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桥梁系导师

西南交大桥梁系导师
西南交大桥梁系导师

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硕士生导师上岗遴选通过人员名单

单位:土木工程学位分委会总计:144人

1

3

4

5

6

7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学院所有研究生导师名录

学院教职工名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人) 系主任:杨燕 实验室主任:杨斌张新有 教授(5人):诸昌钤曾华燊马永强彭强杨燕 副教授(8人):杨斌戴齐唐慧佳谭献海窦军蒋朝根黄海于张新有 讲师(4人):陈红梅何蓉陈剑波贾真 实验人员(3人):李颖白雅娜(高工)袁霞(高工) 软件工程系(26人): 系主任:周荣辉 实验室主任:郝晓枫 教授(3人):周荣辉尹治本(兼)李天瑞 副教授(11人):陶宏才丁光耀韩丽萍文登敏楼新远黄洪李允朱焱翟东海胡晓鹏赵宏宇 讲师(7人):张跃何太军赵其刚陈帆周杲喻琇瑛胡飞 实验人员(5人):郝晓枫(高工)尹淑倩李勇周晓星王翔宇 通信工程系(26人) 系主任:方旭明(我) 实验室主任:陈红王宏霞 教授(15人):范平志潘炜(光纤)闫连山(编码)何大可(牛)罗斌()方旭明张家树(牛)唐小虎(我) 彭代渊王宏霞尹忠科(0 )邓平(320)王建英郝莉(我)张世昌(320) 副教授(5人):陈红陈庆春刘林马征(320) 讲师(4人):刘浩李晓航张文芳李恒超 实验人员(2人):贾蓓莉王澍 自动化系(13人) 系主任:余立建 实验室主任:王茜杨扬 教授(5人):郭进王长林张翠芳余立建徐志根(兼) 副教授(3人):汪晓宁杨扬侯进 讲师(6人):王茜王小川曾蓉刘利芳王小敏徐图 实验人员(1人):周琴(高工) 电子工程系(15人) 系主任:王丹 实验室主任:杨小雪白天蕊 教授(2人):冯全源陈向东 副教授(5人):杨小雪王丹白天蕊史燕叶文霞 讲师(4人):王平康萍胡香荣张辉波 实验人员(5人):徐安明(高工)贾岱松高洪杰杨磊陈星 院行政办公室(8人) 办公室主任:沈四春 中级职称(7人):陆明向玉兰沈四春徐军夏丽刘明慧 学院党委(3人)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工作规定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定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其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也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综合体现。搞好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全面衡量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适应当前教学和评估工作及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特制定本《工作规定》。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 3.学生能够对工程和社会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提出解决方案; 4.学生得到工程设计方法和科研能力的初步训练; 5.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对文科专业还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正确的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问题的能力; 6.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理论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经济分析能力、外文阅读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以及社会调查、查阅文献资料和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 二、毕业实习的要求 1.毕业实习的单位与内容原则上应与毕业设计(论文)任务相关联,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收集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资料; 2.毕业实习任务应力争与学生就业单位的工作范围接近,以利于发挥学生进行毕业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毕业实习应拟定毕业实习指导书或计划,毕业实习报告应规定基本内容,拟定框架要求; 4.毕业实习期间,学生应每日填写实习日志,内容包括:实习时间、地点、单位、内容、收获和体会,也可摘抄实习实测数据资料。实习结束后撰写实习报告,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在实习完成后交指导教师,作为毕业实习成绩评定的依据; 5.教师按照实习计划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习日志、实习报告、考核成绩、表现等综合评定实习成绩,成绩按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级制进行评分,也可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一部分进行成绩评定。成绩评定标准如下: 优:全部完成实习计划要求,实习报告和实习日志有丰富的实际材料,并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能运用学过的理论对某些问题加以深入的分析,考核时能够圆满回答问题,无违纪现象者; 良:全部完成实习计划要求,实习报告和实习日志比较系统地总结和体现了实习内容,考核时能圆满回答问题,无违纪现象者; 及格:达到实习计划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实习报告和实习日志有主要的实际材料,内容基本正确,但不够完整、系统,考核中能基本回答主要问题,但有某些错误;

