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历年高考参数(1977年至2012年)

合集下载

普通高考大事记

普通高考大事记

普通高考大事记全国历年参加高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统计(1977年~2012年)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历年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和《中国考试》2007年第8期普通高考大事记整理而成。

1977年6月29日至7月15日,教育部在山西太原召开“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

8月4-8日,邓小平在北京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

8月8日,邓小平讲话:“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

”他明确表示,“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

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

”8月13日至9月25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当年第二次高校招生工作座谈会,讨论招生办法。

会议期间(9月19日),邓小平对教育部主要负责人谈了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指出:“为什么要直接招生呢?道理很简单,就是不能中断学习的连续性。

18岁到20岁正是学习的最好时期”。

这次谈话给了参加会议的同志极大的鼓舞。

会议最终决定,恢复“文革”前行之有效的高考制度。

9月30日,教育部再次向中央呈报招生工作的《意见》。

邓小平同志对教育部起草的《意见》进行了修改,指出:“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

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

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

”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

11-12月,1977年高考陆续进行。

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命题。

考试办法基本沿用“文革”前的考试办法:文理分科,文理两类都考政治、语文、数学,文科加考史地,理科加考理化。

由于高考中止10年,历届考生集中,出现了两代人同时参加考试的现象。

当年高考共有570万人报考,原计划招生21.5万人,后增加6.3万人,共录取27万人,录取率4.7%(27∶1)。

恢复高考40年的发展与变化

恢复高考40年的发展与变化

Forty Years' Development since the Recovery of
Gaokao and Its Changes
作者: 刘海峰;刘亮
作者机构: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05
出版物刊名: 高等教育研究
页码: 1-9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10期
主题词: 高考制度 恢复高考 高考改革
摘要:1977年恢复高考既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转折点,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40年来,高考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大概可以分为制度恢复期、改革调整期、扩招发展期、试点深化期四个时期。

40年间,高考在考试时间和组织形式、报考年龄和婚姻限制、考试题型和科目、录取方式等方面都有许多变化,但高考总分录取模式、分省定额录取模式、竞争激烈程度、高考制度的重要性没有变。

高考改革应以“不
变”应“万变”,以“不变”之公平原则应“万变”之考试内容与形式。

历年高考录取率(1977-2010)

历年高考录取率(1977-2010)

历年高考录取率(1977-2010)1977年:录取27.3万,报名人数570万,录取率约4.8%. 29:11978年:610万人报考,原计划招生29.3万人,后增加近11万人,共录取40.2万人。

录取率约6.6%.1979年:录取28.4万,报考人468.5万,录取率约6.1%。

1980年:录取28万人, 报名人333万, 录取率约8.4%.(预选制后,大约只有40%的学生有资格参加高考报考本科院校的考生外语成绩按30%计入总分。

考试成绩只通知考生本人,不张贴公布。

取消考生查阅试卷的规定。

一些省、市、自治区扩大招收自费走读生7000多人。

)1981年:录取28万人,报名人数259万,录取率约:10.8%.(理工农医类加考生物,按30%计入总分。

)1982年:录取32万,报考人数187万,录取率约17.1%.1983年:录取39万人,报考人数167万,录取率约:23.4%.(这年全国统考时间调整为7月15—17日。

)1984年:录取48万人,报考人数164万,录取率约:29.3%.(这年全国统一考试时间恢复为7月7—9日。

)1985年:176万人报考,共录取62万人.录取率约:35.2%.1986年:191万人报考,共录取57万人。

录取率约:29.8%1987年:228万人报考,共录取62万人.录取率约:27.2%1988年:272万人报考,共录取67万人。

录取率约:24.6%1989年:266万人报考,原计划招生64万,后因"北京事件"实际招生只有40万.录取率约:15%1990年:录取60万人1991年:录取62万人1992年:录取75万人1993年:录取92万人1994年:录取90万人1995年:录取93万人1996年:录取97万人1997年:录取100万人1998年:录取108万人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始自1999年,按当年统计,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高达48%。

全国高考历年各省录取分数线比较与分析

全国高考历年各省录取分数线比较与分析

全国高考历年各省录取分数线比较与分析(2012-01-12 18:02:09)转载▼分类:杂谈标签:全国高考各省分数比较分析山东河北北京上海湖北江苏浙江甘肃陕西主要以时间序列来考察中央部属大学分省招生的公平性问题,本节主要考察恢复高考以来各省分数线的整体演变趋势,这也是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

