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研究现状
汽车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

汽车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车辆的设计、制造和性能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然而在实际驾驶过程中,车辆稳定性依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汽车稳定性不仅关乎车辆安全性,也直接影响了驾驶者的驾驶体验。
对汽车的稳定性分析和对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汽车稳定性分析1.1 车辆稳定性的定义车辆稳定性是指车辆在行驶中保持直线行驶或在转弯、避障等特殊场景下保持稳定的能力。
一个稳定的车辆能够更好地保持横向、纵向和转向的稳定性,提高了车辆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1.2 影响车辆稳定性的因素车辆稳定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悬挂系统、操控系统、车辆质量、车辆速度等。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包括横向稳定性和纵向稳定性。
横向稳定性是指车辆在转弯、避障等横向运动时的稳定性,主要受悬挂系统、车辆重心、轮胎性能等因素影响。
而纵向稳定性是指车辆在加速、制动等纵向运动时的稳定性,主要受制动系统、悬挂系统、车辆重心等因素影响。
1.3 车辆稳定性测试为了评估车辆的稳定性,工程师们设计了一系列的测试项目来检验车辆在各种运动情况下的性能。
比如在横向稳定性测试中,会进行转向稳定性测试、侧倾角测试、悬挂系统性能测试等;在纵向稳定性测试中,会进行加速稳定性测试、制动稳定性测试等。
只有通过这些测试项目,才能够全面评估车辆的稳定性能力。
二、汽车稳定性对策研究2.1 悬挂系统优化悬挂系统是影响车辆稳定性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因此优化悬挂系统对于提升车辆稳定性至关重要。
通过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计,可以提高悬挂系统的刚性和稳定性,从而减小车身的横摇、纵摇等现象,提高车辆的稳定性。
2.2 轮胎性能提升轮胎是车辆与地面接触的唯一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车辆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因此改善轮胎的性能,是提升车辆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可以通过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制造工艺等手段来提升轮胎的抓地力、耐磨性等性能,从而提高车辆在横向和纵向运动中的稳定性。
2.3 电子稳定控制系统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车辆的稳定性控制系统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研究与评价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研究与评价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汽车操纵稳定性作为衡量汽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着驾驶者的操控感受和行车安全。
因此,对汽车操纵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其评价水平,对于提升汽车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操纵稳定性研究主要涉及车辆动力学、控制理论、机械系统等多个领域,其目的是在各种行驶条件下,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
然而,目前汽车操纵稳定性研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评价标准不统测试条件不完善等,制约了其发展。
汽车操纵稳定性对于保证驾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行驶过程中,车辆受到外部干扰或自身惯性力的影响,容易导致车身失稳,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良好的汽车操纵稳定性通过有效抑制车身晃动、调整轮胎磨损,为驾驶者提供稳定的操控感,降低交通事故风险。
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车辆动力学性能:车辆的加速、减速、转弯等动力学性能直接影响驾驶者的操控感受和行车安全。
(2)轮胎性能:轮胎的抓地力、摩擦系数等性能对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3)悬挂系统:悬挂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车辆的侧倾、振动等特性,从而影响操纵稳定性。
(4)驾驶者的操控技巧:驾驶者的预判、反应速度、操控技巧等直接影响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为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
