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转换与利用

合集下载

能源转换与利用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能源转换与利用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能源转换与利用的基本原理与技术能源转换与利用是指将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能源转换与利用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

一、能源转换的基本原理能源转换是指将一种能源形式转化为另一种能源形式的过程。

其中最基本的能源转换是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这是利用传统火车、汽车和发电厂的基本原理。

在能源转换过程中,能源的种类和质量都发生了变化。

例如,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时热能的质量降低,但机械能的质量增加。

这说明能源转换不是简单的物质或能量的转化,而是需要流体动力学、热力学和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

二、能源转化的技术1. 太阳能转化技术太阳能是目前最受关注的清洁能源之一。

太阳能转化技术包括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光热技术和太阳能光电技术。

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已知的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器件。

太阳能光热技术是利用银镜和反光镜将太阳光能集中到一起,让太阳光成为高温的源头。

太阳能光电技术则是使用半导体和光学元件将太阳光转化为电力。

2. 核能转化技术核能是高效能的能源之一,因为核能的释放主要来自于原子核的裂变或聚变反应。

核能转化技术包括核反应器、核燃料等等。

核反应器是核能转化的核心设备。

它是将一定数量的核燃料装入反应堆内,从而在反应堆中产生核燃料进行核反应,使其释放能量并转化为热能,再将其转换为电能。

核燃料则是核反应堆的活性物质,它通常采用铀、钚等核稀有材料。

3. 化石能源转化技术化石能源是指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在地球中形成的利用广泛的化学能源。

化石能源转化技术包括炼油、液化天然气和煤炭成分技术等。

炼油技术是将石油分离成多种组分化学品的过程,以获得能源和原料产品。

液化天然气技术是将天然气液化,降低其体积,从而方便运输和使用。

煤炭成分技术是指将煤炭加工分离成几种可用的化学和能源产品。

三、能源转化技术的优缺点能源转化技术有其优缺点。

下面将针对太阳能、核能和化石能源几种重要的能源来源进行讨论。

热能的转换和利用

热能的转换和利用

热能的转换和利用热能是一种常见的能量形式,它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热能的转换和利用方式。

本文将探讨热能的转换和利用原理,并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

一、热能转换的原理热能转换的基本原理是热量的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在传导方面,热量通过物质内部分子的碰撞传递。

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的运动传递。

辐射是指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

在实际转换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到这三种方式的综合作用。

二、热能利用的方式1. 热能利用于发电热能转换为电能是常见的热能利用方式之一。

一种常见的方式是利用燃煤、天然气等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蒸汽,通过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转动,进而产生电能。

这种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厂。

另一种方式是利用核能反应释放的热能,通过控制核反应堆中的核链反应来产生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

2. 热能利用于供暖热能转换为供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应用。

一种常用的方式是利用燃气锅炉或燃煤锅炉燃烧燃料,产生热能加热水或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房间供暖。

此外,太阳能热能也可以用于供暖,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光转换为热能,再利用水循环或空气对流系统将热能传递到室内。

3. 热能利用于制冷制冷领域也是热能利用的重要领域之一。

热泵是一种常见的利用热能制冷的设备,它通过外界低温热能源(如空气、水、土壤等)提取热能,经过压缩冷却循环实现制冷效果。

这种方式能够节约能源并保护环境。

4. 热能利用于加热热能利用于加热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使用方式。

例如,电热水器使用电能将热能转换为热水,用于洗浴和清洁。

电暖气使用电能将热能转换为热空气,用于室内取暖。

这些设备都是通过将电能转换为热能来满足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三、热能转换和利用的挑战与展望由于热能转换和利用过程中会存在能量损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研究和改进相关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同时,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热力学定律在能源转换与利用中的应用

