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生平及作品
杜甫的简介及主要作品有哪些

杜甫的简介及主要作品有哪些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广为传诵,影响了后世文学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杜甫的简介以及他的主要作品。
一、杜甫的生平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
他出生在今天的四川省成都市,有“诗圣”之称。
杜甫的生活历程曲折坎坷,他曾经在政治层面遭受打压和被贬谪的经历,但这些的经历也使他的诗歌更加深刻、感人。
他的晚年时期,病重憔悴,但依然创作了大量的优美诗篇。
二、杜甫的主要作品1.《登高》《登高》是一首描述自然风光的诗篇,反映了杜甫的感性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写道:“浙江水无涯,不尽江源洒。
万里浮云千峰秀,一夜飞渡镜湖月。
”这些艺术性的描绘,给人以强烈的感观体验,是杜甫诗歌的特色之一。
2.《丽人行》《丽人行》是一首由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作的爱情诗。
诗中描述了杜甫所爱的女子的美貌和优雅。
杜甫感叹:“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这些句子在描写美丽之余同时也传达了对光阴之快速流逝的无奈之情。
3.《望岳》《望岳》是一首以岳阳楼为主题的诗歌,既表现了作者将理性与感性融合的诗歌境界,又展示了作者不屈不挠的精神。
诗中写道:“岳阳楼高且长,叠翠流光接上苍。
少有游人能饮此,无妨惜取少年行。
”这些描述,全面展现了岳阳楼的美貌和特点。
4.《将赴新丰煮酒时与诸友共同尽欢》《将赴新丰煮酒时与诸友共同尽欢》是一首表达诗人豪迈豁达个性的佳作,它的热烈气氛、美好寓意、鲜明性格、活泼语言都使读者倍感振奋。
而诗中的结尾“且更尽此杯酒,重与古人聚!”更是表达了杜甫对古代仙人的崇拜。
5.《宿府》《宿府》是杜甫一首抒怀之作,诗的内容叙述了他在旅行的时候对生活的感受。
作者在诗中道出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表达了对亲人和友人的思念和对于时局的关注。
三、结语杜甫作为唐代诗坛上的重要人物,他不仅对于诗歌艺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更是以高尚的品德和思想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了一个时代的代名词。
他的作品以感性的描述和矫正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悟,是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杜甫的简介资料和古诗句

杜甫的简介资料和古诗句杜甫,唐代杰出的文学大师,被人们尊称为“诗史之祖”,代表作品包括《将进酒》、《丽人行》、《赤壁怀古》等。
他的诗歌风格有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常以社会现实为主题,表达人民的苦难和不公。
在古代文学史上,杜甫的位置不言而喻。
一、杜甫的生平简介杜甫的生卒年份为712年至770年,原籍南阳(今属河南),后移居成都(今属四川),是唐朝文学的巨匠,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诗人之一。
他的祖父曾经担任过官职,曾祖父则是唐太宗的宰相,因此杜甫生于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家庭。
杜甫早年曾随父亲云游天下,拜访诸多名士,使他对于历史文化有着较为深厚的认知。
不过,他的人生经历颇为坎坷,连续多次赋闲,债台高筑,日子过得极为贫苦。
他在成都时曾经为了生计,做过军官、税官、民间医生等各种职业,总算保住了小康生活。
770年杜甫离世,享年59岁,葬于岳阳楼下。
二、杜甫的文学成就杜甫在文学方面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成就。
他的作品包括诗、赋、文、序、碑等,尤以诗歌为最。
他的诗歌作品大约有1500多首,包含了社会民生、风景山水、政治历史、哲学思考等各个领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
1、杜甫的诗歌杜甫的诗多以现实生活为主题,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表现了很多市井百姓的苦苦哀愁,多次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同时,他的诗中也充满了对宏大的事物的人文主义思考。
例如《将进酒》这首诗中,杜甫赞美了自己的才华和豪迈,表现了“壮志未酬”的激愤之情。
虽然这首诗有些自夸之嫌,但是却极具感染力和凝聚力,令人振奋。
2、杜甫的风景诗杜甫的风景诗也是他的经典之作。
他在诗歌中细致地描绘着风景的细节,通过独特的语言和写作风格,赋予风景更丰富的意义和感情。
例如《登高》这首诗,集中了他所想所感,用艳丽的笔墨描绘出自然之美,表现了杜甫的感慨和惆怅。
三、杜甫被誉为“诗史之祖”的原因杜甫因其卓越的诗歌才华和独特的思想见解,被公认为“诗史之祖”。
首先,他的诗歌表现出了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反思,是对时代精神的卓越展现。
杜甫的简介作品诗词有哪些名字

杜甫的简介作品诗词有哪些名字杜甫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影响了数代文人墨客,被誉为“诗圣”。
他在他的作品中表现了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对国家政治形势的思考,他的作品表达了他对社会不公和人民苦难的关心。