其中,最重要的是采取主动控制策略,包括:(1)防抱死制动系统(ABS):通过调节制动压力,防止轮胎抱死,提高制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2)电子稳定系统(ESP):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状态,对过度转向或不足转向进行纠正,保证车辆稳定行驶。
(3)四轮驱动(4WD):通过将驱动力分配到四个轮胎上,提高车辆的加速性能和操控稳定性。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侧向稳定性:评价车辆在侧向受力情况下的稳定性。
(2)纵向稳定性:评价车辆在纵向受力情况下的稳定性。
(3)横向稳定性:评价车辆在横向受力情况下的稳定性。
车辆稳定性研究报告

车辆稳定性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车辆稳定性对于行车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车辆稳定性问题导致的交通事故数量居高不下,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研究车辆稳定性对于预防交通事故、提高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以车辆稳定性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影响车辆稳定性的因素,分析现有技术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措施。
本研究问题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背景:一方面,车辆稳定性问题涉及多个因素,如车辆结构、驾驶行为、道路条件等,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增加了研究难度;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推广,车辆稳定性问题愈发复杂。
因此,有必要对车辆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目的与假设:1. 分析影响车辆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评价指标;2. 对比现有车辆稳定性控制技术的优缺点,探讨技术发展趋势;3. 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改进车辆稳定性的措施,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有效性;4. 假设通过优化车辆稳定性控制策略,可以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研究范围与限制:1. 研究对象为乘用车,不考虑其他类型车辆;2. 研究主要针对车辆在直线行驶和转弯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3. 本报告所涉及的数据、实验和结论均基于国内实际情况。
本报告将系统、详细地呈现研究过程、发现、分析及结论,以期为提高我国车辆稳定性及行车安全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学者在车辆稳定性领域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成果。
早期研究主要关注车辆动力学模型建立,如阿克曼转向几何原理、车辆侧向力分配等。
随着控制理论的发展,研究者开始探讨车辆稳定性控制策略,如PID控制、滑模控制等。
在理论框架方面,研究者提出了基于车辆动力学模型的稳定性评价指标,如侧向加速度、横摆角速度等。
同时,针对不同行驶工况,如直线行驶、转弯、制动等,研究者也提出了相应的稳定性控制方法。
主要研究发现如下:1. 车辆稳定性受多因素影响,包括车辆结构、驾驶行为、道路条件等;2. 稳定性控制技术能有效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3. 不同的稳定性控制策略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如PID控制简单易实现,但参数调节困难;滑模控制鲁棒性强,但存在抖振问题。
汽车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试验方法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在已有的文献中,对于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主观评价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模糊评价等方法,这些方法虽 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但是存在评价结果不够客观、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于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主观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立客观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等方 面,但是这些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结果评估
根据主观评价标准和数据处理结果,对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进行 评价。
建议反馈
根据评估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为车辆设计和性能优 化提供参考。
03
试验方法的应用
车辆选择与准备
车辆选择
