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阳虚证典型症状
肝肾阳虚的症状是什么?

肝肾阳虚的症状是什么?男人嘛都是嫉妒好面子的,这一点不光体现在外界的人际交往之上,夫妻生活也是如此。
要想夫妻长久性福,肯定需要一定的保鲜技巧。
无奈大部分男性都以内肾虚而懊恼,那么男人肝肾阳虚的症状是什么?如果出现腰膝酸软、阳痿早泄或是小便频繁、夜晚多尿等情况,就要警惕了!★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可以概括为十个方面:1.腰膝酸软而痛是因为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腰府及骨骼;2.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是由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生殖功能减退;3.久泻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起因于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脾失健运;4.小便频数,清长,夜尿多则由于肾司二便,肾阳不足,膀胱气化障碍;5.浮肿,腰以下为甚源自于水液内停,溢于肌肤;6.面色黧黑无泽由于肾阳极虚,浊阴弥漫肌肤;7.畏寒肢冷,下肢为甚则因为阳虚不能温煦肌肤;8.精神萎靡是阳气不足,心神无力振奋;9.面色白,头目眩晕由于气血运行无力,不能上荣于清窍;10.舌淡胖苔白,脉沉弱而迟均为阳虚之证。
★预防肾阳虚的补养原则,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可根据具体类型分别给予不同的药膳来调理。
可用温补肾阳、滋补肾阴、填补肾精、益气补肾、补肾固精来进行调理治疗。
★温补肾阳药膳姜附烧狗肉:熟附片,狗肉,生姜,菜油、大蒜、葱适量。
将狗肉洗净,切成小块;将姜煨熟备用。
再将熟附片放入沙锅内,先熬煎2小时,然后将狗肉、大蒜及生姜放入,加水适量炖煮,直至肉烂即成。
功效补益肾阳。
适用于阳痿、夜间小便多、畏寒及四肢冰冷等阳虚证。
中医辨证属肾阳虚证的慢性支气管炎及慢性肾炎患者也宜食用。
羊肉炖海参:羊肉具有温肾壮阳的作用,海参是海味食品,它富含蛋白质、粗脂肪、碳水化合物、氨基酸、钙、磷、铁、碘、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胆固醇的含量则几乎为零。
而且海参肉质细嫩,又富有弹性,滋味鲜美爽口,是极好的滋补品。
海参能补肾壮阳,益气滋阴,适用于精血亏虚,阴虚便秘者。
在寒冷的冬天,用海参加羊肉煲成的羊肉海参汤做法简便,味道鲜美,非常适合进补食用。
浅论肝阳虚

. . 5 5 . .
浅 论 肝 阳 虚
Di s c us s i o n o n Ga n ya n g x u
赵 崇 智
( 广州 中医药大学第三I 1 名 床 医学院,广东 广州,5 1 0 4 0 5 )
表 现 ,即 肝 阳 虚 证 的存 在 。 再者 ,《 经 》 云 :“ 百 病 之 生 , 皆有 虚实 ” ,肝 自不 能 例 外 。 现 笔 者 就 肝 阳 虚 的 理 论 渊 源 , 病 因病
昏目眩 、 视物模糊 、耳鸣耳聋等 ; 《 素问 ・ 宣 明五气篇》云: “ 肝
为语 。 ”肝 阳不 充 于 舌 则 舌 淡 胖 或 黯 ,边 有 齿 痕 , 苔 白 ,语 音 低 哑 ,含 糊 不 清 。肝 阳 是主 疏 泄 的 动 力 , 以舒 畅全 身气 机 ,推 动 血 液 和 津 液 运 行 。肝 阳 虚 , 疏 泄 无 力 ,气 机 常 因虚 而 郁 。《 金 匮钩玄 ・ 六 升者不升 , 当降者不 降,当变化者不得变 化也 。 ” 故 导 致 气 结 、水 停 、 痰
