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互通设计

合集下载

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

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

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发布时间:2022-07-15T06:31:51.383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5期(上)作者:李德乾[导读]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与建设,工程设计人员在高速公路设计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科技成果,李德乾陕西中交柏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5摘要: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与建设,工程设计人员在高速公路设计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科技成果,但对比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环境复杂多变的山区互通立交设计。

相比较一般的平原微丘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山区高速互通立交的设计存在诸多约束条件,主要有地形复杂多变、地面高差较大、地下水文环境敏感、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环境多样化等,因此对于山区高速互通立交的合理设计,存在一定复杂性,本文对比一般平原微丘互通立交设计,主要分析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的要点。

关键词:高速公路设计;山区互通立交设计引言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与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山区等偏远地区的交通运输需求也大幅提升,高速公路的建设从以往的平原地区逐渐往山区转移,因此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环境与制约条件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这就提出了对于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的设计,需要设计人员有更高的技术水平和分析对比方案的能力。

1、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的选址要求1.1互通立交的选址应与地方城镇的发展规划相协调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部分已通车运营的山区高速公路走廊内,出现新的产业园、新的城镇规划以及新的经济发展体等,加之乡村振兴政策下,地方经济势必会有明显的加速发展趋势,为适应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已建干线公路进行改扩建为高速公路,增设高速公路互通,加强地方与外界的联系。

因此互通建设的选址就应根据当地的城镇布局、产业规划、行业协调发展等因素,综合经济发展需要来确定互通的建设位置。

但由于山区高速公路地处环境复杂,其互通的选址还要综合考虑地震水文、地质地层、工程造价及社会民生等众多建设因素。

道路桥梁工程中互通立交的设计

道路桥梁工程中互通立交的设计

道路桥梁工程中互通立交的设计摘要:立交作为城市道路网络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路网的可达性。

道路桥梁工程中立交桥梁的设计对桥梁的造价和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桥梁工程的发展,立交桥的设计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考虑桥梁的结构和形状。

立交桥梁设计应考虑使用者的安全、舒适需求。

因此,加强立交桥梁的合理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立交作为城市道路网络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网络的通达性。

而道路桥梁工程中设计的互通立交桥梁对桥梁造价、安全运行等产生重要的影响。

加强互通立交桥梁合理设计尤为重要。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互通立交引言互通立交是一种交叉线结构,它将交叉的道路空间分隔开来,并通过用于车辆转弯的坡道连接上下道路。

立交可以转向驱动,完全或部分消除了冲突点,各个方向的交通相互干扰小,但立交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多,成本高。

该立交适用于高速公路与其他各类道路的交叉口。

立交可分为一般立交和枢纽立交。

一般立交主要用于高速公路等主干道与地方道路的交汇处,主要服务于当地交通流的进入和分配。

路口立交主要用于高速公路与其他主干路的交汇处,担负主干路之间交通流转换的重要功能。

1、道路桥梁工程中互通立交的作用立交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主干道方向甚至分流支路方向的交通。

立交桥的部分构筑物可加在掉头坡道上,为车辆提供更安全的掉头环境,同时不影响高速行驶的车辆主线。

立交桥减少或消除了原平面上不同方向或不同类型的车辆冲突,改善交叉口的交通,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可以缓解拥堵,节省行车时间。

减少或消除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等的混行概率,提高道路整体安全系数。

互通式立体交叉车辆可以转弯行驶,全部或部分消灭了冲突点,各方向行车相互干扰小。

2、道路桥梁工程中交互立交设计的问题2.1、选型问题立交形式有喇叭型、定向型和半定向型、菱形型和环形型等。

任何一种立交都是一种匝道,或者是匝道构件的混合物。

其中,喇叭形立交,是t型立交的一种,常适用于立交转弯交通量较小,且公路与干线交通量差异较大的路段;定向和半定向立交适用于左转交通量大、主路坡度差小的情况。

浅析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

浅析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

交通科技与管理37规划与管理0 引言 在城市规划和公路路网规划中,交通状态分析是交通规划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由于道路的纵横交错而形成很多交叉口,在交叉口内交通流运动状态有直行、左转弯、右转弯三个行驶方向。

