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冷材料相变温度与相变潜热实验研究
相变储能材料cacl2·6h2o相变温度调节的实验研究

相变储能材料cacl2·6h2o相变温度调节的实验研究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可再生能源以及储能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变储能材料具有可控相变温度和较高的储能系数,可用于储存大量的能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节能环保、源存储和智能控制等方面。
本文以Cacl26H2O为研究对象,集中研究其相变温度的调节。
实验材料与装备:实验所用的材料主要是Cacl26H2O,在实验过程中还使用了常规的实验器材,如旋转离心机、烧杯、烘箱等。
实验步骤:首先将Cacl26H2O加入实验室里的烧杯里,然后将烧杯放入实验室里的烘箱中,将温度升至120°C,并将烘箱里的气体通风,保持温度平衡,当Cacl26H2O溶解完毕后,将烘箱里的温度调至60°C,保持温度稳定,并将烘箱里的气体排出,一段时间后,在60°C条件下,开始实验。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60°C条件下,Cacl26H2O的相变温度可以达到64.17°C。
实验讨论:实验结果表明,相变储能材料Cacl26H2O的相变温度可以被调节至一定的温度,并且这种温度调节对Cacl26H2O的熔点和结晶性质没有明显影响,这说明这种材料具有可控相变温度和较高的储能系数,可用于储存大量的能量。
本实验研究表明,Cacl26H2O相变储能材料的相变温度可以被调节至一定的温度,且温度调节不会影响熔点和结晶性质,而由此可以更好的利用这种可控相变温度的材料,用于储存大量的能量,从而节能环保、能源存储和智能控制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针对Cacl26H2O相变储能材料的相变温度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它可以被调节至一定的温度,而且温度调节不会影响熔点和结晶性质这一结论,从而可以更好的利用这种材料,用于储存大量的能量。
实验研究结果为充分利用相变储能材料提供了研究指导,为节能环保、能源存储和智能控制等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高分子蓄冷剂相变性能的实验研究

5
0 -5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时间/min
在对比试验 3 中,可以看出两个公司的蓄冷材 料的相变温度相同,但是 A 公司蓄冷材料的过冷温 度为 2.3℃,而 B 公司蓄冷材料过冷温度为 4.1℃, 因此,可知 A 公司的蓄冷材料在性能上要优于 B 公 司。
4 结论
本文对高分子蓄冷材料的相变温度进行了测 试,并对影响其相变过程的若干因素进行了比较实 验。结果发现高分子蓄冷材料存在一定的过冷度; 相变过程受外界冷媒的温度影响。冷媒温度越低, 过冷度越大,但是凝固过程加快。对不同质量的蓄 冷材料的凝固过程对比实验研究发现质量越大,蓄 冷材料的过冷度越低,这是因为晶体形成需要晶 核,质量越大,充当晶核的物质越多,液体越容易 结晶。对两个公司生产的蓄冷材料的冷却凝固过程 进行了对比,发现两者的相变温度基本相同,但是 过冷度不同。一般过冷度越低的性能越好。蓄冷材 料冷却凝固过程中内部存在一定的温度梯度。降低 过冷度,提高凝固过程中温度均匀性是改善蓄冷剂 性能的关键。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RMAL PERFORMANCE OF COLD STORAGE POLYMER MATERIAL
Zhao Hongxia Han Jitian Zhou Zipeng (Institute of Refrigeration and Cryogenics,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61)
2 实验流程
将配置好的 25%的 CaCl2 溶液倒入低温恒温 槽,开启低温恒温槽制冷,待槽内溶液温度降至-8 ℃左右,便可以将溶液温度稳定至实验所需工况温 度。此时将蓄冷球完全浸入低温溶液中,将恒温槽 密闭,用热电偶测量蓄冷球内相变蓄冷材料的温度 变化,并得出温度变化曲线。
蓄能采暖地板用相变材料TH29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现舒适供 热的要 求 , 还可 以很 好 的起 到节能和调 节能量