阴虚 ,足 厥 阴肝 经 也 。 病 苦 胁 下 坚 , 寒 热 ,腹 满 不 欲 饮 食 ,腹 胀 悒 悒 不 乐 ,妇 女月 经 不 利 ,腰 腹 痛 ,名 日肝 虚 寒 也 。 ”宋 ・ 陈
不适 ,男子囊冷或寒疝 。女子 以肝为 先天 ,冲脉隶属于肝 。肝 阳虚 ,冲脉寒 ,胞 宫失养 ,疏利失序 ,故见月经愆期 ,夹杂瘀 块或 闭止 。《 医学求是 》称 :“ 肝 为五脏之贼 。 ”初为本脏 本经
自病 ,久 则 累及 它脏 它 经 , 出 现 复 杂 的 证 候 群 。
阳虚肝寒证

阳虚肝寒证阳虚肝寒证提法较少,肝阳虚证临床上并不少见,用温肝法治疗阳虚肝寒证,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为刚脏,主升、主动,其实质就是肝阳的功能与作用。
调畅气机,是对气的升降出入调节具有重要的影响,气在肝主疏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升、主动,其实质就是阳气的作用,导致出肝对气机的疏通、畅达、升发之作用。
肝对应木,彭子益先生认为:“动而上升,是为木气。
木气者,阳根也” 。
也就是说,木气的升发条达、调畅气机之作用,均是由于阳气所主导者。
肝肾同源、精血同源,水为木之母,所以肝肾阴阳之间息息相通,相互制约,协调平衡,在病理上也常相互影响,肝的升发、疏泄、调气机之功能,虽由肝气肝阳所主导,其肝阳源于肾中真阳命门真火,阳虚火衰则阳虚肝寒。
阴精亏虚而木枯肝失柔润则生肝风、肝火、肝热、肝亢……。
肝阳虚则“阴盛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肝寒证而导致的肝寒木郁、气滞土壅的病证是非常普遍的。
肝属木,应春,春天草木要萌发条达,应春时之生,备夏时之长;木萌条达靠阳气;“子半阳生,阳生则升,三阳左升,则为肝木。
肝木即肾水之温升者也,故肝血温暖而性生发”(《四圣心源·气血原本》)。
现肾阳不足,肝阳虚弱,木气升发不能,木郁而寒,肝寒木郁,升发不能,“肝气最恶者郁也”(《黄帝外经·肝木篇》),因“肝喜疏泄,不喜闭藏,肝气郁而不宣……,反克脾胃之土,土欲发舒而不能,土木相刑,彼此相角,作寒热之病成矣”(《黄帝外经·寒热舒肝篇》)。
清·黄元御在《四圣心源·厥阴风木篇》说:“冬水闭藏,一得春风鼓动,阳从地起,生意乃萌。
然土气不升,固赖木气以升之,而木气不达,实赖土气以达焉。
盖厥阴肝木,生于肾水而长于脾土。
水土温和,则肝木发荣,木静而风恬;水寒土湿,不能生长木气,则木郁……。
凡病之起,无不因于木气之郁。
以肝木主升,而人之生气不足者,十常八九,木气抑郁而不生,是以病也”。
肝阴虚的表现和治疗方法

肝阴虚的表现和治疗方法
肝阴虚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病理状态,指的是肝脏阴精亏虚,失去了生理功能
的平衡状态。
肝阴虚的症状主要表现在情绪、生理和心理方面,包括情绪不稳、易怒、失眠、头晕、眩晕、眼睛干涩、视力模糊等。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肝阴虚的表现和治疗方法。
首先,肝阴虚患者情绪不稳定,易怒发脾气,甚至有抑郁情绪。
他们常常感到
疲倦无力,容易疲劳,精神不振,情绪低落。
此外,肝阴虚还会导致失眠、多梦、头晕、眩晕等症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其次,肝阴虚还会导致眼睛干涩、视力模糊、眼睛发红等眼部症状。
肝主目,
肝阴虚会导致眼睛的生理功能受损,出现眼部不适的症状。
治疗肝阴虚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中医药调理和生活方式改善来进行。
首先,患者
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多食用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枸杞子、芝麻等。
