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几何证明题经典题型(选修)

高考几何证明题经典题型(选修)
高考几何证明题经典题型(选修)

图3

N O

C

B

A

高考题选讲

几何证明选讲 1.(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在梯形ABCD 中,AD//BC ,2AD =,5BC =,点E 、F 分

别在AB 、CD 上,且EF//AD ,若

34AE EB =,则EF 的长为 23

7

. 解析:在梯形ABCD 中,AD//BC ,点E 、F 分别在AB 、CD 上,且EF//AD ,若

n

m

EB AE =,则(m+n)EF =mBC+nAD 2.(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

已知圆的直径10AB =,C 为圆上一点,过C 作CD AB ⊥于D (AD BD <),若4CD =,则AC 的长为

3.(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3,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 BC 是直径,MN 与⊙O 相切, 切点为A ,MAB ∠35?

=

则D ∠= 125?

.

4.若BE 、CF 是ABC ?的高,且ABC BCEF S S ?=四边形,则A ∠= 0

90 .

5.(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四边形ABCD 是圆O 的内接四边形,延长AB 和DC

相交于点P. 若PB=2,PD=6,则

BC AD 的值为 1

3

。 解析:由平几知识可得:PAD PCB ??,则

26BC PB AD PD ==1

3

=

6、(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已知⊙O 的割线PAB 交⊙O 于A ,B 两点,割线PCD 经过圆心,若PA=3,AB=4,PO=5,则⊙O 的半径为__ 2__.

7.(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 如右图,A 、B 是两圆的交点,AC 是小圆的直径,

D 和

E 分别是CA 和CB 的延长线与大圆的交点,已知10,4==BE AC ,

且AD BC =,则DE =

8.(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已知,45OA OB OC

ACB ==∠=?,

D B

E

A

C

第7题图

则OBA ∠的大小为 45? .

9.(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4,过圆O 外一点P 分别作圆 的切线和割线交圆于,A B ,且7PB =,C 是圆上一点使得

5BC =,则AB = .

2:,,,

,,7535,PA BAP BCA BAC APB AB PB

BAP BCA CB AB

AB PB CB AB ∴∠=∠∠=∠∴??=∴=?=?=∴=解析是圆的切线又与相似从而

10.如图,已知圆中两条弦AB 与CD 相交于点F ,E 是AB 延长线上一

点,且::4:2:1.DF CF AF FB BE ==

=若CE 与圆相切,则

线段CE 的长为_

2

14_. 解析:⊿AD F ≌⊿CBF 则

AF FC

DF EB =

设BE=x, FB=2x, AF=4x 则x x 422

= x=22 由切割线定理得:CE 2

=BE ×AE

11. 如图,⊙O 和⊙'O 都经过A 、B 两点,AC 是⊙'O

的切线,交⊙O 于点C ,AD 是⊙O 的切线,交⊙'O 于 点D ,若BC= 2,BD=6,则AB 的长为

解析: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 则∠CAB=∠ADB ∠DAB=∠ACB 则⊿ACB ~⊿DAB 则

BD

AB AB BC =

12.(几何证明题选讲选做题)

如图P 是圆O 的直径AB 延长线上一点,PC 与圆O 相切于点C ,∠APC 的角平分线交AC 于点Q ,则∠AQP 的大小为_135

°_。

解析:连接OC ∵PC 为圆O 的切线 ∴∠OCP=90°∴∠COP+∠APC=90° ∵PQ 为∠APC 的角平分线 ∴∠APQ=21∠APC 在圆O 中∠BAC=2

1

∠COP ∴∠APQ+∠BAC=45° ∴∠AQP=135°

初中几何证明题五大经典(含答案)

经典题(一) 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 证明:过点G 作GH ⊥AB 于H ,连接OE ∵EG ⊥CO ,EF ⊥AB ∴∠EGO=90°,∠EFO=90° ∴∠EGO+∠EFO=180° ∴E 、G 、O 、F 四点共圆 ∴∠GEO=∠HFG ∵∠EGO=∠FHG=90° ∴△EGO ∽△FHG ∴ FG EO =HG GO ∵GH ⊥AB ,CD ⊥AB ∴GH ∥CD ∴ CD CO HG GO = ∴CD CO FG EO = ∵EO=CO ∴CD=GF 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部的一点,∠PAD =∠PDA =15°。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 证明:作正三角形ADM ,连接MP ∵∠MAD=60°,∠PAD=15° ∴∠MAP=∠MAD+∠PAD=75° ∵∠BAD=90°,∠PAD=15° ∴∠BAP=∠BAD-∠PAD=90°-15°=75° ∴∠BAP=∠MAP ∵MA=BA ,AP=AP ∴△MAP ≌△BAP ∴∠BPA=∠MPA ,MP=BP 同理∠CPD=∠MPD ,MP=CP ∵∠PAD =∠PDA =15° ∴PA=PD ,∠BAP=∠CDP=75° ∵BA=CD ∴△BAP ≌∠CDP ∴∠BPA=∠CPD ∵∠BPA=∠MPA ,∠CPD=∠MPD ∴∠MPA=∠MPD=75° ∴∠BPC=360°-75°×4=60° ∵MP=BP ,MP=CP ∴BP=CP ∴△BPC 是正三角形

