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 第六单元 肾系病证

合集下载

第六单元 肾系病证

第六单元 肾系病证

第六单元肾系病证水肿水肿的概念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水肿的病因病机(一)病因风邪袭表、疮毒内犯、外感水湿、饮食不节及禀赋不足、久病劳倦。

(二)病机基本病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水液泛滥肌肤。

病位——肺、脾、肾,关键在肾。

病理因素——风邪、水湿、疮毒、瘀血。

由于致病因素及体质的差异,水肿病理性质有阴水、阳水之分,并可相互转换或夹杂。

阳水——属实。

多由外感风邪、疮毒、水湿而成。

病位在肺、脾。

阴水——属虚或虚实夹杂。

多由饮食劳倦、禀赋不足、久病体虚所致。

病位在脾、肾。

阳水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正气渐衰,脾肾阳虚,或因失治、误治,损伤脾肾→阴水。

阴水复感外邪,或饮食不节,使肿势加剧→阳水的证候,而成本虚标实之证。

水肿各证之间互有联系:阳水风水相搏证,若风去湿留→转化为水湿浸渍证。

水湿浸渍证,由于体质差异→湿有寒化、热化之不同。

湿从寒化,寒湿伤及脾阳→脾阳不振之证,甚者脾虚及肾→肾阳虚衰之证。

湿从热化→湿热壅盛之证。

湿热伤阴→肝肾阴虚之证。

肾阳虚衰,阳损及阴→阴阳两虚之证。

水肿各证,日久不退→水邪壅阻经隧,络脉不利,瘀阻水停,则水肿每多迁延不愈。

水肿的诊断与病证鉴别——诊断依据1.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肢全身。

2.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更严重者可见尿闭或尿少,恶心呕吐,口有秽味,鼻衄牙宣,头痛,抽搐,神昏谵语等危象。

3.可有乳蛾、心悸、疮毒、紫癜以及久病体虚病史。

水肿的诊断与病证鉴别——病证鉴别1.水肿与鼓胀二病均可见肢体水肿,腹部膨隆。

鼓胀的主症是单腹胀大,面色苍黄,腹壁青筋暴露,四肢多不肿,反见瘦削,后期或可伴见轻度肢体浮肿。

水肿则头面或下肢先肿,继及全身,严重时出现腹水,腹部膨隆,面色白,但无腹壁青筋暴露。

鼓胀是由于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水湿聚于腹中。

肾系病证

肾系病证

肾系病证
1、水肿:水肿首辨阴阳起,越婢加术风水袭,五味消毒麻连豆,湿毒浸淫用之宜,胃苓五皮水湿浸,湿热壅盛疏凿立,脾阳虚衰实脾饮,济生真武肾阳微,
瘀水互结五苓散,再合桃红四物全。

2、淋证:淋证涩痛小便频,湿热蕴结膀胱肾,石热石苇八正散,气血沉香小蓟饮,程氏萆薢分清膏,劳淋无比丸山药。

附:尿浊:浊由湿热萆薤佳,气陷精下补中法,水缺知柏地黄主,火衰右归温肾家。

3、癃闭:癃闭似淋闭不通,上焦不外肺热壅,中清不升浊弗降,下属湿热肾不充。

清肺补中上中施,八正济生下辨明,更有沉香疏肝气,尿阻代抵挡堪攻。

附:关格
4、遗精:遗精梦遗滑精探,心肾失调最相关,君相火动黄连施,补心三才封髓丹。

湿热下注分清饮,劳伤心脾妙香散,肾虚滑脱精不固,地黄左归右归丸。

附:阳痿:阳痿赞育命火衰,归脾气血心脾责,大补元煎恐伤肾,湿热下注用知柏。

5、耳鸣耳聋:耳窍闭塞起鸣聋,鸣聋有别机理通。

肝火痰火风热火,龙胆温胆银翘宗,肾精亏虚左慈滋,脾虚益气聪明崇,新久虚实标本辨,肝胆脾肾分补攻。

气血津液病证。

中医助理医师考点:肾系病证

中医助理医师考点:肾系病证

中医助理医师考点:肾系病证中医助理医师考点:肾系病证肾脏病:肾脏病的种类繁多,较常见的有免疫伤害引起的肾丝球肾炎及细菌感染有关的肾盂肾炎等,另外糖尿病、高血压及全身性红斑性狼疮等病人也常并发肾脏病变,因此我们看到一个肾脏病人的同时,也都会细心检查看这个病人是否有其他相关的'疾病,了解病因以便给病人最适当的治疗。