如果在同一平面上,各方向行驶的车辆便会相互交织,从而产生许多交织段和冲点,形成了非常复杂的交通状态,大大降低车速。

并使得路口的通行能力不足,难以保证交通安全,所以在交叉口中发生交通事故的比例非常高。

在交叉口内产生交通干扰的原因是由于出现了交通流线问的分流点、合流点和冲突点三类交通特征点,因此,将相交道路通过建造立体结构物设施来交叉是解决道路平面交叉的一种非常好的工程方法。

1 互通式立交的设计技术指标 立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先将设计指标确定好,设计指标确定好后,可以将其他参数也固定下来,从而便于进行设计。

(1)计算行车速度:主线公路采用100 km/h;相交公路采用50 km/h~60 km/h;而A匝道采用50 km/h~60 km/h,小环道采用30 km/h,其B、C、D匝道采用40 km/h。

详细的计算速度各人设计不同,要进行研究和分析才能确定的。

(2)桥上净空:机动车采用5.00 m,在设计过程中,设计的标高为路面标高,上下两线之间的高度应该加立交桥的上部结构的高度和下线的路面可能维修的高度,而不是5.00 m。

(3)路基及车道宽度:主线设计路面26 m宽,其中中央分隔带宽3 m,左侧路缘带宽0.75×2 m,行车道4×3.75 m,硬路肩2×2.50 m,土路肩2×0.75 m。

被交线(公路)设计路面12 m宽,其中行车道2×3.75 m,左右硬路肩2×1.50 m,土路肩2×0.75 m。

2 互通式立交的间距 《公路工程名词术语》对互通式立交的间距没有作明确的解释,按照目前国内的设计习惯,一般理解为互通式立交主线与被交公路(无被交公路时与主要匝道)交叉点之间的距离。

城市道路互通立交设计方案

城市道路互通立交设计方案

AUTO TIME163TRAFFIC AND SAFETY | 交通与安全1 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快速的发展和城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立交桥不断发展壮大。

为减少或消除交通冲突点,增加交叉口行车安全,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节约运行时间和燃料消耗[1],当交叉口达到一定规模时,通常采用立体交叉的形式。

本文通过对南宁市良庆大桥引桥与五象大道交叉节点的研究,采用三个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最终选择三层“菱形全互通+西北环形匝道”立交方案。

2 工程方案设计2.1 工程概况南宁市良庆大桥位于青秀山东南角,横跨邕江,处于既有南宁大桥与三岸大桥间。

本立交为良庆大桥南岸连接线与五象大道的互通节点工程。

良庆大桥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50km/h ;五象大道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60km/h ,为现状道路。

2.2 建设条件(1)用地:本节点东南象限为规划良庆湖,西南象限确定为宝能地标地块。

规划丰庆路与良堤路相交处现状为邕宁县良庆码头,按规划搬迁。

(2)水系:良庆河在本节点南侧自西向东穿过丰庆路汇入良庆湖。

(3)路网:五象大道已按规划实施,跨良庆湖桥已建成,其余道路均未施工。

周俊杰1 周姗姗2 曾红丹21.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0922.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南宁市 537100摘 要: 城市道路立交类型的选择,应根据立交节点在路网中的功能、地位及作用、交通需求及立交所在区域的用地条件,从功能、经济、环境、管理等指标比较,从而得出合理的方案。

城市立交设计既要满足上位规划、相关规范的技术标准,又要注重结合项目的特点,使设计方案“合理、美观、经济、实用”。

选择立交形式是立交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前期工作,不同的形式将影响整个立交的投资、交通功能、社会和经济效益以及景观等各个方面。

关键词:立交 技术指标 交通需求城市道路互通立交设计方案2.3 立交设计原则及功能定位2.3.1 设计原则(1)优先保证南北向或东西向直行交通和主要转向交通的车流顺畅,减少交叉口延误。

浅析道路桥梁工程中的互通立交桥梁设计要点

浅析道路桥梁工程中的互通立交桥梁设计要点

浅析道路桥梁工程中的互通立交桥梁设计要点互通立交桥梁是道路交通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高交通流畅性和安全性。