3、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 求证:∠DEN =∠F . 证明:连接AC ,取AC 的中点G ,连接NG 、MG ∵CN=DN ,CG=DG ∴GN ∥AD ,GN= 2 1AD ∴∠DEN=∠GNM ∵AM=BM ,AG=CG ∴GM ∥BC ,GM= 2 1BC ∴∠F=∠GMN ∵AD=BC ∴GN=GM ∴∠GMN=∠GNM ∴∠DEN=∠F 经典题(二) 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 为外心,且OM ⊥BC 于M . (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 证明:(1)延长AD 交圆于F ,连接BF ,过点O 作OG ⊥AD 于G ∵OG ⊥AF ∴AG=FG ∵AB ⌒ =AB ⌒ ∴∠F=∠ACB 又AD ⊥BC ,BE ⊥AC ∴∠BHD+∠DBH=90° ∠ACB+∠DBH=90° ∴∠ACB=∠BHD ∴∠F=∠BHD ∴BH=BF 又AD ⊥BC ∴DH=DF ∴AH=AG+GH=FG+GH=GH+DH+DF+GH=2GH+2DH=2(GH+DH )=2GD 又AD ⊥BC ,OM ⊥BC ,OG ⊥AD ∴四边形OMDG 是矩形 ∴OM=GD ∴AH=2OM (2)连接OB 、OC ∵∠BAC=60∴∠BOC=120° ∵OB=OC ,OM ⊥BC ∴∠BOM= 2 1 ∠BOC=60°∴∠OBM=30° ∴BO=2OM 由(1)知AH=2OM ∴AH=BO=AO

高考数学专题几何证明选讲

编写说明:考虑到复习实际,本书将选修4-5不等式选讲与前面第六章不等式、推理与证明整合编写。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第一节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 1.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推论1: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推论2: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且与底边平行的直线平分另一腰.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判定定理: (2)

1.在使用平行线截割定理时易出现对应线段、对应边对应顺序混乱,导致错误. 2.在解决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或应用时易出现对应边和对应角对应失误. [试一试] 1.如图,F 为?ABCD 的边AD 延长线上的一点,DF =AD ,BF 分别交DC ,AC 于G ,E 两点,EF =16,GF =12,则BE 的长为________. 解析:由DF =AD ,AB ∥CD 知BG =GF =12,又EF =16知EG =4,故BE =8. 答案:8 2.在△ABC 中,点D 在线段BC 上,∠BAC =∠ADC ,AC =8,BC =16,则CD =________. 解析:∵∠BAC =∠ADC ,∠C =∠C ,∴△ABC ∽△DAC ,∴BC AC =AC CD ,∴CD =AC 2BC = 8216=4. 答案:4 1.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常规思路 (1)先找两对对应角相等; (2)若只能找到一对对应角相等,则判断相等的角的两夹边是否对应成比例; (3)若找不到角相等,就判断三边是否对应成比例,否则考虑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相似三角形的“传递性”. 2.借助图形判断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1)有平行线的可围绕平行线找相似; (2)有公共角或相等角的可围绕角做文章,再找其他相等的角或对应边成比例; (3)有公共边的可将图形旋转,观察其特征,找出相等的角或成比例的对应边. [练一练] 1.如图,D ,E 分别是△ABC 的边AB ,AC 上的点,DE ∥BC 且AD DB =2, 那么△ADE 与四边形DBCE 的面积比是________. 解析:∵DE ∥BC ,∴△ADE ∽△ABC ,

高中立体几何证明方法及例题

1. 空间角与空间距离 在高考的立体几何试题中,求角与距离是必考查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求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点到面的距离,求角或距离的步骤是“一作、二证、三算”,即在添置必要的辅助线或辅助面后,通过推理论证某个角或线段就是所求空间角或空间距离的相关量,最后再计算。 2. 立体几体的探索性问题 立体几何的探索性问题在近年高考命题中经常出现,这种题型有利于考查学生归纳、判断等方面的能力,也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近几年立体几何探索题考查的类型主要有:(1)探索条件,即探索能使结论成立的条件是什么?(2)探索结论,即在给定的条件下命题的结论是什么。 对命题条件的探索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先观察,尝试给出条件再证明;(2)先通过命题成立的必要条件探索出命题成立的条件,再证明充分性;(3)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探索出命题成立的条件。 对命题结论的探索,常从条件出发,再根据所学知识,探索出要求的结论是什么,另外还有探索结论是否存在,常假设结论存在,再寻找与条件相容还是矛盾。 (一)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论证 由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构成一套完整的定理体系,在应用中:低一级位置关系判定高一级位置关系;高一级位置关系推出低一级位置关系,前者是判定定理,后者是性质定理。 1. 线线、线面、面面平行关系的转化: ?a c //) αβ αγβγ //,// ==???? a b a b 面面平行性质 线面平行性质 a a b a b ////αβαβ?=???? ? ? 面面平行性质1 αβαβ ////a a ??? ? ? 面面平行性质 αγβγαβ //////?? ?? 2. 线线、线面、面面垂直关系的转化:

