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壳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196味中药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 ) *+,-./012 3+4,5.,6 !""#2 701 #$2 809!
材料和方法 一 ! 材料
抑制作用超过浓度为 : --01I> 的熊果 苷 的 抑 制 作 用 )S T "9": $% 其中以光果甘草的抑制作用最强 ) 高 浓度时抑制率达 ;J9#K $+ 六月雪 * 泥湖菜 * 地骨皮 * 炒川断 * 天麻 * 连翘 * 茶条槭 ) 包括阴干组和新鲜组 ! 种 $* 甘草 * 败酱草 * 黄杨 ) 干叶 $* 双花醇提物对酪氨 酸 酶 的 抑 制 率 与 : --01I> 的 熊 果 苷 的 抑 制 作 用 )<<9BK$ 相当 )S U "9"C% 见表 :$( 在本研究中 %茵陈 *威灵仙 * 白芨 * 紫槿 * 大蓟 * 小 构树 * 钩藤 * 玉竹 * 熟大黄 * 莪术 * 苍术 * 姜黄 * 黄芩对 酪氨酸酶呈现出高浓度抑制 * 低浓度激活的双向作 用 )最高激活率 UCK $% 其中以黄芩的激活率最高 ) 低 浓度时最高激活率达 !"9!K $+ 而虎杖 * 豚草 * 狭叶山 胡椒 * 决明子表现出高浓度激活低浓度抑制的双向 作用 %但其抑制率和激活率均不高 %其中激活率最高 的是决明子 ) 高浓度时的最高激活率为 B9<K $+ 而抑 制率最高的则是狭叶山胡椒 )低浓度时的最大抑制 率是 :C9CK %见表 !$( 在 :;$ 味中药 ) 浓度为 C"*!"" 或 C"" !AI->$ 中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低于 : --01I> 熊 果 苷 的 中药有 :$! 味 " 八月扎 ) 炙 $2 王不留行 2 旱莲草 2 枳壳 2 淮山药 2 连翘 =% 三七 2 北柴胡 ) 炙 $2 杜仲 2 炮山甲 2 猪苓 2 鸡爪槭 =% 三棱 2 归尾 2 沙苑子 2 独活 2 萆 2 刺柏 =% 土茯苓 ) 生 $2 玄参 2 皂角刺 2 珍珠母 2 蛇床子 2 油衫 =% 大茴香 2 甘 松 2 花椒 2 茜草 2 野菊花 2 苦苣菜 =% 小茴香 2 白术 2 谷芽 2 茯 苓 2 鹿 角 霜 2 虎 杖 =% 小 蓟 2 白 芍 2 谷 精 草 2 荆 芥 2 麻 黄 2 柿 子 =% 山豆根 2 白花蛇舌草 2 赤芍 ) 炙 $2 草乌 ) 生 $2 黄柏 2 栀子 =% 山柰 2 白附子 2 鸡血藤 2 草乌 ) 炙 $2 黄精 2 窃衣 =% 山萸肉 2 白茯苓 2 麦冬 2 荜茇 ) 生 $2 紫苏 2 桂花 =% 山楂 2 白 蔹2 乳香 )生 $2 重楼 ) 生 $2 紫河车2 桑树 )叶 $=%川乌 ) 生 $2 白僵蚕 2 制半夏 2 香附 2 紫草 2 臭椿 =% 川贝母 2 白薇 2 制吴 芋 2 骨碎补 2 蒲公英 2 荷花玉兰 =% 广木香 2 白藓皮 2 制附 2 党参 2 蒿本 2 蚕豆花 =% 马齿苋 2 石斛 2 制首乌 2 凌霄花 2 墨 旱莲 2 诸葛菜 =% 丹参 2 石榴皮 2 泽泻 2 夏枯草 2 潼蒺藜 2 黄 杨 )鲜叶 $=% 乌药 2 龙胆草2 炒槐米 2 射干 2 熟地黄2 棕榈 =% 乌 梢 蛇 ) 炙 $2 合 欢 皮 2 知 母 2 桂 枝 ) 炙 $2 薄 菏 2 湖 北 海 棠 =% 乌梅 2 地龙 2 细辛 2 桃仁 2 薏仁 2 紫丁香 =% 凤尾草 2 地 肤子 2 贯众 2 桑白皮 2 覆盆子 ) 生 $2 紫茉莉 =% 槟榔 2 地鳖 虫2 郁金 2 桑寄生2 大花美人蕉 =2 紫槿 =%天冬2 延胡2 金樱 子2 桔梗 )生 $2 小构树 =2 紫薇 =% 太子参2 当归2 降香 ) 炙 $2 浙贝 2 日本晚樱 =2 腊梅 =%巴戟天 2 红花2 青皮 )炙 $2 浮萍 2 毛叶欧李 =2 榆 =% 月季花 ) 生 $2 肉苁蓉 2 青箱子 2 海螵蛸 2 白栎 =2 榉树 =% 木香 2 肉桂 2 前胡 ) 炙 $2 秦皮 2 龙柏 =2 槐树
