表示,关于这里的“1”和“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表示电压为1 V,“0”表示电压为0 VB.“1”表示电压为大于或等于1 V,“0”表示电压一定为0 VC.“1”和“0”是逻辑关系的两种可能的取值,不表示具体的数字D.“1”表示该点与电源正极相连,“0”表示该点与电源负极相连5.走廊里有一盏电灯,在走廊两端各有一个开关,我们希望不论哪一个开关接通都能使电灯点亮,那么由此设计的电路为( )A.“与”电路 B.“非”电路C.“或”电路 D.上述答案都有可能7.判和一名以上(包括一名)副裁判认为运动员上举合格后,才可发出合格信号,试列出真值表.8.如图5所示表示输入A、B的电势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果它是“或”电路的输入端,请在图6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输出端的电势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5图69.图7是一个火警报警装置的逻辑电路图.R t是一个热敏电阻,低温时电阻值很大,高温时电阻值很小,R是一个阻值较小的分压电阻.图7(1)要做到低温时电铃不响,着火时产生高温,电铃响起.在题图中虚线处应接入怎样的元件?(2)为什么温度高时电铃会被接通?(3)为了提高该电路的灵敏度,即将报警温度调得稍低些,R的阻值应大一些还是小一些?第8节逻辑电路和控制电路答案课前预习练1.与0 1 0 02.或0 1 1 13.相反 1 14.D课堂探究练1.B [要求输入信号中至少有一个为“1”,输出为“1”,则就要求为“1+1=1”或是“1+0=1”,所以满足要求的是“或”电路.]2.A3.解析“或”电路只要有一个输入状态为“1”,输出信号便为“1”,根据以上特点可确定真值表.4.见解析解析由题图电路可知,开关A、B、C只要有一个闭合时,P灯便亮.所以这个电路满足“或”电路逻辑关系.即当几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具备,就能出现某一结果.所5.B课后巩固练1.AC 2.A 3.D4.C [逻辑电路的信号有两种状态,用“1”和“0”分别表示对应的“高电位”和“低电位”两种状态,因此C正确,A、B、D错误.]5.C [任何一个开关接通都能使灯点亮,符合“只要一个条件成立结果就成立”的逻辑关系,为“或”电路,C正确.]6.或 1解析根据“或”电路逻辑关系特点Y=A+B,得1+0=X,X=1.7.见解析解析设甲、乙、丙三名裁判的裁判意见为逻辑变量A、B、C,裁判结果为P.并且对于A、B、C设:上举合格为逻辑“1”,不合格为逻辑“0”.对于P设:上举合格为逻辑“1”,不合格为逻辑“0”.8.见解析图解析“或”电路应符合“或”逻辑关系,故U A、U B中任何一个有输入电压时就会有输出电压.9.见解析解析(1)温度较低时R t的阻值很大,R比R t小得多,因此P、X之间电压较大.要求此时电铃不发声,表明输出给电铃的电压应该较小,输入与输出相反,可见虚线处元件应是“非”电路.(2)当高温时R t阻值减小,P、X之间电压降低,输入低电压时,从“非”电路输出的是高电压,电铃响起.(3)由前面分析可知,若R较大,由于它的分压作用,R t两端的电压不太高,则外界温度不太高时,就能使P、X之间电压降到低电压输入,电铃就能发声.因此R较大,反应较灵敏.。
高中物理第4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逻辑电路第4节逻辑电路与自动控制课时作业(含解析)鲁科版选修3_1

第4节逻辑电路与自动控制一、选择题1.“或”门的输入端输入信号为何时,输出端输出“0”()A.0 0 B.0 1C.1 0 D.1 1解析:“或”门中只要有一个条件得到满足,某事件就会发生,故要想不发生,则必须所有条件均不满足,状态体现为均为“0”.答案:A2.现代银行管理系统中都有自动取款机,若能取出钱款,帐号、密码必须都正确,它反映的逻辑关系是( )A.“与” B.“或”C.“非” D.都不正确解析:条件同时满足,可判断是“与”逻辑关系.答案:A3.(多选)基本逻辑电路中,当所有输入均为“0”时,输出不是“1”的逻辑门电路是( ) A.“与”门电路B.“或”门电路C.“非”门电路D.都不可能解析:本题考查“与”、“或”、“非”门电路,根据“与”门电路和“或”门电路的真值表可知,A、B正确,C、D不正确.答案:AB4.