初三数学几何证明题(经典)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90°,以AC为直径的⊙O 交AB于点D,过点D作⊙O 的切线DE交BC于点E. 求证:BE=CE 证明:连接CD ∵AC是直径 ∴∠ADC=90° ∵∠ACB=90°,ED是切线 ∴CE=DE ∴∠ECD=∠EDC ∵∠ECD+∠B=90°,∠EDC+∠BDE=90° ∴∠B=∠BDE ∴BE=DE ∴BE=CE 如图,半圆O的直径DE=10cm,△ABC中,∠ABC=90°,∠BCA=30°,BC=10cm,半圆O以2cm/s的速度从左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D、E始终在直线BC上,设运动时间为t(s),当t=0(s)时,半圆O在△ABC的左侧且OB=9cm。(1)当t为何值时,△ABC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 (2)当△ABC一边所在直线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时,如果半圆O与直径DE围成的区域与△ABC的三边围成的区域有重叠部分,求重叠部分的面积。 (1)当t为何值时,△ABC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

相切分两种情况,如图, ①左图:当t=0时,原图中OB=9,此时圆移动了OB-OE=9-5=4cm 则:t=4/2=2s; --------------- ②右图:设圆O与边AC的切点为F,此问不用三角函数是无法求出的==>∵∠C=30==>∴OC=OF/sinC=5/sin30=10=BC ==>O与B重合,此时圆移动的长即为OB的长,即9cm ==>t=9/2; ========= (2)如右图:由②得:∠AOE=90 ==>S阴=(90*π*5^2)/360=6.25π 不明之处请指出~~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初三数学几何证明题(经典)

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90°,以AC为直径的⊙O 交AB于点D,过点D作⊙O 的切线DE交BC于点E. 求证:BE=CE 证明:连接CD ∵AC是直径 ∴∠ADC=90° ∵∠ACB=90°,ED是切线 ∴CE=DE ∴∠ECD=∠EDC ∵∠ECD+∠B=90°,∠EDC+∠BDE=90° ∴∠B=∠BDE ∴BE=DE ∴BE=CE 如图,半圆O的直径DE=10cm,△ABC中,∠ABC=90°,∠BCA=30°,BC=10cm,半圆O 以2cm/s的速度从左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D、E始终在直线BC上,设运动时间为t(s),当t=0(s)时,半圆O在△ABC的左侧且OB=9cm。(1)当t为何值时,△ABC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 (2)当△ABC一边所在直线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时,如果半圆O与直径DE围成的区域与△ABC的三边围成的区域有重叠部分,求重叠部分的面积。 (1)当t为何值时,△ABC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 相切分两种情况,如图, ①左图:当t=0时,原图中OB=9,此时圆移动了OB-OE=9-5=4cm 则:t=4/2=2s; --------------- ②右图:设圆O与边AC的切点为F,此问不用三角函数是无法求出的==>∵∠C=30==>∴OC=OF/sinC=5/sin30=10=BC ==>O与B重合,此时圆移动的长即为OB的长,即9cm ==>t=9/2; =========

(2)如右图:由②得:∠AOE=90 ==>S阴=(90*π*5^2)/360=6.25π 不明之处请指出~~

北京市各区2012年高考数学一模试题分类解析(17) 几何证明选讲 理

十七、几何证明选讲 13.(2012年海淀一模理13)如图,以ABC ?的边AB 为直径的半圆交AC 于点D ,交BC 于点E ,EF AB ^于点F ,3AF BF =,22BE EC ==,那么CDE D= , CD = . 答案:60° 11.(2012年西城一模理11) 如图,AC 为⊙O 的直径,OB AC ⊥,弦BN 交AC 于点M .若OC =,1OM =,则MN =_____. 答案:1。 12.(2012年东城一模理12)如图,AB 是⊙O 的直径,直线DE 切⊙O 于点D , 且与AB 延长线交于点C ,若CD =1CB =,则ADE ∠= . 答案:60 。 F E D C B A A B C O M N

12.(2012年丰台一模理12)如图所示,Rt △ABC 内接于圆,60ABC ∠= ,PA 是圆的切线,A 为切点, PB 交AC 于E ,交圆于D .若PA=AE , BD=AP= ,AC= . 答案: 10.(2012年东城11校联考理10)如图,已知PA 是⊙O 的切线,A 是切点,直线PO 交⊙O 于,B C 两点,D 是OC 的中点,连结AD 并延长交⊙O 于点E , 若 ,30P A A P B =∠=? ,则AE = . 答案:7710。 11.(2012年石景山一模理11)如图,已知圆中两条弦AB 与CD 相交于点F ,CE 与圆相切交AB 延长线上于点E , 若DF CF ==,::4:2:1AF FB BE =,则线段CE 的长为 . 答案:7。 E D P C B A

3.(2012年房山一模理3)如图,PA 是圆O 的切线,切点为A ,PO 交圆O 于,B C 两点, 1PA PB ==,则ABC ∠=( B ) A.70? B.60? C.45? D.30? 12.(2012年密云一模理12)如图3所示,AB 与CD 是O 的直径,AB ⊥CD ,P 是AB 延长线上一点,连PC 交O 于点E ,连DE 交AB 于点F ,若42==BP AB ,则 =PF . 答案:3。 12.(2012年门头沟一模理12)如右图:点P 是O 直径AB 延长线上一点, PC 是O 的切线,C 是切点,4AC =,3BC =,则PC = . 答案:60 7 。 C