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定义:临床以急性起病,浮肿,少尿,血尿,蛋白尿及高血压为主要特征病位:肺脾肾,以肺脾为主治疗原则:急性期驱邪,恢复期扶正分证论治:1 急性期1)风水相搏——疏风宣肺,利水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合五苓散加减2)湿热内侵——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加减3)邪陷心肝——平肝泻火,清心利水——龙胆泻肝汤合羚角藤汤加减4)水凌心肺——泻肺逐水,温阳扶正——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加减5)水毒内闭——通腑降浊,解毒利尿——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加减2 恢复期1)阴虚邪恋——滋阴补肾,兼清余热——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2)气虚邪恋——健脾化湿——参苓白术散加减第二节、肾病综合征定义: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血脂症及不同程度的水肿为主要特征病位:肺脾肾治疗原则:扶正培本分证论治:1 本证1)肺脾气虚——益气健脾,宣肺利水——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加减2)脾肾阳虚——温肾健脾,化气行水——肾阳虚——真武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脾阳虚——实脾饮加减3)肝肾阴虚——滋阴补肾,平肝潜阳——知柏地黄丸加减4)气阴两虚——益气养阴,化湿清热——六味地黄丸加黄芪2 标证1)外感风邪——外感风寒,辛温宣肺祛风——麻黄汤加减外感风热,辛凉宣肺祛风——银翘散加减2)水湿——防己黄芪汤合己椒苈黄丸加减3)湿热——上焦湿热,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加减中焦湿热,清热解毒,化浊利湿——甘露消毒丹加减下焦湿热,清热利湿——八正散加减4)血瘀——活血化瘀——桃红四物汤加减5)湿浊——利湿降浊——温胆汤加减第三节、遗尿(辨证论治)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本病重在辨虚实寒热,虚寒者多,湿热者少。

中医执业医师 肾系病证

中医执业医师 肾系病证

水中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二.病机:基本病理变化是: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

其病位在肺脾肾,而关键在肾。

病理因素为风邪水湿疮毒瘀血.三.治则:发汗利尿泻下逐水。

四. 病证鉴别:阳水与阴水阳水:病因为风邪疮毒水湿,多实证表证,病位在肺脾,发病急,病程短,水肿从面目开始,自上而下,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易治易消,多见于风水和皮水;阴水:病因为饮食劳倦、禀赋不足、久病体虚,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病位在脾肾,发病缓慢,病程长,水肿从足踝开始,自下而上,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至按之如泥,难消难治,多见于正水和石水。

五.证治分类:(一)阳水1.风水相搏证: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

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脉浮滑数。

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病机:风邪袭表,肺气闭塞,通调失职,风遏水阻。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方剂:越婢加术汤加减。

<麻黄杏仁防风浮萍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石膏桑白皮黄芩>2.湿毒侵淫证:眼睑浮肿,延及全身,皮肤光亮,尿少色赤,身发疮痍,甚则溃烂,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病机:疮毒内归脾肺,三焦气化不利,水湿内停。

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方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麻黄杏仁桑白皮赤小豆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3.水湿浸渍证:全身水肿,下肢明显,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病机:水湿内侵,脾气受困,脾阳不振,治法:运脾化湿,通阳利水。

方剂: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

<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苍术厚朴草果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4.湿热壅盛证:遍体浮肿,皮肤绷急光亮,胸脘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或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

肾系病总论+水肿(中医内科学)