西南交大桥梁工程题库

桥梁工程概论综合题作业 一、基本分析题 1.对下表左列的各桥梁结构型式,选择右列(用箭头线连接)你认为合理的一种施工方法。(10分) 桥梁结构形式桥梁施工方法 多跨装配式简支梁桥有支架施工 石拱桥(吊机、架桥机等)架梁法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灌注法 钢管混凝土拱桥悬臂拼装法 钢斜拉桥缆索吊装施工 2.对下表左列的各桥梁工程背景,选择右列(用箭头线连接)中你认为最主要和最合适的桥梁施工装备。(10分) 工程背景桥梁施工装备 悬臂施工钢箱梁斜拉桥骑缆吊机 装配式简支梁桥面吊机 悬索桥挂篮 悬臂施工混凝土连续梁缆索吊装系统 装配式混凝土拱桥架桥机 3.欲在高速公路上修建一座主跨200m、墩高50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公路桥,请从下面选出10个与此桥梁设计、构造和施工相关的词汇。(少选或多选一个扣1分) 斜拉索、预应力钢绞线、吊杆、锚具、弦杆、矢跨比、联结系、高跨比、护栏、有支架就地灌注施工、等截面梁、变截面梁、明桥面、挂篮、横隔板、锚碇、翻模施工、索塔、临时固结、肋板式截面、合龙段、挡碴墙、人行道、箱形截面。

二、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1:包头高架桥倾斜坍塌事故(10分) 2007年10月23日晚,丹(东)拉(萨)高速公路包头出口处高架桥的一跨发生整体倾斜坍塌。见图1、2。该桥限载35吨,而当时行驶在高架桥上的三辆拉运钢板的半挂牵引重型货车均超载100余吨。 图1 事故现场图2 鱼腹梁及Y形桥墩(1)整体倾斜的桥跨结构采用的是鱼腹式钢箱梁,其余桥跨采用的是鱼腹式混凝土梁。结合专业知识,在桥宽、车辆活载相同的前提下,对比钢梁与混凝土梁在自重、跨越能力、建筑高度、建设投资方面的相对差异。(2分) 比较内容 相对关系(用>,=,<关系描述) 梁体自重(相同跨度下)钢箱简支梁混凝土简支梁桥跨越能力(相同梁高下)钢箱简支梁混凝土简支梁桥建筑高度(相同跨度下)钢箱简支梁混凝土简支梁桥建设投资(相同跨度下)钢箱简支梁混凝土简支梁桥 (2)在桥梁结构的设计验算中,最重要的四个环节是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事故反映出该桥在使用中在上述四个环节中的环节出现了问题。(1分) (3)从事故现场的照片可见,该桥桥面较宽,采用Y形桥墩,桥墩上支座横向距主梁边缘较远(悬臂长度较大)。试根据图1、2绘制一张断面示意图,图中包括鱼腹梁、Y形墩、墩顶支座及最有可能导致桥跨倾斜的车辆活载作用位置,并据此分析桥梁发生事故的可能原因。(4分) (4)如果用混凝土梁替代钢梁,对上述事故的避免有无好处?为什么?若仍采用钢梁,可采用哪些构造措施来避免上述事故的发生?(3分)

西南交通大学《行车组织》模拟题5及答案

模拟试题五 课程名称:铁路行车组织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号: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1×10 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 答案的号码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在单线区段,来自相对方向的两列车在车站交会时,从某一方向的列车在达车站时起至相对方向列车到达或通过该站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 A 会车间隔时间 B 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C 连发间隔时间 D 不同时通过间隔时间 2.随无改编中转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在该站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又随原列车继续运行的货车称为() A 有调中转车 B 无调中转车 C 本站作业车 D 非运用车 3.单支或多支合并的远程车流,划为单独编组到达站的(),是其运行全程获得的无改编通过技术站的车小时节省大于或等于在始发站集结的车小时消耗。 A 必要条件 B 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绝对条件 4.铁路局的工作量等于() A 使用车数 B 卸空车数C接入重车数 D 使用车数与接入重车数之和 5.区间是指区段内()的区间 AΣ t 最大BT 最大 C 坡度最大 D 距离最大 6.就全路而言,工作量即为全路为的() A 装车数 B 卸车数 C 使用车数 D 运用车数 7.一般设置在大城市、工矿地区和港口等有大量货物装卸、专门办理货物运输的车站称为() A 客运站 B 客货运站 C 货运站 D 技术站 8.在技术站需要变更列车重量、变列运行方向和换挂车组的列车,称为() A 到达解体列车 B 自编始发列车 C 无改编中转列车 D 部分改编中转列车 9.为列车补轴、减轴、换挂车组的调车作业称为() A 解体调车 B 其他调车 C 摘挂调车 D 取送调车 10.铁路区段的现有固定设备,现行的行车组织方法和现行的运输组织水平的条件下可能达到的能力称为() A 设计通过能力 B 需要通过能力 C 最终通过能力 D 现有通过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2×5 分)下面各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2-5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 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错选的,该题无分。

