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脱毒和组培快繁及栽培技术的研究

合集下载

生姜组织培养和快繁技术研究

生姜组织培养和快繁技术研究

生姜组织培养和快繁技术研究王春勇;闫颖;李娟;李贺;崔婧婧;刘鹏靖;韩靖玲;张爱敏【期刊名称】《河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24(28)2【摘要】以冀东地区传统主栽生姜品种“狮子头”的幼芽为外植体,通过对其组织培养(HgCl_(2)消毒时长,诱导培养基的6-BA浓度)和快速繁殖(增殖和生根同步进行的培养基激素浓度,移栽基质组分)中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建立“狮子头”生姜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

结果表明:外植体使用HgCl_(2)浸泡消毒的适宜时长为7 min,愈伤组织污染率为0;诱导培养基的6-BA适宜浓度为2.0 mg/L,不定芽诱导率为94%,污染率为0;实现增殖和生根同步培养的培养基6-BA适宜浓度为2.0 mg/L、NAA适宜浓度为0.2 mg/L,增殖倍数为5.14倍、生根数为0.99根/株;组培苗移栽到蛭石、草炭、泥沙按体积比1∶1∶1混合的基质上,植株长势强,成活率达到95%。

“狮子头”生姜组培快繁的关键技术为:将姜芽用0.1%的HgCl_(2)溶液浸泡消毒7 min-将愈伤组织接种到MS+6-BA 3.0 mg/L+NAA 0.2 mg/L培养基上进行不定芽诱导—将不定芽接种到MS+6-BA 2.0 mg/L+NAA 0.2 mg/L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和生根的同步培养-将组培苗移栽到蛭石、草炭、泥沙按体积比1∶1∶1混合的基质上进行炼苗。

【总页数】5页(P69-72)【作者】王春勇;闫颖;李娟;李贺;崔婧婧;刘鹏靖;韩靖玲;张爱敏【作者单位】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唐山园林科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32.5【相关文献】1.生姜脱毒快繁与病毒检测技术研究2.生姜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与应用3.生姜组织培养的快繁技术4.生姜组培快繁技术研究5.生姜组织培养脱病毒、快繁和高产栽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姜组织培养脱病毒技术

生姜组织培养脱病毒技术

生姜组织培养脱病毒技术生姜是药食两用的经济植物,具有栽培容易、产量高、价格高等优点,但是生姜在生产上长期采用无性繁殖,容易感染多种病毒病,感染了病毒病的生姜,品质差,叶子皱缩,生长缓慢,一般减产30―80%。

对病毒病目前还没有药剂可以防治,成为生姜创高产,获得高效益的主要障碍.针对这一生产难题,我校遗传育种教研室经过四年努力,应用生物技术中分生组织热处理脱病毒技术,成功地获得了生姜优良品种的无病毒苗,经电镜反复鉴定,脱病毒彻底。

为了进一步验证去病毒苗的增产效果,进行了多点试种鉴定和生产应用,各试种点反应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一般可比同品种未脱病毒苗增产50―100%,每亩可净增效益3000元。

脱病毒苗在生产上生长快,长势旺,茎叶粗壮。

抗病耐高温,抗寒及其它逆境能力强。

生姜外观好,色泽鲜黄,均匀整齐,市场销路好,可专供出口。

生姜质量好,辣味浓。

产量高。

试种示范的效益十分显著,特此推荐各省农业,多种经营部门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建立生姜脱毒苗的三级良种繁殖体系,实现生姜生产脱毒化,从而大幅度提高生姜产量和质量。

生姜脱毒苗在生产基地大面积推广后,在不增加任何农本情况下,更换脱毒苗即可达到明显增产效果,每亩生姜产量可增产50%至一倍。

每亩可增产1500kg,净增收3000元.脱毒苗生产出来的生姜可达到特级或一级标准,又提高了生姜的价格。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这一高新技术项目技术先进、应用性好、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可以尽快推广应用.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

为了加速脱毒苗的扩大和繁殖,建立了最优化生姜试管苗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一年中可繁殖出大量生姜试管苗,可以充分保证了大面积示范推广所需的优质种苗。

具体转让费用面议。

对无技术转让条件、能力的单位、专业户,可以预约繁殖生姜优良品种的无病毒苗,供示范引种,扩大繁殖推广。

生姜脱毒和组培快繁及栽培技术的研究

生姜脱毒和组培快繁及栽培技术的研究

生姜脱毒和组培快繁及栽培技术的研究生姜属姜科姜属多年生宿根植物,营养丰富是药、食、加工等多用途经济作物,是我国重要的外贸产品。

生产上生姜只能靠少数品种长期无性繁殖,易感染多种病毒,使姜体内积累多种病毒,从而导致生姜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种性退化,—般减30% ~ 50%,严重制约了生姜的生产发展。

