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文天祥》同步训练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文天祥》同步训练

文天祥

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分类。

脍()人口惊()失措()风而起

大义()然宁死不()洋洋()意

花言()语()然正气阴谋()计

褒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贬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认真读课文,说说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体现在哪些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三、查阅资料,找一找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下来,并试着背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练习

六年级上册句子练习 一、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她以前哪里笑过? 2.她脸上满是皱纹,倒像风干的橘子,哪里会露出笑脸容来呢? 3.冼星海斩钉截铁地说“我有把握把曲谱好!一定能!” 4.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5.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 6.难道你没有想过吗? 7.难道让学生绝对信从自己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吗? 8.难道你们愿意跟我拼命,给他们看着好玩吗? 9.这高耸云天的的坚固城墙上的一块块砖石,哪一处没洒落过我们英雄祖先的殷红热血? 二、改变句型,使句子语气加重 1.对于别人的大恩大德,我们不能忘记。 2.老师带病坚持工作,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我们不会忘记。 3.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刻苦学习。 4.我不会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 5.认识万物之灵。 6.知识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人类进步的阶。 7.这雄关外面的乱石纵横、野草丛生的一片片土地,处处都洒落过入侵者的累累白骨。 三、缩句: 1.悠扬的旋律有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 2.朴实的士兵庄严地表达他们对祖国的忠诚! 3.国旗是祖国母亲最俊美的脸庞。 4.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放起自己亲手制作的风筝。 5.看台上的观众笑得前俯后仰。 6.现在他已经飘到了看不到陆地的海面上。

7.雄关是我们伟大民族历史的见证人,是一个热血沸腾、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 8.冬季常青的松树上堆满了蓬松的、亮晶晶的雪球。 9.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 四、改为转述句: 1.太阳说:在我看来升旗场是荒凉哨所上最美的一片风景。” 2.他笑着对我说:“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3.一位同伴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 4.蔺相如对秦王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只给您看。” 5、张强对妈妈说:“妈妈,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6.妈妈对我说:“明天我要出差,你能不能照顾好自己?” 五、按要求,写句子 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他能引领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是 ,它是(仿写)2.爱是无形的,它需要用心灵去感受;爱是 爱是(仿写)3.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分外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 爱心是 爱心是 4.老人把勾丝放在脊背上,又把钩丝握紧在手里。(改为被字句) 5.我们犯了错误后才想办法补救。我们事前三思而后行。(用关联词连成一句) 六、用下列词语写句子: 1.……像…… 2.……般的…… 七、修改下列句段:(在原句上修改)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复习题及答案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复习题 班级姓名 1.《稻草人》的作者是(1894—1988)原名,著名、编辑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童话集有《》、《》等。 2.《自相矛盾》选自《韩非子·难一,作者,时期思想家。《画蛇添足》选自《》。 3.查字典,理解词语。 自相矛盾:。 画蛇添足:。 4.查资料填空。 安徒生(1805—1875),国19世纪著名创始人。被称为,他一生共计写了童话篇,代表作有《》、《》、《》等。小女孩共次擦烧了火柴,分别看到了、、、、,最后她。 5.《刺猬汉斯》是国作家写的(体裁)。我还读过他的其他的童话有《》、《》、《》等。课文中的刺猬汉斯遇见了个国王,第一个国王是,第二个国王是。 6.(1)于右任(1879—1964),陕西三原人,中国,早年参加,追随,进行反对的革命。《望大陆》于公开发表,立刻打动了无数。这首诗是于右任先生的一首。 7.背诵并墨写《望大陆》 8.查资料填空。 (1)香港,简称“港”,包括、和。因地产沉香在此出口而得名,故又称“”、“”。年月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2)祖国母亲的代称有华夏、、、等。

(3)中国人可以称华夏儿女,也可称子孙,还可以称的传人。 9.查资料填空。 长城:秦始皇来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将、、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俗称“”,也叫秦长城。明代前后修筑长城达18次,西起,东至,总长,俗城明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10.《山海关》的作者是,文章向我们介绍了。 11.读课文,填空。 (1)中国“东方第一哨”在,位于东经,北纬,是祖国大陆的。 (2)课文采用了和对话的方式,主要写了:○1;○2;○3。三方面的内容,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1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在大人们的责骂和追问声中,我们委屈地献上了革药和小鱼。老师一下子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泪水一滴一滴掉在我们脸上…… (1)老师为什么一下子搂住了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 。 (2)这里没有写老师说话,如果老师说话,她会说些什么呢? 。 13.《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文章通过对母亲关心,照顾“我”的细致描写,表达了“我”对母亲。 1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文中的这两种声音是指什么? 。 (2)作者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的原因是什么? 。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8 文天祥|语文S版 (4)

