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脲支原体几种临床检测方法的比较
3种检测解脲支原体的方法比较

3种检测解脲支原体的方法比较范虹;杨淑君;李彥锋【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08(5)13【摘要】目的比较3种检测解脲支原体的方法,选择一种简便、准确、实用的检验方法.方法对145例泌尿生殖道标本同时用支原体液体-液体两步培养法、液体-固体两步培养法和液体培养后核酸扩增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解脲支原体.结果液体-液体两步培养法阳性率为29.0%,液体-固体两步培养法阳性率为26.2%,液体培养后FQ-PCR检测阳性率为30.3%.3种方法经配对χ2检验,液体-液体两步培养法与液体培养后FQ-PCR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液体-固体两步培养法阳性率与另外两种方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FQ-PCR法检测解脲支原体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特异性,但需要特殊的设备和环境,不能进行药敏试验;液体-固体两步培养法准确性高,是检测解脲支原体的"金标准",但阳性率偏低,而且也不能进行药敏试验;液体-液体两步培养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检测解脲支原体既简便、实用,又能进行药敏试验的较好方法,特别适合基层医院使用.【总页数】2页(P812-813)【作者】范虹;杨淑君;李彥锋【作者单位】四川省乐山市中医院检验科,614000;四川省绵阳市中医院检验科;四川省乐山市中医院检验科,61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相关文献】1.解脲支原体3种检测方法比较研究 [J], 李燎;钟桂书;颜丹2.男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检测的3种取材方法比较 [J], 黄和赞;张艳晖;张国强;涂建斌;卢强;王艳琴3.解脲支原体几种临床检测方法的比较 [J], 张宏薇;卞文安4.PCR法与培养法在检测解脲支原体中的两种方法比较 [J],5.解脲支原体检测方法比较与探讨 [J], 朱秀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解脲支原体检查报告怎么看

解脲支原体检查报告怎么看当您拿到一份解脲支原体检查报告时,可能会感到有些迷茫,不知道上面的各种指标和结果意味着什么。
别担心,下面就来给您详细讲讲如何看懂解脲支原体检查报告。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解脲支原体是什么。
解脲支原体是一类原核微生物,它可以引起人体的多种疾病,尤其是泌尿生殖系统的感染。
在检查报告中,通常会包含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一、检测方法报告上会标明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常见的有培养法、核酸检测法(如 PCR 法)等。
不同的检测方法有其特点和局限性,这会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培养法是将样本接种到特定的培养基上,观察是否有解脲支原体生长。
这种方法相对直观,但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得出结果,而且对样本的采集和运输要求较高。
核酸检测法则是通过检测解脲支原体的遗传物质来确定是否感染。
它的灵敏度较高,能够在感染早期就检测出病原体,但也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的情况。
二、检测结果这是报告中最关键的部分。
常见的结果表述有“阳性”“阴性”或者具体的定量数值。
如果结果显示为“阳性”,那就说明您体内存在解脲支原体感染。
但阳性结果并不意味着病情的严重程度,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和您的临床症状来综合判断。
如果是“阴性”,通常表示未检测到解脲支原体,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性,尤其是在采样不当或者处于感染早期时,可能会出现假阴性的结果。
有时报告中还会给出定量数值,比如“解脲支原体拷贝数为_____”。
数值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感染的程度,但同样不能仅凭此来确定病情,还需要综合考虑。
三、药敏试验结果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通常还会有药敏试验的结果。
药敏试验是检测解脲支原体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以便为治疗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敏试验的结果会列出一系列抗生素,如红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等,并标注“敏感”“耐药”“中介”。
“敏感”表示该抗生素对解脲支原体有较好的杀灭作用,是治疗的首选药物。
“耐药”则表示解脲支原体对该抗生素具有抵抗性,使用这种药物治疗可能无效。
支原体检测方法

支原体检测方法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它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包括肺炎、支气管炎、结膜炎等。
因此,及时准确地检测支原体对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至关重要。
目前,支原体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支原体检测方法。
首先是PCR法。
PCR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它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支原体的存在。
