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登记表

合集下载

疟疾筛查血片复核记录表

疟疾筛查血片复核记录表

成华区年月发热病人疟疾筛查血片复检记录
送检单位(盖章):送检人:送检时间:
注:1.各单位请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血片送疾控中心复检,同时盖公章报送该表;
2.“原血检编号”方式采用13位编码方式:单位编码(9位)+月份编号(2位)+序号(2位),具体编写方法参见下页;
3.筛查阳性者需在备注栏中填写查见何种疟原虫(Pv、Pf)以及哪几期形态(R、G、S、T)。

—- 2 - —
各单位的单位编码
1.“原血检编号”编码方式举例说明:核工业416医院3月血检3名发热病人,3张血片“原血检编号”依次为:5101080250301、5101080250302、5101080250303,4月血检2名发热病人,2张血片“原血检编号”依次为:5101080250401、5101080250402(注意的是,血检编号中“序号”2位数,每月均从01开始编写,而不是各月连续编写下去。

2.各单位填写(2)(3)(4)(5)(6)(7)项,发现阳性血片加填第(11)项
—3 —
—4 —
—5 —。

新的疟疾个案调查表

新的疟疾个案调查表
①疑似病例② 临床诊断③确诊病例
年月日
①个体医生 ②村卫生室 ③乡镇卫生院 ④县级医疗机构 ⑤县级疾控机构 ⑥ 地市级医疗机构 ⑦ 地市级疾控机构 ⑧省级医疗机构 ⑨省级疾控机构 ⑩其它
①氯喹加伯氨喹②青蒿素类复方 ③青蒿素类注射剂型④其它
1是②否
①是②否
①每天送(取)药 ②一次送(取)药 ③自己购药
新的疟疾个案调查表
附表2
疟疾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1病例基本情况 联系电话编号
1.1 患者姓名
1.2 户主姓名
1.3 性别
1.4 年龄
1.5 职业
1.6 文化程度
1.7 户籍所在地
1.8 现住址
①男②女
周岁
①幼托儿童②散居儿童 ③学生④农民 ⑤境外务工人员 ⑥其他
①学龄前 ②文盲 ③小学④初中⑤高中⑥大专及以上
1. 本表编号由县疾控中心统一编排,仅做为保存和查阅资料使用;
2.请在应选项数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打“√”;
调查单位:; 调查人员:; 调查日期:。
是否有境内其他流行区居留史
5.4境内居留地点
5.5发病前15日内
是否有输血史
5.6近1月内家庭成员或来访亲友是否有人发热
5.7感染来源分类
① 是②否, 如是,请填5.2项
国家或地区
①是② 否,如是,请填5.4项
省县乡镇行政村自然村
①是② 否
①是② 否
①本县感染②省内外县感染③外省感染④境外感染
说明:
省县乡镇行政村自然村;
(如为外籍,填国家或地区名)
省县乡镇行政村自然村
2. 本次发病、诊断和报告情况
①持续发热 ②隔天发热 ③发热间隔时间不规则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信息报告制度(4篇)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信息报告制度(4篇)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信息报告制度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省疾控系统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实施方案》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

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是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责任报告人。

四、责任报告人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接到相关报告后,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处理,填写《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卡》,报送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同时报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五、出现死亡、严重残疾或者器官损伤、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引起公众高度的事件时,报告人应在发现后小时以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六、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接到相关报告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也应当按上述要求逐级上报上级业务部门。

七、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按照应急条例的规定进行报告。

八、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儿童监护人姓名、住址、接种疫苗名称、剂次、接种时间、发生反应时间和人数、主要临床特征、初步诊断和诊断单位、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时间等。

九、接种门诊人员在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是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接到相关门报告应当及时向上级领导会同相关人员作出报告决定,并按规定程序及时报告。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管理制度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