具体来说,依据分省招生的数量、基础教育的水平和高等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三个因素来揭示其演变的动因。

首先,高考分数线的变化与招生名额的投放有很大关系,即在相同的条件下,招生数量越多,录取分数线就越低;其次,基础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该省生源的优劣程度,在同等条件下,基础教育水平越高,分数线也相应越高;最后,高等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决定了招生数量的多寡,也会影响到分数线的变化,其中,高校的数量,特别是“211工程”院校和“985”工程院校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科一批分数线的高低。

本节主要选取这三个因素来反映各省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变化情况。

一、恢复高考以来各省分数线的变化趋势高考建制之初,由于招生数在整体上多于高中毕业生数,所以录取分数线也较低,并且实行以大行政区为主的招生体制,所以当时的分数线没有太多实质的意义。

1958 年高考制度暂时中断,次年旋即恢复,并从此确立了分省录取制度,至此才出现了分省的高考录取分数线。

但因 20 世纪 60 年代强烈的**因素的干扰,高考制度经历了较大的反复,科目改革频仍,且相关数据散佚难以获取。

故此,只研究恢复高考以来各省分数线的变化情况。

笔者选取 1980 年、1991 年和 1999 年的三个时间点的分省高考录取分数线来研究其基本的走势,之所以选取这三个时间点,出于以下考虑:其一,1977 年到 1979 年考生众多、竞争激烈,属于特殊时期,从 1980 年开始,各项教育事业和高考制度逐步趋于正常;其二,1999 年除广东实行“3+X”改革和上海单独命题之外,其他省区均采用全国卷,分数易于比较,之后因“3+X”改革方案在全国推广,试卷纷繁多样而难以比较;其三,1991 年大致处于两者之间,且大多数省区采用全国卷,分数易于比较。

1977-2025年高考考试科目及分值

1977-2025年高考考试科目及分值

1977-2025年高考考试科目及分值(一)1977年-1984年:分文理科。

文科:语文100分、数学100分、政治100分、史地100分,总分400分;理科:语文100分、数学100分、政治100分、物化100分,总分400分,学外语专业加试外语。

(二)1985年-1993年:分文理科。

文科:语文120分、数学120分、外语100分、政治100分、历史100分、地理100分,总分640分;理科:语文120分、数学120分、外语100分、政治100分、物理100分、生物70分,总分710分。

(三)1994年–2000年:3+2,文史类: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政治150分、历史150分,总分750分;理工类: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物理150、化学150分,满分750分。

(备注:文不考地理、理不考生物)(四)2001年-2024年:3+x,文史类: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文综(政史地)300分,满分750分;理工类: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理综(物化生)300分,满分750分。

(备注:初期还有个外语类考卷同文史类,加试外语口语。

)(五)2025年3+1+2:“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

选择性考试每年组织1次,时间安排在统一高考科目结束后进行,成绩当年有效。

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构成,满分750分。

其中,3门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择性考试中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再选科目按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中国历年高考人数、录取人数及录取率分析

