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研究.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研究.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研究.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研究

冯义虎

(云南云岭高速公路养护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昆玉高速公路路面大修(一期工程的施工过程,对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施工从原材料的选择及性能分析、配合比设计方法、施工现场控制方面作一个简单的叙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

沥青混合料的热再生技术,是将旧沥青路面经过翻挖、回收、破碎、筛分后,与再生剂、新沥青材料、新集料等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合成满足一定路用性能的混合料,将其重新铺筑在路面上的技术,可以用来进行公路沥青面层和柔性基层的养护和维护。再生技术的正确利用,可以节约公路养护维修资金,减少能源与材料的消耗,减少废旧混合料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一.工程概况

昆玉高速公路属于国家高速公路(G8511的联络线,起于昆明市官渡区鸣泉村互通式立交、终点位于玉溪高仓,路线全长约86.3公里。1997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1999年4月建成通车,为全封闭、全立交、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

自2006年开始,由于交通量的日益增加以及超负荷运行,路基、路面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部分路面出现块裂、坑槽、唧浆、车辙、泛油、拥包等病害。大大降低了道路的使用功能,影响了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基于此,路面修补亟待解决,在路面修补工程中,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技术占据核心位置,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简介

2.1沥青再生技术的定义

沥青再生技术是指对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沥青路面废料通过各种措施进行处理后重新利用的技术,包括对旧沥青路面进行铣刨、破碎、筛分,再和新集料、胶结料(如:新沥青、再生剂(必要时重新混合,形成具有预期路用性能的混合料,并重新铺筑成路面的各种结构层(包括面层和基层。

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利用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采用再生添加剂恢复沥

青的技术性能;另一种是采用新沥青与废旧沥青掺配,以恢复沥青的技术指标

2.2沥青再生技术的意义

沥青再生技术通过重复利用沥青混合料(主要为砂石料和沥青材料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是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3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

其优势在于:技术成熟,技术难度小,适用范围广,质量控制容易,应用最广,RAP可转移使用。缺点是:厂拌热再生RAP掺配比例相对较低(最成熟的是不超过20%,通常不超过30%,对RAP要求相对较高。可用于各等级道路的沥青路面新建或者养护,尤其适用于沥青中下面层。

三.原材料的选择及性能分析

3.1沥青的性能分析

本次施工使用的沥青是广东茂名东海牌70#A级道路石油沥青,沥青试验结果见表1

表1.沥青试验结果

Table 1 test results of asphalt

从上表中可看出,该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可用于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施工。

3.2所用集料分析

本工程集料采用昆阳里仁石料厂生产的石料,玉溪市荣滇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矿粉、RAP采用昆玉高速公路旧沥青路面回收料.

粗集料压碎值、洛杉机磨耗损失值、吸水率、坚固性、针片状颗粒含量、软

石含量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后,可用于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的施工。

细集料表观相对密度、坚固性、含泥量、砂当量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后,可用于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的施工。

3.3矿粉分析

矿粉分析的详细结果见表2,由表可以得出结论:矿粉视密度、含水量、粒度范围、亲水系数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可用于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的施工。

表2 厂拌热再生用矿粉试验结果

Table 2 hot in plant recycling mineral test results

3.4RAP 旧沥青料的分析

首先,在正式施工前采用铣刨机在原路面上按每分钟4、5、6、7、8米的速度进行铣刨,根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11】(JTGE42-2005的要求,分别取样进行筛分,结果如图1,结果显示按每分钟4米的速度进行铣刨的旧集料级配最佳。于是开工后我们就按每分钟4米的速度进行铣刨,收取旧集料。 31.5

26.519.09.5

4.752.360.60.0750

10

20

30

40

50607080

90

100

筛孔尺寸(mm质量通过百分率(%级配上限级配下限

4m/min

5m/min

6m/min 设计级配7m/min 8m/min 图1.旧沥青混合料不同速度的筛分曲线

figure 1 Sieving curve of old asphalt mixture of different speed

从表3中可看出,RAP中的旧沥青老化严重,针人度小、软化点高、粘度大; 15℃延度损失很大,距离新沥青规范要求很远,说明沥青的低温性能很差。

RAP中沥青老化程度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最显著,其次为沥青含量,最次为矿料级配。

表3.厂拌热再生用RAP试验结果

Table 3 Using the RAP test results of hot mix plant regeneration 根据再生混合料的最大公称粒径合理选择筛孔尺寸,将处理后的RAP筛分成不少于二档材料。通常是分为0~10mm、10mm-32mm二档料。大于32mm的进行再次破碎筛分处理,经预处理的RAP用装载机等将其转运到堆料场均匀堆放,转运和堆放过程中应避免RAP 的离析。

四、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4.1目标配合比设计

本工程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有二种类型即AC-25C及AC-20C两种,在此仅以AC-20C为例,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

(1取各种集料进行筛分并合成级配。经过以上步骤对各种原材料性能进行分析后,分别取样进行筛分,筛分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各原料取样筛选结果

Table 4 the raw material sampling screening results

(2试验级配评价。参照以往中面层厂拌热再生AC-20C目标配合比的设计

情况(油石比3.3%及工程的实际使用状况,拟采用3.3%的油石比,双面各击实75次成型三组马歇尔试件。三个级配马歇尔试验结果汇总如表5所示。

表5.三个级配马歇尔试验结果

Table 5 the three gradation results of Marshall test

(3不同沥青用量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以预估再生沥青用量(3.3%为中值。根据确定的矿料级配组成,采用五种不同的油石比,制备马歇尔试件。成型试件时,RAP预热温度为110 ℃,预热2h,新集料加热温度为180 ℃,加热4h;混合料拌和温度为165℃,击实温度为155℃,双面各击实75次。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试验结果如表6