热力学定律在能源转换与利用中的应用
未来展望和挑战
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智能电网技术将实现能源的高效、安全、稳定传输和分配,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节能技术的发展:节能技术将在建筑、交通、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将更加广泛和高效。
储能技术的突破:电池储能、热储能、机械储能等技术将得到突破,提高能源的储存和利用效率。
氢能技术的发展: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挑战:如何提高能源转换效率,降低能耗
挑战:如何解决能源储存和传输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机遇:利用热力学定律优化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源的智能化管理和调度
机遇:利用热力学定律开发新型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
热力学定律在热力发电站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分析,如蒸汽轮机发电、燃气轮机发电等
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定律,用于评价发电站的热力性能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用于分析发电站的热力循环过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用于计算发电站的能量转换效率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制冷和空调技术中能量的转换和利用
热力学第四定律:卡诺循环,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中,卡诺循环是最有效的方式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中,熵增加
热力学第四定律:卡诺循环,电能转换为热能的过程中,卡诺循环是效率最高的循环方式
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定律,电能转换为热能的过程中,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过程中,熵增加
热力学定律在能源利用中的应用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燃料燃烧过程中能量转换和利用的基础

热能的转化和热机的原理

热能的转化和热机的原理

热能的转化和热机的原理热能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能量形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热能的转化是指将热能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而热机则是利用热能进行能量转换的装置。

本文将介绍热能的转化过程和热机的工作原理。

一、热能的转化热能的转化是指将热能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电能等。

这种转化过程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即能量不会自行消失也不会自行产生,只会在不同形式之间相互转化。

在自然界中,热能的转化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太阳能的形成。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热能源,它不断释放出巨大的热能。

当地球接收到太阳的热能时,这部分能量可以转化为动物体内的化学能,进而转化为机械能。

在工业生产中,热能的转化也是重要的。

例如蒸汽发电厂中,燃煤或燃气等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

这些蒸汽通过涡轮机的作用,转化为机械能。

接着,机械能经由发电机转化为电能,最终供应给社会各个领域的用电设备。

二、热机的原理热机是利用热能进行能量转换的装置。

根据热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介质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蒸汽机、内燃机和热泵等。

下面将以蒸汽机为例介绍热机的原理。

蒸汽机是一种热力循环机械,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连续循环的工质转化过程,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蒸汽机主要由锅炉、涡轮机和冷凝器等部分组成。

首先,锅炉中的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

蒸汽在一定压力下流入涡轮机,推动涡轮机转动。

这时,蒸汽的高温高压能量被转化为机械能,并驱动涡轮机的转动。

接下来,蒸汽在涡轮机中的能量逐渐降低,而机械能则转化为电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

最后,冷凝器中的冷凝水将热能从蒸汽中吸收,蒸汽冷凝为水,并返回锅炉重新加热,形成循环。

除了蒸汽机,内燃机也是常见的热机之一。

内燃机是将燃料在燃烧室中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活塞的上下运动转化为机械能。

内燃机广泛应用于汽车、发电机组等领域。

热泵是一种通过外部能源驱动,将低温热量从低温环境中吸收然后通过压缩增加温度,再通过换热器释放到高温环境中的设备。

热电转换技术和应用

热电转换技术和应用

热电转换技术和应用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新型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关注。

在这一背景下,热电转换技术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研究方向之一。

热电转换技术是一种能够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新能源技术。

它基于热电效应,即在温差作用下,材料会产生电势差。

热电转换技术通过改变材料的特性,提高温差敏感性,从而实现更高效的热能转换。

热电转换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它可以应用于能量回收。

在很多工业过程和能量消耗设备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热。

利用热电转换技术,可以将废热转化为电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在钢铁冶炼等高温工艺中,通过废热的热电转换,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

其次,热电转换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等领域。

在移动互联时代,人们对便携性和实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利用热电转换技术,可以将人体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为可穿戴设备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提供持续的电源。

这样一来,不仅减少了对传统电池的依赖,并且其使用寿命也更加延长,极大地增加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应用场景的灵活性。

