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纶包芯纱物理指标的测试
氨纶丝弹性试验方法

氨纶丝弹性试验方法来源:网上轻纺城 2012-5-31主题容与适用围本标准规定了氨纶丝弹性的试验方法,包括定伸长负荷试验方法、应力松弛试验方法和塑性变形试验方法。
本标准不适用于测定由氨纶丝制成的包芯纱及其他制品。
2引用标准GB 6529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 8170数值修约规则3术语3.1氨纶丝:由与其他高聚物嵌段共聚时至少含有85%的氨基甲酸酯的链节单元组成的线性大分子所构成的长丝。
3.2定伸长抗拉伸力:定伸长负荷试验中,拉伸曲线上定伸长所对应的力。
3.3定伸长回缩力:定伸长负荷试验中,回复曲线上定伸长所对应的力。
3.4应力松弛:试样被握持在一定伸长量后应力随时间的衰减。
3.5塑性变形:经过拉伸的试样在外力去除后产生的不能回复原状的变形部分。
3.6拉伸回复循环:不松夹钳、无间断地以规定的起始长度和拉伸速度将试样拉伸至选定的循环伸长后,再回复至起始长度的周而复始的过程。
3.7循环伸长:拉伸回复循环中的最大伸长。
3.8负荷-伸长曲线:在拉伸和回复中,负荷和伸长之间的关系曲线。
4仪器及用具4.1等速伸长型(CRE)强力机。
4.1.1 可对采用起始长度50±0.5 mm的试样进行试验。
4.1.2可在零伸长和选定的循环伸长之间自由地进行拉伸回复循环,并可记录负荷-伸长曲线。
4.1.3在使用围,任一点负荷指示值的误差不超过±1%,夹钳钳口隔距的误差不超过0.5 mm。
4.1.4夹钳:凡能保证在试验中上、下夹钳钳口的试样不发生滑移的夹钳都可使用。
5调湿及试验用大气样品的调湿及试验应在GB 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中进行。
6取样及试样准备6.1批量样品的采集,按产品标准规定的取样方法或有关方面商定的方法进行。
6.2试验室样品,从批量样品中随机抽取至少5个卷装,分别剥去表层丝。
试样应均等地从每个卷装上以至少2 m的不等间隔剪取,试样长约1.25 m,试样总根数由试验项目和每个项目对有效试验次数的要求决定。
氨纶包芯纱蠕变性能测试与分析

文献标识码 : A ’ 中图 分 类 号 :S0 . T 1 19 2
Te tng a ay i ft r e ha i r o p n x c r -p a n si nd a lsso hec e p be vo fs a de o es un y r n
X A eg L i jn IOFn , I n i Y ga
(tnnTx lC lg ,Z eghu H nn 400 ,C i 1 a ete o e hnzo , ea 507 h a) e i l e n
Ab ta t 1 r e e a iro p n e O —p n y mswh c r p n wi o b alp oen fb r o o sr c he ce p b h vo fs a d xC r s u a ih we s u t s y e r rti e ,c  ̄ n e e h i o oy se b r s o trs e t a e td.On t e b ss o ic ea t i h oy o e tl tra ,f u rp le trf e s a ue h ah w s tse i h ai f vs o l i t te r ftxi mae l o r s cy e i ee n c a i smo e s tl e o a ay e te e tn in eomain r l fs a d x C r—p n y lme tme h n c d lWa u ii d t l z h xe so a d fr to u e o p n e O s u a . z n l e m Usn S d t r c s ig s se ,t ft d e u t n o r e ln ain wa e eo e i g DP aa p e sn y tm o i t q ai fce p eo g to sd v lp d.1 re e a ir e o he ce p b h vo
涤/氨包缠纱弹性性能和混纺比的测试与分析

表3 含氨率
22 弹性 恢 复实验 . 实验仪器 时使用 3c 0m长的钢 尺板 , 木架 , 握持夹 , 张
