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设计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初中探究性课程:校服设计看法(精选5篇)

初中探究性课程:校服设计看法(精选5篇)第一篇:初中探究性课程:校服设计看法校服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而现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原有的校服体制已经不能满足当下中学生的需求,校服的设计以及生产问题已经不能忽视。
有人说,生活最基本的四大主题就是衣食住行。
校服,也许在家长眼里就是一笔情愿或者不情愿的支出,但在我们学生眼里,那绝对是生活中的大事,而且是校园中长久的热点。
可以说,校服是一个学校的标志。
一、宝山区学生校服的现状现在宝山区的大多数学校都要求每天穿着校服。
经过小组的讨论,我们一致认为原因如下:穿校服给人感觉整齐有序;穿校服可培养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减轻学生家庭负担;便于社会保护二、关于校服设计的调查75%的学生和65%的家长都认为校服的改革很有必要。
学校在着装方面对学生统一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学生在服装上的攀比现象,但是,既然校方有所规定,也应该征求学生,调查表明有45%的被调查学生比较喜欢校服,有31%的被调查学生不喜欢校服,有24%的被调查学生无所谓。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校服也在不断的发展,款式和色彩都在趋向多元化,由原来的一年四季都是同一套变化为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的多套校服。
三、中学生关于合理设计校服的调查中学生学的是知识与如何丰富自身的内涵而不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外形与服饰来展示自己的个性。
眼一睁一闭,三年就过去了。
所以我们应当将精力主要集中于学习上,而不要为了所谓的攀比而浪费时间与精力。
中学生只要穿着得体、干净,符合我们中学生的身份即可。
有时,朴素也是一种美。
学校对于校服如果有所设想的话,可以找设计师设计几套不同的校服,展示给全校师生并调查学生的满意程度,给学生一些自由的选择,从而打消一些同学对于校服的各种顾虑,提高校服在中学生心中的受欢迎程度。
无论是校服还是平时的服装,它们都不能像人一样用语言来表达,但它们却是有内涵的。
通过我们小组组员的细细研究,我们解读了它们的内涵。
关于校服研究报告

关于校服研究报告校服研究报告一、背景介绍:校服是指学生在校内穿着的统一服装,以区分不同学校的身份和形象。
校服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设计、样式和颜色都有所差异,但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校的纪律性、统一性和学生的社会形象。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校服对学生学习成绩、行为表现以及学校环境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 我们将设计并发放一份针对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以了解校服对学生的舒适度、自尊心、学业表现等方面的认知及实际影响。
2.实地观察: 我们将参观不同学校的校服制度,并观察学生的校园行为和学术表现。
3.访谈: 我们将采访学生、家长和教师,探讨他们对校服的看法和对学校形象的认同程度。
四、研究结果:1.校服的舒适度对学生学业表现有一定的影响。
穿着舒适的校服使学生更便于集中注意力,并且能够在课堂上感到自信。
2.校服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
校服可以限制学生的个人化行为,降低学生之间的社会差异,从而减少了校园欺凌等问题的发生。
3.校服有助于营造学校的统一形象和社会认同感。
学生穿着统一的校服,有助于形成学校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增强学校的声誉。
4.不同校服设计和颜色会对学生的情绪产生影响。
例如,明亮的颜色可以提高学生的活力和积极性,而暗色调的校服可能会降低学生的情绪状态。
五、研究结论:校服在学生学业表现、行为规范以及学校形象上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舒适的材料选择,校服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并为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校服的设计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审美,避免过度统一化导致学生身份认同的问题。
六、建议:1.学校应在确定校服政策时考虑学生的意见和需求。
2.校服设计应注重舒适性和个性化,避免过于严苛或过于保守的款式。
3.学校可以定期对校服进行调查和评估,以保持与时俱进的校服形象。
4.家长和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校服,提高学生的身份认同感。
七、参考文献:1. Smith, J. (2010). The Effects of School Uniforms on Student Achievement.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42(4), 399-420.2. Taylor, S. (2002). School Uniforms and Student Discipline: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Journal of School Violence, 1(2), 75-92.3. Wang, L., & Tsui, M. (2008). School Uniforms,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Uses of Social Control in Schools.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49(2), 385-412.。