中国历年高考人数、录取人数及录取率分析

中国历年高考人数、录取人数及录取率分析摘要:1977年高考恢复至今的42年,我国的高考改革一直处于动态调整与完善过程中,每次高考制度的变动与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考人数、高考录取人数及录取率产生了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77年至1981年,精英教育阶段;1982年至1998年,大众教育阶段;1999年至今,高等教育普及阶段.1977年至2018年,我国高考录取率与年份之间呈现显著相关关系(P<0.05),回归公式为:Y=1.8794X-3709.7,R2=0.94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高考Analysis of the number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enrollment and enrollment rate over the years in ChinaWang Yi1, Yang Zhiming2(1. Guyuan Hongwen middle school, Ningxia Guyuan 756000; 2. Ningxia Normal University, Ningxia Guyuan 756000)Abstract: Since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 was resumed in 1977, 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has always been in a process of being adjusted and perfected during the 42 years. Every alteration and reform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has an influence on the number of high school graduates attending this year’s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he enrollment number and the acceptance rates. The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which are elite education from 1977 to 1981, public education from 1982 to 1998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 education since 1977. From 1977 to 2018,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cceptance rate and the year(p<0.05). The regression formula is Y=1.8794x-3709.7, R2=0.94.Key words: China, the higher educatio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当前,全球教育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角逐与竞争,己经转变为科技与人才的竞争,知识经济时代已全面到来,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更为紧密.随着教育改革与社会变革的加快其对人才需求有了颠覆性变化,因此在这一系列的变革推动下,对考试招生政策的进一步创新与完善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中国的高考是为高校选拔人才,为国家储备建设者与接班人,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然而,中国的高考是一个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结构复杂,体系庞大的教育政策,具有较高的社会敏感度以及政策性[1].所以,高考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一项缜密的系统工程.每次高考制度的变动与改革都将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复兴梦的征程上,考试招生政策的改革与发展成为了新时期我国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跨进的关键环节.1977年高考恢复至今的42年,我国的高考改革一直处于动态调整与完善过程中[2],我们有必要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与分析,梳理42年来我国高考招生政策的改革历史经验,并进行历史与现实的审思,更好地推动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不断推动现代考试招生政策体系的完善.1数据统计与分析本论文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肓统计年鉴》(1977-201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年版. 文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SPSS Inc., Chicago, IL, USA)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首先,进行观测数据的方差同质性和正态分布检验,当观测数据通过方差同质性和正态分布检验,接着采用Correlate-Bivariate Correlations模块进行Two-tailed相关分析.然后,采用Regression-linear Regression模块进行回归分析.统计检验的显著水平以P≤0.05为基准.2结果分析2.1中国历年高考人数变化规律 1977年至2018年,我国高考人数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图1).1977年参加高考人数为570万,1978年至1984年,参加高考人数从610万逐渐下降到164万.1985年至1992年,参加高考人数逐渐缓慢上升,高考人数从176万逐渐上升到303万.1993年到1996年,参加高考人数短期缓慢下降,参加高考人数从286万逐渐下降到241万.1997年到2008年,参加高考人数迅速上升,高考人数从278万迅速上升到1050万.2010年到2018年,每年参加高考人数稳定在900多万.图1 我国历年高考人数变化2.2中国历年高考录取人数变化规律 1977年至2018年,我国高考录取人数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图2).1977年至1998年,高考录取人数27万逐渐增长到109万.1999年,高考录取人数突增至160万,1999年高考录取人数是1998年高考录取人数的1.5倍.2010年至2019年,高考录取人数迅速上升,高考录取人数从221万人迅速上升到1050万人,高考录取人数增长了4.75倍.图2 我国历年高考录取人数变化2.3中国历年高考录取率变化规律 1977年至2018年,我国高考录取率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图3)1977年至2018年,高考录取率由5%逐渐上升到81.13%.其中,1977年至1981年,高考录取率为5%~11%.1982年至1998年,高考录取率为17%~34%.1999年至2018年,高考录取率为56%~81.13%.1977年至2018年,我国高考录取率与年份之间呈现显著相关关系(P<0.05),回归公式为:Y=1.8794X-3709.7,R2=0.94图3 我国历年高考录取率变化3结论与讨论中国是考试制度的发祥地,在中国悠久的人才选拔历史过程中,曾实行过多种类型的考试制度,考试制度的不同对人才的选拔数量具有重大影响.例如,先秦时期不拘一格选士,举贤选能.科举制度时期,新帝登基后的加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的数量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依据《关于全国高等教育学院一九五二年暑假招收新生的规定》统一考试招生政策,进行全国高等教育统一招生[2-3].但是,1966年至1977年,全国高等教育统一招考的制度被废止,转而实行了高等教育推荐制.1977年以后又恢复了“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高等教育招考制度.新中国高等教育统一招考制度的确立、反复、废止与恢复并不断改革的历史过程,能够通过中国历年高考人数变化体现出来. 1977年至1984年,参加高考人数从610万逐渐下降到164万,这是因为经过长期的推荐上大学以及10年自然灾害导致的特殊历史时期,长期不能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逐渐参加高考,高考人数逐渐减少并趋于正常的过程.1985年至1992年,参加高考人数逐渐缓慢上升,高考人数从176万逐渐上升到303万.1993年到1996年,参加高考人数短期缓慢下降,参加高考人数从286万逐渐下降到241万.在1985至1996年这一时期,我国将教育确定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为了适应经济建设,进行了高考的不断改革与尝试.例如:进行了①缩减考试科目,丰富考试科目组合形式;②由知识立意到侧重能力立意考查;这些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改革导致了1985至1996年这一时期高考人数的波动.1977年至1998年,高考录取人数27万逐渐增长到109万. 1997年到2018年,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级人才,我国进行了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实行保送生与自费生等方面的尝试,普通高校招生完成了由“双轨制”到“并轨”改革.由此,1997年到2008年,参加高考人数迅速上升,高考人数从278万迅速上升到1050万.2010年到2018年,每年参加高考人数稳定在900多万.1999年,高考录取人数突增至160万,1999年高考录取人数是1998年高考录取人数的1.5倍.2010年至2019年,高考录取人数迅速上升,高考录取人数从221万人迅速上升到1050万人,高考录取人数增长了4.75倍. 根据国际社会对高等教育入学率的较一致的认识标准,高等教育入学率小于15%时,属于精英教育;入学率在15%~50%区间,属于大众教育;入学率大于50%时,属于高等教育普及阶段[4-5].由此可以将我国高等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77年至1981年,精英教育阶段;1982年至1998年,大众教育阶段;1999年至今,高等教育普及阶段.参考文献[1] 叶静杰. 高考录取制度改革的问题与方向[J]. 西部素质教育, 2015, 1(5): 23.[2] 郑程月. 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研究(1977-2017)[D].天津: 天津师范大学, 2018.1-237.[3] 文雨. 高考录取率差别彰显教育不公[J]. 甘肃教育, 2010, (7): 1.[4] 宫春子,张以静. 数说高考录取那些事[J]. 中国统计, 2017, (7): 54-56.[5] 徐飞鹏. 北京高考录取率达70% 率先进入高等教育普及阶段[J]. 世界教育信息, 2005, (3): 38.作者简介:1.姓名:王毅(1978—),男,宁夏固原人,大学,职称:中学一级教师,学士,研究方向:中学生物学教学,单位?:宁夏固原市弘文中学2.姓名:杨智明(1979—),男,宁夏固原,博士研究生,职称?:教授,研究方向?:草地生态学,邮编?:756000,单位?:宁夏师范学院。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年高校招生人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年高校招生人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年高校招生人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人才十分缺乏,高等教育很不发达,当年的高校毕业生仅有2.1万人。