高中数学高考总复习几何证明选讲习题及详解

高中数学高考总复习几何证明选讲习题 (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矩形ABCD ,R 、P 分别在边CD 、BC 上,E 、F 分别为AP 、PR 的中点,当P 在BC 上由B 向C 运动时,点R 在CD 上固定不变,设BP =x ,EF =y ,那么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y 是x 的增函数 B .y 是x 的减函数 C .y 随x 的增大先增大再减小 D .无论x 怎样变化,y 为常数 [答案] D [解析] ∵E 、F 分别为AP 、PR 中点,∴EF 是△P AR 的中位线,∴EF =12 AR ,∵R 固定,∴AR 是常数,即y 为常数. 2.(2010·湖南考试院)如图,四边形ABCD 中,DF ⊥AB ,垂足为F ,DF =3,AF =2FB =2,延长FB 到E ,使BE =FB ,连结BD ,EC .若BD ∥EC ,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 A .4 B .5 C .6 D .7 [答案] C [解析] 由条件知AF =2,BF =BE =1, ∴S △ADE =12AE ×DF =12 ×4×3=6, ∵CE ∥DB ,∴S △DBC =S △DBE ,∴S 四边形ABCD =S △ADE =6. 3.(2010·广东中山)如图,⊙O 与⊙O ′相交于A 和B ,PQ 切⊙O 于P ,交⊙O ′于Q

和M ,交AB 的延长线于N ,MN =3,NQ =15,则PN =( ) A .3 B.15 C .3 2 D .3 5 [答案] D [解析] 由切割线定理知: PN 2=NB ·NA =MN ·NQ =3×15=45, ∴PN =3 5. 4.如图,Rt △ABC 中,CD 为斜边AB 上的高,CD =6,且AD BD =32,则斜边AB 上的中线CE 的长为( ) A .5 6 B.56 C.15 D.3102 [答案] B [解析] 设AD =3x ,则DB =2x ,由射影定理得CD 2=AD ·BD ,∴36=6x 2,∴x =6,∴AB =56, ∴CE =12AB =562 . 5.已知f (x )=(x -2010)(x +2009)的图象与x 轴、y 轴有三个不同的交点,有一个圆恰好经过这三个点,则此圆与坐标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 ) A .(0,1) B .(0,2)

高考数学几何证明选讲

几何证明选讲 沙市五中高三数学组 一、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如图所示,l1∥l2∥l3,下列比例式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 (1)AD DF = CE BC ;(2) AD BE = BC AF ;(3) CE DF = AD BC ;(4) AF DF = BE CE . 2.如图所示,D是△ABC的边AB上的一点,过D点作DE∥BC交AC于E.已 知AD DB = 2 3 ,则 S △ADE S 四边形BCED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BC,FG∥AD,则EF BC + FG AD =________.

4.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为6,斜边上的高把斜边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的比为3∶2,则斜边上的中线的长为________. 5.(2010·苏州模拟)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D与AC相交于点O,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AB,CD于E,F,且EF∥BC,若AD=12,BC=20,则EF=________. 6.如图所示,在△ABC中,AD⊥BC,CE是中线,DC=BE,DG⊥CE于G,EC 的长为4,则EG=________. 7.(2010·天津武清一模)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DE∥AC,EF ∥BC,AB=15,AF=4,则DE=________. 8.如图所示,BD、CE是△ABC的中线,P、Q分别是BD、CE的中点,则PQ BC = ________. 二、解答题(共42分) 9.(14分)如图所示,在△ABC中,∠CAB=90°,AD⊥BC于D,BE是∠ABC 的平分线,交AD于F,求证:DF AF = AE EC .

高中立体几何证明线垂直的方法(学生).doc

高中立体几何证明线线垂直方法 ( 1)通过“平移” , 根据若a // b,且b 平面 , 则 a 平面 1.在四棱锥 P-ABCD中,△ PBC为正三角形, AB⊥平面 PBC, AB∥ CD, AB=1 DC,E为PD中点 . 求证: AE 2 ⊥平面 PDC. D A E B C P 2.如图,四棱锥 P- 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 PA⊥底面 ABCD,∠ PDA=45°,点 E 为棱 AB 的中 点.求证:平面 PCE⊥平面 PCD; P F E A D B C (第 2 题图) 3.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AB 平面PAD ,AB//CD,PD AD , E是 PB的中点, F 是 CD 上的点,且DF 1 AB,PH为PAD 中 AD 边上的高。2 ( 1)证明:PH 平面 ABCD ; ( 2)若PH 1,AD 2, FC 1,求三棱锥 E BCF 的体积;( 3)证明:EF 平面 PAB .

4.如图所示 , 四棱锥P ABCD底面是直角梯形BA AD , CD AD , CD 2AB, PA底面ABCD, E为 PC的中点, PA= AD。 证明:BE平面PDC; 5. 在三棱锥P ABC 中, AC BC 2,ACB 90o,AP BP AB, PC AC . P (Ⅰ)求证:PC AB ; (Ⅱ)求二面角 B AP C 的大小; A B C 6. 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 PAB是等边三角形,∠PAC=∠ PBC=90 o 证明: AB⊥ PC ( 3)利用勾股定理 7. 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 1 的正方形,PA CD , PA 1,PD 2. 求证 : PA平面ABCD; P D A B C

