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油国家标准文件
各种植物油生产国家标准批号

各种植物油生产国家标准批号
一、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1988)规定:
1、酸价--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葵花油、胡麻油、茶油、麻油、玉米胚芽油、米糠油≤4;棉籽油≤1
2、过氧化值(meq/kg)--花生油、葵花油、米糠油≤20;菜籽油、大豆油、胡麻油、玉米胚芽油、棉籽油、茶油、麻油≤12
3、浸出油溶剂残留量(mg/kg)≤50
二、色拉油卫生标准(GB 13103-1991)规定:
1、酸价≤0.3
2、过氧化值(meq/kg)≤10
三、精炼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15197-1994)规定:
1、酸价≤0.5
2、过氧化值(meq/kg)≤10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食用油按照其精炼程度,一般分为四个等级,4级到1级,级别越高,其精炼程度越高。
一级油和二级油的精炼程度较高,经过了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过程,具有无味、色浅、烟点高、炒菜油烟少、低温下不易凝固等特点。
精炼后,一、二级油有害成分的含量较低,但同时也流失了很多营养成分。
三级油和四级油的精炼程度较低,只经过了简单脱胶、脱酸等程序。
其色泽较深,烟点较低,在烹调过程中油烟大。
由于精炼程度低,三、四级食用油中杂质的含量较高,但同时也保留了部分营养。
菜籽油质量等级执行标准

菜籽油质量等级执行标准
菜籽油质量等级执行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销售、检验菜籽油的质量等级。
2. 规定
2.1 质量等级
菜籽油按其质量等级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2.2 质量指标
菜籽油质量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
(1)一级:色泽金黄,透明,无异味,酸值≤1.0mgKOH/g,过
氧化值≤10mmol/kg,不溶于正己烷的物质≤0.05%。
(2)二级:色泽浅黄,透明,无异味,酸值≤2.0mgKOH/g,过
氧化值≤20mmol/kg,不溶于正己烷的物质≤0.10%。
(3)三级:色泽淡黄至浅棕,透明或微浊,无异味,酸值
≤3.0mgKOH/g,过氧化值≤30mmol/kg,不溶于正己烷的物质≤0.15%。
2.3 检验方法
油脂质量检验应符合GB/T 5530-2017《油脂化学分析方法》的规定。
3. 标志
符合本标准要求的菜籽油应在包装上标明质量等级,并注明生产
日期。
4. 包装
菜籽油应该采用食品级卫生包装材料包装,并在包装上标明产品
名称、净含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
5. 贮存与运输
菜籽油应储存在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和受潮。
在运输过程
中应该避免与有毒有害物质接触,防止翻车、倒塌等事故发生。
6. 附则
对于本标准未涉及的内容,应参照GB 2715-2018《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标准的规定执行。
食用油产品标准号对照表(3篇)

