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中段落发展方式的基本原则

议论文写作中段落发展方式的基本原则
议论文写作中段落发展方式的基本原则

议论文写作中段落发展方式的基本原则

在应试型(雅思或新托福等)议论文写作中,通常遵循introduction- body-conclusion (引言段-主体段-结论段)的“三步曲”。Body(主体)段落提供了论证观点的理由,是整个文章的主体,在评分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例如一篇满分的雅思作文(9分)必须“presents a fully developed position i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with relevant, fully extended and well supported ideas”。这里的“fully extended / well supported”,必须通过主体段来体现。新托福的满分作文(5分)也要求“is well organized and well developed, using clearly appropriate explanations, exemplifications, and/or details”,同样必须通过主体段落发展来实现。

一般来说,一篇议论文必须包含至少两个主体段。每个主体段都必须有明确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和若干支持句“supporting sentences”。他们共同组成文章的理由段,对全文的论点提供理由支持。初学者在练习议论文写作时,必须遵循理由段发展的几个简单原则,这对迅速完成理由段、构建连贯和理由充分的议论文大有帮助。这几个简单原则包括:

1. Write a topic sentence for each paragraph you plan to write. Each topic sentence should relate to your thesis statement and introduce what the paragraph will be about. If you find that the topics you want to discuss do not support the thesis statement you have written, revise your thesis statement or reconsider your topic sentences.

(每个主体段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

2. Write ideas that support your topic sentences. The topic sentence for each paragraph tells the reader what the paragraph will be about. The ideas stated in the rest of the paragraph should all relate to the topic sentence.

(支持句必须围绕主题句展开)

根据第2条的原则,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主体段:

Hobbies are important for many reasons. First, a hobby can be educational. For example, if the hobby is stamp collecting, the person can learn about the countries of the world and even some of their history. Second, engaging in a hobby can lead to meeting other people with the same interests. A person can also meet other people by going to the school. Third, a person's free time is being used in a positive way. The

person has no time to be bored or get into mischief while engaged in the hobby. Finally, some hobbies can lead to a future job. A person who enjoys a hobby-related job is more satisfied with life.

这段话的topic sentence很明显-“Hobbies are important for many reasons”,之后的支持句从三方面阐述hobby的重要性(first, second, third),但段中这句话"A person can also meet other people by going the school"与hobby重要的原因没有关系,因此削弱了整个段落的连贯性与统一性,应该被去掉。

3. Add details. To write a more fully developed paragraph, you need to add details to your supporting ideas. Your details can be facts, examples, personal experiences, or descriptions.

(需要用多种方式提供细节展开段落)

根据第3条的原则,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段落: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is worth visiting for a number of reasons.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comprises various museums that offer something for everyone. These museums include the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and Technology,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Museum, the National Collection of Fine Arts, the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several others. A person can do more than just look at the exhibits. For example, in the insect zoo at the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yone who so desires can handle some of the exhibits. The museums provide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 In climbing through the Skylab exhibit at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Museum, I was able to imagine what it would be like to be an astronaut in space. Movies shown at regular intervals aid in building an appreciation of our world. In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Museum, there is a theater that has a large screen. When the movie is shown, it gives the viewer the feeling that he or she is in the movie itself, either floating above the Earth in a hot-air balloon or hang gliding over cliffs.

这是一个成功的主题段,请注意这段话中段落细节展开的几种形式-提供事实、举例、个人经历和描述。我们把这个段落拆分后进行分析:

Topic sentence

(主题句)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is worth visiting for a number of reasons.

Supporting idea 1

(支持理由1)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comprises various museums that offer something for everyone.

Details – facts

(细节展开-提供事实)

These museums include the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and Technology,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Museum, the National Collection of Fine Arts, the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several others.

Supporting idea 2

(支持理由2)

A person can do more than just look at the exhibits.

Details – examples

(细节展开-举例)

For example, in the insect zoo at the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yone who so desires can handle some of the exhibits.

Supporting idea 3

(支持理由3)

The museums provide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

Details – personal

experience

(细节展开-个人经历)

In climbing through the Skylab exhibit at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Museum, I was able to imagine what it would be like to be an astronaut in space.

Supporting idea 4

(支持理由4)

Movies shown at regular intervals aid in building an appreciation of our world.

Details – description

(细节展开-描述)

In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Museum, there is a theater that has a large screen. When the movie is shown, it gives the viewer the feeling that he or she is in the movie itself, either floating above the Earth in a hot-air balloon or hang gliding over cliffs.

什么是模式议论文写作[作文指导]