力钩 、 砝码 、 剪刀 、 纱样 。将纱样夹人上 夹 口, 加上 预加 张 力 , 其接近 M点 , 出原 长 A 使 读 。加 负荷 ( 等于断裂 强力 的 5 %)经过 一分钟后 , 取其长度 B 0 , 读 。去掉 负荷 , 使纱 样缓 慢恢复 , 复 2 恢 分钟 , 读取 长度 C 如 图 1 。得 到各 ( ) 种纱 线恢 复率及伸长率如表 2 。
5 . 6 1 .9 5 .2 1 0 5 .2 1 8 8 7 9 4 9 3 9. 4 9 6 8. 8 5 4 2 3 5 .3 2 . 1 5 .5 2 9 8.8 O. 1 5 7 1 3 2 6 2. 7 6 . 1 1 3 5 2 2 .4 5 .6 1 4 0 5 9.0 9. 4 o 1 8 7 9.9
2 实 验
实验所用 纱线 型号为 27 、00 47 , 中前 两个 00 37 、0 0 其 数 字表示 氨纶线 密度 (t )后 两个数字 为涤 纶线 密度 dx, e 图 1 弹性恢复 实验 图
表2 纱线的恢复 率及伸 长率表
2 7 oO 3r cO 7
(t ) d x 。氨纶芯线 的预牵伸倍 数分别 为 24 30 35 e ., ., .。氨
表4 因素水平表
KB x + (+ 7 KB X + + s I. X + ‘+ l= l ) x 4 2 = 2 X q : 3 ) 6
单位 : %
4r c7 O
纶包缠纱 弹性较 一般 纱线 大得 多 , 故对 纱线 强力与伸 长
试验需预加 张力 。预加 张力计 算公式 : 预加 张力 =( 芯纱 特数, 伸倍 数 +外包 丝特 数 ) 牵 x
氨纶包芯纱物理指标的测试

氨纶包芯纱物理指标的测试杨怀强左军昌(陕西天王兴业集团有限公司1 前言氨纶包芯纱以其高弹性、良好的品质和织物的舒适性成为当前较流行的一种织布用纱,生产逐渐普及。
然而,包芯纱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标准以衡量其品质的优劣,对企业的生产缺乏指导和监督。
我们企业在生产时,根据氯纶包芯纱特性,采用常规的测试仪器,按照GB/T398—1993《棉本色纱线》中相关试验方法的规定,对氯纶包芯纱的物理指标进行了测试,对形成其特有的测试方法进行了探索。
2 测试氨纶包芯纱的鲜明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弹性。
当用纺纱张力施加于一段氯纶包芯纱的两端时,外层纤维处于紧张状态,纱处于伸直状态;当张力再增大时,外层纤维就会滑脱直至断裂,而芯丝伸长;当外力小于纺纱张力时,氨纶丝的弹性收缩,使外层纤维隆起,整段纱线变短。
由于捻度的存在,当外力完全失去时,纱线就会扭成一团,没有自然长度;因此,在指标测试中应区别于一般纱线。
预张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氨纶包芯纱的试样长度和试样外包纤维的紧张状态,因而,我们认为在测试中影响试验结果的最大因素是预张力。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分别对氨纶包芯纱在不同预张力下的单纱强力、条干均匀度、重量CV%、捻度、黑板外观质量和成纱规格进行了测试。
2.1 成纱规格和重量CV%值氨纶包芯纱公称规格按外包纤维的纺出特数和所用氨纶丝的特数设计,表示为“外包纤维纺出特数+氨纶丝特数"。
在工艺设计时分别设计出外包纤维的标准重量和最终成纱的标准重量。
实际生产中先设计出外包纤维的纺出重量,在不放氯纶丝的情况下纺纱,测试该外包纤维的百米重量和捻度,控制正常后再放人氨纶丝纺包芯纱,进行正常生产。
生产中如有异常,纺纱规格发生变动,因无法和没有正常测试,所以难以发现和调整。
为了能正确测试氯纶包芯纱正常生产过程中的规格,在量取包芯纱试样长度时,必须在试样上加一个不小于纺纱张力的预张力,这样测出的重量接近实际,依次计算的重CV9/5值能反映出成纱水平。
氨纶丝原料的检验方法

氨纶丝原料的检验方法一、基本概念1、号数:在公定回潮率时,IOOO米长度的物品所具有的重量克数,即为号数。
2、旦数:在公定回潮率时,9000米长度的物品所具有的重量克数,即为旦数。
3、氨纶丝:由与其他高聚物嵌段共聚时至少含有85%的氨基甲酸酯的链节单元组成的线性大分子所构成的长丝。
二、试验周期与取样根据氨纶丝的购进情况,应及时、准确、全面取样,按照原料的杆样规定杆取,从批量原料中随机取样,不能少于15只卷装。
三、检验内容1、检验试样的产地、批号、规格、型号、数量等。
2、检验试样各个卷装是否良好,有无乱丝、抽头不良、并丝等现象。
3、检验氨纶丝的线密度。
四、仪器及工具1、附有上夹持器的尺子,长度1米以上。