几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几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曹伟伟1,朱晓娜1,李明静1,2*
【摘要】选择合适的溶剂体系,用维生素C (Vc)作为阳性对照物,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的茶多酚、丹皮酚及金银花叶子总黄酮提取物(乙酸乙酯相)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采用1 %丙三醇和1 %吐温-80 (体积比
1 : 1)混合液作溶剂可显著增加丹皮酚和金银花叶子总黄酮提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茶多酚、丹皮酚、金银花叶子总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活性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从强到弱依次为Vc、Vc :丹皮酚=1 :
2 (质量)、比Vc :丹皮酚=1 : 1 (质量)比、茶多酚、茶多酚:丹皮酚=2 : 1 ()、质丹量皮比酚、金
银花叶子总黄酮提取物•
【期刊名称】化学研究
【年(卷),期】2013 (000) 003
【总页数】5
【矢键词】茶多酚;丹皮酚;金银花叶子;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酪氨酸酶(TYR)又称多酚氧化酶,儿茶酚氧化酶,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1] •酪氨酸酶是生物合成黑色素细胞的主要限速酶,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可改善皮肤色素细胞中酪氨酸酶的代谢,阻止色素沉着,达到美白效果[2].已应用于美白化妆品中的化学合成美白剂如氢醍则因具有较大的细胞毒性目前已较少采用•天然植物提取物具有无毒、安全等特点,因此,天然植物类化妆品的开发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同时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茶多酚的主
要成分是儿茶素[3] 具有清除人体自由基、祛斑、防晒等作用[4].金银花叶子中主要有木犀草素、木犀草昔、忍冬昔等黄酮类化合物[5],这些黄酮类。
文冠果壳皂苷提取物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研究

文冠果壳皂苷提取物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研究
张洪梅;周泉城
【期刊名称】《中国粮油学报》
【年(卷),期】2013(028)005
【摘要】分别采用70%的乙醇溶液、蒸馏水2种浸提液提取文冠果壳中的皂苷,并测定其含量以确定最佳提取溶剂.通过对酪氨酸酶催化L-多巴氧化速率的测定研究了文冠果壳粉的乙醇提取液对体外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皂苷粗提液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与浓度呈非线性变化,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剂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先增加后趋于平稳.当皂苷质量浓度为0.36 mg/mL,抑制率可达到64.6%.通过酶抑制作用的Lineweaver-Burk图,分析结果显示,文冠果壳皂苷粗提液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类型为非竞争性抑制.上述研究为进一步开发文冠果壳中的美白成分提供了依据,同时又实现了废物利用,提高了农产品的经济价值.