广西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表

广西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表

广西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表编号:一、一般情况:1.患者姓名家长姓名(7岁以下患者需填写)2.性别年龄职业联系电话3.现住址省(区)县乡(镇)村村民组(屯)4.籍贯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县、区)街道(乡、镇)村5.外出时间年月日6.外出地点:国家(国外地区)、国内省市县乡(镇)(农林矿场)7.外出原因:务工、经商、旅游、探亲、其他(注明)8.外出方式:自行、中介(名称及联系方式),组团(名称及联系方式)9.返回时间年月日10.同行返回人数27 及相关联系方式:二、外出前疟疾病史:1.本次外出前是否有疟疾病史:(1)有(2)无2.有疟疾病史者需填写:1)本次外出前最近一次发病时间:年月日;就诊时间:年月日;就诊单位:;诊断结果:疟疾(①间日疟②恶性疟③混合感染)、不明发热、其他(注明)2).治疗措施:口服注射(挂水)未治疗3).治疗药物:青蒿素类、奎宁、氯/伯、其他、不知道4).用药天数:1 天、<3天、>5天三、外出期间疟疾病史:1.输血史:(1)有(2)无;输血时间:年月日2.患疟(出现发热、发冷、出汗等疟疾症状)次数:3.最近一次发病时间:年月日;就诊时间:年月日;就诊单位:;诊断结果:疟疾(①间日疟②恶性疟③混合感染)、不明发热、其他(注明)4.治疗措施:口服注射(挂水)未治疗5.治疗药物:青蒿素类、奎宁、氯/伯、其他、不知道6.用药天数:1天、<3天、>5天四、本次发病:1.发病时间:年月日;就诊时间:年月日;就诊单位:;诊断结果:疟疾(①间日疟②恶性疟③混合感染)、不明发热、其他(注明);诊断方式:血片镜检(结果)检查者:,PCR检查(结果),临床诊断(有典型疟疾症状),试治有效(3天内发热症状已控制)2.治疗措施:口服注射(挂水)未治疗3.治疗药物:青蒿素类、奎宁、氯/伯、其他、不知道4.用药天数:1天、<3天、>3天、>5天5.治疗效果:痊愈、好转、病重、死亡调查者:审核者:联系电话:调查日期:年月日单位:(公章)。

疟原虫检测

疟原虫检测

2、血膜的染色
(1)染色液的制备 目前的血膜染剂有吉氏和瑞氏 两种。吉氏染液不仅适用于厚血膜和批量血膜的染色。 而且效果稳定,染色时间和染液浓度对染色结果影响 较小,染色后的血膜保存时间较长,同时吉氏染液能 长期保存而不变质,染色技术也易掌握,被推荐使用。 瑞氏染色因操作简便,常用于个别血片染色。
重新染色法:褪色或染色效果不佳时,可先用二
甲苯反复洗去血膜上的油迹,再用75%乙醇滴在厚、薄
血膜上,用水反复冲洗数次,至厚血膜不再蓝色为止。
取1ml蒸馏水加入1滴吉氏染液,混匀后滴在厚、薄血
膜上,染色1~4小时(根据血片存放时间而定)。清
水冲洗2~3分钟,加1~2滴75%乙醇于血膜上,1~2秒
钟后冲洗,待干。
制备血膜涂片2张并染色滤纸血斑两个5ml静脉抗凝血2疟原虫血片制片染色技术考核评分表被考核单位名称质量标准考核分值项目检查内容分值分值分值血量1045ul10玻片右1310稍偏右0810cm10070807或12cm圆形厚膜均匀边缘整齐10圆形稍不匀不整齐115ul1010稍偏右或偏左225cm10稍大或稍小血片制作8010舌状稍不均厚薄不匀呈波浪形有划痕厚血膜完整10厚血膜半脱落光洁无油灰10稍有油污医院乡镇卫生院序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详细地址电话号码初步诊断发热日期结果检查人
表 1 配制 PH6.6~7.4 缓冲液两种储备液用量表
溶液Ⅰ
溶液Ⅱ
PH ml 磷酸氢二钠含量(g) ml 磷酸二氢钾含量(g)
6.6 54.7
0.52
148.8
1.35
6.8 68.4
0.65
126.8
1.15
7.0 89.5
0.85
99.2
0.90
7.1 96.8