最新初中几何证明技巧及经典试题

初中几何证明技巧及经典试题 证明两线段相等 1.两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的高平分底边。 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或对角线被交点分成的两段相等。 5.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到三顶点距离相等。 6.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段距离相等。 7.角平分线上任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8.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平行于第三边的直线分第二边所成的线段相等。 *9.同圆(或等圆)中等弧所对的弦或与圆心等距的两弦或等圆心角、圆周角所对的弦相等。 *10.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的切线长相等或圆内垂直于直径的弦被直径分成的两段相等。 11.两前项(或两后项)相等的比例式中的两后项(或两前项)相等。 *12.两圆的内(外)公切线的长相等。 13.等于同一线段的两条线段相等。 证明两个角相等 1.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3.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上的中线(或高)平分顶角。 4.两条平行线的同位角、内错角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6.同圆(或圆)中,等弦(或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圆周角相等,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7.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8.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9.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内对角。 10.等于同一角的两个角相等。 证明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或底边的中线垂直于底边。 2.三角形中一边的中线若等于这边一半,则这一边所对的角是直角。 3.在一个三角形中,若有两个角互余,则第三个角是直角。 4.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5.一条直线垂直于平行线中的一条,则必垂直于另一条。 6.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则两直线垂直。 7.利用到一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8.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9.利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10.在圆中平分弦(或弧)的直径垂直于弦。 *11.利用半圆上的圆周角是直角。 证明两直线平行 1.垂直于同一直线的各直线平行。 2.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的两直线平行。 3.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 4.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 5.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 6.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高考必做20道几何证明答案

几何证明专题 一、解答题 1 .如图,∠BAC 的平分线与BC 和外接圆分别相交于D 和E,延长AC 交过D 、E 、C 三点的圆 于点F. (Ⅰ)求证:EA ED EF 2?=; (Ⅱ)若3EF ,6AE ==,求AC AF ?的值. 2 3 .如图,已知0和M 相交于A、B两点,AD 为M 的直径,直线BD 交O 于点C,点G 为弧BD 中点,连结 AG 分别交0、BD 于点E 、F,连结CE. 2 2 CE EF =

4.如图,已知C、F是以AB为直径的半圆O上的两点,且CF=CB,过C作CD⊥AF交AF的延长线与点D. (1)证明:CD为圆O的切线; (2)若AD=3,AB=4,求AC的长. =, 5.如图,⊙O的直径AB的延长线与弦C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E为⊙O上一点,AC AE DE交AB于点F. (I)证明:DF·EF=OF·FP; (II)当AB=2BP时,证明:OF=BF. 6.如图,⊙O1与⊙O2相交于点A,B,⊙O1的切线AC交⊙O2于另一点C,⊙O2的切线AD交⊙O1于另一点D,DB的延长线交⊙O2于点E. (Ⅰ)求证:AB2=BC·BD; (Ⅱ)若AB =1,AC =2,AD=2,求BE.

7.已知PA 与圆O 相切于点A ,经过点O 的割线PBC 交圆O 于点C B 、,APC ∠的平分线 分别交AC AB 、于点E D 、. (1)证明:ADE AED ∠=∠; (2)若AP AC =,求 PC PA 的值 . 8.如图,半圆O 的直径AB 的长为4,点C 平分弧AE ,过C 作AB 的垂线交AB 于D ,交AE 于F . (1)求证:AF AE CE ?=2; (2)若AE 是CAB ∠的角平分线,求CD 的长. 9.如图所示,已知PA 与⊙O 相切,A 为切点,过点P 的割线交圆于B 、C 两点,弦CD ∥AP ,AD 、 BC 相交于点E ,F 为CE 上一点,且DE 2 = EF ·EC . (1)求证:CE ·EB = EF ·EP ; (2)若CE :BE = 3:2,DE = 3,EF = 2,求PA 的长.

初三经典几何证明练习题含答案

初三几何证明题 经典题(一) 1、已知:如图,O是半圆的圆心,C、E是圆上的两点,CD⊥AB,EF⊥AB,EG⊥CO. 求证:CD=GF. 2、已知:如图,P是正方形ABCD内部的一点,∠PAD=∠PDA= 15°。 求证:△PBC是正三角形.(初二)

3、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M、N分别是AB、CD的中点,AD、BC的延长线交MN 于E、F. 求证:∠DEN=∠F. 经典题(二) 1、已知:△ABC中,H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为外心,且OM⊥BC于M. (1)求证:AH=2OM; (2)若∠BAC=600,求证:AH=AO.

2、设MN是圆O外一条直线,过O作OA⊥MN于A,自A引圆的两条割线交圆O于B、C及D、E,连接CD并延长交MN于Q,连接EB并延长交MN于P. 求证:AP=AQ. 3、如图,分别以△ABC的AB和AC为一边,在△ABC的外侧作正方形ABFG和正方形ACDE,点O是DF 的中点,OP⊥BC 求证:BC=2OP 证明:分别过F、A、D作直线BC的垂线,垂足分别是L、M、N ∵OF=OD,DN∥OP∥FL ∴PN=PL ∴OP是梯形DFLN的中位线 ∴DN+FL=2OP ∵ABFG是正方形 ∴∠ABM+∠FBL=90° 又∠BFL+∠FBL=90° ∴∠ABM=∠BFL 又∠FLB=∠BMA=90°,BF=AB ∴△BFL≌△ABM ∴FL=BM 同理△AMC≌△CND ∴CM=DN ∴BM+CN=FL+DN ∴BC=FL+DN=2OP 经典题(三) 1、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DE∥AC,AE=AC,AE与CD相交于F.