【总页数】5页(P53-56,62)
【作者】张洪梅;周泉城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淄博 255049;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淄博 2550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2.3
【相关文献】
1.无患子总皂苷体外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研究 [J], 陈雷;赵春琳;周生学
2.文冠果壳黄酮提取物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研究 [J], 张洪梅;耿杰;周泉城
3.紫娟茶花青素提取物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研究 [J], 陈荣达;史玉蕊;刘桂明;陶彦舟;范阳扬;李丽
4.紫娟茶花青素提取物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研究 [J], 陈荣达;史玉蕊;刘桂明;陶彦舟;范阳扬;李丽
5.清香木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和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能力的研究 [J], 于丽娟;刘悦;李智敏;金鹏程;周继伟;杨芳;谢纯;肖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冠果壳皂苷提取物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研究

的含铜氧化还原酶 J , 广泛的存在于微生物、 动植物 及人体 中 一 。酪氨酸酶是 目前黑 色素代谢 中唯 一 已 知 的酶 , 也 是生物合成黑 色素细胞 的主要 限速酶 , 在黑
色素产生 的过程 中起着举 足轻重 的作用 。酪氨酸 酶活 性高, 产生 的黑 色素 就会 多 ; 活性 被抑 制 , 黑 色素产 生 能力就相应 降低 。异 常过 量表达可导致 人体色素沉 积 性疾病 。酪氨酸酶抑制剂 可以治疗 目前 常见 的色 素沉
效的利用 。研究表明 , 文冠果果壳中含有脂肪酸、 甾
醇、 黄酮、 皂 苷 等 多 种 化 学成 分 , 其 中皂 苷 类 成 分 是 其 主要活 性成 分 。 皂苷 ( S a p o n i n ) 是广 泛存 在于植 物界 的一 类 特 殊 的苷 类 , 。近 年 研 究 表 明 : 文 冠 果 总皂 苷 具 有 抗 炎 、 抗肿 瘤 、 抑 制 HI V蛋 白酶 、 改善 学 习记 忆 以及 提 高人 体抗 糖尿 等活 性 。 酪氨 酸酶 ( T y r o s i n a s e ) 是一 种结 构 复杂 的多 亚基
更高的发挥文冠果 的经济价值。
1 材 料与方法
1 . 1 试 验材 料
文 冠果 : 陕西 金 道 种 业 有 限公 司 ; 酪氨酸酶 ( ≥ 3 0 U / m g ) : 合 肥 博 美 生 物 科 技 有 限公 司 , 临用 前 以 p H=6 . 8磷 酸 缓 冲液 配 成 适 宜 浓度 酶溶 液 ; 所 用 其
1 . 3 试 验方 法
积导致的皮肤病如雀斑、 黄褐斑、 老年斑等 J 。 目 前, 市场上 流行 的美 白化妆 品 中增 白剂 多是
白木香果皮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及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研究

L I H a o—h u a Z HA N G We i —mi n ’
C H E N Y u—c h a n GA O X i a o—x i a YA N H a n— j i n g
1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Ap p l i e d Mi c r o b i o l o g y ,S o u t h C h i n a( T h e Mi n i s t r y -P r o v i n c e J o i n t De v e l o p me n t ) ,G u a n g d o n g
【 摘
要】 目的 : 研 究白木香果皮不 同溶剂提取物清除 D P P H 自由基的能力及对 酪氨酸酶活性 的抑制作用 ,为 白木香果皮的应用和开
发提供 理论依据 。方法 :以水 、乙醇 、丙酮 、乙酸乙酯和石油 醚 5 种极性不 同的溶剂 ,采用 回流 、超 声 、冷浸方法 提取 白木香果皮 ,采 用
【 关键词 】 白木香果皮 ;提取物 ;D P P H;酪氨酸酶 【 中图分 类号】R 2 8 5 . 5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 号】1 0 0 7— 8 5 1 7( 2 0 1 4 )0 8 — 0 0 3 6 — 0 3
S t ud y o n s c a v e n g i n g DP P H f r e e r a d i c a l a c t i v i t y a n d i n h i b i t o r y e fe c t o n t y r o s i n a s e o f Aq u i l a r i a s i n e n s i s p e e l e x t r a c t
种中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实验研究

6种中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实验研究摘要! 目的! 研究&种中药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1 方法! 分别用50%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中药白芷、白附子、当归、云苓、白蒺藜、银杏叶- 然后浓缩提取液至膏状1用水将$ #45膏状稀释为$45 6 47 - 测定各自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1结果! &种中药白芷3 白附子3 当归3 云苓、白蒺藜、银杏叶都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35%、55%、60%、22%、55%、40%。