分 配的作 用。 一种 符合地行 实验 研 究,测试 T 2 H 9的蓄放 热特 性 、 环熔冻的热稳定 性;分析 了 自然冷却与受 迫冷却 循 两种冷却凝 固方式下的材料 温度 的变化 曲线 、 材料 中不 同位置处相 变过程 的滞后现 象;实验 结果得 出,在本 实 验 条件 下,T 2 H 9经相 当数 量的溶化 与凝 固循环后 ,相
暖地板相变材料所应 具备的条 件。 K i e 为石蜡 、水合盐 是 10 以下贮 能用相变 r hl c 认 0℃ 材 料的最佳候选材料 …。 文献 【】 2在水合 盐配制和性 能研 究、 相变传热 、 相变材料 性能 改善 、 相变材 料封装 方式、 相变贮 能系统设计等 方面做 了大量工 作。 现今 已商业化 且相变温度适 宜地板采 暖的水合盐类 相变材料 见表 l 。
化学性质 得到了保护 , 且相变 材料在相变 过程 中呈 固 而 态 ,不 会对基 体材料产 生破 坏; 再有就是 在有机类 ( 工
有温度变 化范围小 , 能密度大 的优 势 , 蓄 在太 阳能利用 、 峰谷 电供 热 、 工业余热和废 热回收 及建筑采 暖和空调节 能等领域 有着广 阔 的应用 前景 。 在地 板采暖 中使用相变 材料 ,利用P Ms C 相变 潜热 蓄热可 以起 到很好 的能量调 节作用 ,同时满足人 的热舒适 要求。本文针对一种 适宜 于采 暖地板应 用的水 合盐类 相变材 料T 9 H2 的热特 性及 热稳定性进行试验研 究 。
摘
要 : 在 地板 采暖 中使 用相 变蓄 能材料 不仅可 以 实
表 l 适宜地板 采暖已商业化 的水合盐相变材 料
Ta l l yd aet a t o e t g fo ri o b e 1Sath r t h t rh a n o nc mm e ca i f f i l r il
空调蓄冷材料的制备及热性能分析

软 脂酸 按 质量 比 m( 辛酸 )m( 脂 酸 )9 : : 软 ; 0 1 装 入 烧杯 中 . 0 然后 将 该 烧杯 盛 入 到8 0C
的 恒温 水 浴 中 加热 .边 加 热 边搅 拌该 蓄 冷
和冰蓄冷 ,对共晶盐蓄冷和气体 水合物蓄
冷 国 内外 都进 行 过一 些 研 究 。 水蓄 冷是 利 用蓄 水 温度 在5 1 " 间 -2C之
的 显热 进 行 蓄冷 ,它 可 以使 用 常规 的制冷
机 组 .可 实现 蓄 冷和 蓄 热 的双 重 用途 ,蓄
物 ,而 且 结 晶相 变潜 热 较 大 。其 蓄 冷温 度 与 空调 工况相 吻合 ,且 蓄 冷 、释 冷 时传 热
效 率高 。但 该 方 法还 存 在 一 些 问题 ,如 制
an t rn Th r eriso h od s o a t ra n ldig p a e c an e d si ig. e p op t ft ec l t r ge ma e i l cu n h s h g r e i
笔 者 研 制 了一 种 蓄冷 材 料 该 蓄冷 材 料 是 由两种 有 机 相 变材 料 组成 .通过 加 热
t m p r t n h s h ng a en ea e a alz d an h es l h w e e a u e a d p a e c a e lt t r h t ar n y e , d t e r ut s o s
t a h od so a e m aer l a ut l h s h n e t h t ec l t r g t i ss i e p a ec a g t a h ab emp a u ean gh r er t r dhi e lt th a d c n b on i r d a odst ag t r or c dt ig a en e t an a e c sde e sa c l or e ma e i f r on ionn al ai - i s se . y tm Key wor s Ai c n to i g Col t g a e il Ph e c an e Th mal d o di n n r i d s or e m t a a r as h g er p f man e er or c
蓄冷材料相变温度与相变潜热实验研究

第18卷第5期2000年10月 低温与特气L ow T emper ature and Specialty Gases V ol.18,No.5O ct.,2000工艺与设备蓄冷材料相变温度与相变潜热实验研究X方贵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与能源工程系,安徽合肥 230027)摘要:阐述了自行研制的蓄冷材料相变温度与相变潜热实验装置的特点,并在该实验装置上测试了蓄冷材料的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获得了较准确的结果。
该方法简单易行,可用于工程上测量相变蓄冷材料的热物性。