高考数学试题汇编几何证明选讲

第十四章 选修4系列选讲 第一节 几何证明选讲 高考试题 考点一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 (2013年陕西卷,理15B)(几何证明选做题)如图,弦AB 与CD 相交于☉O 内一点E,过E 作BC 的平行线与AD 的延长线交于点P.已知PD=2DA=2,则PE= . 解析:由PD=2DA=2,得PA=PD+DA=2+1=3, 又PE ∥BC,得∠PED=∠C, 又∠C=∠A,得∠PED=∠A, 在△PED 和△PAE 中,∠EPD=∠APE,∠PED=∠A, 所以△PED ∽△PAE, 得 PE PA =PD PE , 因此PE 2 =PA ·PD=3× 答案2.(2011年陕西卷,理15B)如图所示,∠B=∠D,AE ⊥BC,∠ACD=90°,且AB=6,AC=4,AD=12,则BE= . 解析:由∠B=∠D,∠AEB=∠ACD=90°, 得△ACD ∽△AEB, 所以 AC AE =AD AB ,即4AE =12 6 ,所以AE=2, 所以在直角三角形ABE 中, 答案3.(2011年湖南卷,理11)如图所示,A,E 是半圆周上的两个三等分点,直径BC=4,AD ⊥BC,垂足为D,BE 与AD 相交于点F,则AF 的长为 .

解析:如图所示,设圆心为O,连接OA,OE,AE,因为A,E 是半圆周上的两个三等分点,所以AE ∥BC,AE=1 2 BC=2,所以△AFE ∽△DFB,所以 AF DF =AE DB .在△AOD 中, ∠AOD=60°,AO=2,AD ⊥BC,故OD=AOcos ∠AOD=1,AD=AOsin ∠所以BD=1.故 AF= AE BD ·DF=2(AD-AF).解得 答案考点二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1.(2013年重庆卷,理14)如图所示,在△ABC 中,∠ACB=90°,∠A=60°,AB=20,过C 作△ABC 的外接圆的切线CD,BD ⊥CD,BD 与外接圆交于点E,则DE 的长为 . 解析:在△ABC 中, BC=AB ·sin 60°, 由弦切角定理知∠BCD=∠A=60°, 所以 由切割线定理知,CD 2 =DE ·BD, 解得DE=5. 答案:5 2.(2012年湖北卷,理15)如图所示,点D 在☉O 的弦AB 上移动,AB=4,连接OD,过点D 作OD 的垂线交☉O 于点C,则CD 的最大值为 . 解析:连接OC.因为CD ⊥OD,所以又OC 为☉O 的半径,是定值,所以当OD 取最小值时,CD 取最大值.显然当OD ⊥AB 时,OD 取最小值,此时CD=1 2 AB=2,即CD 的最大值为2. 答案:2 3.(2013年广东卷,理15)(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点C 在圆O 上,延长BC 到D 使BC=CD,过C 作圆O 的切线交AD 于E.若AB=6, ED=2,则BC= .

高中立体几何证明方法及例题

由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构成一套完整的定理体系,在应用中:低一级位置关系判定高一级位置关系;高一级位置关系推出低一级位置关系,前者是判定定理,后者是性质定理。 1. 线线、线面、面面平行关系的转化: αβ αγβγ //,// ==???? a b a b 面面平行性质 ??? ? ? 面面平行性质 αγβγαβ //////?? ?? 2. 线线、线面、面面垂直关系的转化: a a OA a PO a PO a AO ?⊥?⊥⊥?⊥αα 在内射影则 面面垂直判定 线面垂直定义 l a l a ⊥??⊥? ??α α 面面垂直性质,推论2 αβ αββα⊥=?⊥?⊥??? ? ? b a a b a , αγβγαβ γ⊥⊥=?⊥? ?? ? ? a a 面面垂直定义 αβαβαβ =--?⊥? ?? l l ,且二面角成直二面角

面面∥面面平行判定2 线面垂直性质2a b a b //⊥?⊥??? α α a b a b ⊥ ⊥???? αα// a a ⊥⊥?? ?? αβα β // αβα β//a a ⊥⊥? ?? a 4. 应用以上“转化”的基本思路——“由求证想判定,由已知想性质。” 5. 唯一性结论: 1. 三类角的定义: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0°<θ≤90 °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0°≤θ≤90° (3)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θ,0°<θ≤180° 2. 三类角的求法:转化为平面角“一找、二作、三算” 即:(1)找出或作出有关的角;(2)证明其符合定义; (3)指出所求作的角; (4)计算大小。

高考理科数学考点解析 几何证明选讲

几何证明选讲 一、填空题 1.(2016·天津高考文科·T13)同(2016·天津高考理科·T12)如图,AB 是圆的直径,弦CD 与AB 相交于点E ,BE=2AE=2,BD=ED ,则线段CE 的长为 . 【解题指南】设圆心为O ,连接OD ,构造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解. 【解析】设圆心为O ,连接OD ,AC ,可得△BOD ∽△BDE ,所以BD 2=BO ·BE=3,所以BD=DE= 因为△AEC ∽△DEB , AE CE DE BE = ,即EC 2=,所以 答案二、解答题 2.(2016·全国卷Ⅰ高考文科·T22)同(2016·全国卷Ⅰ高考理科·T22)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OAB 是等腰三角形,∠AOB=120°.以O 为圆心, 1 2 OA 为半径作圆. (1)证明:直线AB 与☉O 相切. (2)点C ,D 在☉O 上,且A ,B ,C ,D 四点共圆,证明:AB ∥CD. 【解析】(1)设圆的半径为r ,作OK ⊥AB 于K , 因为OA=OB ,∠AOB=120°,