西南交通大学-桥梁工程概论-07-第六章-简支钢板梁和钢桁梁桥

第六章简支钢板梁和钢桁梁桥2008年11月2日1

第一节钢桥概述 一般地,将桥跨结构用钢制成,无论其墩台用什么材料建造,均可称之为钢桥。 与常用的其它建筑材料相比,钢材是一种抗拉、抗压和抗剪强度均较高的匀质材料,而其重量则相对较轻。因此,钢桥具有很大的跨越能力。 当要建造的桥梁跨度特别大,荷载特别重,采用其它建筑材料来建造桥梁有困难时,一般常采用钢桥。 钢桥的基本特点: ①构件特别适合用工业化方法来制造,便于运输,工地的安装速度也快,因而钢桥的施工工期较短; ②钢桥在受到破坏后,易于修复和更换; ③耐候性差、易锈蚀,铁路钢桥采用明桥面时噪声大,维护费用高。本节所讨论的钢桥主要以铁路钢桥为主。 2008年11月2日2

一、钢桥所用的材料 z钢种-碳素钢(含碳量为0.03~0.25%的钢)、低合金钢(各种合金元素总含量不超过3%的钢)、高性能钢(高强、具备耐候和防断裂性能) z钢材形状-工字钢、角钢、槽钢、管钢,方钢,T形钢(型材)和钢板(板材)线材——用于混凝土结构 z桥梁钢与结构钢前者引用自前苏联,后者用于美、日、欧盟 z钢号-碳素钢(A3,A3q等),现标准:GB700-88 Q+数字+质量等级符号+脱氧方法符号如Q235 低合金钢(16Mnq, 15MnVN 等),现标准:GB/T714-2000 国家标准《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GB221-2000 z钢的工艺要求和使用要求-对钢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的要求–化学成分-合金元素:碳、锰、硅等,微量元素铬、镍、钒等,有害杂质:硫、磷等,表6-1,对钢的可焊性的一种评估 –力学(机械)性能 z拉伸试验(弹性极限、屈服点、极限强度、延伸率、断面收缩) z冷弯试验:检查工艺和质量的指标 z冲击试验:夏比(V形缺口)试件,钢材韧性和低温抗脆断性能 z疲劳试验(与材料和构造有关) 2008年11月2日3

西南交通大学《行车组织》模拟题2及答案

模拟试题二 课程名称:铁路行车组织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号: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1×10 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 答案的号码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随无改编中转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在该站进行到发技术中转作业后,即随原列车继续运行的货车,称为()。 A 有调中转车 B 无调中转车 C 货物作业车 D 非运用车 2.为了合理分布空车和保证装车需要进行的车流调整,称为()调整。 A 重车 B 空车 C 备用车 D 方向别装车 3.若某辆货车随列车到达技术站 A,在到发线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随原列车继续运行,则该辆货车对 A 站来说属于()车。 A 有调中转 B 无调中转 C 一次货物作业 D 双重货物作业 4.车站出入车数之和称为车站的()。 A 改编车数 B 办理车数 C 有调车数 D 无调车数 5.在车流分析时,“无调比”这一指标指的是无调中转车数与()车数之比。 A 有调中转 B 车站货物作业 C 接入总 D 发出总 6.按调车场的货车集结过程与按车流的货车集结过程在()上是不同的。 A 集结开始时间 B 集结结束时间 C 集结中断时间 D 车组间隔时间 7.将车流合理地组织成列车流,这是()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A 货运组织 B 车流组织 C 列流组织 D 运输方案 8.在列车运行图上,列车通过车站的时刻,填写在()。 A 进站一侧的锐角内 B 出站一侧的锐角内 C 进站一侧的钝角内 D 出站一侧的钝角内 9.在四显示自动闭塞区段,追踪列车之间的间隔至少需要相隔()闭塞分区。 A 一 B 三 C 五 D 七 10.空车管内装卸率等于()。 A ?u交空+u卸空?/u使 B ?u使+u卸空?/u使 C ?u使+u卸空?/u空 D ?u交空+u卸空?/u空 二、多项选择题(2×5 分)下面各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2-5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 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错选的,该题无分。 11.铁路局工作量可表示为() A. U +U +U +U +U C. U + U + U D. U +U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姓名:龙浩 学号: 专业:土木工程 导师: 学校代码: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 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下独立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 地方外,本文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 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外的复印件及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 若在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 后果均由本人承担(包括接受毕业论文成绩不合格、缴纳毕业论文重新学习费、不能按时获得毕业证书等),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作者签名:龙浩日期:2014年9月20日

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任务书 Ⅰ、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Ⅱ、毕业设计(论文)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 1、查阅相关案例资料,熟悉我国施工现场管理安全现状。 2、查阅相关标准、熟知规范变化情况,了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遗留和漏洞。 3、掌握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切入点、方法及控制要点。 Ⅲ、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内容:

1、查阅相应规范、标准,及时了解其更新情况。 2、通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实践活动,熟悉施工现场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施工现场安全控制过程中容易疏漏的工作,从此点入手进行剖析。 3、结合实习施工现场,通过典型以往安全事故进行分析,总结事故原因(技术、管理),然后进行和项目部人员安全分享;提高项目部安全管理水平。 4、完成毕业设计事件工作,完成毕业论文编写。 Ⅳ、主要参考资料: [1]叶刚.浅谈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9, [2]全裕利.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3]党宏斌.浅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努力方向[J].建筑安全,2007, 西南交通大学学院(系)土木工程专业类1103本科班学生龙浩 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答辩时间:年月日 成绩: 指导教师: 兼职教师或答疑教师(并指出所负责部分):

西南交通大学铁路行车组织课程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范文

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 资料 1. M-N 区段示意图 下行 技术站 中间站 2. 区段技术特征 3.区段距离及运行时分 4. 车站间隔时间及列车起停附加时分 4min τ不= 2min τ会= 4m i n τ连=(第一种类型) 2τ连= (第二种类型)

客:1=起t 1=停t 货:2=起t 1=停t 5. 区段站中间的信、联、闭设备 色灯信号、集中电气连锁、半自动闭塞 6. 客货列车行车量及旅客列车到发时刻 (1) 行车量 旅客列车:T63/T64特快旅客列车一对 1511/1512次直通旅客快车一对 1517/1518管内旅客列车一对 货物列车:直达列车3对 直通列车9对 区段列车4对 摘挂列车1对 (2)旅客列车到发时刻及停站时间 T63在M 站21:22出发,T64在N 站23:11出发,这两列车在区段各中间站均不停车。 1511次由M 站9:31出发,1512次由N 站15:39出发,在d 站停车5min ,其它中间站均通过。 1517次由M 站17:05出发,1518次由N 站6:16出发,在d 站停留5min 钟,其它中间站各停留2min 。 7. 中间技术站作业时分 d 站为下行货物列车技术作业需要停车站,每次停留时间10min t 技=。 8. 机车在机务段和折返段所在站停留时间标准 机车交路为肩回制,M 为基本段,N 为折返段。 机车在M 站停留时间标准为110分钟,在N 为70分钟。 旅客列车、摘挂列车单独交路。

9. M-N区段各中间站卸车数 10.M-N区段各中间站装车数 11. 排空方向 罐车向上行方向排空。除罐车外,其它车种卸车后利用装车。不足空车由M 站提供。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新(DOC)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其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是本科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必须按照确定的规范认真执行。指导教师应加强指导,严格把关。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 1内容要求 1.1 题目 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文题目应不超过25字,并不设副标题。 1.2 摘要与关键词 1.2.1 摘要 摘要是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应包括本设计(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1.2.2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1.3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3.1 绪论 绪论一般作为第一章。绪论应包括: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的基本思路与采用的方法。 1.3.2 毕业设计(论文)主体 毕业设计(论文)主体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主

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各方面: 本研究内容的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论证; 本研究内容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计算; 本研究内容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本研究内容的理论分析。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研究成果单独书写,并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对于将其他领域的理论、结果引用到本研究领域者,应说明该理论的出处,并论述引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1.3.3 结论 毕业设计(论文)的结论单独作为一章排写,但不加章号。 结论是对整个毕业设计(论文)主要成果的总结。在结论中应明确指出本研究内容的创造性成果或创新点理论(含新见解、新观点),对其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等加以预测和评价,并指出今后进一步在本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工作的展望与设想。结论内容一般在2000字以内。 1.4 致谢 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对课题给予资助者应予感谢。 1.5 参考文献 1.6 外文资料翻译 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阶段,对学生外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内容要求与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相关,或与学生本专业相关。字数不少于1万外文字符,有中文译文,并附上翻译资料原文。作为附件打印,放入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存档。 2 书写规定 2.1 毕业设计(论文)字数

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硕士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介绍

