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程材料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航空材料培训课程设计

航空材料培训课程设计

航空材料培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航空材料的基本分类、性质及用途,理解不同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

2. 使学生了解航空材料的发展历程,把握当前航空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航空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2. 提高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团队协作的能力,通过实践课程,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相关仪器设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航空材料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材料科学在航空领域的重要性和社会责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航空材料领域的基础培训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对航空领域充满好奇,但缺乏深入的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航空材料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金属材料:铝合金、钛合金、高温合金等- 复合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压板复合材料等- 陶瓷材料:氧化铝、碳化硅等- 高分子材料:聚酰亚胺、聚酯等2. 航空材料的性能与测试方法- 力学性能:强度、韧性、硬度等- 热性能:热导率、热膨胀系数等- 电性能:电阻率、介电常数等- 耐腐蚀性能:盐雾试验、电化学腐蚀等3. 航空材料的应用实例与案例分析- 飞机结构材料:机翼、机身等- 动力装置材料:涡轮叶片、燃烧室等- 功能材料:传感器、隐身材料等4. 航空材料的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 新型航空材料的研究进展- 绿色航空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智能航空材料的研究动态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航空材料基本概念与分类第二周:航空材料性能与测试方法第三周:航空材料应用实例与案例分析第四周:航空材料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教学内容与教材章节对应:第一章:航空材料概述第二章:航空材料的性能与测试第三章:航空材料的应用第四章:航空材料的发展趋势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航空材料培训课程的教学效果,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对于航空材料的基本概念、性能及其分类等理论知识点,采用讲授法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北航工程材料课程安排方案

北航工程材料课程安排方案

北航工程材料课程安排方案一、课程目标工程材料是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材料科学思维,为其以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1. 材料科学基础知识(1) 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2) 材料结构与性能(3) 材料表面与界面2. 材料性能测试与表征(1) 材料性能测试方法(2) 材料表征方法3. 金属材料(1) 金属的晶体结构(2) 金属的物理性能(3) 金属的热处理工艺4. 非金属材料(1) 陶瓷材料(2) 高分子材料(3) 复合材料5. 材料热工处理与工艺(1) 材料热处理概论(2) 材料加工工艺(3) 材料表面处理技术6. 环保材料与可持续发展(1) 绿色材料(2) 可再生材料(3) 可降解材料7. 新材料与新技术(1) 纳米材料(2) 生物材料(3) 先进材料应用技术三、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采用讲授、示范、实例分析等形式,对材料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进行系统讲解,引导学生建立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思维模式。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实验方法测试和表征材料性能,掌握材料性能测试与表征的基本技能。

3. 论文撰写:要求学生进行专题研究,撰写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学术论文,并进行答辩。

四、教学评价1.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考察学生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学生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进行评分。

3. 论文答辩:学生提交毕业论文并进行答辩,答辩过程中考察学生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理论水平和思维能力。

五、课程安排1. 第一学期(1) 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2) 材料结构与性能(3) 材料表面与界面2. 第二学期(1) 材料性能测试方法(2) 金属的晶体结构(3) 陶瓷材料3. 第三学期(1) 高分子材料(2) 材料热处理概论(3) 绿色材料4. 第四学期(1) 先进材料应用技术(2) 纳米材料(3) 毕业论文六、实践环节为了加强学生对工程材料课程的理解和应用,可以通过以下实践环节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 实验实践:在每学期安排一定数量的实验课,使学生学会使用实验设备进行材料性能测试与表征,加深对材料的理解。

课程质量标准-航空工程材料

课程质量标准-航空工程材料
3.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4.具备通过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5.能够熟练运用常用的办公软件;
6.熟悉本领域及其相关行业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掌握钢铁材料热处理工艺和原理,具备确定零件工序位置的能力。
素养目标
支撑的可考核指标点
3.1.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立场正确
3.2.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2.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3.具备双师素质,“双师型”教师优先考虑;
4.熟悉高等教育规律,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具备课程开发和专业研究能力,能遵循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设计、实施及评价课程;
5.校外兼职教师,一般应是来自企业的一线技术骨干,熟悉高等教育规律,熟悉材料加工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执教能力。
“航空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课程编号
200204
课程名称
航空工程材料
授课学期
5
课程类别
专业任选课
总学时
32
学分
2
适用专业
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设计工程
课程性质
选修
先导课
后续课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支撑的可考核指标点
1.1.3掌握飞行器常用工程材料的属性
1.3.4学习飞行器零件加工与成形工艺的基本内容及原理
教材编写或选用标准
1.必须依据本学习目标和学习成果要求标准编写或选用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驱动、实践导向的教学思路;
3.教材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来驱动,通过视频、课后拓展作业等多种手段,使学生在各种教学活动任务中掌握相关知识;
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航空材料概论教案模板范文

