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十篇古诗词翻译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译文和中心思想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译文和中心思想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译文和中心思想一、学习《采薇(节选)》这诗出自《诗经·小雅》里面的内容,多数采用二二拍的节奏,因为《诗经》里面基本都是四言诗。

诗词中写了景色,在最后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诗词翻译:回想当初出征的时候,杨柳依依随风吹拂,如今回来的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舞,道路泥泞非常不好行走,真是又渴又饥身体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能体会?中心:表现了远征战士思家忍苦之情,并将这种感情放在对景物的描写和对军旅生活的述说之中。

二、学习《送元二使安西》老师的手写笔记中有作者的介绍,那么这是一首送别诗。

是王维送别他的朋友,姓元,在家中排行第二,大家称他元二,“使”就是去往,安西是唐代安西都护府。

全诗翻译:渭城的早晨下着小雨,沾湿地上的尘土,盖有青瓦的旅店映衬着柳树,显得格外新鲜,请你再干一杯离别的酒吧,向西出了阳关后,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中心思想:这首送别诗突出表现了作者王维和友人元二之间的深厚情谊,诗的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和气氛,后两句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依依惜别的场景,使人读罢为之感动。

三、学习《春夜喜雨》这是杜甫描绘春夜雨景,体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全诗翻译: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伴随着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地滋润着大地万物。

浓浓的乌云笼罩在田野的小路上,江上渔船的点点灯火闪烁,明早再看带露珠的鲜花吧,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中心: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以喜悦之情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

四、学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早春是时间,“呈”是恭敬的送上,张十八员外,十八是指他在同族兄弟中排行十八,张十八是诗人张籍,他在水部任园外郎一职。

全诗翻译:京城街道上空雨丝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处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正是一年中景色最美的时候,远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暮春时节。

中心思想:本诗通过对早春景色的描写,突出了作者对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早春时节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文言文、经典诗词的词语注释及整篇翻译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文言文、经典诗词的词语注释及整篇翻译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文言文、经典诗词的词语注释及整篇翻译1、滥竽充数——《韩非子》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闵王立。

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1:竽:一种乐器的名称,很象现在的笙。

2、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分子。

3、廪:粮食仓库。

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

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

官仓供养的乐手有好几百人。

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王继位。

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道理:这个寓言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用2也。

立。

5破它。

“拿你的存在的。

3宋国笑。

注释14、凿壁借光——《西京杂记》匡衡,勤学而无烛。

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1、匡衡:西汉经学家。

2、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3、穿壁:在墙上打洞。

4、邑人:谓同县的人。

5、大姓:大户人家。

6、文不识:姓名。

7、与:给。

8、佣作:被雇佣劳作。

9、偿:报酬。

10、怪:感到奇怪。

11、遍:尽12、资:借。

13、遂:终于。

14大学:大学问家。

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但光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让光照在书上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却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想借你家所有的书,把它们读遍。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

从此,匡衡努力学习,成了一个学问家。

道理:学习条件是可以创造的,困难的客观条件难不倒有志者。

5、囫囵吞枣客有曰:"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

"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则嚼而不咽,不能伤我之脾;我食枣则吞而不嚼,不能伤我之齿。

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经典诗歌+译文

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经典诗歌+译文

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经典诗歌+译文以下是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中的经典诗歌和它们的译文。

1.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4.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7.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庆历丙申少微雪,小鹳鹤楼晓渺茫。

上有弓鸟窥人宅,居下群鹅散池塘。

8. 《·过洞庭》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 《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0.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1. 《柳枝词》
绿柳才黄半未全,青楼何处闭垄烟。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2. 《父亲》
还我河山浑似海,蓬门已是欲飞摧。