其次,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保持心情愉快。
此外,中医药调理也是治疗肝阴虚的重要方法。
中医药调理可以通过中药煎煮、艾灸、针灸等方法来调理肝脏阴精,恢复生理平衡。
针灸可以刺激穴位,调节肝脏功能,促进阴精的生成和恢复。
总之,肝阴虚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疾病,患者需要及时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惯,同时进行中医药调理。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肝阴虚的症状,恢复健康。
希望患者能够重视肝阴虚的治疗,及时进行调理,恢复健康。
从肝阳虚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从肝阳虚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在没有明显器质性疾病的情况下,患者出现反复腹胀、腹痛、厌食、消化不良等症状。
中医学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其中肝阳虚是其中的一种常见证型。
肝阳虚导致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中医治疗中有一定的特点和对应的治疗方法。
下面将从中医的角度阐述肝阳虚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一、病因病机中医认为,肝阳主要负责肝气的运行和藏血的功能,而肝阳虚是指肝阳失盛,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肝阳虚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主要包括长期饮食不规律、过劳、情志不畅、脏腑功能失调等。
饮食不规律导致脾胃失调,长期过度劳累导致肝气郁结,情志不畅导致肝胆失和等都可能是导致肝阳虚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原因。
肝阳虚导致肝失疏泄,肝郁失于和的病机,从而影响了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脾胃功能失衡,引起消化不良的症状。
二、临床表现1.脘腹胀满:肝阳虚导致了脾胃功能的失调,脾胃不能正常运化,导致脘腹胀满、疼痛的症状。
2.食欲不振:肝阳虚的患者常常有食欲不振、口苦口干的症状,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明显下降。
3.大便稀溏:脾胃功能失调导致大肠的水液不能正常吸收,从而引起大便稀溏、脂溢性便秘等症状。
4.舌苔薄白、脉弦细等:肝阳虚的患者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细等是常见的舌脉表现。
三、肝阳虚的治疗方法1.和解肝气:肝阳虚导致了肝气的郁结,因此要首先和解肝气。
可以选用柴胡疏肝散结汤加减等方剂进行治疗。
柴胡疏肝散结汤加减中的柴胡、黄芩、木香等具有疏肝理气、和解肝气的作用,可以缓解肝气郁结的症状。
2.温补肝阳:其次需要温补肝阳,中药治疗中可以选用补肝益肾汤等方剂。
补肝益肾汤中的桂枝、附子、熟地黄等具有温补肝肾、祛风止痛的功效,可以起到暖脾胃、温补肝阳的作用。
3.调理脾胃:肝阳虚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功能失调,因此也需要调理脾胃。
中药治疗中可以选用理中丸等方剂进行治疗。
理中丸中艾叶、陈皮、厚朴等具有理气健脾、解表化湿的作用,可以缓解脾胃的不适症状。
肝肾阳虚和阴虚的区别有哪些?

肝肾阳虚和阴虚的区别有哪些?