肾系病总论+水肿(中医内科学)
肾系病证
卢老师
学习目的
01 知识要求
02 技能要求
掌握水肿、淋证等病证的诊断要点、辨 能够对水肿、淋证、癃闭、阳
证论冶。
痿、遗精、耳鸣耳聋等肾系病
熟悉癃闭、阳痿、遗精、耳鸣耳聋等病
证患者进行辨治处置。
证的诊断要点、辨证论治。
能够对肾系病证患者开展预防
熟悉水肿、淋证、癃闭、阳痿、遗精、
与调护指导。
耳鸣耳聋等病证的病因病机与类证鉴别。
【概 述】
肾系病证是指因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不调、劳倦内伤等因素, 导致肾与膀胱生理功能失常而岀现的一类病证。临床常有水肿、淋证、 癃闭、阳痿、遗精、耳鸣耳聋等病证。
一、肾的生理病理特点
1.肾的生理功能与特点
肾主藏精,包括先、后天之精,主生长、发育与生 殖,主水液,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其经脉 络膀胱,故与膀胱相表里。
1.辨证要点
(1)辨虚实
肾系病证尤其肾病,以虚证或虚实夹杂者居 多,但也有虚、实两端者,如淋证、癃闭、 阳痿、遗精等,故需分辨之。可从病期(病 程长短)、邪正盛衰及伴有症状(包括舌、 脉)来分辨。一般来说,初期、病程较短、 实象突岀者,多属实证;久病、病程较长、 虚象突岀者,多属虚证。虚实夹杂者,当分 清标本虚实主次。
问题与思考
1.中医诊断为何病?当辨为何证? 2.本病的临床特征是什么?本病应与哪些病证相
阳虚水泛者,宜温阳化气行水。
(5)注意整体调节
肾与其他脏腑的关系非常密切,
> 如肾阴不足,可导致水不涵木,
肝阳上亢;或子盗母气,耗伤肺 阴;或水不上承,心肾不交。
>
肾阳亏虚,又易形成火不生土, 脾阳衰弱。
> 这些病证,通过治肾及参治他脏,

肾系病证

肾系病证

肾系疾病
水肿阳水风湿相搏-----越婢加术汤加减
湿毒浸淫-----麻黄连翘赤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水湿浸渍-----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
湿热壅盛-----疏凿饮子加减(疏凿槟榔及商陆,苓皮大
腹同椒目,赤豆艽羌泻木通,煎加生姜阳水服。

)阴水脾阳虚衰-----实脾饮加减
肾阳衰微-----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
瘀水互结-----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
淋证热淋-----八正散加减
石淋-----石韦散加减
血淋-----小蓟饮子加减
气淋-----沉香散加减
膏淋-----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
劳淋-----无比山药丸加减
癃闭膀胱湿热-----八正散加减
肺热壅盛-----清肺饮加减
肝郁气滞-----沉香散加减
浊瘀阻塞-----代抵当丸加减
脾气不升-----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加减
肾阳衰惫-----济生肾气丸加减
关格脾肾阳虚湿浊内蕴-----温脾汤合吴茱萸汤加减
肝肾阴虚肝风内动--杞菊地黄丸合羚角钩藤汤加减肾气衰微邪陷心包—参附汤合苏合香丸,涤痰汤。

中医内科学教案0601

中医内科学教案0601

第六单元肾系病证水肿概述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水肿的病因病机水肿的病机考点,肺、脾、肾与水肿的关系水肿的病位在肺、脾、肾,关键在肾。

基本病机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

病理性质有阴水、阳水之分,阳水属实,阴水属虚或虚实夹杂。

【例题】水肿发病涉及的脏腑是A.心、肝、脾B.肝、脾、肾C.肺、脾、肾D.脾、肾、心E.肾、心、肺『正确答案』C水肿的诊断与病证鉴别水肿的诊断考点1.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肢全身。

2.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

更严重者可见尿闭或尿少,恶心呕吐,口有秽味,鼻衄牙宣,头痛,抽搐,神昏谵语等危象。

3.可有乳蛾、心悸、疮毒、紫癥以及久病体虚病史。

水肿的辨证论治以阴阳为纲的辨证要点水肿病证首先须辨阳水、阴水。

阳水病因多为风邪、疮毒、水湿。

发病较急,肿多由面目开始,自上而下,继及全身,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兼有寒热等表证,属表、属实,一般病程较短。

阴水病因多为饮食劳倦,先天或后天因素所致的脏腑亏损。

发病缓慢,肿多由足踝开始,自下而上,继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属里、属虚或虚实夹杂,病程较长。