航空材料概论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航空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航空材料的特性和应用;3. 熟悉航空材料的发展现状和趋势;4.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航空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航空材料的特性和应用;3. 航空材料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教学难点:1. 航空材料的特性和应用;2. 航空材料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航空材料吗?它在航空器中有什么作用?2.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1. 航空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航空材料是指用于制造航空器、航空发动机和机载设备的各类材料;- 航空材料分为轻金属、高温结构材料、先进复合材料、航空用功能材料等。

2. 航空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轻金属:铝、镁、钛等,具有良好的强度、耐腐蚀性、可加工性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器结构件;- 高温结构材料:如高温合金、钛合金等,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用于制造发动机叶片、涡轮盘等;- 先进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具有高强度、低重量、耐腐蚀等特性,用于制造航空器结构件;- 航空用功能材料:如耐高温涂料、密封材料等,用于提高航空器的性能和寿命。

3. 航空材料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航空材料的发展趋势是轻量化、高性能、多功能、环保;- 我国在航空材料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自主研发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高温合金等。

三、课堂讨论1. 提问:航空材料在航空器中的重要性有哪些?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航空材料在航空器中的重要性。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航空材料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应用;2. 指出航空材料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五、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了解航空材料的分类、特性和应用;2. 查找资料,了解我国航空材料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航空材料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应用,使学生了解了航空材料在航空器中的重要性。

《航空工程材料》教学大纲

《航空工程材料》教学大纲

航空工程材料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和内容航空工程材料是中高等职业院校飞行器装配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主要讲述了航空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了解材料的成分,加工工艺、组织、结构、性能及其在航空飞行器上的应用。

课程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在掌握航空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备根据飞机上各种结构零件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对结构零件进行选材、失效分析及处理,为学生以后相关的其他课程以及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任务和要求使学习者了解航空常用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在航空上的应用,具备根据飞机上各种结构零件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对结构零件进行选材、失效分析及处理,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好坚实的基础。

1)了解金属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2)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和结晶,晶体缺陷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3)了解合金的结构和性能,相与组织的概念,熟悉二元合金相图和铁碳合金相图及其应用。

4)熟悉金属塑性变形的实质及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5)熟悉钢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及转变产物的形态和性能。

掌握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及表面热处理的工艺特点和应用。

6)掌握碳素钢、合金钢和铸铁的种类。

牌号、性能及应用。

了解其它金属材料的特点及应用。

7)熟悉常用工程塑料的种类、结构特点、性能和应用。

8)了解工程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

9)了解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

10)熟悉选用工程材料的基本原则,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材料工艺性及经济性,能合理的选用材料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做”的三明治式教学方式。

2.理论教学与教学互动交叉进行,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3.采用案例辅助教学,至少每一单元有一至两个案例。

4.教材结构为一本主体教材和多本辅助教材,随课程要求及时更新和补充。

5.表中所列为内容和学时为对口专业标准内容和课时量,在具体授课时,可根据教授对象适当调整。

《航空航天工程课程设计》等12篇教学大纲(doc 73页)

《航空航天工程课程设计》等12篇教学大纲(doc 73页)

《航空航天工程课程设计》等12篇教学大纲(doc 73页)《管理信息系统(A)》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AM3012、课程名称(中文):管理信息系统(A类)课程名称(英文):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3、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4、先修课程:数据库基础5、面向对象:工业工程、管理工程、机械工程6、开课院(系)、教研室:机械与动力学院7、推荐教学参考书:1.教材:《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第二版,李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教学参考书:《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薛华成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了管理科学、系统工程、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学科交叉的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课程。

可作为工业工程与管理、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应的工程硕士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讲述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原理、结构、技术、系统分析、规划与设计、系统实施及评价、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实例和最新发展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会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规划方法,了解不同应用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及当今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1.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内容:系统、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组成和结构。

了解系统和信息的基本概念,掌握系统的基本形式、信息的基本性质及如何获取企业中的信息资源;了解信息社会中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类型。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2.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技术基础内容: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和Internet基本技术。