在设计互通立交桥梁时,需要考虑以下要点:1.地形地貌和环境要素:根据所处地区的地形地貌和环境要素,选择合适的立交形式和布局。

例如,对于山区地形,可以选择斜拉桥或索面桥等,而对于平原地区,可以选择T型桥或单孔桥等。

2.交通量和流量:根据实际交通量和流量统计数据,确定桥梁的设计标准和尺寸。

包括桥面宽度、跨度、通行能力、桥面坡度等。

确保互通立交桥梁能够满足日常通行需求,并考虑未来的交通增长。

3.桥梁功能:根据路网规划和道路等级,确定互通立交桥梁的功能。

常见的功能有右转立交、直行立交、左转立交等。

根据不同功能要求,设计相应的匝道和出入口。

4.地基和地质条件:进行地质调查和土壤力学试验,了解地基和地质条件。

根据地基和地质条件确定桥梁的基础形式和抗震设防要求,例如选择桩基、板基、盖梁基础等。

5.结构形式:根据实际需要和经济性考虑,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梁式桥、拱桥、斜拉桥等。

在选择结构形式时,需要考虑桥梁的荷载、跨度、高度、宽度等因素。

6.施工工艺和工程管理:根据桥梁的具体情况,制定施工工艺和工程管理方案。

包括桥梁施工顺序、临时支撑体系、拆除爆破方式、施工合同管理等。

7.安全性和可靠性:考虑互通立交桥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包括抗震、排水、防腐蚀、防撞性能。

设计防护设施和紧急疏散通道,确保桥梁遭受自然灾害或事故时能够保持功能。

8.美观性和环境影响:考虑互通立交桥梁的美观性和环境影响。

通过桥梁的造型、颜色和周边环境的协调,提升桥梁的美观度。

同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要求,制定相应的措施。

总之,互通立交桥梁的设计要点涉及到地理环境、交通需求、结构力学、工程施工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互通立交桥梁的设计与实际需求相匹配,同时具备安全、经济、可靠、美观等特点。

以上仅为浅析,实际设计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设计。

道路桥梁工程中互通立交的设计

道路桥梁工程中互通立交的设计

道路桥梁工程中互通立交的设计摘要:立交作为城市道路网络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网络的通达性。

而道路桥梁工程中设计的互通立交桥梁对桥梁造价、安全运行等产生重要的影响。

随着桥梁工程的日益发展,立交桥梁设计不但要考虑经济效益,也应将桥梁结构、造型等考虑在内。

对互通立交桥梁进行设计时应考虑立交桥梁使用人员的安全需求和舒适需求。

因此,加强互通立交桥梁合理设计尤为重要。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互通立交;工程设计随着城市道路交通量的日益增加,车辆拥堵问题尤为明显。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已经不能满足通行需求,采用立体交叉设计能够实现空间分离,可以有效增加车辆通行量。

1道路桥梁工程中互通立交的设计概述近些年,城市道路拥挤状况日益显著,在交通高峰时段车辆通行质量不好、交通环境污染多。

以前,在我国选用城市道路平交道口方式处理交通拥挤难题。

可是平面交叉路口在设计上缺乏对交通量预测分析作用,造成交通量猛增时,平面图交叉路口无法提升公路网运送效率。

城市道路互通式立交口在快速道路及主干路设计的时候可以有效处理交通量拥挤问题。

互通式立交将城市道路各方位开展分层次分离出来行驶,完成了空间分离而且增强了交通的行驶效率,减少了城市道路的拥挤情况。

互通式立交不但可以提升车辆通行效率,并且在交通安全性及交通环境污染上具有优点。

因为完成了立体式交通,将车辆分离出来不断行驶,防止了对向来车,降低了泊车频次,可以增加车辆通行率,减少交通安全事故发病率及交通污染。

据调查显示,互通式立交的行驶效率为平面交叉路口的三到六倍,而且故障率仅是平交道口的三分之一左右。

可是互通式立交占地总面积大工程预算高,且交通组织结构繁杂,对互通式立交的设计与修建是确保其发挥功能的关键所在。

2互通立交桥梁设计2.1慢行交通问题互通立交不仅要确保机动车通行效率及质量,还必须将一个城市的混合流特征考虑在内,综合评估非机动车及其行人通行状况。

通常情况下,慢行交通要尽可能挑选地面承载,有利于减轻对互通建筑周围的影响。

公路互通立交设计 (柴耀东)