关键词:蓄冷空调;蓄冷材料;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实验测试中图分类号:T B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804(2000)05-0019-031 前 言相变蓄冷材料热物性及其工作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材料的热物性及工作性能既是衡量其性能优劣的标尺,又是其应用系统设计及性能评估的依据。
测定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及比热的方法可分为三类: 1.一般卡计法[1,2]; 2.差热分析法(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 sis ,简称DT A )[3]; 3.示差扫描量热计法[4](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简称DSC),它利用示差扫描量热计,可以绘制相变材料整个相变过程中的能量-时间曲线。
由于实验条件限制,下面采用的实验方法与典型方法不完全相同,可用于工程上进行蓄冷材料的性能测试。
2 蓄冷材料相变温度的测试2.1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图1为实验装置图。
实验装置主要由XWC-301自动平衡记录仪、铜—康铜热电偶、冰瓶、保温瓶、蓄冷材料(PCM )等构成。
图1 测试蓄冷材料相变温度的实验装置1.保温瓶;2.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球;3.相变蓄冷材料(PCM );4.冰水混合物;5.铜—康铜热电偶;6.保温材料;7.导热油;8.冰瓶;9.自动平衡记录仪。
该实验采用冷却的方法测定蓄冷材料的相变凝固温度。
蓄冷材料相变温度与相变潜热实验研究

蓄冷材料相变温度与相变潜热实验研究
方贵银
【期刊名称】《低温与特气》
【年(卷),期】2000(018)005
【摘要】阐述了自行研制的蓄冷材料相变温度与相变潜热实验装置的特点,并在该实验装置上测试了蓄冷材料的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获得了较准确的结果.该方法简单易行,可用于工程上测量相变蓄冷材料的热物性.
【总页数】3页(P19-21)
【作者】方贵银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与能源工程系,安徽,合肥,2300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64
【相关文献】
1.蓄冷材料相变温度与相变潜热实验研究 [J], 方贵银
2.脂肪酸三元低共熔混合物相变温度和潜热的理论预测 [J], 刘程;袁艳平;张楠;曹晓玲;杨晓娇
3.二元混合无机盐相变温度和潜热的理论预测 [J], 车德勇;沈辉;蒋文强
4.相变蓄冷材料的选择与相变潜热的测定 [J], 殷刚;章志超
5.蓄冷材料相变温度与相变潜热的实验研究 [J], 方贵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有机高温空调相变蓄冷材料研究现状

一
空调蓄冷技术是利用低谷电价的电力 , 将冷量蓄存起 来 , 给用 以供 电高峰时使用 。 作为 目前 可采用 的最经济有效的电力调峰方式 , 对缓解 我 国目 能源紧缺 , 前 电力供应 紧张的矛盾 , 有巨大的积极 意义。蓄冷 具 按介质分类主要有水 蓄冷 、 共晶盐蓄冷 、 制冷 剂气 体水合物蓄冷 、 蓄 冰 冷和有机物相变材料蓄冷等。共 晶盐 和气体水合物 蓄冷技术 目 前都处 在研究开发阶段 , 都有其需 要突破的瓶颈 , 如共 晶盐 蓄冷过冷度较大 , 材料易老化失效 ; 气体水合物蓄冷低压介质如 R 4 b 1 1 等结 晶温度较低 , 往往需要 0 ℃及以下 的冷媒温度 , 不能达到 5 1 ℃的高温蓄冷要求 , ~2 高 压介质如 R14 , 3 a压力较高 , 往往 大幅增加 了蓄冷装 置的造价 ; 应用最 多的是冰蓄冷 , 由于水 的过冷 , 往往在 一 ℃一 1 T才能结冰 , 6 0: 主机在制 冰工况下 , 效率较低 , 若能开发 出在 5 1  ̄ - 2C结冰 的高温空调相 变蓄冷 介质 , 将能很好 的缓解这一状况。 适合高温空调相变蓄冷应用 的有机材 料, 主要包括 融点在 0 4 ℃之 间的烷烃 、 机酸 、 ~0 有 醇类 等 , 这些 材料大 多相变潜热较 大 , 材料易得 , 对环境无 污染 , 由于很难找 到相变 温度在 5 1 ℃之间的单质材料 , -2 它们 的二元或三元混合物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