校服研究报告

校服研究报告校服研究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时代的发展,校服不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统一的着装规范,更成为了一块宣传学校形象和培养学生纪律、团结意识的重要媒介。
各个学校在设计和选购校服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舒适度,还要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
本报告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学生和教师对校服的认知和评价,以及校服对学校形象的影响。
二、调查方法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0名学生和50名教师进行了调查。
问卷主要包括校服设计、材质、舒适度、功能性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和讨论,得出了以下结论。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学生对校服的认知和评价根据调查结果,大部分学生对校服的设计样式较为满意,认为校服的颜色、款式和细节设计都能较好地代表学校形象。
然而,仍有一部分学生对校服的设计不够时尚、不够年轻化,希望能有更多的个性化选择。
对于校服的舒适度而言,绝大多数学生表示满意,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反映校服的尺码不准确,需要更合身的尺码选择。
此外,学生对校服的功能性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增加口袋数量、增设暗袋等。
2. 教师对校服的认知和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对校服的设计样式较为满意,认为校服能够体现出学校形象和学生的统一性。
然而,一些教师也认为校服的款式过于传统,希望能有更多的变化和创新。
对于校服的舒适度,大部分教师表示满意,但也有一些意见认为校服的材质和质量可以进一步提高。
教师们普遍认同校服对学生纪律和团结的培养作用,但也希望校服设计能更加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
四、建议和改进措施基于以上调查结果,给出了以下建议和改进措施:1. 针对学生的建议,学校可以考虑增加校服的个性化选择,让学生在规定范围内进行个性化的搭配,更好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2. 针对学生舒适度的问题,学校可以进一步完善校服的尺码选择,确保更合身的尺码供学生选择。
3. 针对学生对功能性的要求,学校可以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并在下次校服设计时予以改进。
校服样式研究报告

校服样式研究报告标题:校服样式研究报告引言:校服作为学生日常穿着的服装,既体现学校的形象,又影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校服样式的选择关系到学生对学校形象的认同感和自我表达的需求。
本报告旨在对校服样式进行研究,以了解当前校服样式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背景和意义:1. 学校形象的体现:校服是学生对外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方式之一,合适的校服样式能够增加学校的专业性和文化底蕴。
2. 学生心理的影响:校服样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过于单一或过于严格的样式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束缚和不自在。
二、分析校服样式的特点:1. 校服颜色和图案的选择:校服的颜色和图案应与学校文化相呼应,一致性强。
2. 材质和设计的考虑:校服应舒适、耐穿,并具备一定的美观性和独特性。
3. 校服与季节的适配:校服样式应根据季节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以确保学生的舒适度。
三、校服样式存在的问题:1. 缺乏个性化:一些校服样式过于统一,缺乏学生个性的展示空间。
2. 宽松度过低:一些校服样式的设计过于拘束,不利于学生的运动和活动。
3. 颜色过于沉闷:一些校服颜色选择过于单一,缺乏活力与亮度。
四、改进建议:1. 整合多元样式:校服可以考虑引入不同元素,例如学生参与设计、多种颜色选择等,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2. 舒适度的提升:增加校服的宽松度和材质的舒适性,以提供更好的穿着体验。
3. 创造活力的颜色搭配:在校服设计中增加鲜明色彩和有活力的图案,以增加校服的吸引力和亮度。
结论:校服样式的选择应统一学校形象和学生需求,合理的校服样式能够提升学校形象,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改进校服样式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以平衡学校形象和学生个性之间的关系。
希望本报告能够对提高校服样式的设计质量和改进方向提供参考。
【研究】校服研究报告

页、音像资料等) 主要成果:研究报告 1 份 其它成果:实验分析资料、问卷资料、访谈资料、实地记录资料,以及相关图片资料。每个人
的心得体会。
9、课题研究的参考资料
.cn/s/blog_52e8224d01009npt.html /.html?si=1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 可编辑版本!
4、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研究的目标:1.了解中学生对自身形象的认识和要求,促进校服的改革,使之更适合中学
生的特点,由此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2.了解追求时尚、流行的中学生对校服有着怎样的看法,以及在校园外的人们对
校服的评价是如何的。 3.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将更好地学会合作,取长补短.