18、文天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脍、趋、俘、铿、锵、押、刑、囚”8个生字,理解“脍炙人口、铿锵、押送、刑具、囚室、炽热、日趋、效法、骁勇善战、大义凛然、花言巧语”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3、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崇高的民族气节。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古至今,我们国家出现了不少民族英雄,他们身上表现一种不屈于外来强权的民族精神。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流传千古,你知道他是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课文,进一步了解文天祥。 二、预习导学。 1、初读课文,画出生字自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给下列划线生字注音,并朗读。

脍炙人口()日趋腐朽()被俘()铿锵() 关押()刑具()囚室() 2、联系上下文解决词语。 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 效法:找比人的做法去做。 骁勇善战:十分勇猛,善于作战。 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 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 大义凛然:指十分严肃,可敬的样子。 3、知识链接:文天祥《过零丁洋》以及译文。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文天祥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争停止已经过了四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身世遭遇好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说说你对文天祥有那些了解? 四、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文天祥》同步练习D卷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文天祥》同步练习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34分) 1. (6分)给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炽热________(zhìchì)骁勇________(náo xiāo)脍炙人口________(kuài huì)铿锵________(jiānɡqiānɡ)说客________(shuōshuì)宁死不屈________(nìnɡnínɡ) 2. (8分)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我还________(hái huán)有两本故事书没还________(hái huán)给学校图书馆。 ②小猫伸长爪________(zhǎo zhuǎ)子,用前爪________(zhǎo zhuǎ)抓破了我的衣服。 ③银行________(háng xíng)的前面是一条人行________(háng xíng)道。 ④我的学校在东边,每天早晨,我都朝________(cháo zhāo)着朝________(cháo zhāo)阳升起的方向前进。 3. (10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分类。 脍________人口________风而起大义________然阴谋________计 宁死不________ 洋洋________意花言________语________然正气 褒义词:________ 贬义词:________ 4. (12分)补充词语。 贪________怕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正气花________巧________

语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 一,词语(拼音见课本) 稻穗白喉耕种褐色烤鹅蜷腿冻僵擎着旗帜电钮蜿蜒无垠盔甲捍卫萦绕 遨游鼻涕拽住吆喝瘫痪侍弄捶打腼腆誊写谨慎要挟轻蔑陡坡测绘竣工藐视窑洞澎湃琥珀松脂粘稠美餐孵化巢穴颓丧蠢事明媚狡黠抿嘴警惕撞碎胆怯推辞削弱奴隶栅栏雌雄惦记海滨啤酒崛起镰刀垒球潇洒骨骼贪婪平庸 沉甸甸 火柴梗 二,成语(拼音见课本) 巍然耸立名不虚传浑然一体连绵起伏龇牙咧嘴悬崖峭壁攀山越岭如雷贯耳 惊涛骇浪碧波万顷愚不可及鱼贯而出面面相觑饶有兴趣郑重其事负荆请罪 身先士卒絮絮叨叨得意扬扬漫天彻地脍炙人口威风凛凛拈弓搭箭如饥似渴 三,诗词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这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整首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译文: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伤。我奉劝皇上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选取更多的人才。 竹石 明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 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童话寓言之旅 课题课时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备注 1 稻草人2课时1.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刻画的人物的思想感情,能对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3.会认“肤、怠、穗、瘪、搓”5个字,会写“肌、肤、懒、穗、 喉、耕、橘、祸、挽、甸”11个字,掌握“肌肉、皮肤、稻穗、勉 强、白喉、耕种、橘子、褐色、挽救、祸事、沉甸甸”等词语。 了解在稻田 里发生了怎样的 故事,稻草人看 到了什么,想到 了什么,是怎么 做的,结果如何。 理解作者刻 画的稻草人是个 怎样的人物。 2 寓言两则2课时1.朗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寓言内容,能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3.会认“矛、弗、卮、遂”4个字,会写“矛、盾、弗、祠、遂”5 个字。 读懂课文内 容,理解寓意。 结合注释或 查字典理解文中 一些字的意思,进 而读懂课文内容。 3 卖火柴的小女孩2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同情小女孩悲惨 的遭遇。 3.会认“僵、梗”2个字,会写“裙、哆、嗦、烤、蜷、灌、僵、 焰、铜、烘、梗、腮”12个字,掌握“围裙、哆哆嗦嗦、烤鹅、蜷 腿、冻僵、火焰、暖烘烘、火柴梗、两腮通红”等词语。 理解课文内 容,学习运用在 阅读中进行旁批 的学习方法,深 入理解文章的语 言文字。 理解课文所 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刺猬汉斯1课时1.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学会对童话中的人物进行评价。 3.会认“讽、磕、诫、膏”4个字。读读记记“冷嘲热讽、告诫、 药膏、兑现、不屑一顾、言而无信、悉心照料”等词语。 读懂课文内 容,知道课文写 了哪几件事。 深入理解文 中作者塑造的人 物形象,领悟作者 的表达意图。 5﹡尼尔斯骑鹅历险记1课时 1.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尼尔斯是个勇敢、善良、有 爱心的孩子。 2.会认“戚、杈、蹑、陀、眩”5个字。读读记记“亲戚、树杈、蹑 手蹑脚、晕眩”等词语。 能独立读懂 课文内容。 理解尼尔斯 是个怎样的孩子。