2、天平:最小刻度值0.0Img。
3、预张力器、剪刀。
五、线密度的试验原理在标准温湿度条件下,按规定的试验方法测量1米长试样的毫克数。
每米重量毫克数=IOoox旦数/9000=旦数/9=每千米重量克数=号数六、线密度的操作步骤1、从批量样品中随机取至少15只卷装,分别剥去表层丝。
2、试样应以尽可能小的张力退绕,避免受到意外伸长。
试样应均等地从每个卷装上以至少2米地不等间隔剪取,试样总根数保证有效试验的需要。
3、将试样夹持在尺子的上夹持器内,使其自然悬垂,不加预张力,剪取约1米的长度并称重,连续试验5次,计算5次测定的平均重量,即为线密度的大概值。
4、根据线密度的大概值,按照0.01±0.001CN∕tex确定预张力。
如有名义线密度,也可按名义线密度确定预张力。
40D的氨纶丝的预加张力为45.3mg;20D的氨纶丝的预加张力为22.7mg;70D的氨纶丝的预加张力为793mgo5、将试样夹持在尺子的上夹持器内,使其无张力地垂直悬挂后,在试样的下端施加已确定的预张力,等待30秒左右,剪取IoOO±Imm的长度。
6、同法试验其他试样,每批样品的有效试验次数不少于30次,每个卷装的试验次数应大致相等。
纱线测试 标准

纱线测试标准
纱线测试标准是指在纺织品制造过程中,对纱线质量进行检验和评估的一系列标准。
纱线是纺织品制造的基础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纱线测试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物理指标测试:包括纱线密度、强度、延伸率、断裂强度、绕线张力等指标的测试,以确保纱线的物理性能符合制造要求。
2. 化学指标测试:包括纱线含水率、pH值、色牢度等指标的测试,以确保纱线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3. 外观检验:包括纱线的色泽、光泽、均匀度等方面的检验,以确保纱线的外观质量符合制造要求。
4. 特殊测试:针对一些特殊要求的纱线,还需要进行特殊测试,例如阻燃性测试、抗菌性测试等。
纱线测试标准可以帮助制造商确保纱线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同时也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产品质量保障。
在纺织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制定和遵守纱线测试标准已经成为了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 1 -。
纱线各项物理性指标

纱线各项物理性指标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纱线各项物理性指标一、百米干重量:指100m纱线的干燥重量。
如21s纱的百米干重量为2.562g二、重量偏差:指为确保纱线的支数不变,所规定的单位长度的纱线重量偏差范围。
例如:某21s纱线的重量偏差为±2%,是否合理?(1)百米干定量=号数÷1.085÷10 (2)号数=由两公式我们可求得20s、21s、22s的百米干定量分别为2.687、2.562、2.443再由21s的百米干定量计算±2%的偏差值得2.510、2.613,没有超出一个支数,所以它是合理的。
三﹑重量CV(%):衡量每段纱线的重量不匀率,又称支数的变异系数。
四、条干CV(%):指纱线主体的粗细、重量均匀度。
1. CV值学名变异系数,又称标准差率。
是衡量资料中各观测值变异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其作用是反映单位均值上的离散程度,常用在两个或多个总体均值不等的离散程度比较上。
若两个总体的均值相等,则比较标准差系数与比较标准差是等价的。
2. 标准差也称均方差。
标准差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平均数相同的,标准差未必相同。
3. 例如:A:45、55、65、75、85、95 平均数:70 标准差:17.08B:67、68、69、70、71、72 平均数:70 标准差:2.16可以看出B的离散程度小于A。
上例是两组数据平均数相同情况下的,用均方差表示即可。
如果平均数不同,则要用CV值来表示其变异程度。
五、断裂强力、断裂强度与断裂强力变异系数CV(%)。