所以OK⊥AB,∠A=30°,OK=OA·sin 30°=OA =r, 2 所以AB与☉O相切. (2)方法一:假设CD与AB不平行, CD与AB交于F,FK2=FC·FD.① 因为A,B,C,D四点共圆, 所以FC·FD=FA·FB=(FK-AK)(FK+BK). 因为AK=BK, 所以FC·FD=(FK-AK)(FK+AK)=FK2-AK2.② 由①②可知矛盾, 所以AB∥CD. 方法二: 因为A,B,C,D四点共圆,不妨设圆心为T, 因为OA=OB,TA=TB,所以OT为AB的中垂线, 又OC=OD,TC=TD, 所以OT为CD的中垂线, 所以AB∥CD. 3.(2016·全国卷Ⅱ文科·T22)同(2016·全国卷Ⅱ理科·T22)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G分别在边DA,DC上(不与端点重合),且DE=DG,过D点作DF⊥CE,垂足为F.

完整word版,高中立体几何证明平行的专题

1 D B A 1 A F 立体几何——平行的证明 【例1】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点E 、F 分 别为棱AB 、 PD 的中点.求证:AF ∥平面PCE ; 分析:取PC 的中点G ,连EG .,FG ,则易证AEGF 是平行四边形 【例2】如图,已知直角梯形ABCD 中,AB ∥CD ,AB ⊥BC ,AB =1,BC =2,CD =1+3,过A 作AE ⊥CD ,垂足为E ,G 、F 分别为AD 、CE 的中点,现将△ADE 沿AE 折叠,使得DE ⊥EC 。 (Ⅰ)求证:BC ⊥面CDE ; (Ⅱ)求证:FG ∥面BCD ; 分析:取DB 的中点H ,连GH,HC 则易证FGHC 是平行四边形 【例3】已知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E, F 分别为AA 1, CC 1, AB 的中点, M 为BE 的中点, AC ⊥BE. 求证: (Ⅰ)C 1D ⊥BC ; (Ⅱ)C 1D ∥平面B 1FM. 分析:连EA ,易证C 1EAD 是平行四边形,于是MF//EA (第1题图)

2 【例4】如图所示, 四棱锥P -ABCD 底面是直角梯形, ,,AD CD AD BA ⊥⊥CD=2AB, E 为PC 的中点, 证明: //EB PAD 平面; 分析::取PD 的中点F ,连EF,AF 则易证ABEF 是平行四边形 (2) 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例5】如图,已知E 、F 、G 、M 分别是四面体的棱AD 、CD 、BD 、BC 的中点,求证:AM ∥平面EFG 。 分析:连MD 交GF 于H ,易证EH 是△AMD 的中位线 【例6】如图,ABCD 是正方形,O 是正方形的中心,E 是PC 的中点。 求证: PA ∥平面BDE 【例7】如图,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 D 为AC 的中点. 求证:AB 1//面BDC 1; 分析:连B 1C 交BC 1于点E ,易证ED 是 △B 1AC 的中位线 A B C D E F G M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经典题(含答案)

初中几何证明题 经典题(一) 1、已知:如图,O是半圆的圆心,C、E是圆上的两点,CD⊥AB,EF⊥AB,EG⊥CO. 求证:CD=GF.(初二) .如下图做GH⊥AB,连接EO。由于GOFE四点共圆,所以∠GFH=∠OEG, 即△GHF∽△OGE,可得EO GF = GO GH = CO CD ,又CO=EO,所以CD=GF得证。 2、已知:如图,P是正方形ABCD内点,∠PAD=∠PDA=150. 求证:△PBC是正三角形.(初二) .如下图做GH⊥AB,连接EO。由于GOFE四点共圆,所以∠GFH=∠OEG, 即△GHF∽△OGE,可得EO GF = GO GH = CO CD ,又CO=EO,所以CD=GF得证。 .如下图做GH⊥AB,连接EO。由于GOFE四点共圆,所以∠GFH=∠OEG, 即△GHF∽△OGE,可得EO GF = GO GH = CO CD ,又CO=EO,所以CD=GF得证。 A P C D B A F G C E B O D

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 CC 1、DD 1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 求证:∠DEN =∠F . 经典题(二) 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 (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 D 2 C 2 B 2 A 2 D 1 C 1 B 1 C B D A A 1 B

初中经典几何证明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几何证明题 经典题(一) 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E F⊥AB ,E G⊥C O. 求证:CD =G F. 证明:过点G 作GH ⊥AB 于H,连接OE ∵E G⊥CO ,EF ⊥AB ∴∠EGO=90°,∠EFO=90° ∴∠EGO +∠EFO=180° ∴E 、G、O 、F 四点共圆 ∴∠GEO=∠HFG ∵∠E GO =∠FHG =90° ∴△EGO ∽△F HG ∴ FG EO =HG GO ∵GH ⊥A B,CD ⊥AB ∴GH∥CD ∴ CD CO HG GO = ∴CD CO FG EO = ∵E O=C O ∴CD =GF 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部的一点,∠PAD=∠PDA=15°。 求证:△PB C是正三角形.(初二) 证明:作正三角形ADM,连接MP ∵∠MA D=60°,∠PAD =15° ∴∠MAP=∠MAD+∠PAD=75° ∵∠BAD=90°,∠PA D=15° ∴∠BAP=∠BAD -∠PAD=90°-15°=75° ∴∠B AP=∠MAP ∵MA=BA ,AP=AP ∴△MAP ≌△BAP ∴∠BPA=∠MPA ,MP=B P 同理∠CPD=∠MP D,MP =C P ∵∠PAD=∠PDA =15° ∴PA=P D,∠BA P=∠CDP=75° ∵BA=CD ∴△BAP ≌∠C DP ∴∠BP A=∠CPD ∵∠B PA =∠MPA ,∠CPD=∠MPD ∴∠MP A=∠M PD=75° ∴∠BPC=360°-75°×4=60° ∵M P=BP,MP=CP ∴BP=CP ∴△BPC 是正三角形