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硕士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介绍“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是西南交通大学独具特色的传统优势学科,是国家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设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该学科包含桥梁工程和隧道与地下工程两部分。 桥梁工程 一、学科概况 本学科是我校传统优势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具有博士、硕士、工程硕士和高师硕士的培养和学位授予权,建有桥梁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铁道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具有大型工业风洞、电液伺服结构试验系统、千吨级压力机和结构静、动力分析试验系统,并设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在毕业生中有茅以升、林同炎等一批(20余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及建筑勘测设计大师。 本学科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理论、既有结构可靠性和耐久性评估、大跨新型桥梁的设计理论与实践、桥梁结构风工程、车桥耦合动力学、空间结构受力行为、大型桥梁结构的施工控制理论、方法与技术等方面均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本学科在虎门大桥、汕头海湾大桥、江阴长江大桥、万县长江大桥、南京第二、第三长江大桥、润扬长江大桥、苏通长江大桥、西堠门大桥等大跨度新型桥梁的设计与施工中均承担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并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项,年科研经费逾千万元。获奖成果主要有: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万县长江大桥特大跨(420m)钢筋混凝土拱桥设计施工技术研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现代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与计算理论”、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大中跨度部分预应力混凝土(PPC)铁路连续梁的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主跨72米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跨72米铁路预应力混凝土平弯连续刚构桥建造技术”、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在公路桥梁中的应用”、交通部科技进步特等奖“虎门大桥建设成套技术”、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大跨度全焊钢箱梁斜拉桥施工控制技术研究”、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斜拉索锚头与钢箱梁的联结和安全可靠性研究”等。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桥梁结构动力响应 主要研究桥梁结构动力响应行为,在高速移动运输工具作用下,运输工具-桥梁结构相互作用和系统动力响应,近10余年来,结合我国准高速铁路的建设及高速铁路的技术准备工作,开展了大量车-桥耦合动力学的研究。 2.既有桥梁结构损伤识别与健全性评估理论 主要研究既有桥梁结构的损伤状态、承载能力、使用性能等,随着桥梁结构服役期限的增长以及交通量的增加,既有桥梁的评定、加固、改造问题日益突出,该方向自20世纪90年代初即开展了承载能力评定、耐久性评估等,近年来,在损伤识别理论与方法方面正在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 3.现代桥式及桥梁结构设计理论 该方向主要研究现代大跨度桥梁与结构的空间分析理论、结构稳定理论、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理论、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行为、桥梁结构非线性行为等。 4.桥梁抗风与抗震 主要研究桥梁结构的抗风性能、抗震性能、振动控制及相关基础理论问题,已在桥梁风致振动、斜拉索雨振等研究领域取得良好成果,获奖成果的有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汕头海湾大桥抗风试验”等。 三、从业领域 主要从业领域为:桥梁与隧道工程、结构工程等土木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设计、工程管理等工作。 四、主要相关学科

西南交通大学《行车组织》模拟题1及答案上课讲义

模拟试题一 课程名称:铁路行车组织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号: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1×10 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一般设置在大城市、工矿地区和港口等有大量货物装卸,专门办理货物运输的车站,称为()。 A 货运站 B 客运站 C 客货运站 D 技术站 2.空车管内装卸率等于()。 A u交空+u卸空/u使 B u使+u卸空/u使 C u使+u卸空/u空 D u交空+u卸空/u空 3.在车流分析时,“无调比”这一指标指的是无调中转车数与()车数之比。 A 有调中转 B 车站货物作业 C 接入总 D 发出总 4.若某列车在技术站A 换挂车组后继续运行,则该列车对A 站来说属于()列车。 A 到达解体 B 自编出发 C 无改编中转 D 部分改编中转 5.双重货物作业车指的是在车站()的货车。 A 只装不卸 B 只卸不装 C 装后又卸 D 卸后又装 6.将货车由卸车地点调到装车地点的作业称为()。 A 送车 B 取车 C 调移 D 转线 7.考虑线路施工的需要,在列车运行图上,为区间或车站正线规定不放行列车的一段时间称为()。 A 施工空隙 B 施工天窗 C 列车空隙 D 列车间隔 8.将大车组留在到发线直接编组称为()。 A 活用线路 B 坐编 C 横动 D 集结 9.根据列车不停车通过区间两端站所查定的区间运行时分称为()。 A 纯运行时分 B 纯通过时分 C 起车附加时分 D 停车附加时分

10.在三显示自动闭塞区段,追踪列车之间的间隔通常需要相隔()个闭塞分区。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二、多项选择题(2×5 分)下面各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2-5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错选的,该题无分。 11.用时间相关法计算货车周转时间,其主要因素有()。 A 中时 B 中距 C 管内装卸率 D 旅速 E 停时 12.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运输的优越性体现在()几方面。 A 运量大 B 运送速度较高 C 成本较低 D 受气候影响小 E 受地理条件限制小 13.列车编组计划的要素包括() A计划车流 B车流径路 C列车编成辆数 D车辆集结参数 E车辆无改编通过技术站的节省时间 14.下列指标中,()属于运行图质量指标 A客、货列车走行公里 B客、货列车行车量 C客、货列车平均技术速度 D货物列车平均旅行速度 E机车周转时间和机车日车公里 15.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各省省会所在站不一定都是特等站。 B车站班计划应当由站长或主管运输的副站长编制。 C摘挂列车和小运转列车都必须满轴开行。 D编制班计划时,应优先将编挂机会较少的车流编入列车。 E无调中转车一定随无改编中转列车到达车站。 三、名词解释题(3×5 分) 16.技术直达列车 17.通过能力 18.货车集结时间 19.技术站 20.列车进路

西南交大毕业设计范本

题 专 学 姓 指导教师: 学习中心: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学 院 年 月 日