结论:白附子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最强关键词! 黄褐斑;中药;祛斑;美白;酪氨酸酶据统计- 约有,70%的被调查者认为美容的最大障碍之一是面部雀斑、黄褐斑、老年斑的形成,它们属于常见色素沉着的皮肤病,影响容貌,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有报道美白祛斑类化妆品的市场份额始终处于增长趋势。
1994年日本的美白类化妆品销售额约为1980年的二十倍。
中国与日本属同一肤色人种- 巨大的市场潜力不容忽视1近年来- 对从传统药物和天然资源中寻找新药物- 已越来越受到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医药科研工作者的重视,我国是中药的发源地- 中药3 天然药物资源丰富- 而且几千年的临床实践-给开发和利用祛斑的天然植物提供宽广的空间1 本文在研究黄褐斑的形成机理和中药治疗黄褐斑的基础上,对6种常用中药进行了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试验- 发现白附子、白蒺藜的提取液有较强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
黄褐斑形成的机理及病因由于黄褐斑患者皮损部位黑色素细胞活性增强- 黑素和黑素小体均增加- 进而表现出色斑- 影响美容病理状态下- 真皮内巨噬细胞可吞噬滴落入真皮的黑色素体- 或沉着于真皮上层- 或在细胞内降解- 一部分经淋巴转移< / = 1色素的产生与排泄失去平衡- 并过剩地聚集在表皮细胞内的部分- 就形成色素沉着< & = 1黑色素的排泄有两条途径! 一是从肾内排泄- 另一是经皮肤排出- 即黑色素被转移到角质蛋白中- 随表皮生长移行到角质层,最后随角质层周期换新而脱落,病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1妊娠或口服避孕药由于妊娠或口服避孕药导致激素的改变! 血中雌激素" 孕激素或促黑色素细胞激素# $%&6水平增高使黑色素细胞活性增加1.2某些疾病某些慢性疾病! 特别是女性生殖器疾病和月经失调" 痛经"附件炎" 不孕症等以及肝脏病" 慢性酒精中毒" 甲状腺疾病" 结核" 内脏肿瘤患者中也常发生本病! 可能与卵巢" 垂体" 甲状腺等内分泌有关(有研究表明! 妇女中黄褐斑患者的甲状腺疾病患病率比正常人高! 故认为黄褐斑不是单一疾病! 可能是自身免疫病的一部分.1.3 遗传因素不同的资料表明有30%-70%的患者有家族史! 且男性的比例比女性高。
12种中药的水及乙醇提取液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比较

12种中药的水及乙醇提取液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比较陈学艳;王艳;李晶;毕月玲【期刊名称】《天津中医药》【年(卷),期】2010(27)5【摘要】[目的]比较12种常用美白中药70%乙醇提液与水提液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能力。
[方法]利用受试物抑制蘑菇酪氨酸酶催化底物(L-多巴)发生反应从而减少黑色素生成的原理,以维生素C作标准对照,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液在475 nm 的吸光度,通过吸光度比较各受试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能力。
[结果]12种中药均对无细胞系蘑菇酪氨酸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甘草等5种中药的70%乙醇提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强于其水提物的抑制作用;桑叶等7种中药的水提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强于其醇提物的抑制作用。
[结论]通过对比常用美白中药的醇、水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筛选天然物作为纯天然美白化妆品原料,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总页数】2页(P426-427)【关键词】美白中药;蘑菇酪氨酸酶;L-多巴【作者】陈学艳;王艳;李晶;毕月玲【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6【相关文献】1.四种中药复方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J], 刘之力;李雅莉;郑义宏;刘俐;宫淑敏2.196味中药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J], 傅国强;马鹏程;吴勤学;魏峻;闫玮;李玲珺3.54味中药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的研究 [J], 刘之力;涂彩霞;史月君;刘新国4.赤芍等5种上调酪氨酸酶活性中药乙醇提取液对棕黄色豚鼠背部皮肤的增色作用[J], 李洪武;朱文元;夏明玉5.中药对黑素生物合成影响研究Ⅰ.82味中药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J], 雷铁池;朱文元;夏明玉;张美华;范卫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几种枳壳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比较

