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方法在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ADAMS_Car在汽车操纵稳定性仿真中的应用

因此,ADAMS/Car在汽车动力学分析和仿真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当汽车具有不足转向特性时,稳态横摆角速度变化不大,而峰值(超调量)变化较大。
车速对汽车稳态转向特性的影响明显。
参考文献:[1]石博强,等.ADAMS基础与工程范例教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2]邓亚东,等.ADAMS在汽车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中的运用[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38(2):95—98.[3]余志生.汽车理论(第4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王国强,等.虚拟样机技术及其在ADAMS上的实践[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5]于海峰.基于ADAMS/Car的悬架系统对操作稳定性影响的仿真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作者简介】黄志刚(1966一),男(汉族),上海市人,博士,教授。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仿真应用分会理事,主要研究车辆工程等;王丰(1982一),男(汉族),湖北荆门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虚拟技术与仿真;朱慧(1973一),女(汉族),陕西西安市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图像处理等;王晶(1973一),女(汉族),浙江宁波市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等。
(上接第283页)图6Madab仿真曲线5结论文中根据水泥工业中,分解炉的大时滞、大惯性、非线性的特点,用传统PID算法很难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
文中介绍了一种新型复合型模糊预测控制算法,结合预测控制的预报功能和模糊控制在大偏差范围时响应较快的理想控制效果,相互切换,优势互补。
通过对三种控制策略在Matlab中的仿真曲线进行比较,可得出如下结论:与单纯的模糊控制、预测控制相比,这种复合型模糊预测控制有较快的相应速度,超调更小,温度波动更小,控制效果更好。
另外,此复合型模糊预测控制系统原理简单,易于工程实际应用,适用于水泥等一类大时滞、大惯性的过程控制系统。
《汽车操纵稳定性》课件

06
汽车操纵稳定性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品牌汽车操纵稳定性优化案例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通过优化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
该品牌汽车通过改进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的设计和参数, 实现了在各种路况下都能够保持较好的操纵稳定性。具体 措施包括采用先进的悬挂系统、优化转向齿条和齿轮的设 计、改善轮胎的抓地力等。这些改进使得汽车在高速行驶 、紧急变道和弯道行驶时更加稳定,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和舒适性。
汽车操纵稳定性是评价汽车性能的重要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之一,它涉及到汽车的操 控性、安全性、舒适性等多个方面,对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和行车安全 具有重要影响。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重要性
03
提高行车安全性
提高行驶稳定性
提高乘坐舒适性
良好的汽车操纵稳定性可以提高驾驶员对 汽车的操控信心,减少因失控而引发的交 通事故。
良好的汽车操纵稳定性可以使汽车在行驶 过程中保持稳定,减少侧滑、失稳等现象 的发生,提高行驶安全性。
案例二:某品牌汽车控制系统优化案例
总结词
通过先进的控制系统,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
详细描述
该品牌汽车采用了先进的控制系统,如电子稳定程序和 牵引力控制系统,来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这些系统 通过实时监测车辆的动态特性和驾驶员的操作,自动调 整发动机输出和制动系统的制动力,以保持车辆的稳定 性和控制性。通过这些控制系统的优化,该品牌汽车在 各种驾驶条件下都能够提供更好的操纵性能和安全性。
良好的汽车操纵稳定性可以使汽车在行驶 过程中更加平顺,减少颠簸和振动,提高 乘坐舒适性。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早期的汽车由于没有转向助力、悬挂系统等装置,操纵稳定 性较差。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操纵稳定性逐渐得到改 善。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研究与评价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研究与评价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汽车操纵稳定性作为衡量汽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着驾驶者的操控感受和行车安全。
因此,对汽车操纵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其评价水平,对于提升汽车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操纵稳定性研究主要涉及车辆动力学、控制理论、机械系统等多个领域,其目的是在各种行驶条件下,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