此外,热电转换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航天和航空领域。

在太空探索过程中,能源供应一直是一个难题。

以往的能源供应主要依靠太阳能电池板和化学燃料。

然而,这些能源供应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限制和不足。

利用热电转换技术,可以在航天器进入大气层时,通过吸收大气层的热能进行能源转换,为航天器提供持续而可靠的能源。

此外,热电转换技术还有许多其他的应用领域,如火电厂余热利用、核能工业、医疗设备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热电转换技术的不断成熟,未来其应用范围还将不断扩大。

虽然热电转换技术在应用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但目前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热电转换材料的效率和稳定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目前已经有一些热电转换材料被发现,但其效率和稳定性还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其次,热电转换技术的成本问题也需要解决。

目前,热电转换设备的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细分市场的推广应用。

热能转换与利用 第二章课件

热能转换与利用 第二章课件
产物带走的 损失的计算。 7.掌握 分析的方法,知道 效率的一般定义以及各 热
工设备的 效率。 8.通过锅炉的热平衡与 平衡、钢材连续加热炉的热平
衡与 平衡的例子进一步熟练 分析。 9.了解 的性质、 分析的作用、 分析的发展。
2–1 能量转换
钢铁企业中涉及到的主要能的形式有:热能、 机械能、电能、化学能
T0

c
pT0
T T0
dT T
cp[(T

T0
)

T0
ln
T T0
]

cp
(T

T0
)[1
T
T0 T0
ln
T T0
]

h

h0
1

T
T0 T0
ln
T T0

它的能级为
T

exT h h0
1 T0 T T0
T ln
T0
如果需要考虑比热容 cp随温度变化时,一般把比热容与 温度的关系表示成幂函数的关系:
本章知识点
1.理解能量转换与平衡; 2.理解 的概念、熟练 的计算、了
解 的平衡、掌握 损失计算; 3.学会 分析,以及 分析的举例,
分析的意义。
本章重点
1.了解能量转换; 2.理解能量平衡; 3.掌握 的概念; 4.熟练各种 的计算包括温度 、潜热 、压力 、
混合气体的 、化学 。 5.深入理解流动过程、混合过程、分离过程的 平衡。 6.掌握燃烧 损失、传热 损失、散热等 损失、燃烧
1kWh=860kcal=3600kJ
2.3 (可用能)
根据能量可转换性的不同,可以把能量分为三类: 高级能:可以不受限制地完全转换的能量 中级能:具有部分转换能力的能量 低级能:完全没有转换能力的能量 热能属于第二类能量:它具有的可用能取决于它的状态参 数(温度、压力等),同时与环境状态有关。当参数与环境相 同,即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其 值为零。但是,只要与环 境处于不平衡状态,它就具有一定的 值。 为了衡量能量的可用性,提出以“可用能”或“ ”作为 衡量能量质量的物理量。

太阳能的转换利用途径

太阳能的转换利用途径

太阳能的转换利用途径太阳能是一种无限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可以进行多种转换和利用途径,下面将详细介绍太阳能的转换利用途径。

1. 太阳能光电转换利用:太阳能光电转换利用是最常见和广泛应用的太阳能利用方式。

光电转换利用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电池板中的太阳能电池能够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电能可以直接供电使用或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太阳能光电转换利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太阳能利用方式,它可以为城市和农村的电力供应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2. 太阳能热能转换利用:太阳能热能转换利用是另一种常见的太阳能利用方式。

太阳能热能转换利用通过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泵、太阳能蒸发器等设备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热能。

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光转化为热能来加热水,提供家庭、工业等领域的热水供应;太阳能热泵通过太阳能采暖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用于采暖、供暖和空调等用途;太阳能蒸发器则利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水蒸气来实现海水淡化等目的。

太阳能热能转换利用可以为人们提供绿色、清洁的能源供应,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 太阳能化学转换利用:太阳能化学转换利用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利用方式。

太阳能化学转换利用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化学过程。

太阳能化学转换利用在农业、生物学、医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农作物的光合作用、草地的光合作用对环境的正向影响等。

4. 太阳能光热联合转换利用:太阳能光热联合转换利用是一种将太阳能光电转换和太阳能热能转换相结合的利用方式。

太阳能光热联合转换利用通过太阳能光电板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将剩余的太阳能利用为热能。