表6.AC-20C型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

Table 6.AC-20C asphalt mixture Marshall test results

(4最佳石油比确定。对成型的马歇尔试件,测定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流值、空隙率、密度、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并得出它们与沥青含量之间的关系。然后,采用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的方法(即当稳定度达到最大、密度达到最大和流值为中值时的沥青含量的平均值来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4.2 生产配合比设计重复以上步骤,到拌和站取样进行生产配合比的设计。设计生产配合比为: 2#:3#:4#:RAP:矿粉=46%:10%:22%:20%:2%(其中 2#、3#、4#料为里仁石场生产的机轧碎石。 RAP 旧料为两档 10~30mm 掺 10%、0~10mm 掺10%)。最佳油石比下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检验如下:车辙试验动稳定度试验结果为 7587 次/mm,大于 6000 次/mm。水稳定性检验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88.8% 。抗低温性能检验。采用-10℃的实验温度,50mm/min 的加载速率,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拉性能进行评价。实验结果为:2357μ ε 。五.现场施工控制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和,要注意目测检查混合的均匀性,及时分析异常现象;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运输要接料先放货箱前部,再放货箱后部,最后进行中部覆盖;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卸料及摊铺速度要一致,避免料子溢出料斗,摊铺停顿,影响平整度;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是保证沥青面层质量的重要环节,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结论:对于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的研究,首先要遵循料厂是第一车间、实验是基础、设备是保障、压实度是重点的原则,然后以路面压实度为龙头,控制碾压速度为重点,最后抓死碾压遍数,搞好摊铺和碾压的组合,全面提高厂拌沥青再生路面的内在质量。参考文献: [1]王峻.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在面层应用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2]高艳娥.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08. [3]任拴哲. 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及其设备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8.

沥青混凝土再生剂

目次(征求意见稿)2020年 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2) 4 要求 (3) 5 试验方法 (3) 6 检验规则 (4) 7 包装、运输和贮存 (5)

沥青混凝土再生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沥青混凝土再生剂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市政道路及各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和就地热再生时,为改善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而掺用的再生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 E2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再生剂Rejuvenator 掺加到再生沥青混凝土中用于恢复老化沥青性能的添加剂,通常用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疲劳性能和低温开裂性能。 3.2再生剂掺量Rejuvenator dosage 再生剂占老化沥青(不含再生剂)的质量百分率,以百分比(%)计。 3.3基准沥青Reference asphalt 性能指标符合JTG F40要求的70号(A)基质沥青。 3.4老化沥青Aged asphalt 依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由基准沥青制备得到的受检沥青。 3.5再生沥青Rejuvenated asphalt 老化沥青与一定比例再生剂均匀混合后的沥青。 3.6再生沥青针入度比Penetration ratio of rejuvenated asphalt

热再生AC-16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热再生AC-16沥青混合料 目 标 配 合 比 设 计 报 告

热再生AC-16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一、设计及试验依据 1、JTJ052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2、JT G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3、JT G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二、材料规格及产地 1、1# 仓(11_14mm筛)碎石安庆李冲石料厂 2、2# 仓(6_11mm筛)碎石安庆李冲石料厂 3、3# 仓(3-6mm筛)碎石安庆李冲石料厂 4、4# 仓(0-3mm筛)石粉安庆李冲石料厂 5、沥青(AH-70)中国石化公司 6、粗铣刨料老路面铣刨料 7、细铣刨料老路面铣刨料 三、原材料的基本性能 集料的基本性能测试值

集料密度测定值 沥青三大指标及密度测定值 表-3 四、AC-20混合料组成设计及马歇尔试验 1、沥青混合料级配要求 AC-16沥青混合料级配要求 表-4 2、依据规范(JT GF40-2004)得设计要求、根据各档集料筛分试验结果、按照AC-20级配控制范围、进行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

AC-16沥青混合料组配 表-5 经组配确定矿料配合比为 1#:2#:3#:4#:粗铣刨料:细铣刨料 = 25:15:9:21:15:15 合成级配符合规范要求、级配曲线如下: AC-16矿料级配图

3、依据矿料配合比按油石比4.5%制备马歇尔制件,并进行了马歇尔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马歇尔试验结果表表-6 五、室内配合比设计结论 根据集料及老路面铣刨料对厂拌热再生AC-20型沥青混合料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得出如下结论: 矿料配合比及油石比表-7 最佳油石比及密度、空隙率表-8 据马歇尔试验结果整理确定热再生AC-16型沥青混凝土最佳油石比为4.7%。当施工现场原材料发生变化时、必须重新进行相应的试验验证。

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利用.

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利用 目前,旧料再生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一个热门课题,从其对沥青旧料的回收再利用,从而达到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公害、增强公共经济效益的目的。 届时,世界各国广泛地通过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研究和试验,在其拌制工艺以及与之配套的各种挖掘、铣刨、破碎、拌和等机具的研制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沥青路面旧料再生利用技术。 随着沥青路面旧料的成倍急剧增加,加以政府提供相应强大的旧料再生利用研究环境与平台,促使我国在再生的沥青混合料生产技术上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沥青旧料再生技术已然达到了一定成熟阶段。 通过有关资料分析及表明,多数国家采用厂拌热再生方法进行路面沥青旧料的回收利用,设备类型主要有双滚筒式沥青再生搅拌设备和与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相配套的旧料再生设备。 由于我国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日后在中国起主导作用的旧料再生设备应是与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相配套的并设滚筒式旧料再生设备,此方法对原材料要求较低,且能够保障生产出品质较优的合格再生混合料,适合我国目前国情的发展,现就其设备工艺及应用方法浅析如下: 1、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旧料再生搅拌设备工艺流程 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旧料再生搅拌设备是在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基础上增配了路面沥青旧料破碎、筛分、预热、计量、再生剂添加等设备,为了避免在预热时,旧料中沥青老化变质,用于对旧料加热的预热筒、加热器与生产新集料的沥青混合料的设备有所不同,在加长其燃烧室的同时,旧料的预热滚筒也采用特殊设计,保证加入的沥青旧料经过热烟气进行加热,而隔绝明火直接加热或灼烧旧料。通过温度的严格控制,即保证沥青旧料升高的温度,又能避免加热过程中沥青老化的现象。 预热到一定温度的沥青旧料和再生剂经过准确计量后先投放入搅拌器内进行先期拌和,均匀后再放入加热的新集料进行拌和到一定时间,最后加入新沥青。这种方法可使再生剂、旧料中沥青和新沥青在混合料中均匀分布融合,使旧料中沥青充分再生,恢复原有性能,确保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品质。 2、路面沥青旧料的回收利用应注意的问题 2.1 对沥青路面材料的分析 路面沥青旧料的回收利用首先必须要对旧沥青路面进行研究分析,深入了解原路面使用沥青的性能及老化后质量变化情况。 应对采集回来的沥青路面材料分不同年代进行破碎,分开堆放,对破碎好的沥青旧料进行抽提和蒸馏试验,把沥青从沥青旧料中分离出来进行试验,并与新沥青进行性能、成分对比,以确定旧料中沥青的再生方法。通过调和使旧料中的沥青