【K12学习】六年级语文上18文天祥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18文天祥教案 教学 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读准它们的字音,区分它们的字形。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天祥的爱国热情和坚贞不屈的英勇气概。 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重点 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天祥的爱国热情和坚贞不屈的英勇气概。 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 课时一课时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①这两句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脍炙人口的诗句,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作。这正是他那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的真实写照。 段导读:第1自然段赞扬了文天祥崇高的爱国精神。

􀀌文天祥所处的时代,是蒙古贵族向南宋发动进攻和南宋政权日趋腐朽的时代。父亲的教育和影响,在文天祥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种下了爱国的种子。[②“深深地”一词说明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 段导读:第2自然段讲文天祥受时代和父亲教育的影响,成为一名爱国青年。 部分:由文天祥脍炙人口的诗句引入课文,概括介绍文天祥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他产生爱国热情的原因。 􀀍1271年,蒙古汗?国改称大元,并在之后的四年中,大举南侵,先后攻陷了南宋许多地方。南宋的许多文官武将贪生怕死,不是弃城逃跑,就是不战而降。一时间,朝廷内外惊慌失措?。[句导读:写出了当时政治形势的危急——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在这危急时刻,在江西赣州做地方官的文天祥,变卖了自己的家产作为军饷,征集义兵组成勤王军,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元斗争之中。[③文天祥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他的起兵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他们悲观地认为元军来势凶猛,文天祥带的兵都是临时招募来的,这不是赶着羊群去和老虎斗,白白送死吗?文天祥郑重地说:“国家有难,却没人来解救,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啊!今天我组织勤王军,就是想为天下人做个抗击元军、不怕牺牲的榜样,希望各地官民效法,共同保卫国家。”[④从这句

六年级上册语文s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姓名: 一、读拼音,写词语。 qiān chuíwàn záo fěn shēn suì g?fén shāo qīng mièmi?o shìyāo xié ()()()()()()kān cèd?u qiào níjiāng chà dào zhuó làng pái kōng jīng tāo hài làng ()()()( )( )( ) h? xiào lóng yín kēng qiāng h?pòshèn chūnián chóu xiáng xì ( )( )( )( )( )( ) róu héhéxiéchéng xiàn fūhuàmíng meìtuí sàng yú ch?n ( )( )( )()()()()k?i gēj?ng tìji?o xiámiàn miàn xiāng qùzhèng zhòng qí shìyōu y? ()()()()()()二、比一比,再组词。 挟()挠()藐()俊()桧() 狭()绕()蔑()峻()刽() 陕()饶()貌()竣()绘() 峡()脍() 戌()稠()宵()博()抿() 戊()调()霄()搏()眠() 戍() 三、补充词语。 ()崖()壁()风怒()全()以() ()山()岭()()人口惊()失() 阴谋()()大()()然()死不() ()然()气()()得意()言()语