第1篇一、前言食用油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为了规范食用油市场,提高食用油产品质量,我国制定了多项食用油产品标准。
本对照表旨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食用油产品标准号对照信息,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食用油产品。
二、食用油产品标准号对照表1. 食用植物油(1)GB 11766-2007《植物油》该标准规定了食用植物油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2)GB 1535-2003《植物油脂酸价和皂化值测定法》该标准规定了植物油脂酸价和皂化值的测定方法。
(3)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该标准规定了食用植物油的卫生指标、理化指标、感官要求等。
2. 花生油(1)GB 1536-2003《花生油》该标准规定了花生油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2)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该标准规定了花生油的卫生指标、理化指标、感官要求等。
3. 棕榈油(1)GB 23347-2009《棕榈油》该标准规定了棕榈油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2)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该标准规定了棕榈油的卫生指标、理化指标、感官要求等。
4. 葵花籽油(1)GB 1537-2003《葵花籽油》该标准规定了葵花籽油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2)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该标准规定了葵花籽油的卫生指标、理化指标、感官要求等。
5. 花生调和油(1)GB 18186-2012《花生调和油》该标准规定了花生调和油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2)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该标准规定了花生调和油的卫生指标、理化指标、感官要求等。
[农业]菜籽标准
![[农业]菜籽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76adcdfbed5b9f3f80f1c4a.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菜籽油GB1536-2004代替GB1536-198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发布前言本标准5.2中的表1、表2的部分指标、5.4和第7章、第8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是对GB 1536-1986《菜籽油》的修订。
本标准与GB 1536-1986的主要技术差异:——本标准的结构、技术要素及表述规则按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进行修改;——根据菜籽油的原料及采用的加工方式,对其进行了分类和定等;——对上述标准中特征指标和质量指标项目进行了调整;——对质量指标中相关指标值作了修订;——对芥酸定义和含量依据双低油菜籽的有关标准确定。
本标准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标准,修改了有关指标。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 1536-1986《菜籽油》。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国家粮食局西安油脂食品及饲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参加起草单位:上海福临门食品有限公司、湖北天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南顺油脂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瑞明、龙伶俐、薛雅琳、陈燕、徐霞、胡敏、赵红梅、刘作民。
菜籽油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菜籽油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规则、标签、包装、贮存和运输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压榨成品菜籽油、浸出成品菜籽油和菜籽原油。
菜籽原油的质量指标仅适用于菜籽原油的贸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T 5009.37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490 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GB/T 5524 植物油脂检验扦样、分样法GB/T 5525-1985 植物油脂检验透明度、色泽、气味、滋味鉴定法GB/T 5526 植物油脂检验比重测定法GB/T 5527 植物油脂检验折光指数测定法GB/T 5528 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法GB/T 5529 植物油脂检验杂质测定法GB/T 5530 动植物油脂酸价和酸度的测定(GB/T 5530-1998,eqv ISO 660:1983)GB/T 5531 植物油脂检验加热试验GB/T 5532 植物油碘价测定(GB/T 5532-1995,neq ISO 3961:1989)GB/T 5533 植物油脂检验含皂量测定法GB/T 5534 动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测定(GB/T 5534-1995,idt ISO 3657:1988)GB/T 5535 植物油脂检验不皂化物测定GB/T 5538 油脂过氧化值测定(GB/T 5538-1995,eqv ISO3960:1977)GB/T 5539 植物油脂检验油脂定性试验GB 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T 17374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GB/T 17376 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备(GB/T 17376—1998,eqv ISO 5509:1978)GB/T 17377 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GB/T 17377—1998,eqv ISO 5508:1990)GB/T 17756-1999 色拉油通用技术条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菜籽油国家标准

黄35红4.0--Fra bibliotek气味、滋味
无气味、口感好
气味、口感良好
具有菜籽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
具有菜籽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
透明度
澄清、透明
澄清、透明
——
——
水分及挥发物/(%)≤
0.05
0.05
0.10
0.20
不溶性杂质/(%)≤
0.05
0.05
0.05
0.05
酸值(KOH)/(mg/g)≤
0.20
0.30
1.0
3.0
过氧化值/(mmol/kg)≤
5.0
5.0
6.0
6.0
加热试验(280℃)
-
-
无析出物,
罗维朋比色:
黄色值不变,红色值的增加小于0.4
微量析出物
罗维朋比色:
黄色值不变,红色值增加小4.0,蓝色值增加小于0.5
含皂量/(%)≤
-
-
0.03
-
烟点/℃≥
215
205
-
-
冷冻试验(0℃储藏5.5h)
产品名称
1凡标识“菜籽油”的产品均应符合本标准。
2转基因菜籽油要按国家有关规定标识。
3压榨菜籽油、浸出菜籽油要在产品标签中分别标识“压榨”、“浸出”字样。
原产国
应注明产品原料的生产国名。?
包装、贮存和运输?
1包装
应符合GB/T17374及国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2贮存
应贮存于阴凉、干燥及避光处,不得与有害、有毒物品一同存放。
7.5
溶剂残留量/(mg/kg) ≤
100
注:黑体部分指标强制。
菜籽油