了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

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及Internet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掌握并能应用信息系统中基本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

3.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开发方法内容: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开发方法及相应工具。

《航空工程材料及应用》电子教案 第一章 飞机金属结构性能

《航空工程材料及应用》电子教案 第一章 飞机金属结构性能

一、金属的力学性能
1.弹性和刚度
(1)拉伸试验 评价材料力学性能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测定材料的拉伸曲
线,试验所用试样形状、尺寸及加工要求、试验步骤参考《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28.1—2010)。
③强度极限。又称抗拉强度,用σb表示,它表示金属材料在拉力 作用下抵抗破坏的最大能力。试样在拉伸过程中,材料经过屈服阶段 后进入强化阶段后随着横向截面尺寸明显缩小在拉断时所承受的最大 力(Fb),除以试样原横截面面积(S0)所得的应力(σ),称为抗 拉强度或者强度极限(σb),单位为N/mm2(MPa)。计算公式为:
c.强化阶段。试样经过屈服阶段后,若要使其继续伸长,由于材 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不断强化,试样中抗力不断增长,这种现象称为 加工硬化。为此,阶段变形以塑性变形为主,弹性变形为辅。变形较 弹性变形阶段较大。整个试样的横向尺寸在明显减小。
d.颈缩阶段。又称为局部变形阶段,材料变形迅速增大,而应力 反而下降,此时不需要很大的力,材料也会发生急剧的伸长。试件在 拉断前,于薄弱处截面显著缩小,产生“颈缩现象”,直至断裂。
线,试验所用试样形状、尺寸及加工要求、试验步骤参考《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28.1—2010)。
①F-ΔL曲线 在每个拉伸试验完成后,都可以根据试样工作段长度变化量随着试验 力大小的变化,绘制出一条力-伸长量曲线,即F-ΔL曲线。 此曲线可以分成四个阶段,依次为Ⅰ—弹性变形阶段、Ⅱ—屈服阶段 、Ⅲ—强化阶段、Ⅳ—颈缩阶段(局部变形阶段)。
学习目标
➢ 素质目标 [1] 具备良好的个人品德、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 具备航空产品质量第一的意识; [3] 具备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

航空航天材料及应用 教学大纲

航空航天材料及应用   教学大纲

航空航天材料及应用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420207Z10课程名称(中/英文):航空航天材料及应用/Aerospace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学时/学分:48/3先修课程:工程材料基础适用专业: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教材、教学参考书:1.周祖福主编.复合材料学,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2.李成功等编著.航空航天材料,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年;3.傅恒志等编著.空天技术与材料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4.曹春晓等编著.材料世界的天之骄子(航空材料),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5.马康民等编著.航空材料及应用,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6.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主编.航空材料技术,航空工业出版社.2013年。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航空航天材料是航空航天工程发展的物质基础,航空航天高技术领域的需求推动了先进材料科学及技术的发展。

本课程是航空航天工程专业航空宇航制造模块核心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航空航天材料这门专业基础课程,在了解国内外航空航天材料的发展历史和趋势的基础上,构建航空航天结构设计-材料类型与特性-材料在航空航天飞行器中应用的知识链,建立航空航天飞行器结构-材料-制导导航整体化意识,系统讲授典型航空航天材料,也关注其在空天领域的应用。

讲授过程力求信息量丰富,图文并茂,将材料科学与航天航空工程密切相结合,体现课程的系统性和前瞻性。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了解航空航天材料的特殊性、分类、发展历程以及在该领域的国内外差距;掌握轻质高强高韧结构材料、耐高温结构材料、复合材料等航空航天材料的结构性能特性,在航空航天飞行器的应用和各类航空航天材料的工艺技术等;掌握新型航空航天材料及相关加工技术。

学会从材料性质出发,建立航空航天结构设计-材料类型与特性-材料在航空航天飞行器中应用的基本知识结构。

能力:从航空航天材料应用的角度出发,掌握航空航天材料性能和材料选择的技术和方法,将材料特性的知识用于解决材料应用和选型的工程问题;用材料结构的表征方法进行材料性能和选型条件的分析,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掌握最基本的材料设计理念,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提高高性能材料的应用能力;在材料和飞行器有机结合中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分析、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空工程材料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内容
航空工程材料是中高等职业院校飞行器装配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主要讲述了航空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了解材料的成分,加工工艺、组织、结构、性能及其在航空飞行器上的应用。