院系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级xxx学号xxxxxxx 姓名xxx 学习中心xxx 指导教师xxx 题目考试题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评 评阅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章) 年月日

毕业设计任务书 班级xxx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xxxx 开题日期:年月日完成日期:年月日题目考试题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题目类型:工程设计√ 技术专题研究理论研究软硬件产品开发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1.按照某学院教务部门管理考试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方案。 2.考试管理包括用户管理、试题管理、试卷管理、登录用户权限管理、用户注册管理等几个方面。 3.采用Access数据库,使用Delphi6.0 开发工具实现本需求分析所涉及的功能,保证软件能够正常使用 二、应完成的硬件或软件实验 3.吕伟臣编著Delphi入门与提高清华大学出版社 五、要求学生搜集的技术资料(指出搜集资料的技术领域) 1.软件工程方法资料。 2.考试题库系统开发资料

3.Access 、Delphi6.0 资料 六、设计进度安排 第一部分熟练课题,收集、整理课题相关资料( 1 周)第二部分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2 周)第三部分熟悉系统实现平台:熟练掌握delphi6.0及Access ( 2 周)第四部分详细设计、编码、测试( 3 周)第五部分毕业设计论文文档编写整理( 2 周)评阅或答辩( 1 周) 指导教师:年月日学院审查意见: 审批人:年月日

诚信承诺 一、本设计是本人独立完成; 二、本设计没有任何抄袭行为; 三、若有不实,一经查出,请答辩委员会取消 本人答辩(评阅)资格。 承诺人: 年月日

西南交大电气工程学院导师名单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生导师上岗招生遴选通过人员名单 单位:电气工程学位分委会总计:82人 序号姓名学科、专业研究方向所在单位 出生 年月 职称 是否首 次招生 1 陈春阳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 传动 电力牵引传动及其控制技术电气工程学院1962.4 教授否 2 陈唐龙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 动化、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弓网高速受流技术、接触网在线检测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电气工程学院1962.09 教授否 3 陈维荣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系统控制与信息 技术、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检测技术 与自动化装置 调度自动化系统、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信息处理、分布式测 控技术 电气工程学院1965.1 教授否 4 陈小川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 动化 微机保护与自动化电气工程学院1963.3 教授否 5 范建斌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中国电力科学 研究所 1967.10 教授是 6 冯晓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 动化 电力牵引传动及其控制技术、高速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的适 用性研究、列车自动控制理论与技术、列车群控系统及其仿 真研究 电气工程学院1962.10 教授否 7 高仕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 动化 继电保护与综合自动化电气工程学院1963.11 教授否 8 郭世明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电气传动系统的智能控制、微机检测与 故障诊断、机车自动驾驶系统 电气工程学院1954.12 教授否 9 郭小舟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电子技术、交流调速、线性电机控制电气工程学院1959.04 教授否 10 何正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系统控制与信息 技术、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检测技术 与自动化装置 信号处理及信息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网故障诊断、 配电网自动化、牵引供电及自动化系统可靠性。 电气工程学院1970.06 教授否 11 胡基士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电子、轨道交通电气工程学院1955.04 教授否 12 胡劲松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西南电力设计院1968.07 教授是 13 黄彦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 动化 电力系统分析、微机保护电气工程学院1961.02 教授否 14 蒋启龙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磁悬浮与超导工程电力电子技术、磁浮技术及应用电气工程学院1969.11 教授否

西南交通大学《行车组织》模拟题4及答案.doc

。 模拟试题四 课程名称:铁路行车组织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学号: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1×10 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 答案的号码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在技术站需要变更列车重量、列车运行方向和换挂车组的列车,称为() A到达解体列车 B 自编始发列车 C 无改编中转列车 D 部分改编中转列车2.在单线或双线区段,从列车到达通过前方邻接车站时起,至由车站向该区间再发出另 一同方向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 A 会车间隔时间 B 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C 连发间隔时间 D 不同时通过间隔时间 3.铁路区段的现有固定设备,现行的行车组织方法和现行的运输组织水平的条件下可能达 到的能力称为() A 设计通过能力 B 需要通过能力 C 最终通过能力 D 现有通过能力 4.随无改编中转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在该站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又随原列车继 续运行的货车称为() A 有调中转车 B 无调中转车 C 本站作业车 D 非运用车 5.为了合理分布空车和保证装车需要进行的车流调整称为() A 重车调整 B 空车调整 C 备用车调整 D 方向别装车调整6.就全路而言,工作量即为全路的() A 装车数 B 卸车数 C 使用车数 D 运用车数 7.任何单支远程车流在沿途任一技术站的无改编通过车小时节省都大于或等于该车流开行 直达列车到达站的集结车小时消耗,则该单支车流满足了单独开行直达列车到达站的 () A 必要条件 B 充分条件 C 绝对条件 D 充要条件 8.铁路区段固定设备在预计新线修建以后或现有铁路技术改造以后所能达到的能力称为 () A 设计通过能力 B 现有通过能力 C 需要通过能力 D 最终通过能力 9.在列车运行图上铺画有各种不同速度和不同种类的列车,该图称为() A 非平行运行图 B 成对运行图 C 平行运行图 D 连发运行图 10.通常设置在大量车流集中或消失的地点,或几条铁路的交叉点,它的主要工作是改编车 流,即大量解体和编组各种列车的车站称为() A 中间站 B 会让站 C 区段站 D 编组站