在此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一、生平概述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号称杜工部。
生于长安(今西安),早年在官府做过差役,后来曾到过蜀地、荆湖、洛阳、长安等地游历,从中汲取灵感。
他的一生经历了虐政、荒年、战乱等多种磨难,这些经历也成为他创作诗歌的原材料。
二、主要作品杜甫是唐代最多产的诗人之一,他共创作了近1500首诗,其中有许多经典之作。
以下是他的一些主要作品:1.《春望》《春望》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代名篇之一。
该诗描写了唐代的春天景色和农民的辛勤劳作,同时反映了时局不稳定和人民的苦难。
这首诗深深地表达了杜甫的关心和担忧,让人们感受到了他对人民的爱和关怀。
2.《登高》《登高》是杜甫另一首代表作品,也被称为“二十四桥明月夜”。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夜晚登高,目睹了夜景的美,同时也表现了对健康自由的渴望。
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得到了历代文人的赞誉,被誉为诗歌史上的一颗明珠。
3.《丽人行》《丽人行》是杜甫的另一首代表作品,该诗描述了一位美丽的女子,以及她在战争中流离失所的遭遇。
这首诗不仅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苦难,还表现了杜甫对女性的赞美。
4.《兵车行》《兵车行》是杜甫的另一大代表作品之一,该诗描述了一支军队的行军情景,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反感和对士兵的同情。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形象描绘了战争的残酷现实,深刻地表现了杜甫的悲愤之情。
5.《范成大》《范成大》是杜甫的一首挽歌,为唐代著名学者范成大的逝世而作。
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对老师的怀念和追思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他对社会制度的批判。
总之,杜甫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创作反映了他对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关于诗人杜甫的简介和作品介绍

关于诗人杜甫的简介和作品介绍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他的作品广为人知,刻画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且对后来的诗歌影响极大。
本文将从杜甫的生平以及代表作品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生平杜甫,原名杜审言,唐朝贵族出身,祖籍河南巩县,出生于四川成都。
他的祖父杜审机是著名的文学家,也是唐代的大臣。
杜甫年轻时曾经担任过官员,但是经历了很多的挫折。
他经常被贬谪或者散官,面对家庭的贫困,不得不四处流浪,生活十分艰苦。
杜甫在自己困苦的经历中看到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疾苦,他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写下了许多的作品。
二、代表作品介绍1.《登高》《登高》是杜甫最为著名的一首诗,在唐代的文学史上地位极高。
诗中杜甫借助登高的场景来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看法,他认为人生中经历的苦难和磨砺是必须的,只有在经历风雨之后才能看到真正的风景。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的自传诗之一,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自己身处贫困和艰难环境中,却仍然坚持写作的决心以及对于文学的热爱。
3.《三吏》《三吏》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描绘了三位官吏对于贪污腐败现象的不同态度。
其中的高官先生因为私心才要了家人的命,官员郑侠碍于余威扶持了黑社会,而最后一位官员陈税仍旧卑微不敢哄抬。
4.《春望》《春望》是杜甫的一首名篇,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乱象和人民的贫病。
杜甫通过对于春天重返大地的描述来对比当前社会的萧条以及人民的困境,对唐代贵族专制政治和党同伐异的现状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三、总结杜甫是唐代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广泛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杜甫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展现出对于现实的关注和对于人民的深刻同情,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位伟大的巨匠。
他的作品具有广泛的价值和深远的影响,是中国文学不容忽视的珍贵宝藏。
关于杜甫的资料简介

杜甫的资料简介关于杜甫的资料简介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杜甫的资料简介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杜甫(712—770),祖籍襄阳,出生于巩县(在今河南省),唐朝伟大诗人。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六月至乾元二年(759)秋,任华州司功参军。