年疟疾流行防治工作报表

年疟疾流行防治工作报表

疟疾防治工作调查表_____年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市、区)行政区划代码 □□□□□□一. 疟疾流行情况1.1 受威胁人口数 □□□□□□□□1.2 疟疾病例数 □□□□□□ 1.2.1 疑似病例数 □□□□□ 1.2.2 临床诊断病例数 □□□□□ 1.2.3 血检确诊病例数□□□□□1.2.2.1 间日疟阳性人数 □□□ 1.2.2.2 恶性疟阳性人数 □□□ 1.2.2.3 混合感染阳性数□□□ 1.2.2.4 其它(包括三日疟、卵形疟)阳性数 □□□ 1.3 重症病例数 □□□□ 1.4 血检确诊重症病例数 □□□□1.5 感染地类型1.5.1 当地感染病例数 □□□□ 1.5.2 输入病例数 □□□□□ 1.6 疟疾死亡病例数□□□□ 1.6.1 确诊疟疾死亡人数 □□□ 1.6.2 重症疟疾死亡人数 □□□ 1.6.3 恶性疟疾死亡人数□□□1.7 发生突发疫情起数□□□□1.7.1 未及时发现或处理的突发疫情起数 □□□ 1.7.2早期发现并控制的突发疫情起数□□□二.防治工作情况2.1 现症病人治疗□□□ 2.1.1 治疗病人数 □□□ 2.1.2 规范治疗数 □□□2.2 休止期治疗(服药)2.2.1有疟史人数□□□表 号:卫统30表 制表机关:卫生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7]30号2.2.2 疟史病例休治数□□□2.2.3 疟史病例全程休治数□□□2.2.4 重点人群应服药人数□□□□2.2.5 重点人群实服药人数□□□□2.2.6 重点人群全程服药人数□□□□2.2.7 全民应服药人数□□□□2.2.8 全民实服药人数□□□□2.2.9 全民全程应服药人数□□□□2.3 预防服药2.3.1 应服药人数□□□□□2.3.2 实服药人数□□□□□2.4 媒介控制2.4.1 药浸蚊帐数(包括长效蚊帐数)□□□□□2.4.2.1 室内喷洒保护人数□□□□□三、监测工作情况3.1 发热病人血检3.1.1 血检人数□□□□□□3.1.2 血检阳性数□□□□3.1.2.1 间日疟原虫阳性数□□□3.1.2.2 恶性疟原虫阳性数□□□3.1.2.3 混合感染阳性数□□□3.1.2.4 其它(包括三日疟、卵形疟)阳性数□□□3.2 居民带虫调查3.2.1 带虫调查人数□□□□□3.2.2 阳性人数□□□3.2.2.1 间日疟阳性人数□□□3.2.3.2 恶性疟阳性人数□□□3.2.4.3 混合感染阳性数□□□3.2.5.4 其它(包括三日疟、卵形疟)阳性数□□□填报单位名称:单位负责人(签名)填表人(签名)报出日期《疟疾防治工作调查表》说明一、调查目的了解各疟疾流行县开展疟疾防治工作的情况。

疟疾防治相关制度模版(四篇)

疟疾防治相关制度模版(四篇)

疟疾防治相关制度模版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全国消除疟疾技术方案》和《郴州市消除疟疾行动计划(____-____年)》的规定,做好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工作。

二、对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和不明原因发热者一律进行疟原虫血检。

三、血检前须认真填写《郴州市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登记表》。

四、所制血片需包含厚、薄血膜,且血片须保存完好以备上级复查。

五、凡血检阳性者,须及时报告,填写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并上报至寄生虫病信息管理专报系统。

六、血检任务必须按时且保质保量完成。

七、血检工作情况列入年终疾控工作考核内容。

八、严格杜绝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将追究单位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

郴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郴州市疟疾病人休止期根治管理制度一、休止期治疗对象和范围1、在每年传播季节前(或3-____月份),对上一年内本辖区内登记、报告的所有间日疟病例(包括上一年在疫点调查处置中发现的漏报病例和带虫者),采用伯氨喹八日疗法进行____次传播休止期根治,以防止病例复发。

2、流行区每年传播季节前,在上一年疟疾发病率大于____%的自然村或居民点,对间日疟病人的家属和四邻居民,采用氯喹加伯氨喹八日疗法进行传播休止期扩大治疗。

二、用药方案间日疟休止期根治采用伯氨喹八日疗法。

伯氨喹。

口服总剂量180mg,每日____次,每次22.5mg,连服____日。

三、工作要求1、加强休止期治疗药品管理。

完善保管和领发手续,禁止将过期药品发放到群众手中。

2、落实监督服药措施,提高服药率和依从性。

基层卫生人员要为服药对象送药,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确保全程服药,且须填写服药人员登记表。

3、密切关注服药过程中出现的副反应,若出现严重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送往当地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本人或家族有溶血史者,禁服伯氨喹。

4、加强检查、督导。

各级要切实加强对休止期治疗工作的检查、督导,及时发现、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确保工作质量。