前言本标准5.2中的表1和表2的部分指标、5.4及第7章、第8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是对GB1536---1986《菜籽油》的修订。
本标准与GB1536—1986的主要技术差异:——本标准的结构、技术要素及表述规则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进行修改。
——根据菜籽油的原料及采用的加工方式,对其进行了分类和定等;——对上述标准中特征指标和质量指标项目进行了调整;——对质量指标中相关指标值作了修订;——对低芥酸定义和含量依据又低油菜籽的有关标准确定。
本标准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标准,修改了有关指标。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1536——1986《菜籽油》。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并归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福临门食品有限公司、湖北天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南顺油脂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瑞明、龙伶俐、薛雅琳、陈燕、徐霞、胡敬、赵红梅、刘作民。
菜籽油 GB 1536--2004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菜籽油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规则、标签、包装、贮存和运输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压榨成品菜籽油,浸出成品菜籽油和菜籽原油。
菜籽原油的质量指标仅适用于菜籽原油的贸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总勘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T5009.37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490 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GB/T5524 植物油脂检验、抽样、分析法GB/T5525—1985 植物油脂检验、透明度、色泽、气味、滋味鉴定方法GB/T5526 植物油脂检验、比重测定法GB/T5527 植物油脂检验、折光指数测定法GB/T5528 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法GB/T5529 植物油脂检验、杂质测定法GB/T5530 植物油脂酸值酸度的测定GB/T5531 植物油脂检验、加热测定GB/T5532 植物油脂值测定GB/T5533 植物油脂检验、含皂测定法GB/T5534 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测定法GB/T5535 植物油脂检验、皂化物测定法GB/T5538 油脂过氧化值测定法GB/T5539 植物油脂检验、油脂定性试验GB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17374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GB/T17376 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备GB/T17377 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GB/T17756—1999 色拉油通用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压榨菜籽油 pressing rapeseed oil油菜籽经直接压榨制取的油。
菜籽油国家标准文件

分类菜籽油分为菜籽原油和压榨成品菜籽油、浸出成品菜籽油三类。
质量等级指标1 菜籽原油质量指标见表 1 。
表1 菜籽原油质量指标项目质量指标气味、滋味具有菜籽原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水分及挥发物/ (%)≤0.20不溶性杂质/ (%)≤0.20酸值(KOH)/ (mg/g)≤ 4.0过氧化值/(mmol/kg )≤7.5溶剂残留量/ (mg/kg )≤100注:黑体部分指标强制。
2压榨成品菜籽油、浸出成品菜籽油质量指标见表 2 。
表2压榨成品菜籽油、浸出成品菜籽油质量指标项目质量指标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罗维朋比色槽25.4mm)≤--黄35红4.0 黄35红7.0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黄20红2.0黄35红4.0--气味、滋味无气味、口感好气味、口感良好具有菜籽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具有菜籽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透明度澄清、透明澄清、透明————水分及挥发物/ (%)≤0.05 0.05 0.10 0.20 不溶性杂质/ (%)≤0.05 0.05 0.05 0.05 酸值(KOH)/ (mg/g )≤0.20 0.30 1.0 3.0 过氧化值/(mmol/kg )≤ 5.0 5.0 6.0 6.0无析出物,微量析出物罗维朋比色:罗维朋比色:加热试验(280 ℃)--黄色值不变,红色黄色值不变,红色值的增加小值增加小 4.0,蓝色于0.4值增加小于0.5含皂量/ (%)≤--0.03 -烟点/ ℃≥215 205 --冷冻试验(0 ℃储藏 5.5h )澄清、透明---溶剂残留量/ 浸出油不得检不得检出出≤50 ≤50(mg/kg )压榨油不得检, 不得出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注1 :划有“—”者不做检测。
压榨油和一、二级浸出油的溶剂残留量检出值小于10mg/kg时,视为未检出。
注2 :黑体部分指标强制。
标签除了符合GB 7718 的规定及要求之外,还有以下专门条款:产品名称1 凡标识“菜籽油”的产品均应符合本标准。
菜籽油国家标准