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沥青路面在服务几年后,其破坏速度会大大加快,但及时的维修,如重新罩面或循环利用等方法可以保持路面的质量并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世界银行的调查表明,在路面破坏变得很严重之前,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是一种特别经济的方法。 沥青路面再生与传统的沥青路面维修方式相比,能够节约大量的沥青、砂石等原材料,节省工程投资,同时有利于处理废料、保护环境,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随着人们对环保、社会效益的关注,以及技术的进步,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就是将旧沥青路面经过翻挖、回收、破碎、筛分等方法处理后,与再生剂、新沥青材料、新集料等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和成混合料,能够满足一定的路用性能并重新铺筑于路面的一整套工艺。由于对旧材料进行重复利用,在施工过程中,路面的几何线形及厚度能得到很好地保持。与其它沥青路面修复技术相比,沥青路面再生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连续交通中断的现象。总结起来,沥青路面材料的循环利用有下列优点:①降低施工成本;②节约集料和沥青胶结料;③保持原路面的几何特性;④保护环境;⑤节约能源;⑥减少用户的延误。更重要的是再生后的沥青路面与新铺沥青路面性能基本相当,而厂拌热再生的沥青路面甚至比新铺路面的性能更好。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是采用对旧沥青路面铣刨后,将RAP材料运送到拌和厂经热再生拌和设备加热后与新的沥青混合料按设定的掺加比例进行拌和后生产的热拌沥青混合料。为了保证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的质量,现以下面层AC-25施工控制为例提出如下厂拌热再生施工指南。 (1)RAP材料的破碎、筛分 厂拌热再生的第一步是刨除需要再生的沥青路面,然后将RAP材料运至拌和厂,RAP材料在拌和厂中破碎,按尺寸分级,建议采用10mm×10mm筛孔将AC25型沥青RAP材料分成粗细两部分,采用大尺寸筛网(如31.5mm)将破碎不彻底超大颗粒部分进行二次破碎。若RAP充分破碎,RAP和回收集料的尺寸和级配能控制得很好,这样能避免大尺寸集料的存在。不允许使用未经预处理的RAP材料。

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施工工法

乳化沥青处理沥青混合料厂拌冷再生施工工法 安徽开源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1、前言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迅速发展,随着通车里程的逐年递增,许多高等级公路已进入大面积改造维护期,而路面的大修、重建等常规改造维修方法,耗用大量砂石及沥青等限量资源,占用大量的资金,已逐渐影响到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建设进程及现代化公路交通网的规划与完善。 沥青属于高分子聚合物范畴,具有溶解、沉淀等热力学可逆过程的性质,而且研究表明,由于旧沥青已经受过氧化作用,性能趋于稳定,再生利用后不会迅速变质,再生路面不易硬化而出现裂缝,能够保持持久的柔韧性,使用寿命长。这决定了旧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可再生利用的材料资源。 因此,进行沥青混合料的再生,蕴含巨大的经济效益,顺应交通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同时更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安徽开源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在合徐高速公路南段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养护施工中,采用了沥青混合料的冷再生技术,在该项施工中,我公司在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和指导下,已掌握该施工工法,具备了成功经验,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2、工法特点 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施工工法具备以下特点: 1、对原路面铣刨的沥青混合料,可全部回收利用,既降低了公路维修成本,又不至于对环境造成污染; 2、用改性乳化沥青和水泥作为再生剂,对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再生,无需加热,施工简便,易于控制; 3、对原有拌和设备的改造简单,不需要太大的投入; 4、施工工艺易于控制,能够保证工程质量; 5、对路面的维修周期大大降低,确保车辆的通行; 6、大大改善了施工条件,延长了可施工季节。 3、适用范围

本施工工法目前可适用于沥青混合料经再生后,用于高速公路的中下面层、基层或低一级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面层。 4、工艺原理 乳化沥青处理沥青混合料冷再生工法原理是用铣刨后的废旧沥青混合料,按照一定的级配,用改性乳化沥青作为再生剂,重新拌和,再使用到路面的基层或面层中,对铣刨后的旧沥青混合料进行再生利用。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本工法主要阐述沥青混合料冷再生后用于高速公路基层的施工工艺。

厂拌热再生技术

厂拌热再生技术

第三节厂拌热再生技术 一、旧路面材料性状及其再生适用性 1 流变性质 老化沥青在流变指标上表现为粘度增大,针入度增加,延度减小,软化点升高。表1是老化沥青流变指标随某A型再生剂掺量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随着再生剂掺加比例的增加,老化沥青的流变指标逐渐向新沥青方面过渡。由此说明,从流变力学指标角度,旧沥青材料具有较好的再生适用性。 2 再老化性质 沥青混凝土路面热再生工艺中,旧沥青受热时间及受热强度都不亚于普通拌制沥青混合料。因此,旧沥青在耐热老化方面的再生适用性,即再老化后的性能如何应值得重视。 从测试结果可以得出,旧沥青再老化速率相对变缓。考虑到已得出的低温劲度调合的直线线性关系,如果用于调合的软沥青的耐老化性能与S70相近时,那么,调合出的再生沥青的耐老化性能(用指标变化率表征)要好于原始沥青S70。因此,也可以得出,在受热再老化方面,旧沥青也有着良好的适用性。 2