【例题】下列哪项不属阴水的特点A.多由下而上,继及全身B.肿处皮肤绷急光亮C.按之凹陷不复原D.多逐渐发病E.小便少赤涩『正确答案』B发汗、利尿、泻下逐水为治疗水肿的三条基本原则。

阳水应发汗、利水、解毒或攻逐,以驱邪为主,同时配合清热解毒、理气化湿等法;阴水当温肾健脾,以扶正为主,同时配以利水、养阴、活血、祛瘀等法。

对于虚实夹杂者,或先攻【例题】患者,女,42岁。

全身水肿,下肢明显,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

泛恶,舌苔白腻,脉沉缓。

治疗应首选A.五皮饮合胃苓汤B.麻黄连翘赤小豆汤C.越婢加术汤D.实脾饮E.疏凿饮子『正确答案』A淋证淋证的概念淋证是指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病证。

肾系病证

肾系病证
定义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药
一 定义
遗精是指不因性生活
而精液遗泄的病证,包括
“ 梦遗 ”和“ 滑精 ”。
二 病因病机
病因:
1 劳心太过 2 欲念不遂 3 饮食不节
病机:
1 病理机制 2 病理性质 3 转归
4 恣情纵欲
三 诊查要点
㈠ 诊断依据
遗精与早泄 遗精与精浊
㈢ 相关检查
四 辨证论治
㈠ 辨证要点 ㈡ 治疗原则:基本治则及实证和
虚证的治则 ㈢ 证治分类:热淋、石淋、气淋 血淋、膏淋、劳淋
证治分类1 临床表现
热淋 石淋 气淋 血淋 膏淋 劳淋
2 3 4 5 6 证机概要 治疗法则 代表处方 常用药解 临证加减
五 预防调护
六 结语
① 定义 ② 类型 ③ 病因 ④ 病机 ⑦ 辨证 ⑤ 病位 ⑧ 治则 ⑥ 病性 ⑨ 预后
1 临床表现
2 证机概要 3 治疗法则 4 代表处方 5 常用药解 6 临证加减
五 预防调护
1 2 3 4 5 6 7
避免风邪外袭。 防止水湿外侵。 注意调摄饮食。 保持皮肤清,避免抓破皮肤。 每日记录水液的出入量。 坚持治疗,定期随访。 劳逸结合,调畅情志。
六 结语
① 定义
② 病因 ③ 病机
④ 辨证