什么是模式议论文写作 同学们,我们这个群的名称是“模式议论文学生大讲堂”。顾名思义,我们这个群与模式议论文是紧紧相连的。换句话说,我们这个群就是推行模式议论文写作技艺的。是的,介绍模式议论文是我们不可推卸的一大责任,因为模式议论文是当今时代应对高考作文的一种理想办法。本周的任务就准备围绕这一专题作出专门介绍。 什么是模式议论文,模式议论文对同学们有什么帮助,模式议论文在学校作文教学中有何作用,模式议论文能帮助高考吗?这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今天,我们先帮助大家了解模式议论文写作。 一、模式议论文是攻克高考作文的最佳利器 模式议论文写作就是帮助高考生夺取作文高分最科学的议论文写作方法。 这话说得太大了吧?不!我们可以很自信地向各位表示,这是负责任的答案。 理由在哪里? 第一,议论文是有模式的。议论文的写法千千万,一篇一个样,篇篇不一样,从理论上看的确如此;但是,实践上,面对花花绿绿的议论文,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常见的就几十种类型而已。笔者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十年动乱时期,在每周十多个小时雷打不动的政治学习时间中,就打着学习政治文件的旗号,偷偷研究议论文的内在规律,通过数百数千篇文章的解剖与研究,通过归类、组合、提炼,在这方面从中获得了许多深刻的认识。联系我们的教材,联系中学语文教学,联系历年高考题目,范围就更小了,门类就更少了,细心筛选,也就剩下十多种罢了。马路上的小轿车叫人眼花缭乱,品牌多得不可胜数,但是,究其制造原理,不过几类而已,差别就在其精密度、原材料、零部件等几个方面。议论文写作同此一理。同学们觉得议论文写作难,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不知道议论文的规律,不了解议论文的模式。须知,能够熟练掌握十多种议论文写作模式就很了不起了,因为有这种能力的同学并不多。同学们扪心自问,自己熟练掌握了几种写法了呢?《模式议论文写作教程》将最适合中学生、最适合高考的这十几种类型总结出来,并加以研究,揭示其思维规律,摸索其写作特色,优化其表现形式,升格为“模式”,命名为模式议论文写作,系统全面地奉献给同学们,目的就是帮助同学们夺取作文高分。这难道不是一件大好事吗?可以无愧地说,直至今日,这是大江南北、线上线下的第一个。同学们有机会学习议论文写作模式,掌握十多种模式,从从容容应对高考作文,为什么不紧紧抓住它呢? 有些人不了解“模式”这个概念,将它跟公式等同起来,认为模式就是公式,因此不管三七二十一,坚决排斥。这样理解是很错误的。模式是一种经过无数人长期实践、不断总结、不断修改、不断完善的基本操作方式,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一种值得发扬光大的文化财富。想想吧,古人打仗有三十六计、当今厨师做菜有菜谱、拳师打拳有套路、中医开药有汤剂、同学们一日吃三餐,一天八节课……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哪来的?实践中总结、提炼、优化而来的——这不就是模式吗?同此,议论文写作也有模式,我们依照模式学习议论文写作,就像依照太极拳拳谱套路学习拳术一样,可以尽快入门入轨,避免弯路邪道,提高学习效率,实现事半功倍,这不是大

议论文知识点归纳

议论文知识点归纳 学习议论文,首先了解最基础的语文知识——表达方式。 就文章的写作方法而言,主要有以下5种表达方式: 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描写: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抒情: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议论: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说明: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如:豆子发芽了。(记叙) 一颗颗圆润的豆子长出了代表着希望的瘦弱的嫩芽。(描写) 啊,豆子发芽了!(抒情) 豆子发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议论) 豆子发芽需要水分。(说明) 议论文概念: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议论文一般都由论点、论据、论证组成,称为议论文三要素。议论文是一种实用的文体,它的范围很广,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般性的政论文、评论、杂文、演讲稿、读后感、序跋等。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一、论点: 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是全文的灵魂,把握论点是阅读议论文的关键。怎样把握论点呢? 1.分清论题和论点。 例如:九年级上册《谈读书》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前者是议论的问题,后者是议论的观点。所以,阅读议论文,要纵观全文,弄清作者是对什么问题发议论的,然后再看作者所谈问题的看法是什么。 2.注意论点的位置。 有时文章标题就是论点。例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论点有时在文章的开头,例如:九年级上册《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有时在文章的结尾,就是所谓的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论述中心的写法。这种写法大多有“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因此”等表总结性的词语。有时在文章的中间。当然,也有少

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模式+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

专题二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模式 【训练目的】 学习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模式。 【写作指导】 议论文写作六步式 1、点:点明中心论点 2、正:正面举例论述 3、反:反面举例论述 4、深:深入开掘 5、联:联系现实 6、总:总收全文 具体解释如下: 点:是引论部分,要求开门见山,直入正题,点明中心论点。中心论点一般说应是正面的,一个简而明的判断句。万事开头难,写好开头意义重大,有经验的阅卷人往往一看开头就能判定你的作文在审题、立意上是否过关,在语言上的工夫如何。 正:正反深联四步是本论部分。正反举例最好各举一例,从正反两方面直接证明中心论点的正确。但决不要堆砌例子以充字数。选例要典型,叙例要简明,议例要深刻,一两句就能一针见血,一语中的。 深:这是十分重要的一步。这一步是就议论的对象进行深入的开掘,可以揭实质,挖根源,讲意义,论危害,进行辨证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文章分析质量的高低。 联:这是深的进一步具体的深化,特别强调,如果能联系的话,首先应紧密联系时代这个最大的现实,即使是联系个人的生活、思想、学习的实际,也不能脱离时代这样一个根本现实的制约和影响。一般说,这样联系写出的文章立足点高,时代感强,才更有意义。这就要求同学们及时了解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有关的大政方针,敏锐地感知社会潮流、时代气息、人际关系等等具体的社会生活内容,否则就无法准确地联系现实。 总:是总收全文,这是结论部分。是针对中心论点回答怎么办的,可简单概括,注意与开头的呼应,不要变成中心论点的重复。 注意:我们说的六步定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正反举例论述,不一定先正反,也不一定以正为主,先反后正可以,以反为主也可以,或只反不正,只正不反都是可以的。深联也如是,先联后深或深联合一,都未尝不可。字数的限制在开始训练时不妨严一些,熟练了,掌握了写议论文的要领以后,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议论文其它的谋篇布局方式将在后续练习训练进一步指导、落实。 【例文】 “逆境”与成才 正如水可载舟也可以覆舟一样,逆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点) 人生的路很漫长,遇到荆棘、沼泽是很平常的事。西班牙著名画家戈雅为了逃避宗教裁判所的追捕,17岁就背井离乡;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的普希金年轻时代就被流放;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导弹之父钱学森,他们做出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而他们所受的艰辛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逆境给予他们的是更坚定的决心,更顽强的斗志。应该说困难绝不是一件坏事,它可以锻炼人才,它可以创造奇迹。(正) 但逆境对于每个人的作用并不都是一样。确实有人因无法忍受巨大的痛苦而放弃了,确实有人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而最终忍受失败了,甚至有人还感叹命运的不公。对于他们,逆境起了覆舟的作用;对于他们,困难的确是一件坏事。(反) 这也许就是事物的两面性。但究其本质,逆境对于一个人产生怎样的影响并不在逆境而恰恰 1