公路互通立交设计 (柴耀东)

SZMEDI
坂澜大道市政工程
主要节点方案-机荷高速公路立交方案
工程方案
市政院
SZMEDI
坂澜大道市政工程
机荷高速公路立交方案
推荐方案:单喇叭型(辅助车道 拉通)
工程方案
1. 优点:全互通、功能齐全、符合行车习惯;北侧交织段563m,南侧724m,满足最
小交织要求;较好适应地形,造价最省;和基地的布局结合最好;
挡,有误行的危险。

变异“A”单喇叭型立交
地面建筑物众多,需大量拆迁,是 导致“A”型喇叭变异的主因
特点:该立交是A型单喇叭立交由于其应在象限有不可拆迁的建筑物而产
生的一种典型的变异形式。





(2),“B” 形单喇叭:驶出的车辆经环形匝道驶出主线 ①,特点: a,是三路交叉一般立交的代表形式 b,主交通流相关象限明确,主交通流流向明确,喇叭头方向与主交通 流方向易适应 c,流出车辆经环形匝道,安全性不如“A”。 d,形式简单,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立交造价较低 ②,适用范围: a,主要应于一般互通立交且各匝道转向交通流都相对较小 b,需要设置收费站,且追求集中收费的立交 c,由于不利于行车安全,要谨慎采用,特别是在主匝道上跨主线 时,环形匝道所承担的交通流应较大时不宜采用。
2,单环混合苜蓿叶形
特点:1,环形匝道可根据所承担的交通量决定是否调整为半定向匝道,该立交为单环枢纽立交 2,由于相关环形匝道调整为半定向匝道,避免了在主线两侧设置辅助车道,消除了交织干扰,因
此,立交的疏散能力比基本型有较大提高,但各匝道的平面线型与其承担的交通量相符。
3,相邻象限有交织的双环形匝道--混合苜蓿叶形
6,对角象限环形匝道--混合苜蓿叶形

解析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设计

解析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设计

解析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设计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路建设项目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

城市道路是标准系统,高速公路是标准系统。

两个系统的设计内容将会有很大的差异,互通立交的设计、平面的设计、纵向的设计都会对汽车的安全和舒适度产生重要的影响。

文文讨论了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的设计。

关键词: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城市互通式立交城市建成区的互通立交设计,需要对其设计元素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枢纽设计的合理选择,可以有效地改善道路运输的运行状况,减少项目投资,从而推动城市综合交通的健康发展。

一、城市道路互通式立交可行性分析城市道路立体交叉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是对施工场地进行必要的交通流量分析。

一般而言,大多数城市道路在进行交通流量分析时,都会首先对交通流量进行预测,而一般采用四阶段预测法。

该方法由四大方面构成:第一是要全面地预测全城的发展,并对道路建设地区的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比较详尽的指导性的估算;第二是要对道路施工区域的交通集中度进行了研究,主要是指集中的地区和集中的程度,并明确划分出各路段的密度,以便为规划的规划提供详尽、精确的数据;第三是要通过对城市道路建设区内的交通流量进行需求预测,建立了一个基本的路网结构;第四种是在高速公路建设区域的交通流量分配,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控制道路工程区域的交通流量。

在对城市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后,需要将各种预测结果结合在一起,形成条理性的分析报告。

在交通预报中,我们可以利用两年的数据,来反映日高峰时段,并对各路段的流量进行明确的预测。

二、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特点及优势在城市公路上,两条横向公路在主干道上相交,其相交点的距离叫做交汇间距。