1. 断裂强力:指纱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伸外力。
单位为N(牛)。
测试速度为5m/min。
2. 断裂强度:每特克斯所能承受的最大拉伸外力。
单位为N/tex。
特克斯即纱线的号数。
3. 断裂强力变异系数CV(%):纱线的强力不匀率。
六﹑纱疵:粗节+50%、细节﹣50%、棉结+200%1. 粗节+50%:纱线直径超过纱线主体50%的部分。
氨纶针织品之物理性能及标准

弹性针织物之拉伸弹性测试国际标准及测试方法:
(A) LYCRA SOFT认证测试
从布板上剪取3”乘以8”的长条﹐然后尾对尾缝合﹐形成3”乘以
3”的布环﹐并保持1”在缝线外﹐每块布板在直向﹑横向各备三个布环。
测试回复功之百分比.将布环在Instron或Zwick拉伸机上拉三次循环﹐
或4.857”)直尺﹑剪刀和标识笔。50/3Spun涤纶缝纫线。在温度为
70±2℉(21±1℃)﹐相对湿度为65±2%的环境下将布
板松弛平放﹑条件化至少4小时。
宽幅弹性织物(≧76mm或3”)
剪取2块305mm乘以76mm(12”乘以3”)布板(一块横向一块直向)。
条件化至少16小时﹐温度21±1℃﹔相对湿度65±2%﹔剪
注﹕应避免在距布边1/3之内剪板﹐如果可能﹐应沿布板的经﹑纬方向剪
板﹐保持相同的经﹑纬纱数﹐并保持纱线不脱散。作间距为254±2
mm(10±0.05”)的二条平行标识(距布边两端等距)﹐对弹力网眼经
编织物﹑满地花纹花边等﹐在作平行标识前﹐应对齐花纹。对叠布板﹐将
平行标识线对齐﹐沿标识线缝合形成内经为127mm(5”)的布圈﹐然后沿
纤/天然纤维混纺而成)的模量和伸长率。使用等速拉伸机(CRE)﹐布板的
伸长率随时间是匀速变化的。将布板在温度为70±2℉
(21±1℃)﹐相对湿度为65±2%的环境下至少条件化4小时。
等速拉伸机(如Zwick):带全自动记录和循环控制装置及特制的夹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纶包芯纱物理指标的测试
杨怀强左军昌
(陕西天王兴业集团有限公司
1 前言
氨纶包芯纱以其高弹性、良好的品质和织物的舒适性成为当前较流行的一种织布用纱,生产逐渐普及。
然而,包芯纱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标准以衡量其品质的优劣,对企业的生产缺乏指导和监督。
我们企业在生产时,根据氯纶包芯纱特性,采用常规的测试仪器,按照GB/T398—1993《棉本色纱线》中相关试验方法的规定,对氯纶包芯纱的物理指标进行了测试,对形成其特有的测试方法进行了探索。
2 测试
氨纶包芯纱的鲜明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弹性。
当用纺纱张力施加于一段氯纶包芯纱的两端时,外层纤维处于紧张状态,纱处于伸直状态;当张力再增大时,外层纤维就会滑脱直至断裂,而芯丝伸长;当外力小于纺纱张力时,氨纶丝的弹性收缩,使外层纤维隆起,整段纱线变短。
由于捻度的存在,当外力完全失去时,纱线就会扭成一团,没有自然长度;因此,在指标测试中应区别于一般纱线。
预张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氨纶包芯纱的试样长度和试样外包纤维的紧张状态,因而,我们认为在测试中影响试验结果的最大因素是预张力。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分别对氨纶包芯纱在不同预张力下的单纱强力、条干均匀度、重量CV%、捻度、黑板外观质量和成纱规格进行了测试。
2.1 成纱规格和重量CV%值
氨纶包芯纱公称规格按外包纤维的纺出特数和所用氨纶丝的特数设计,表示为“外包纤维纺出特数+氨纶丝特数"。
在工艺设计时分别设计出外包纤维的标准重量和最终成纱的标准重量。
实际生产中先设计出外包纤维的纺出重量,在不放氯纶丝的情况下纺纱,测试该外包纤维的百米重量和捻度,控制正常后再放人氨纶丝纺包芯纱,进行正常生产。
生产中如有异常,纺纱规格发生变动,因无法和没有正常测试,所以难以发现和调整。
为了能正确测试氯纶包芯纱正常生产过程中的规格,在量取包芯纱试样长度时,必须在试样上加一个不小于纺纱张力的预张力,这样测出的重量接近实际,依次计算的重CV9/5值能反映出成纱水平。
经过对我们企业纺制的5个品种的氯纶包芯纱在线张力测试,其纺纱段张力变化范围为1 0 gf~1 5 gf。
鉴于此,利用YG086缕纱测长机测试纺纱规格时,摇取同一组纱2份样进行对比;其中一份按正常试样摇取,另外一份样增加适当(大于纺纱张力)的预张力测试,主要方法是通过改变管纱到纱框之间试样的绕纱路径,将摇纱张力调至25gf左右。