研究的内容:1.研究对校服的认识,我们想要通过交流对老师,学生,家长等做进一步地了解, 看看他们对校服的看法. 2.上网了解各层对校服的看法. 3.总结他们的看法,同时向大家做介绍 研究方法: 1.资料查询法:我们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利用网络进行查询。 2.访谈法:我们将对老师,学生,家长进行一次访问关于他们对校服的各方面的看法,请他们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关键字】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 高中生校服的研究与设计 名称 班 级 高二(21)班 课题组长
叶梦梦
填表 2010 年 12 月 日期
指导老师 徐亮
课题组成员
蒋雨雪 徐霞丽 徐晓芳 夏蕾 徐芬
1、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研究背景:现在大多数中学生对各自学校统一制定是校服有一些意见和建议,认为校服过于传统 样式单一。不够体现中学生青春的活力。导致中学生购买来的校服都不被使用,失去校服的意义。 况且存在一定的浪费现象。 研究意义: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和探讨,可以了解到现在中学生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和对丰富的精 神生活的向往。有利于发扬中学生独特的精神魅力和敢于创新的思维能力。通过设计出一系列符 合中学生特点且紧跟时代潮流的独特校服,以增强校服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校服的设计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越来越重视。
校服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学校的教育理念,还体现了学生的精神风貌。
然而,传统的校服设计存在诸多问题,如款式单一、颜色暗淡、缺乏个性化等。
为了提高校服的审美价值,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实验,探索一种符合现代审美、具有个性化特色的校服设计方案。
二、实验目的1. 探索校服设计的创新理念,提高校服的审美价值。
2. 设计出符合学生生理特点、舒适度高的校服款式。
3. 结合学校特色,打造具有学校文化内涵的校服。
三、实验方法1. 调查研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走访学校、与学生及家长进行访谈,了解校服设计现状及需求。
2. 设计方案:根据调查研究结果,结合现代审美趋势和学校特色,设计出具有个性化、舒适度高的校服方案。
3. 制作与测试:将设计方案制作成样衣,并邀请学生试穿,对校服的舒适度、实用性、美观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4. 修改与完善:根据试穿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四、实验过程1. 调查研究阶段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校服设计趋势,发现当前校服设计存在以下问题:(1)款式单一,缺乏个性化;(2)颜色暗淡,缺乏活力;(3)材质不舒适,影响学生穿着体验;(4)设计缺乏学校特色,无法体现学校文化。
2. 设计方案阶段根据调查研究结果,结合现代审美趋势和学校特色,设计出以下校服方案:(1)款式:采用简洁大方、易于搭配的设计风格,满足学生日常穿着需求。
同时,设置可拆卸的领子,方便学生在不同场合穿着。
(2)颜色:以明亮、活泼的颜色为主,搭配经典黑白灰,既符合现代审美,又能体现青春活力。
(3)材质:选用透气、舒适、易洗的材质,确保学生在穿着过程中的舒适度。
(4)学校特色:在校服上融入学校标志性元素,如校徽、校训等,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3. 制作与测试阶段将设计方案制作成样衣,邀请学生试穿,对校服的舒适度、实用性、美观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中学校服调研报告范文

中学校服调研报告范文引言学校校服作为中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形象和校园文化的建设。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中学生对现有校服的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优化校服设计提供参考。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调查对象为某市五所中学的学生。
调研结果校服风格- 82%的学生对现有校服风格较为满意,认为其整体简洁大方。
- 15%的学生希望校服风格可以更加时尚活泼,以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 3%的学生认为校服风格过于保守,希望能够改变以使其更具现代感。
校服颜色- 65%的学生对现有校服颜色表示满意,认为颜色搭配和谐。