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汽车,包括不同品牌、型号、配置和性能的车辆,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广泛适用性 。
车辆准备
进行试验前,应对车辆进行详细检查和预处理,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安装必要的仪器和设备 ,如GPS定位仪、速度传感器等。
中的表现进行评估。
结论总结果,对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进行总结, 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要点二
建议提出
针对车辆操纵稳定性的不足之处,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案 和建议,包括优化车辆结构设计、调整悬挂系统参数、 改进驾驶辅助系统等,以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驾驶 安全性。
《汽车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 试验方法》
2023-10-29
目录
• 引言 • 主观评价试验方法 • 试验方法的应用 • 试验结果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汽车工业的发展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要求也越 来越高,因此需要一种主观评价试验方法来评估汽车的操纵 稳定性。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研究现状

稳定性:汽车抵抗改变其行驶方向的各种外界干扰 (路面扰动或风干扰)。并保持稳定行驶而不失去 控制,甚至翻车或侧滑的能力。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主观评价法: 直线行驶稳定性(包括转向回正能力、侧风敏感性、路 面不平整敏感性)、行车变道操纵性、转弯稳定(包括转 向的准确性、固有转向特征、转弯制动特性等)以及操纵 负荷等。 ※客观评价法: 横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以及侧倾角等。
•
•
总结
目前来看,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分析,均以转向轻便性试验、汽 车回转试验为主的评价分析。有些还是以模拟为主,但车辆作为刚柔 耦合的复杂独体系统,其力学和运动学性能相当复杂,并不应该仅仅 局限于操纵稳定性一方面考虑,目前的所做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因 此,今后还应开展以下工作: • 1)综合考虑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对悬架的刚度和阻尼特性 进行优化分析,更好的平衡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 • 2)为提高模型的分析精度,还应考虑悬架结构在受力或力矩时产生 的变形。因此,应将悬架部分结构进行柔性化处理,使悬架的力学特 性更接近于实际。 • 3)建立更加接近于实车的仿真模型,对车辆进行更加广泛性能的研 究,比如根据车辆实际车身的几何外形参数创建车身仿真模型,可以 研究外界因素(侧向风等)对高速行驶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影响。
五 轮 仪 、 磁 带 机 等
操 纵 稳 定 性 试 验 数 据 处 理 系 统
★角速度陀螺仪:
角速度陀螺仪也成为二自由度陀螺仪,主要用来测量汽车的横摆角 速度。为了使动态测试值不产生太大的相位滞后,当仪器相对阻尼系数 为0.2的时候,自振频率f应该不小于50Hz。同时角阶跃陀螺仪还应该保证 输入频率为0~2.5Hz范围内其输出时线性的。
汽车稳定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汽车产业的日益壮大,汽车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然而,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路面状况、车辆性能等,可能导致车辆出现不稳定现象,给驾驶者和乘客带来安全隐患。
为了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汽车稳定性实验成为汽车研发和检测的重要环节。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汽车稳定性进行测试和分析,为汽车设计和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汽车稳定性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汽车稳定性测试设备的使用技巧;3. 分析汽车稳定性测试结果,为汽车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4. 培养实验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实验设备:汽车稳定性测试台、测速仪、转向角传感器、测力计、数据采集器等;2. 实验方法:采用实车实验和仿真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汽车稳定性进行测试和分析;3. 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平台,将汽车稳定性测试台、测速仪、转向角传感器、测力计等设备安装到位;(2)调整实验参数,如车速、转向角等,使实验条件符合测试要求;(3)进行实车实验,记录实验数据;(4)将实验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5)根据实验结果,对汽车稳定性进行评价和改进。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稳定性因数:通过实验,计算出汽车的稳定性因数,判断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2)特征车速:根据实验数据,确定汽车在特定路面条件下的特征车速;(3)稳态横摆角速度:分析汽车在转向过程中的横摆角速度,评估汽车的操纵稳定性;(4)侧向加速度:测量汽车在侧向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判断汽车在侧向力作用下的稳定性。