3

料原样筛分结果比抽提后筛分结果粗很多,但将该级配组成与高等级公路基层级配碎石规范要求相比较,仅细料通过率不满足要求,且偏差较小。因此,针对路面基层,旧料有较好的冷再生适用性。 2)强度与形状 回收旧骨料的强度和颗粒形状也影响着沥青旧料再生的适用性。广佛高速公路旧骨料的相关检测结果。可以看出,除针片状含量偏大外,旧骨料其他指标均满足规范对新骨料的要求。针对细长扁平颗粒含量较多情况,再生时只要添加使用针片状含量小的碎石,即可弥补该缺陷。因此,从强度和颗粒形状方面讲,旧集料也有较好的再生适用性。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再生利用方法取决于需要再生的路面结构状况、结构层次、层次的材料性状,以及再生成型路面层次的功能、设备状况及经济条件等诸多方面。再生对象不同,使用目的不同,应采用不同的再生方法。 4 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方法的适用性 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再生,是指将不能满足路用要求的旧沥青混凝土路面,通过混合新 4

厂拌热再生施工工法

厂拌热再生施工工法

1.前言 目前我国的公路建设飞速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陆续建成的高速公路已进入大、中修期。大量的翻挖、铣刨沥青混合料被废弃,一方面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对于我国这种优质沥青极为匮乏的国家来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且随着大量的使用新石料、开采石矿会导致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等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 2 工法特点 将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运至沥青拌和厂(站),经破碎、筛分,以一定的比例与新集料、新沥青、再生剂(必要时)等拌制成热拌再生混合料,经摊铺机摊铺并由压路机压实成型。 可处理整个路宽或仅处理单车道。 可处治面层不平整和裂缝,消除车辙、坑槽和松散,提高行驶质量,恢复路面功能。 添加再生剂、新沥青和新集料,改善原路面混合料老化状况,并可纠正配合比存在的问题。 3 适用范围 厂拌热再生,适用于对各等级公路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进行热拌再生利用,再生后的沥青混合料根据其性能和工程情况,可用于各等级公路沥青面层及柔性基层。 4.工艺原理 对回收的沥青路面材料(RAP)进行加热,当表面温度达到一定温度时,表面的旧沥青开始软化、熔融,并在与新的热集料拌和过程中,旧沥青的一部分转移到新集料的表面,同时新、旧集料的温度也趋于一致,此时温度为130℃~150℃,旧沥青裹覆在新、旧集料表面的薄膜也趋于均匀。 按预定比例加入新沥青(或新沥青与再生剂),在搅拌过程中,新沥青(或新沥青与再生剂)将均匀地裹覆到新、旧集料的表面,同时与原有的旧沥青紧密结合。由于新集料,RAP,新沥青(或新沥青与再生剂)和旧沥青的温度已经一致,约达到150℃~160℃,新沥青(或新沥青与再生剂)与旧沥青的界面间发生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我国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起步较晚,70年代开始渣油路面再生利用试验研究,80年代对沥青路面再生进行试验研究,90年代对世界上沥青路面再生设备进行考察和引进,但均为技术研究。直到2001年我国才引进一套设备正式用于路面再生生产。到目前,已有上海、江苏、河北、湖北、吉林等地相继引进了就地热再生设备。 就地热再生只对沥青路面表面层3-5cm进行再生,所以路面用再生技术施工必须适合一定的条件。同时判定是否适合适用就地热再生技术,还要运用综合技术处理病害、综合分析路面的病害、综合分析经济、技术、交通、环保、工期等各种因素,最后判断是否适合就地热再生。 就地热再生的实施步骤: 加铺型热再生:先用两至三台路面加热机对旧路进行连续加热处理,将地表加热到150℃~200℃时采用预铣刨机对旧路面进行翻松处理,此时的处理厚度约3cm左右,然后再用路面加热机对深路表加热,可使深层的旧沥青混合料软化,加热后,设计处理深度内的旧沥青路面层温度可达到200℃~250℃左右,再采用复拌机对旧路进行深层铣刨翻松,并同时掺入再生剂采用车尾部的第一熨平板摊铺再生混合料,利用再生复拌机的第二熨平板同时将新沥青混合料摊铺于再

生混合料之上,两层一起压实成型。 沥青路面热再生施工中各阶段的温度控制是关键,要严格控制复拌机行走前的路表温度值不低于120℃,当温度不够时,铣刨装置工作会伤害到旧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骨料,严重的会将石料打碎,破坏旧路混合料的级配状况,因此应提前根据热再生的厚度确定采用几台路面加热机,由此来确定预铣刨机分几次对路表进行逐步加深的翻松处理,最后用复拌机进再生料的摊铺施工。 施工应注意的事项 ①施工中,经过实际量测,铣刨厚度及摊铺厚度比原定方案的厚度要多出0.5cm~2cm,所以严格控制铣刨厚度、摊铺厚度,有利于成本控制。 ②施工前要精确测量现况路的地面高程,严格控制摊铺过程中的路面纵坡,防止路面出现反坡现象。 ③经过对杨闸环岛道路的平整度量测,施工过程的严格控制,数值如下:1.153,1.415,1.397,1.212,1.355,1.031,1.551,1.174,符合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F41-2008技术规范的验收标准,平整度要求〈3mm。 ④再生施工前需对现况井做局部处理,将现况检查井四周进行环形铣刨,铣刨宽度30cm,深10cm,铣刨完成后将井子涨到路面标高,并采用硫铝酸盐快硬水泥进行修补,混凝土比油面低2cm,等混凝土凝固后进行油面的再生施工。