- 25%的学生希望校服颜色可以更加鲜明,以增加校园的活力。
- 10%的学生认为校服颜色过于单调,希望可以增加一些亮色元素。
校服款式- 70%的学生认为现有校服款式适合活动,不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运动。
- 20%的学生希望校服款式可以更加舒适自由,以提高穿着的舒适度。
- 10%的学生认为校服款式过于传统,希望可以增加一些新颖的设计。
校服材质- 75%的学生对现有校服材质感到满意,认为柔软舒适。
- 20%的学生希望校服材质可以更加透气,以提高穿着的舒适感。
- 5%的学生认为校服材质过于厚重,希望可以更轻薄一些。
校服配饰- 45%的学生认为现有校服配饰适中,不过多也不过少。
- 35%的学生希望校服配饰可以更加精致,体现校服的特色和品质。
- 20%的学生认为校服配饰过于单一,希望可以增加一些元素来丰富校服的呈现。
结论根据调研结果,大部分学生对现有校服的风格、颜色、款式以及材质都表示满意。
然而,一定比例的学生对校服的时尚度、舒适度、新颖度以及配饰的精致度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们建议学校可以考虑以下改进措施:1. 与学生代表进行沟通,听取更广泛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反映学生的需求。
2. 引入新颖的设计元素,使校服更加时尚活泼,同时保持整体简洁大方。
关于校服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调查报告课题名称:校服与中学生形象指导教师:蒋纪华组长:唐艺枝课题组成员:唐艺枝、刘倩、钟海莲、简林峰、陈南豪、李博宇年级:高一班:388班中文摘要:可以使一些中学生纠正错误的观点了解真正的形象,能够使部分中学生了解到错误明白事实能够较好的反映出当代学生的作风和品质。
关键词:当代、中学生、校服、学生形象、研究解决的问题、当代中学生的校服与学生形象的联系课题成员分工:李博宇制作问卷;唐艺枝、钟海莲、刘倩发送、回收问卷陈南豪、简林峰总结、班会全体组员:论文撰写、论文设计、问卷分析、统计研究采用的基本方法:①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为部分普通中学学生和职校学生 部分教师、家长。
②专家访谈。
③文献资料研究。
所需条件 图书资料 问卷、上网、图书馆书籍交通工具 公共汽车、单车研究问题的假设 能够较好的反映出当代学生的作风和品质。
研究的过程 时间:课余、节假日地点:校内、图书馆、教室、办公室完成的研究工作:用调查研究报告的形式反映中学生对自身形象的认识及对校服改革的需求基本步骤: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研究获得的结论:调查表明只有50%的学生对于自身形象表示满意。
也就是说 50%的学生对自身的形象不满意或不太满意但试图改善自身形象的却只有15% 在这次调查中 我们发现大家对自身形象十分关心。
而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形象的改善应给予更多的帮助与指导。
作为新一代 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 都应该表现出自己独特的风貌 因为形象展示已成为我们走向社会的重要环节。
研究的结果分析:我们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认为有许多的因素制约着他们形象的改善。
27.5%的学生认为是校规 78%的学生认为是同学老师的意见 20%的学生认为是父母的看法。
二、社会、学校、家庭在形象方面对学生多给予的正确引导比较欠缺。
调查显示 只有约17%的老师 45%的家长经常与学生谈论形象问题。
在受调查的学生中只有14%的学生会主动与他人谈论形象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花朵”如何来“装扮”研究时间:2011 年 11 月~2011 年 12 月学校:福州市第八中学班级:高一(13)班指导教师:组长:陈智玲小组成员:潘思缘、陈雪灵、“花朵”如何来“装扮” 花朵”如何来“装扮”:作为学生,我们每天都穿校服,已有百年历史的它不仅可以使我们在身份上区别社会其他人,也可以让我们产生一种自身的约束力,本应是我们心仪之物,而如今放学后却被抛在一边,在领略过各国校服的风采后,我们研究和探讨中国校服所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提出建议,我们正期许一个百花齐放的校园时代......:校服,风采,问题,措施。
研究性学习报告一.校服的定义以及产生原因校服是学校规定的统一样式的学生服装,中小学普遍穿着。
校服最早出现在日本。
当时由于战争导致部分家庭生活艰难,学校为了使出身于这样家庭的学生不会因为自己家庭困难而产生自卑感,同时也不使那些家里生活条件好的学生在学校炫耀,于是规定每个学生上学的时候必须穿着相同的衣服。
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纷纷规定学生穿着同样的衣服上学。
二.校服的作用1.校服可以使学生在身份感上区别社会其他人,因而有了学生自身的约束力,有一种一种象征的意义。