2有机 相 变 材 料 蓄冷 研 究现 状 . 德国进行 了大量相变贮 能的机理和应用研究:如 K i e绘 制了大 r hl e 量 P Ms C 的物性图表 ,他认 为石蜡等是 10 0 ℃以下 蓄热用 P M 的最佳 C 候选材料 。 石蜡混合物 已在德 国形成专门的 P M产 品。 R btem是 C 如 ui r h Sh m n ao公 司研制 、 cu a nSsl 开发 的石蜡 P M系列产 品。这类 P M 的熔 C C 化 温度 范 围在 一 O 15 】 3 ℃~ ℃l 1 ] 。
冷藏车用新型复合相变蓄冷材料的制备及热性能研究

口0.5
0
√
0 10
溉涨醺挂辩
End:15.8℃ End-16.9"C
/
/
氐、 I//
20 30
阻2]
40 50
温度/oC
图2复合材料200次循环前后的DSC曲线
2.2复合相变材料添加石墨后的性质变化
图3、图4分别为低共熔复合相变材料添加不同质量分数 石墨后的凝固曲线及DSC曲线,表1列出了添加石墨前后低 共熔复合相变材料的性质变化。重复试验表明石墨的添加对 低共熔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性能及相变潜热均产生一定的 影响。 如图3及表1所示,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石墨后复合相 变材料的凝固温度波动不大,大致在6.9。C左右,凝固速度明 显加快,且随着石墨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相变材料的凝固时 间大大缩短,当石墨的质量分数达到6%时,凝固时间大约缩
万方数据
第11期
杨颖等:冷藏车用新型复合相变蓄冷材料的制备及热性能研究
・43・
短了63.2%,明显小于添加2%、4%石墨的复合相变材料的 凝固时间,但若继续增加石墨的质量分数,凝固时间反而有所 增长(见表1),这是由于石墨的过量添加使得厚厚的石墨附着 在试管壁上反而影响了相变材料与外界的传热从而导致凝固 时间有所变长。
perature
showed that the variation of the phase change tern—
was small and the phase change latent heat only reduced by 3.8 percent after adding mass fraction of 6 kind of new material,it above 10℃during ho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卷第5期2000年10月 低温与特气L ow T emper ature and Specialty Gases V ol.18,No.5O ct.,2000工艺与设备蓄冷材料相变温度与相变潜热实验研究X方贵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与能源工程系,安徽合肥 230027)摘要:阐述了自行研制的蓄冷材料相变温度与相变潜热实验装置的特点,并在该实验装置上测试了蓄冷材料的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获得了较准确的结果。
该方法简单易行,可用于工程上测量相变蓄冷材料的热物性。
关键词:蓄冷空调;蓄冷材料;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实验测试中图分类号:T B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804(2000)05-0019-031 前 言相变蓄冷材料热物性及其工作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材料的热物性及工作性能既是衡量其性能优劣的标尺,又是其应用系统设计及性能评估的依据。
测定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及比热的方法可分为三类: 1.一般卡计法[1,2]; 2.差热分析法(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 sis ,简称DT A )[3]; 3.示差扫描量热计法[4](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简称DSC),它利用示差扫描量热计,可以绘制相变材料整个相变过程中的能量-时间曲线。
由于实验条件限制,下面采用的实验方法与典型方法不完全相同,可用于工程上进行蓄冷材料的性能测试。
2 蓄冷材料相变温度的测试2.1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图1为实验装置图。