相邻立交桥净间距是指在高速公路上的一个渐变区的起始点至下一个路段的起始点之间的距离。

根据不同的间隔,互通立交可以分为主线、辅助车道、定向匝道等。

这些连接方式具有立体和多层次的空间形态特征,为快速道路交通的转向、交通流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互通一些问题
1.用纬地定线的时候缓和曲线参数显示是LS=,如何改为A=显示
通过修改项目的类型“公路主线”或者”互通立交“来实现上述标注的切换。

二.互通设计---环形匝道
1.指标的取值
(1)圆曲线半径
匝道设计车速按40cm/h,则圆曲线半径取值采用一般值60m。

为控制规模,可采用55m 或者50m,港华路取用55m。

(2)标准断面-加宽
港华路半径取用55m,对应加宽0.5m。

(3)具体断面
匝道断面:左侧硬路肩采用1m,右侧硬路肩采用2.5m,具体
0.75m土路肩+1m左侧硬路肩(包含0.5m路缘带)+3.5m行车道+0.5m曲线内侧加宽+2.5m左侧硬路肩(包含0.5m路缘带)+0.75m土路肩=9m。

(4)寻找连接部中心线
所以环形匝道接线的车道中小线为主线中小线偏移0.5+3*3.75+0.5(左侧路缘带)+3.5/2,即找到接线位置
(5)缓和曲线长度—超高
超高采用6%。

(3)缓和曲线长度—超高渐变段长度
最大超高渐变率为1/150
根据这个计算长度
中心旋转轴半幅路面宽度:3.5/2(半幅宽度)+0.5(加宽)+2.5m硬路肩=4.75m。

H=4.75*(0.06-0.02)=0.19m。

L=0.19/(1/150)=28.5m,即至少长度28.5m。

黄圈内的长度必须要>28.5m,这里要注意,并不是缓和曲线长度>28.5m,是缓和曲线起点至分合流鼻(即超高渐变终点)>28.5m。

并非是缓和曲线的长度。

(4)缓和曲线A值(因能调整匝道长度及圆偏离主线的程度(即能调整分流鼻的位置),控制的时候看分流鼻外的缓和曲线长度需要满足超高渐变段的要求)
A值最小为35,但是设置完35后会发现:
红圈的缓和曲线长度为35,但是分流鼻直接接上曲线了。

相当于超高渐变段为0了。

所以要加大缓和曲线长度,使分流鼻至圆曲线之间的距离(即超高渐变段)长度要>28.5m。

根据调整取整数,这里A值最终取了70。

还需要验证纵断面,纵断面有最大纵坡的要求。

增大A值能增大匝道的长度。

纵断面:
设计时出入口上下匝道均控制在4%以内。

如果采用35的缓和长度,匝道长度只有210m,
而控制在4%以内长度要236.5m,所以采用35从纵断面上也是不行的。

需要增大A
值。

A采用70则能满足纵断面的要求:
2.绘制环形匝道
a.作55m半径圆,及两条接线
b.智能布线
纬地中设计-智能布线
第一个曲线连接。

c.根据命令提示,依次选择23,31曲线,完成接线
d.调整数据
由于两曲线间有两个缓和曲线,先要把缓和曲线弄成一条。

但是同时要保证接线的两条他们的位置及半径都不能变,可变的是55这个半径曲线
先选中2和3的接线,半径用圆心固定(默认圆心固定,不需要用圆弧中点固定)。

后端接线类型改为长度S固定。

然后再把参数A改为0.如果直接选A长度固定。

输入A=0.则会无效。

同样的步骤操作1和3的接线。

最后选中55半径的纬地辅助圆,在属性面板中输入A值即可
e.转换成纬地数据文件。

选中转为匝道。

选任意接线实体即可。

f.保存纬地文件
设计-立交平面设计。

保存即可
g.局部修改,删除多余数据
生成的纬地文件有前后两端接线也在里面,但是想生成的纬地文件不包含这些,则可打开立交设计
点击删除按钮,注意,一定要把里面的图元全部删除(仅仅删除前后两段图元则会图元位置变化)。

然后点击拾取重新生成纬地文件,只拾取需要的图元。

如图,只拾取了需要的图元
h.最后保存文件则生成纬地文件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