国内外目前尚无高抗病毒的生姜品种和高效杀病毒药剂,因此采用茎尖组织培养脱毒生姜苗,成为防治病毒,高生姜产量和品质的首选方法。

本研究旨在通过热处理和茎尖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以优质姜种为材料,通过热处理法催芽、表面消毒、茎尖分生组织剥取、无菌苗诱导培养、增殖诱导培养、生根诱导等一系列实验操作及培养基配方优化,并在每个不同的培养阶段进行检测,建立脱毒良种繁育体系的工艺流程,有效去除引起生姜种性退化的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两种主要病毒。

该项研究为脱毒姜种的快速繁殖提供了技术保障,为生产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1 生姜的脱毒处理精选块大、肉厚、皮色黄亮和无病虫害的健壮姜块,在自来水下洗掉泥巴,再用少量洗衣粉浸泡10min,用毛笔轻轻刷洗种姜表面,用自来水冲洗2h,沥干水分。

在38℃恒温培养箱进行热处理4周,使病毒饨化失活,同时可诱导出不定芽,待长出2 ~ 5cm左右的芽后再进行茎尖脱毒。

将长出新芽切下,用流水冲洗干净,置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处理30秒,再用0.1%升汞消毒数分钟,无菌水冲洗6 ~ 8次后,在40倍体式显微镜下剥取0.2 ~ 0.3毫米茎尖分生组织,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

待成苗后应用血清学鉴定, 获得脱毒苗。

2 脱毒苗的培养以MS为基础培养基,以MS+6-BA1.5mg/L+NAA0.1mg/L为茎尖诱导分化培养基;以MS+6-BA1.0mg/L+NAA0.2mg/L为生姜最适继代培养基;以MS+NAA0.5mg/L+IBA0.5mg/L为生根培养基。

所配制的培养基中,糖浓度为3%,脂为0.7%,pH值为5.8。

脱毒生姜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脱毒生姜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施肥管理
基肥
在整地时施入充足的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化肥,为生姜生长提供 全面的养分。
追肥
根据生姜生长的需要,在生长过程中分期追肥,以促进植株生长和根茎膨大。 追肥时应注意肥料种类和用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环境污染。
03
病虫害防治技术
常见病虫害
姜螟
姜螟是生姜生长过程中最常见的 虫害之一,幼虫会钻食姜苗的地 上部分,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姜瘟
姜瘟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侵 染生姜的根部,导致整株生姜萎
蔫、腐烂。
炭疽病
炭疽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 危害生姜的叶片和茎秆,引起叶
片枯萎、脱落。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选择健康的种姜、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病残体等 措施,可以提高生姜的抗病能力。
生物防治
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等,可以有效地防治姜螟 等虫害。
脱毒生姜的应用领域
农业生产
脱毒生姜种苗可用于农业生产 ,为农户提供优质、高产的生
姜品种。
科研实验
脱毒生姜种苗可用于病毒学、植物 病理学、植物生理学等科研实验, 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支持。
产业开发
脱毒生姜种苗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和市场前景,可进行深加工和产业 化开发,如姜糖、姜茶、姜酒等产 品。
02

实践经验分享与交流
选用优良品种
严格选地与整地
选择经过脱毒处理的优良品种,如山东莱 芜市的莱芜片姜、河北保定市的脱毒姜等 。
科学施肥与管理
选择远离污染源、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 地块,并进行精细整地,为生姜生长创造 良好的土壤环境。
病虫害综合防治
根据生姜生长需求,合理施肥,并加强水 分管理,及时排灌,保持土壤湿度。

