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更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虹口区北外滩街道为例

合集下载

144.城市更新改造中的问题浅析——以虹口区202号地块为例

144.城市更新改造中的问题浅析——以虹口区202号地块为例

城市更新改造中的问题浅析——以虹口区202号地块为例袁鹏洲,王昕宇摘要:城市更新改造是现下业已较为充分发展的一线、二线城市开发建设的主要方式。

城市更新改造的最大特征是破旧立新。

同一城市的不同地块进行城市更新改造的推动机制各有特点,又基本相同。

城市街区改造的意义主要在于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在于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提升城市能级。

在上述目的达成的同时,不可避免的涉及众多群体的利益,在城市内部发生了政府、开发商、城市居民及其他相关人群之间的资本、资源的再分配。

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准确把握城市街区更新改造的时机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文以虹口区202号地块为案例,就城市街区更新改造中的更新时机、利益分配等几方面的问题进行简要解析。

关键词:城市更新改造时机研判利益分配社会影响0.前言城市建设分为城市外围新增建设用地的初次开发和城市内部建成环境的再开发,在城市由稚嫩到成熟的发展历程中,城市中进行初次开发的土地越来越少,进行城市更新改造的土地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城市的中心区域。

在更新改造的过程中可能或必然发生城市土地使用性质的转变、地块人口重新布局、城市空间业态的变迁。

由于城市更新牵涉众多利益相关群体和复杂的城市建成环境,因此在土地再开发过程中问题复杂。

上海是得到充分发展的现代化都市,在未来上海中心城区的建设中,更多的是城市的更新改造。

图2 虹口区202号地块卫星影像图资料来源:笔者绘制图3 202号原控规图则土地使用规划资料来源:笔者提供图1 虹口区202号地块区位图资料来源:笔者绘制虹口区202号地块位于海宁路、吴淞路交叉口西南方向,北至海宁路,南至昆山路,西至乍浦路,东至吴淞路。

其地理区位优越,临近苏州河和黄浦江,南眺陆家嘴中央核心区。

但现状中该地块除海宁路一侧进行了再开发外,其余地块多为上海特色的里弄住宅、沿街餐饮商业。

虹口区的开发建设进程中,202号地块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城市更新改造,其必然性是由于城市开发的经济特征所决定的。

上海虹口现状报告分析

上海虹口现状报告分析

上海虹口现状报告分析介绍上海虹口区是中国上海市的一个行政区,位于上海市中心,东临黄浦江,北接杨浦区,西接闸北区,南接虹口区。

本报告将对上海虹口区的现状进行分析。

人口和民生状况人口结构截至2020年底,虹口区常住人口为162.3万人。

虹口区的人口结构较为均衡,年龄分布合理,包括0-14岁的未成年人、15-64岁的劳动人口以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

教育资源上海虹口区拥有一流的教育资源。

在虹口区,有许多著名的学校和大学,如上海光华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等。

这些学校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机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医疗保健虹口区的医疗保健系统发达。

有多家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此外,虹口区还积极推动智慧医疗,在医疗信息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经济状况产业结构虹口区的产业结构多元化,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和商贸业等。

制造业方面,虹口区拥有一些重要的工业园区,如五角场工业园区和宝安工业园区。

服务业方面,虹口区有发达的金融、文化创意产业等。

商贸业方面,虹口区有许多大型商业综合体,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购物和休闲娱乐场所。

市场竞争力虹口区是上海市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其市场竞争力较强。

虹口区的市场环境较好,有一些知名品牌和企业在这里设立了总部或分支机构。

此外,虹口区的交通便利,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

城市规划和建设虹口区注重城市规划和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化的城市建设。

近年来,虹口区在城市更新、街道改造、环境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例如,五角场地区的翻新改造以及虹口滨江地区的开发等。

环境和生活质量环境保护虹口区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虹口区注重改善空气质量,加强垃圾分类处理,推动可持续能源的利用等。

这些举措有效改善了虹口区的环境质量,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社区建设虹口区重视社区建设,通过加强社区管理和服务,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虹口区通过建设社区文化中心、健身设施、休闲娱乐场所等,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社区环境和生活条件。