杜甫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
与“诗仙”李白并称“大李杜”。
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
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
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
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却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
时值安史之乱,他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
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的热情。
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
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
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
乾元二年(759)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
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
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诗词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诗词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史上的伟人”,其诗歌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以及对历史传统和文化精神的崇敬和反思。
本文将介绍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诗词。
一、杜甫的生平杜甫于公元712年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的一个封建家庭,他的祖父是隋朝的宰相。
由于杜氏家族衰落,杜甫的童年非常贫苦。
他曾经游历过许多地方,见识了社会上的种种不幸和险恶,培养了他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之情。
他曾经担任过官员和学官等职务,但是由于独立思考和忠于原则而多次受到废黜或贬谪的打压和困扰。
杜甫于公元770年去世,享年59岁。
二、杜甫的代表作杜甫的诗词作品总数达到了1500多首,其中不少是高度有名的经典之作,下面仅列举一些代表作:1.《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70年左右,是杜甫晚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它描绘了杜甫在登高远望的时候所见的壮丽景象,同时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景象和人生的感慨。
2.《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65年左右,是杜甫早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困境破灭后的未来,表达了杜甫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注和担忧。
3.《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灯火阑珊处,拭泪双双望。
念我沦于险阻泥,关河千里,望长安于日下。
客心何在,回首向来萧瑟处。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65年左右,是杜甫早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它以铿锵有力的语言表现了当时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痛苦,同时表达了杜甫对国家和人民的同情和爱护。
4.《将赴吴兴登乐游原》“渚田阡陌,交疏织干戈。
旌旆夷陵,城隅斗鸡鹜。
严风骤雨,大旱不雪。
望长安于日下。
目断西飞鸿雁,思照南归虹霓。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65年左右,是杜甫早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它以雄浑壮丽的语言表达了杜甫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注和爱护,同时表现了他对历史和传统的崇敬和反思。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诗歌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诗歌杜甫(712年-770年),唐代著名文学家,被誉为“诗史之冠”,其作品以思想深刻、雄浑豪放、感情真挚而著称于世。
本文将会对杜甫的生平和代表作进行介绍。
一、生平杜甫出生于唐代开元年间,是一位贵族子弟。
他年轻时就有志于文学,曾跟随当时的文化名流学习文章。
然而事业一直没有太大进展,他在长安、洛阳、成都等地漂泊,一度陷入人生低谷。
杜甫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爱国者和社会活动家。
他多次上书表达对时政的批评和对百姓的关注,有着深厚的人民情怀。
他曾在四川经历过景福起义的洪水灾害,第一时间捐赠资金,帮助灾民渡过难关。