()雷()耳心潮()()震()动() 披()斩()()向()敌低()婉() 抑()顿()斩()截()()不足() ()无()事( ) ( ) 而出()()云霄 ()先()后()不()及欲()又() 四、按要求填空。 1、“锤”字的读音是(),第五画是();“凿”的读音是(),第十一画是()。“千锤万凿”的意思是()。“浑”字的读音是(),第九画是();“岩”的读音是(),第一画是()。“勘”字是()结构,用音序查字法查字母(),用部首应查()部。 2、《石灰吟》中“吟”的意思是(),作者是()代的()。诗中最能表现思想感情的诗句是()。借写(),暗含诗人()精神。 3、《竹石》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著名“扬州八怪”之一的()。诗人借咏竹石,表现人()的精神。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劲的意思是(),任尔的意思是()。这句话的意思是(),表达了诗人()。 5、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清白的意思是(),这句话的意思是(),表现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整理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 1、本学期培养的良好学习习惯: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 2、搜集资料的途径有:看报刊、采访、上网、参观有关展览。 3、搜集资料常用的方法有:做摘抄笔记、拍照片、编辑剪报、制作资料卡片。 第一单元知识点 1、我们爱你啊,中国 1、《我们爱你啊,中国》是一首诗歌,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墨赞美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全诗按总分总的结构写的。 2、全诗分为三部分,开头歌颂祖国的(幅员辽阔)、总写(对祖国的热爱)。第二部分从从五个方面赞美了祖国, 即(山河无比壮丽,物产闻名世界,民族风物迷人,文化古老灿烂,民族精神伟大)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之情。学了课文,我想用这些成语来赞美祖国:地大物博、气壮山河、山清水秀、锦绣中华、万里河山。 2、郑成功 1、《郑成功》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歌颂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2、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民族英雄:文天祥岳飞郑成功林则徐张自忠戚继光霍去病郑和 当代民族英雄:鲁迅钱学森邓稼先许海峰邓小平 3、郑成功是中国明清之际军事家、民族英雄。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 4、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他们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 从祖国内地来到台湾的,有不少爱国的读书人,郑成功让他们办起了学校。他还规定高山族子弟读书可以免除徭役。这样一来,高山族和汉族的关系更融洽了。郑成功建设台湾的两件实事是:发展生产,兴办教育。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这句话在全文中起总结全文、深化中心作用。 5、载歌载舞:载:又、且。负隅顽抗:负,依仗、依靠;隅,角落。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1、《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讲了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对祖国强烈的爱。 2、肖邦: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作品有《革命练习曲》、《悲伤》。 3、中外爱国音乐家有: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冼星海、聂耳。 4、课后第4题:a、埃斯内尔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为的是让肖邦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b、“弥留之际”指病重快要死的时候,肖邦对姐姐说的话,表达了他至死不忘祖国强烈的爱国情感。 5、悲愤欲绝:欲,将要。绝,死亡。与世长辞:辞,告别。 4、古诗两首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之后惊喜欲狂的心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定生活的思想。“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一句准确地表达了诗人的归心似箭禾口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2)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3)全诗体现了一个“喜”字,从“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却看妻子愁何在”等词句可以体会到诗人因听到大唐军队收复失地而欣喜。 2、《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1)爱国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一文天祥我自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横刃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一一谭嗣同 (2)爱国诗篇: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杜甫《春望》文天祥《过零汀洋》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

---------------------------------------------------------------最新资料推荐------------------------------------------------------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 语文 S 版六年级上册 3、《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握课文内容, 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3、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深切同情,能从中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 1. 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及作者想象的合理。 2. 从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听歌再次感受课文一首悲情的《火柴天堂》把我们再次带到了那个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的大年夜,再次来到我们上一节课刚认识的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身边,她的命运将何去何从呢?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听完这首歌,同学们再默读课文用一个词形容读完这个故事的感受。 生: (凄美动人,凄美: 1 / 6