1952年,教育部决定所有高校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当年共录取新生6.6万人。

1965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达到16.4万人,是1950年的2.8倍。

1966年到1970年,高校没有招收新生。

1971年到1976年,推荐工农兵学员上大学。

1977年,高考报考人数570万人,录取27万,录取比例为29∶1。

约4.8%。

1978年,610万人报考,原计划招生29.3万人,后增加近11万人,共录取40.2万人。

新生当年秋入学。

1979年,全国高考首次统一在7月7—9日三天进行,共有468.5万人参加高考,录取了28.4万人,录取率为6.1%。

1980年,预选制后,大约只有40%的学生有资格参加高考报考本科院校的考生外语成绩按30%计入总分。

考试成绩只通知考生本人,不张贴公布。

取消考生查阅试卷的规定。

当年高考共有333万人报考,共录取28万人。

一些省、市、自治区扩大招收自费走读生7000多人。

1981年,理工农医类加考生物,按30%计入总分。

当年高考共有259万人报考,共录取28万人。

1982年,高考共有187万人报考,共录取32万人。

1983年,全国统考时间调整为7月15—17日。

当年高考共有167万人报考,共录取39万人。

1984年,全国统一考试时间恢复为7月7—9日。

当年高考共有164万人报考,共录取48万人。

1985年,共有176万人报考,共录取62万人。

1986年,共有191万人报考,共录取57万人。

1987年全国高考共有228万人报考,共录取62万人。

1988年,高考共有272万人报考,共录取67万人。

1990年:录取60万。

1991年:录取62万人。

1992年:录取75万。

1993年:录取92万。

1994年:录取90万。

1995年:录取93万。

1996年:录取97万。

1997年:录取100万。

关于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的记忆

关于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的记忆

·关于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的记忆采访者:李金梅2012120412讲述者年龄:53岁性别:男职业:教师受教育程度:大学与采访者关系:舅舅采访形式:电话采访我:舅舅,你还记得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的一些事吗?可以给我讲一下吗?舅舅:恩,可以啊。