白水生姜组培脱毒及离体快繁体系建立研究

白水生姜组培脱毒及离体快繁体系建立研究

验 研究 , 已建 立脱 毒 试 管 苗 快 繁体 系 。 而生 产 脱 进 毒种 姜 , 白水 生 姜 的生 产发 展提 供优 质种 源 。 为
有浓 郁芳 香 和辛 辣 味 , 有 耐贮 藏 、 具 品质 优 、 应 性 适
强 的特 点 , 是安 市 药食 兼 用 的经济 作 物之 一 。但
l 材 料 与 方 法
11 供试 材料 .
以安顺 市 白水 生姜 姜块 为 材料 . 光 照箱 中催 于 芽 并进 行热 处理 的茎尖 为外 植体 。
1 . 试验 方法 2
基 金 项 目 : 顺 市科 技 攻 关 项 目( 0 8 0 3号 ) 贵 州 省 安 20 10 ,
①茎尖分生组织热处理
组织 培养 , 可脱 除生 姜病 菌病 毒 , 而建 立种 苗 、 进 种 姜快 繁体 系 , 防止 病 害和提 高 繁殖 系数 的有效 技 是
术 措施 。笔 者通 过 3a来对 白水 生姜 离 体 快繁 试
用 为一 体 的一种 多用 蔬 菜l 白水生 姜是 贵 州安 顺 1 _ 。
地方 优 良品种 , 根 茎 肉质 、 其 肥厚 、 平 、 肉黄 色 , 扁 皮
由于 常年 以块 茎 进行 无 性 繁 殖 , 繁殖 系数 低 [】 2。 1 且 3 反 复重 茬 种 植 , 致 病 菌 、 毒 极 易 通 过种 姜 在 体 导 病
内积 累 , 起 生姜 种 植 区域 病 害盛 行 , 成种 性 退 引 造 化, 品质 变劣 。 产严重 。 减 采用 热处理 结合 茎尖 分生
c p i n h e s n o e r sd a, a g ra d t e a ay ia t o s F rh r r , o f cie meh d e e p e e t e t ,te r a o ft e i u l d n e n h n lt lmeh d . u t e mo e s me ef t t o s w r r s n - o h c e v e rt e r sd e a u to e t i e x e d n h r d ci n d f e i u mo n f si d se c e i g i t ep o u t . o h p c n o K e r s Ve ea l; e t i e e i u s P o r s y wo d : g tb e P si d sr sd e ; r g e s c

生姜脱毒组培苗栽培技术

生姜脱毒组培苗栽培技术

生姜脱毒组培苗栽培技术摘要介绍了生姜脱毒组培苗栽培技术,包括组培苗移栽制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生姜脱毒组培苗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姜;脱毒苗;栽培技术生姜是药食两用的经济作物,具有栽培容易、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近年来在各地发展很快。

但是生姜在生产上长期采用无性繁殖,反复重茬,极易感染姜枯萎病、姜眼斑病、姜根腐病、姜腐烂病等病害,致使生姜品质变劣,叶片皱缩,生长缓慢,减产30%~50%。

侵染生姜的主要病毒病是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

当前国内外对植物病毒的防治仍没有特效药。

利用生物技术中分生组织热处理脱病毒技术对生姜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生姜优良品种的无病毒苗,经过对比试种,增产效果显著。

现将生姜脱毒组培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组培苗移栽制种将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的生姜组培瓶苗(3~4片叶,4~5条根)移入炼苗棚炼苗3d后将瓶盖打开,2d后从瓶内取出幼苗,洗干净根部培养基,放入1 200倍多菌灵溶液中做浸根处理,然后将小苗移栽到苗床中。

脱毒生姜组培苗为原原种苗,应先在苗床中育成原种苗,长成小种姜(又叫微型种姜),然后才能移栽到大田中繁殖姜种,为下一年繁殖和生产提供姜种。

2栽培管理2.1选地与整地生姜根系不发达,在土壤中分布浅,吸水吸肥能力差,既不耐旱又不耐涝,因此姜田应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能灌能排和呈微酸性反应的肥沃壤土。

近2~3年内发生过姜瘟病的地块不可种姜。

脱毒生姜生长期长,单株生长量大,对肥料吸收量多。

因此,应加大基肥的施用量。

撒施充分腐熟的鸡粪45~60 m3/hm2,深翻后,开沟起垄,在沟底施入 1 500kg/hm2饼肥、1 500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尿素、375kg/hm2硫酸钾。