凄惨美丽。 )师: 小女孩命运很凄惨,可是大家为什么觉得又是美丽的呢?为什么说小女孩大年夜冻死街头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在文中找出最能解答这个问题的一句话。 生: 他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他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三、整体感知,重点感悟课文第二部分(511 自然段)她曾经看到过什么美丽的东西呢?又是怎样看到的呢?默读第 511 自然段,看看在寒冷和饥饿中小女孩几次擦然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她分别看到了什么?(找到答案在课文中批注出来)(师生共同填写表格)第几次擦然火柴幻象现实第一次大火炉寒冷第二次烤鹅饥饿第三次圣诞树孤独第四次奶奶痛苦第五次奶奶冻死街头四、深入研读第一次擦燃火柴的部分 1、师提示: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你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小女孩的现实生活是怎样的?说明什么?生答: 生活寒冷,需要温暖。 2、对于小女孩第 1 次擦燃火柴是的心理描写。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字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她开始敢不敢抽出一根?可是最后终于抽出了一根说明什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四单元 18 . 文天祥》优质课教学设计_13

课题 18*、文天祥执笔人 集体备课个案补充【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认识“脍、趋、俘、铿、锵、押、邢、囚”等生字,理解 “脍炙人口、铿锵有力、日趋、效法、骁勇善战、大义凛然”等词语的 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重点) 2、学习课文时,抓住课文中的具体事例,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 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重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 主气节。(难点) 【教学准备】 文天祥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学 同学们,从古到今,我们国家出现了不少民族英雄,如虎门硝烟的 林则徐,抗金英雄岳飞等,他们身上表现出一种不屈于外来强权的民族 精神。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诗句“人生自古 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流传千古,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今天,我们 就来通过课文,进一步了解文天祥。感悟他那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 民族气节。

出示自学提示: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2、课后生字所组成的词语“脍炙人口、日趋腐朽、被俘、铿锵、关押、 刑具、囚室”这些词语中,那些生字的字音容易读错。你能把正确的读音提示给同学们(重点:脍),这些字中,你认为那些生字最不好记,你有什么好方法,提示给同学。 3、朗读课文后,思考:文章写了哪两个国家之间的斗争? 4、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你能找出文中对他的评价吗? (提示:围绕“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等关键词句)5、认真读第3自然段,抓住文天祥的语言,在文中勾画出来,从人物的语言体会到了什么? (提示:从文天祥的语句体会到了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为国家担忧,以实际行动抗击元军,保卫国家。) 6、细读课文第5自然段,从文中画出文天祥严词拒绝投降的语言及所写下的诗句,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文天祥怎样的气节? 提示(这句诗的意思: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诗句表达了文天祥慷慨激昂,大义凛然的气节。) 7、面对张弘范的花言巧语,文天祥有什么样的态度,他又是怎样的回答的呢?反复品析文天祥的语句,朗读时应读出怎样的语气呢? (提示:抓文天祥的语言、朗读,读出无比轻蔑的语气。) 8、在第8自然段中,你还从哪些句子感受到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在文中勾画出来,反复品读,仔细体会。 (提示:抓他说的两句话“金石之性、要终愈硬、性可攻耶?”我是宋朝的状元宰相,宋朝亡了,我只有死,一死之外,无可为者。) 9、对比文章的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段和中间部分有什么关系? (提示:开头概况——中间具体——结论总结)

18 文天祥

六年级上期第四单元十八课文天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脍、趋、俘、铿、锵、押、刑、囚”8个生字,理解“脍炙人口、铿锵、押送、刑具、囚室、炽热、日趋、效法、骁勇善战、大义凛然、花言巧语”等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崇高的民族气节。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查阅文天祥的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从古至今,我们国家出现了不少民族英雄,他们身上表现一种不屈于外来强权的民族精神。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诗句(课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流传千古,你知道他是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课文,进一步了解文天祥。(出示文天祥图) 2、学生活动:同学们发言,谈谈自己认识的文天祥,交流自己课前所搜集的资料。 3、课件出示文天祥简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词。(让学生个人读,全班读。) 3、整体把握课文: A、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B、通过读课文,想想: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事? (文天祥所处的时代,是蒙古族向南宋发动进攻和南宋政权日趋腐朽的时代。蒙古汗国改称大元,并在之后的四年中,大举南侵,先后攻陷了南宋许多地方。南宋的许多文官武将贪生怕死,不是弃城逃跑,就是不战而降。一时间,朝廷内外惊慌失措。) C、你对文天祥有哪些了解?(分段)(课件) 文天祥是一个具有炽热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的人(第1自然段) 文天祥是在父亲的教育与影响下,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青年。(第2自然段)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际,举兵抗元,最终失败。(第3、4自然段) 文天祥拒绝劝降,为国捐躯,视死如归。(5—8自然段) 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千秋长在,鼓舞着无数仁人志士。(第9自然段) 三、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感悟理解 1、写人要通过人物的什么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本课是通过什么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语言具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全优发展_语文S版