课程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在掌握航空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备根据飞机上各种结构零件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对结构零件进行选材、失效分析及处理,为学生以后相关的其他课程以及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任务和要求
使学习者了解航空常用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在航空上的应用,具备根据飞机上各种结构零件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对结构零件进行选材、失效分析及处理,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好坚实的基础。

1)了解金属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
2)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和结晶,晶体缺陷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3)了解合金的结构和性能,相与组织的概念,熟悉二元合金相图和铁碳合金相图及其应用。

4)熟悉金属塑性变形的实质及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5)熟悉钢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及转变产物的形态和性能。

掌握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及表面热处理的工艺特点和应用。

6)掌握碳素钢、合金钢和铸铁的种类。

牌号、性能及应用。

了解其它金属材料的特点及应用。

7)熟悉常用工程塑料的种类、结构特点、性能和应用。

8)了解工程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

9)了解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

10)熟悉选用工程材料的基本原则,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材料工艺性及经济性,能合理的选用材料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做”的三明治式教学方式。

2.理论教学与教学互动交叉进行,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3.采用案例辅助教学,至少每一单元有一至两个案例。

4.教材结构为一本主体教材和多本辅助教材,随课程要求及时更新和补充。

5.表中所列为内容和学时为对口专业标准内容和课时量,在具体授课时,可根据教授对象适当调整。

二、学时分配表
三、课题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金属的力学性能
一、教学要求
掌握金属材料的常用的几种力学性能及性能指标。

二、教学内容
1.刚度与弹性;
2.强度与塑性;
3.硬度;
4.韧性;
5.疲劳强度;
6.蠕变及蠕变—疲劳强度。

第二章金属材料的基础知识
一、教学要求
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和结晶,晶体缺陷及其对性能的影响;了解合金的结构和性能,相与组织的概念,熟悉二元合金相图和铁碳合金相图及其应用;熟悉金属塑性变形的实质及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1. 金属的晶体结构。


2. 纯金属的结晶;
3. 合金的相结构及二元合金相图;
4. 金属的冷热加工及再结晶。

第三章铁碳合金
一、教学要求
了解有色金属的牌号、成份、热处理工艺、组织、性能及其在航空上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1. 铝及铝合金;
2. 钛及钛合金;
3. 镁及镁合金;
4. 铜及铜合金。

第四章钢的热处理
一、教学要求
熟悉钢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及转变产物的形态和性能。

掌握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及表面热处理的工艺特点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
1. 钢的热处理原则;
2. 钢的退火与正火;
3. 钢的淬火与回火;
4. 钢的表面热处理。

第五章合金钢
一、教学要求
掌握各类合金钢的钢号、成份特点、热处理工艺、组织、性能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
1. 合金元素的作用;
2. 合金钢的分类和编号;
3. 合金结构钢;
4. 合金工具钢;
5.不锈钢;
6. 耐热钢及高温合金。

第六章有色金属
一、教学要求
了解有色金属的牌号、成份、热处理工艺、组织、性能及其在航空上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1. 铝及铝合金;
2. 钛及钛合金;
3. 镁及镁合金;
4. 铜及铜合金。

第七章高分子材料
一、教学要求
初步了解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分类、性能及应用。

二、教学内容
1. 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2. 高分子材料、航空塑料、航空胶黏剂在航空上的应用;
第八章复合材料
一、教学要求
了解复合材料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二、教学内容
1. 复合材料的分类和特点;
2. 复合材料在航空上的应用;
3. 复合材料的修复。

第九章其他航空非金属材料及航空消耗材料
一、教学要求
了解陶瓷、纺织材料、绝缘材料等其他航空非金属材料及航空消耗材料在航空上的应用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
1. 陶瓷材料与纺织材料;
2. 绝缘材料与绝热材料;
3. 密封材料与航空材料;
4. 航空燃油与液压油;
5. 航空润滑油与润滑脂。

6. 航空清洁剂与防冰液。

第十章构件的选材、失效与金属表面处理
一、教学要求
初步了解航空材料零件的主要失效,熟悉选用材料的基本原则,根据零件的使用性能、材料的工艺性能以及经济性能,能合理选择材料。

二、教学内容
1. 零件的失效形式及原因;
2. 常用的材料无损检测技术;
3. 零件选材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4. 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