沥青混合料厂拌冷再生技术的应用

第二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推广材料之十一——沥青混合料厂拌冷再生技术在昌九高速公路技术改造项目中的应用 项目实施单位江西赣粤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综合点评 目前,传统的基于“强基薄面”设计理念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是我国高速公路路面的主要结构形式,这种路面虽然减少了初期投资,但是由此也带来了早期损坏严重的弊端。因此,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全国有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面临大修或改建工程,一方面需要大量的新基层和面层材料,另一方面还有因翻新而废弃的渣料需要环保处理,公路运营养护面临重大技术难题。 江西赣粤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管理江西省的高速公路达558公里,且均系国家及省内高速公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公司结合昌九高速公路技术改造项目,使用经过自主改造的国产水泥稳定拌合设备,利用厂拌冷再生技术实现了对原半刚性基层的柔性化转换,将厂拌冷再生层作为高速公路的上基层,实践了“长寿命沥青路面”的设计理念,经过2年多的特重交通考验证明,不但使用效果良好,而且还表现出优异的环保性能。 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合料与传统的热拌沥青碎石(ATB-25)混合料相比,在不影响路面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可节省50%以上加热能源,减少的C02排放量也大于50%。昌九高速公路利用厂拌冷再生技术进行技改的路段90公里,与热拌沥青碎石(ATB-25)混合料相比可节省沥青7845吨、柴油418.4万升、电59.622万度,CO2排放减少4707吨。此外,还减少了路面翻修过程中废弃渣料的排放,取得了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公司在厂拌冷再生上基层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法,可操作性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沥青混合料厂拌冷再生技术在昌九高速公路技术改造项目中的应用”推广材料 ——交通部节能减排专家工作组 一、概况 昌九高速公路是江西省首条高速公路,是国家干线公路网规划福银(福州至银川)高速公路在江西境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双向4车道,设计行车速度100km/h,全长约133.4km。一期1993年建成通车,二期1994年通车,三期1996年建成通车。实施技改时,已运营10~13年。 尽管养护成本在逐年增加(1998年为1252万,2004年已达7700万),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交通量增大(见表1),路面损坏却日益严重、性能每况愈下,主要病害是网裂水损害和车辙。现有的以挖补、罩面为主的养护方式,费用高且治标不治本,已难见成效。这一方面说明昌九高速公路原路面结构已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另一方面,从使用年限看,昌九高速公路原路面结构也已接近使用寿命,急需改建。 表1 昌九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 年份 一期 (蛟桥至十里铺) 二期 (南端连接线) 三期 (北端连接线)自然车辆 (辆/日) 累计轴载 次数(次) 自然车辆 (辆/日) 累计轴载 次数(次) 自然车辆 (辆/日) 累计轴载 次数(次)

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全面)

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 1 公路日常养护现状 由于长期受到养护条件和技术制约,我们一直无法对不同病害、不同状况的道路做到对症下药,管养道路病害无法标本兼治.先进国家公路养护的经验告诉我们,沥青路面日常养护费用多投入一些,会大大节省大修费用,同时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对小病害及时修复,能防止水份破坏路基,减少铣刨罩面次数.综合养护成本大幅度降低.正如人的健康,当我们注重小病治疗及经常定期检查,便能省却动手术的庞大费用. 2 新技术的诞生 经长期论证,2008年热再生科研成果通过了交通部专家组和专利局严格评审,成为我国又一领先国际的专利技术.该技术可以根据路病具体情况,提供整形再生、复拌再生、补强再生等多种解决方案. 复拌热再生设备总投资3千万元,道路维修施工成本每平米约80元,不改变原路设计标高.除环保之外,该施工的优势在于:速度快,热再生工艺能有很好的热粘接作用,消除弱接缝和弱接面,设备工作过程中不需封闭交通. 2.1 热再生技术的灵魂――石料再用,沥青再生

沥青混合料由95%石料和5%沥青组成;实现原路面材料100%原价值循环再用的关键首先是石料再用,然后是沥青 再生;骨料再用的前提是不打碎骨料,采用沥青路面耙松技 术是实现不打碎骨料的必要条件.不打碎骨料的热再生技术,真正实现了石料再用和沥青再生;间歇式热辐射加热技 术及耙松技术是实现石料再用的必要条件. 2.2 热再生技术的环保理念 我国每年约有8千公里道路需要大修,对石料的需求超过了5千万吨.开山采石导致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性影响,近年来各地石料资源非常紧缺.该技术 是大大降低对环境破坏的最有效途径,是实现对原路石料100%原价值的再生利用,减少对石料巨大需求. 3 热再生技术施工流程 (1)加热:首先对路面进行充分加热,加热深度为4~6厘米,采用国家专利技术间歇式热辐射加热技术的加热设备能使路面充分软化,且保证不烧焦路面. (2)耙松:优异的加热效果使路面得以充分软化,自带的多组多排疏松耙装置将路面充分耙松. (3)喷洒再生剂:耙松后,新料添加前,均匀地喷洒再生剂,使再生剂与旧路充分混合,避免新料与再生剂接触造成新料性能改变,再生剂种类、数量均根据前期实验室实验数据确定,保证充分恢复老化沥青性能,喷洒再生剂过程中,按照设定参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施工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一、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1、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拟选用连续式拌和设备进行拌制。 2、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料仓数量应不少于2 个,料仓内的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含水量应不大于3%。 3、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温度与拌和时间应根据拌和设备的加热干燥能力、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含水率、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等综合确定,以生产出均匀稳定的沥青混合料为原则。混合料出料温度比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高5℃~15℃。 4、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制的其它要求,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对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规定。 二、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1、根据连续式沥青搅拌楼和摊铺机的摊铺能力及运距计算车辆数,保持摊铺机前有3~5辆运料车等候为宜,运输车辆拟采用大吨位运输车。 2、运输前对车辆性能进行检查,使用性能良好的运输车,防止运料过程中车辆发生故障。 3、运输车辆的车厢应清扫干净,严禁有泥沙或其它杂物残留车厢;为防止沥青混合料与车厢板粘结,在车厢侧板和底部涂防粘薄膜剂。 4、拌和机向运料车放料时,汽车应前后移动,分几层装料,移动次数尽可能多,以减少粗集料的分离现象。 5、运料车均应用完好的双层蓬布覆盖设施,以便保温、防雨或避免污染环境。 6、卸料后,对残余的混合料应及时清除,防止结硬。 三、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1、处理下承层:

1)彻底清扫、冲洗下承层的污染物,砂浆和其它浮渣应用钢刷擦清。 2)下承层的坑槽、松散和其它病害应按规定用沥青混合料修补。 3)对下承层的标高、横坡、平整度要进行检测,对影响质量且无法在上面层消除的缺陷地段进行调平。 2、摊铺 1)摊铺温度宜控制在160℃~170℃之间,不得低于150℃。 2)每次摊铺前,摊铺机应调整到最佳状态,调试好螺旋布料器两端的自动料位器,并使料门开关、链板送料器的转速相匹配,螺旋分料器应不停地转动,且速度不宜太慢。分料室中的沥青混凝土应保持高度不变并不低于螺旋分料器的轴顶或接近螺旋顶部,不应使沥青混合料时多时少。在熨平板按所需厚度固定后,不得随意调整。摊铺混合料前,应预热熨板到规定温度(不低于85℃),摊铺时熨平板应采用中强夯实等级,使初始压实度不小于85%。 3)摊铺机行走前,应严格按松铺标高用木板将熨平板垫好,确保起始摊铺厚度满足要求。 4)连续稳定的摊铺,是提高路面平整度的最主要措施,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和机的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厚度按2.5m/min左右予以调整选择,做到缓慢、均匀不间断摊铺。摊铺的混合料未压实前,施工人员不得进入踩踏。 5)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测调整松铺厚度,确保松铺厚度偏差在规定范围以内。 6)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料车在摊铺区洒落的散料必须及时清除。 7)遇到机器故障、下雨等原因不能连续摊铺时,及时将情况通知搅拌站并报告技术负责人。摊铺遇雨时,立即停止施工,并清除未