议论文写作剖析

议论文写作 【知识点】 文章做得好不好,属于巧拙问题,巧拙关乎天才,不是可以教得来的。如何才能做成一篇文章,这是规矩范围内的事,规矩可以教可以学的。——梁启超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语言特点:①准确、严密;②概括性和简洁性;③使用修辞,体现其用词鲜明、生 动和感情色彩。核心内容:议论文的三个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一)论点 (二)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1)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 (2)道理论据:靠经典性取胜 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 (三)常见的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一般举出事实作为论据来证明观点,形式上较易判断。 (2)道理论证:一般引用道理论据证明观点,道理论据比事例论据的外在形式更具有鲜明性,一般是名言警句、公理格言等。 (3)比喻论证:用来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4)对比论证:一般要找到正反两方面的论述。 【解题思路】 (一)概述材料,简洁明了 认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段落、句子、词语,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材料内容。 (注意:概述不等于照抄) (二)分析材料,提炼论点 1.从材料引申到相关的社会现象,再提出论点。 2.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角度不同,观点不同,论点也就不同,要从自己最“有话说” 角度提炼论点。注意:(1)论点的提出要正确鲜明 (2)语言表述要简洁、明确 (3)用表判断的陈述句 (三)运用 论据,论证 论点用事实 论据、道理 论据证明提 炼出来的观 点

议论文写作的结构模式

议论文写作的结构模式 一、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 总论:提出问题(是什么)→本论:分析问题(为什么)→结论:解决问题(怎么办) 二、议论文常用的几种结构方式 1.总分式:包括“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 2.对照(比)式:即把一种事物(意思和观点)同另一种事物对比,以突出一种事物(意思和观点)的正确性,多用正反对照。\ 3.递(层)进式:即几个论据之间的关系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 4.并列式:也称平行式结构,既几个论据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并列排列的。 三、写作的具体结构模式 <1>总分式

先提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即论点,然后加以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这种结构形式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如原因、危害等)、解决问题的顺序来展开论述的。 例子:说“思”: 1.学会动脑筋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提出问题); 2.搞好学习、工作、科研等都需要多动脑筋(分析问题); 3.要养成多动脑筋的习惯(解决问题)。 例文:倾听生活的答案(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当你失意时,你是否会抱怨命运的不公吗? 当你遇到挫折时,你是否会感慨人生之艰难,停滞不前吗? 朋友,你不必这样,换一个角度对待生活,你会发现生活也是如此多彩。生活有如七彩之光,既有鲜活的橙,又有厚重的蓝,只要你坦然面对,它们一样会点缀着你精彩的人生。朋友,请你不妨听一听生活给我们的答案。

当你在黄昏时分,去湖边走一走,你会发现垂钓者满面笑容,背着钓杆,手提交空的鱼桶。也许你会谅讶,他们的笑容为何如此灿烂,噢,请你不要惊讶,他们会告诉你,他们是在享受生活,垂钓者之心不在鱼而在渔,在这里他们忘记了世俗的一切纷扰,在这里他们回归自然,放逐自我。朋友,当你看着夕阳西下,映红的晚霞照耀着金色的湖水中时,当你望着垂钓者那远去的背影时,你是否还会抱怨生活的不公呢? “生活是美好的,你要学会发现!”这是垂钓者给我们的生活答案。 朋友,当你在清晨时分,走出户外,呼吸那不带任何杂质的空气,你是否会感觉新的一天是如此美好呢?远处一位环卫女工在扫地,你是否会鄙夷她呢?不,请你不要鄙夷,她是在奉献生活,当她看到整洁的大道时,她会会心一笑,她同时也感受到了生活对她的回报。朋友,试着将自己从狭小的空间挣脱出来,用自己的身心去感知每一处细小的伟大,你会发现,当你为生活付出了,你会喜悦无比,这种喜锐,是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 “生活是美好的,你要学会奉献!”这是环卫女工给我们的生活答案。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概念分析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概念分析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概念分析 接着便联系实际,将“挑刺”这个概念具体化,指出工厂里的检验员检验产品,我们对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不良风气进行抵制、批评,都属于“挑刺”,齐威王听从邹忌的意见,便是请人家挑刺,果戈理写好一部作品,总要请他的朋友、诗人茹科夫勘探基给他“挑刺”。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的适用范围,或者说,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性的事物。 根据实践的需要,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事物进行分析。而一个班级集体如果具有良好的集体主义气氛,对于学生形成、树立集体主义观点和为祖国、为社会作贡献的理想、志向,是一个重要的外部条件。以下各节先介绍分析。 没有“分析”这种方法,我们对事物只能形成一些粗浅的、混沌的认识。议论文写作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概念分析、特征分析、数量分析、因果分析、比较分析等等。这样,使读者对“挑刺”这个概念形成具体的印象,由此生发出种种议论,在具体事实的描述中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至于后一种错误观念,我们当然可以从其他方面驳斥,也可以通过明确“力量”的含义加以驳斥,所谓“力量”,是指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能力,尽管眼下卖茶叶蛋的能够比搞原子弹的赚得更多的钱(这是暂时的、局部的现象),但是并不能说明卖茶叶蛋的更具有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能力。由此可知,理想的形成应当具有现实基础,理想形成后对人

的行动将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比如:“什么是成才?成才就是成为对社会、对人民的有用之才。 比如一些文章赞扬“班门弄斧”、赞扬“昙花一现”,其实质都是如此。第六,有助于提高议论文的理论深度。如果学习一些心理学的常识,就会懂得优良的意志品质应当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那就是目的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和自觉性。 假设你的分析是针对一些学生上不够勤奋这一现实的。”他们的终生合作,不但为无产阶级带来了光明,而且使他们度过了平生一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比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同样的道理,概念分析还可以帮助我们批驳某些错误观点,以“破”助“立”,从另一个方面论证论点。在概念分析中要注意四点。文章由此引出论点:这样的谦虚要不得。 举一两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如果他们将实践知识和书本知识结合起来,将会更有力量。”什么叫简练呢?简练就是话说得少,而意思包含很多(以上为解释)。 但是与此同时必须注意分析的目的性、针对性。概念分析中,明确概念的内涵,包括明确这个概念所指的事物所属的范围。[思考和练习]