通过PCR法,可以从临床样本中扩增出支原体的DNA片段,然后进行电泳分析,从而确定是否感染支原体。
PCR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能够检测到少量的支原体,但是需要专业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成本较高。
其次是免疫学检测法。
免疫学检测法是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反应来检测支原体的存在。
常见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法。
这些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快速,适用于临床快速筛查和大规模检测,但是其灵敏度相对较低,可能会出现假阴性结果。
另外,还有细胞培养法。
细胞培养法是将临床样本接种到适当的细胞培养基中,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或者染色反应来确定是否感染支原体。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获得活的支原体,有助于进一步的病原学研究,但是需要较长的培养周期,且操作复杂,不适合临床快速检测。
最后,还有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检测方法,可以同时检测多种病原微生物。
通过将支原体的特异性基因序列固定在芯片上,然后与临床样本中的DNA或RNA杂交,从而确定支原体的存在。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高通量、高灵敏度,但是设备和试剂成本较高,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支原体的检测方法有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局限性。
在临床实践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支原体检测方法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常用支原体检测方法比对研究

常用支原体检测方法比对研究支原体是一类原核生物,它们寄生在人和动物的细胞中并引起感染。
常见的支原体感染包括肺炎、扁桃体炎、眼部感染等。
准确快速地检测支原体感染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常用的支原体检测方法进行比对研究,以期对临床医生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1. 细胞培养方法细胞培养方法是最早也是最常用的支原体检测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将患者样本中的支原体分离并培养在特定的细胞系中,然后通过形态学观察或特定染色剂染色来鉴定支原体感染。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准确度高,且可以提供患者感染的特定支原体菌株信息。
该方法需要较长的培养时间,通常需要一周或更长时间才能获得结果,这对于急性感染的诊断来说显然不够及时。
2. PCR法PCR法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放大支原体DNA或RNA的特定片段来检测支原体感染。
PCR法的优点是快速、敏感和特异性高,可以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
PCR 法还可以检测不同类型的支原体,并能够检测低水平的感染。
PCR法需要专门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人员,并且容易受到样本中的抑制物质干扰,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3. 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是一种通过检测患者体液中的支原体特异抗体来诊断感染的方法。
这些抗体可以通过ELISA或免疫层析等技术进行检测。
免疫学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且可以用于大规模筛查。
免疫学方法只能检测过去或近期的感染,无法判断感染的活性和感染的具体类型,因此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存在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
4. 基因测序方法基因测序方法是一种全面分析支原体基因组的方法,可以揭示感染的支原体菌株的遗传信息,包括其亚型和抗药基因等。
基因测序方法可以提供更加精细和全面的支原体信息,对于研究支原体的遗传演化和抗药机制非常有价值。
基因测序方法需要高度专业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人员,并且成本较高,因此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较为有限。
综合上述四种常用的支原体检测方法比对,可以看出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局限性。
PCR和培养法检测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比较

近年 来 , 解 脲 支 原 体 作 为 一 种 性 传 播 疾 病 的病 原 体 ,其 发 生 率 有 逐年 上升 趋势 【】 据 文 献 【】 道 在 非 淋 菌 性 尿 道 炎 3。 4报
患 者 标 本 中解 脲 支 原 体 的检 出 率 一 般 在 1% ̄ 4% 。 病 原 体 0 0 该
内上 清 液 变 红 且清 晰透 明 者 为 初筛 阳性 ;2 后 不 变 色 或 者 变 d
一
[-】 为 了 降 低 其危 害 ,早 期 诊 断 和 彻 底 治 疗 是 重 要 的 措 施 之 46 。染 ,
也 以导 致 不 孕 、 不 育 、 胎 儿 宫 内感 染 、 流 产 等 不 良后 果 因此 , 择 一种 理 想 的 检 测 方 法 用 于 解脲 支 原所 致 疾 病 的 选
标本首先接种 于解脲支 原体液体培养 基,3  ̄ 4 8h 5 C2  ̄4
.