联合国安理会每个常任理事国都拥有否决权,假设设计一个表决器,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时输入“0”,投赞成或弃权时输入“1”,提案通过为“1”,通不过为“0”,则这个表决器应具有哪种逻辑关系( )A.“与”门B.“非”门C.“或”门D.“与非”门解析:联合国规定,只要常任理事国有一个反对,提案就不能通过,这和“与”门的逻辑关系一致.答案:A5.逻辑电路的信号有两种状态:一种是高电位状态,用“1”表示;另一种是低电位状态,用“0”表示,关于这里的“1”和“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表示电压为1 V,“0”表示电压为0 VB.“1”表示电压大于或等于1 V,“0”表示电压一定为0 VC.“1”和“0”是逻辑关系的两种可能的取值,不表示具体的数字D.“1”表示该点与电源的正极相连,“0”表示该点与电源的负极相连解析:数字电路中的“1”和“0”只是表示逻辑关系的两种状态,不是表示具体的数字及连接关系,故选项C正确.答案:C6. 监控系统控制电路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时,系统白天和晚上都工作;开关S断开时,系统仅晚上工作.在电路中虚框处分别接入光敏电阻(受光照时阻值减小)和定值电阻,则电路中( )A.C是“与”门,A是光敏电阻B.C是“与”门,B是光敏电阻C.C是“或”门,A是光敏电阻D.C是“或”门,B是光敏电阻解析:由题意可知,S断开时,光线不暗时系统不工作,所以滑动变阻器与光敏电阻相连;S闭合时,系统24小时都能工作,所以开关应与定值电阻相连.两个条件有一个满足系统就工作,所以是“或”门.故D正确.答案:D7. 如图为监控汽车安全带使用情况的报警电路,S为汽车启动开关,汽车启动时S闭合.驾驶员未系安全带时开关S′闭合,系好安全带时S′断开.要求当驾驶员启动汽车但未系安全带时蜂鸣器报警.则在图中虚线框内应接入的元件是( )A.“非”门B.“或”门C.“与”门D.“与非”门解析:只有当驾驶员启动汽车且未系安全带时蜂鸣器才报警,体现了一种“与”的逻辑关系,故选C.答案:C8.如图所示是应用某逻辑电路制作的简单车门报警电路图,开关S1、S2分别装在汽车的两道门上,D是发光二极管(报警灯),根据电路图可判断( )A.S1、S2均闭合时,D发光B.S1闭合,S2断开时,D不发光C.S1断开,S2闭合时,D发光D.S1、S2均断开时,D不发光解析:门电路是“或”门电路,开关闭合时,输入端为低电位.S1、S2均闭合,输入端均为低电位(均为“0”),输出为低电位(为“0”),D不发光,A错误.S1、S2中有一个断开或均断开时,输入端有一个为高电位或均为高电位(“1”),输出为高电位,D上加有正的电压,D发光,故C正确,B、D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9.如图为某报警装置示意图,该报警装置在一扇门、两扇窗上各装有一个联动开关,门、窗未关上时,开关不闭合,只要有一个开关未闭合,报警器就会报警.该报警装置中用了两个串联的逻辑电路,虚线框甲内应选用________门电路,虚线框乙内应选用________门电路,(选填“与”、“非”或“或”).解析:由题意知只要有一个开关未闭合,报警器就会报警,结合“或”门的特点知虚线框甲内应选用“或”门;虚线框乙内也应选用“或”门.答案:“或”“或”10.如图表示输入端A、B的电势随时间变化的关系.(1)如果它们是“与”门的输入端,请在图(甲)所示的方框内画出输出端的电势随时间变化的关系:(2)如果它们是“或”门的输入端,请在图(乙)所示的方框内画出输出端的电势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答案: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逻辑电路和控制电路
[课时跟踪训练]
(满分60分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6分,选不全得3分,错选不得分,共42分)
1.在登录你的电子邮箱(或“QQ”)的过程中,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用户名,一个是与用户名对应的密码,要完成这个事件(登录成功),它们体现的逻辑电路为()
A.“与”电路
B.“或”电路
C.“非”电路
D.不存在逻辑电路
解析: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才能完成登录,则它们体现了“与”电路,A正确。
答案:A
2.有一逻辑开关电路的真值表如下,试判断这是一个什么类型的逻辑电路()
A.开关“与”电路