肝肾阳虚会导致我们出现没有精神、容易疲劳、怕冷这几个症状。
患有肝肾阳虚的朋友平时要多吃一些具有补肾效果的食物,同时多注意休息,晚上不要熬夜,尽量减少交际应酬。
经常有朋友分不清楚肝肾阳虚和阴虚,下面是搜罗的一些关于肝肾阳虚和阴虚的区别,让我们去看看吧。
肝肾阴虚证是由肾阴不足导致肝阴不足,或肝阴不足引起肾阴亏损而成,临床上具有肝肾两脏阴虚之表现。
多由久病劳伤,或温热病邪耗伤肝阴及肾阴所致。
肝肾阴虚证因肝肾阴液亏虚,虚热内扰,以眩晕耳鸣,五心烦热,低热颧红,胁痛,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肾阳虚肾阳虚是肾脏阳气衰竭表现的症侯。
多由素体阳虚,或年老肾亏,或久病伤肾,以及房劳过度等因素引起的.临床表现: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头目眩晕,精神萎靡,面色白,或黎黑,舌淡胖苔白,脉沉弱.或阳萎,妇女宫寒不孕,或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浮肿,
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馅不起,甚则腹部胀痛,心悸咳喘。
肝肾阴液亏虚,虚热内扰。
肝肾阴虚证多由久病劳伤,或温热病邪耗伤肝阴及肾阴,或先天票赋不足,肾阴亏虚而及肝阴不足,形成肝肾阴虚。
本证多发于形体赢瘦,或先天不足者。
是许多疾病发展到后期阶段的证候。
中医治疗肝肾阴虚证以滋补肝肾。
通过上面的资料,相信大家一定有所了解了吧。
不管是肝肾阳虚还是肾阴虚,这对我们的身体都是有极大危害的。
患有肝肾阳虚的的朋友平时要多注意身体,不要剧烈运动,少吃含有刺激性的食物,咖啡和浓茶也不能喝,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这样疾病才不容易找上我们。
从肝阳虚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从肝阳虚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阳虚是中医常见的病证之一,也是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见原因之一。
肝阳虚主要表现为气血不足,身体虚弱,消化功能下降,造成食欲不振,肠胃不适,脾胃失调等症状。
中医药治疗肝阳虚可有效改善消化功能,恢复身体健康。
中医药治疗肝阳虚的特点是平补肝肾,激活气血循环。
肝肾为先天之本,是机体能量生成的重要器官。
肝主疏泄,肾主藏精,两者合作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如果肝肾功能衰退,机体就会出现能量不足、气血凝滞等问题,从而导致消化不良。
常见的肝阳虚证症包括:1. 食欲不振:肝阳虚导致人体阳气不足,消化功能下降,食欲变差,导致进食量减少。
2. 肠胃不适:肝阳虚时,肠胃蠕动减缓,食物消化不良,消化道就会出现胀气、腹泻、便秘等症状。
3. 失眠多梦:肝主疏泄,昼夜节律以肝阳为主,肝阳虚导致人体阴阳不调,导致睡眠障碍,失眠多梦等症状出现。
4. 心烦意乱:肝阳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身体能量不足,神经系统出现问题,容易发生情绪波动,心烦意乱等症状。
中医临床常用的药物包括参阿胶汤、六君子汤、加味四君子汤等。
这些药方平补肝肾,调和气血,调理脾胃,增强机体阳气,提高消化功能。
在饮食上,中医也可以提供一些饮食保健建议:多吃海藻类、海鱼、海虾等水产品,富含碘,能够促进人体代谢和身体阳气的产生。
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和饮料,这些食物会加重肝阳虚的症状。
同时,吃得慢、嚼得细,可以缓解肝阳虚的症状,并能保护肠胃健康。
在肝阳虚的治疗中,人们还可以通过中医药有效改善身体,恢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调整饮食结构,提高作息规律,坚持适度的运动等,也对缓解肝阳虚症状有显著效果。
中医药注重调理整体健康,避免消化系统问题的重复出现,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维护身体健康。