② ③
定义
病机

治则
⑤ 转归
辨证要点
七 临证备药
① ② ③ ④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下病上治,欲降先升。 水蓄膀胱急症处理。
谨防个别中药的肾毒性。
关格
一 定义
关格是以脾肾虚衰, 而致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
为临床特征的危重病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癃闭的基本病机是膀胱气化失调。
其病理因素有湿热、热毒、气滞及痰瘀。
要点三
癃闭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一)癃闭的诊断依据
4.气淋 证候主症:郁怒之后,小便涩滞,淋沥不宣,少腹胀满疼痛,苔薄白,脉弦。 证机概要:气机郁结,膀胱气化不利。 治法:理气疏导:通淋利尿。 代表方:沉香散加减。 5.膏淋
证候主症:小便浑浊,乳白或如米泔水,上有浮油,置之沉淀,或伴有絮状
凝块物,或混有血液、血块,尿道热涩疼痛,尿时阻塞不畅,口干,苔黄腻, 舌质红,脉濡数。
细目三
要点一 癃闭的概念
癃闭
癃闭是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病证。 小便不畅,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称为癃; 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称为闭。 癃与闭都是指排尿困难,二者只是在程度上有差别,因此多合称为癃闭。 要点二 癃闭的病因病机
其病位主要在膀胱与肾,但与三焦、肺、脾、肝密切相关。
淋证的基本病理变化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
其病位在膀胱与肾。
其病理因素主要为湿热之邪。
要点三
淋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要点四
淋证的辨证论治
实则清利,虚则补益,为淋证的基本治则。
1.热淋
证候主症: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溺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有寒
热,口苦,呕恶,或有腰痛拒按,或有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滑数。 证机概要: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
(3)瘀水互结证
证候主症:水肿延久不退,肿势轻重不一,四肢或全身浮肿,以下肢为主,
皮肤瘀斑,腰部刺痛,或伴血尿,舌紫暗,苔白,脉沉细涩。
证机概要:水停湿阻,气滞血瘀,三焦气化不利。
治法:活血祛瘀,化气行水。
代表方: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
细目二
要点一 淋证的概念
淋证
淋证是指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为主症的病证。 要点二 淋证的病因病机
证机概要:风邪袭表,肺气闭塞,通调失职,风遏水阻。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代表方:越婢加术汤加减。
(2)湿毒浸淫证
证候主症:眼睑浮肿,延及全身,皮肤光亮,尿少色赤,身发疮痍,甚则
溃烂,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证机概要:疮毒内归脾肺,三焦气化不利,水湿内停。
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或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 证机概要:湿热内盛,三焦壅滞,气滞水停。
治法:分利湿热。
代表方:疏凿饮子加减。 攻下逐水法是治疗阳水的一种方法,即《内经》“去菀陈莝”之意。只宜
用于病初体实肿甚,正气尚旺,用发汗、利水法无效,症见全身高度浮肿,
气喘,心悸,腹水,小便不利,脉沉而有力者。使用该法,宜抓住时机, 以逐水为急,使水邪从大小便而去,可用十枣汤治疗,但应中病即止,以
代表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3)水湿浸渍证
证候主症: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全身水肿,下肢明显,按之没指,小
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 证机概要:水湿内侵,脾气受困,脾阳不振。 治法:运脾化湿,通阳利水。 代表方: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
(4)湿热壅盛证
证候主症:遍体浮肿,皮肤绷急光亮,胸脘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
证机概要:湿热下注,阻滞络脉,脂汁外溢。
治法:清热利湿,分清泄浊。 代表方: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
6.劳淋
证候主症:小便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
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病程缠绵,舌质淡,脉细弱。
证机概要:湿热留恋,脾肾两虚,膀胱气化无权。
治法:补脾益肾。 代表方:无比山药丸加减。
(2)肾阳衰微证
证候主症:水肿反复消长不已,面浮身肿,腰以下甚,按之凹陷不起,尿
量减少或反多,腰酸冷痛,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白光)白,甚者
心悸胸闷,喘促难卧,腹大胀满,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证机概要:脾肾阳虚,水寒内聚。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代表方: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
甚则按之如泥,属里、属虚或虚实夹杂,病程较长。
要点四
水肿的辨证论治
发汗、利尿、泻下逐水为治疗水肿的三条基本原则。
1.阳水 (1)风水相搏证, 证候主症: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 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脉浮
滑数。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
中医内科学
主讲:xxx
第六单元
细目一
要点一 水肿的概念
肾系病证
水肿
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
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要点二 水肿的病因病机
水肿发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 利,水液泛滥肌肤。 病位在肺、脾、肾,而关键在肾。 病理因素为风邪、水湿、疮毒、瘀血。
免过用伤正。俟水退后,即行调补脾胃,以善其后。病至后期,脾肾两亏
而水肿甚者,逐水峻药应慎用。
2.阴水
(1)脾阳虚衰证。
证候主症:身肿日久,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
便溏,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或白
滑,脉沉缓或沉弱。 证机概要: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土不制水。 治法:健脾温阳利水。 代表方:实脾饮加减。
2.石淋
证候主症:尿中夹砂石,排尿涩痛,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
少腹拘急,往往突发,一侧腰腹绞痛难忍,甚则牵及外阴,尿中带血,舌 红,苔薄黄,脉弦或带数。 证机概要:湿热蕴结下焦,尿液煎熬成石,膀胱气化失司。 治法: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代表方:石韦散加减。 3.血淋 证候主症: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或夹有血块,疼痛满急加剧,或见 心烦,舌尖红,苔黄,脉滑数。 证机概要:湿热下注膀胱,热甚灼络,迫血妄行。 治法: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代表方:小蓟饮子加减。
要点三
水肿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水肿可分为阳水与阴水。
阳水病因多为风邪、疮毒、水湿。发病较急,每成于数日之间,肿多由面 目开始,自上而下,继及全身,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兼有 寒热等表证,属表、属实,一般病程较短。 阴水病因多为饮食劳倦、先天或后天因素所致的脏腑亏损。发病缓慢,肿
多由足踝开始,自下而上,继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