利用太阳能光热联合转换可以实现光电池板的高效利用,同时充分利用太阳能的热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太阳能光热联合转换利用在高温热处理、太阳能农业、集中供暖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5. 太阳能光化学转换利用:太阳能光化学转换利用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利用方式。

化学反应的能量转化与利用实例

化学反应的能量转化与利用实例

化学反应的能量转化与利用实例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不仅会产生物质的转化,还会伴随着能量的转化与利用。

本文将介绍几个能量转化与利用的实例,展示化学反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能量转化与利用实例1. 火药爆炸火药是一种含有可燃物质和氧化剂的混合物。

当点燃火药时,其中的可燃物质与氧化剂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高温和高压气体。

这些气体的急剧膨胀给周围环境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形成爆炸。

火药爆炸过程中能量从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声能和动能,这种能量的转化与利用在军事、烟花和炸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燃料燃烧燃料在氧气的存在下燃烧时,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例如,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该热能被发动机转化为机械能,推动汽车行驶。

同样,燃气、煤炭等燃料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利用其化学能转化为可利用的热能,用于供暖、烹饪等方面。

3. 化学电池化学电池是利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常见的化学电池有干电池、锂电池等。

干电池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组成,当正极和负极之间形成电解质的离子输运时,化学反应会产生电子流动,形成电能。

这种能量转化与利用的实例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手机、电动车等设备中。

4.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光能被光合色素吸收后,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化学能,并最终以有机物的形式储存下来。

这些有机物可以被植物自身利用以提供生长和代谢所需的能量,也可以作为食物来源供其他生物利用。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能量转化与利用的重要方式,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

5. 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中的化学能通过与氧气反应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燃料电池可以使用氢气、甲烷等作为燃料,在电极两侧的化学反应中,燃料被氧化剂氧气接受电子,产生电流。

这些电流可以被用于供电,如汽车燃料电池可以将氢气燃料转换为电能,驱动电动车。

二、结语化学反应的能量转化与利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上述实例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能转换与利用-考试范围2-4.温度火用均为正值,为什么开口体系的压力火用有负值,而闭口体系的压力火用均为正值?(填空)1. 温度火用:高温物质的火用()⎥⎦⎤⎢⎣⎡---=000ln 1T T T T T T T c e p xT 0T T > 00>-∴T T 0ln 100>--T T T T T 0>∴xT e 低温物质的火用()()000s s T h h e x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要求低于环境的温度,需要消耗外部一定的能量,所以从可逆过程看,将它恢复到环境状态时,也应具有一定对外做功的能力,即具有正的火用值。

2. 压力火用: 开口系统的压力火用:00ln P P RgT e xp =,当0P P <时,xp e 为负值,这是因为对压力低于环境压力的工质,流入环境状态内时,必须消耗外功,故压力火用为负值。

闭口系统的压力火用:⎥⎦⎤⎢⎣⎡⎪⎪⎭⎫ ⎝⎛--=0001ln P P P P nRT E xp ,当0P P =时,压力火用为0,当0P P ≠时,无论0P P >还是0P P <,xp E 始终为正值。

这是因为对真空空间来说,由于造成真空空间也需要消耗能量,由于它与环境存在压差,是其体从环境流入真空容器的过程中,同样也可以做出功。

2-5热量火用均为正值,为什么潜热火用有负值? 潜热火用⎪⎭⎫ ⎝⎛-=∆T T e x 01γ,γ为融化或气化时吸收的热量为正值,当0T T >时,x e ∆为负;γ为凝固或液化时放出的热量为负值,当T T <0时,x e ∆为负; ()()T T s s T h h e e e x x x γγ0001212-=---=-=∆2-8哪些因素影响燃烧火用的损失大小,如何减少燃烧火用的损失?影响因素:环境因素0T ,燃料低位发热量dw Q ,理论绝热燃烧温度。