不知道肝阴虚、肝阳虚?已为你详细介绍,可自查

不知道肝阴虚、肝阳虚?已为你详细介绍,可自查肝是脏腑之一,在中医中内脏的健康主要是他们要保持阴阳平衡。
肝脏阴阳失衡会导致疾病,肝阴虚是因为肝阳偏盛消耗阴津导致的肝阴虚,因为肝属木,有着生发的作用,常见的是肝阳上亢导致的肝阴虚。
人体五脏是一个五行,其他脏腑也有着互相影响的功效,如果肾阳虚太重,肾阴偏重消耗阳气过多导致肝阳虚这种由其他脏腑导致的肝阳虚。
肝阴虚,肝失濡养,肝不柔,就会表现出刚烈之性,也正是因为此种原因,中医里面将五脏中的肝称呼为“将军”。
在五行中肝属木主疏泄,可以调畅气机,运行血液疏布津液,还可以促进脾的运化和情志的调畅。
肝阴虚又称肝阴不足,指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或肾阴不足,水不涵木,所导致的肝之阴液亏虚而内热上扰证候。
可以见到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视力减退,面部烘热或颧红,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或胁肋隐隐灼痛,或手足蠕动等。
日久容易引发高血压、甲亢、萎缩性胃炎、失眠等慢性疾病。
肝阳虚的主要是阳气虚弱,常见的症状有,指甲脆弱容易断裂,眼睛发黑,经常有头晕眼黑的情况肝阳虚有着性欲降低,男性有着遗精、阳痿等男性问题,肝阴虚主要的症状有着口苦咽干,眼干目赤,头晕耳鸣,烦躁不安,女性有着月经量多,周期短,月经颜色深以及有乳腺胀痛的症状。
男性有着口苦咽干,经常口腔溃疡,便秘等症状。
调理的原则是滋阴养肝肝阴虚临床表现:情志不遂,气郁化火型,常常是生气或与人争吵后,出现两胁痛,嗳气,吞酸吐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舌红少津,脉弦或细数。
调理方向:滋阴清热,疏肝理气。
肝阳虚临床表现:温热病后,出现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视力减退,面部烘热或颧红,口燥咽干,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手足蠕动或痿软,舌红少津,脉细数。
调理方向:滋阴降火,育阴潜阳。
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工作过于辛苦时第一要维护的就是肝脏。
因为肝是身体里集中藏血的器官,你玩命工作它就得玩命储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阳虚证典型症状
面带青色,趾指甲枯淡,胁下坚胀,或筋寒挛缩,不能固握。
眼生黑花,视物不明,形寒肢冷,胁下作痛,下肢不温,头身麻木。
忧郁善恐,怏怏不乐。
性欲缺乏,阳萎不举或举而不坚,睾冷囊湿,无梦滑精,女子少腹寒痛,月经后期或淋漓不断,带下清冷,宫寒不孕。
舌淡苔白,脉沉细弦迟。
根据形寒怯冷,指甲淡白,睾冷囊湿,阳萎不举,举而不坚,旋即阳萎,腹满能食,面青目昏,耳聋,善恐,经迟,崩漏,带下清冷,宫寒不孕等,即可辨为肝阳虚证。
肝阳虚证多由寒邪直中脏腑,折损阳气,或阴(精)血不足,阴损及阳,或肝阳虚损,无以升发,阴寒之气充斥脏腑而发病。
其病位在肝,累及于肾。
肝阳虚证常见于惊恐、阳萎、虚损等疾病中。
肝阳虚证多由惊恐过甚或久居逆境,阳气消沉,或直中寒邪,日久失治,消磨阳气而来。
肝阳虚证是指肝气虚进一步发展到阳虚生寒,肝之作用减弱以致功能全面衰退的病机及其一系列临床表现的概称。
肝阳虚证饮食疗法
1、枸杞羊肝汤:枸杞20克、羊肝200~250克,煎服。
适用于肝阳虚。
2、当归生姜羊肉黄芪汤:当归20克、黄芪15克、生姜6克、羊肉250克,煎汤内服,并将羊肉食下。
适用于阴损及阳之肝阳虚证。
3、黄芪粥:黄芪50克、粳米150克,煮粥,加少许红糖,可长期食用。
适用于素体阳虚者。
肝阳虚具体可表现为寒凝血滞,温运无力,血不循于常道.同时肝阳不足将使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系列情怀不畅的证候.肝气虚又称“肝气不足”.为肝本脏的精气虚损,常兼见肝血不足.主要症状为面少华色,唇淡乏力,耳鸣失聪,容易恐惧等.