西南交通大学 桥梁工程概论

六、计算题 1) 计算图1所示T 梁翼板所构成铰接悬臂板的设计内力。桥梁荷载为公路—Ⅰ级,桥 面铺装为80mm 厚C50混凝土配@φ8100钢筋网;容重为253 kN/m /;下设40mm 厚素混凝土找平层;容重为233kN/m /,T 梁翼板材料容重为253kN/m /。 图 1 铰接悬臂行车道板 (单位:mm ) 解:a .恒载及其内力(以纵向1m 宽的板条进行计算) 每延米板上的恒载g ; 钢筋混凝土面层g 1:...kN/m 008?10?25=200 素混凝土找平层g 2:...kN/m 004?10?23=092 T 梁翼板自重g 3: ....kN/m 008+014?10?25=2752 合计: i g =g .kN/m =567∑ 每米宽板条的恒载内力 弯矩 ...kN m Ag M gl 2201=--?567?100=-284?2 1=2 剪力 g ...kN Ag Q l 0=?=567?100=567 b .公路—Ⅰ级荷载产生的内力 要求板的最不利受力,应将车辆的后轮作用于铰缝轴线上,见图2,后轮轴重为P =140kN ,着地长度为2=0.2m a ,宽度为 2b .m =060,车轮在板上的布置及其压力分布图见图1-1

图2公路—Ⅰ级荷载计算图式(单位:mm ) 由式 ...m ...m a a H b b H 1212=+2=020+2?012=044=+2=060+2?012=084 一个车轮荷载对于悬臂根部的有效分布宽度: ...m>1.4m a a l 10=+2=044+142=186(两后轮轴距) 两后轮的有效分布宽度发生重叠,应一起计算其有效分布宽度。铰缝处纵向2个车轮对于悬臂板根部的有效分布宽度为: ....m a a d l 10=++2=044+14+142=326 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弯矩为: ()()A p b P M l a μ10=-1+-24 ..(.).140084=-13??10-2?3264 .kN m =-2205? 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剪力为: ()..kN .Ap P Q a μ140=1+=13?=279122?326 c. 行车道板的设计内力 ...(.).(.).kN m ......=45.88kN A Ag Ap A Ag Ap M M M Q Q Q =12?+14?=12?-284+14?-2205=-3428?=12?+14?=12?567+14?2791

西南交大毕业设计

西南交大毕业设计 篇一:西南交大毕业论文规范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撰写规范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其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是本科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必须按照确定的规范认真执行。指导教师应加强指导,严格把关。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 1 内容要求 1.1 题目 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文题目应不超过25字,并不设副标题。 1.2 摘要与关键词 1.2.1 摘要 摘要是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应包括本设计(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1.2.2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

准)。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1.3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3.1 绪论 绪论一般作为第一章。绪论应包括: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本研究课题的及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的基本思路与采用的方法。 1.3.2 毕业设计(论文)主体 毕业设计(论文)主体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主 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各方面: 本研究内容的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论证; 本研究内容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计算; 本研究内容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本研究内容的理论分析。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研究成果单独书写,并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对于将其他领域的理论、结果引用到本研究领域者,

西南交大桥梁工程试题

桥梁工程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桥梁通常由、和三大部分组成。 2.桥梁的承重结构和桥面系组成桥梁的结构;桥墩、桥台及其基础组成桥梁的结构;桥头路堤、锥形护坡、护岸组成桥梁的结构。 3.多孔梁桥跨径总长Ld是指;多孔拱桥跨径总长Ld为。 4.跨河桥桥下净空H0是指的距离。 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规定,公路桥涵应按照、、、的原则进行设计。 6.公路桥涵设计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整个桥梁结构及其各部分构件在制造、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应具有足够的、、和。 7.桥面系包括、、。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汽车-20级车队中重车的总重力是( )。 A.300kN B.200kN C.100kN D.20kN 2.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板桥承重板的计算单元是()。 A.整体承重板 B.1m宽板带 C.荷载有效分布宽度的板D.行车道宽度的板 3.拱不同于梁和柱的地方就是它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具有()。 A.弯矩 B.剪力 C.轴向压力 D.水平推力 4.对于四车道桥梁,在设计计算时,四行车队重力可折减( ),但不得小于两行车队计算结果。 A.70%B.30% C.25% D.5% 5.对于跨河桥而言,流水压力属于( )。 A.永久荷载 B.基本可变荷载 C.其它可变荷载D.偶然荷载 6.有人行道的桥梁,利用荷载组合Ⅲ进行验算时( )。