为防止地下害虫,可一并施入30~45kg/hm2辛硫磷颗粒剂。

2.2适期早植生姜的产量与生长期关系极为密切,生长期越长,产量越高。

生姜脱菌快繁研究进展

生姜脱菌快繁研究进展

, :0 /BC8>D:0D =A808B/A A>8C, A:0 E= <@=F :@ 23&-",*- -/01=>( 3+%"+8-# $22+.+%(0- ?8@A ’ ) , @C/A=@ B=F/A/0= :0F GH:I8>/01 ’ JD C>8C:1:D=@ D7>8<17 D7= G8>B 8G <0F=>1>8<0F >7/;8B=@ B:/0HK ’ L/0A= 1/01=> D/@@<= A<HD<>= @<AA==F=F /0 "%&&,D7= D=A708H81K /0 B/A>8C>8C:1:D/80 8G D7= F/@=:@=5G>== 1/01=> 7:@ :H>=:FK E==0 B:F= 1>=:D C>81>=@@ :0F D7= =GG/A/=0AK 7:@ E==0 8EI/8<@HK /BC>8I=F ’ +I=>K E<F C>8H/G=>:D=F & ’ & @788D@ :GD=> M N==O@ A<HD<>=,:0F CH:0DH=D@ @<>I/I=F :D :E8I= %() :GD=> D>:0@5 CH:0D/01 D8 D7= G/=HF ’ J0 D7/@ C:C=> N= >=I/=N=F D7= F=I=H8CB=0D 8G D7= B<HD/CH/A:D/80 D=A70/P<= 8G F/@=:@=5G>== 1/01=> :0F /D@ :CCH/A:D/80 C>8@C=AD@,@<A7 :@ A>=:D/80 8G 1=0=D/A I:>/:D/80,A80@=>I:D/80 8G CH:0D 1=0=CH:@B /0 I/D>8,C>8F<AD/80 8G F/@=:@=5G>== =0A:C@<H:D=F E<F@ :0F B/A>8>7/;8B= /0 I/D>8 ’ 4%5 6#"7& -/01=>,Q/@@<= A<HD<>=,R/@=:@=5G>==,S/><@5G>==,T/A>8C>8C:1:D/80 生姜 ( 3+%"+8-# $22+.+%(0- ?8@A ’ ) 古名 , 别名黄姜, 属姜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近年来, 已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它用途广泛, 具有耐贮藏、 易于种植、 经济效益好、 营养 丰富等特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科研人员研究表明: 每 (## 1 鲜姜含糖类 M# 1、 脂肪 ! ’ ( 蛋白质 & 1、 纤维素 ( 1、 胡萝卜素 # ’ % 1、 维生素 U $# B1、 硫胺素 # ’ #( B1、 核黄素 # ’ $ B1、 1、 钙 "## B1、 磷 $$( B1、 铁 !( B1, 还含有姜辣素、 姜油酮、 姜烯酚、 姜醇、 水茴香 尼克酸 $ B1、 烯、 龙脑和桉油精等特殊成分, 具辛香味 (赵德婉等, 。因此,它既是一种重要的调 $###) 味蔬菜, 亦可用作香料和药物。 生姜以地下根状茎无性繁殖为主, 其繁殖系数较低, 并且易通过带病种姜传播病害, 尤其是姜青枯腐烂病, 又称姜瘟, 在世界各生姜产区均有发生, 发病地块一般减产 "#) V 重者 达 (#) 以 上 (赵 德 婉 等, ; 其致病菌为青枯假单胞杆菌 ( 97-:)$&$%(7 $#) , $### ) , 也可侵染番茄、 辣椒、 茄子等茄科植物; 此外, 还有猝倒病, 又称根腐病, 致病 7$0(%(.-(#:& )

脱病毒生姜的高产栽培技术

脱病毒生姜的高产栽培技术

脱病毒生姜的高产栽培技术引言生姜作为一种重要的香辛料和药材,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高产栽培技术对生姜的种植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生姜种植中,病毒病是常见的问题,会影响生姜的生长和产量,因此如何进行脱病毒生姜的栽培技术成为了种植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脱病毒生姜的高产栽培技术。

选择健康种薤块种薤块的选择对于脱病毒生姜的栽培至关重要。

种薤块应该来自无病毒的生姜植株,并且应该具备良好的产量和品质。

在选择种薤块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选择形状饱满、无病斑和虫蛀的种薤块;•选择外观光滑、无明显机械损伤的种薤块;•注意种薤块的大小,一般选择直径在3~5厘米之间的种薤块。

彻底清洗种薤块在种植生姜之前,需要对种薤块进行彻底的清洗。

清洗的目的是去除种薤块表面的病毒和病菌,以减少传染的风险。

清洗种薤块的步骤如下:1.将种薤块放入清水中浸泡约30分钟;2.使用清水冲洗种薤块表面,去除污垢和杂质;3.用流动的清水冲洗种薤块,确保完全清洗干净;4.将清洗干净的种薤块晾干备用。

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是高产栽培的关键。

下面是几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充足的阳光照射:生姜喜欢充足的阳光,选择有良好日照条件的地点种植,有利于生姜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良好的排水条件:生姜对土壤湿度有一定要求,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影响生姜的生长,选择排水良好的地点种植能够避免过湿或过干的情况。