几种枳壳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比较朱祥枝;潘东明【期刊名称】《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5(044)003【摘要】研究了6种中药枳壳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中药枳壳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力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除了绿衣枳壳外,其它5种中药枳壳的提取物随着含量的增大,酶活力呈指数下降,测定导致酶活力下降50%的6种中药枳壳提取物含量(IC50)分别为:0.92 mg/ mL(绿衣枳壳)、0.96 mg/mL(陕西枳壳)、1.30 mg/mL(红河橙枳壳)、0.44 mg/mL(湖南枳壳)、0.41 mg/mL(四川枳壳)、和0.70 mg/mL(江西枳壳).上述6种中药枳壳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可逆过程,抑制类型均为混合型.分别测定各种枳壳提取物对游离酶抑制抑制常数(KI)和酶-底物络合物抑制常数(K IS),并加以比较.【总页数】4页(P416-419)【作者】朱祥枝;潘东明【作者单位】福建省科技厅;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63.324【相关文献】1.孜然乙醇提取物的工艺优化及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J], 王雅;杜国英;邹红梅;马敏倩2.四种中药复方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J], 刘之力;李雅莉;郑义宏;刘俐;宫淑敏3.54味中药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的研究 [J], 刘之力;涂彩霞;史月君;刘新国4.银杏叶和银杏外种皮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比较 [J], 韩鹏;邱凌;黄浩;陈祥仁;陈清西5.银杏叶和银杏外种皮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比较 [J], 韩鹏;邱凌;黄浩;陈祥仁;陈清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结果与讨论
实验测得的荔枝壳粉澄清液中植物多酚的质量浓 度为 01389 m g /mL。 ・32・
图 2 荔枝壳粉澄清液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Fig12 Inhibitory effect of extracts from litchi shell on activity of tyrosinase
[7]
化关系
酶促反应将 L - 多巴转化为红色产物多巴醌 , 试 管中红色的深浅与产物的浓度成正比 。考察反应产物 的 A475随反应时间变化 , 实验结果见图 1。由图 1 可 知 ,随着时间的延长 , 体系的吸光度增大 , 即产物浓度 增大 ,但反应速度 (斜率 ) 降低 。这是因为每一瞬间的 反应速度不同 ,越接近初速度 ,越能反映酶的活力 。反 应时间过短 ,不便操作 ,实验选取反应 2 m in 吸光度的 变化来计算酶促反应速度 。
m g /mL 和 615 × 10 mg /mL , 测定相应的 酶促反应速度 (实验所涉及底物和澄清液质量浓度值
- 2 - 2
212 荔枝壳粉澄清液对酪氨酸酶活力的影响
保持 反 应 体 系 中 底 物 L - 多 巴 的 质 量 浓 度 为为 310 mL ,
1 2 2 3 3
( 1. The School of Basic Courses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China; 2. Grandway International B. C. Cosmetics M anufacturer,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25, China; 3. Pharmaceutical Colloge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China)
・31・
研究与开发
日 用 化 学 工 业 第 40 卷
211 酪氨酸酶促反应产物的 A 475随时间的变
11212 荔枝壳粉澄清液中植物多酚质量浓度的测定
采用普鲁士蓝法 , 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 , 作标 准曲线测定荔枝壳粉澄清液中植物多酚质量浓度 。 11213 酪氨酸酶活力测定 按参考文献 [ 8 ]进行 ,酪氨酸酶活力以催化 L - 多 巴氧化反应生成多巴醌的二酚酶活力衡量 。试管中加 入 L - 多巴 014 mL ( 110 m g /mL ) , pH = 618 磷酸缓冲 液 214 mL , 30 ℃水浴保温 10 m in 后 , 加入酪氨酸酶 012 mL ( 250 U /mL )混匀 ,酶促反应将 L - 多巴转化为 红色产物多巴醌 ,在 475 nm 处有最大吸收 。读取从混 匀开始 2 m in 时在 475 nm 处的吸光度 A, 以每分钟 A475增加 01001 为 1 个酶活力单位 , 酶促反应的速度用 每分钟 A475增加值来表示 。 11214 不同浓度荔枝壳粉澄清液对酪氨酸酶活力的 影响 不 同 试 管 中 加 入 底 物 L - 多 巴 014 mL ( 110 mg /mL ) ,然后加入不同体积的澄清液 ,酪氨酸酶 012 mL ( 250 U /mL ) ,以磷酸缓冲液补足反应液总体积 为 3 mL ,测定反应开始 2 m in时的吸光度 ,按如下两式 计算相对酶活力和酶抑制率 : A3 - A4 相对酶活力 = × 100 % A1 - A2 酶抑制率 = 1 A 3 - A4 A 1 - A2
图 4 荔枝壳粉澄清液对酪氨酸酶催化氧化 L - 多巴 抑制作用的 L ineweaver - B urk 曲线
Fig14 L ineweaver - Burk p lots for inhibition of extracts from
10 000 r/m in 离心 10 m in 得上清液 , 上清液经减压旋
转蒸发溶剂后得到膏状荔枝壳提取物 , 使用时以一定 量的重蒸水溶解 , 经 10 000 r/m in离心 10 m in 得到澄 清液 。
收稿日期 : 2009 - 07 - 10; 修回日期 : 2009 - 09 - 24 作者简介 : 王庆华 ( 1969 - ) ,男 ,瑶族 ,广西人 ,副教授 , E - mail: wqhw j@1631 com。
第 1 期 王庆华等 : 荔枝壳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研究与开发
213 底物质量浓度对酶抑制率的影响