沥青路面验收标准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控项目 1)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应小于96%;对次干路及以下道 路不应小于95%。 检查数量:每1000m2测1点。 检验方法:查试验记录(马歇尔击实试件密度,试验室标准密度)。 2)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为+10~-5mm。 检查数量:每1000m2测1点。 检验方法:钻孔或刨挖,用钢尺量。 3)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每车道、每20m,测1点。 检验方法:弯沉仪检测。 一般项目 3表面应平整、坚实,接缝紧密,无枯焦;不应有明显轮迹、推挤裂缝、脱落、烂边、油斑、掉渣等现象,不得污染其她构筑物。面层与路缘石、平石及其她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5.1的规定。 表8.5.1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

注:1 测平仪为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100m计算标准差σ;无测平仪时可采用3m直尺检测;表中检验频率点数为测线数; 2 平整度、抗滑性能也可采用自动检测设备进行检测; 3 底基层表面、下面层应按设计规定用量洒泼透层油、粘层油; 4 中面层、底面层仅进行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横坡的检测; 5 改性(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可采用此表进行检验; 6 十字法检查井框与路面高差,每座检查井均应检查。十字法检查中,以平行于道路中线,过检查井盖 中心的直线做基线,另一条线与基线垂直,构成检查用十字线。 9、4 检验标准 9.4.1 沥青贯入式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控项目 1沥青、乳化沥青、集料、嵌缝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及本规范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不同材料进场批次,每批次1次。 检验方法:查出厂合格证及进场复检报告。 2压实度不应小于95%。 检查数量:每1000m2抽检1点。 检验方法:灌砂法、灌水法、蜡封法。 3弯沉值,不得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按设计规定。

现场热再生与厂拌热再生方法比较

现场热再生与厂拌热再生方法比较 旧沥青路面的再生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现场热再生、厂拌热再生、现场冷再生、厂拌冷再生、全厚式再生。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东西气候条件以及经济条件差异较大,各地都结合当地的施工条件选择了不同的再生方法。据了解目前国内现在正在使用的再生方法多种多样,基本涵盖了上面提到的所有再生方法。 这些再生方法中,国内应用实例较多的是厂拌热再生和现场热再生。本内容仅对国内目前应用较多较常见的以上两种热再生方法进行比较并对厂拌热再生设备做概要介绍。 一、现场热再生法 现场热再生法就是在旧路面现场利用移动式的现场热再生设备将旧沥青路面加热、耙送、经过翻挖后加入再生剂、新沥青、新骨料送进搅拌缸拌和,从而获得优良的再生沥青混凝土,铺筑成再生沥青路面。此过程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须根据路面材料配方的不同以及工程质量要求,进行配比设计,确定旧沥青混合料中再生剂、新沥青材料、新集料的比例。现场热再生方法的优点: 1.施工周期短。再生列车对旧路面再生过后经压路机压实后数小时就可恢复交通。 2.施工成本低。再生料无需再运输到固定场地,材料现场再生现场使用。 3.设备转场快。 现场热再生方法和厂拌热再生法相比,存在以下几点缺点: 1.设备投资较大,一套再生列车动辄几千万。 2.现场施工质量控制较难,因为现场热再生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所以要控制好质量需要对路面进行实时检验。 3.由于现场现场热再生生产过程要根据需要添加一定量的新料,所以维修后的路面

标高会增加。 4.生产过程中热料释放出来的有毒蓝烟目前还无法集中处理。 5.一个工地的再生料无法摊铺到其他工地,也就是高等级路面的再生料无法使用到低等级的路面上。 二、厂拌热再生法 厂拌热再生法就是将旧沥青路面经过翻挖后运回拌和厂,再集中破碎,根据路面不同层次的质量要求,进行配比设计,确定旧沥青混合料的添加比例,再生剂、新沥青材料、新集料等在拌和机中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和成新的混合料,从而获得优良的再生沥青混凝土,铺筑成再生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法优点: 1.设备投资较小。在原有沥青拌和站的基础上增加一套厂拌热再生附楼的投资约300万。 2.混合料质量较好控制。生产前我们可以根据原路面再生料的沥青含量、沥青老化程度、集配、含水率等参数进行化验,选择合适的再生剂或者设计合适的再生工艺,从而较好地保证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质量。 3.重新铺筑的路面标高不会变化。 4.再生后的混合料可以运回原路面摊铺,也可以运到其他工地摊铺。可较充分的利用所有再生料。 5.再生料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蓝烟(沥青释放出的轻油份)可借助与之配套的原生机燃烧器、干燥滚筒、除尘器进行二次燃烧处理,减少了废气污染。厂拌热再生与现场热再生方法相比存在的缺点: 1.成品料运输费用增加。所有再生料必须运到固定的场地进行再生,成品料又必须运回路面再次摊铺。所以较现场热再生增加了运输成本。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徐培华1 陈梁2高文娟2 1、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2、西安公路材料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5 摘要:阐述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问题,依次从配合比设计任务和具体步骤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提出主要控制点和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要继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厂拌热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1.概述 所谓厂拌热再生技术,是将旧的沥青路面混合料切削回收,集中到再生拌和厂,再根据旧混合料技术性能的变化,掺入不同的添加材料,然后拌和成符合路面技术性能要求的再生混合料,运入施工现场,摊铺并碾压成为新的沥青路面。厂拌再生技术在国内外应用非常普遍,其施工机械为多台功能单一的再生设备如路面铣削机(或冲击镐)、破碎筛分机、再生拌和机、运输厂拌设备、路面摊铺机及压路机等共同配合,完成全部再生作业。厂拌再生一般均采用热拌再生技术,再生混合料的级配、新旧料的掺配比例、温度及拌和均匀程度等,均由再生拌和设备进行控制。因此,沥青路面厂拌再生混合料的质量主要由再生拌和设备来实现和控制。 再生沥青混合料,因用了一定数量的旧路面材料,而使得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方法