然而,目前汽车操纵稳定性研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评价标准不统测试条件不完善等,制约了其发展。
汽车操纵稳定性对于保证驾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行驶过程中,车辆受到外部干扰或自身惯性力的影响,容易导致车身失稳,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良好的汽车操纵稳定性通过有效抑制车身晃动、调整轮胎磨损,为驾驶者提供稳定的操控感,降低交通事故风险。
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车辆动力学性能:车辆的加速、减速、转弯等动力学性能直接影响驾驶者的操控感受和行车安全。
(2)轮胎性能:轮胎的抓地力、摩擦系数等性能对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3)悬挂系统:悬挂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车辆的侧倾、振动等特性,从而影响操纵稳定性。
(4)驾驶者的操控技巧:驾驶者的预判、反应速度、操控技巧等直接影响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为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
其中,最重要的是采取主动控制策略,包括:(1)防抱死制动系统(ABS):通过调节制动压力,防止轮胎抱死,提高制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2)电子稳定系统(ESP):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状态,对过度转向或不足转向进行纠正,保证车辆稳定行驶。
(3)四轮驱动(4WD):通过将驱动力分配到四个轮胎上,提高车辆的加速性能和操控稳定性。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侧向稳定性:评价车辆在侧向受力情况下的稳定性。
(2)纵向稳定性:评价车辆在纵向受力情况下的稳定性。
(3)横向稳定性:评价车辆在横向受力情况下的稳定性。
汽车操纵稳定性稳态回转试验

3、Crossbow VG700AB 垂直陀螺仪
在操作稳定性试验中,陀螺仪是进行参数测量的核心仪器 之一。陀螺仪是利用高速回转体的动量矩敏感壳体相对惯性空 间绕正交于自转轴的一个或二个轴的角运动检查装置。利用其 他原理制成的角运动检测装置起同样功能的也称陀螺仪。 目前有一类专门用于车辆动态测量惯性测量单元,其代表铲平 有crossbow VG700AB垂直陀螺仪等,该装置集成了第三代高性 能光钎陀螺和最新的MEMS技术,可以测量三个方向的角度、角 速度和加速度。
Crossbow VG700AB 垂直陀螺仪
1、LC-7700 车速仪
LC-7700是利用GPS原理的车速仪,能高精度测量车辆速度 和行驶距离。100Hz的实时测量,适合从低速试验到加减速试 验的广范围试验类型。并且带有速度的模拟电压信号输出和 距离的脉冲信号输出,能和各种仪器连接。小型轻量的设计 便于在车辆上的放置。测量车速及时间,GPS车速仪不受路面 状况的影响,高速刷新,具有脉冲输出延迟,结构紧凑,方 便在汽车中的放置,外部显示器和遥控器,具有校正的跟踪 体系,在操纵稳定性试验中经常使用。
2、转向盘参数测试仪
测量转向盘的力矩、转角和力。转向盘参数测试仪通常称 为测力方向盘,测试时套装在汽车的转向盘上,不影响对原车 辆转向盘的操作。本仪器可以测量方向盘的自由转角、原地转 向力、方向盘转矩/操纵力、转角和其他静态、动态参数,并具 有RS232接口,可与计算机和其他检测设备一起构成灵活的智能 化检测系统。 仪器整机电路设计采用微处理器作为测试数据处 理单元,高亮度数码管作为测试数据显示器件,具有测试数据 精确、显示直观、性能稳定等特点;并可选配无线传输模块, 可方便地与其他计算机进行无线数据通讯;仪器外型美观、使 用方便;测试结果既可由显示屏直接显示输出也可通过RS232接 口发往计算机由主控计算机处理输出,整个过程连接灵活,操 作使用方便。
汽车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试验方法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在已有的文献中,对于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主观评价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模糊评价等方法,这些方法虽 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但是存在评价结果不够客观、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于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主观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立客观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等方 面,但是这些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结果评估
根据主观评价标准和数据处理结果,对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进行 评价。
建议反馈
根据评估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为车辆设计和性能优 化提供参考。
03
试验方法的应用
车辆选择与准备
车辆选择
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汽车,包括不同品牌、型号、配置和性能的车辆,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广泛适用性 。
车辆准备
进行试验前,应对车辆进行详细检查和预处理,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安装必要的仪器和设备 ,如GPS定位仪、速度传感器等。
中的表现进行评估。
结论总结果,对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进行总结, 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要点二
建议提出