减少燃烧火用的损失的方法:降低空气系数,提高空气预热温度。

2-12什么叫火用效率,与热效率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火用效率是指能量转换系统或设备在进行转换的过程中,被利用或被收益的火用xg E 与支付或耗费的火用xp E 之比,用e η表示,即xp xge E E =η火用效率与热效率有本质的不同。

火用效率是以火用为基准,各种不同形状的能量的火用是等价的,而热效率只记及能量的数量,不管能量品味的高低。

但是它与火用效率'e 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以动力循环为例'e t ηληθ=(t η:热效率,'e η:火用效率,θλ:热量的能级)3-2采用各种提高蒸汽动力循环火用效率的措施,其主要根据是什么?(填空)提高蒸汽吸热平均温度3-8什么是热泵,具体如何实现利用低温区的热能?热泵是一种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的能量利用装置压缩式热泵:热沸点工质通过压缩机压缩消耗外功,使工质的压力和温度升高。

由于它的温度高于供热所需的温度TH ,让他通过冷凝器向室内供出热量而本身被冷凝,然后通过膨胀阀节流降后,同时温度也降低。

吸收式热泵:由吸收剂和工质组成的溶液于发生器置中。

当高温热源对发生器中的溶液进行加热时,由于工质容易汽化,再发生气中产生一定压力的水蒸气。

发生器起到压缩机的作用,工质在冷凝器中放热,经济节流阀降压、降温后,在蒸发器中从低温热源吸热,在蒸发器中蒸发的低压蒸气送至吸收器中,再次被吸收剂吸收后的稀溶液送回发生器循环使用。

4-1什么叫当量热值,什么叫等价热值,二者有何关系?答:当量热值是一个单位实物量能源在理论之上含有的能量。

等价热值是按生产一个单位实物量的二次能源所消耗的一次能源数量。

当量热值n d 与等价热值n D 之间的关系:n n D d 2η=,2η为能源转换率。

4-8余热回收率,余热利用率(名词解释)余热回收率是指在余热回收装置中被回收介质吸收的热量hs Q 占进入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资源量zy Q 的百分数余热利用率是指在余热回收装置中被回收介质吸收的热量ns Q 占进入余热源所在体系供给能量gg Q 的百分数。

4-11为什么在回收烟气余热时,首先要考虑的方案是将余热返回到装置内加以利用? 回收工业炉烟气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是设置预热器。

由助燃空气或燃料将热量又带回到炉内,起到直接节约燃料的目的。

同时空气预热后可以提高燃烧温度,有利于使用低热值燃料,提高燃烧速度。

此外,它的系统简单,操作方便,负荷变化而引起余热量变化时,由于所需的空气量也将变化,所以能自动的相互适应,从而保持预热温度基本不变。

所以,它是作为一种优先考虑的余热回收方式。

4-14蒸汽蓄热器实际是蓄热器还是热水采用这种蓄热器受什么限制?蓄的是热水,受压力限制5-4热管的工作原理及组成(简答)答:工作原理:热管的一端与热流体接触,管内的工质受热蒸发,变为蒸汽,管内对应的饱和蒸汽压力提高,产生的蒸汽靠空间内微小的压差经中间传输段流向另一端的冷凝段,在冷凝段内,工质向冷流体放热量,而使管内蒸汽又冷凝成液体,冷凝的液体工质靠吸收液芯的毛细管作用又回流到蒸发段,继续重复上述过程。

组成:1.两端密封的容器多数做成圆管状2.由多孔材料构成的吸液芯,覆盖在器壁内表面3.容器内充有一定数量的工作液体及其蒸气5-6热管的工作液体如何确定?什么叫与管壳材料的相容性?答:1.对热管工作液体的要求,除热输送能力要大,潜热大,热导率高,粘性小,表面张力大等,此外,还要求热稳定性能好,与吸液芯及壳体材料有良好的相容性,工作温度下的蒸汽压力不宜过高2,相容性是指工作液不与管材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而产生不凝结气体的性质1.能量转换装置的几项基本要求:(P16)(填空)1)转换效率要高2)转换速度要快3)具有良好的负荷调整性能4)满足环境的要求和经济上的合理性2.朗肯循环:锅炉,汽轮机,冷凝器,给水泵(填空)3.闪蒸发电系统(P97)(名词解释)高压热水如果突然扩容、降压,则一部分水会汽化成蒸汽。