•无病虫害的土壤:避免选择生姜曾经发生过病虫害的土壤种植,这样可以降低生病的风险。

做好土壤准备土壤准备是栽培脱病毒生姜的重要步骤。

以下是几个值得注意的事项:•疏松土壤:通过松土、翻耕等方式,使土壤疏松,有利于生姜的生根和生长。

•添加有机肥料:在土壤中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提供生姜生长所需的养分。

•控制土壤pH值:生姜适宜的土壤pH值为6.0~7.0,通过合理调节土壤pH值,有利于生姜的生长和发育。

种植与管理种植与管理是脱病毒生姜高产栽培的关键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姜脱毒和组培快繁及栽培技术的研究生姜属姜科姜属多年生宿根植物,营养丰富是药、食、加工等多用途经济作物,是我国重要的外贸产品。

生产上生姜只能靠少数品种长期无性繁殖,易感染多种病毒,使姜体内积累多种病毒,从而导致生姜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种性退化,—般减30% ~ 50%,严重制约了生姜的生产发展。

国内外目前尚无高抗病毒的生姜品种和高效杀病毒药剂,因此采用茎尖组织培养脱毒生姜苗,成为防治病毒,高生姜产量和品质的首选方法。

本研究旨在通过热处理和茎尖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以优质姜种为材料,通过热处理法催芽、表面消毒、茎尖分生组织剥取、无菌苗诱导培养、增殖诱导培养、生根诱导等一系列实验操作及培养基配方优化,并在每个不同的培养阶段进行检测,建立脱毒良种繁育体系的工艺流程,有效去除引起生姜种性退化的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两种主要病毒。

该项研究为脱毒姜种的快速繁殖提供了技术保障,为生产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1 生姜的脱毒处理
精选块大、肉厚、皮色黄亮和无病虫害的健壮姜块,在自来水下洗掉泥巴,再用少量洗衣粉浸泡10min,用毛笔轻轻刷洗种姜表面,用自来水冲洗2h,沥干水分。

在38℃恒温培养箱进行热处理4周,使病毒饨化失活,同时可诱导出不定芽,待长出2 ~ 5cm左右的芽后再进行茎尖脱毒。

将长出新芽切下,用流水冲洗干净,置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处理30秒,再用0.1%升汞消毒数分钟,无菌水冲洗
6 ~ 8次后,在40倍体式显微镜下剥取0.2 ~ 0.3毫米茎尖分生组织,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

待成苗后应用血清学鉴定, 获得脱毒苗。

2 脱毒苗的培养
以MS为基础培养基,以MS+6-BA1.5mg/L+NAA0.1mg/L为茎尖诱导分化培养基;以MS+6-BA1.0mg/L+NAA0.2mg/L为生姜最适继代培养基;以MS+NAA0.5mg/L+IBA0.5mg/L为生根培养基。

所配制的培养基中,糖浓度为3%,脂为0.7%,pH值为5.8。

诱导培养时,,先进行7天暗培养,再进行光培养。

温度与光照条件要求与生姜生长期的光温条件相符,可控制在(25±2)℃,光照强度为3000 ~ 4000Lux,光照时间为14 ~ 16个小时。

3 组培苗的驯化及移栽
待培养瓶里的生姜苗具有3 ~ 4片叶,5 ~ 6条根,根长至2 ~ 4cm 时即可移栽。

第1 d 在培养室里打开瓶盖(即半开半盖),第2d把瓶盖揭掉,并在培养瓶中放人少许水,以防止组培苗的失水及培养基的污染,第3d移出培养室,放在室温中,以逐渐适应室外温度。

移栽前应洗净附着在组培苗根部的培养基, 以免招致细菌繁殖, 导致组培苗感染腐烂死亡, 冲洗时谨防伤根,以确保移植成活。

以蛭石+泥炭为移栽基质, 移栽后每天喷雾保湿, 栽后3d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85% ~ 90%, 1个月后就可考查移栽成活率。

田间肥水管理与普通生姜相同,11月可收获姜种。

寻找生姜芽组培快繁的最佳方案
方法
以MS为基础培养基,设计生姜芽组培快繁的两条途径,选择生姜芽组培快繁的最佳培养方案。

1 茎尖→芽
最适培养基为:MS+6-BA3.0mg/L+NAA0.1mg/L
2 茎尖→愈伤组织→芽
茎尖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
MS+2,4-D2.0mg/L+KT1.0mg/L
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
MS+6-BA2.0mg/L+NAA0.5mg/L
生姜外植体的消毒
将外植体放在无菌超净台上,用75%酒精30s + 10% NaClO 15min + 0.1% HgCl2 10min + 50ug/L 青霉素(30 ~ 60min)与台外消毒相结合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去污效果最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