中医:虚证,郁证,阳痿,月经不调,
西医:神经官能症,妇女内分泌失调
中医病机:本证多由寒邪直中脏腑,折损阳气,或阴(精)血不足,阴损及阳,或肝阳虚损,无以升发,阴寒之气充斥脏腑而发病。
其病位在肝,累及于肾。
体征:懈怠疲劳,忧郁胆怯,畏寒肢冷,面色惨白,口唇发青,男子阳痿,女子少腹冷痛,月经不调或崩漏,舌质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中医治疗治疗法则:温补肝阳。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温阳补肝汤加减:黄芪15克、党参15克、肉桂9克、白芍6克、肉苁蓉15克、巴戟天9克、葫芦巴9克、杜仲9克。
本方适用于肝阳虚之本证。
(2)当归补血汤加味:当归6克、黄芪30克、党参12克、白芍15克、桂枝9克、细辛3克、鹿茸6克、甘草6克。
本方适用于肝阳不足,阴血亏虚者。
(3)肾气丸加味:附片6克、肉
桂3克、熟地20克、山药15克、山萸肉20克、泽泻9克、茯苓9克、丹皮9克、乌药9克、沉香9克、小茴香6克。
本方适用于肝肾阳虚之证。
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00~250毫升,分2~3次温服,每口1剂。
2.加减变化:若畏寒肢冷,颠顶阵痛者,基本方(1)加吴茱萸9克、生姜9克;若面色惨白,口唇发青,加川芎15克、人参6克;若妇人经闭,胁肋少腹寒痛,宫寒不孕,带下清冷,崩漏,加川芎8克、香附10克、法半夏9克。
懈怠疲劳者,基本方(2)加羊肝或鸡肝、猪肝等。
若阳痿囊冷阴湿,下肢不温者,基本方(3)加鹿茸6克、菟丝子15克;肝阳虚,精寒肾冷,滑精无梦者,加五味子10克、覆盆子10克、菟丝子10克、枸杞子10克。
(二)外敷药物
1,小茴香5克、黄芪10克,共研末,加麝香0.5克置纱布上,贴于肾俞、肝俞、神阙、下极等处。
任选2处,每天保留8~24小时,连用7天。
2.吴茱萸4克,研末,置纱布上敷期门或神阙。
(三)灌肠疗法黄芪30克、益母草20克、香附8克、附片10克,煎取汁150~200毫升,高位保留灌肠,每日一次,保留灌肠20分钟,7日为1疗程。
一般可用2~3疗程。
同时可将药渣轻轻按揉阴部或少腹。
适用于男子阳痿,女子少腹冷痛者。
(四)饮食疗法
(1)当归生姜羊肉黄芪汤:当归20克、黄芪15克、生姜6克、羊肉250克,煎汤内服,并将羊肉食下。
适用于阴损及阳之肝阳虚证。
(2)黄芪粥:黄芪50克、粳米150克,煮粥,加少许红糖,可长期食用。
适用于素体阳虚者。
(3)枸杞羊肝汤:枸杞20克、羊肝200~250充,煎服。
适用于肝阳虚。
施治要点:
(一)本证多表现为肝的机能衰退的病理变化。
其治疗关键在于补。
温、养并举,切忌用辛温通阳之品。
临床经验表明,黄芪为温补肝阳之要药,肉苁蓉、肉桂亦为常用之。
(二)肾阳乃一身阳气之根本,肝阳不足者肾阳必亏,故补肝阳之时,一定要兼顾肾阳。
中药针灸
1,针刺:取阳陵泉、三阴交、肾俞、肝俞、足三里等穴,用补法,每日1次,连续2周。
2.艾灸:灸肝俞、肾俞,或三阴交,每次10~15分钟,每日1~2次。
推拿按摩按摩督脉以肝俞、肾俞为主,或少腹按摩,指压柔按三阴交等穴。
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
1.环境宜安静、干净、舒适。
2.注意保暖,以免寒邪直中,进一步克伐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