2.校服还可以产生一种平等感,对于避免攀比之风在校园里出现都有积极意义三.大家话校服 1.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校服 1.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校服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的校服是运动装,而韩国的校服既有正装,也有运动装。
——一名韩国学生中国和韩国的校服相比,色彩没有韩国的校服多样,应该改变款式就好了。
中国的校服以运动装为主,韩国的校服看起来更漂亮,所以要设计款式颜色多样的校服,我是这样认为的。
——一位韩国籍教师2.学生眼中的校服 2. 学生眼中的校服我觉得咱们的校服没有活力,太死板了,体现不出我们应该有的朝气,所以不喜欢我们的校服。
——学生甲咱们的校服穿起来不透气,很不舒服,应该提高材料的质量,不应该贪图便宜而用不好的材料,对皮肤也不好,应该改一改了。
——学生乙3.老师眼中的校服 3. 老师眼中的校服作为老师,从我的角度来看,校服是一个很方便管理学生的手段,有时候听到孩子们抱怨,也觉得在设计方面挺不合理的,而且质量还不好。
总体上还是好坏参半的。
——一名高中教师64.家长眼中的校服4. 家长眼中的校服中国学生的校服穿起来不是大方得体,我认为学生的校服应该体现学生的个性,有学生样,但是不能过于社会化。
穿一身大方得体的校服可以更好地展示学生的精神风貌,让孩子穿他们自己的校服。
——一位高二学生家长五.中国校服存在着四大问题1、校服款式单一,结构松垮目前多数校服款式陈旧,运动服几乎成为校服的代名词,“千人一面” 现象严重。
校服这种单一面孔严重抑制了学生对美的追求,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校服结构大多极为松垮,穿在身上显出慵懒之态,无法体现出学生应有的活泼好动、生气勃勃的特性。
2、没能体现出年龄、性别上的差异纵观国内各中小学校服,各年龄段在款式结构上基本没有什么差异,不能体现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特别是进入中学阶段,与小学生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已开始具备明确的性别意识。
而现在的校服在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到这点,使得中学生在性别意识启蒙时期,没有因日常所穿着的服装而起到良好的美育作用。
3、质量存在较大问题校服是陪伴学生多年的服装,但一些质地粗糙、不吸汗、起静电的服装面料,让我们学生有明显的不适感,对学生身体健康十分不利。
此外,还有穿着不久就开线、破损等问题,甚至有被校服中的断针扎伤的案例。
4、购买方式单一且不透明国内学生校服的购买方式只有一种,就是由学校指定款式和价格,统一为学生量体定制。
但这种收费不透明、带有半强制性的校服购买方式已逐渐引起家长和学生的强烈不满。
许多家长纷纷质疑,学生购买校服的钱是否真正被用于校服的面料和制作上。
四.我们心中的校服1.校服设计辩论会1. 校服设计辩论会在结题之前,我们小组对校服款式设计方面产生了分歧,为此我们进行了校服设计辩论会,目的在于设计出我们心中的校服。
正方:设计上应多保留中国传统元素反方:设计上应多借鉴外国时尚元素在辩论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从各个方面提出自己对校服设计的理解和建议,最后综合了各方意见:我们应该设计出以我为主、博采众长的据有中国特色的新校服。
2.我们对于未来校服的的建议和2. 我们对于未来校服的的建议和构想我们对于未来校服的的建议和构想有条件是,校服应分为春秋季、夏季和冬季共三套。
制作校服的材料应以棉料为主,避免以往校服粗糙、不吸汗、起静电等缺点。
颜色也应以适合中学生朝气活力的亮色为主,也可因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男生的服装应以白色、蓝色、黄色、灰色、红色为主。
女生的服装应以白色、黄色、粉色、红色为主。
在校服的设计款式方面,可以借鉴外国的设计风格,但也不能失去中国校服特有的风格。
在一系列服装中,上衣以白色衬衫为主(春秋冬三季为长袖,夏季为短袖),男生搭配领带、领结,女生可搭配丝巾或是细领结。
有调节的学校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搭配不同的装饰物。
下装方面,男生四季为灰色或深蓝色长裤,厚度因季节改变而变化,女生为及膝或过膝短裙,在降温时可以穿着长袜。
外套男女生均以休闲正装为主,既不失规范,又可彰显活力。
男生或以改良的中山装款式为主,突出中国的服装特色,不失传统也不失现代。
中国校服文化中,运动服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所以在学生需要运动时,可以换上与校服配套的运动系列,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提供更衣室,其他学校可在当天穿着运动服,而无需穿着正装,方便学生的活动。
运动服的颜色应与校服正装相近,以灰色,白色为主色调,在前面缝有口袋,分为套头衫或是有拉链的帽衫,应以吸汗的棉料制作,这样不仅美观大方,也适宜运动。
这样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当代中学生特有的朝气与活力,也可以使学生拥有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学校在为学生选定校服的时候,可以选择几种不同款式的校服供学生试穿,最后由老师和学生投票选出最终的校服。