2. 分析与讨论:(1)稳定性因数与特征车速:稳定性因数越高,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越好;特征车速越高,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越差。
因此,在汽车设计和改进过程中,应注重提高稳定性因数,降低特征车速;(2)稳态横摆角速度:稳态横摆角速度越小,汽车在转向过程中的稳定性越好。
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车辆工程技术9车辆技术0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汽车安全性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都与汽车稳定性有关,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外界干扰,是否能够有效抵抗干扰保持稳定行驶是判断汽车稳定性好坏的重要依据。
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主要用来应对汽车受到失控干扰时各种突发情况,对汽车稳定运行进行干预协调,能够有效提高汽车安全性能,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该课题的研究对于提高汽车行驶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1 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方法目前对于汽车稳定性控制主要针对与汽车横摆稳定性以及侧翻稳定性的控制。
想要实现汽车对横摆稳定性的主动控制主要有差动制动控制、车轮载荷控制以及主动转向控制,具体来说,差动制动控制是指汽车选择性制动单个车轮,这样一来就可以增加汽车的横摆力矩增强稳定性。
该方式附加成本较低,控制稳定性方式较为简单,因此很多汽车厂家都会采取差动制动的方式进行控制。
这种控制方法比较简单,再各种工况下都能实现特别是质心侧偏角较大时也能适用,利用对不同车轮施加不同制动力的方式能够有效调整汽车姿态。
系统中控制器可以根据传感器收集到的汽车运动信息对汽车运行状态及人工指令进行监控,如果汽车运行状态与指令不符,将会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调整,液压控制单元根据调整指令实现对单个车轮的制动,进而改善整体运行稳定性。
车轮载荷控制技术主要通过对车轮垂直载荷分布的改变调整侧向力和纵向力,间接提升汽车稳定性,该控制方法的适用范围较小,只能在有电控悬架系统的汽车上应用,控制效果在侧向加速较大时比较明显。
主动转向技术也是常用的一种提升汽车横摆稳定性的控制方法,其可以通过改变车轮转角产生横摆力矩。
比如右转弯过多转向造成向左甩尾时,控制系统将主动减小车轮转角产生逆时针横摆力矩,提高汽车运行稳定性。
为了有效避免汽车发生侧翻,可以通过减小汽车侧倾角以及侧向加速度的方式来实现侧翻稳定性控制。
汽车操纵稳定性道路试验测试方法研究

汽车操纵稳定性道路试验测试方法研究汽车操纵稳定性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保持平稳、可控的能力。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直接影响车辆的安全性能和驾驶舒适性。
为了评估和测试车辆的操纵稳定性,需要进行道路试验。
本文将研究汽车操纵稳定性道路试验测试方法。
在进行道路试验时,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测试方法。
首先是曲线行驶测试。
这项测试是通过在特定的道路上,让车辆以一定的速度行驶,进行曲线转弯。
测试时需要记录车辆横向加速度、方向盘转角等参数。
曲线行驶测试可以评估车辆在转弯时的操控稳定性和抓地力。
其次是蛇形行驶测试。
这项测试是让车辆在连续的左右变道中行驶。
测试时需要记录车辆的姿态变化、横向加速度等参数。
蛇形行驶测试可以评估车辆的侧倾稳定性和方向盘的响应能力。
第三是紧急避障测试。
这项测试是模拟紧急情况下的避让障碍物动作。
测试时需要记录车辆的刹车距离、避障动作的稳定性等参数。
紧急避障测试可以评估车辆的刹车性能和操控的可靠性。
最后是稳定性控制系统测试。
现代汽车普遍配备了稳定性控制系统,用于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测试时可以模拟车辆在不同路面条件或动态情况下的行驶,评估稳定性控制系统的效果。
在进行道路试验测试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是确保测试道路的光滑度和平面度。
道路的几何形状会影响到车辆的操控稳定性,因此应选择平整度较高的道路进行测试。
其次是选择合适的测试速度。
测试速度应当符合实际的行驶条件,同时注意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要求。
第三是对测试数据进行准确记录和分析。
记录准确的测试数据是评估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基础,对于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模拟或专业软件进行。