城市中心城区公共绿地景观提升改造探讨——以上海市虹口北外滩滨江绿化提升改造为例

城市中心城区公共绿地景观提升改造探讨——以上海市虹口北外滩滨江绿化提升改造为例

城市中心城区公共绿地景观提升改造探讨——以上海市虹口北外滩滨江绿化提升改造为例发布时间:2022-07-20T05:46:17.525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3月第24卷第5期作者:张靖赵希武[导读] 随着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城市中心城区的公共绿地作为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休闲活动场所却因为基础设施陈旧张靖赵希武上海华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11 上海帝景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 201100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城市中心城区的公共绿地作为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休闲活动场所却因为基础设施陈旧,空间开放性差,绿化缺乏养护管理,道路布局不合理且状况不良等因素,而无法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通过对上海市虹口区滨江公共绿地提升改造的研究,探明老绿地升级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常见的改造手法和效果,以进一步完善城市更新中老公共绿地改造的系统模式。

关键词:中心城区;老公共绿地;提升;改造城市发展中公共绿地作为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也随之逐渐成为时代历史发展的缩影,见证了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历程,不仅拥有独特的时代印记,还兼具艺术风格和景观特色。

尤其中心城区的公共绿地多数始建成于20世纪,有几十年的历史,经过时间的磨砺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无法满足当前人们休闲活动的需求。

因此,只有提升改造才能使老城区的公共绿地重新焕发活力,恢复生机。

1 中心城区公共绿地现状分析城市发展老公共绿地往往随时间的推移,面临植物群落层次缺失,植物造景手法陈旧,道路系统混乱,使用性能下降,园林小品设施陈旧,给排水管网老化,缺少标识系统或标识杂乱无章等诸多问题。

在城市更新中,老公共绿地的提升改造无疑成为改善人们生活品质,焕发区域地块活力的重要一环。

2 中心城区公共绿地改造原则2.1 尊重整体,特色提升的原则对老公共绿地的改造应做到保留在先,调整适当、特色提升。

在保留其整体性格局、特色的同时,引入特色元素针对绿地内原有的空间布局,景观元素等进行重新组合,从而进行改造更新。

上海北外滩虹口港地区城市更新 区域特征部分

上海北外滩虹口港地区城市更新 区域特征部分

区域历史沿革
水系变化
1864-1866
18731897来自190119131925
历史沿革与水系变化总结: 1.区域范围逐渐变大。 2.环境水系变少,填河筑路。 3.留下了许多保留建筑。
基地规划
虹口港规划的相关总结 从黄浦江到洛伦路, 以桥梁为界,以历史特 色为据,以现代都市需 求为目标,分九区确定 功能、景观、活动和热 点,并通过滨河断面设 计改善河流两岸的景观 环境,增加滨水空间, 加强地块街坊与河流的 联系
THANKS
PART FOUR
04
总结问题
总结问题
主要矛盾 消极而落后的城市空间,远未体现自身的历史、经济、文化、景观 价值 初步策略 1、基于历史文化价值与滨 水自然价值,分期逐步打 造以商业服务、居住、公 共产业建筑为主体的历史 风貌街区,体现老上海的 水巷生活情趣、上海近代 城市化发展脉络与新上海 的休闲情调。 2、既有规划点以基地为中 心展开,主要集中在滨水 带与地铁站附近。 3、虹口港沿岸城市设计需 结合创意项目改建风情街, 南侧结合商务区作特色规 划。 4、区域需串联垂直于黄浦 江的一系列规划,并解决 平行黄浦江展开的带的交 叉。
B D F H J L N P R T
杨浦区安置基地 嘉兴路街道 四川北路地区 不夜城一体化 虹口港沿岸设计 苏州河两岸 外滩源工程 人民广场地区 老城厢地区一体化 打浦桥地区中心
PART THREE
03
基地概况
基地概述...区域历史沿革...基地规划...
基地概述
设计基地位于上海北外滩虹口港 地区,东临梧州路、西安路和旅 顺路,北抵海宁路和周家嘴路, 西倚峨嵋路、南浔路,南至大名 路与东大名路,总占地约21.1 公 顷。其中,汉阳路北侧A街区9.8 公顷,南侧B 街区11.3 公顷。