几度旗云映上苑,山河数袖竞飞来。

以上是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中的经典诗歌及其译文。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全册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及翻译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全册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及翻译
明月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24
《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应怜履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展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
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
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
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
25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百川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
15
《马诗》
[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何时才受到皇帝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朋友要去哪里呢?是去那山水交汇处。
才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光留住。
26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16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全不惧怕,
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17
《竹石》
[清] 郑燮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首古诗及解释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首古诗及解释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首古诗及解释【三国·魏】曹植译文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过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把豆渣压干做成豆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你我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词语注释:1、漉:过滤.2、鼓:豆豉;煮熟的一种豆制品;可用来调味.3、萁:豆茎.4、釜:古代一种煮食器.5、煎:一种烹饪方法.寓意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赏析] 前两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后一句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2鸟鸣涧(五言绝句)【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在这个寂静没有人声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在地上.夜静春山空:静静的夜晚;使这春天的山林更加空寂.月出惊山鸟:月亮升起;惊动了正在树丛栖息的山鸟.时鸣春涧中:它们清脆的叫声在空旷的山涧中传响.[词语注释] 1. 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2. 闲:安静. 3. 时:时而;偶尔.[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主要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最后一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3芙蓉楼送辛渐(七言绝句)【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平明送客楚山孤: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洛阳亲友如相问: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一片冰心在玉壶: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词语注释] 1、平明:清晨. 2、客:在这指辛渐. 3、冰心:比喻心的纯洁[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前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4 江畔独步寻花(七言绝句)【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留连戏蝶时时舞: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欢唱.[词语注释] 1、江畔:江边. 2、蹊(xī):小路. 3、自在:自由;无拘无束地. 4、恰恰: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赏析] 这首诗记叙作者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描写草堂周围烂漫的春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春花之美、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都跃然纸上.5 石灰吟(七言绝句)【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托物言志【词语注释】1、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4、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6 竹石(七言绝句)【清】郑燮(xiè)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词语注释】1、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2、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3、立根:扎根;生根. 4、原:本来,原本. 5、破岩:破裂的岩石.6、磨:折磨;挫折. 7、击:打击. 8、坚劲:坚韧、刚劲. 9、任:任凭. 10、尔:你.【赏析】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高尚品格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七言律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闻涕泪满衣裳:初听到这个消息我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和儿女;平日的忧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漫卷诗书喜欲狂: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白日放歌须纵酒:白天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青春作伴好还乡: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即从巴峡穿巫峡: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词语注释】 1.闻:听说. 2.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 3.收:收复. 4.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 5.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 6.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 7.涕泪:流泪;流涕8.却看:回过头来看.9.妻子:妻子和孩子. 10.漫卷:胡乱卷起.指高兴得不能读书了. 11.喜欲狂:高兴的要发狂. 12.青春:明丽的春天的景色.【赏析】这首诗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前四句由“忽传”到“初闻”;再到“却看”“漫卷”;几个连续动作把作者惊喜的心情描绘得生龙活现.后四句通过想象;尽力描写“喜欲狂”时的激动心情:他不但要高歌痛饮;而且恨不得乘着大好春光马上回到家乡;这从他一口气列出的四个地名;就能看出他的心早已沿着这一路线飞走了!8 己亥杂诗(七言绝句)(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万马齐喑究可哀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劝天公重抖擞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词语注释】 1、己亥:道光十九年. 2、九州:指中国. 3、生气:活力;生命力. 4、万马齐喑:比喻当时的中国死气沉沉. 5、喑:哑. 6、究:终究、毕竟. 7、重抖擞:重新振作、奋发起来. 8、不拘一格:打破常规;采用多种方式. 9、降:赐给、给予.这里有产生、选用的意思.9 浣溪沙【赏析】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9 浣溪沙【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游历在蕲水的清泉寺;清泉寺面对着兰溪;兰溪的水向西流去.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山脚下兰草嫩芽浸入小溪;松林间沙路干净得没有泥;傍晚细雨中传来布谷鸟阵阵啼叫声.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谁说人老就不可再年少?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地奔向西边!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自伤衰老.【词语注释】 1.蕲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2.浸:泡在水中. 3.子规:布谷鸟. 4.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赏析】虽然作者被贬官了;受到了重大的打击;但是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10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山水交汇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才送春天归去了;又要送君(鲍浩然)回去了.要是到江南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留住.【词语注释】1、鲍浩然:作者的朋友. 2、眼波横:这里的水像流动的眼波. 3、眉峰聚:这里的山如蹙起的眉毛. 4、眉眼盈盈处:这里指山与水交汇处. 5、欲:想【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人把明澈的水流比喻为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喻为人的眉峰;构思新巧;词语明丽;很有表现力.。

六年级下册课后十首古诗

六年级下册课后十首古诗

六年级下册课后十首古诗【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解析:曹植这老哥可太惨啦。

你看啊,他说煮豆子用来做羹汤,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

豆秸在锅底下熊熊燃烧,豆子在锅里就像在哭泣一样。

为啥呢?因为它们本来是同一条根上长出来的呀,你这烧豆秸煮豆子,就像兄弟之间互相残害,何必这么着急、这么狠呢?这诗就是曹植在被他哥曹丕逼迫的时候写的,用豆子和豆秸来比喻兄弟关系,既巧妙又很有深意,是在对曹丕说:“哥呀,咱可是亲兄弟,你可别太过分啦。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赏析:王维这人啊,就擅长写这种安静又有韵味的诗。