议论文常识

议论文常识 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一)论点 (1)什么是论点:论点就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 (2)论点有几个:一篇文章的论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不止一个。如果论点不止一个,那就需要明确中心论点。这几个论点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递进的,但它们都应该服从全文的中心论点。 (4)论点的呈现方式:有的议论文的论点在文章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我们只要把它们找出来即可;有的则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来,需要读者自己去提取、概括。 (5)论点的提出和确立要注意: ①正确性。②鲜明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而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 ③新颖性。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 (6).如何找中心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位置可分:文章标题、文章开头、文章结尾、文章中间,有的则需要读者概括。 注意:反问句与比喻句不能作为论点 (二)论据 1、什么是论据: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2、论据的类型:①事实的材料,②理论的材料。 ①作为论据的事实材料,可以是a. 具体的事例,b.概括的事实,c.统计数字,d. 亲身经历、感受。E可靠的史实 ②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a.前人的经典著作、至理名言,b.民间的谚语和俗语,C.科学上的公理、规律等等。 3、使用论据的要求:①确凿性。②典型性。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③论据与论点的统一。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应该联系紧密一致。(三)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与论点的关系:证明与被证明 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四)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5.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

任务驱动型作文模式及范文

“三步”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 一事一议议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 弓I:引叙是议论文的开头部分,引用所给材料的部分内容,或者概括记叙这件事情。好的引叙既耍简明扼要,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耍引出评述点。 释:解释突出评述的重点,鲜明指岀自己的态度、观点。 议:是议论文的分析问题部分,也是论证中心论点的重点部分,它的任务是分析问题,组织论据来论证论点的止确。 这一部分的安排和论证层次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论点和论据的联系,论述的先后次序,文章的层层推理,这些都要根据事理的内在规律,并考虑说服效果來组织安排要做到纲举目张,环环相扣, 使观点和材料有机地,富有逻辑效采地统一起来。以收到以理服人的效果。 一般可以分以下三步来写作: ①抓住材料屮的人和事,就事论事,分析原因。 ②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注意指出问题的普遍意义、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③主体论证段落:采用“中心句支撑句”(分论点)的格式进行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从而达到论证观点的目的 联:即“联系现实” 议论文的写作一定要具有时代性,要对现实生活有指导意义。在本论结束之后联系现实社会或者作就事论事析事明理 一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导引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拓展的通用模式 开头部分(约r1!' 25%): 1. 用简洁的语言转述试题材料。 2. 选好角度,对所引材料做简单分析,或提出观点,或提出下文要探讨的问题(论题)。常见的写法: ①选好角度,对所引材料做简单分析,再提出自己的观点。(类似新材料作文) ②选好角度,对试题材料做简单分析,并对关键概念作必要阐释后再提出观点。(类似新材料作文) 者生活实际,谈谈论点的现实意义,这样可以引发读者更多思考,或者发出呼告,引起读者的别关注,以达成作者写作的戸的和针对性,这样可以加深议论的力度。 结:即“结论” 这个结论是紧承前面的“联”而來,从对现实生活的分析得出结论,更能够令读者接受,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作者在文章开头提岀的中心论点,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使全文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③选好角度,对试题材料做简单分析,并对关键概念作必要阐释,但没有马上提出观点,只是为下文的深入分析作了分析说理范围上的界定,以便下文的分析说理更有针对性。 ④选好角度,对试题材料做简单分析,但没有马上提出观点,只是为下文提出要探讨的问题。主体部分(约

高考议论文的写作思路

中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思路 议论文写作是中学生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在平时已积累了不少作文材料,练笔文章也写了不少,但到了中考、高考时还是写不出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的议论文来。究其原因,除了文字基本功外,思路不对头是其主要症结所在。本文试图从理清思路方面来探讨加强和改进中学议论文的教学教法。 一、从确定中心论点中理清思路 确定中心论点的思路主要体现在动笔之前的构思和观点的确立。 首先是动笔之前的构思。鲁迅先生写文章,即使是写一篇几百字的短文,也不是马上摊开纸就动笔。他总要先“打腹稿”,这就是构思过程。 动笔写文章之前,怎样进行构思呢? 我们知道,阅读是一个发现中心思想的过程。反过来可以发现,构思的中心环节是提炼文章的主题。而文章的主题不是主观臆想的,外加上去的,是通过把现实生活的材料所蕴涵着的思想意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开掘出来的。如鲁迅的《祝福》,对于祥林嫂性格的广泛的社会性、历史的必然性及其悲剧深刻性的挖掘,就是一个寓意深刻的艺术构思的范例。 构思的方法,是一个“消化”材料的过程。文章的构思首先是吃透题材内容,而题材内容又来自于生活素材。因此,构思首先是理解生活,没有活生生的材料,就无从构思。在文章构思过程中,随着对生活理解的深入,文章主题思想会逐步明确。然后根据主题的需要,对材料加以整理、选择,分出主次、真伪,进而深化主题。构思好比是设计文章的草图,我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采用编写提纲的方式来对文章进行构思。如命题《为“班门弄斧”叫好》的构思提纲: ①“班门弄斧”通常是贬义的,是“不自量力”的意思,为常人所否定。 ②确立观点:敢于在“班门”(权威)弄斧,突破常规思维,不为传统观念束缚,好! ③正面论证:处女作的发表;普通人的发明创造;甚至于科学家的新发现,正是敢于在“班门”弄斧而又有所突破的结果。 ④反面论证:如果人人都不敢在“班门”弄斧,“班门”永远是至高无上的,“班门”终将消失;正如“长江后浪推前浪”,如果取消“后浪”,长江就成了一潭死水,最终摆脱不了干涸的命运。人类社会也是一样,没人“班门弄斧”,社会就不可能进步。 ⑤总结全文: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敢于向“班门”弄斧应给予鼓励,这样才能与日俱新,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中考满分作文的九种基本模式(附范文)