针对车辆操纵稳定性的不足之处,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案 和建议,包括优化车辆结构设计、调整悬挂系统参数、 改进驾驶辅助系统等,以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驾驶 安全性。
《汽车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 试验方法》
2023-10-29
目录
• 引言 • 主观评价试验方法 • 试验方法的应用 • 试验结果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汽车工业的发展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要求也越 来越高,因此需要一种主观评价试验方法来评估汽车的操纵 稳定性。
智能汽车底盘动力学域控制机理、模型与算法研究

智能汽车底盘动力学域控制机理、模型与算法研究1.引言概述部分是文章引言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对所研究问题的背景和重要性的简要介绍。
在本文中,概述部分应该包括智能汽车底盘动力学域控制的概念定义、动力学控制的重要性以及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意义。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概述部分的写作方式:概述智能汽车底盘动力学域控制是近年来在汽车工程领域备受关注的热门研究方向。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动力学控制从传统的机械控制逐渐演变为一种基于计算机科学和电子控制的先进技术。
智能汽车底盘动力学域控制旨在实现对汽车底盘动力学特性的精确控制,以提高汽车的操控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向读者介绍了智能汽车底盘动力学域控制的机理、模型与算法研究。
在本研究中,我们探索了动力学控制的基本原理,包括力学和控制理论的基础知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领域的具体应用。
在汽车底盘模型的建立与分析方面,我们将深入研究汽车底盘的力学特性,包括悬挂系统、操纵系统和制动系统等,并通过动力学参数估计技术对底盘模型进行建模和分析。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探索智能汽车底盘动力学控制领域的机理、模型与算法,以提供更加精确和高效的底盘控制方法。
通过对底盘动力学特性的深入研究,我们将为现代汽车的操控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的改进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
在本文的后续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动力学控制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汽车底盘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最后,我们将总结本研究的成果,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智能汽车底盘动力学控制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以提升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为汽车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积极的推动。
以上是对文章1.1 概述部分的内容进行编写的一个参考。
根据具体的研究内容和写作风格,可以适当调整和修改内容,使其更符合实际需求。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所包含的部分和它们之间的组织关系。
本文的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汽车稳定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汽车产业的日益壮大,汽车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然而,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路面状况、车辆性能等,可能导致车辆出现不稳定现象,给驾驶者和乘客带来安全隐患。
为了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汽车稳定性实验成为汽车研发和检测的重要环节。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汽车稳定性进行测试和分析,为汽车设计和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汽车稳定性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汽车稳定性测试设备的使用技巧;3. 分析汽车稳定性测试结果,为汽车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4. 培养实验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实验设备:汽车稳定性测试台、测速仪、转向角传感器、测力计、数据采集器等;2. 实验方法:采用实车实验和仿真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汽车稳定性进行测试和分析;3. 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平台,将汽车稳定性测试台、测速仪、转向角传感器、测力计等设备安装到位;(2)调整实验参数,如车速、转向角等,使实验条件符合测试要求;(3)进行实车实验,记录实验数据;(4)将实验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5)根据实验结果,对汽车稳定性进行评价和改进。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稳定性因数:通过实验,计算出汽车的稳定性因数,判断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2)特征车速:根据实验数据,确定汽车在特定路面条件下的特征车速;(3)稳态横摆角速度:分析汽车在转向过程中的横摆角速度,评估汽车的操纵稳定性;(4)侧向加速度:测量汽车在侧向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判断汽车在侧向力作用下的稳定性。