考察底物 L - 多巴质量浓度在 01133 mg /mL ~ 01533 mg /mL 内对酶抑制率的影响 , 实验结果见图 3。 由图 3 可知 ,随着底物质量浓度的增加 ,酶抑制率稍有 降低 ,表明抑制率与测定体系的底物质量浓度相关 ,不 [9] 符合单一非竞争抑制剂的特点 。
[3]
氨酸酶 , 美国 Worthington 公司 ; L - 多巴 , 美国 Sigma 公司 ; 水为重蒸水 ; 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 721 分 光光度计 ,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 5804R 高速离心机 , 德国 Eppendorf公司 ; RE - 52A 旋转蒸发仪 , 上海青浦 沪西仪器厂 ; HH - 1 恒温水浴锅 , 江苏金坛环宇科学 仪器厂 。
第 40 卷第 1 期 日用化学工业 Vol . 40 No. 1 Feb. 2010 2010 年 2 月 China Surfactant Detergent & Cos m etics
荔枝壳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王庆华 ,邓志刚 ,刘 山 ,卢汝莲 ,林燕飞
112 实验方法
11211 荔枝壳粉澄清液的制备
1 实验部分
111 试剂与仪器
荔枝壳样品 ,市售荔枝经剥壳烘干后粉碎 ; 蘑菇酪
称取一定质量的荔枝壳粉 , 加入体积分数为 50% 的乙醇水溶液 (按 m (荔枝壳粉 ) ∶ m (乙醇水溶液 ) = 1∶ 10 ) ,在 70 ℃ 加热回流 2 h,所得提取液在室温下于
目前市场上的化妆品中酪氨酸酶抑制剂多为氢 醌、 熊果苷和曲酸等 ,但研究发现这些物质或多或少存 [ 1, 2 ] 在安全问题 。从植物提取物中寻找安全的酪氨酸 酶抑制剂是美白化妆品的一个趋势 , 我国研究人员对 中药材提取物进行分离筛选 , 发现了至少上百种酪氨 酸酶抑制成分 。荔枝是我国华南地区的资源性农 产品 ,荔枝壳提取物含有丰富的植物多酚类物质 ,如黄 [4 - 6] 酮、 原花青素 、 根皮素等 , 此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抗 氧化活性 ,如能开发荔枝壳中的酪氨酸酶抑制成分则 意义更大 。作者研究了荔枝壳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 制作用并对其抑制机理进行了探讨 。
改变反应体系中澄清液体积 , 考察酪氨酸酶的相对酶 活力 ,实验结果见图 2。由图 2 可知 ,酶抑制率为 50% (酪氨酸酶活力下降 50% ) 时所需的澄清液中多酚的 质量浓度为 01052 mg /mL。
319 × 10
均以在试管中的终浓度来表示 ) 。采取 L ineweaver Burk 作图 ,根据酶促反应的米氏常数 Km 和表观最大 反应速率 Vm 的变化分析荔枝壳粉澄清液对酪氨酸酶 抑制作用 。
Abstract: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50% ethanol extracts from litchi shell on the activity of tyrosinase were studied by m easuring the oxidation rate of L - dopa that catalyzed by tyrosina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 ass concentration of poly phenol in the extract needed for inhibitory effect of 50% ( 50% dep ression of tyrosinase activity; I C50 ) is 01052 m g /m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 ineweaver - Burk graph for comp lex inhibitor were studi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tyrosinase inhibitory action on the litchi shell ethanol extract is caused by com bined action of multip le ingredients containing in the litchi shell instead of action of single ingredient . Key words: additives of cos m etics; litchi shell extract; tyrosinase; comp lex inhibitors; inhibitory mechanis m
3. 广东药学院 药科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
1 2 2 3 3
(1. 广东药学院 基础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2. 广州雅纯化妆品制造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425;
摘要 : 通过对酪氨酸酶催化 L - 多巴氧化速率的测定 ,研究了荔枝壳粉的乙醇萃取液对体外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 结果表明 ,酶抑制率达到 50% (酪氨酸酶活力下降 50% )时所需的澄清液中多酚的质量浓度为 01052 mg/mL。复合抑制 剂的酶抑制作用的 L ineweaver - Burk线特点的分析结果显示 , 荔枝壳粉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不是单一成分的 抑制作用 ,而可能是多种抑制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 关键词 : 化妆品添加剂 ; 荔枝壳提取物 ; 酪氨酸酶 ; 复合抑制成分 ; 抑制作用 中图分类号 : TQ6581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 1803 ( 2010 ) 01 - 0031 -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