上海市北外滩地区城市环境分析及改善策略

上海市北外滩地区城市环境分析及改善策略
城市改造的模式千差万别,但如果只是单纯地从 经济的角度出发,简单地进行大规模的拆迁造城一定 会留下许多遗憾。基于对这个地块上的城市现状综合 调查和深入了解,认为保留这样代表上海文化的石库 门街区是应该的,这类民居的出现是当时城市生活的 必然。这种打破庭院式大家庭的传统生活模式,适合 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弄堂文化,在今天仍 是移民城市的上海更有其存在的意义。正基于以上考 虑,本研究将这一地块的改造目标定位为现代平民石 库门。
功能。拥有较好的上海民居生活氛围(图 3)。
1、城市景观
凯文. 林奇曾指出:“一个可识别的城市就是它
的区域、道路、标志易于识别并又组成整体图形的一
种城市。”城市古街区往往具有较强的可识别性,虽
然这类街区基本是
自发形成,未经详细
规划,但其空间组织
并不杂乱无章,而是
存在一种内在的规
律和秩序,使之呈现
出有机的构成形态。
长治路和峨嵋路是该区域内两条可识别性较强的路径并经过该区域内较易识别的标志建图3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图4城市意向分析上海市北外滩地区城市环境分析及改善策略cityenvironmentanalysisandimprovingstrategyofthenorthbunddistrictshanghai王鹏wangpeng赖亚妮laiyani图1上海石库门旧居街区图2研究地块区位120筑上海大厦中国工商银行和一幢红色砖墙民居前两者均为现代高层建筑图5
4、城市街道与住宅 (1)、街道 此区域的重要公共空间,尺度亲切宜人,市民生 活气息浓厚,呈现自然曲折的形态,同时部分街道由 于骑楼、廊棚等空间的插入使得空间呈现出更丰富的 变化。 空间要素:店面(上宅下店式住宅)、人行道、店 招牌、出挑的晾衣架等。 空间感受:空间围合界面较开放、曲折,装饰较 多,空间活动多,生活气息浓厚,气氛热闹活跃。 空间性质:公共空间,少数空间表现出半私密性 质。 (2)、巷弄 此区域巷弄空间是居民的入户通道,并不追求街 道的宽阔笔直,而是依周边环境时宽时窄的曲折前 行,构成步移景换的内向的动态空间。 空间要素:院墙、山墙、简单而不规则铺地、私宅 入户门 空间感受:道路尺度较小,空间较封闭,安静。 空间性质:大量的半私密空间要素使得这一空间

上海城市更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虹口区北外滩街道为例

上海城市更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虹口区北外滩街道为例

上海城市更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虹口区北外滩街道为例摘要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由城市更新串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从最初的异地搬迁到货币实物安置并举再到城市更新,推动城市更新的因素逐渐增加,其辐射范围也越来越广。

目前,土地资源被框定在一定范围内,如何实现城市发展的新目标,是多数城市突破传统的增量模式,在有限土地资源中寻求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本文对城市更新项目进行探究,且以上海虹口区北外滩街道为例,探究城市更新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城市更新;城市规划;房屋改造;房屋征收;更新策略AbstractThe different stages of urban development are connected by urban renewal.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urbanization, from the initial relocation to housing collection to urban renewal, the factors that promote urban renewal are gradually increasing, and the radiation range is also wider. At present, land resources are framed within a certain range. How to achieve the new goal of urban development is the incremental mode in which most cities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 and seek to find a major problem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limited land resourc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ssue of urban renewal, and takes the North Bund Street in Hongkou District of Shanghai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problems in urban renewal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Key words:Urban renewal; urban planning;housing renovation;housing resettlement;renewal strategy目录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 (2)3、研究意义 (2)4.研究方法 (3)(三)研究特色 (3)二上海市城市更新历程和政策演变 (3)(一)房屋拆迁阶段 (4)(三)城市更新阶段 (5)(四)城市更新政策演变 (6)5、城市更新改造政策 (8)三虹口区北外滩街道城市更新现状 (9)(一)虹口区北外滩街道概况 (9)(二)虹口区北外滩街道房屋征收典型案例分析 (9)“从房屋安置到货币安置”全市首个旧改新政调整的试点基地 (9)——虹口区117街坊房屋征收案例 (9)(三)房屋征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1)2、改造更新时间冗长 (12)4、法律保障缺乏 (13)四国内外城市更新经验借鉴 (13)(一)国外城市更新经验借鉴 (13)1、英国“社区建筑”城市更新研究 (13)(二)国内城市更新经验借鉴 (14)1、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的制度创新 (14)五上海城市更新对策建议 (16)(一)合理制定城市更新总体规划 (16)(二)加快整体更新改造推动进度 (17)(三)积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 (17)(三)加大推进社区规划师制度 (18)结语 (19)尾注 (20)一绪论(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研究背景我国城市的历史悠长,城市建设也历经许久。