最后是综合考虑试验结果。
道路试验只是评估车辆操纵稳定性的一种方法,还应结合其他测试方法和虚拟仿真数据,综合考虑综合性能和实际使用情况。
总之,汽车操纵稳定性道路试验测试方法的研究是评估车辆操纵性能和安全性能的重要内容。
通过合理选择测试方法和准确记录数据,可以为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提供有关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参考信息,促进汽车行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6 ISO3888-1:1999 路径尺寸(单位:米)
路 段 1 长度 15 偏移量 宽度 1.1x车宽+0.25
2
30
3 4
25 25
3.5
1.2x车宽+0.25
5
15
1.3x车宽+0.25
国际标准ISO3888-1B1999急 促双移线试验和ISO3888-2B2002 急促躲避障碍试验是综合测定驾驶 员-汽车操纵稳定性的闭环试验。 该项试验用于测定与交通事故有关 的闭环行驶特性。它模拟了汽车超 车后,并随之很快返回正确车道上 的情景 。
汽车轻便性试验轨迹示意图
稳态回转试验
此实验一般采取定转向盘转角连续加速法。 在《汽车操纵稳定性指标极限值与评价方法》中,对稳态回转试验 的评价指标规定了3项,即 • 1)中性转向点侧向加速度值an:前后桥侧偏角之差与侧向加速度关系 曲线上斜率为零的点的侧向加速度值; • 2)不足转向度:按前后桥侧偏角之差与侧向加速度关系曲线上侧向 加速度为2m/s2点的平均值计算; • 3)车厢侧倾度K:按车厢侧倾角与侧向加速度关系曲线上侧向加速度 为2m/s2点的平均斜率计算。
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比较
现阶段主要依据GB/T 6323-1994和QC/T480-1999来进行汽车操纵 稳定性的试验与评价。 国外采用的是ISO标准。 我们现在从开环和闭环两个方面,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国家标 准与国际标准进行分析比较。
开环试验方法
汽车操纵稳定性作为汽车自身的性能,是一种不包括 驾驶员特性的汽车性能。 开环试验方法是把汽车本身看作一个控制系统,按照 对控制系统、稳态品质和瞬态响应特性的一般要求,分析 和研究汽车的运动特性。 研究汽车本身特性的开环系统只采用客观评价法,即 在实车试验中,通过测试仪器测出表征车辆性能的物理量 (如:横摆加速度、侧向加速度、侧倾角等)来评价汽车的 操纵稳定性。开环试验包括稳态圆周试验、瞬态响应试验 、转向回正性能试验、转向轻便性试验等多项试验,其中 以稳态圆周试验和瞬态响应试验最为典型。
•
•
总结
目前来看,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分析,均以转向轻便性试验、汽 车回转试验为主的评价分析。有些还是以模拟为主,但车辆作为刚柔 耦合的复杂独体系统,其力学和运动学性能相当复杂,并不应该仅仅 局限于操纵稳定性一方面考虑,目前的所做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因 此,今后还应开展以下工作: • 1)综合考虑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对悬架的刚度和阻尼特性 进行优化分析,更好的平衡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 • 2)为提高模型的分析精度,还应考虑悬架结构在受力或力矩时产生 的变形。因此,应将悬架部分结构进行柔性化处理,使悬架的力学特 性更接近于实际。 • 3)建立更加接近于实车的仿真模型,对车辆进行更加广泛性能的研 究,比如根据车辆实际车身的几何外形参数创建车身仿真模型,可以 研究外界因素(侧向风等)对高速行驶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影响。
闭环试验方法
汽车的性能最终还是要通过人的操纵来实现的,因此,为了更全 面地研究和评价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就应考虑驾驶员特性与汽车特性 的配合问题。把汽车作为驾驶员-汽车闭环系统的被控环节,根据整 个系统特性的分析和综合,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进行研究和评价,此 方法称为闭环方法。 闭环系统试验的评价同时采用了客观评价和驾驶员的主观评价。
6
15
1.3x车宽+0.25
国家标准GB/T 6323.1-1994蛇行试验是一种二次换道试验的改型 ,这种试验方法可反映出车辆进行急剧转向的能力,同时也可反映出在 此种急剧转向情况下乘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试验中标杆以相等的距离排成一直线,设置10根标杆。汽车以近似 基准车速的二分之一稳定车速驶入试验路段(最高车速不超过80 km/h)来 回地通过测试段而不触及标杆。 此试验除了驾驶员的主观评价标准外,还以蛇行车速、平均转向盘 转角、平均横摆角速度、平均车身侧倾角、平均侧向加速度作为客观评 价标准。
★垂直陀螺仪:
也成为三自由度陀螺仪,主要用来测量汽车的车身侧倾角、俯仰角。 使用的时候要注意由于其自转轴不完全垂直于地面所造成的正弦波信号 输入偏差。
★转向盘测力仪:
转向盘测力仪主要用于测量施加在转向盘上的力矩和转角。一种是 副转向盘形式,测力元件装在副转向盘上。另一种是仅有力传感器以及 角度传感器等。
导师: 姓名: 专业:
学号: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定义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指在驾驶员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条件 下,汽车能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系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行驶, 且当遭遇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包含两个方面: 操纵性:汽车能准确地响应驾驶员转向指令的能力。
稳定性:汽车抵抗改变其行驶方向的各种外界干扰 (路面扰动或风干扰)。并保持稳定行驶而不失去 控制,甚至翻车或侧滑的能力。
角 速 度 陀 螺 仪 垂 直 陀 螺 仪 侧 纵 向 加 速 度 计 车 速 测 试 仪
转 向 盘 测 力 仪
光 束 水 准 车 轮 定 位 仪
车 辆 动 态 测 试 仪
力 矩 及 转 角 仪
五 轮 仪 、 磁 带 机 等
操 纵 稳 定 性 试 验 数 据 处 理 系 统
★角速度陀螺仪:
角速度陀螺仪也成为二自由度陀螺仪,主要用来测量汽车的横摆角 速度。为了使动态测试值不产生太大的相位滞后,当仪器相对阻尼系数 为0.2的时候,自振频率f应该不小于50Hz。同时角阶跃陀螺仪还应该保证 输入频率为0~2.5Hz范围内其输出时线性的。
。
从表1可以看出国际上采用标 准试验半径100m的试验路径,大 半径的试验路径在处理后续数据 时可以减小相对误差,能更好的 的反映车辆的实际性能。
ISO和GB测量变量和 特征变量不同,反映了两标 准从不同的方面表征了汽车 作为一个动力学系统在转向 输入下是否稳定的特性。
ISO把方向盘转角作为 必须测量变量、方向盘力矩 作为推荐测量变量,可见 ISO更注重从系统输入的整 体角度去考虑汽车的特性, 反之, GB是从系统输出的 角度去考虑的。
稳态圆周试验
稳态圆周试验主要目的是 测试车辆的稳态回转特性。 目前,关于此方面的国际 标准和我国国家标准有:ISO 4138:1996和GB/T6323.6-1994 。 ISO采用定转弯半径法, GB采用固定转向盘连续加速法
表1 稳态回转试验路半径对比表
GB/T6323.6-1994 路径半径(m) 15或20 ISO 4138:1996 30、40或100
常 见 的 汽 车 操 纵 性 道 路 试 验
■■■■■■ 蛇转稳转转汽 形向态向向车 试盘回盘回轻 验角转转正便 脉试角性性 冲验阶能试 输 跃试验 入 输验 试 入 验 试 验
• • • • • •
汽车轻便性试验
汽车轻便性测量的参数主要有 转向盘转角、转向盘力矩、转向盘 直径、和汽车行驶速度。
★侧纵向加速度计:
侧纵向加速度计用来测量汽车作曲线运动的时的侧向加速度和纵向 加速度。侧纵向加速度计应该按在汽车的质心上的位置。一般情况下, 常将二自由度陀螺仪、三自由度陀螺仪以及侧纵向加速度计组合在一起 形成测试系统,安装在汽车质心进行测试。
★车速测试仪:
车速测试仪一般按在汽车的后部,按照是否与路面接触可分为接触 式和非接触式两种。GPS越来越广泛,利用GPS不仅可以测量车速、加速 度、制动距离以及车辆的位置,还可以测量车轮上的侧偏力等角、主销内倾角、主销外倾角、车轮前束、车轮最大转 角及转角差。
★车辆动态测试仪:
测汽车横摆角速度、车身侧倾角及纵倾角、汽车横向加速度与纵向 加速度等运动参数。
★力矩及转角仪:
测转向盘转角或力矩;
★操纵稳定性试验数据处理系统:
主要用来处理试验中的数据,进行数据的实时显示、处理、打印以 及保存等工作。因此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主观评价法: 直线行驶稳定性(包括转向回正能力、侧风敏感性、路 面不平整敏感性)、行车变道操纵性、转弯稳定(包括转 向的准确性、固有转向特征、转弯制动特性等)以及操纵 负荷等。 ※客观评价法: 横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以及侧倾角等。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常用的仪器及设备 • • • • • • • • • • ☆ ☆ ☆ ☆ ☆ ☆ ☆ ☆ ☆ ☆
国内的一些研究
• 2013年邢俊文等人发现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和评价方法不能完全适用于多轴 车辆,所以他们针对某前四轮转向四轴车辆,制定了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案, 进行了定半径稳态回转试验、蛇行试验和转向盘转角脉冲输入试验,对多轴 车辆稳态与瞬态转向特性进行了评价。发现相对于汽车,多轴轮式车辆定半 径稳态回转试验半径和蛇形试验标桩间距应适当增大,转向盘转角脉冲输入 试验可按照汽车的标准执行; 该多轴车辆具有一定的不足转向特性,蛇形追随 性能良好,符合道路车辆要求,但瞬态响应滞后严重,反应不够灵活。 2014年2月,李军等人为研究和制定特种车辆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在参照 相关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基础上,针对其具体特点,建立了基于拉格朗日 方程的动力学分析整车模型,针对操纵稳定性每项试验的特点和关键参数, 通过模型参数设。多种工况仿真,每项试验计分评价等全流程工作,分析和 确立了多轴特种车辆操纵稳定性的试验方法。经实车验证试验,表明了试验 方法的可行性以及通过动力学仿真手段提出的试验方法可以满足特种车辆操 纵稳定性试验和计分评价要求。 2013年12月乔邦等人为适应现代高速汽车试验精度高的试验要求,进行了基 于陀螺仪、GPS 的汽车操纵稳定性能的试验研。他们进行了转向轻便性试验 、汽车回转能力型试验、蛇形试验。通过对试验车辆进行不同的道路试验研 究,得到的数据对轿车操纵稳定性试验具有指导作用。
蛇形试验
蛇形试验是评价汽车随动性、收敛性、 方向操纵轻便性及事故可避免性的典型试验 ,也是包括车辆一驾驶员一环境在内的一种 闭环试验,其试验结果不但取决于车辆本身 的特性,而且还取决于驾驶员的自身特性和 驾驶技术。 评价指标有: 基准车速下的平均转向盘转角峰值、平均 横摆角速度峰值及平均车身侧倾角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