2019-2019学年上学期六年级期中检测卷 (1) 五个字按笔画数由少到多排列,第三个是( ) (2)五个字按音序排列,第二个是()。 (3)整体认读音节是()。 ⑷“吕”是()结构,拼音是()。 一、字词练习。(21分) 1. 用“ ”选出加点字词的正确读音。(8分) (1)参(c 6 c引)加这次活动的人,文化水平参差(c m ch a c m c i) ? ? ? 不齐,可动手操作能力却一个不差(ch a c i)。 (2)我们踏着荆棘(j in gj i x in g l a,艰难(n an n a)地爬上了巍(w ? ? ? ? 百w百)峨的白石山,站在山顶,放眼望去,太行山蜿蜒(w①ydn wdn y an) ? ? 起伏,犹如绿色的浪涛(sh①t a o)。 2. 根据拼音写词语。(9分) t m hu cn()在床的16岁女孩儿用好心人捐的电脑,在网上发了一篇《我拾荒的母亲》的帖子,mi co()述了母亲因捡垃圾而招人j i ()讽和mi & )视的经历。母亲忍r# )负重,坚强地承受着。母亲用卖废品的钱,总会给她I in()回沉di a n di a()的好吃的, 让她h du()咙蠕动,心潮p印g p a()。她说母亲是世界上独一 无二的,她也感谢那些给过她帮助的好心人…… 3. 查字典填空。(4分) 怠耸汁币吕 二、补充词语。(13分)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分类。 (6 分) 对牛弹()大义() 然 冷()热() ()生怕 死()直气壮()天立地花言()语所()无敌 (1)褒义词: (2)贬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4分)

六年级语文上18文天祥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18文天祥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教学 要求 .学习本课的生字,读准它们的字音,区分它们的字形。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天祥的爱国热情和坚贞不屈的英勇气概。 3.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重点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天祥的爱国热情和坚贞不屈的英勇气概。 2.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 课时 一课时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①这两句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脍炙人口的诗句,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作。这正是他那炽热的爱

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❶的真实写照。 段导读:第1自然段赞扬了文天祥崇高的爱国精神。 􀀌文天祥所处的时代,是蒙古贵族向南宋发动进攻和南宋政权日趋腐朽的时代。父亲的教育和影响,在文天祥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种下了爱国的种子。[②“深深地”一词说明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 段导读:第2自然段讲文天祥受时代和父亲教育的影响,成为一名爱国青年。 第一部分:由文天祥脍炙人口的诗句引入课文,概括介绍文天祥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他产生爱国热情的原因。 􀀍1271年,蒙古汗❷国改称大元,并在之后的四年中,大举南侵,先后攻陷了南宋许多地方。南宋的许多文官武将贪生怕死,不是弃城逃跑,就是不战而降。一时间,朝廷内外惊慌失措❸。[句导读:写出了当时政治形势的危急——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在这危急时刻,在江西赣州做地方官的文天祥,变卖了自己的家产作为军饷,征集义兵组成勤王军,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元斗争之中。[③文天祥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他的起兵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他们悲观地认为元军来势凶猛,文天祥带的兵都是临时招募来的,这不是赶着羊群去和老虎斗,白白送死吗?文天祥郑重地说:“国家有难,却没人来解救,这是多么令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文天祥》同步练习(I)卷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文天祥》同步练习 (I)卷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文天祥》同步练习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共20题; 共95分) 1.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分类。 脍________人口 ________风而起大义________然阴谋________计宁死不________ 洋洋________意花言________语 ________然正气褒义词:________ 贬义词:________ 2. 多音字组词和hé________ hè________ 磨mó________ mò________ 3. 补充词语。 贪________怕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正气花________巧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善战________ ________人口大义________ ________ 4. 给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炽热________ 骁勇________ 脍炙人口________ 铿锵________ 说客________ 宁死不屈________ 5.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6. 综合性活动。 三年级班准备6月15日下午三点在本班教室开展“我爱祖国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张老师安排你去邀请李校长参加活动,你见到李校长后说:“________”。 请你以三班班委会的名义提前一天在班务栏里写一个通知。 7. 缩句①升旗场是荒凉哨所上最美的一片风景。 ②我眼睁睁地看着雪漫旷野。 8. 课文《成长》写的是“我”在意大利的一个面包房里认识了一个叫约翰的小孩,他每天都到面包房买意大利香肠,有天我偶然看到大雪天他在投送报纸,后来,我才知道________。 9. 看拼音,写词语。 liù gǒu yā yì jiào hu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0. 填一填。 “人”字进门金光________,“日”字进门站中________,“口”字进门________声好,“耳”字进门听新________,“木”字进门________不住。 11. 指出下面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考,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

