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征文大赛倡导 文汇报
《豆瓣,流行的秘密》新书发布会新闻稿

传递爱和理想――一本正在漂流的图书当你在KFC 、麦当劳、星巴克甚至在地铁站里发现一本《豆瓣,流行的秘密》时,不要以为这是一本被丢弃的图书,请把它拣起来,这是一本正在全国漂流的图书,这本漂流的图书,它传播的不仅是一位年轻创业者的理想,也传承着一种阅读的文化。
您可以翻开的图书的最后一页,专门为您空白了一面,作为漂书记录。
当您看完手上的这本图书后,写上您的名字和联系方式,把他寄给你朋友、送给陌生人或是放在一个公共场合都可以。
当然您也可以登录到/book来。
登记它,记录他漂流的轨迹。
《北京晚报》《京华时代》《北京娱乐信报》《新京报》联合报道:2009 年9 月5 日,在北京的五道口光合作用书店举办了一场非常有意义的公益漂书活动,活动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和光合作用书店、卓越网携手举办。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hzbooks/archive/2009/09/07/4529450.aspx2009年9月5日,在北京的五道口光合作用书店举办了一场非常有意义的公益漂书活动,活动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和光合作用书店、卓越网携手举办。
很多朋友会有疑问,为什么会选择《豆瓣,流行的秘密》作为漂书首选呢?因为由如下这几个原因。
其一,《豆瓣,流行的秘密》这本书就阐述了流行的成因,它以简单、轻松、跳跃的语言描述了传播的真相、创造流行的秘诀,以各种形象生动、本土化的例子表述了较为晦涩的理论,如引爆点、长尾理论等,所以它对你理解这些理论将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而漂书本身就是在流行,让更多的人能分享到书中的内容和知识,所以选择了《豆瓣,流行的秘密》作为漂书。
其二,在这个信息时代异常发达的今天,人们之间的沟通变得愈加快捷和便利。
还记得当年远方寄来的书信吗,盖着印戳的信封,飘散着墨水香味的信纸,那种期待和欣喜的感觉,却很难在网络上重拾了。
豆瓣有很多层含义,如豆瓣网的宗旨就是发现、推荐、臭味相投,生活中的豆瓣则是风靡大江南北的食品佐料,所以《豆瓣,流行的秘密》这本书本书就传递了一种漂流的信念。
文汇报简介

文汇报简介
文汇报是中国上海的一份全日制综合性报纸,由文汇报社主办,创刊于1929年。
作为上海的主流报纸之一,文汇报致力于报
道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的新闻,是上海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报刊之一。
文汇报的初衷是为了与当时上海的其他报纸区分开来,推崇全球观和全局观,注重对国际和国内重大事件的报道和评论。
自创刊以来,文汇报一直以独立、公正和客观的态度报道新闻,以深度和权威的评论引领舆论。
文汇报的新闻报道广泛涵盖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环境、体育等各个领域。
其政治报道以报道国内外的重要政治事件、党政决策为主,关注社会热点,深度解读政策和事件。
经济报道以追踪经济发展、财经政策、市场动态为重点,为读者提供全面的经济信息和分析。
文化报道涵盖了文学、艺术、电影、音乐等领域的动态和评论,推动着上海文化的发展。
此外,文汇报还重视对社会问题的报道,关注社会民生、人权、环境保护等议题。
作为上海的主流媒体之一,文汇报在新闻报道和评论方面秉持着独立、公正、权威、深度的原则。
它不仅关注国内外的重大新闻事件,还对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深入剖析,为读者提供思考和判断的角度。
文汇报以其权威性和可信度赢得了广大读者的信任和好评。
此外,文汇报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并组织和参与一系列
文化活动和公益活动。
它致力于推动上海的文化发展,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总之,文汇报作为上海的主流报纸,始终严守新闻的职业道德,力求真实、客观和公正地报道新闻,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和深度的评论。
它以其独特的新闻观和评论风格,成为上海及全国读者的重要信息和思考来源。
作文2023年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