这种过程成为“闪蒸”。

如果以高压水为工质,在余热回收用的换热器内水吸热升温后并不汽化,然后在扩容器内扩容降压,产生一定压力的蒸汽,再让蒸汽通过汽轮机膨胀做功,发出电能,这就是闪蒸发电系统。

4.余热资源:(P128)(考了)1)排气余热2)高温产品和炉渣的余热3)冷却介质的余热4)化学反应余热5)废气、废液、废料余热6)废汽、废水余热5.余热利用的途径:(P131)动力回收、直接利用和供热泵用。

6.汽化冷却系统(考了)概念:对水预先进行软化处理,同时保证水的正常流动,防止局部停滞而产生膜态沸腾,以免形成气膜而使导热能力急剧下降,这样就完全可以提高冷却水的出口温度,直至形成蒸汽。

也能保证金属构件的工作安全。

这种冷却方式叫做“汽化冷却”,或叫“蒸汽冷却”。

优点:1)节约冷却水的消耗量,减少水泵电力消耗。

2)提高了冷却水的能及,提高了利用价值。

3)延长了水冷构件的寿命缺点:7.干熄焦余热回收系统概念:用惰性气体作为冷却介质,将热焦炭在密封的熄焦塔内进行冷却,被加热的惰性气体再作为余热锅炉的热源,用来生产蒸汽。

8.热媒式余热回收系统在烟气的余热回收中,也有采用一种液态化学物质作为传递热量的中间介质,叫做“热媒”。

高温废气流经高温换热器,将热传给被加热的介质,热媒起到供热介质的作用。

热媒本身不断循环,它只起携带和传递热量的作用。

8.硫化床式换热器:(P200)(考了)优点:1)传热性能高2)传热面可以保持清洁,性能稳定3)烟气侧传热面的腐蚀小4) 维护、检修方便缺点:1)烟气侧的压力损失较大,均在1000Pa以上2)气流的方向受限制,烟气必须自下而上垂直通过床层3)由于受床层内流速的限制,不可能用于烟气量太大的场合9. 吸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考了)基本工作原理:由吸收剂和工质组成的溶液装于发生器1中。

吸收剂要对工质有强的吸收能力,而二者的沸点差要尽可能大。

吸收剂热泵一般采用水溴化锂溶液,水作为工质,溴化锂为吸收剂。

溴化锂溶解于水中构成溴化锂水溶液。

当高温热源对发生器中的溶液进行加热时,由于工质容易汽化,,在蒸发器中产生一定压力的水蒸气。

发生器起到压缩机的作用。

工质在冷凝器2中的放热过程,以及经节流阀3降压、降温后,在蒸发器4中从低温热源的吸热过程,与压缩式热泵相同。

在蒸发器中蒸发的低压蒸汽送至吸收器5中,再次被吸收剂吸收后的稀溶液送回蒸发器循环使用。

9.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基本工作原理:它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和热交换器五个主要部分组成。

发生器是用外热源加热溶液,产生政制冷剂蒸汽的装置。

产生压力为Pk的蒸汽进入冷凝器。

在冷凝器中,用冷却水冷却,使蒸汽放出热后得到冷凝。

冷凝液经节流阀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由于节流后压力降至Po,相应的饱和温度也降低,使得它可以从冷却对象(冷却水)中吸收热量,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制冷剂本身因吸热而蒸发。

低压的制冷剂蒸汽被送至吸收器,重新被吸收剂吸收。

吸收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因此,在吸收器中也需要用冷却水冷却。

吸收器中的溶液来自发生器,当吸收了制冷剂后再用泵升压后供至发生器使用。

2-44.(必考)考试内容:一、填空30*1 每题一分二、名词解释5*3三、简答5*6四、画图1*10五、计算1*15 扣号:8646339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