中考满分作文的九种基本模式(附范文) 亲爱的朋友,满分作文模式,在我三十年的教学中,让无数的学生在中考的赛场上喜报频传。不信?请试一试,你一定会惊喜地说:满分作文模式真能巧胜中考! 中考满分作文基本模式是: 开头:用精彩片段点题,引出下文 中间:巧用组材模式(排比式、列小标题式书信式、寓言式、 蒙太奇式、访谈录式、实验报告式) 结尾:用精彩片段点题、点中心、照应开头 满分作文模式一:排比式 排比式:把几个表现中心的典型材料,用排比段的结构形式,组接成篇。 开头:用精彩片段点题

中间:3至4个排比段 结尾:用精彩片段点题、点中心 范文《你还会再入我梦中吗》 夜深人静,万家灯火已熄,我躺在床上,却是辗转反侧,难以再入眠。闭上双眼,梦中的情景历历浮现,与现实相叠…… 梦中,你依旧是一身朴素的衣裤,系着围裙,将我赶出厨房:“别急,别急,菜还没好呢!”粗糙的手掌,染着油渍,那滑腻的触感,至今还残留在我的皮肤上,抽油烟机的响声挡不住你嗓门:“今天买了条鲳鳊鱼,知道你喜欢,待会儿多吃点。”而我却发不出声音,只能看着你略显蹒跚的身影在狭小的厨房里忙碌…… 梦中,你依旧是坐在那个朝阳的房间里,背对着阳光,戴着老花镜,倚在躺椅中,花白的头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出晶莹的色泽,一本普通的食谱,你每天总是翻上一遍,嘴里喃喃:“小丫头正在发育,得给她弄点好吃又有营养的。”老式的收音机在红木的床头柜上沙哑地唱着锡剧,那幅画图,就定格在我的梦里……

梦中,你依旧是用慈祥的眼神注视着我,手里捧着饭盒:“乖孙女,头还晕吗?我炖了骨头汤,里面放了海带,你喝点,挂水的左手不要动,我端着碗,你喝。”继而,你又会转过头批评我的父母:“这么大的人,连一小孩都不会照顾,你们怎么能让我放心?”那关切的语调在我脑中回响…… 梦中,你的怀抱依旧温暖,我淌着泪,躲在你的怀里,哽咽着哭诉妈妈的不是。你温柔地圈着我,不断伸手拭去我的眼泪:“好了,不要哭,天大的事有奶奶顶着,你妈那里我会去说的,她也太过分了!”说着,蕴着暖意的手掌抚过我的脊背,眼泪朦胧的我,只觉得那瘦弱的肩膀,会是我永远的避风港…… 再度睁开眼,却倍感失落,空荡的房间,死气沉沉的家,已没有你每夜都亮着的小夜灯,只有你的一帧照片,放在我的床头。始终微笑的你依旧慈祥地看着我。 奶奶,今夜,你还会再入我的梦吗? 满分作文模式二:列小标题 列小标题:紧扣中心,把写作思路浓缩成几个小标题,分别统领着几个典型材料。

议论文常用写作格式

议论文常用写作格式 议论文的常用套路约有三十四个,可分为六类,限于篇幅,只能一类中选一式简要介绍。 1.议证类的比喻论证三层式。 〔套路特点〕 通篇比喻三层分析 本式要求开篇使用日常生活现象来喻社会哲理,确立全文中心论点。然后使用正面实例来证明阐释比喻的喻体和本体各是什么意思。再针对社会现象分析,指出反面借鉴;进而联系实际,正面证明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的中心论点。 〔套路模式〕 立——用常见现象,喻社会哲理,确立中心。 释——列举实例,正面证明中心,阐释出本体与喻体的含义。 析——反面举例,分析弊端。 联——联系现实,正面阐发见解。 结——深化中心论点,点明本文主旨。 〔套路口诀〕 找准喻体才顺利,抓住“相似”好作比。一释二析三联系,深化做结见真谛。 2.阐释类的三元归一式。 〔套路特点〕 三元归一假设说理 “三元归一”是指文题是由三个概念构成,它们之间在某一点上又必然能统一起来。如《立志·工作·成功》三个概念间凭着互相作用这一点统一起来,形成文章的中心论点。 〔套路模式〕 总——分析概念,阐释关系,提出论点。 分——逐条证明前文阐释出的关系。 总——归结到一点上做结论。 解——解决问题,发出号召。 〔套路口诀〕 开篇分析抓总提,分条证明抓统一。 归一作结要严密,号召一定扣主题。 3.评析类的开篇见旨条分缕析式。 〔套路特点〕 开篇见义条分缕析 本式要求开门见山,亮出观点。然后一条一条地加以论述分析,即“条分缕析”。 〔套路模式〕 述——简述评论对象,亮出观点。 评——恰当引用原句,逐条评析。 结——结尾引申,归纳出哲理。 4.批驳类的摆辩商榷式。 〔套路特点〕 对友商榷互相切磋 本套路要求全文以“摆”、“辩”为主,语气要真切平和,虽自己所持观点鲜明,却带有商量探讨色彩。 〔套路模式〕 摆——摆出对方观点,作为全篇商榷的内容。 辩——进行驳论剖析。这是文章主体,又可分如下几层:

议论文的常见类型和写作模式

议论文的常见类型和写作模式 正反观点类/ 对比类 ?Para. 1 提出一种社会现象或话题 ?Para. 2 对此人们持有不同的观点----有些人认为……. 有必 要…;有些人观点相反,认为……没有必要… ?Para.3 你的看法 ?Para. 1 ______ has become a hot topic among people recently. Opinions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Some people are inclined to think that___________. On the contrary, there are still many people who won’t agree, and they claim____________. ?Nowadays, more and more people vioce growing concern over__________. Some people argue that_______, in that________, while others firmly hold that____________. ?(社会现象) ?Para. 2 ?Those who are in favor of_________ argue that_______________. First,_______. Second, __________. Third, ____________. People who criticize ________, on the other hand, maintain

高一下学期:议论文写作基本知识

高一下学期:议论文写作基本知识 高一下学期:议论文写作基本知识春水碧于天 一、文体常识: 1、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文是对一个事物或道理,加以论证说服或者提出一种见解的文章。 议论文的基本特点是议论的说服性。不管文中是对一个事物或一个道理进行论证说明,还是对别人的观点进行批评反驳,都要达到说服读者,令读者信服的目的。如果从思维类型上说,议论的主要任务,是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议论文与记叙文的区别 议论文与我们前面讲过的记叙文有着完全不同的表现方式。记叙文表现中心或者主题的时候,要用具体可感的、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材料来表现,要在读者的头脑里形成画面、场景、形状、声音等等。议论文在表现作为文章中心的论点时,则基本上不用具体可感的材料,也无须在读者头脑里形成画面、场景、形状、声音等,而是需要用有力的事实、深刻的道理对论点加以证明,以使读者能够信服。从思维方法上来说,记叙文的写作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议论文的写作则主要是用逻辑思维的方法。 文体特征 以理服人,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三要素: 论点, 、论据、论证 (1)论点: 是对所议论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或者是态度。它好比记叙文中的主题,它是统领全篇的中心。 鲜明集中! 开门见山亮观点! 肯定的陈述句! 论点的表述如: 做事贵在持之以恒。 忍的精神值得讴歌和赞扬。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新时代更需要弘扬雷锋精神。 (2)论据: A、典型性:有代表性,被普遍承认的。 一般为名人名言,名人事例 B、丰富性:充分,够一定的量。 点面结合法 C、概括性:简明扼要,针对论点简洁地叙述陈说。 D、多样性:挑选古今中外各色各样、类型不同、情况不一的事例作为支撑论点的依据。 E、时代性:材料力争鲜活,有时代气息。 点面结合法: 点例:李阳老师的一句疯狂名言是这样说的,我的自尊心是零,因为我的自信心无限!他的身上也正体现着这句话,一个害羞的男骇练就了令人折服的国际肌肉,一个曾经英语考试不及格的人站在全世界面前打着纯熟的手势说着‘Don`t