上海市北外滩社区网格化治理研究

上海市北外滩社区网格化治理研究

上海市北外滩社区网格化治理研究上海市北外滩社区网格化治理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问题的日渐复杂,社区治理成为了中国城市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社区治理的目标在于提供公共服务、建立和谐社会关系,并解决社区居民所面临的各类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上海市北外滩社区网格化治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和研究的主题。

北外滩社区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是上海市最具代表性的社区之一。

该社区作为一个城市核心区域,面临着人口密集、资源有限和环境保护等多重挑战。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社区治理中引入了网格化管理模式,将社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由一名专职网格员负责管理。

网格员通过走访、排查和管理等方式,深入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和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网格化治理模式的推行,不仅提高了社区治理的精细化水平,也促进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良好互动。

首先,网格化治理使社区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社区居民的需求及问题,减少了信息传递的时间成本,提高了问题解决的效率。

其次,网格化治理涉及到更多的社区居民,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参与社区事务,促进居民的自治意识和主动性。

例如,社区居民通过与网格员的沟通,提出了许多有益社区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最后,网格化治理还促进了社区内部的信息共享和组织协作。

不同网格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使社区资源的利用更加高效,并促进了跨部门的合作机制的建立。

北外滩社区网格化治理的推行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网格化治理需要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每个网格需要配备一名专职网格员,其工作需要耗费较大人力成本。

此外,社区治理部门需要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设施支持,以保证网格化治理工作的持续推进。

其次,网格化治理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的信息共享和管理平台。

社区治理部门需要投入资源来建设和运营这个平台,并确保各个网格之间的信息互通。

最后,网格化治理需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建立起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只有各相关部门合作协调,共同推进网格化治理模式,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

外滩升级改造工程方案

外滩升级改造工程方案

外滩升级改造工程方案一、引言外滩是上海的标志性景点,也是历史悠久的城市地标,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和市民前来观光和休闲。

然而,由于外滩地区历史悠久,建筑较为老旧,设施陈旧,环境整体显得杂乱无章,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的发展需要。

因此,对外滩进行升级改造,提升其整体环境品质,增强其文化内涵,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和休闲服务,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们制定了外滩升级改造工程方案,以改善外滩地区的环境品质,提升其国际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市民前来参观和消费,同时增加经济效益。

二、外滩升级改造工程规划1. 区域整体造型提升外滩地区大体平面布局将保留现有格局,并在不影响整体形态的前提下,根据历史风貌以及地形情况进行整体样式提升。

根据目前社会发展和人们对城市环境的需求,进行适当的现代化设计与布局,提升外滩地区整体的建筑外立面、道路景观等。

2. 城市交通系统优化外滩地区交通系统将进行全面优化。

主要包括道路交通的优化与提升,改善外滩地区的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效率,优化停车资源设置,提高游客便利度等。

3. 增加绿化面积与景观资源外滩地区将增加绿化面积,并配置各类植被、彩灯等景观资源,提高整体环境品质。

在滨江一侧增加公园绿地以及供市民休憩的设施,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增加游客停留时间。

4. 提升沿江商务区形象提升沿江商务区整体形象,通过改善商业建筑的外立面、鼓励商家进行创意设计与装修,打造更加具有现代感的商业区形象,推动外滩沿江商务区的商贸繁荣。

5. 提升外滩文化内涵通过展览、文化艺术表演、文化宣传等形式,增加外滩地区的文化内涵,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旅游和休闲服务。

同时,加强对外滩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提升外滩的历史文化价值。

6. 完善配套设施与服务增加道路停车位设置,优化道路交通系统,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外滩地区的服务水平。

7. 建设“智慧外滩”智能管理系统建设“智慧外滩”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智能停车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等,提高外滩地区的信息化水平,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城市更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虹口区北外滩街道为例摘要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由城市更新串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从最初的异地搬迁到货币实物安置并举再到城市更新,推动城市更新的因素逐渐增加,其辐射范围也越来越广。