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成纱规格试验对比
表2 单纱强力试验对比
表3 乌斯特条干CV%试验对比
表4 捻度试验对比
2.2 单纱强力
以预张力(标准)0.5 cN/te x为起点,每个品种同一组纱(20只管纱)连续进行6组不同预张力下的单纱强力试验,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2.3 乌斯特条干均匀度
每个品种取10只管纱,以Uster—Tester 3条干仪自动调整的预张力为基础(CJ14.5+40D 为12.59/5;C 36.4+40D为50%),逐渐增加预张力进行条干CV%值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2.4 捻度
采用退捻加捻法测试。
按照标准张力测试后,在最大张力范围内分别进行不同张力的捻度测试,结果如表4。
2.5黑板外观结杂
两种不同张力(片)摇取黑板的外观结杂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黑板棉结、杂质试验对比
3 分析
3.1 氨纶包芯纱的特有高弹性决定了在测试其规格时,量取试样的预张力是测试结果正确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张力小,测试结果比实际规格大,不能真实地反映纺纱规格;张力大,将破坏包芯纱结构,试样断裂机会增加,同样也会影响测试结果。
合适的摇取预张力是正确测试包芯纱规格的前提。
经过反复试验,在对5种不同规格包芯纱的不同摇取张力试验后,我们认为通过增加绕纱路径,将缕纱测长机摇取试样的预张力调至25gf~30gf时,对包芯纱规格的测试基本接近实际水平。
3.2 从表2包芯纱不同预张力下单纱强力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不同预张力下氨纶包芯纱强力指标中变化最明显的是伸长率,其大小和预张力成反比,且随着预张力的逐渐加大,其变化幅度趋小;而其他指标随预张力增加无明显变化趋势。
因此,合适的预张力是反映包芯纱伸长率大小的关键。
从测试的对比结果来看,伸长率变化趋缓点的预张力是2 cN/tex;同时,依据氨纶包芯纱的特性,其测试预张力应区别于普通纱线的0.5cN/tex;所以,对氯纶包芯纱单纱强力的测试,应将其预张力控制在2 cN/tex为宜。
3.3 从对氨纶包芯纱不同张力下的乌斯特条干测试结果表3可以看出,不同的预加张力对其测试结果(包括常发性纱疵)有小程度影响。
当预张力从正常增加一倍时,测试结果变化比较明显,这是因为当预张力较小时,包芯纱退绕下来后,由于氨纶包芯丝的弹性收缩,使得外包纤维隆起.而且表现出不匀的状态;故在预张力较小的情况下,所测试的条干CV 9/5值及常发性纱疵较高,随着预张力的增加,测试结果趋于稳定。
依据各品种多次试验结果及条干测试仪的设置限制(最大100%:39 cN).一般将预张力调至正常测试张力的2倍(约≥1 cN/tex),即细号纱2 5%,中号纱50%,粗号纱100 %。
3.4一般来说,采用退捻加捻法测试成纱捻度时,随预加张力的增大,纱线退捻后再加捻时受张力增大的影响,指针回到零位所需要的捻回增多,因而测出的捻度值稍大。
而作为具有回弹性特点的包芯纱,其捻度测试时的预张力应大于普通纱线,但为了不影响测试结果,不宜太大,一般保证在0.5 cN/tex。
3.5从各品种不同张力下的黑板外观结杂结果来看,摇取黑板张力的变化对测试结果无明显影响,因而在测试黑板外观时为了避免氯纶包芯纱回弹外包隆起聚堆,可使其预张力梢大于普通纱线的摇黑板张力。
4 结论
4.1氨纶包芯纱物理指标测试方法的确定,为其指标的确定和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而充分利用现有的试验仪器测试其物理指标无疑是客观和现实的。
4.2 采用普通纱线试验仪器对氦纶包芯纱进行测试是比较实际的、可行的,区别是在做一些试验项目时,要选择合适的预张力。
4.3 衡量氯纶包芯纱综合质量水平除上面所提到的指标外,还应包括含丝量、包覆效果等指标。
4.4 由于测试的品种数量有限,还需要今后扩大品种数量对以上结论再行验证,并请同仁商榷。
注:本文摘自《纺织标准与质量200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