实验装置主要由XWC-301自动平衡记录仪、铜—康铜热电偶、冰瓶、保温瓶、蓄冷材料(PCM )等构成。
图1 测试蓄冷材料相变温度的实验装置1.保温瓶;2.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球;3.相变蓄冷材料(PCM );4.冰水混合物;5.铜—康铜热电偶;6.保温材料;7.导热油;8.冰瓶;9.自动平衡记录仪。
该实验采用冷却的方法测定蓄冷材料的相变凝固温度。
它是将热电偶插入相变蓄冷球内,并将相变蓄冷球放入冰水混合物内冷却,由平衡记录仪记录热电偶由于相变蓄冷材料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电势变化,然后由热电势转换成温度,得出蓄冷材料温度变化曲线。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图2为某公司生产的蓄冷球内蓄冷材料的冷却X收稿日期:2000-08-28凝固曲线,从该图中可以看出,相变蓄冷材料有一定的过冷度,约为1.5℃;相变材料的凝固曲线有一个平台,即有一定的相变温度,约为6.3℃。
该蓄冷材料用于空调蓄冷时,相变温度适宜,但过冷度的存在延缓了蓄冷材料的凝固,对传热效率的提高极为不利。
图2 某公司蓄冷球内相变蓄冷材料冷却凝固曲线3 蓄冷材料相变潜热的测试蓄冷材料的固—液相变潜热可以用电加热平衡法和温差式热流量热计法等测定。
电加热平衡法只能测熔化潜热,而温差式热流量热计法既能测凝固潜热,也能测熔化潜热。
3.1 电热平衡法测试原理及实验装置图3 蓄冷材料相变潜热实验装置图3为蓄冷材料相变潜热实验装置。
它由功率输出装置、加热丝、搅拌器、温度计、相变蓄冷球、保温瓶等构成。
相变蓄冷球在冰箱里凝固后置于0℃的冰水混合物中,待试样温度稳定至0℃后,取出放入保温瓶的水中。
保温瓶中的水温经冷热水混合配制为T 0(T 0是根据空调回水温度12℃而受到限制,一般设定在10~12℃,T 0一般低于室温T ∞),容积为1000mL 。
相变蓄冷球在吸热相变过程中,保温瓶内的水放热降温。
为了省去测试装置和中间传热介质的热容以及它所带来的附加误差,并使测试过程的热损易于确定,实验时在保温瓶的水中放有电加热丝,并根据水温指示采用恒定功率间断加热,以保持水温不变。
加热系统所设定的恒定功率是在预实验中,通过慢慢调定电加热丝所需的功率,使加热功率基本上接近蓄冷材料的放冷速率而获得。
累计整个实验过程的加热时间,并记为$S 。
实验过程中样品温度从0℃升到T 0时的总焓值h 为:h =(P ・$S+q l ・$S t )/m 式中,P 为电加热丝消耗的电功率,W;$S 为电加热丝加热时间,s ;$S t 为实验从开始至结束总时间,s ;m 为实验样品质量,kg ;q l 为实验装置在单位时间内向环境散出的冷量,W ,即热损,它是因实验量热计处在低于室温T ∞下工作,环境向试样容器传入的热量,它使电加热功率减少。
热损q l 是根据对称原理而采用电加热平衡法测得的。
因为量热器在低于环境$T c =(T ∞-T 0)下单位时间获得的冷量近似等于量热器在高于环境相同温差$T h =$T c =(T h -T ∞)时向环境损失的热量,而其单位时间热损量,可以通过调节量热器内电加热功率,使之维持于T h 恒定温度条件下测得。
具体测定时,还要注意装在保温瓶容器内的水与上述实验的水量相同。
用电加热平衡法测试样熔解热至少要做三次实验,第一次测试的温度T 1低于熔点T m ,第二、三次T 2、T 3高于T m ,而T 3又高于T 2。
由第一次测得的焓升h 1和温升$T 1=T 1-T 0求得固相比热c P s 为: c P s =h 1$T 1・m由第三与第二次的焓差$h 32=(h 3-h 2)和二者最终温度差$T 32=(T 3-T 2)求得液相比热c P l 为: c P l =h 3-h 2T 3-T 2最后由第二或第三次测定的焓值中扣除固、液相显热后算得熔解热h fs :h fs =h 2-c P l (T l -T m )-c P s (T m -T s )式中,T s 为试样固相起始温度;T m 为试样熔点;T l 为试样熔化终了温度。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例如,某公司球形相变材料实验:20低温与特气 第18卷第一次实验:实验测定相变蓄冷球的质量为0.510kg;保温瓶中经冷、热水混合配置的水温T10为5.5℃,容积为1000mL;实验调定的加热功率为2.8W;室内平均温度为19.4℃;试验共进行了25 min,其中加热总时间为8.5m in;实验所测热损q l=0.90W。
第二次实验:相变蓄冷球的质量为0.510kg;保温瓶中水温T20为12℃,容积为1000mL;实验调定的加热功率为8.05W;室内平均温度为19.4℃。
实验共进行了260min,其中加热总时间为110 min;实验所测热损q l=0.80W。