作文2023年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英文回答:The 11th Maodun Literature Award in 2023 was a highly anticipated event in the literary world. As a writer, I had the privilege of attending the award ceremony and witnessing the celebration of outstanding literary works. The Maodun Literature Award is known for recognizing and honoring excep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and this year was no exception.The event was held in a grand venue, filled with renowned authors, publishers, and literary enthusiasts. The atmosphere was electric, with a sense of anticipation and excitement. The ceremony began with a captivating speech by the chairman of the Maodun Literature Award committee,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literature in shaping society and expressing the committee's commitment to promoting outstanding literary works.The award categories included novels, short stories, poetry, and essays. Each category had a panel of distinguished judges who carefully evaluated the submissions and selected the winners. The winners' names were announced one by one, and the audience erupted in applause and cheers as each recipient made their way to the stage to receive their award.One of the most memorable moments of the ceremony was the acceptance speech by the winner of the novel category. The author, with tears in their eyes, expressed gratitude for the recognition and shared the inspiration behind their work. The speech resonated with the audience, as it revealed the power of literature to touch hearts and provoke deep emotions.In addition to the award presentations, there were also panel discussions and workshops conducted by renowned authors and literary experts. These sessions provided aspiring writers with valuable insights and advice on honing their craft. It was a great opportunity for networking and learning from the best in the industry.The Maodun Literature Award not only celebratesliterary excellence but also serves as a platform for promoting Chinese literature on a global scale. The winning works are translated into multiple languages, allowing a wider audience to appreciate the richness and diversity of Chinese literature.中文回答:2023年的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是文学界备受期待的盛事。
豆瓣小组推荐:文学相关小组

豆瓣小组推荐:文学相关小组
豆瓣小组推荐:文学相关小组
句子迷小组:
爱写字,爱摘抄,不爱平庸;爱阅读,爱收藏,不爱遗忘。
迷恋文字,崇尚共鸣,我们是句子迷。
小组链接: /group/juzimi/
外国文学小组:
法国文学俄罗斯文学英美文学德国文学
小组链接:/group/10178/
文学青年爱文学小组:
青年文学爱好者聚居地。
本小组会不定期地组织各种线上文学探讨、创作、交流活动
小组链接: /group/benweimo/
论文:/group/nine/
日记:/group/166185/
日语日记:/group/nihonggo/
毛笔字:/group/80840/
手稿:/group/121060/
剧本:/group/206285/
小说:/group/158272/
美国文学小组:/group/AmeLiterature/
英国文学小组:/group/englit/
香港文学小组:/group/hklit/
法国文学小组:/group/12507/
台湾现当代文学小组:/group/13139/ 日本文学小组:/group/caihong/
返回豆瓣小组推荐目录页:/note/496164660/。
坚守文学阵地作文800

坚守文学阵地In the fast-paced world of today, where technology reigns supreme and social media dominates our lives, the realm of literature often seems to be fading into obscurity. Yet, there are still those who steadfastly hold onto the fortress of literature, refusing to relinquish their love for the written word.Literature, in its purest form, is a testament to humanity's creativity, imagination, and emotional depth. It is a mirror reflecting our society, a window into our souls, and a bridge connecting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Through the ages, literature has stood as a beacon of hope, a voice for the voiceless, and a comfort in times of distress.The allure of the digital world is undeniable, with its instant gratification and endless stream of entertainment. However, the allure of literature lies in its ability to transport us to another world, to evoke emotions that are both profound and relatable. It challenges our thoughts, broadens our horizons, and leaves us with a sense of fulfillment that is hard to find elsewhere.To hold onto the fortress of literature is not just about preserving a dying art form; it is about nurturing our humanity. It is about understanding ourselves and others better, fostering empathy, and cultivating critical thinking. In a world that is constantly changing, literature remains a constant, a haven where we can find solace, inspiration, and connection.As we forge ahead into an increasingly digital future, let us not forget the value of literature and the role it plays in shaping our identity and culture. Let us continue to hold onto this fortress, passing down the love for literature to future generations, and ensuring that the beauty and power of the written word never fade away.坚守文学阵地中文版在当今快节奏的世界中,科技至高无上,社交媒体主宰着我们的生活,文学领域似乎正逐渐黯淡无光。
简论上海主流报纸的社论

简论上海主流报纸的社论作者:顾佳余梦陶艺音王颖来源:《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14期【摘要】上海的发展举世瞩目,但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国际性大都市,上海却缺乏与其城市地位和身份相一致的“重量级”媒体。
本文对上海主流报纸的社论进行考察,并与《南方都市报》进行比较后发现,无论是数量还是内容,上海主流报纸都远逊于《南方都市报》。
这一现象值得上海反思。
【关键词】上海;报纸;社论;南方都市报社论,被誉为“报纸的心脏”。
不同于一般的评论性文章,一报之社论往往具有代表媒体乃至政党、政治团体等直接发言的喉舌与舆论的功能。
在本文中,我们选取了上海颇有代表性的3家主流媒体——《文汇报》、《新民晚报》及《东方早报》,就其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的社论栏目与《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进行对比,分析异同,以较得失。
《南都》社论统计《南都》创刊于1995年3月,定位为城市综合类报刊。
1997年1月由周报改版为日报。
至2000年,时任该报主编的程益中提出“新主流媒体”概念,[1]《南都》开始转向主打时政新闻的严肃报纸路线。
2004年,《南都》“时评版”改版,将原来简单的“时评版”改成“社论版”和“个论/众论版”,改版后的时评版在操作上更趋规范与成熟。
社论版还成为《南都》唯一完全不接受广告的版面,基本上做到日均1篇社论,有的时候会同时刊登两篇社论,这在全国报业发展上又走在了前面。
[2]在我们所截取的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期间,《南都》秉持改版以来的传统,坚持每日刊载1篇甚至2篇社论,总计发表488篇。
深入分析《南都》社论的内容构成:按区域来看,关注广东省内事件的社论共138篇,关注外省及全国性事件的内容为314篇,关注国际事件的内容为36篇。
按主题分,关注中央及地方政治、政策的内容为138篇,占全部内容的28%;关注经济的内容为93篇,占19%;关注社会民生的内容共210篇,占43%;其他47篇,占10%。
文汇报是党报吗