C.开关“或”电路
D.以上都不是
解析:由该逻辑电路的真值表可以看出输出端与输入端是相反的关系,故选B。
答案:B
3.(2019·琼海高二检测)一个逻辑电路的两个输入端A、B与输出端Y的波形如图1所示,则可知该逻辑电路是()
图1
A.开关“与”电路
B.开关“或”电路
C.开关“与非”电路
D.开关“或非”电路
解析:由图像可知,当A、B均有输入时,输出与其相反,当有一端有输入时,有输出,故为“与非”电路,C正确。
答案:C
4.逻辑电路的信号有两种状态:一是高电势状态,用“1”表示;另一种是低电势
状态,用“0”表示,关于这里的“1”和“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表示电压为1 V,“0”表示电压为0
B.“1”表示电压为大于或等于1 V,“0”表示电压一定为0
C.“1”和“0”是逻辑关系的两种可能的取值,不表示具体的数字
D.“1”表示该点与电源正极相连,“0”表示该点与电源负极相连
解析:逻辑电路是用来控制信号的“通过”或“截断”的一种开关电路。
根据指定条件,逻辑电路对输入、输出的因果关系作出判断。
逻辑电路的输入、输出信号都以电位高低来表示。
若把高电势看作有信号,表示某个条件存在或信号能通过,且用符号“1”表示;把低电势看作无信号,表示某个条件不存在或信号不能通过,用符号“0”表示,这种逻辑关系称为正逻辑。
反之,则称为负逻辑。
在通常情况下不加说明的都指正逻辑。
所以“1”和“0”只是两个符号,是两种变量的两种可能的取值。
C选项正确。
答案:C
5.某自动控制车间的技术人员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报警器,电路图如图2所示,满足下列哪个条件,该报警器将发出警报声()
图2
A.S1断开,S2闭合
B.S1闭合,S2断开
C.S1、S2都断开
D.S1、S2都闭合
解析:S1闭合,输入高电位;S2断开,输入高电位。
所以只有S1闭合,S2断开时,才会使“与”门的两个输入端都输入高电位,输出高电位,使报警器发出警报声,选项B正确。
答案:B
6.如图3所示是由基本逻辑电路构成的一个公路路灯自动控制电路,图中虚线框M中是一只感应元件,虚线框N中使用的是逻辑电路。
要求天黑时L发光,则()
图3
A.M为光敏电阻,N为开关“与”电路
C.M为热敏电阻,N为开关“非”电路
D.M为热敏电阻,N为开关“或”电路
解析:因为光的变化影响L的发光与否,所以M为光敏电阻,即无光照时电阻变大,N的输入电压变小。
要求N的输出电压变高时L发光,再根据虚线框N 只有一个输入端就可判断出N为开关“非”电路,所以选项B正确,选项A、C、D错误。
答案:B
7.如图4所示,为温度报警器的示意图,R0为一热敏电阻,下列对此电路的分析正确的是()
图4
A.当R0的温度升高时,R0减小,A端电势降低,Y端的电势升高,蜂鸣器就会发出报警声
B.当R0的温度升高时,R0减小,A端电势升高,Y端的电势降低,蜂鸣器就会发出报警声
C.当增大R1时,A端电势升高,Y端的电势降低,蜂鸣器就会发出报警声
D.当增大R1时,A端电势降低,Y端的电势升高,蜂鸣器就会发出报警声
解析:当R0的温度升高时其电阻会减小,A端电势升高,Y端电势降低,蜂鸣器会叫;
当R1增大时,R0上消耗的电压减小,A端电势升高,Y端电势降低,蜂鸣器报警。
答案:BC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8.楼梯过道中的电灯往往采用如图5所示的电路控制。
设高电压为“1”,低电压为“0”,试讨论灯泡L的亮暗情况,并完成下面真值表。
图5
解析:设高电压为“1”B接低电压,灯不
亮;A接低电压,B接高电压,灯亮;A接高电压,B接低电压,灯亮;A接高电压,B接高电压,灯不亮,填出真值表如下。
答案:见解析
9.如图6所示是一个应用某逻辑电路制作的简单车门报警电路图。
图中的两个按钮开关S1、S2分别装在汽车的两道门上。
图6
只要其中任何一个开关处于开路状态,发光二极管(报警灯)就发光。
请你根据报警装置的要求,分析开关状态与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状态,并指出是何种逻辑电路。
解析:驾驶员离开汽车时,两个车门均处于关闭状态,与两个车门对应的开关
S1和S2均闭合,这时发光二极管不会发光报警。
因为S1和S2闭合后,电流不通过发光二极管。
当有其他人打开了某一个门时,S1或S2就处于断开状态;这时就有电流通过发光二极管,使其发光报警。
可见,这一装置实际上是一个“或”
电路。
答案: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