第三次实验:实验测定相变蓄冷球的质量为0.508kg;保温瓶中经冷、热水混合配置的水温T30为13.8℃,容积为1000ml;实验调定的加热功率为10.39W;室内平均温度为19.6℃;实验共进行了230min,其中总加热时间为95min;实验所测热损q l=0.60W。
实验之所以选定温度为13.8℃和12℃的水作为吸收蓄冷材料熔化放冷时的环境介质,是因为该蓄冷材料用于蓄冷空调时,空调回水温度最高可允许到14℃。
实验数据处理结果:第一次实验所测得的焓差: h1=(2.80×8.5×60+0.90×25×60)/10000.510=5.45kJ/kg第二次实验所测得的焓差: h2=(8.05×110×60+0.80×260×60)/10000.510=128.65kJ/kg第三次实验所测得的焓差: h3=(10.39×95×60+0.60×230×60)/10000.508=132.88kJ/kg蓄冷材料固相比热为: c P s=h1$T1・m=5.45(5-0)×0.510=2.14kJ/(kg・℃)蓄冷材料液相比热为c P l=h3-h2T30-T20=(132.88-128.65)(13.8-12)=2.35kJ/(kg・℃)蓄冷材料的相变潜热:第二次测量结果:h2fs=h2-c P s(T m-T s)-c P l(T20-T m) =128.65-2.14(6.3-0)-2.356(12-6.3) =101.77kJ/kg第三次测量结果:h3fs=h3-c P s(T m-T s)-c P l(T30-T m)=132.88-2.14(6.3-0)-2.356×(13.8-6.3) =101.77kJ/kg两次测得的相变潜热都为101.77kJ/kg,这说明实验条件控制得很好,使实验结果重复性很好。
严格地说在上述测量中,还应当再做一次塑料球空壳的热容测试,并予以扣除。
但因塑料壳很薄,质量仅几克,与试样五百多克相比仅约1%,所以忽略了,上述的测试值已满足工程精度需求。
值得指出的是:作为蓄冷空调用蓄冷材料的有用蓄冷潜热必须限定在可与空调回水(12℃以下范围)进行热交换的范围,否则会发生错误。
例如,某公司将该同样蓄冷材料交给另外单位测量时,测得其相变热为200kJ/kg,几乎多出我们测定值的一倍。
经过我们用不同方法和改变熔化温限测定,发现了问题所在。
例如,用混合平衡法,初始用40℃的热水使蓄冷材料熔化,或电热平衡法的温限提高到33℃,其测试结果与某外单位测定值相近。
经用温差式热流卡计测试,发现该相变材料在18~22℃和26~32℃区还有相变潜热存在,当用高温水使之熔化后,这部分潜热值放出来了,但是高于12℃的显热值,在这种蓄冷空调中是不能被利用的,这一现象十分值得注意。
另外,顺便指出的是:复合盐PCM材料的老化现象,其中有一重要原因是表现在其低温熔解热向高温熔解热转化上。
4 结 论本文采用一种简易方法测试了蓄冷材料的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获得了较准确的结果,并分析了其优缺点,该方法简单易行,可用于工程上测量相变蓄冷材料的热物性。
特别指出了空调用蓄冷材料固-液相变潜热的测试,一定要在满足空调用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测定,否则要发生错误。
参考文献:[1]陈则韶,葛新石,顾毓沁.量热技术及热物性测量[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2]CHEN Z S,Et a l.A resear ch o n measur ement ofmelting po int and hea t of fusio n of medium of accumulatio n o f co ld[A].Pr oceedings of the3rd A sian T her mophysical Pr oper ties Co nference[C].Beijing.P R China:Hig h Education P ublishing House,1992.516-520.[3]李余增.热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4]CA NT OR,S.A pplications o f D SC(D ifferential ScanningCalo r imetr y)to the st udy of ther mal energ y stor age[J].T her mochimica Acta,1978,26.作者简介:方贵银(1963-),男,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蓄冷空调技术和汽车空调技术,先后参加了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公开发表了多篇科研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