我是1960年出生的,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我正好高中毕业,认真读书的时间前前后后不过三个月。

当时考试的内容很简单,大都是记忆题。

有一道题是默写《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词在批判四人帮时被谱成曲子,所以那一届的学生几乎都能背下来。

当时在考场上,有些年纪大的人写不出来,就急得在考场上哼歌。

刚出考场,一个很大岁数的人忽然大唱起来,他忽然想起来了,但是迟了,我看到他哭得满脸都是泪,给我的印象很深啊。

我:那当时你写对了吗?高考制度刚恢复参加考试的人肯定很多吧?舅舅:嘿嘿.....当时啊幸好我记得那首歌,所以还是写上了。

参加的人多哦,你想想中断了十年高考制度啊,有好多人错过高考,当时有好大部分考生年龄都多大了,那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呢。

光我们那个考场,就有一两万人,当时带队的老师举着红旗,带着学生认教室,学生一个个在后面跟着,特别壮观。

我:哦,也是,难怪有那么多人参加了,舅舅你给我说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嘛?舅舅:恩。

我记得是1977年8月4日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会上决定恢复高考。

1977年10月12日的时候,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

据统计,当年啊报考的人数有570万,录取人数才27万人,录取率只达到了4.7%。

比起现在的录取率真的是太低了。

本来那时候我一个农村孩子能读到高中就算不错了,再加上文革,知识分子得不到重视,想着读完高中就回家当农民算了,没想到到让我们那代人恰好赶上了高考制度恢复。

对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啊。

我:呵呵...。

你还记得那么清楚啊,看来还真是你很难忘的大事件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届高考参数(1977年至2012年)
1977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570(万人),录取人数27(万人),录取率4.8(%)。

1978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610(万人),录取人数40.2(万人),录取率7(%)。

1979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468(万人),录取人数28(万人),录取率6.1(%)。

198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333(万人),录取人数28(万人),录取率8(%)。

1981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59(万人),录取人数28(万人),录取率11(%)。

1982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87(万人),录取人数32(万人),录取率17(%)。

1983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67(万人),录取人数39(万人),录取率23(%)。

1984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64(万人),录取人数48(万人),录取率29(%)。

1985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76(万人),录取人数62(万人),录取率35(%)。

1986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91(万人),录取人数57(万人),录取率30(%)。

1987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28(万人),录取人数62(万人),录取率27(%)。

1988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72(万人),录取人数67(万人),录取率25(%)。

1989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66(万人),录取人数60(万人),录取率23(%)。

199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83(万人),录取人数61(万人),录取率22(%)。

1991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96(万人),录取人数62(万人),录取率21(%)。

1992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303(万人),录取人数75(万人),录取率25(%)。

1993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86(万人),录取人数98(万人),录取率34(%)。

1994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51(万人),录取人数90(万人),录取率36(%)。

1995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53(万人),录取人数93(万人),录取率37(%)。

1996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41(万人),录取人数97(万人),录取率40(%)。

1997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78(万人),录取人数100(万人),录取率36(%)。

1998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320(万人),录取人数108(万人),录取率34(%)。

1999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88(万人),录取人数160(万人),录取率56(%)。

200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375(万人),录取人数221(万人),录取率59(%)。

2001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454(万人),录取人数268(万人),录取率59(%)。

2002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510(万人),录取人数320(万人),录取率63(%)。

2003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613(万人),录取人数382(万人),录取率62(%)。

2004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729(万人),录取人数447(万人),录取率61(%)。

2005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877(万人),录取人数504(万人),录取率57(%)。

2006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950(万人),录取人数546(万人),录取率57(%)。

2007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010(万人),录取人数566(万人),录取率56(%)。

2008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050(万人),录取人数599(万人),录取率57(%)。

2009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020(万人),录取人数629(万人),录取率62(%)。

201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957(万人),录取人数657(万人),录取率69(%)。

2011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933(万人),录取人数675(万人),录取率72(%)。

2012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915(万人),录取人数685(万人),录取率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