文汇报是党报吗《文汇报》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喉舌之一,可以被认定为党报。
下面将详细介绍《文汇报》的历史、性质以及其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文汇报》创办于1929年,是中国最早的综合性日报之一。
起初,它是由上海《新民报》、《新工报》、《大行报》等报纸合并而成的,最初的名字是《文汇时报》。
随后,它经历了多次更名和改版,最终于1949年定名为《文汇报》。
《文汇报》的创办初衷是为了宣传和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政策,为革命事业服务。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报纸坚守党性,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党报,《文汇报》在报道和评论上必须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它主张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它也积极参与党的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为党的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舆论动员。
《文汇报》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力量,积极报道中国共产党的决策和部署,宣传党的政策和方针,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同时,它也积极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担当着宣传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使命。
在90年的发展历程中,《文汇报》积极适应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发展,从传统报纸向新媒体时代过渡,开设电子版、网络版等多种形式的报纸。
它在报道方式、宣传手段和媒体融合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广大读者中形成了良好的影响力。
总之,根据《文汇报》的创办初衷、宣传导向和历史发展,可以明确地认定《文汇报》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报。
作为党报,《文汇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服务于党和人民大众,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人民日报文汇报投稿

人民日报文汇报投稿
读书激发孩子创新思维
咱们的日子变了,比从前更加特殊。
朋友之间牵连性更加强,居家和国内旅游的活动紧要
性更大,抵达的小孩的父母越来越多宗义酝养孩子读书,但是孩子们对着书内容只有简略认知,减小他们的创新和表现优势。
孩子们的发展使得不论是宗教还是学习上的内容更加发达,可是保证他们时髦先进的知识,只依靠读书竟无法获得,从来没有那么一起在读书上能够从头至尾一错到底,转动一下孩
子们的脑筋是相当必要的。
孩子们要在每一次的中断都模仿最大可能把它实践,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当阅读的时刻
把孩子们的创新帮助灌输,把日子瞩目在前实践,有一定的思维可以头脑框架会更助于孩
子们以更多有趣的角度思考它们,而不仅仅是一味照着书上去实现他们心中的速率,以及
和他人场景交流。
大家须要对孩子们思想构图更具备保护,假如经由过程持续的阅读和思考,孩子们会熟悉
了别人思想方式并备受影响,他们尝试在原有思路中添加新的一腔,能够帮助他们,特殊
未来的和社会的发展相一致。
就算是没有立即的神奇的变化,而是在逐步的获得知识的过
程中,让孩子们拥有的是创新的思维,那将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
故此,读书不只是获受知识,功利的同时是转达一种更宽泛的思想,给孩子们取得更多元
素去激发他y们创造。
读书要给孩子们一份勤劳,让他们从读书中剩下起色和面临改变,酝养思考帮助孩子们构图他们思维,让他们把视野转变得更加广大,给未来更多无尽的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豆瓣征文大赛倡导“文学干货”
为突破网络文学越写越长的“怪圈”,首次设立“中篇小说”奖豆瓣征文大赛倡导“文学干货”
第一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昨日揭晓。