2. 分析与讨论:(1)稳定性因数与特征车速:稳定性因数越高,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越好;特征车速越高,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越差。
因此,在汽车设计和改进过程中,应注重提高稳定性因数,降低特征车速;(2)稳态横摆角速度:稳态横摆角速度越小,汽车在转向过程中的稳定性越好。
汽车操纵稳定性能道路试验分析

汽车操纵稳定性能道路试验分析摘要:现如今汽车成为人们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尤其近年来汽车的普及,除了外观之外,人们对汽车的各项性能也十分重视。
汽车操作稳定性能道路测试可以为结构的合理性、产品设计的正确性、性能的优越性及部件的可靠性提供依据。
本文则从客观角度出发,分析利用GPS定位原理对汽车操纵稳定性能的试验结果,为改善汽车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汽车;操纵稳定性能;道路试验通常将汽车投入到市场之前需要对样车进行反复测试,便于及时对安全隐患和不合理之处做出修改。
近年来,汽车气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再加上消费者求快求异的特点,一些汽车厂商都加快了研发力度和缩短投放周期,速度的加快必然会减少样车测试次数,不容易发现质量问题。
由于汽车使用条件较为复杂,有诸多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能因素,只有通过实际的道路试验才能判断汽车的操作稳定性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公路要求。
1.汽车操作稳定性能相关概述汽车操作稳定性是指在汽车驾驶者在不过度疲劳和紧张的情况下能通过转向系统及转向车轮给定的行驶方向的驾驶能力。
评价汽车操作稳定性能的表现为根据地形、道路和交通情况的限制,汽车依然可以正确按照操作机构给予的方向行驶,且具有抵抗力图改变其行驶方向的各种干扰后保持稳定性的适当能力。
2.汽车操纵稳定性能道路试验分析2.1汽车操纵稳定性道路试验评价指标汽车操纵稳定性能的优劣是影响汽车行驶主动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方面使用条件才能保证车辆优良的操作稳定性。
一方面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具有稳定行驶的性能,具体指车辆要想改变行驶轨迹,必须有足够的抵抗力来发挥应有的干扰能力。
另一方面能够按照驾驶员制定的行驶路线前进。
所以,汽车操作稳定性能道路试验的研究主体是车辆的运动在转向盘输入情况下的响应特性,因此,其具体试验应包括转向盘回能力和转向盘的力脉。
具体评价指标为,通过试验测试设备测出是表征车辆行驶速度、横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侧倾角及转向力等物理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10
-12
2
4
6
行车时间 t/s
8 10
图 4 输入 RBF 网络的横摆角速度试验值 图 4~图 11 为急促移线试验时,输入
RBF 网络中的横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试验 值以及方向盘转角识别值。其中图 4~图 7 代表单移线试验时的试验数据以及方向盘 转角识别情况,图 8~图 11 为双移线试验时 的情况。
1 试验原理与试验方法
1.1 方向盘转角阶跃试验
给转向盘一个突然的转角输入,并固定 不变,这相当于给系统一个阶跃位移干扰。 如果系统稳定的话,它将从一个稳态(直线 行驶)过渡到另一个稳态(圆周行驶),这 个过程为过渡过程。
试验在平坦场地上进行,汽车先以直线 行驶,达到试验车速后,突然以不小于 200 (°)/s(GB6323.2-86)的角速度打方向 盘。方向盘转角位移因车速不同而异,但要 求达到一定的稳态圆周行驶时的侧向加速 度,如 1~3m/s2,间隔为 0.5 m/s2(GB6323.2 -86)进行。方向盘转至应有转角后保持不 变,油门亦不变,汽车从直线进入圆周行驶。 试 验 要 求 在 最 高 车 速 的 70 % 车 速 下 (GB6323.2-86)进行[6]。
Research on the Test of Vehicle Handling and Stability Based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Zhao Youqun Yin hao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210016) Abstract: Based on a brief review of the developing history of vehicle handling inverse dynamics, a new method of the research of vehicle handling inverse dynamics, based on the test of vehicle handling and stability is put forward. The curves of vehicle yaw velocity, lateral acceleration and steering angle is founded through the data of the steering wheel step input test and the lane change test, so us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s, the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vehicle yaw velocity, lateral acceleration and steering angle can be found. The off-road vehicle has been analyzed and the data of yaw velocity, lateral acceleration and steering angle of this vehicle have been put into the networks, the identifi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feasible, accurate and has little computation requirement. Keywords: Test of vehicle handling and stability; Vehicle handling dynamics; Inverse problem;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 项目(20040287004)