2016-2017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试卷 语文S版(精品)

语文S版2016-2017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4分) yú chǔn tān huàn wān yán dǒu qiào()()()() pénɡ pài miǎn tiǎn jǐn shěn jīnɡ jí()()()() 二、补充词语,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6分) 争先()后——()面面相()——() 自强不()——()名不()传——() 如雷()耳——()()头丧气——() 三、我会选。(5分) 1、下面哪篇不属于写人的文章。() A、《永远的歌声》 B、《稻草人》 C、《詹天佑》 D、《老人与海》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 A、泰山的壮观景象 B、庐山的壮观景象 C、黄山的壮观景象 D、华山的壮观景象 3、下面哪个故事不是三国故事() A、赤壁大战 B、草船借箭 C、三顾茅庐 D、负荆请罪 4、“扬长避短”中“扬”的意思是() A、举起、升起 B、飘动、飘荡 C、发扬 D、传播 5、“她对生活没有特别大的奢望—— 全家人健康、幸福,就是她唯一的,也是最大的企盼了。”这句话中的破折号表达的意思是() A、解释、说明 B、话题的转换 C、声音的延长 四、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语段中的错误。(5分) 这里景色秀丽,村前是一个大池塘,塘水清如明镜,篮天白云倒映着水中,塘中荷花点点;竹林中山雀,画眉和小鸟对唱,鸣声清脆悦耳,村后是一清翠的竹林,到过这里的们都说它真像一副漂亮美丽的风景画。

五、判断题。(10分) 1、“当日东南风起甚紧”,中的“甚”是“甚至”的意思。() 2、在不知道“蔺”的读音时,用部首查字法最方便。() 3、“曹操”是《水浒传》中的人物。() 4、“我需要努力。”与“我不得不努力”表达的意思基本是相同的。() 5、“敌视、憎恶、怨恨、埋怨、不满”是按程度由深到浅的顺序排列的。() 6、“上学”中的“上”与“下乡”中的“下”都含有去的意思。()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唐朝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说的。() 8、“川流不息、阴谋鬼计、聚精会神、拨苗助长、纷纷扬扬”这组词中有两个错别字。() 9、“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句话中两个“幸福”的含义相同。() 10、《秋天的怀念》、《花边饺子的爱》以及《为了五美元的礼物》都是写伟大的母爱。() 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4分)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两个“幸福”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积累与运用。(10分) 1、“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来自寓言故事,我还能写出四个这样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河大合唱》是由______________写的词,_______________谱的曲。 3、我能默写一首托物言志的诗。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六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教学进度表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六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教学总要求一:教学内容 1 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2篇。 2 6个语文百花园。 3 学习链接、阅读链接、指南针。 二:教学目标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造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和学会生存的启蒙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2、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近字。 3、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习本册的164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能分清文章中的事物与联想;能提高默读的速度;能选择句子的表达方式;学会积累词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会读科普文章,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学习收集有关的资料。 6、能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一件事;能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写人;练习从内容、词语、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把自己写得不具体的作文改具体;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能写书信和其他常见应用文;会在文章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逐步养成课外读物阅读的习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5万字。 7、能听广播说说自己的感想;听录音以后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 三:教学重点 1 认识138个字,会写164个字,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的识字能力。 2 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课外阅读不少于25万字。 4 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四:教学难点 1 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 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文天祥》同步训练

文天祥 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分类。 脍()人口惊()失措()风而起 大义()然宁死不()洋洋()意 花言()语()然正气阴谋()计 褒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贬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认真读课文,说说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体现在哪些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三、查阅资料,找一找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下来,并试着背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