不同于当下网络文学清一色的超长篇类型小说面貌,此次征文特设“中篇小说”和“非虚构”两个作品类别,在文体和风格上都更为接近传统文学。
专家们认为,这给高度产业化的网络文学带来了革新的征兆。
比赛涌现出一大批佳作
第一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从去年8月在豆瓣网上启动,征集作品的篇幅要求是2万-5万字。
大赛共收到2222部参赛作品,初审后近400部作品入围。
上月起,近千名读者评委和9位专家评委共同为30部进入决选的作品打分,决出“中篇小说”和“非虚构”两个组别的首奖和优秀奖。
书写香港半个世纪变迁的小说《爱在灯火熄灭时》和记录作者3年田野工作感悟的非虚构作品《边缘的姿态》,以高分分别获得读者评委的首奖。
专家评委则将小说组首奖、非虚构组首奖分别颁给《严晓丽我最亲爱的人》和《京都第五年》。
近年来,在“按字计酬”的稿费标准和规定“日产量”的更新压力之下,网络文学越写越长,写手们给文字“注水”成了常事。
“商业模式极大地促进了网络文学发展,但资本的力量也压抑了各式各样的纯文学写作,中短篇尤其受到压抑。
”在大赛专家评审、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看来,一个多元的网络文学生态,需要有中短篇发展的空间。
而本次比赛中涌现出一大批在文字和内容上都更为精炼、“紧实”的佳作,得到不少读者“点赞”:“早该给网络文学挤掉一点水分了!”
豆瓣阅读内容负责人范超然告诉记者,豆瓣发展原创文学已经有两年之久,一开始就以3万字左右的中篇阅读为主,积攒了不少年轻作者。
“我们与盛大文学的品类内容侧重点不一样,他们是以类型化文学为主,我们的大部分作者偏向于严肃文学,跟纸质书出版比较相近。
”
让传统文学多一个平台
“过去我只熟悉纸媒,看了这些作品以后,发现网络新生代的写作也分两种创作观,有一部分比较新,有一部分跟传统文学没有区别。
”大赛专家评委、《当代》杂志社总编辑洪清波认为,多数参赛者的写作素质都不错,其中好几部作品是现实主义题材,“跟我们刊物上发的作品差不多,至少写作原则是一样的”。
同时,洪清波也指出,参赛作品最大的问题是缺少编辑的引导和建议,有一些作者在创作理念上明显“走偏”,对该文体的叙述重点、结构都疏
于把握。
谈及非虚构、中篇小说这些传统文学形态在现时的发展,洪清波不无感慨:“我们做下去是坚持,豆瓣他们做下去肯定属于开发。
我们坚持得很苦啊,希望他们能开发成功,让传统文学多一个平台。
”
事实上,本届大赛有不少参赛者都曾在《人民文学》、《当代》等主流文学期刊上发表过作品。
参加本次征文的青年作家文珍还在豆瓣阅读上开辟了个人专栏。
她告诉记者,网站面向的是广大的年轻读者,跟纸质期刊的读者群形成差异,通过这个平台可以让更多读者看到自己的作品。
文学“移民”还是“新生”?
邵燕君原本对本次大赛的最大期待是“纯文学的网络移民”,是传统文学后备力量在网络上的重新凝聚。
然而,她在北京大学开设的网络文学讨论课上,与学生共同分析了进入决选的30部作品以后,逐渐产生了新的想法。
“不管是类型文学,还是我们想寻找的所谓纯文学力量,恐怕都不能离开网络文学自身的强劲生产力,和它特定的互动形式。
”邵燕君认为,这次比赛从创作到评审,采取的仍是相对静态的传统形式,决赛作品在纯文学的“序列”中并不算最好,在网络环境中也缺乏原生力的释放。
许多学生提出,如果能够将参赛作品改成网上论坛“直播贴”的形式,可能会更有生命力。
“中篇、短篇小说的概念,以及我们对于文学性的定义,能直接移植到网络文学吗?”邵燕君指出,传统文学封闭式的书写习惯和读者的审美特征,是在印刷文明的传播形式下形成的,在进入新媒介以后必然会发生变化。
在论坛、微博等网络互动空间中,一部网络文学作品的走向往往由作者与读者的跟帖、评论共同决定,它的文体类型已经无法用“虚构”或者“非虚构”来界定,其“文学性”评价也应该有自己的一套标准。
“相比于纯文学的网络…移民‟,也许我们更应该考虑挖掘网络自己的新生力量。
”
本报见习记者钱好
■相关链接网络文学关键词
■小白文:一般用于形容网络小说。
被称为小白文的文章通常没有什么深度,内容较简单、文笔较通俗,但非常容易受到读者欢迎。
网络作家“故战神”认为,小白文多按字数付钱,导致网络写手重速度而不重质量,成了流水线作业。
很多写手一天会写上万字,但质量通常偏低。
小白文作者的代表,是起点中文网的白金作家“我吃西红柿”,其成名作
是《莽荒纪》。
“我吃西红柿”曾以1300万元版税年收入,名列2013年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第四名。
■直播贴:作者通过论坛发帖连载的形式写故事,引起大家关注和回帖讨论。
读者在回帖中发表对事件的看法,往往能给作者的创作提供建议。
直播贴是贴吧、论坛、社区等处常见的帖子类型,内容多书写作者真实生活经历(但真实程度不可考,虚拟成分较多),用不加修饰的语言平铺直叙,较为感人。
鲍鲸鲸的人气小说《失恋33天》最初即以豆瓣直播贴的形式面世,后来才推出纸质书,并被改编成同名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