疟原虫血检

疟原虫血检
7
血膜的涂制
标准血膜的位置如图所 示
8
血膜编号
血膜制成后,立即用记号笔于玻片面 上写上受检者的号码,以防差错。
9
涂制血膜的注意事项
涂制血膜时,手指只能持载片的边缘,不能 接触玻片表面,以免油污使薄血膜产生空白 区以及厚血膜脱落。推片的边缘一定要平滑, 才能使推出的血膜均匀一致。 刚涂制的血膜要平放,干前勿倾斜,以免造 成厚血膜厚薄不均,厚处不易溶血和着色而 影响检查结果。 血膜让其自然干燥,切忌用太阳晒或火烤, 干透后才能用甲醇固定薄血膜。
6
血膜的涂制
取洁净的玻片2张,1张作载片,1张作推片(具有光滑 边缘),右手拇指和食指夹持推片侧缘中部,用推片左下 角刮取血液4-5ul(约火柴头大小),再用该端中部刮取 血液1-1.5ul(相当于1/4火柴头大小),将左下角的血滴 涂于载片的中央偏右,由里向外划圈涂成直径0.8-1.0cm 的圆形厚血膜(厚血膜的厚度以一个油镜视野内可见到510个白细胞为宜)。用干棉球抹净角上的血渍,然后将推 片下缘平抵载玻片的中线,当血液在载玻片和推片之间向 两侧扩展至约2cm宽时,使两玻片保持25~35度夹角, 从右向左迅速向前推成舌状薄血膜。推制时速度要均匀, 血滴大小、推片与载片之间夹角大小及展开血膜的速度快 慢等常影响血膜的厚薄。制成的薄血膜应在玻片上形成平 铺的血细胞,细胞之间互相接触而不相互重叠。每张载玻 片上分别做1个薄血膜和1个厚血膜。
28
恶性疟原虫—大滋养体
一般不出现在外周血 虫体小结实,圆形,不 活动 疟色素集中一团,黑褐 色 原虫此时开始集中在内 脏毛细血管
29
恶性疟成熟裂殖体
裂殖子8~36个,通常18~ 24个,排列不规则 疟色素集中成一团 虫体占红细胞体积的2/3至 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表1
疟疾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登记表
县(医院)乡镇卫生院
序号血片编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详细地址电话号码初步
诊断
发病
日期
取血
日期
血检结果
阳性填+
阴性填-
检查人
1
2
附表2
疟原虫血片制片染色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项目检查内容
质量标准
分值分值分值
血片制作(80分)厚血膜
(40
分)
血量(10分)4~5цl 10 略多或略少7 过多或过少 5 位置(10分)玻片右1/3 10 稍偏右7 偏右过多 5 直径(10分)~1.0cm 10 ~或~1.2cm 8 <或>1.2cm 5 外观(10分)
圆形厚膜均匀,边缘
整齐
10 圆形稍不均不整齐8 厚薄不匀影响着色 5 薄血膜
(40
分)
血量(10分)1~цl 10 略多或略少7 过多或过少 5 位置(10分)玻片1/2~1/3处10 稍偏右或偏左7 偏右或偏左过多 5 直径(10分)~2.0cm 10 稍大或稍小8 过多或过少 5
3
外观(10分)舌状厚薄均匀,无划

10
舌状稍不均
8
厚薄不匀呈波浪型,有划痕
5
血片染色质量(10
分)
外观(10分)厚血膜完整10 厚血膜半脱落 5 厚血膜全脱落 2 血片清洁度(10分)外观(10分)光洁无油灰10 稍有油污 5 油灰粘连 2
4
附表3
疟原虫血片镜检复核及评分登记表
血片来源单位:省县医院乡镇卫生院
评分
序号血片编号血检结果复核结果
制作染色清洁度总分
复核人员复核时间
附表4
疟原虫血片镜检结果记录评分表
地(市)CDC 县CDC 姓名得分
血片编号
定性定虫种
合计阴性阳性得分虫种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总分
说明:1、显微镜下厚血膜读片顺序为:由上而下,走之字形;
2、每张血片满分10分,定性和定虫种各占5分。

附表5 疟原虫血片镜检复核统计表
编号被复核单位近三个月
血检人数
阳性
片数
复核数
制作合格
率(%)
染色合格
率(%)
清洁度合格
率(%)
阳性血片错检
率(%)
阴性血片漏检
率(%)
填报人:审核人:填报单位:填报日期:
8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