目前,土地资源被框定在一定范围内,如何实现城市发展的新目标,是多数城市突破传统的增量模式,在有限土地资源中寻求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本文对城市更新项目进行探究,且以上海虹口区北外滩街道为例,探究城市更新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城市更新;城市规划;房屋改造;房屋征收;更新策略AbstractThe different stages of urban development are connected by urban renewal.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urbanization, from the initial relocation to housing collection to urban renewal, the factors that promote urban renewal are gradually increasing, and the radiation range is also wider. At present, land resources are framed within a certain range. How to achieve the new goal of urban development is the incremental mode in which most cities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 and seek to find a major problem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limited land resourc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ssue of urban renewal, and takes the North Bund Street in Hongkou District of Shanghai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problems in urban renewal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Key words:Urban renewal; urban planning;housing renovation;housing resettlement;renewal strategy目录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 (2)3、研究意义 (2)4.研究方法 (3)(三)研究特色 (3)二上海市城市更新历程和政策演变 (3)(一)房屋拆迁阶段 (4)(三)城市更新阶段 (5)(四)城市更新政策演变 (6)5、城市更新改造政策 (8)三虹口区北外滩街道城市更新现状 (9)(一)虹口区北外滩街道概况 (9)(二)虹口区北外滩街道房屋征收典型案例分析 (9)“从房屋安置到货币安置”全市首个旧改新政调整的试点基地 (9)——虹口区117街坊房屋征收案例 (9)(三)房屋征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1)2、改造更新时间冗长 (12)4、法律保障缺乏 (13)四国内外城市更新经验借鉴 (13)(一)国外城市更新经验借鉴 (13)1、英国“社区建筑”城市更新研究 (13)(二)国内城市更新经验借鉴 (14)1、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的制度创新 (14)五上海城市更新对策建议 (16)(一)合理制定城市更新总体规划 (16)(二)加快整体更新改造推动进度 (17)(三)积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 (17)(三)加大推进社区规划师制度 (18)结语 (19)尾注 (20)一绪论(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研究背景我国城市的历史悠长,城市建设也历经许久。

在步入近代社会之后,在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浸染下,我国近海地区和东北部地区正渐渐步入到现代化城市中,即使这样,多半城市的经济发展并不景气甚至出现经济下滑的趋势,城市面貌显得破烂不堪。

直到新中国成立,我们国家大肆对工业进行扶持,使得发展出很多以工业为主的城市。

但现如今计划经济的大环境下,高产量、减负生活,建设基础设施和住房的缺失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难题。

到现代,许多城市的老城区的规划不足,工业区与住宅区混合在一起,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较为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城区内鱼龙混杂,住宅紧挨着工厂,市容环境差,工业废料排放造成住户供应不充足、房屋外观破败,缺失维护保养,周边超市、饭店等服务设施缺失,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分布不均匀,绿化植被稀少,很难给城市的高速发展提供一个极大的空间等,所以目前在建设城市的研究范畴中最具有难度的问题就是对城市的更新。

[1]2011年10月19日《上海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细则》(市政府令第71号)发布,对上海市的住房征用和相应的补偿做出了规定,不再由开发商进行征收,政府成为征收的主体,将住房征收与补偿升级到公共政策部分。

2015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的通知(沪府发〔2015〕20号)“城市更新”这个专有名词诞生了,并对其含义进行了说明。

不同于一般的征收,城市更新已不再追求只满足市容需要和助推经济发展,单一的对市容改观,它着眼于更追求的是全面的城市配套服务和促进新兴血液的注入,尤其对于上海这种近代形成有着众多文化历史综合的城市来说,历史文化的保护更是重中之重,城市更新的脚步刻不容缓。

[2]2018年1月29日,沪府【2018】8号文件《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撤销虹口区提篮桥街道和调整四川北路街道管辖范围建立北外滩街道的批复》发布,北外滩街道的特殊历史性使其获得了位置优势。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多年来北外滩街道近年进行了轮番的城市更新,从房屋拆迁到房屋征收再到城市更新。

在这过程中,北外滩街道的虹口区117街坊成为全市首个旧改新政调整的成功征收试点基地、虹口区59街坊成为全市首个从失败到重启成功的征收地块、北外滩街道的春阳里历史风貌保护街坊(74街坊)成为全市首个城市更新改造试点项目。