上,有别于新沥青混合料。在进行再生混合料组成设计之前,首先须确定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类型,对于高等级公路路面补修,一般来说,再生混合料类型要与原路面一致。当然,有时要根据路面病害的形成原因、摊铺厚度的限制、原材料的不同对矿料级配范围可作适当调整,但须实验论证。 2.配合比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要合理地确定旧料的掺配率(利用率);要根据旧料的老化程度确定是否要掺加再生剂,并确定其掺加的数量;要确定旧沥青和新沥青的配合比,使调配而成的再生沥青具有适合的粘度,并在性能上能获得某种程度的改进,以满足路用要求;要根据再生路面结构类型和旧料级配情况调整再生混合料的集料级配,以满足混合料在强度、抗滑、防渗、稳定等方面的要求。 2.1厂拌热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主要任务 ①确定旧路面材料的掺配比例; ②选择再生剂和新沥青材料,并确定其用量; ③选择集料,确定新旧集料的配合比例; ④检验再生沥青品质,并确定再生混合料最佳油石比; ⑤根据路用要求,检验再生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 2.2 厂拌热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并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它涉及诸多因素的考虑。正确而合理地设计再生混合料,必须事先应有充分的调查资料,了解有

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52510363.html, 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研究 作者:赵兴贵 来源:《科技视界》2013年第02期 【摘要】本文首先针对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利用现状,说明了研究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 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几种再生技术的比较,重点突出厂拌热再生的适用性;最后,具体阐述了厂拌热再生的再生原理。 【关键词】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厂拌热再生;再生原理 0 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十分迅速,2012年通车里程9.6万公里,世界排名第二,美国排名第一,为10万公里。我国高速公路每年要有12%的沥青路面需要翻修,旧沥青混合料废弃量达到220万吨/年,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5年后,沥青路面的大、中修产生的沥青旧料将达到1500万吨。10年后,沥青路面的大、中修产生的沥青旧料将达到4000万吨以上。路用沥青主要是石油沥青,但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过度的开采终将造成 资源的枯竭。所以这样对旧路大修“一弃一建”,耗费了大量的资源,增加了工程造价。而废弃混凝土的处理也会带来费用,并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所以,研究并再生利用旧沥青混合料具有重要意义。 1 几种再生技术的介绍 沥青路面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在阳光、水以及受力的作用下会发生老化,根据老化程度的不同,我们可以考虑多种再生方式来修复原路面,目前,国内常用的再生方式有就地热再生、就地冷再生、厂拌冷再生、厂拌热再生。下面简单介绍下这几种再生方式: 1.1 就地冷再生,适用于一、二、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就地再生利用,用于高速公路时应进行论证。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分为沥青层就地冷再生和全深式就地冷再生两种方式。对于一、二级公路,再生层可作为下面层、基层;对于三级公路,再生层可作为面层、基层,用作上面层时应采用稀浆封层、碎石封层、微表处等做上封层。沥青层就地冷再生应使用乳化沥青、泡沫沥青作为再生结合料;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既可使用乳化沥青、泡沫沥青等沥青类的再生结合料,也可使用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料作为再生结合料。当使用水泥、石灰等作为再生结合料时,再生层只可作为基层。 1.2 就地热再生,适用于仅存在浅层轻微病害的高速公路及一、二级公路沥青路面表面层的就地再生利用,再生层可用作上面层或者中面层。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是一种预防性养护技术,再生时原路面的整理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原路面的主要病害主要集中在表面层,通过再生施工可以得到有效修复,并且原路面沥青的25℃针入度不得低于20(0.1mm)。

沥青混凝土路面冷再生技术

沥青混凝土路面冷再生技术 1就地冷再生技术的适用范围 深层复拌和路面面层再生技术是沥青路面面层就地冷再生工艺的两大类型,对于没有受损的道路排水设施或者是符合承载强度要求的路面结构层可以采用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应用条件是处于6-13mm内的路面厚度。概括地说,下面的情形都可以运用该技术:较大的温差损坏、逐渐老化的沥青路面、因过度疲劳与反射裂缝而导致的路面开裂;沥青路面由粗糙材料或者是挤压、流动的沥青混合料组成的,因车辙而只是路面结构扭曲;粘结力降低的结构层间、泛油、断裂等导致的路面损坏。道路稳定层的翻新工程则采用深层复拌就地冷技术。两者相比较而言,深层复拌再生技术的优势就是可以运用于10-30cm的拌合深度,甚至在处理土基层很稳定时可以达到40cm,可以完全达到道路深层的再生变更目的。 2就地冷再生技术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具体应用 2.1进行路面清理进行冷再生工程以前,必须将建设道路上妨碍工程建设的杂物打扫干净,确保施工路段的清洁。另外还必须按照施工规划标准测量高程,保证施工宽度。在工程建设之前必须将施工路段的两头交通封闭,严禁任何非施工车辆加入施工现场。 2.2进行水泥摊铺必须按照施工规划将单位面积的水泥摊铺量计算出来,保证水泥用量和单位面积混合料的用量。在施工现场长产采取人工打格计量的措施卸水泥,然后将其进行平均摊铺。 2.3材料破碎和级配控制为了确保混合料在破碎后均匀,必须对冷再生机的铣刨效率进行限制,通常将其限制在6—8m/min最好。假如路面破碎水平过于要紧,能够将铣刨效率适当的减小。在进行铣刨的时候,必须对效率以及深度随时检测,确保混合料级配的标准性。 2.4机械拌和第一应按照工地的具体现象,保证标准的施工段长度。拌和的时候操作员必须经常留心保证行驶路线的顺直,同时确保各幅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研究.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研究 冯义虎 (云南云岭高速公路养护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昆玉高速公路路面大修(一期工程的施工过程,对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施工从原材料的选择及性能分析、配合比设计方法、施工现场控制方面作一个简单的叙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 沥青混合料的热再生技术,是将旧沥青路面经过翻挖、回收、破碎、筛分后,与再生剂、新沥青材料、新集料等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合成满足一定路用性能的混合料,将其重新铺筑在路面上的技术,可以用来进行公路沥青面层和柔性基层的养护和维护。再生技术的正确利用,可以节约公路养护维修资金,减少能源与材料的消耗,减少废旧混合料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一.工程概况 昆玉高速公路属于国家高速公路(G8511的联络线,起于昆明市官渡区鸣泉村互通式立交、终点位于玉溪高仓,路线全长约86.3公里。1997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1999年4月建成通车,为全封闭、全立交、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 自2006年开始,由于交通量的日益增加以及超负荷运行,路基、路面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部分路面出现块裂、坑槽、唧浆、车辙、泛油、拥包等病害。大大降低了道路的使用功能,影响了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基于此,路面修补亟待解决,在路面修补工程中,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技术占据核心位置,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简介