速操纵问题,也可归结于汽车操纵动力学的 “逆问题”。文献[5]对汽车操纵逆动力学的 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好的综述。
关于汽车操纵逆动力学问题研究的文 献资料还相当有限,而对于操纵逆动力学的 实车试验研究,国内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还 很少。因此,本文在汽车操纵稳定性实车实 验的基础上,对实车测得的试验数据进行处 理,同时运用计算智能方法对汽车操纵逆动 力学进行研究分析。径向基函数网络结构简 单、训练简洁、稳定性好并且在逼近能力、 分类能力和学习速度等方面均表现出良好 的特性,因而本文采用径向基网络作为汽车 方向盘输入识别的工具。
侧向加速度ay/(m·s-2)
5 3 1 -1 0 -3 -5
2
4
6
8 10
行车时间 t/s
图 5 输入 RBF 网络的侧向加速度试验值
横摆角速度r/(°)·s-1
绝对误差δi-δm/(°)
方向盘输入 δ/(°)
10
8
试验值
6
识别值
4
2
0
-2 0 1 2 3 4 5 6 7 8
-4
-6
-8
-10
行车时间 t/s
需要用到的试验设备: 第五车轮和时间信号发生器用来测定 车速和时间;角速度陀螺仪用以测定汽车横 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计用以测定汽车侧向 加速度;转向盘测力仪用以测定转向盘转 角;试验现场数据处理系统等。
2 神经网络的建立
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 网络是针对BP网络存在局部极小值和收敛 速度慢这两个固有欠缺而提出的一种改进 网络。它是一种前馈反向传播网络,有两个 网络层:隐层为径向基层;输出层为一线性 层。当RBF网络的径向基层采用高斯函数 时,网络的训练,从理论上说应确定高斯函 数的数学期望、方差及隐层和输出层神经元 的权值与阀值,但实际上,当隐层和输出层 神经元的权值与阀值确定后,网络的输出也 就确定了。所以径向基网络的学习,仍然是 各网络层权值和阀值的修正过程[8]。
3km/h)匀速通过试验路段,要求驾驶员从 初始车道以最快的速度急剧地转入一条和 初始车道平行的车道,并尽可能快的回到初 始车道,行驶过程中不允许撞倒放在车道线 上的分道标桩,同时分别测量相应测量值。 单移线试验基本和双移线相同,只是在车辆 转入与初始车道平行的试验道路后不再回 到初始车道,直行通过即可。
图 6 方向盘转角识别值
6
4
2
0 012345678
-2
-4
行车时间 t/s
图 7 方向盘转角识别误差
12
10
8
6
4
2
0
-2 -4
0
-6
-8
-10
-12
2 4 6 8 10 12 行车时间 t/s
图 8 输入 RBF 网络的横摆角速度试验值
侧向加速度ay/(m·s-2)
5 3 1 -1 0 -3 -5
试验是在天气和路面状况良好的情况 下进行的。对于方向盘角阶跃试验,汽车在 加速路段以 80±3km/h 的车速等速行驶,进 入试验区段后,继续以稳定车速按场地要求 路线行驶至指定地点,驾驶员以最快的速度 转动方向盘至预先确定的转角,并保持转向 盘不动,同时保持节气门开度不变。
对于急促移线试验,根据标准要求在试 验路段画好试验行驶路线,以 80km/h(±
2 4 6 8 10 12 行车时间 t/s
图 9 输入RBF网络的侧向加速度试验值
方向盘输入 δ/(°)
10 8 6 4 2 0 -2 0 -4 -6 -8 -10
试验值 识别值
2468
行车时间 t/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0 12
图 10 方向盘转角识别值
6
绝对误差δi-δm/(°)
-4
行车时间 t/s
图 2 方向盘转角识别结果
绝对误差δi-δm/(°)
10 8 6 4 2 0 -2 0 1 2 3 4 5 6 7 8 -4
行车时间 t/s
图 3 方向盘转角识别绝对误差
横摆角速度 r/(°)·s-1
12
10
8
6
4
2
0
-2 -4
0
-6
0 前言
随着汽车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公路 条件的不断完善,汽车呈现出高速化的发展 趋势,这就要求汽车保证在高速工况下具有 良好的操纵性和稳定性。近几十年来,如何 获得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始终是各国学者和 设计师们的主要研究方向[1]。
汽车操纵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开环方法和闭环方法[2],为了避开驾驶员建 模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美国学者 Bernard[3]等开始研究汽车操纵逆动力学问 题。2000 年,英国的Casanova[4]等研究了最
智能方法在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赵又群 尹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南京,210016) 摘 要:在汽车操纵逆动力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实车试验研究操纵逆 动力学的新方法。通过汽车实车试验,以汽车阶跃试验和急促移线试验为出发点,根据试验 得到的数据,绘出汽车横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方向盘转角曲线,由此依据径向基网络函 数建立了汽车横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与方向盘转角之间的映射关系。以某型越野汽车作为 实例分析,将该车的横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试验数据,代入已经训练好的神经网络中识别 汽车的方向盘转角,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且运算速度快,识别精度较高。 关键词:实车试验;操纵动力学;逆问题;智能方法 中图分类号:U461