对照式议论文写作指导

对照式议论文写作指导 一、何为对照式议论文: 对照式议论文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模式。在论证中,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对比,或者是用另一种事物(或意思)来烘托某一种事物(或意思),就是对照式。 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因此。写作中往往是对一个方面用墨多些,作为论述的重点,另一方面却起烘托、陪衬的作用。 掌握这一议论文写作基本模式很有价值,因为我们面对的议论对象和议论内容,常常要涉及到辩证对立的两个方面。 生活本身存在着相对立的两个方面:是与非、多与少、快与慢、成与败、进与退、生与死、运动与休息、时尚与传统,等等。事物本身也都存在对立的两个方面:正与反、动与静、主与次、重与轻、内与外、表与里、利与弊、言与行,等等。人们认识生活认识事物和自己时,也存在相对立的两种思维和态度:功与过、荣与辱、乐与悲、苦与甜、批判与继承、重视与轻视、知足与不知足、获取与舍弃等。 因此,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经常需要运用对立统一、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分析问题。 二、对照式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1、正反对比与相关对比: 对照式议论文可以是正反观点的对比,也可以是正反例证的对比。如写《要有博大的胸怀》一文,引论部分可以指出胸襟宽广才能走向成功,斤斤计较必然干不成大事。本论部分用对照式布局,第一层次是正面说理,先说胸怀坦荡方能成大事,再说胸怀博大有利事业,也能弥补自己的不足;第二层次从反面说理,指出心胸狭隘、锱铢必较的人是不会有所作为的。在选用具体事例时,既要有正面事例,又要有反面事例。相关比较 对照式议论文也可以是主次、轻重的比较,也可是利弊、得失的比较。例如《近墨者未必黑》一文,本论部分可先指出近墨者黑的情况确实存在,但这不是主流,接着列举近墨者不黑的事实并分析其原因。还可以先论证近墨者不黑,并指出这是时代的主流,然后以少量篇幅说明近墨者黑的人是存在的,但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主要方面。这样的结构布局,既做到了观点鲜明,又避免了片面性。一般的说,本论部分需要辩证分析时,常采用此布局形式。 2、基本结构: 引论段:阐释概念,或概述现象、问题,或引用名言,引出中心论点。注意点:阐释、概述与观点,都要体现或包含相对照的两个方面。 论述段:从相对照的两个方面确立分论点;然后围绕分论点选择论据展开论述。确立分论点有两种方式:正反对比,相关比较。论述方式:叙议结合,概述+分析议论。 结论段:概括论述部分内容与观点,进一步强调中心论点,提出希望与建议。 三、运用对照式应注意的问题: 1、对概念、观点的辩证分析;明确自己要阐明的主张。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正如每一张纸都是两面的一样。所以需要从相对的两方面辩证地分析论述。 2、要注意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分清主次,突出重点。 3、“辩证分析”是论述表达上的要求:一是从辩证地确立论点和分论点,并且辩证地展开论证;二是引出中心论点、分论点,运用论据展开论证,都要强调分析议论,尤其是事实论据前后,引用名言警句之后,要进行分析议论,分析议论中,既要注意辩证,防止绝对化说法,又要体现中心,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四、优秀作文示例: 发现美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废;以人为镜,可以照得失。每个人都需要一面欣赏的镜子,这样我们才能发现美。 欣赏是一面镜子,它帮助我们发现别人的优点进而完善自己,使自己日臻完美。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会欣赏,也许一味的孤芳自赏会使自己与众不同,但是学会欣赏却一定会让众人更加欣赏你。 春秋时期的管仲与鲍叔牙自幼相交,皆有才干,但后来在齐国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权斗争中各事其主,分道扬镳,最后公子纠失败,管仲被俘,但鲍叔牙并没有忌贤妒能借此杀死管仲,而是十分欣赏他的才华,主动让出相位,甘居管仲之下,最终齐国迅速强盛。 懂得欣赏,为国家举荐人才,最终使国富强,如此之人在历史中不胜枚举。“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在袁绍手下时曾写过轰动一时的讨曹檄文,把曹操以及他的祖宗三代骂得狗血淋头,后来袁绍败亡,陈琳被擒,但曹操却爱慕陈琳的才华,不但没有记前仇,反而委以重任,结果陈琳为曹操“三国归一”的大业助了一臂之力。 这二人如果没有欣赏的眼睛,没有发现人才的美,也许今天历史将会是另一种景象。 当然不懂得欣赏,永远不能发现美,最终只能一事无成。《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少年英俊多谋善断,屡建战功,二十多岁便当上了吴国的主帅,可是他心地狭窄,器量很小,对才能胜过他的诸葛亮始终耿耿于怀,多次暗藏杀机,但每每都事与愿违,弄巧成拙,甚至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局,又经不住失败的打击,终在多次气愤之后,伤口迸裂,含恨死去,临死前还怨恨上天不公“既生瑜,何生亮”。 不懂欣赏他人的优点,只能将自己禁锢,最终在自己的一方田地中忧怨而去。 种种事例都教会我们要善于欣赏,学会欣赏,对于别人的优点要广纳接受而不是一味排挤,在接受别人的同时,对自我其实也是一种提升,在欣赏中我们自己也在不断进步。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同样让我们用黑色的眼睛学会欣赏,发现美…… 【简评】本文提出中心论点后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证明懂得欣赏的意义和不懂得欣赏的危害。论据准确,叙事简洁,语言流畅,符合对照式议论文的要求。 成败皆因常识 回望历史星空,古今多少故事。有的成则为王,有的落败为寇。多少英雄豪杰,随江水滚滚东去。蓦然回首,顿觉成败皆因常识。 【以“回望历史”开篇,紧扣“常识”引出全文论点“成败皆因常识”。引论简洁,观点鲜明;观点中又明显包含着两个方面。】 翻开泛黄的史册,浮现的是那些败于常识的魂魄孤影。 【抓住“败于常识”确立分论点。】 未央宫灯火不明,乌江畔波浪滔天。史宫乐曲已成记忆,浪涛齐鸣却乐音难闻。他的心已沉积在四面楚歌中,“征人远去兮,何时还?”是啊!何时还呢?八千楚士亡江北,他只身一人,又怎回楚地?又怎么面对乡人期待的眼神。他只伏身饮一口牵挂的江水,便把热血洒在了血色的沙滩上。 我不禁痛吟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而细细一想,西楚霸王不正是死于一条常识吗?他忽略了一条最基本的常识一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于是命在他手里化为灰烬。如果他牢记这条常识,十年之后东山复起,八千兄弟之仇,百万楚人之盼不就实现了起吗?【概述项羽自刎乌江的史实加上联想与假设性分析的方法展开论述,论据典型,议论充分,说服力强。】 不仅项羽,就是精忠报国的岳飞也是死在所谓的常识上。“君命不可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正是那时的常识害死了他。 【再举岳飞一例,论述更加充分。上例详,该例略,用例合理。】走进流动的文字,看到的是那些成于常识的胜者在熠熠闪光。【再从“成于常识”确立分论点。】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之对照式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之对照式 导读:对照式的基本结构: (1)在序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 (2)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去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最后进行结论。它的特点是两种看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辨事非,或通过正反衬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这种结构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的作用。 一、基本结构A: 正反对比:先从正面论述,再从反面论述(或顺序相反 例文: 在人生的岔路口 没有人在笔直的大路上迷路,让我们失去方向的都是岔路,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决定我们是否迷失的,是我们心灵的选择。(序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 为了到达明天,现在就要启程,当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迈开蹒跚的第一步,就注定有许多岔路口在往后的岁月里等待着我们。人生的路很长,面对选择,我们的心灵要坚强。 有些人能一直做出正确的选择。当母亲把“精忠报国”刺在岳飞背上,这烙印便一直引领他走向光明的方向。岳飞不为外物迷惑,他短暂的一生里有坚如磐石的信念,(甚至)面临苟活与真理的选择,他

也毫不犹豫地踏上后一条路。透过历史的明镜,我们看到他心灵高贵的选择。(正面论据) 有些人也许一念之差误入歧途,却得幸有人拉他回头。当蔺相如选择了“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不仅自己踏上正确的路途,也让廉颇一度迷失的心幡然醒悟。将相和的故事让后人在两个岔路口看见熠熠生辉的'足印。(正面论据) 有些人却不幸在失足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商纣王选择了美人的笑靥而弃江山于不顾,慈禧太后为了王朝的苟延残喘而将民族的尊严送给外族去践踏,那些短视的人们作出的选择,留给后世的,除了一个轻蔑的嘲笑,更有太多沉痛的思考。(反面论据)[ 是非对错,全在心灵的一个选择,我们看着前人的选择,也在思索着自己该如何选择。选择的标准在每个人的心中,其实人人心中都有一枚指南针,它告诉我们应走的方向。可怕的是心中太多割舍不下的东西掩埋了它,让我们找它不到,又或是名利的沙砾模糊了它的刻度,让我们分辩不清。不要让太多无关紧要的东西羁绊自己的脚步,也不要让浮名小利的沙子钻进自己的眼睛。人生的旅程坎坷而又漫长,不要被装点得富丽堂皇的歧路迷惑,也不要畏惧正道上满布的荆棘,站在人生的岔路口,记得拿出心中的指南针,它会指明通往真理的方向,那个方向,就是我们心灵最睿智的选择。(总结) 那么,就迎向人生所有的岔路口,大步流星地奔向辉煌吧。 二、基本结构B:

关于议论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

关于议论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 导读:一、议论文的结构合体 议论文,分析事实,论证道理,当然要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这种 思维规律反映在文章的外部形态上,就是具有一定体式的文章的结构。怎样写议论文才算“合体”呢? 一是根据议论问题的一般思维模式,应当是按“提出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 或曰“引论”、“本论”、“结论”) 三大块构成。“提出问题”即在议论文开头一般要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即在文章的中间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或者得出综合性结论, 或者提出前瞻性希望等。这一点,众所周知,兹不赘述。 二是分析问题即本论部分,要按一定的向度分层展开论述。所谓“向度”即论述展开的方向。这个“向度”有四个: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何果。一般情况下, 一篇中学生议论文作文,其本论部分只要从这四个向度中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展开即可。但无论是从哪个向度展开, 其分论点之间都要形成一定的联系。一般来说,有并列式、递进 式和对照式三种。 所谓并列式,就是围绕中心从同一个向度列出几个分论点,逐一 论证。如果仅仅围绕一个向度写,那么几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大多是 并列关系。 递进式同并列式结构相比,除了论点之间的意义联系不同以外,

其段落的结构模式与并列式相同,就不再说了。 所谓对照式,就是从论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其优点是结构简洁,论证充分,容易上手。最简单的对照式是在提出观点后,一段从正面论证观点,一段从反面论证观点,最后得出结论。还有一种对照式结构是在正面进行论述或者摆出论据后,紧接着用转折或者假设的方式从反面展开论述。 二、思路入格 议论文是论述问题的,当然要有一定的思路,即议论文各部分之间要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我们知道,议论文是论证问题的,你在提出议论文论点后,就要摆事实,讲道理,让你提出的论点令人信服地确立起来。因此,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之间就应当是因果联系,即中心论点是“果”,分论点是“因”。这个因果联系就是议论文的思路之“格”。 作为一个高中生的议论文作文,最起码要做到在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之间 ,论点和论据之间要有一定的因果联系。 学生提出中心论点后,只要围绕中心论点问一个“为什么”,就能找到提出分论点的方向。如中心论点是“只有坚守,才能使人的思想品德升华,才能成就一番事业”。稍加分析,就可发现这个观点是在说“坚守”的重要性,于是,分论点就要回答“为什么坚守很重要”这个问题。那么就可从“为什么”和“何果”这两个向度来立分论点。如“坚守是一种执着,使绝望变成希望”,“坚守是一种信念,使普通变得高尚”,“坚守是一种职责,使平凡变得伟大”。如果我们要检验这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1(六字珠联式)1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1——“六字珠联”式“记事物记清楚了,说道理说明白了;没有语法上的毛病了,没有理论上的毛病了,这就是象样。至于写得好,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叶圣陶《中学国文学习法》) 关于议论文结构的基本知识 1、三要素:论点(观点) 论据(材料——讲道理、摆事例等) 论证(用论证方法证明论点的过程) 2、基本结构: 第一部分:引论——提出问题(提出论点或论题) 第二部分:本论——分析问题(就论点展开分析、论证) 第三部分:结论——解决问题(总结全文、提出解决的办法) 3、议论文快速构思法之两种构思样式: (1)整体(全篇文章)结构样式: ①“六字联珠”式(见下图及说明) ②扇形结构——总分式 (2)局部(本论部分)结构样式: ①并列式:a.分论点平行 b.论据平行 ②层进式 ③对照式

※ 六字珠联式(对照式与层进式的综合) 1、结构图示: 正 点 深 联 总 反 2、内容解说: 点:点明中心论点: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正(反):从用简、使繁两方面各举两例证明论点; 深:用引证法阐明繁简适宜的标准和方法; 联:批评现今创作中的一味求长的不良现象; 总:最后说明写作目的(提倡简练为文),首尾呼应。

【例文分析】 [例文1] 说探索 (点:以引用开头,点明论点) 有这样一句话:“涉深水者观蛟龙,涉浅水者得鱼虾。”意思是说,越深入探索的人所得越多。因此我们需要倡导探索精神。 (正:正面列举两例,证明论点,排比列举事例,段的首尾要勾联论点) 是的,只有敢于攀登高峰的人才能看到壮美的景致,只有善于钻研的人才能获得珍贵的成果。陈景润几十年如一日,向神秘的数学问题挑战,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绩;水稻学家袁隆平,踏遍祖国山山水水,寻找野生水稻,从而探索优良水稻品种的培育,成为中国“水稻之父”……还有无数的学者、勇士,他们无畏于“涉深水”,在更高、更深的领域开拓,进取。 (反:从反面假设举例,与上段形成对比) 反之,如果对任何事物只是浅尝辄止,稍有些“小鱼小虾”的收获就洋洋得意,那么自古至今,就不会取得什么生产上、科技上的进步,人们也不会创造什么现代化生活了。 (深:使用驳论深入分析探索的代价) 也许有人会说:“涉浅水者尚有鱼虾可食,涉深水者喂蛟龙也。”不错,“涉深水”是不如“涉浅水”来得安逸、舒服,有时还有一定的危险,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但如果仅因为探索的危险就停止活动,固守在“鱼虾”之上。人类社会的进步就会成为泡影。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跋山涉水,研究各种草药的性味、功用,为了得到准确的资料,他还亲口尝试草药,有几次竟中毒昏迷,性命垂危,但他没有退缩,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试想,如果他知难而退,不思进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