3 运输
运输中应注意安全,防止日晒、雨淋、渗漏、污染和标签脱落。散装运输要有专
车,保持车辆清洁、卫生。
谢谢大家下载,本文档下载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辑修改.再次谢谢大家下载.翱翔在知识的海洋吧.
项目
一级 二级
质量指标 三级
四级
(罗维朋比色 槽 25.4mm) -
- 黄 35 红 4.0
黄 35 红 7.0
色泽
≤ (罗维朋比色 黄 20 黄 35
槽 133.4mm) 红
红
-
-
≤ 气味、滋味
2.0 无气 味、 口感 好
4.0
气味、 具有菜籽油固有
口感 的气味和滋味,
良好
无异味
具有菜籽油固有的Βιβλιοθήκη 味和滋味,无异味透明度澄清、 澄清、 透明 透明
——
——
水分及挥发物 /( %) ≤ 不溶性杂质 /( %) ≤ 酸值( KOH) /( mg/g) ≤ 过氧化值 /( mmol/kg) ≤
0.05 0.05 0.20
5.0
0.05 0.05 0.30
5.0
0.10 0.05 1.0
6.0
0.20 0.05 3.0
分类 菜籽油分为菜籽原油和压榨成品菜籽油、浸出成品菜籽油三类。
质量等级指标
1 菜籽原油质量指标见表 1。
表 1 菜籽原油质量指 标
项 目
质量指标
气味、滋味
具有菜籽原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
味
水分及挥发物 /( %) ≤
0.20
不溶性杂质 /( %) ≤
-
溶剂残留量 /( mg/kg)
浸出油 压榨油
不得 检出
不得 检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
菜籽油分为
菜籽原油和压
榨成品菜籽油、浸出成品菜籽油三类。
质量等级
指标
1 菜籽原油质量指标见表 1 。
表1 菜籽原油质量指标
项目质
量指标
气味、滋味具有菜籽原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水分及挥发物/ (%)
≤
0.20
不溶性杂
质/ (%)
≤
0.20
酸值(KOH)/ (mg/g)
≤
4.0
过氧化值
/(mmol/kg )
≤
7.5
溶剂残留量/ (mg/kg )
≤
100
注:黑体部分指标
强制。
2压榨成品菜籽油、浸出成品菜籽油质量指标见表 2 。
表2压
榨成品菜籽油、浸出成品菜籽油质
量指标
项目
质量指标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罗
维朋比色
槽25.4mm)≤--黄35红
4.0 黄35红
7.0
色泽(罗维朋比色
槽133.4mm)
≤
黄20
红
2.0
黄35
红4.0
--
气味、滋味
无气
味、口
感好
气味、
口感良
好
具有菜籽油固
有的气味和滋
味,无异味
具有菜籽油固有的
气味和滋味,无异味
透明度澄清、
透明
澄清、
透明
——
——
水分及挥
发
物/ (%)≤0.05 0.05 0.10 0.20 不溶性杂
质/ (%)≤0.05 0.05 0.05 0.05
酸值
(KOH)/ (mg/g )≤0.20 0.30 1.0 3.0 过氧化值
/(mmol/kg )≤ 5.0 5.0 6.0 6.0
无析出物,微量析出物
罗维
朋比色:罗
维朋比色:
加热
试验
(280 ℃)--黄色值
不变
,红
色
黄色值
不变
,红
色值
的增加小值
增加小 4.0,蓝
色
于0.4值
增加小于0.5
含皂量/ (%)≤--0.03 -
烟点/ ℃≥215 205 --
冷冻
试验
(0 ℃储
藏 5.5h )澄清、
透明
---
溶剂
残留量/ 浸出油
不得检
不得检
出出
≤50 ≤50
(mg/kg )
压榨油不得检
, 不得
出检
出
不得检
出不得检
出
注1 :划有“—”者不做检
测。
压
榨油和一、二级
浸出油的溶剂残留量检
出值
小
于10mg/kg时
,视
为
未
检
出。
注2 :黑体部分指标强制。
标签
除了符合GB 7718 的规
定及要求之外,还
有以下专门条款:
产品名称
1 凡标识“菜籽油”的产品均应符合本标准。
2转基因菜籽油要按国家有关规定标识。
3压榨菜籽油、浸出菜籽油要在产品标签中分别标识“压榨”、“浸出”字样。
原产国
应注明产
品原料的生产
国名。
包装、贮
存和运输
1 包装
应符合GB/T 17374 及国家的有关规
定和要求。
2贮存
应贮
存于阴凉、干燥及避光处
,不得与有害、有毒物品一同存放。
3 运输
运输
中应
注意安全,防止日晒、雨淋、渗漏、污
染和标
签脱落。
散装运输要有专车
,保持车辆
清
洁
、卫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