1 菌株 及 其 来 源 . 1 解 脲 支 原 体 标 准 株 ( 8 购 于 首都 儿 科 研 究 所 细 菌 室 【】 T ) 2。
在 特 异 性试 验 中使 用 了常 见 或 可 见 于泌 尿 生 殖 道 的其 他 1 7种
微 生 物 标 准 株 或 临 床 分 离 株 : 奈 瑟 氏 淋 球 菌 标 准 株
2 结 果
21 CR 检 测 Uu .P DNA的 灵 敏 度 和 特 异 性 按 照 常用 方 法 检 验 P R 检 测 U D A 的 灵 敏 度 ,标 准 株 C uN
D NA 按 1 O倍 比例 系 列 稀 释 进 行 P R 扩 增 ,结 果 扩增 出预 期 C
国生物. 梅里埃公司生产 的支 原体培养试剂盒 (S IT),桂敏培
常用支原体检测方法比对研究

常用支原体检测方法比对研究支原体是一类主要感染人类和动物呼吸道的细菌,能引起多种严重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等。
因此,支原体检测及其诊断方法是临床诊断以及预防与控制支原体感染的重要手段。
本文着重对常用的支原体检测方法进行比对研究。
1. 培养法培养法是最传统的支原体检测方法。
通过对患者样本如咽喉拭子、痰液等进行培养,寻找支原体生长的证据,如产生色素、变形等。
这种方法优点是结果可靠,可进行药敏试验,缺点是需要较长时间(至少7天)才能得到结果,且对细胞膜弱化的支原体种群检测效果不佳。
此外,有些支原体不容易在人体内生长,所以该方法的检出率较低。
2. PCR法PCR法是一种利用核酸扩增技术检测支原体的方法。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对支原体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其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可检测低剂量的支原体。
该方法所需的样本比培养法更为便捷,可获取多种样本如唾液、血液、尿液等,检测结果可在几小时内得出。
此外,PCR法免疫学耐药的支原体检测中表现出很好的效果。
但是,该方法不能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并且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
3. 免疫学法免疫学法指的是利用特异性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原理检测支原体的方法。
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免疫荧光检测法(IF)等。
该方法也可检测多种样本,如血清、尿液、唾液等,效果较好,实验步骤简单。
但由于支原体种类繁多,不同支原体的抗原存在差异,故不同抗原抗体对应的检测效果具有差异。
此外,免疫学法不利于检测菌落形成的支原体。
4. 快速诊断试纸法快速诊断试纸法是一种利用特异性抗原与抗体结合的测试纸片检测支原体的方法。
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迅速,可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方便便捷。
但是,由于检测标准不统一,检出率低,特异性较差,而且无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
因此,该方法仅仅作为初步诊断的参考,并且需要进一步验证。
总的来说,以上几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临床诊断应用中,可以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检测以提高检测准确率和检出率。
应用固体与液体两种培养基检测支原体结果的比较

应用固体与液体两种培养基检测支原体结果的比较目前实验室用于检测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方法主要有PCR法、培养法(液体、固体培养基)。
二合一液体培养基因具有快速且培养与药敏结果同时进行等特点而在临床广泛应用。
近来,有学者对液体培养基检测支原体的可信度提出质疑。
为了验证液体培养基的特异性,本研究采用临床标本拭子平行接种选择性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的方式,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1.1.1 试剂与仪器液体培养基:Uu和Mh分离、鉴定、药敏试剂盒(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生产)。
固体培养基:Uu和Mh的选择性鉴定固体培养基(二合一培养基)带有CO2发生片(上海恩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生产批号:060410,显微镜:日本奥林帕斯。
1.1.2 标本来源2006年5月至7月108例我院妇科和皮肤科门诊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标本拭子。
采集方法:男性患者用无菌棉球擦干尿道口后,用无菌棉拭子插入尿道口2~3厘米,轻轻旋转后取出;女性患者清除阴道口分泌物后,用无菌棉拭子插入宫颈口1~2厘米,轻轻旋转后取出。
用拭子先接种固体培养基然后用于液体培养基接种。
2方法2.1 接种方法先用拭子的一面“N”型划线接种固体培养基,然后立即进行液体培养基的接种。
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36℃培养。
2.2 结果判定方法液体培养基:分别于24至48小时观察液体培养基颜色由黄色变红色,严格按照结果判读表读取结果。
固体培养基:24小时后逐日观察培养基颜色的变化(黄色变为红色),同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典型支原体菌落:Mh:煎蛋样菌落(100~300μm),Uu:棕褐色颗粒、棕褐色菌线或棕褐色团块样菌落。
2.3 统计学方法Kappa检验(一致性检验)。
3 结果以显微镜下见到典型支原体生长菌落(如图所示),结合生化反应确认Uu、Mh为“金标准”。
两种培养基支原体检测结果见附表。
108份标本液体培养基报告支原体阳性标本4l例,阳性率为37.96%;固体培养基检测的阳性标本37例,阳性率为34.26%。
PCR法与培养法在检测解脲支原体中的两种方法比较

检 测。
L , l O mi n ,取沉 渣1 0 0 “L 加入培 养基 中。充分 混匀接种 标本 中的培养
基 ,取 1 0 0 u L 加入 检测卡 的各孔 中 ( 除C 一 孔 )。 各 孔滴加2 滴 无菌矿 物油 ,盖上检 测卡盖 ,置3 5 ℃- 3 7  ̄ C 孵 箱培养 ,在2 4 h 和4 8 h 分 别观察 结果 。经4 8 h 培养 ,如 果培养液 颜色 没有改 变则为 阴性 ,如果培 养基 颜色从黄色变成 红色则为解脲 支原 体阳性。。
另有 8 例样 本经P C R 检 测显示 阴性 ,但 是培养 法检测 为 阳性 。经 配对 计数和 检验 ,P C R  ̄; 的敏感性 明显 高于 培养法 ( P <0 . 0 5 )。
3讨 论
解脲 支原体检测方法有固体培养法、液体培 养法和分子生物荧光定 量P c R 法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 。固体培养法是直接通过培养分离 出该 病原体 菌落 ,进行 系统鉴定而得 出结论 ,可谓金标 准 ,但实验 条件要 求较高费时长 ,不适合常规检查【 2 J , 目前检 测该病原体主要是液体培养 法和P c R 法 ,液体培养法是 利用解脲支原体 中的脲酶能分解培养基 中的
现代保 健 ・ 医学 创新 研究 , 2 0 0 8 , 5 ( 2 4 ) : 1 6 9 .