A.需要计人人群荷载B.不计人人群荷载 C.计人1.4倍的人群荷载 D.计人1.1倍的人群荷载 7.位于曲线上桥梁,当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 )时应计算车辆荷载的离心力。 A.100m B.200m C.250m D.500m 8.在结构功能方面,桥台不同于桥墩的地方是()。 A.传递荷载B.抵御路堤的土压力 C.调节水流D.支承上部结构 9、跨河桥的桥梁高度H是指()。 A.行车道顶面至河床顶面的距离 B.行车道顶面至低水位间的距离 C.行车道顶面至计算水位间的距离 D.行车道顶面至设计水位间的距离 10.对于既承受正弯矩,又承受负弯矩的大跨径悬臂梁和连续梁桥,其承重结构往往采用( )。 A.实心板B.空心板C.肋梁 D.箱梁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 1.结构抗力效应 2.混凝土保护层 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经过冷拉的钢筋,其强度和塑性均可得到提高,但弹性模量略有降低。( ) 2.永久留在构件上,与构件联成一体共同受力,不再取下的称为锚具。( ) 3.若张拉控制应力过高,构件出现裂缝时的承载力和破坏时承载力较接近,一般设计时应适当避免。( ) 4.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使用阶段与施工阶段的受力状态是相同的。( ) 5.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即为在结构重力等永久荷载作用下,不考虑可变荷载作用时,允许其

西南交通大学《行车组织》模拟题及答案

模拟试题六 课程名称:铁路行车组织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号: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1×10 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 案的号码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在铁路局管内卸车的重车称为() A管内工作车 B 移交车 C 空车 D 运用车 2.在技术站需要变更列车重量、列车运行方向和换挂车组的列车,称为() A 到达解体列车 B 自编始发列车 C 无改编中转列车 D 部分改编中转列车 3.在一定时期内,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铁路区段所具备的能力,称为() A 设计通过能力 B 现有通过能力 C 需要通过能力 D 最终通过能力 4.在技术站编组,至少通过一个编组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称为() A 始发直达列车 B 技术直达列车 C 直通列车 D 区段列车 5.为列车补轴、减轴、换挂车组的调车作业称为() A 解体调车 B 其他调车 C 摘挂调车 D 取送调车 6.铁路局的工作量等于() A 使用车数 B 卸空车数C接入重车数 D 使用车数与接入重车数之和 7.单支远程车流或多支合并远程车流在沿途技术站无改编通过所获得的车小时节省大于或等于该车流开行直达列车到达站在始发站的集结车小时消耗,则满足了() A 必要条件 B 充要条件 C 充分条件 D 绝对条件 8.限制区间是指区段内()的区间 AΣ t 运最大BT 周最大 C 坡度最大 D 距离最大 9.车站办理客票发售、旅客乘降、旅客的文化和生活服务、行李和包裹的承运、装卸、中转、交付称为() A 客运作业 B 货运作业 C 行车技术作业 D 中转作业

10.根据《技规》和列车编组计划的要求,将车辆选编成车列或车组称为() A 解体调车 B 编组调车 C 摘挂调车 D 取送调车 二、多项选择题(2×5 分)下面各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2-5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 案全部选出,并将其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错选的,该题无分。 11.铁路局使用车数等于() A U 装+U 使 B. U 装+U 卸空 C. U 自装自卸+U 自装交出 D. U 自装自卸+U 接入自卸 E. U 自装自卸+U 接运通过 12.铁路局每日18 点对全日铁路生产活动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统计,主要内容有() A 分界站货车出入统计 B 现在车统计 C 货车停留时间统计 D 货车运用成绩统计 E 货物列车正点统计 13.铁路日计划的内容包括() A 货运工作计划 B 列车工作计划 C 机车工作计划 D 车辆检修工作计划 E 日计划指标 14.重车调整的方法有() A 方向别装车调整 B 限制装车 C 停止装车 D 密集装车 E 变更车流运行径路 15.车站工作的统计主要有() A 装卸车统计 B 现在车统计及车流统计 C 货车停留时间统计 D 货物列车出发正点统计 E 货物列车运行正点统计 三、名词解释题(3×5 分) 16.无调中转车 17.货车周转时间 18.空车调整 19.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20.机车全周转时间 四、判断分析题(3×4 分)判断正误,将“√”或“╳”写在该题后的括号里,并简述理 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