这样一来,校服就不再是同学们回到家就马上脱掉的累赘,而是以自己的校服为荣。
五.学习总结通过两个多月的研究学习,是我们对校服,这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东西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更深的体会。
我们知道了校服的起源、校服的作用,回顾了校服的百年发展也领略了世界各国校服的风采,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为以后的研究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在研究中收获知识,在采访活动中收获了快乐,在整理过程中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对问题的理解,使课题清晰明了,成员们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深厚,总之,我们收获颇丰。
B选项 C选项 D选项93.问卷问答题的结果 3.问卷问答题的结果通过调查,总结,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家长和学生都认为中国校服与国外校服的差别很大,普遍都认为中国校服过于保守,死板,没有活力,缺少一定的创新,服饰搭配上过于单调,且透气性不是很好。
另外家长和学生都认为中国校服应在款式,材质上进行改进,突破以往的校服。
七.我们心中的校服1.校服设计辩论会1. 校服设计辩论会在结题之前,我们小组对校服款式设计方面产生了分歧,为此我们进行了校服设计辩论会,目的在于设计出我们心中的校服。
正方:设计上应多保留中国传统元素反方:设计上应多借鉴外国时尚元素在辩论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从各个方面提出自己对校服设计的理解和建议,最后综合了各方意见:我们应该设计出以我为主、博采众长的据有中国特色的新校服。
2.我们对于未来校服的的建议和 2. 我们对于未来校服的的建议和构想我们对于未来校服的的建议和构想有条件是,校服应分为春秋季、夏季和冬季共三套。
制作校服的材料应以棉料为主,避免以往校服粗糙、不吸汗、起静电等缺点。
颜色也应以适合中学生朝气活力的亮色为主,也可因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男生的服装应以白色、蓝色、黄色、灰色、红色为主。
女生的服装应以白色、黄色、粉色、红色为主。
在校服的设计款式方面,可以借鉴外国的设计风格,但也不能失去中国校服特有的风格。
在一系列服装中,上衣以白色衬衫为主(春秋冬三季为长袖,夏季为短袖),男生搭配领带、领结,女生可搭配丝巾或是细领结。
有调节的学校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搭配不同的装饰物。
下装方面,男生四季为10灰色或深蓝色长裤,厚度因季节改变而变化,女生为及膝或过膝短裙,在降温时可以穿着长袜。
外套男女生均以休闲正装为主,既不失规范,又可彰显活力。
男生或以改良的中山装款式为主,突出中国的服装特色,不失传统也不失现代。
中国校服文化中,运动服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所以在学生需要运动时,可以换上与校服配套的运动系列,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提供更衣室,其他学校可在当天穿着运动服,而无需穿着正装,方便学生的活动。
运动服的颜色应与校服正装相近,以灰色,白色为主色调,在前面缝有口袋,分为套头衫或是有拉链的帽衫,应以吸汗的棉料制作,这样不仅美观大方,也适宜运动。
这样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当代中学生特有的朝气与活力,也可以使学生拥有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学校在为学生选定校服的时候,可以选择几种不同款式的校服供学生试穿,最后由老师和学生投票选出最终的校服。
这样一来,校服就不再是同学们回到家就马上脱掉的累赘,而是以自己的校服为荣。
八.学习总结通过两个多月的研究学习,是我们对校服,这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东西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更深的体会。
我们知道了校服的起源、校服的作用,回顾了校服的百年发展也领略了世界各国校服的风采,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为以后的研究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在研究中收获知识,在采访活动中收获了快乐,在整理过程中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对问题的理解,使课题清晰明了,成员们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深厚,总之,我们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