他倡导以自己为榜样,推广德政治国,保障民生,为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杜甫84岁时逝世,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作品和深刻影响后人的思想。
二、代表作1.《丽人行》《丽人行》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以美女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向往和感叹。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子,其形象栩栩如生,令人印象深刻。
“绿肥红瘦”,“腰肢细如束素”,“足修长兮玉之姿”,这些描写都让人感受到杜甫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塑造力。
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局限和身份的差别,塑造了一位女性的形象,突显出了杜甫对女性的尊重和赞美。
2.《将赴吴兴登乐游原》《将赴吴兴登乐游原》这首诗是杜甫在辞官后离别家乡时所作,表达了他的离愁别绪。
这首诗从景物切入,描绘了乐游原的美景。
还通过抒发自己的个人情感,表达了杜甫离开家乡时的忧愁和感慨。
“伤心桥下春波绿”的描写,是对自己深深的思念之情的表达;“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更体现出他离家后对家乡的想念之情。
这首诗激发了人们对离愁别绪的共鸣和感悟。
3.《兵车行》《兵车行》是杜甫对战争残酷与人民苦难的深刻体悟而作。
这首诗以战车为载体,描绘了唐代战争的残酷、百姓的惨状。
诗中的"战马"、"坎坷道路"、"高墙城门"等形象描述,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带来的苦难和恐惧,塑造出一个惨痛的悲剧画面,达到了深刻表达的目的。
杜甫的简介和诗词作品

杜甫的简介和诗词作品杜甫,唐代著名诗人,号“杜少陵”,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市),因家遭徐州白衣军之祸而迁居成都,故称杜甫。
他一生刻苦钻研、执着不懈地追求诗歌艺术的卓越表现,广泛涉及周围百姓以及社会上层人士的命运和人生体验,于唐代首开了天人合一的诗歌风格。
他的作品流传至今,成为中国诗歌文化成果的传统名作之一。
一、杜甫生平简介杜甫在唐玄宗天宝七年(公元712年)出生,世居于一族在长安及陕东咸阳地区的行商家庭。
他出生于一个经济上相对较富裕的家庭,且他的父亲曾任过梧州(今广西梧州市)刺史,所以杜甫从小就接触到了官员和贵族阶层的生活和思想。
此外,他还拜了王勃、李白、陈子昂等为师,深受其诗歌艺术的影响,也使他的诗歌形式和思想有很多新的变化和创新。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杜甫辞官回乡,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放浪生涯,游历过浙江、江苏等地,他的诗作中有一些反映了这段放浪生涯的经历和感受。
后来,他随家迁居成都,此后的20年间,杜甫先后七次进京诗会,参加了许多重要的社交活动,他在这些社交活动中结交了许多文化名流和社会名流,同时也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和认可。
但是,他的一生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曾经多次遭遇家族的婚姻和财产方面的打击,这些辛酸和痛苦也使他更加深入的反思人生和人性的原则问题,为他的诗歌艺术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表现空间。
杜甫死后,被誉为“诗史上的一个时代”,与李白齐名成为唐诗“一统双雄”。
二、杜甫的诗歌作品杜甫的诗歌作品颇丰,形式多样,从题材到意蕴、从情感到语言都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文化价值。
(一)文化领域〖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他对唐朝动荡大劫的深刻感悟,表达了他对人民疾苦的殷切关注和深沉怀念。
诗中所用的意境和语言,情真意切,洒脱俊雅,堪称卓越之作。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朗诵
天地一沙鸥。 2021/3/11
12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微风习习,江岸细草如丝,一只竖有高桅的小船, 孤伶伶地行驶在江上。首联点明地点、时间和环 境,烘托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这也是作者孤 独感伤之情的外化。“危”,高的意思。“樯”, 桅杆。
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
不时发作。两年前,当安史之乱初平时,他曾有返 回长安或洛阳的打算,但因地方军阀乘机作乱及其 他原因未能如愿。这回因严武之死,因此一路上心 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飘泊何时是了。这首诗集中
地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2021/3/11
11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 代表作品:《秋兴》八首﹑《蜀相》﹑ 《登高》﹑《旅夜书怀》、《闻官军收河南河 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风也更加苍 老沉郁.
2021/3/11
7
后人对杜甫的评价
❖ 杜少陵是穷困之士,平生无大得意事,中间兵戈 乱离﹑饥寒老病,皆其实历;而所阅苦楚,都诗 中写出,故读少陵诗,即当得少陵年谱看.