[ 3 ] 刘丘 岗, 张华 茹 , 谭 于 飞. 莫 西沙 星治 疗 老 年社 区获 得性 肺 炎 临床 研 究【 J 】 . 中国实用 医药, 2 0 1 1 , 6 ( 6 ) : 4 3 — 4 4 .
2结 果
经 检验 ,P C R 法 检出1 1 1 例 为 阳 性 ,4 7 例 为 阴性 , 阳性 率 为 7 0 . 3 %;培养法 检出6 8 例为 阳性 ,9 O 例为 阴性 ,阳性率为4 3 . O %。在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离法 +
荧光法
+
-
36 ( a)
5 ( b)
合计 41
剂器材部的产品 。试剂也由该公司提供 。
-
15 ( c)
30 ( d)
45
31计算 机 落 射 荧 光 显 微 镜 由 沈 阳 八 达 公 司 提 供 ,并使用相配 UU 荧光试剂 。
素影响 。而荧光染色法如果载玻片不洁净或者其它 因素污染标本 ,就会将污染颗粒或杂菌误染色荧光 绿 ,误认为是 UU。
使用 UUSM 单管培养基 ,与经典法相比 ,其符合 率高 ,二法结果无显著差异 ( PCR > 0. 05) ,说明单管 培养法 结 果 准 确 性 好 , 认 为 选 择 使 用 已 商 品 化 的 UUSM 作为培养基 ,效果不错 ,而且操作十分简便 ,结 果易判断 ,实验所需时间短 ,很适合基层医疗单位普 及开展 。
资 料 与 方 法
结
果
本文选择为多数学者公认的分离鉴定法作为金 标准 。
一 、经典分离鉴定法和荧光染色法检测结果及分 析 ,见表 1。
一 、一般资料 :采自本院妇科及泌尿科病人的宫
表 1 分离法与荧光法检验结果比较
颈分泌物及尿道分泌物标本共 86份 。 11解脲支原体选择性培养基 (UUSM )采用三明
腺炎 、流产 、产后热及新生儿低体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 盖涂膜 ,在 37℃水浴箱中染色 20分钟 ,取出后用 PH
目前 ,泌尿生殖支原体感染的检测不仅是 STD 门诊 的常规项目 ,在泌尿科 、妇科 、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等 医疗单位已广泛进行监测和防治 。UU 的培养和鉴 定多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 1. 经典的分离鉴定法 : 2. 简
60
新疆医学 2008年第 38卷
解脲支原体几种临床检测方法的比较
新疆乌鲁木齐有色金属公司医院 (830000) 张宏薇 新 疆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肿 瘤 医 院 (830011) 卞文安
解脲支原体 (简称 UU )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
3. 荧光显色法 :用沾取标本棉试予直接在干净玻
的主要致病菌 ,也是急性输卵管炎 、盆腔炎 、慢性前列 片上涂约 2 ×2 cm 分泌物膜 ,加入 50 ul荧光试剂覆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急诊科 (830011) 祖丽菲亚 宋惠兰 梁新生 塔依尔
较采用 t检验 。
资 料 与 方 法
结 果
一 、一般资料 :临床观察 UAP90例 ,其中男性 60
经比较可见治疗组疗效及有效症状控制时间明
例 ,女性 30例 ,年龄 37~76岁 ,平均年龄 (58 ±4)岁 。 显优于对照组 ,见表 1。
药两周 。 三 、疗效判断 :参照 1979年修订的心绞痛的疗效
讨 论
评定标准 。1. 显效 :胸痛发作的症状消失 ,下移的 ST
UA P是介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
段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 ,或倒置的了波恢复正常 ,运 之间的一种复杂的综合征 ,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
动耐量增强 ; 2. 有效 :胸痛发作的频率明显减少 ,心电 疗 ,近期内约 10% ~30%的患者发展为 AM I,甚至猝
图改善明显 ; 3. 无效 :心绞痛发作次数 、程度无改善 ; 死 ,文献报道一年病死率 18% ,其中 5%发生在一个