高中数学高考总复习几何证明选讲习题及详解

高中数学高考总复习几何证明选讲习题及详解 一、选择题 1.已知矩形ABCD ,R 、P 分别在边CD 、BC 上,E 、F 分别为AP 、PR 的中点,当P 在BC 上由B 向C 运动时,点R 在CD 上固定不变,设BP =x ,EF =y ,那么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y 是x 的增函数 B .y 是x 的减函数 C .y 随x 的增大先增大再减小 D .无论x 怎样变化,y 为常数 [答案] D [解析] ∵E 、F 分别为AP 、PR 中点,∴EF 是△P AR 的中位线,∴EF =1 2AR ,∵R 固 定,∴AR 是常数,即y 为常数. 2.(2010·湖南考试院)如图,四边形ABCD 中,DF ⊥AB ,垂足为F ,DF =3,AF =2FB =2,延长FB 到E ,使BE =FB ,连结BD ,EC .若BD ∥EC ,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 A .4 B .5 C .6 D .7 [答案] C [解析] 由条件知AF =2,BF =BE =1, ∴S △ADE =12AE ×DF =1 2 ×4×3=6, ∵CE ∥DB ,∴S △DBC =S △DBE ,∴S 四边形ABCD =S △ADE =6. 3.(2010·广东中山)如图,⊙O 与⊙O ′相交于A 和B ,PQ 切⊙O 于P ,交⊙O ′于Q 和M ,交AB 的延长线于N ,MN =3,NQ =15,则PN =( )

A .3 B.15 C .3 2 D .3 5 [答案] D [解析] 由切割线定理知: PN 2=NB ·NA =MN ·NQ =3×15=45, ∴PN =3 5. 4.如图,Rt △ABC 中,CD 为斜边AB 上的高,CD =6,且AD BD =3 2,则斜边AB 上的中线CE 的长为( ) A .5 6 B.562 C.15 D.3102 [答案] B [解析] 设AD =3x ,则DB =2x ,由射影定理得CD 2=AD ·BD ,∴36=6x 2,∴x =6,∴AB =56, ∴CE =12AB =562 . 5.已知f (x )=(x -2010)(x +2009)的图象与x 轴、y 轴有三个不同的交点,有一个圆恰好经过这三个点,则此圆与坐标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 ) A .(0,1) B .(0,2) C .(0, 2010 2009 )

高考中的几何证明选讲

高考中的几何证明选讲 几何证明选讲是新课标新增内容,在我省高考中是选考内容,常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不大,在备考中应从考纲入手,掌握考试要求,在平时训练中,熟练掌握多种题型,以不变应万变。 几何证明选讲常考内容有: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相似三角形、射影定理、圆周角定理、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相交弦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切割线定理等.考题多数是以求角度,线段长度,面积,比值等。 类型一.求比值 例1.(2007湛江一模理)如图1,在△ABC 中,D 是AC 的中点, E 是BD 的中点,AE 交BC 于 F ,则=FC BF . 【解析】作DH//BC 交AF 于H ,则由D 为AC 中点知 1 2 DH FC =, 又DH//BF, E 为BD 中点,易知BF=DH, 所以,BF DH =所以:1 2 BF FC =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例2.(2010天津理科)如图2,四边形ABCD 是圆O 的内接四边形,延长A B 和DC 相交于点P 。若 1 2 PB PA =,13PC PD =,则 BC AD 的值为 。 【解析】因为ABCD 四点共圆,所以∠DAB =∠PCB , ∠CDA=∠PBC ,因为∠P 为公共角,所以PBC ?∽PDA ?,所以 PB PD = PC PA =BC AD ,设PB=x ,PC=y ,则有32x y y x =,即62y x =, 所以 BC AD =3x y =66。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四点共圆与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类型二. 求长度 例3. (2010湖南理科)如图3,过O 外一点P 作一条直线与O 交于A ,B 两点,已知PA =2,点P 到O 的切线长PT =4,则弦AB 的长为________. 【解析】根据切线长定理2 2 16 ,82 PT PT PA PB PB PA == == 所以826AB PB PA =-=-= 【命题意图】本题考察切线长定理。 例4.(2010广东理科)如图4,AB ,CD 是半径为a 的圆O 的两条弦,它们相交于AB 的中点P ,PD=23 a ,∠OAP=30°,则CP =______. 【解析】因为点P 是AB 的中点,由垂径定理知,OP AB ⊥. 在Rt OPA ?中,3cos30BP AP a a ===. A B C D E F H 图1 图2 .O B T A 图3 O A P D C 图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