2021/3/11
2
1961年,当时有一个国际组织叫世界和平理事会,那 一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在瑞典的首都召开了一个主席团 会。在那次会上确定次年,也就是1962年,号召全世 界人民纪念四位世界文化名人,其中有一位就是我们 的杜甫。由此可见,从宋代一直到现代,从中国到外 国,人们都认可杜甫的意义,绝不是仅仅限于文学史。 他确实是一个文化史上的伟大人物,他的意义是属于
❖ 顿挫,从字面上看,就是指语意的停顿挫折 (间歇﹑转折);也就是指其诗语言、 韵律 曲折有力,平仄、叠词等方法的独特运用使其 诗音节铿锵,愤激难抑。
2021/3/11
9
❖ 杜甫,若说千百年后他的诗作不一定会流传 于世,但杜甫的精神永垂不朽,他的时代将 会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2021/3/11
10
一、背景简介
旅夜抒怀
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携家人到成都,入 严武幕。本来,有这位好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 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
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 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县),于九 月到达云安.。《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 的。
沉郁顿挫 大家子美
杜甫生平及作品
2021/3/11
1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 祖审言,著名诗人.杜甫曾应进士举,不 第.天宝中,客长安近十年(曾住杜陵附近 的少陵,故世称杜少陵),郁郁不得意.安 史乱起,流离兵火中.肃宗朝,官左拾 遗.不久,弃官入蜀,后为检校工部员外 郎.后举家出蜀,病死江湘途中.其诗抒写 个人情怀,往往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 广阔,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后世称为 “诗史”。
代表作品:《丽人行》﹑《兵车行》﹑《自 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从此杜甫走上了忧国 忧民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
2021/3/11
5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这是安史
之乱为祸最烈的时期,也是杜甫创作成就最高 的时期.
❖ 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次年长安 沦陷,杜甫带着妻儿逃离,后被叛军捉回长 安.757年,杜甫冒死逃脱.肃宗朝,授官左 拾遗.不久,因房绾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这也就宣布了杜甫政治理想的破灭.
❖ 代表作品:《北征》﹑《三吏》﹑《三
别》、《春望》,仕途的挫折,使他忧国伤
时﹑壮志难酬﹑抑郁悲愤的情感也更加深
沉. 2021/3/11
6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
❖ 政治的绝望,生计又成问题,760年春,
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盖了 草堂,生活相对安定.其间又因地方节度使叛 乱,杜甫不得已离开四川,辗转流浪了几个地 方.764年,又回到成都,被荐举做了检校工部 员外郎.大历五年(770)病卒于潭州往岳阳的 小舟上.
❖ 杜诗《三吏》、《三别》、《兵车行》等作品的 “即事名篇,无复依傍” .
❖ 杜诗合把做古书读。小年子弟拣取百篇,令熟 复,性情自然诚悫,气志自然敦厚,胸襟自然阔 绰,精神自然鼓舞。读杜诗不颛是学作诗。
2021/3/11
8
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
❖ 沉郁,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指 其诗以精练的字句表现广阔的意境,进而反映 深刻的社会现实和深沉苍凉的感情;“若隐若 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
2021/3/11
1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 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 离成都是迫于无奈。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 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 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 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 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 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 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 历来为人所称道。
整个中华文化。
❖ 杜甫这个人,他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 光彩。——闻一多
2021/3/11
3
杜甫生平:
❖ 1﹑读书壮游时期(712—745)
❖ 开元十九年(731),二十岁的杜甫开 始了他历时十年,前后三次的壮游生 活.天宝三载(744),杜甫在洛阳结识了 李白﹑高适,同游梁宋.天宝四载秋,两 人分手,李白置酒赋诗,饯行赠别.
2021/3/11
13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星星垂挂在远天,显出平野的辽阔;月光涌
动在水面,大江在汹涌奔流。与上一联的近 景相比,这一联是远景,上句写岸上,下句 写江中,构成阔大雄伟的境界,有一种宇宙 苍茫无穷之感。置身其间的细草、孤舟、诗 人,该是何等的渺小。由此可见诗人孤独凄 怆之情。诗中“垂”、“涌”两个“响”字, 将星月精神描摩得毕肖。《四溟诗话》评价 说“句法森严,‘涌’字尤奇”。
❖ 代表作品:《望岳》: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诗风比较豪迈浪漫.
2021/3/11
4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
天宝五载,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
俗淳”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落第后,他到处投
诗干谒,不见成效.天宝十载,得到玄宗赏
识.天宝十四载,仅获得一个八品的官职.理想 的落空﹑生活的潦倒却玉成了杜甫,使他对朝廷 的腐朽﹑民生的苦难﹑世俗的炎凉有了深刻的认 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