心电图无变化或改善不明显 。
月内 [ 1 ] 。UAP发生的主要机制为冠状动脉粥样斑块
四 、统计学方法 :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均值比 破裂及出血诱发动脉腔内不全堵塞性血栓形成 ,内膜
病程 1个月 ~5年 ,随即分为两组 。治疗组 50例 ,男
表 1 治疗纽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例 ( % ) ]
性 34例 ,女性 16例 ;对照组 40 例 ,男性 27 例 ,女性 13例 。两组年龄 、性别 、病情对比无差异 。全部病例 均符合 1989 年 WHO 冠心病心绞痛诊断与分型标
效有效症状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2. 3 ±0. 6 5. 12 ±0. 7
射 。阿司匹林 、美托洛尔 、舒降之等基础常规治疗 ,用 统计值
uc = 2. 68
- c = 14. 36
药两周 ;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
上加用氯吡格雷 75 mg每日 1 次 ,低分子肝素 4100
P
< 0. 01
< 0. 01
u,每 12小时皮下注射 1次 (期间不服阿司匹林 ) ,用
二 、经典分离鉴定法与单管培养法检测结果与分 析 ,见表 2。
表 2 分离法与单管培养法检测结果比较
分离法
单管培养法
+
-
合计
1. 单管培养法 :以无菌吸管吸取 0. 1ul标本混悬
+
39 ( a)
2 ( b)
41
液接种至 UUSM 中 ,置 37℃温箱 ,每隔半天观察一
次 ,两天内 UUSM 颜色变红者为 UU 培养阳性 ,不变
7. 4缓冲涂冲洗干净 ,自然凉干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到类圆形荧光绿点为 UU 阳性 。
4. 经典分离鉴定法 :严格按照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上的要求操作并发报告 。
单的单管培养法 ; 3. PCR 扩增法 ; 4. 荧光染色法 。为 了探讨和评价不同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作者将 四种方法同时应用于检测的 86例临床标本中 UU 的 对比试验观察 。
控制时间 (天 )
准 ,并经心电图 ,心肌酶谱检查 ,除外 AM I。 二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即鲁南欣康
40 mg加入 5%葡萄糖 250 m l (或生理盐水 )静脉注
治疗组 对照组
50 20 (40) 26 (52) 4 (8) 46 (92) 40 10 (25) 14 (35) 16 (40) 24 (60)
41经典分离鉴定法所使用的培养基按微生物学 检验技术所介绍的方法配制 。
二 、方法 :以无菌棉试子取宫颈分泌物及尿道分 泌物 ,立即置于 PBS缓冲液的小管中 ,将棉试上标本 充分洗脱下来制成悬液 ,再用以下四种不同的方法进 行检测 。
合计
51
35
86
x2 = | b - c |2 / ( b + c) = 5 查 x2界值表 , P < 0. 05。
新疆医学 2008年第 38卷
61
格表资料的 x2检验相似 ,不再重复 。
讨
论
经典的分离鉴定法虽然是金标准 ,但由于培养基 制备困难 ,操作费时 ,许多基层医院难以普遍开展 。
从这次用四种方法比较结果来看 , PCR 扩增法 和荧光染色法所得结果均与经典法比较差异较为显 著 ( P < 0. 05) , PCR法或荧光法阳性检出率均高于经 典法 。假阳性率高 ,与国内文献报道相似 。这是由于 PCR仪高度敏感 ,极易受实验过程及样品等多种因
-
4 ( c)
41 ( d)
45
色者为阴性 。
合计
43
43
86
2. PCR 扩增法 :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取扩增物 15 x2 2 = ( } b - cl - 1) 2 / ( b + c) = 0. 05, P > 0. 05。
ul加入 2 ul琼脂糖疑胶上电泳 30分钟 。
注 : PCR法与荧光法染色法与同分离法配对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