2.1沥青再生技术的定义 沥青再生技术是指对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沥青路面废料通过各种措施进行处理后重新利用的技术,包括对旧沥青路面进行铣刨、破碎、筛分,再和新集料、胶结料(如:新沥青、再生剂(必要时重新混合,形成具有预期路用性能的混合料,并重新铺筑成路面的各种结构层(包括面层和基层。 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利用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采用再生添加剂恢复沥 青的技术性能;另一种是采用新沥青与废旧沥青掺配,以恢复沥青的技术指标 2.2沥青再生技术的意义 沥青再生技术通过重复利用沥青混合料(主要为砂石料和沥青材料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是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3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 其优势在于:技术成熟,技术难度小,适用范围广,质量控制容易,应用最广,RAP可转移使用。缺点是:厂拌热再生RAP掺配比例相对较低(最成熟的是不超过20%,通常不超过30%,对RAP要求相对较高。可用于各等级道路的沥青路面新建或者养护,尤其适用于沥青中下面层。 三.原材料的选择及性能分析 3.1沥青的性能分析 本次施工使用的沥青是广东茂名东海牌70#A级道路石油沥青,沥青试验结果见表1

沥青沥青混合料技术全参数

注:1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 2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时,多孔玄武岩的视密度可放宽至2.45t/m3,吸水率可放宽至3%,但必须得到建设单位的批准, 且不得用于SMA路面。 3对S14即3~5规格的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可不予要求,小于0.075mm含量可放宽到3%。 4)粗集料的粒径规格应按表8.1.7-7的规定生产和使用。 表8.1.7-7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规格

3细集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含泥量,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得大于3%;对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不得大于5%。 2)与沥青的粘附性小于4级的砂,不得用于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 3)细集料的质量要求应符合表8.1.7-8的规定。

4)沥青混合料用天然砂规格见表8.1.7-9。 5)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或石屑规格见表8.1.7-10。 中要求。 4矿粉应用石灰岩等憎水性石料磨制。当用粉煤灰作填料时,其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50%。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应符合表8.1.7-11的规定。

5 纤维稳定剂应在250°C条件下不变质。不宜使用石棉纤维。木质纤维素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1.7-12的规定。 8.1.9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的要求,并应遵守下列规定: 1各地区应根据气候条件、道路等级、路面结构等情况,通过试验,确定适宜的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 2开工前,应对当地同类道路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及其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借鉴成功经验。 3各地区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选择合格的材料。8.1.10基层施工透层油或下封层后,应及时铺筑面层。 8.5.1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控项目 1 热拌沥青混合料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道路用沥青的品种、标号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本规范第8.1节的有关规定。

再生沥青混合料标准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生产及路面 施工的指导意见 上海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2006-4

目录 1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适用层位与厚度要求 (1) 2 材料要求 (2) 2.1 旧沥青混合料 (2) 2.2 再生剂 (2) 2.3 粗集料 (2) 2.4 细集料 (3) 2.5 填料 (4) 2.6 沥青结合料 (4) 2.7 纤维稳定剂 (5) 3 混合料的矿料级配 (6) 4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 (7) 5 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8) 5.1 目标配合比 (8) 5.1.1 旧沥青材料组成分析 (8) 5.1.2 回收沥青材料性能分析 (8) 5.1.3 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初定 (8) 5.1.4 再生剂材料掺配比例的确定 (8) 5.1.5 新沥青材料掺量确定 (8) 5.1.6 性能验证试验 (8) 5.2 生产配合比设计与调试 (9) 5.2.1 冷料流量试验 (9) 5.2.2 确定各热料仓矿料和矿粉的用量 (9) 5.2.3 确定最佳油石比 (9) 5.2.4 混合料性能检验 (9) 5.2.5 生产配合比的验证 (9) 6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施工 (10) 7 相关说明与注意事项 (12)

1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适用层位与厚度要求 性能优好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适用于沥青路面表面层、中面层、下面层。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粒径宜从上至下逐渐增大,并应与压实层厚度相匹配,沥青层一层的厚度不宜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2.5~3.0倍。

2 材料要求 2.1 旧沥青混合料 用于工厂热再生的旧沥青混合料应干燥、洁净,无沥青粘结的砂石料不得多于沥青旧料质量的5%,含泥量不得大于1%,用于再生生产的旧沥青混合料颗粒尺寸应小于31.5(方孔筛)。旧沥青混合料占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质量百分比比不超过30。 2.2 再生剂 再生剂应具备以下性能: (1)与旧沥青材料有良好的相容性和较广的适应性; (2)改善旧沥青的路用性能; (3)不含蜡质成分; (4)性能稳定,并具有较长的时效; (5)易于储存,无毒害; (6)不含水分; (7)不得破坏沥青中的有效组分。 再生剂的选用应根据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和再生沥青混合料用途确定,用量则通过材料试验确定。再生剂应贮藏在有盖容器中,防止水与灰尘等杂质混入。其运输、贮存和适用的安全防火要求与重质油类相同。 2.3 粗集料 再生沥青混合料所涉及粗集料包括旧料中含有的粗料、新加集料粗料,粗集料应是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上面层集料表面应粗糙。粗料技术标准见表1。 表1 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