你想啊,人的心闲静下来,才能察觉到桂花轻轻飘落。

夜晚那是相当的安静啊,春天的山谷好像啥都没有似的,空落落的。

这时候月亮出来了,那月亮一出来,山里的鸟儿就像被吓了一跳,时不时地在山涧里鸣叫几声。

这一动一静对比可太妙了,用鸟儿的动来衬托出春山夜晚的静,就像一幅画一样,把那种宁静的氛围一下子就展现在咱们眼前了。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解析:王昌龄送朋友的时候那心情也是很复杂的。

夜里啊,寒冷的雨洒落在江面上,他陪着朋友来到了吴地。

第二天早上送朋友走的时候,看着那楚山孤零零的,就像他自己的心情一样。

然后他就对朋友说,要是洛阳的亲友问起我来,你就告诉他们,我的心就像那装在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透明呢。

这“一片冰心在玉壶”可太有名了,既表明了自己的操守,又有一种淡淡的离别愁绪在里面。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赏析:杜甫写这诗的时候肯定心情不错。

你看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上全是花啊,那花多得不得了,千朵万朵的,把花枝都压得低垂下来了。

这时候呢,蝴蝶在花丛里留恋不舍,不停地飞舞着,还有那娇小可爱的黄莺自由自在地啼叫着。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文诗词 译文 注释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文诗词 译文 注释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文诗词译文注

诗词一: 《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前,如同地面上的霜一样。

我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低头思念故乡。

注释: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诗中通过描述夜晚的月光和个人的思念之情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二: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太阳依山而落,黄河注入大海。

如果想要尽览万里景色,就得再登高一层楼。

注释: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中通
过描绘山河壮丽景色和表达追求进取的精神,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
向往和追求。

...
(继续写下去,根据需要添加更多的古文诗词的译文和注释)
...
这是一个标题为《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文诗词译文注释》的文档,其中包括诗词的中文译文和相关的注释。

该文档旨在帮助
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古文诗词,并对其背后的意境和文化内
涵有所了解。

文档以清晰简洁的语言呈现,让读者轻松理解诗词的
意义和诗人的创作意图。

六年级古诗及译文

六年级古诗及译文

六年级古诗及译文
以下是六年级学生学习的古诗及其译文:
1.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煮豆子是为了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做羹。

豆秸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中哭泣。

我们本来是同胞兄弟,为什么你那么急迫地加害于我呢?
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鸟鸣涧【体裁】五言绝句
作者:(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春天的晚上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

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

月亮出来了,小鸟被月光惊动。

时不时在山涧中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

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王昌龄【朝代】:唐【体裁】:七言绝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二:
昨夜,秋雨绵绵洒向吴地江天,今晨,我在芙蓉
楼送客面对孤独的楚山。

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询问我的近况,请告诉他们我依然冰心一片,装在洁白的玉壶中。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黄四娘家的周围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千朵万朵的鲜花压得枝条都低低弯下了身。

嬉闹的彩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和谐动人。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

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

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
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扎在破裂的岩石中。

经受了千万种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

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在剑外忽然听说,收复蓟北的消息,
初听到时悲喜交集,眼泪沾满了衣裳。

回头再看看妻子儿女,忧愁哪里还在。

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兴得快要发狂!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

我立即从巴峡穿过了巫峡;很快便到了襄阳,随即又奔向洛阳。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只有风雪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游蕲水①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②。

潇潇暮雨子规啼③。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④!休将白发唱黄鸡⑤。

『译文』
去蕲水县的清泉寺,寺在兰溪旁边,溪水向西流。

山脚下兰草嫩芽浸入小溪,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 傍晚细雨中布谷鸟阵阵啼叫。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感慨时光流逝。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作者】:王观【朝代】:北宋【体裁】:词
江水像佳人的眼波一样清亮,山像美女微微蹙着眉。

朋友要去哪里呢?就是要到像南方佳丽眉眼之间风情万种的地方。

才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如果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光留住。

【译文3】
碧绿的江水,像美人横转的眼波;重叠的青山,像美人聚拢的眉峰。

真想问问那些在路上行走的人儿要到那个方向?应该是像你一样,急着要去好山好水的地方吧!唉!才送走了春,如今又要送你回家乡。

朋友,回乡时,若还赶得上江南迷人的春色,千万住下来过过美好的日子,可别急着走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