可以说,该街道的多个城市更新案例在全市的城市更新项目中都起到了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

[3]为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把北外滩街道的城市更新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城市发展中模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以虹口区北外滩街道城市更新项目为例,发现在城市更新中所遇到的阻碍和困难,寻求解决办法和对关联政策的建议,为城市更好的发展出谋划策。

2、研究目的首先,把北外滩街道作为范例,对其在房屋拆迁到房屋征收再到城市更新转变过程中政策的转换进行解析,政府的征用和补偿行为上升到了政策层面,并替代了之前企业和个人的征用补偿行为,从开始的重“重建”轻“改造”,历史社会文化被影响,城市文化特点被破坏,给人留下“千城一面”印象,到现在重“全面布局”轻“大改大拆”,从“拆、改、留”到“留、改、拆”并举,对北外滩街道的城市更新发展历程进行归纳总结。

其次,寻求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域如何进行城市更新的发展,国外英美、国内深广等地区的城市更新都可以作为学习对象,使上海的城市更新过程中提供可实行经验和方法。

最后,结合国家形式和社会发展方向,结合自身所学及工作实际,探讨城市更新的方法和机会,形成研究论文,推动新时代城市更新进程。

3、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目前国内外局部城市的城市更新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并制定了相应政策。

而上海的城市更新仍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创新,上海受到改革开放的影响,走在发展创新的前沿,需要正视城市更新,历史文化保护这个新时代产物。

本论文的理论意义是有助于推动上海在城市更新应用部分和完善法律法规。

(2)现实意义对北外滩街道正在进行中的虹口区春阳里历史风貌保护街坊(74街坊)城市更新项目的实例进行研究,探讨在社区不断前进的路途中,针对城市更新应该如何给出优有价值的建议,针对在现实中突破“主导的政府力量和强大的市场力量”的充满利益的格局和快速发展社区这些问题具有这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对理论对策的是否可行的现实意义进行深刻探讨,对于了解上海社区文化,认识社区发展理念,对居民的邻里关系和价值意义进行深刻理解,使城市更新更具特色,更有针对性。

4.研究方法文章主要采用三种研究方法,分别是文献资料法、现场访谈法以及经验总结法。

通过查阅图书馆、CNKI上国内外资料,了解城市更新的相关理论,为文章的探究奠定理论基础。

同时,为深入了解城市更新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现场访谈进行了解,发现在城市更新项目中产生的问题,使文章具备更强的现实意义。

另外,在理论以及访谈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验进行总结,得出相应的结论。

(三)研究特色本论文的特色之处在于选题结合时下民生热点,目前,对于城市更新方面的探究,尤其是目前前人的探究成果,其中大多数都是更具各种文献综述的办法再重新归纳整理出来的种种不足,过于宏观和笼统,不够具体,及时也包含不少城市更新的内容,但大多数也仅仅在理论时期,绝大部分并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

笔者在查阅相关资料之后,进行总结,得出国内外关于城市更新的探究极多,但是国内外的研究多是从整体规划角度进行分析,很少有从房屋征收、房屋改造等角度来进行城市更新的探究,笔者从该方面出发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二上海市城市更新历程和政策演变城市更新是一项社会集体行动,更多的体现了城市规划相关的公共政策的属性强弱,也导致城市的更新与其他层面和纬度的主体发生一些利益的交织和冲突。

当多元化利益的主体利用博弈达到共识的时候,社会中的群体也会在城市的更新里重组分异,渐渐形成开发商(企业)、社区公众与地方政府等三种决策者与参与者城市更新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上海的“城市更新”主要有几个类型:“房屋拆迁”“旧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工业用地转型”等,而近年出现的“有机更新”则是对城市更新比较狭义的解释,他的依据来源于2015年,上海政府颁布《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沪府发[2015]20号)》、《关于本市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实施办法(沪府办[2016]20)》等规划与土地配套政策,对城市更新进行了专门定义。

[4](一)房屋拆迁阶段《上海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细则》(市政府令第71号)(2011)发布前,征收行为都称为“房屋拆迁”。

这时候的“房屋拆迁”隶属于民事法律,具体指的是建筑方以非公共利益为宗旨,依据建设规划的相关要求与政府下发的相关文件,在持有拆迁许可证的前提下,合法地拆除施工范围中的楼房及其附属物,并且安置好受施工影响的单位与居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